CN212737988U - 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37988U
CN212737988U CN202021564721.2U CN202021564721U CN212737988U CN 212737988 U CN212737988 U CN 212737988U CN 202021564721 U CN202021564721 U CN 202021564721U CN 212737988 U CN212737988 U CN 2127379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clip
bottom plate
windscreen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6472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泞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02156472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379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379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379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该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包括卡夹组件,卡夹组件包括第一卡夹和第二卡夹。本实用新型将底板组件连接于风窗玻璃,只需手拿线束施加外力于弹性部,增大开口,以将线束推入第一卡夹、第二卡夹和底板组件围成有走线孔内,弹性部失去外力作用后,弹性部将会复位使开口减小,以将线束限位于走线孔内,解决了车辆行走过程中因线束晃动使线束与风窗玻璃之间发生碰撞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结构简单、易操作、成本低、通用性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

Description

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的风窗玻璃上通常会布置功能端子如加热器或天线来实现加热除霜或收音机信号放大。受功能设计影响,大多数功能端子距离车身线束连接器有一定距离,因此功能端子自身集成一定长度的引长线束与车身连接器对接,但引长线束在玻璃上存在没有固定或者无法控制走向的情况,会导致车辆行驶过程中引长线束与风窗玻璃之间出现震动异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及车辆,能够对线束进行固定,以避免线束晃动。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包括一侧连接于风窗玻璃的底板组件,及沿线束的走向依次间隔分布的至少两个卡夹组件,每个所述卡夹组件包括第一卡夹和第二卡夹,所述第一卡夹和第二卡夹分别设置于线束的两侧,且均连接于所述底板组件背对所述风窗玻璃的一侧;
所述第一卡夹、所述第二卡夹与所述底板组件围成具有开口的走线孔,所述开口边缘形成有能够发生形变的弹性部,以将线束限位于所述走线孔内。
本实用新型将底板组件连接于风窗玻璃,只需手拿线束施加外力于弹性部,增大开口,以将线束推入第一卡夹、第二卡夹和底板组件围成走线孔内,弹性部失去外力作用后,将会复位使开口减小,以将线束限位于走线孔内,解决了车辆行走过程中因线束晃动使线束与风窗玻璃之间发生碰撞的问题。
作为上述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卡夹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卡夹本体、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一卡夹本体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组件相连,另一端向指向所述第二卡夹的一侧折弯形成所述第一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远离所述第一卡夹本体的一端向指向所述底板组件的一侧折弯形成第二折弯部;
所述第二卡夹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板组件,另一端向所述第一卡夹本体的一侧折弯且向所述第一折弯部所在侧倾斜形成所述弹性部,所述第一卡夹、所述第二卡夹和所述底板组件围成有走线孔,所述弹性部与所述第二折弯部之间形成有与所述走线孔连通的开口。
作为上述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卡夹本体、所述第一折弯部和所述第二折弯部一体成型。
作为上述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风窗玻璃的底板,所述第一卡夹与所述底板一体成型;和/或,所述第二卡夹与所述底板一体成型。
作为上述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折弯部向所述第一卡夹本体所在侧倾斜。
