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19869U - 一种燃气电磁一体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气电磁一体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19869U
CN212719869U CN202021707876.7U CN202021707876U CN212719869U CN 212719869 U CN212719869 U CN 212719869U CN 202021707876 U CN202021707876 U CN 202021707876U CN 212719869 U CN212719869 U CN 2127198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combustion
furnace body
fixing plate
inclined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0787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锐权
钟娘康
王兰
常勇
邓必华
许现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2170787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198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198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198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Controlling Fue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气电磁一体炉,属于厨房器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电磁一体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包括加热区域,所述炉体内设置有线盘,所述线盘产生指向所述加热区域的磁场,所述加热区域设置活动孔,所述活动孔内设有燃烧部件,所述炉体内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燃烧部件相连,以带动所述燃烧部件作升降移动。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电磁一体炉将燃气炉与电磁炉集成在一个设备中,使用燃气功能时,通过升降机构将燃气部件升高至炉体的上部,使用电磁加热功能时,通过升降机构将燃气部件降低至炉体的内部,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电磁一体炉可以实现燃气功能与电磁加热功能的集成,结构紧凑,空间占用小。

Description

一种燃气电磁一体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气电磁一体炉。
背景技术
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人们的生活品味不断提高,食品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各种食品的烹饪方法、火力大小以及烹饪时间各不相同,这就要求采用不同的烹饪工具。
常用的烹饪工具主要为燃气炉与电磁炉。燃气炉主要使用石油液化气或天然气的燃烧产生火焰进行加热,传统灶台的明火所产生的温度能够达到500度以上,适合爆炒所要求的大火力高温,但是燃气炉火力调节对使用者的经验要求较高,且燃气炉在使用者忘记关闭时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电磁炉是新兴的烹饪工具,其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进行加热,加热过程无明火,更加安全,可以方便地调节加热的温度,但是电磁炉温度最高加热温度受到家用电路的限制,无法达到爆炒的温度要求,而且使用电磁炉烹饪欠缺燃气炉烹饪的操作感。
目前,燃气炉与电磁炉为相互独立的两个产品,燃气炉与电磁炉之间的切换十分麻烦,且燃气炉与电磁炉都需要空间安装或放置,十分占用室内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气电磁一体炉,实现将燃气炉与电磁炉集成于一个设备上,可实现燃气功能与电磁加热功能的切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气电磁一体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包括加热区域,所述炉体内设置有线盘,所述线盘产生指向所述加热区域的磁场,所述加热区域设置活动孔,所述活动孔内设有燃烧部件,所述炉体内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燃烧部件相连,以带动所述燃烧部件作升降移动。
可选地,所述炉体内设有固定板,所述燃烧部件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开口,所述线盘设于所述开口的中心轴线上。
可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驱动部件与螺纹轴,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螺纹轴相连,所述螺纹轴平行于所述活动孔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轴与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
可选地,一对所述升降机构,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一对所述螺纹孔,一对所述螺纹孔分别设于所述固定板相对的两端,一对所述升降机构与一对所述螺纹孔一一对应。
可选地,所述燃烧部件的顶部设有支撑片,所述支撑片与所述燃烧部件铰接连接。
可选地,所述燃烧部件上设有燃气口,所述燃气口的出口方向指向所述加热区域的中心轴线。
可选地,所述燃气口设于所述燃烧部件的中部。
