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80966U - 一种反应釜用智能加热、冷却双效机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应釜用智能加热、冷却双效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80966U
CN212680966U CN202020689082.6U CN202020689082U CN212680966U CN 212680966 U CN212680966 U CN 212680966U CN 202020689082 U CN202020689082 U CN 202020689082U CN 212680966 U CN212680966 U CN 2126809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kettle
fixedly connected
control line
pipe
ke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8908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蕾
刘旭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Golden Sun Pharmaceutical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Golden Sun Pharmaceutic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Golden Sun Pharmaceutical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Golden Sun Pharmaceutic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8908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809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809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8096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应釜用智能加热、冷却双效机组,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所述固定架的顶端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腿,多个所述支撑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反应釜,所述支撑腿的后端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循环管,所述下循环管的中心处顶端固定连接有循环泵,所述控制箱的中心处底端从左至右分别设置有第一控制线、第二控制线、第三控制线,所述第二控制线与循环泵电性连接,所述反应釜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与第一控制线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控制箱,通过温度控制器的所得数据,对反应釜的内部温度进行控制,控制电磁阀的开合以及循环泵的起闭,对反应釜进行智能加热和冷却。

Description

一种反应釜用智能加热、冷却双效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应釜用智能加热、冷却双效机组。
背景技术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
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等;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哈氏、蒙乃尔、因康镍)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
现有的反应釜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人工对着温度计调整反应釜的温度,在使用过程中很繁琐,效率很低,且危险性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反应釜用智能加热、冷却双效机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反应釜用智能加热、冷却双效机组,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所述固定架的顶端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腿,多个所述支撑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反应釜,所述支撑腿的后端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循环管,所述下循环管的中心处顶端固定连接有循环泵,所述控制箱的中心处底端从左至右分别设置有第一控制线、第二控制线、第三控制线,所述第二控制线与循环泵电性连接,所述反应釜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与第一控制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液位计,所述液位计的顶端与反应釜固定连接,所述反应釜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入料管,所述入料管的中心处固定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一侧与第三控制线固定连接,所述反应釜的顶端后侧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上循环管,所述上循环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底端与下循环管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液位计的底端与反应釜固定连接,所述液位计的顶端与反应釜连通,所述液位计的底端与反应釜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温度控制器设置在反应釜与第一控制线之间,所述温度控制器的检测端与反应釜固定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器的另一端与第一控制线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液位计的顶端与第一控制线之间电性连接有液位传感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下循环管的尾部顶端设置有法兰,所述上循环管远离反应釜的一端设置有法兰,所述入料管远离反应釜的一端设置有法兰,所述连通管的延长处设置有法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反应釜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废料管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控制箱,通过温度控制器的所得数据,对反应釜的内部温度进行控制,控制电磁阀的开合以及循环泵的起闭,对反应釜进行智能加热和冷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反应釜用智能加热、冷却双效机组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反应釜用智能加热、冷却双效机组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反应釜用智能加热、冷却双效机组的反应釜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反应釜用智能加热、冷却双效机组的连通管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固定架;2、支撑腿;3、温度控制器;4、反应釜;5、排气管;6、控制箱;7、第二控制线;8、第三控制线;9、第一控制线;10、电磁阀;11、入料管;12、上循环管;13、循环泵;14、下循环管;15、液位计;16、连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反应釜用智能加热、冷却双效机组,包括固定架1,用于固定反应釜4和控制箱6,固定架1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箱6,对反应釜4的温度等进行控制,固定架1