作为上述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组件包括底板和基座,所述底板通过所述基座连接于所述风窗玻璃,所述底板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座滑动或固定。
作为上述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上设有楔形槽,所述基座上设有与所述楔形槽过盈配合的滑轨,所述底板由弹性材料制成。
作为上述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基座上设有楔形槽,所述底板上设有与所述楔形槽过盈配合的滑轨,所述基座由弹性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风窗玻璃及如上述的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所述底板组件的一侧与所述风窗玻璃相连。
作为上述车辆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组件背对所述卡夹组件的一侧粘贴于所述风窗玻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底板组件和连接于风窗玻璃,只需手拿线束施加外力于弹性部,增大开口,以将线束推入第一卡夹、第二卡夹和底板组件围成有走线孔内,弹性部失去外力作用后,将会复位使开口减小,以将线束限位于走线孔内,解决了车辆行走过程中因线束晃动使线束与风窗玻璃之间发生碰撞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结构简单、易操作、成本低、通用性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的剖视图。
图中:
1、底板;
21、第一卡夹;211、第一卡夹本体;212、第一折弯部;213、第二折弯部;22、第二卡夹;221、弹性部;23、走线孔;24、开口;
3、风窗玻璃;
4、线束;
5、双面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包括风窗玻璃3、线束4、底板组件和卡夹组件,其中,底板组件的一侧连接于风窗玻璃3,本实施例中,底板组件包括底板1,采用粘贴的方式将底板1粘贴于风窗玻璃3。优选地,通过双面胶5连接底板1和风窗玻璃3,连接方便,快捷,可以根据使用需求拆掉底板1,更换新的双面胶5,调节底板1在风窗玻璃3上的位置。
上述卡夹组件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卡夹组件沿线束4的走向依次间隔分布,本实施例以设置两个卡夹组件为例,对卡夹组件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于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卡夹组件的个数还可以是三个、四个、五个或更多,具体根据实际需求设定。
上述线束4的走向可以是直线方向,也可以是曲线方向,本实施例中,线束4的走向为圆弧走向,大致为90°。
具体地,每个卡夹组件包括第一卡夹21和第二卡夹22,第一卡夹21和第二卡夹22分别设于线束4的两侧,且均设于底板1背对风窗玻璃3的一侧;第一卡夹2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卡夹本体211、第一折弯部212和第二折弯部213,第一卡夹本体211的一端与底板1相连,另一端向指向第二卡夹22的一侧折弯形成第一折弯部212,第一折弯部212远离第一卡夹本体211的一端向指向底板1的一侧折弯形成第二折弯部213;第二卡夹22的一端连接于底板1,另一端向第一卡夹本体211的一侧折弯且向第一折弯部212所在侧倾斜形成弹性部221,第一卡夹21、第二卡夹22和底板1围成有走线孔23,弹性部221与第二折弯部213之间形成有与走线孔23连通的开口24,弹性部221能够发生弹性形变以将线束4限位于走线孔23内。
本实施例将底板1连接于风窗玻璃3,只需手拿线束4施加外力于弹性部221,增大开口24,以将线束4推入第一卡夹21、第二卡夹22和底板1之间围成走线孔23内,弹性部221失去外力作用后,将会复位使开口24减小,以将线束4限位于走线孔23内,解决了车辆行走过程中因线束4晃动使线束4与风窗玻璃3之间发生碰撞的问题。
本实施例提供的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结构简单、易操作、成本低、通用性高。
进一步地,第一卡夹本体211、第一折弯部212和第二折弯部213一体成型,简化加工工艺,降低加工成本。
进一步地,第一卡夹21与底板1一体成型,简化加工工艺,降低加工成本。
进一步地,为了进一步避免线束4通过开口24脱离走线孔23,本实施例中,第二折弯部213向第一卡夹本体211所在侧倾斜。
进一步地,第二卡夹22与底板1一体成型,简化加工工艺,降低加工成本。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底板组件包括底板1和基座,底板1通过基座连接于风窗玻璃3,底板1能够相对于基座滑动或固定。本实施例中,基座通过粘贴如双面胶5连接于风窗玻璃3。
具体地,底板1上设有楔形槽,基座上设有与楔形槽过盈配合的滑轨,底板1由弹性材料制成,以通过外力强制推动基座沿楔形槽滑动,以调节底板1的位置,在失去外力作用后,使楔形槽与滑轨过盈配合,使底板1相对于基座固定。
于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基座上设置楔形槽,在底板1上设置与楔形槽过盈配合的滑轨,基座由弹性材料制成。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10)

