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12240U - 一种电气工程自动化用放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气工程自动化用放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12240U
CN212712240U CN202020944328.XU CN202020944328U CN212712240U CN 212712240 U CN212712240 U CN 212712240U CN 202020944328 U CN202020944328 U CN 202020944328U CN 212712240 U CN212712240 U CN 2127122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haft
groove
frame plate
p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4432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秋灵
侯永利
岳宝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94432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122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122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1224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气工程自动化用放线装置,包括绕绳轮、驱动电机、底板和支撑轴,绕绳轮包括旋转筒、左限位盘和右限位盘,旋转筒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和左限位盘的右端和右限位盘的左端接触,底板的顶端前部自左向右依次设置有支撑架、第一轴架板和第二轴架板,支撑架的左端上部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的顶端和驱动电机的底端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连接轴,连接轴的右端自支撑架的左端穿过支撑架的上部,并且连接轴的右端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的顶端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的右端设置有开口,连接块的顶端设置有盖板,盖板的底端和连接块的顶端通过螺栓连接;其运行较平稳,使用可靠性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电气工程自动化用放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气工程自动化用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电缆缠绕在电缆盘上,使用者需要转动电缆盘,从而将电缆从电缆盘上取下;
经检索,专利公开号为CN209193227U公开了一种电气工程自动化用放线装置,包括承载底板,所述承载底板上端安装有承载立板,所述承载立板背侧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外壁设置有锁紧孔;所述驱动轴外侧安装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表面设置有调节槽,所述固定盘远离所述承载立板的一侧安装有撑紧轴,所述撑紧轴端部安装有调节螺柱,所述调节螺柱外侧通过螺纹安装有锁紧螺母;所述驱动轴外侧套装有活动盘,所述活动盘的外侧安装有锁紧机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锁紧螺母和调节螺柱实现撑紧轴的位置调节,通过锁紧机构和锁紧孔实现活动盘的位置调节,满足不同尺寸的线缆盘的使用需求,整体操作简单便捷,便于实现线缆盘的更换。
其在长期使用后,发现由于线缆盘仅靠电机的驱动轴支撑,其另一侧无支撑物,会造成驱动电机运行不平稳,驱动轴倾斜的情况发生,使用可靠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运行较平稳,使用可靠性较高的电气工程自动化用放线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气工程自动化用放线装置,包括绕绳轮、驱动电机、底板和支撑轴,所述绕绳轮包括旋转筒、左限位盘和右限位盘,所述旋转筒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和左限位盘的右端和右限位盘的左端接触,所述底板的顶端前部自左向右依次设置有支撑架、第一轴架板和第二轴架板,所述支撑架的左端上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端和所述驱动电机的底端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右端自所述支撑架的左端穿过所述支撑架的上部,并且所述连接轴的右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端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右端设置有开口,所述连接块的顶端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底端和所述连接块的顶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和所述限位槽相对应的限位块,并且所述限位块的外壁和所述限位槽的内壁接触,所述限位块的右端和所述支撑轴的左端接触,所述第一轴架板和所述第二轴架板的顶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方槽和第二方槽,所述支撑轴的右端自所述第一轴架板的左端穿过第一方槽和第二方槽,所述第一轴架板和第二轴架板的顶端分别设置有和所述支撑轴相对应的第一让位槽和第二让位槽,所述绕绳轮套装在所述支撑轴上,并且所述底板的顶端后部设置有提升机构。
