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96566U - 阶梯型循环光照育秧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阶梯型循环光照育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96566U
CN212696566U CN202020010601.1U CN202020010601U CN212696566U CN 212696566 U CN212696566 U CN 212696566U CN 202020010601 U CN202020010601 U CN 202020010601U CN 212696566 U CN212696566 U CN 2126965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wheel
steering wheel
seedling raising
circu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1060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光辉
王必华
王悦
肖志芳
穰中文
方希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001060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965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965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9656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阶梯型循环光照育秧装置,包括机架,还包括循环装置,其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轮组、至少两条张紧在轮组上的封闭的回形带以及两端转动连接于回形带上的框盘;轮组包括主动轮与高低交错延伸排列设置的第一转向轮;还包括传送装置,其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传送带、抓取装置以及设置于传送带上的喷淋装置;还包括照明装置,其设置于回形带内侧且与框盘平行。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阶梯型循环光照育秧装置使得育秧盘上的秧苗受到充分光照,且充分利用空间节省占地面积;只需一处定点给水则可实现所有育秧盘的浇灌;操作机械化自动化,节省人力物力提高效率;适用范围广实用性高,结构简单成本低,适合多种规模的育秧需求。

Description

阶梯型循环光照育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栽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使秧苗受到均匀光照且节省占地面积的阶梯型循环光照育秧装置。
背景技术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和消费国,水稻的播种面积较大,在世界水稻种植中位居第二,总产量居世界首位,水稻的稳产与高产在保证我国粮食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下,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水稻机械化、规模化程度逐步提高,传统的手插、抛秧等栽培方式必将被机械化插秧全面替代。
水稻工厂化育秧,是指充分利用现代农业装备,集机电一体化、标准化、自控化为一体,创造一个适应水稻秧苗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实现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育秧。水稻工厂化育秧通过调控育秧环境,并通过统一供种、统一育秧、统一秧田管理,不仅提高了育秧效率和秧苗素质还能大大降低育秧成本,有利于推进机插秧等轻型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
但传统的水稻工厂化育秧的设备因秧苗数量庞多而使得其占地面积较大,若想节省占地面积则必须减少受育秧苗的数量,使得育秧效率低下,育秧受场地与时间的限制,阻碍育秧技术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节省土地面积、使得育秧时秧苗收到均匀光照,且低成本易操作的阶梯型循环光照育秧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阶梯型循环光照育秧装置,包括机架,还包括:
循环装置,其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轮组、至少两条张紧在所述轮组上的封闭的回形带以及两端水平铰接于所述回形带上装载育秧盘的框盘;
传送装置,其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传送所述育秧盘的传送带、将所述育秧盘从所述传送带上转移至所述框盘上的抓取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传送带上用于给所述育秧盘喷施水、药、肥的喷淋装置;
照明装置,其设置于所述回形带内侧且照射所述框盘;