可选地,所述燃烧部件上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的法线方向指向所述加热区域的内侧,所述第一斜面上设有所述燃气口。
可选地,所述燃烧部件上还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设于所述燃气口远离所述加热区域的一侧,所述第二斜面平行于所述第一斜面的法线方向。
可选地,所述固定板上设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与所述燃气口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气电磁一体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包括加热区域,所述炉体内设置有线盘,所述线盘产生指向所述加热区域的磁场,所述加热区域设置活动孔,所述活动孔内设有燃烧部件,所述炉体内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燃烧部件相连,以带动所述燃烧部件作升降移动。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电磁一体炉,将燃气炉与电磁炉集成在一个设备中,使用燃气功能时,通过升降机构将燃气部件升高至炉体的上部,使用电磁加热功能时,通过升降机构将燃气部件降低至炉体的内部,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电磁一体炉可以实现燃气功能与电磁加热功能的集成,结构紧凑,空间占用小。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和/或附加方面的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气电磁一体炉一个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气电磁一体炉另一个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气电磁一体炉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气电磁一体炉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燃烧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燃烧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燃烧部件工作时火焰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燃烧炉工作时火焰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燃烧炉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0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炉体;2、线盘;3、燃烧部件;4、固定板;5、升降机构;6、支撑片;7、铰链;10、加热区域;11、活动孔;30、燃气口;31、第一斜面;32、第二斜面;40、开口;41、螺纹孔;42、通气管;43、进气管;50、驱动部件;51、螺纹轴;52、主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气电磁一体炉,主要包括炉体1,炉体1包括加热区域10,炉体1内设有线盘2,线盘2产生指向加热区域10的磁场,加热区域10设置有活动孔11,活动孔11内设有燃烧部件3,炉体1内设有升降机构5,升降机构5与燃烧部件3相连,以带动燃烧部件3作升降运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线盘2用于电磁加热,工作时,金属材质的烹饪器皿设置在加热区域10上,线盘2通电产生指向加热区域10的磁场,使得金属器皿的内部产生涡流加热;在电磁加热时,燃烧部件3在升降机构5的作用下,向炉体1内部的方向移动,以隐藏在炉体1的内部,为电磁加热预留足够的承装面积,在进行燃气加热时,燃烧部件3在升降机构5的作用下升起,对烹饪器皿进行加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气电磁一体炉在一个设备中集成了燃烧炉与电磁炉,可以实现燃气加热和电磁加热的切换,设备的结构紧凑,燃气加热与电磁加热在同一加热区域10工作,空间占用小。
如图3,在一具体地实施例中,炉体1内设有固定板4,燃烧部件3的一端固定设置于固定板4上,固定板4上设有开口40,线盘2设于开口40的中心轴线上。优选地,可以选择加热区域10、固定板4、线盘2设置于同一中心轴线上,以确保三者处于最优的加热位置,其中,线盘2设于开口40的中心轴线上,当升降机构5带动燃烧部件3以及固定板4升降运动时,可以避免固定板4与线盘2相互干扰,也合理地利用了炉体1内的空间,使得燃气炉与电磁炉的集合不会导致体积的明显增加。在一实施例中,可以选择为将线盘2设置于固定板4与炉体1之间,以为固定板4的移动提供足够的空间,在另选地实施例中,也可以选择为设置开口40的直径大于线盘2的直径,以便于在固定板4升降移动时,线盘2可以顺畅的通过开口40。
参照图4至图6,在一具体地实例中,升降机构5包括驱动部件50与螺纹轴51,驱动部件50与螺纹轴51相连,螺纹轴51平行于活动孔10的轴线方向设置,固定板4上设有螺纹孔41,螺纹轴51与螺纹孔41配合。在工作时,驱动部件50驱动螺纹轴51转动,由于螺纹轴51与螺纹孔41之间的螺纹配合结构,使得固定板4随着螺纹轴51的转动沿螺纹结构的导程方向作进给运动,从而带动燃烧部件3作升降移动。
在一具体地实施例中,驱动部件50可以选择为电机,参照图6,电机与螺纹轴51之间通过主轴52连接,螺纹轴51与主轴52之间可以选择为通过联轴器连接,螺纹轴51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
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可以选择为在固定板4上设置导杆,其中导杆与螺纹轴51平行,导杆用于限制固定板4的转动,即使得固定板4在螺纹轴51与螺纹孔41之间的螺纹结构的配合下无法作转动运动,从而确保固定板4在螺纹轴51的作用下作升降运动;在另一可选地实施例中,如图4,在固定板4相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螺纹孔41,每个螺纹孔41分别连接有升降机构5,优选为在固定板4的两端,对应的螺纹轴51与螺纹孔41之间配合的螺纹结构的导程相同,在工作时,两个升降机构5同步工作或停止,固定板4在两组升降机构5的作用下作升降移动,以避免固定板4在升降移动的过程中产生偏移。