优选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齿条、旋转轴、左架板和右架板,所述左架板的底端和所述底板的顶端左部连接,所述右架板的底端和所述底板的顶端右部连接,所述左架板和右架板的相对中间区域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的底端和所述底板的顶端连接,所述滑道的顶端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为“U”型,所述滑槽的内壁底端和所述齿条的底端接触,所述滑槽的侧壁和所述齿条的侧壁接触,所述左架板的上部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右架板的上部设置有和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旋转轴的左端设置有手轮,所述旋转轴的右端自所述左架板的左端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旋转轴的圆周外壁的中部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和所述齿条啮合,所述旋转轴的左部设置有限位板,并且所述限位板的右端和所述左架板的左端接触,所述齿条的前端设置有推动板,所述推动板的顶端设置有自后向前收缩的曲面,所述推动板的底端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槽,所述底板的顶端中部设置有和所述支撑槽相对应的滑轨。
优选的,所述推动板的顶端设置有耐磨层。
优选的,所述手轮的左端的圆周外侧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圆周外壁套装有套筒,并且所述套筒的内壁和所述固定轴的外侧壁接触。
优选的,所述限位槽呈自上而下收缩的梯形槽状。
优选的,各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与旋转轴的接触处均设置有耐磨套。
优选的,所述支撑槽为“T”型。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和所述连接轴的左端的接触处安装有联轴器。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气工程自动化用放线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电气工程自动化用放线装置,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连接轴和连接块旋转,通过连接块上的限位槽限制住限位块的位置,进而带动限位块和支撑轴旋转,并且通过第一轴架板和第二轴架板支撑住支撑轴,通过将绕绳轮套装在支撑轴上,进而通过支撑轴带动绕绳轮旋转,并且通过盖板限制住限位块的位置,避免在旋转过程中支撑轴掉落,当需要更换绕绳轮时,使用者通过将限位块的限位槽的开口旋转到向上的位置,然后通过提升机构将绕绳轮抬起,代替仅用驱动轴支撑线缆盘,达到运行较平稳,提高使用可靠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B-B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C-C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块和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绕绳轮;2、驱动电机;3、底板;4、支撑轴;5、支撑架;6、第一轴架板;7、第二轴架板;8、安装板;9、连接轴;10、连接块;11、盖板;12、限位块;13、齿条;14、旋转轴;15、左架板;16、右架板;17、滑道;18、手轮;19、齿轮;20、推动板;21、滑块;22、滑轨;23、耐磨层;24、固定轴;25、套筒;26、耐磨套;27、联轴器;28、限位板;29、旋转筒;30、左限位盘;31、右限位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8,一种电气工程自动化用放线装置,包括绕绳轮1、驱动电机2、底板3和支撑轴4,绕绳轮1包括旋转筒29、左限位盘30和右限位盘31,旋转筒29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和左限位盘30的右端和右限位盘31的左端接触,底板3的顶端前部自左向右依次设置有支撑架5、第一轴架板6和第二轴架板7,支撑架5的左端上部设置有安装板8,安装板8的顶端和驱动电机2的底端连接,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设置有连接轴9,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端和连接轴9的左端的接触处安装有联轴器27;通过联轴器27连接驱动电机2和连接轴9,代替直接将驱动电机2和连接轴9焊接在一起,达到避免因焊接而导致连接轴9和驱动电机2之间的变形情况,提高运行的稳定性的效果,连接轴9的右端自支撑架5 的左端穿过支撑架5的上部,并且连接轴9的右端设置有连接块10,连接块10 的顶端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呈自上而下收缩的梯形槽状;通过梯形的槽状结构,达到有利于使用者将限位块12放入限位槽内,提高实用性的效果,限位槽的右端设置有开口,连接块10的顶端设置有盖板11,盖板11的底端和连接块10的顶端通过螺栓连接,限位槽内设置有和限位槽相对应的限位块12,并且限位块12的外壁和限位槽的内壁接触,限位块12的右端和支撑轴4的左端接触,第一轴架板6和第二轴架板7的顶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方槽和第二方槽,支撑轴4的右端自第一轴架板6的左端穿过第一方槽和第二方槽,第一轴架板6 和第二轴架板7的顶端分别设置有和支撑轴4相对应的第一让位槽和第二让位槽,绕绳轮1套装在支撑轴4上,并且底板3的顶端后部设置有提升机构,提升机构包括齿条13、旋转轴14、左架板15和右架板16,左架板15的底端和底板3 的顶端左部连接,右架板16的底端和底板3的顶端右部连接,左架板15和右架板16的相对中间区域设置有滑道17,滑道17的底端和底板3的顶端连接,滑道 17的顶端设置有滑槽,滑槽为“U”型,滑槽的内壁底端和齿条13的底端接触,滑槽的侧壁和齿条13的侧壁接触,左架板15的上部设置有第一通孔,右架板 