所述轮组包括主动轮、高低交错延伸排列设置的第一转向轮,以及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与所述传送装置配合的第二转向轮、设置于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第一转向轮之间的第三转向轮;所述第一转向轮包括位于所述机架的上部的第一上转向轮,以及位于所述机架的下部的第一下转向轮;
所述回形带呈“W”型依次缠绕于所述第一上转向轮与所述第一下转向轮上,且依次封闭回转绕接于所述第三转向轮、主动轮与第二转向轮上;且绕接于所述第三转向轮与主动轮之间的所述回形带与呈“W”型缠绕的所述回形带不相交。
较佳地,所述机架包括与所述循环装置连接配合的循环机架,以及与所述传送装置配合的传送机架;所述循环机架包括横梁、与所述横梁两端垂直固接的框体,所述框体上转动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转向轮;所述第一上转向轮设置于所述框体的上部,所述第一下转向轮设置于所述框体的下部;水平方向上,每个所述第一下转向轮位于相邻每两个所述第一上转向轮之间。
较佳地,所述第二转向轮与所述主动轮转动设置在所述传送机架上;所述第三转向轮转动设置在所述循环机架下端的延伸处上;所述轮组还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循环机架的下部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上转向轮之间的张紧轮。
较佳地,绕接在所述第一转向轮与第二转向轮之间、每两个第一转向轮之间、所述第一转向轮与所述第三转向轮之间、所述第一上转向轮与所述张紧轮之间的回形带与竖直方向夹角为15°-45°;绕接于所述第三转向轮与主动轮之间的所述回形带呈水平状。
较佳地,所述回形带于下方与所述第二转向轮绕接、于上方与所述第一上转向轮绕接、于下方与所述第一下转向轮绕接、于下方与所述第三转向轮绕接,还于外侧与所述主动轮绕接,且位于所述传送机架处的所述回形带位于所述传送带下方。
所述框盘铰接于两条所述回形带之间;位于所述框盘一侧的所述主动轮上设置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组件,且与所述框盘另一侧的所述主动轮同轴连接传动。即两个所述主动轮之间沿轴线设置有连接杆;与所述驱动组件传动配合的主动轮转动,则通过所述连接杆带动另一个主动轮转动。较佳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接于主动轮中心轴上的传动轮、电机以及通过链条与该传动轮传动配合的设置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的链轮,通过电机带动两个主动轮从而带动整个回形带进行循环作用。
较佳地,所述抓取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传送机架上的底座以及铰接于所述底座上的机械臂,所述机械臂末端铰接有夹取育秧盘的机械爪;通过所述抓取装置将育秧盘抓取至所述框盘上。
较佳地,所述传送带回转张紧于设置在所述传送机架上的滚轮外周;所述喷淋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传送带外侧的水管,所述水管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喷头,所述水管的末端与水池连接;所述喷头的喷嘴对应位于所述水管下方的所述框盘。
较佳地,所述照明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循环机架内侧的支撑架,以及固接于所述支撑架上的多个与所述框盘平行的条形LED灯管;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第一上转向轮下方。
较佳地,所述轮组中的轮均为尺寸相同的链轮,所述回形带为与所述链轮啮合的链条
由此,通过所述气体输送控制装置分别控制所述吹风机构和所述抽风机构的气压,可控制线材上被吹落或抽落的粉量,可达到对线材的最终过粉量进行控制的目的。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阶梯型循环光照育秧装置的有益效果如下:
1.阶梯型的循环装置使得育秧盘上的秧苗受到充分光照,且充分利用空间节省占地面积;
2.循环装置的设计只需一处定点给水则可实现所有育秧盘的浇灌;
3.LED灯的设置增强光照强度;
4.整个育秧操作机械化自动化,节省人力物力提高效率;
5.整个装置适用范围广实用性高,结构简单成本低,适合多种规模的育秧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阶梯型循环光照育秧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阶梯型循环光照育秧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图一中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阶梯型循环光照育秧装置中抓取装置与传送带的配合关系局部示意图。
附图中:1-回形带,2-框盘,31-主动轮,311-传动轮,312-电机,321-第一上转向轮,322-第一下转向轮,33-第二转向轮,34-张紧轮,341-滑块,342-螺杆,343-螺栓,344-滑轨,345-调节螺栓,35-第三转向轮,36-连接杆,4-传送带,41-育秧盘,51-循环机架,52-传送机架,521-滚轮,53-横梁,54-框体,61-底座,62-机械爪,63-机械臂,71-水管,72-喷头,8-支撑架,9-LED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阶梯型循环光照育秧装置,包括机架,还包括循环装置,其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2组轮组、两条张紧在轮组上的封闭的回形带1以及两端水平铰接于回形带1上的框盘2;轮组包括主动轮31与高低交错延伸排列设置的第一转向轮;还包括传送装置,其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传送带4、抓取装置以及设置于传送带4上的喷淋装置;还包括照明装置,其设置于回形带1内侧且与框盘2平行。于其他实施例中,可以设置3条或4条回形带1,相邻两条回形带中间平行铰接多个框盘2。框盘2因为与回形带1铰接,因此始终能保持水平状态。每个框盘2上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放置多个已经铺设好基质且完成播种的育秧盘41,本实施例中一个框盘2上放置有3个育秧盘41。