1.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侧连接于风窗玻璃(3)的底板组件,及沿线束(4)的走向依次间隔分布的至少两个卡夹组件,每个所述卡夹组件包括第一卡夹(21)和第二卡夹(22),所述第一卡夹(21)和第二卡夹(22)分别设置于线束(4)的两侧,且均连接于所述底板组件背对所述风窗玻璃(3)的一侧;
所述第一卡夹(21)、所述第二卡夹(22)与所述底板组件围成具有开口(24)的走线孔(23),所述开口(24)边缘形成有能够发生形变的弹性部(221),以将线束(4)限位于所述走线孔(2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夹(2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卡夹本体(211)、第一折弯部(212)和第二折弯部(213),所述第一卡夹本体(211)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组件相连,另一端向指向所述第二卡夹(22)的一侧折弯形成所述第一折弯部(212),所述第一折弯部(212)远离所述第一卡夹本体(211)的一端向指向所述底板组件的一侧折弯形成第二折弯部(213);
所述第二卡夹(2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板组件,另一端向所述第一卡夹本体(211)的一侧折弯且向所述第一折弯部(212)所在侧倾斜形成所述弹性部(221),所述第一卡夹(21)、所述第二卡夹(22)和所述底板组件围成走线孔(23),所述弹性部(221)与所述第二折弯部(213)之间形成有与所述走线孔(23)连通的开口(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夹本体(211)、所述第一折弯部(212)和所述第二折弯部(213)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风窗玻璃的底板(1),所述第一卡夹(21)与所述底板(1)一体成型;和/或,所述第二卡夹(22)与所述底板(1)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弯部(213)向所述第一卡夹本体(211)所在侧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组件包括底板(1)和基座,所述底板(1)通过所述基座连接于所述风窗玻璃(3),所述底板(1)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座滑动或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有楔形槽,所述基座上设有与所述楔形槽过盈配合的滑轨,所述底板(1)由弹性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有楔形槽,所述底板(1)上设有与所述楔形槽过盈配合的滑轨,所述基座由弹性材料制成。
9.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风窗玻璃(3)及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所述底板组件的一侧与所述风窗玻璃(3)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组件背对所述卡夹组件的一侧粘贴于所述风窗玻璃(3)。
CN202021564721.2U 2020-07-31 2020-07-31 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2127379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64721.2U CN212737988U (zh) 2020-07-31 2020-07-31 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64721.2U CN212737988U (zh) 2020-07-31 2020-07-31 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37988U true CN212737988U (zh) 2021-03-19

Family

ID=74985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64721.2U Active CN212737988U (zh) 2020-07-31 2020-07-31 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3798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15060A (zh) * 2021-05-27 2021-08-27 湖南联诚轨道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轨道车辆车端的走线架
CN114056258A (zh) * 2021-10-19 2022-02-18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一种柱状线束接插头固定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15060A (zh) * 2021-05-27 2021-08-27 湖南联诚轨道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轨道车辆车端的走线架
CN113315060B (zh) * 2021-05-27 2022-04-26 湖南联诚轨道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轨道车辆车端的走线架
CN114056258A (zh) * 2021-10-19 2022-02-18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一种柱状线束接插头固定结构
CN114056258B (zh) * 2021-10-19 2023-10-20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一种柱状线束接插头固定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737988U (zh) 连接风窗玻璃和线束的线卡结构及车辆
US20080272260A1 (en) Retaining Socket
US20140196241A1 (en) Flat wiper blade assembly
EP1820705A2 (en) Wiper arm adaptor for car
CA2569977A1 (en) Wiper blade
CN102137778A (zh) 用于机动车的传感器装置
CN101994739B (zh) 汽车用塑料扣件
US20080132093A1 (en) Electrical connecting device
WO2018120505A1 (zh) 一种弹片和终端
CN105564382B (zh) 雨刷接头以及使用该雨刷接头的雨刷
CN213892334U (zh) 喇叭组件和方向盘系统
CN2798166Y (zh) 扣持装置
CN220764263U (zh) 车载滑轨支架
CN213292229U (zh) 一种雨刮器连接结构固定座
CN213484026U (zh) 弹片
CN220594813U (zh) 车载支架及用于安装车载支架的接驳导轨
CN217532798U (zh) 一种用于汽车除雾器的固定结构
US10369970B2 (en) Wiper blade assembly
CN211823058U (zh) 空调器的面板组件以及空调器
CN217705752U (zh) 一种用于标志汽车的雨刮器
CN220711548U (zh) 用于source-PCB的安装支架及电视机
CN217623474U (zh) 智能感应雨刮器
CN210793031U (zh) 车载终端固定支架
CN216709223U (zh) 一种汽车用新型拉索线束支架
CN219285706U (zh) 一种双边红外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