16的上部设置有和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与旋转轴14的接触处均设置有耐磨套26,耐磨套26为铜套;通过耐磨套26的耐磨效果较好,耐磨套26和旋转轴14之间摩擦代替旋转轴14分别与左架板15和右架板16之间摩擦,达到减少左架板15和右架板16的磨损,提高使用可靠性的效果,旋转轴14的左端设置有手轮18,手轮18的左端的圆周外侧设置有固定轴24,固定轴24的圆周外壁套装有套筒25,并且套筒25的内壁和固定轴24的外侧壁接触;通过使用者拉动套筒25,套筒25和固定轴24之间的旋转,代替手和固定轴24之间的摩擦,进而减少使用者的手的磨损,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旋转轴14的右端自左架板15的左端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旋转轴14的圆周外壁的中部设置有齿轮19,齿轮19和齿条13啮合,旋转轴14的左部设置有限位板28,并且限位板28的右端和左架板15的左端接触;通过限位板 28限制住旋转轴14的位置,有利于旋转轴14的安装定位,齿条13的前端设置有推动板20,推动板20的顶端设置有自后向前收缩的曲面,推动板20的顶端设置有耐磨层23,耐磨层23为橡胶垫;通过耐磨层23的耐磨效果,代替推动板20和绕绳轮1之间直接摩擦,达到减少推动板20的磨损,进而提高推动板20 的使用寿命的效果,推动板20的底端设置有滑块21,滑块21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槽,支撑槽为“T”型;通过“T”型的支撑槽,减少滑块21上下移动和左右移动的情况,加工较为方便,成本较低,底板3的顶端中部设置有和支撑槽相对应的滑轨22;通过当需要拆卸线缆盘时,使用者旋转手轮18进而带动齿轮19旋转,通过齿轮19和齿条13啮合,进而带动齿条13移动,通过滑动限制住齿条13的移动位置,进而使齿条13带动推动板20移动,通过推动板20的顶端曲面,进而带动绕线轮提升,代替使用者手动抬升绕线轮,达到省力的效果;通过驱动电机2带动连接轴9和连接块10旋转,通过连接块10上的限位槽限制住限位块12的位置,进而带动限位块12和支撑轴4旋转,并且通过第一轴架板6和第二轴架板7支撑住支撑轴4,通过将绕绳轮1套装在支撑轴4上,进而通过支撑轴4带动绕绳轮1旋转,并且通过盖板11限制住限位块12的位置,避免在旋转过程中支撑轴4掉落,当需要更换绕绳轮1时,使用者通过将限位块12的限位槽的开口旋转到向上的位置,然后通过提升机构将绕绳轮1抬起,代替仅用驱动轴支撑线缆盘,达到运行较平稳,提高使用可靠性的效果。
综上所述,该电气工程自动化用放线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为,在使用时,使用者启动驱动电机2,驱动电机2带动连接轴9、连接块10、限位块 12、绕绳轮1和支撑轴4旋转,当需要更换线缆盘时,使用者将限位块12的限位槽的开口旋转到向上的位置,卸下盖板11,然后通过摇动将绕绳轮1抬起,使用者旋转手轮18进而带动齿轮19旋转,通过齿轮19和齿条13啮合,进而带动齿条13移动,齿条13带动推动板20移动,通过推动板20的顶端曲面,进而带动绕线轮提升,然后使用者将线缆安装在绕绳轮1上,之后将绕绳轮1放在推动板20上,然后摇动手轮18,进而带动推动板20后移,然后将限位块12放在限位槽内,安装上盖板11。
通过选用型号为M5120-501的电机,此电机为市面上直接购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设备,在这里我们只是对其进行使用,并未对其进行结构和功能上的改进,在此我们不再详细赘述,且电机设置有与其配套的控制开关,控制开关的安装位置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选择,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控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电气工程自动化用放线装置,包括驱动电机(2),其特征在于,包括绕绳轮(1)、底板(3)和支撑轴(4),所述绕绳轮(1)包括旋转筒(29)、左限位盘(30)和右限位盘(31),所述旋转筒(29)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和左限位盘(30)的右端和右限位盘(31)的左端接触,所述底板(3)的顶端前部自左向右依次设置有支撑架(5)、第一轴架板(6)和第二轴架板(7),所述支撑架(5)的左端上部设置有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的顶端和所述驱动电机(2)的底端连接,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设置有连接轴(9),所述连接轴(9)的右端自所述支撑架(5)的左端穿过所述支撑架(5)的上部,并且所述连接轴(9)的右端设置有连接块(10),所述连接块(10)的顶端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右端设置有开口,所述连接块(10)的顶端设置有盖板(11),所述盖板(11)的底端和所述连接块(10)的顶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和所述限位槽相对应的限位块(12),并且所述限位块(12)的外壁和所述限位槽的内壁接触,所述限位块(12)的右端和所述支撑轴(4)的左端接触,所述第一轴架板(6)和所述第二轴架板(7)的顶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方槽和第二方槽,所述支撑轴(4)的右端自所述第一轴架板(6)的左端穿过第一方槽和第二方槽,所述第一轴架板(6)和第二轴架板(7)的顶端分别设置有和所述支撑轴(4)相对应的第一让位槽和第二让位槽,所述绕绳轮(1)套装在所述支撑轴(4)上,并且所述底板(3)的顶端后部设置有提升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工程自动化用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包括齿条(13)、旋转轴(14)、左架板(15)和右架板(16),所述左架板(15)的底端和所述底板(3)的顶端左部连接,所述右架板(16)的底端和所述底板(3)的顶端右部连接,所述左架板(15)和右架板(16)的相对中间区域设置有滑道(17),所述滑道(17)的底端和所述底板(3)的顶端连接,所述滑道(17)的顶端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为“U”型,所述滑槽的内壁底端和所述齿条(13)的底端接触,所述滑槽的侧壁和所述齿条(13)的侧壁接触,所述左架板(15)的上部