燃烧部件3可以选择为包括多个,多个燃烧部件3可以选择为围绕开口40周向均匀布置。如图1,在一具体地实例中,燃烧部件4包括四个,四个燃烧部件4分别设于加热区域10的四个对角处。当然,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燃烧部件4的数量可以根据需求而改变,在较优选的实施例中,燃烧部件4包括三个以上。
在执行燃烧炉的功能时,燃烧部件3在升降机构5的带动下升起,烹饪时,可以选择为采用燃烧部件3支撑烹饪器具。如图7,在可选地实施例中,燃烧部件3的顶部设置有支撑片6,用于支撑烹饪器具,优选地,燃烧部件3包括三个以上,三个以上燃烧部件3周向均匀分布于加热区域10的周边,以实现对烹饪器具的稳固支撑。
进一步示例性说明,支撑片6与燃烧部件3铰接连接,支撑烹饪器具时,支撑片6可以根据烹饪器具的弧面自动调节其相对燃烧部件3的角度,增加对烹饪器具固定的可靠性。在一具体地实施例中,支撑片6与燃烧部件3之间设置有铰链7,支撑片6与燃烧部件3通过铰链7铰接连接,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支撑片6与燃烧部件3之间也可以选择为通过其他部件实现铰接连接,比如万向轴。
继续参照图7,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燃烧部件3上设置有燃气口30,燃气口30,在工作时,燃气口30喷出燃气并经过电子点火器点燃,在烹饪器具的底部产生火焰加热。其中,燃气口30喷出的燃气可以选择为石油液化气或天然气。
在可选地实施例中,燃气口30的出口方向指向加热区域10的中心轴线,从而使得多个燃气口30产生集中的火焰,在这种结构下,使烹饪器具的底部不易聚集食物、油渍、水渍。
燃烧部件3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板4上,另一端设置有支撑片6,为此,在一个实施例中,燃气口30设置于燃烧部件3的中部。
如图7,燃烧部件3上设置有第一斜面31,第一斜面31上设有所述燃气口30,其中,第一斜面31的法线方向指向加热区域10的内侧。燃气口30在第一斜面31上加工而成,在加工燃气口30时,可以选择沿垂直第一斜面31(即沿第一斜面31的法线)的方向加工,这种加工方式也最为简单,如此,即可方便地使燃气口30的出口方向指向加热区域10的内侧,为使燃气口30的出口方向指向加热区域10的中心轴线,可以选择在加工燃气口30时使燃气口30与第一斜面30具有一定的倾斜度,第一斜面31的法线方向指向加热区域10的中心轴线,从而使得燃气口30的出口方向指向加热区域10的中心轴线。
在可选地实施例中,第一斜面31上设置有多个燃气口30,以通过多个燃气口30同时作用,产生同一个火焰,提高燃气燃烧的火力。
燃烧部件3上还设置有第二斜面32,第二斜面32设置于燃气口30远离加热区域10的一侧,第二斜面32平行于第一斜面31的法线方向。参照图8,在工作时,燃气口30喷出的燃气被点燃,产生的火焰朝向加热区域10的内侧,此时,在第二斜面32的作用下,其对火焰朝向导向的作用,避免火焰沿垂直方向向上或朝向加热区域10的外侧,进一步确保了火焰的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斜面31与第二斜面32可以选择为在燃烧部件3上去除材料形成,即第一斜面31、第二斜面32以及设置于第一斜面31上的燃气口30位于燃烧部件3的水平投影的范围内,从而第一斜面31、第二斜面32以及燃气口30在燃烧部件3沿活动孔11移动的过程中,可以顺畅的移动,燃烧部件3可以与活动孔11的内壁大致贴合。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燃烧炉的工作火焰示意图,如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开口40与加热区域10位于同一中心轴线上,开口40的位置与加热区域10的位置相对应,多个燃烧部件3周向均匀布置于加热区域10上,也可以认为多个燃烧部件3围绕开口40周向均匀布置,其中,燃烧部件3上的燃气口30的出口方向指向加热区域10的中心轴线,从而多个燃烧部件3的燃气口30的出口方向均指向加热区域10的中心轴线,使得多个燃烧部件3所产生的火焰向加热区域10的中心轴线方向集中,在加热时,多个燃烧部件3产生集中、朝向加热区域10的中心周向的火焰,从而使得烹饪器具底部不易聚集食物、油渍、水渍,便于保持烹饪器具的清洁。
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燃烧炉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0,固定板4的内部设置有通气管42,通气管42与燃气口30连通,在工作时,通气管42用于向燃气口30提供足够的燃气,比如石油液化气或天然气。固定板4还连接有进气管43,进气管43可以选择为软管,进气管43的一端与通气管43连通,进气管43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室内供气系统。在一具体地实施例中,固定板4上设置有多个燃烧部件3,对应地,固定板4内设置有多个通气管42,多个通气管42与多个燃烧部件3一一对应,以对相应的燃烧部件3上的燃气口30提供燃气,多个通气管42分别与进气管43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通”、“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通,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通,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燃气电磁一体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包括加热区域,所述炉体内设置有线盘,所述线盘产生指向所述加热区域的磁场,所述加热区域设置活动孔,所述活动孔内设有燃烧部件,所述炉体内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燃烧部件相连,以带动所述燃烧部件作升降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电磁一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内设有固定板,所述燃烧部件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开口,所述线盘设于所述开口的中心