机架包括与循环装置连接配合的循环机架51,以及与传送装置配合的传送机架52;循环机架51包括横梁53、与横梁53两端垂直固接的框体54,框体54上转动设置有多个第一转向轮;第一转向轮包括位于框体54上部的第一上转向轮321,以及位于框体54下部的第一下转向轮322;水平方向上,每个第一下转向轮322位于相邻每两个第一上转向轮321之间。轮组还包括转动设置在传送机架52上的第二转向轮33与主动轮31,设置于循环机架51下部、两个第一上转向轮321之间的张紧轮34,以及转动设置在循环机架51下端的延伸处上的第三转向轮35。其中一个主动轮31中心轴上固接有传动轮311,该传动轮311还通过链条与电机312的输出轴上固接的链轮(现有技术,图中未示出)传动配合,两个主动轮31之间沿轴线设置有连接杆36;与电机312传动配合的主动轮31转动,则通过连接杆36带动另一个主动轮31转动。即通过电机312带动两个主动轮31从而带动整个回形带1进行循环作用。
张紧轮34通过设置于循环机架51上的张紧装置来调节张紧状态,如图3所示,张紧装置包括固接在张紧轮34上可上下滑动的滑块341、转动套接在滑块341下方的螺杆342与螺栓343组件、固接在循环机架51上与滑块341配合的滑轨344,螺杆342下端贯穿循环机架51后由螺栓343固定,滑块341底部开有垂直螺杆342方向的通孔,螺杆342上端与滑块341套接的部分位于滑块341底部的通孔中,通孔内还设置有转动套接于螺杆342上的调节螺栓345,可通过扳手等工具伸入通孔旋转拧动调节螺栓345,以改变滑块341在螺杆342上的相对位置,并通过螺栓343固定该位置,最终通过控制滑块341在滑轨344上上下移动以调节张紧轮34的位置,最终调整回形带1的张紧程度。
回形带1呈“W”型缠绕于第一转向轮上,且封闭回转绕接于第三转向轮35、主动轮31与第二转向轮33上;且绕接于第三转向轮35与主动轮31之间的回形带1与呈“W”型缠绕的回形带不相交。绕接在第一转向轮与第二转向轮33之间、每两个第一转向轮之间、第一转向轮与第三转向轮35之间、第一上转向轮321与张紧轮34之间的回形带1与竖直方向夹角为15°-45°,于本实施例中为30°;绕接于第三转向轮35与主动轮31之间的回形带1呈水平状。回形带1于下方与第二转向轮33绕接、于上方与第一上转向轮321绕接、于下方与第一下转向轮322绕接、于下方与第三转向轮35绕接,还于外侧与主动轮31绕接,且位于传送机架52处的回形带1位于传送带4下方。通过如此设置,使得铰接在回形带1上的框盘2成阶梯状排列,充分接受到光照且利用了空间减少占地面积。
如图4所示,抓取装置包括设置于传送机架52上的底座61以及铰接于底座61上且相互铰接的多个机械臂63,于本实施例中机械臂63的数量为2;机械臂63末端铰接有夹取育秧盘41的机械爪62。于本实施例中,机械爪62与机械臂63电连接且均接入外部控制系统(现有技术,与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特征不直接相关,其原理结构不再赘述),且机械爪62上以及传送带4上的相应位置处设置有红外传感器(现有技术,图中未示出),当育秧盘41运送到指定位置时,红外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信号传递给外部控制系统,输出指令控制机械臂63与机械爪62将育秧盘41抓住,并放置于抓取装置下方的框盘2内,于本实施例中一个育秧盘41对应设置有一对抓取装置,则本实用新型中对应设置有三对抓取装置,通过抓取装置的设置,使得每一个框盘2中均能自动放置对应数量的育秧。于本实施例中,传送机架52上平行传送带4设置有横杆,底座61安装于该横杆上;于其他实施例中,该横杆可滑动设置于传送机架52上,通过调节横杆的相对位置,改变抓取装置与传送带4的相对位置以调节育秧盘41的稳定抓取与稳定放置。于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使用人工的方式替代抓取装置。
传送带4回转张紧于设置在传送机架52上的滚轮521外周;喷淋装置包括设置于传送带4外侧的水管71,水管71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喷头72,水管71的末端与水池连接;喷头72的喷嘴对应位于水管71下方的框盘。于本实施例中,水池中可以根据需要盛装清水、药剂、水肥,且喷头72的喷水的方向可以固定,整个回形带1每循环一周即可在此位置得到一次水、药、肥的施撒。于本实施例中,回形带1运转一周的时间为4个小时;于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所需给水量决定周期时长。
照明装置包括设置于循环机架51内侧的支撑架8,以及固接于支撑架8上的多个条形LED灯管9;支撑架8位于第一上转向轮321下方。LED灯管9的设置是为了使秧苗得到更加充足、全面的光照。LED灯管9为市面上常见的条形灯管,其结构原理不再赘述。
于本实施例中,轮组里的所有轮均为尺寸相同的链轮,回形带1为与链轮啮合的链条。于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是普通滚轮与皮带的配合。链条与链轮的配合更加稳定。