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右架板(16)的上部设置有和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旋转轴(14)的左端设置有手轮(18),所述旋转轴(14)的右端自所述左架板(15)的左端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旋转轴(14)的圆周外壁的中部设置有齿轮(19),所述齿轮(19)和所述齿条(13)啮合,所述旋转轴(14)的左部设置有限位板(28),并且所述限位板(28)的右端和所述左架板(15)的左端接触,所述齿条(13)的前端设置有推动板(20),所述推动板(20)的顶端设置有自后向前收缩的曲面,所述推动板(20)的底端设置有滑块(21),所述滑块(21)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槽,所述底板(3)的顶端中部设置有和所述支撑槽相对应的滑轨(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气工程自动化用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板(20)的顶端设置有耐磨层(2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气工程自动化用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轮(18)的左端的圆周外侧设置有固定轴(24),所述固定轴(24)的圆周外壁套装有套筒(25),并且所述套筒(25)的内壁和所述固定轴(24)的外侧壁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气工程自动化用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呈自上而下收缩的梯形槽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气工程自动化用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与旋转轴(14)的接触处均设置有耐磨套(26)。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气工程自动化用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槽为“T”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工程自动化用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端和所述连接轴(9)的左端的接触处安装有联轴器(27)。
CN202020944328.XU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电气工程自动化用放线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7122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44328.XU CN212712240U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电气工程自动化用放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44328.XU CN212712240U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电气工程自动化用放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12240U true CN212712240U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47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44328.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712240U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电气工程自动化用放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122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54765A (zh) 一种金刚石串珠绳锯机
CN212712240U (zh) 一种电气工程自动化用放线装置
KR101053080B1 (ko) 다기능 절단장치
CN218145430U (zh) 一种起重机车轮组轴承装配调节装置
CN111155971A (zh) 一种依靠卷扬装置驱动的游梁式抽油机
CN113829074B (zh) 一种打桩机配件转盘轴承内齿切削装置
CN116354187A (zh) 卷扬式启闭机的钢丝绳更换工装
CN215797554U (zh) 一种灵活性高的弱电工程用线缆放线装置
CN110654932B (zh) 一种移动收线架
CN214167063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电梯曳引轮
CN201437214U (zh) 铜带打磨机
CN213923565U (zh) 收线机换盘过程张力控制装置
KR102231302B1 (ko) 용량 변경이 용이한 호이스트
CN110884943B (zh) 一种电线电缆加工用收卷装置
CN212371621U (zh) 一种导轨横向移动装置
CN210756217U (zh) 锯轴装卸车
CN210286573U (zh) 一种舟桥锚机锚纲用卷筒排绳机
CN220283218U (zh) 一种多绳摩擦式提升机的天轮监控装置
CN219188451U (zh) 一种具有联动支撑功能的移动式弯箍机头结构
CN219669753U (zh) 一种电力施工放线器
CN111115476B (zh) 一种桥梁施工用提升装置
CN213878754U (zh) 一种具备安全报警功能的动力配电柜
CN211255130U (zh) 一种摇臂升降机
CN217894955U (zh) 一种定锥衬板生产用起吊设备
CN219750797U (zh) 一种可移动安装的双层动力滚筒提升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