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电磁一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驱动部件与螺纹轴,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螺纹轴相连,所述螺纹轴平行于所述活动孔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轴与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电磁一体炉,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升降机构,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一对所述螺纹孔,一对所述螺纹孔分别设于所述固定板相对的两端,一对所述升降机构与一对所述螺纹孔一一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电磁一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部件的顶部设有支撑片,所述支撑片与所述燃烧部件铰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气电磁一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部件上设有燃气口,所述燃气口的出口方向指向所述加热区域的中心轴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气电磁一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口设于所述燃烧部件的中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气电磁一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部件上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的法线方向指向所述加热区域的内侧,所述第一斜面上设有所述燃气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气电磁一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部件上还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设于所述燃气口远离所述加热区域的一侧,所述第二斜面平行于所述第一斜面的法线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气电磁一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设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与所述燃气口相连通。
CN202021707876.7U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燃气电磁一体炉 Active CN2127198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07876.7U CN212719869U (zh)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燃气电磁一体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07876.7U CN212719869U (zh)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燃气电磁一体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19869U true CN212719869U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18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07876.7U Active CN212719869U (zh)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燃气电磁一体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198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81593B2 (en) Gas cooking appliance with removable burners and useable work area
RU2513940C2 (ru) Модульная варочная панель
JPH04505800A (ja) ガス加熱台
KR102078499B1 (ko) 구이판 승강 및 양방향 조리 구조를 갖는 테이블용 구이기
KR20150136893A (ko) 인덕션 조리기
US8485091B2 (en) Cooking grill
CN212719869U (zh) 一种燃气电磁一体炉
KR200357833Y1 (ko) 로스터의 버어너부의 승강장치
JP2006221925A (ja) ガスコンロ付き電磁誘導加熱器
CN111928302A (zh) 一种燃气电磁一体炉
CN1242716C (zh) 电烤炉
CN204648336U (zh) 新型电磁炉
CN107339688B (zh) 颗粒燃料燃烧用烘烤机
CN215259946U (zh) 一种水热循环式煮食设备
JP6986484B2 (ja) 加熱調理器の情報報知システム
CN220061844U (zh) 一种新型炉灶
CN219433340U (zh) 烹饪装置
KR102425697B1 (ko) 가스렌지 및 인덕션렌지 겸용 조리장치
CN2384133Y (zh) 烹饪用的电加热炉
KR20200102680A (ko) 휴대용 스토브
CN215127424U (zh) 风冷式烹饪器具
CN210185371U (zh) 一种便携式烧烤炉
JP7320424B2 (ja) 加熱調理器
CN203385031U (zh) 一种多功能燃气炉
JP2019086187A (ja) 加熱調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