通过多个转向轮的设置,以及其与回形带1的配合,使得育秧盘41能呈阶梯状排列,且每隔一个周期循环一次,充分的受到光照;且通过LED灯的设置,扩大光照范围增加光照强度,且通过阶梯型循环装置的设置,达到充分利用空间节省占地面积的目的。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阶梯型循环光照育秧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循环装置,其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轮组、至少两条张紧在所述轮组上的封闭的回形带(1)以及两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回形带(1)上的装载基质盘的框盘(2);
传送装置,其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传送所述基质盘的传送带(4)、将所述基质盘从所述传送带(4)转移至所述框盘(2)上的抓取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传送带(4)上对所述基质盘进行喷淋的喷淋装置;
照明装置,其设置于所述回形带(1)内侧且照射所述框盘(2);
所述轮组包括主动轮(31)、高低交错延伸排列设置的第一转向轮,以及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与所述传送装置配合的第二转向轮(33)、设置于所述主动轮(31)与所述第一转向轮之间的第三转向轮(35);所述第一转向轮包括位于所述机架的上部的第一上转向轮(321),以及位于所述机架的下部的第一下转向轮(322);
所述回形带(1)呈“W”型依次缠绕于所述第一上转向轮(321)与所述第一下转向轮(322)上,且依次封闭回转绕接于所述第三转向轮(35)、主动轮(31)与第二转向轮(33)上;且绕接于所述第三转向轮(35)与主动轮(31)之间的所述回形带(1)与呈“W”型缠绕的所述回形带不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阶梯型循环光照育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与所述循环装置连接配合的循环机架(51),以及与所述传送装置配合的传送机架(52);所述循环机架(51)包括横梁(53)、与所述横梁(53)两端垂直固接的框体(54),所述框体(54)上转动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转向轮;所述第一上转向轮(321)设置于所述框体(54)的上部,所述第一下转向轮(322)设置于所述框体(54)的下部水平方向上,每个所述第一下转向轮(322)位于相邻每两个所述第一上转向轮(32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阶梯型循环光照育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向轮(33)与所述主动轮(31)转动设置在所述传送机架(52)上;所述第三转向轮(35)转动设置在所述循环机架(51)下端的延伸处上;所述轮组还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循环机架(51)的下部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上转向轮(321)之间的张紧轮(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阶梯型循环光照育秧装置,其特征在于:绕接在所述第一转向轮与第二转向轮(33)之间、每两个第一转向轮之间、所述第一转向轮与所述第三转向轮(35)之间、所述第一上转向轮(321)与所述张紧轮(34)之间的回形带(1)与竖直方向夹角为15°-4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阶梯型循环光照育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形带(1)于下方与所述第二转向轮(33)绕接、于上方与所述第一上转向轮(321)绕接、于下方与所述第一下转向轮(322)绕接、于下方与所述第三转向轮(35)绕接,还于外侧与所述主动轮(31)绕接,且位于所述传送机架(52)处的所述回形带(1)位于所述传送带(4)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阶梯型循环光照育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盘(2)铰接于两条所述回形带(1)之间;位于所述框盘(2)一侧的所述主动轮(31)上设置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组件,且与所述框盘(2)另一侧的所述主动轮(31)同轴连接传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阶梯型循环光照育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传送机架(52)上的底座(61)以及铰接于所述底座(61)上的机械臂,所述机械臂末端铰接有夹取育秧盘(41)的机械爪(62);通过所述抓取装置将育秧盘(41)抓取至所述框盘(2)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阶梯型循环光照育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4)回转张紧于设置在所述传送机架(52)上的滚轮(521)外周;所述喷淋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传送带(4)外侧的水管(71),所述水管(71)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喷头(72),所述水管(71)的末端与水池连接;所述喷头(72)的喷嘴对应位于所述水管(71)下方的所述框盘(2)。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阶梯型循环光照育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循环机架(51)内侧的支撑架(8),以及固接于所述支撑架(8)上的多个与所述框盘(2)平行的条形LED灯管(9);所述支撑架(8)位于所述第一上转向轮(321)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阶梯型循环光照育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组中的轮均为尺寸相同的链轮,所述回形带(1)为与所述链轮啮合的链条。
CN202020010601.1U 2020-01-03 2020-01-03 阶梯型循环光照育秧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6965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10601.1U CN212696566U (zh) 2020-01-03 2020-01-03 阶梯型循环光照育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10601.1U CN212696566U (zh) 2020-01-03 2020-01-03 阶梯型循环光照育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96566U true CN212696566U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04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10601.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696566U (zh) 2020-01-03 2020-01-03 阶梯型循环光照育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965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51713A (zh) * 2022-04-14 2022-06-24 北京金晟达生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品种双式植物旋转塔的生产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51713A (zh) * 2022-04-14 2022-06-24 北京金晟达生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品种双式植物旋转塔的生产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14651713B (zh) * 2022-04-14 2023-12-22 北京金晟达生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品种双式植物旋转塔的生产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66432A (zh) 阶梯型循环光照育秧装置
CA2940062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ed vertical horticulture and agriculture
KR102654971B1 (ko) 식물의 성장을 촉진시키는 장치
CN103650719B (zh) 一种钵苗移栽机
CN108738557B (zh) 一种穴盘苗全自动移栽机
CN106973602A (zh) 一种新型移栽机自动取喂装置
CN206790951U (zh) 一种新型移栽机自动取喂装置
CN212696566U (zh) 阶梯型循环光照育秧装置
CA2894331A1 (en) Rotary plant growing apparatus
WO2019225826A1 (ko) 로터리 채소 재배장치
KR20210049856A (ko) 자동화 원예 및 농업용 수직 재배 탑
EP414247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ultivation of plants
CN113179765A (zh) 一种农业葡萄园用智能自动采摘及运输装置
CN210441176U (zh) 一种温室大棚补光灯自动升降系统
CN217038224U (zh) 一种菌菇自动输送立体种植机
CN209643335U (zh) 钵苗自动移栽机
CN114868651B (zh) 一种金线莲种植用幼苗培育装置
CN212993360U (zh) 一种自动化育秧苗床
CN112106498B (zh) 全自动钵体蔬菜移栽机
CN112249613B (zh) 植物工厂自动化生产线
CN110012753B (zh) 有机蔬菜引长栽培装置
CN103814773A (zh) 全自动育苗装置
KR102146069B1 (ko) 수경 재배 자동화 공정라인
CN114616957B (zh) 水稻秧苗单株移栽装置及移栽方法
CN109328574A (zh) 一种自动钵苗定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16

Termination date: 202201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