的顶端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腿2,多个支撑腿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反应釜4,在内部进行化学反应,支撑腿2的后端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循环管14,未完全的反应的化学原料经过循环管进行循环,下循环管14的中心处顶端固定连接有循环泵13,提供动力,改变反应速度,控制箱6的中心处底端从左至右分别设置有第一控制线9、第二控制线7、第三控制线8,对各个设备进行控制,第二控制线7与循环泵13电性连接,反应釜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温度控制器3,温度控制器3与第一控制线9电性连接,第一控制线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液位计15,显示反应釜内部液体体积,液位计15的顶端与反应釜4固定连接,反应釜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入料管11,入料管11的中心处固定设置有电磁阀10,控制入料,电磁阀10的一侧与第三控制线8固定连接,反应釜4的顶端后侧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上循环管12,经过上循环管12返回反应釜4,上循环管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通管16,用于连通两个循环管,连通管16的底端与下循环管14固定连接。
液位计15的底端与反应釜4固定连接,液位计15的顶端与反应釜4连通,液位计15的底端与反应釜4连通。温度控制器3设置在反应釜4与第一控制线9之间,温度控制器3的检测端与反应釜4固定连接,温度控制器3的另一端与第一控制线9电性连接。液位计15的顶端与第一控制线9之间电性连接有液位传感器,将液位数据返回给控制箱6中的控制器。下循环管14的尾部顶端设置有法兰,上循环管12远离反应釜4的一端设置有法兰,入料管11远离反应釜4的一端设置有法兰,连通管16的延长处设置有法兰,用于连接。反应釜4的底部后端一侧设置有废料管,反应釜4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气管5,排出废气,排气管5与废料管固定连接。
工作原理:通过设置控制箱6,通过温度控制器3的所得数据,对反应釜4的内部温度进行控制,通过控制电磁阀10的开合来控制进料的速度,通过控制循环泵13的动力,来控制循环反应的速度,以此对反应釜4进行智能加热和冷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反应釜用智能加热、冷却双效机组,包括固定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箱(6),所述固定架(1)的顶端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腿(2),多个所述支撑腿(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反应釜(4),所述支撑腿(2)的后端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循环管(14),所述下循环管(14)的中心处顶端固定连接有循环泵(13),所述控制箱(6)的中心处底端从左至右分别设置有第一控制线(9)、第二控制线(7)、第三控制线(8),所述第二控制线(7)与循环泵(13)电性连接,所述反应釜(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温度控制器(3),所述温度控制器(3)与第一控制线(9)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线(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液位计(15),所述液位计(15)的顶端与反应釜(4)固定连接,所述反应釜(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入料管(11),所述入料管(11)的中心处固定设置有电磁阀(10),所述电磁阀(10)的一侧与第三控制线(8)固定连接,所述反应釜(4)的顶端后侧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上循环管(12),所述上循环管(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通管(16),所述连通管(16)的底端与下循环管(14)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用智能加热、冷却双效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计(15)的底端与反应釜(4)固定连接,所述液位计(15)的顶端与反应釜(4)连通,所述液位计(15)的底端与反应釜(4)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用智能加热、冷却双效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器(3)设置在反应釜(4)与第一控制线(9)之间,所述温度控制器(3)的检测端与反应釜(4)固定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器(3)的另一端与第一控制线(9)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用智能加热、冷却双效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计(15)的顶端与第一控制线(9)之间电性连接有液位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用智能加热、冷却双效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循环管(14)的尾部顶端设置有法兰,所述上循环管(12)远离反应釜(4)的一端设置有法兰,所述入料管(11)远离反应釜(4)的一端设置有法兰,所述连通管(16)的延长处设置有法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用智能加热、冷却双效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4)的底部后端一侧设置有废料管,所述反应釜(4)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气管(5),所述排气管(5)与废料管固定连接。
CN202020689082.6U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反应釜用智能加热、冷却双效机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6809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89082.6U CN212680966U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反应釜用智能加热、冷却双效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89082.6U CN212680966U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反应釜用智能加热、冷却双效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80966U true CN212680966U (zh) 2021-03-12

Family

ID=74886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89082.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680966U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反应釜用智能加热、冷却双效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809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636454U (zh) 化学反应装置
CN216093650U (zh) 一种可智能控温的化工用反应釜
CN212680966U (zh) 一种反应釜用智能加热、冷却双效机组
CN213699861U (zh) 一种可调节压力的反应釜
CN211988633U (zh) 一种化工工程用的原料反应釜
CN214636305U (zh) 一种双温控安全反应釜
CN216321922U (zh) 一种反应釜温度控制装置
CN211562968U (zh) 一种皮革助剂反应釜
CN212999950U (zh) 一种节能型恒温的不锈钢反应釜
CN210846390U (zh) 一种搪瓷反应罐
CN114288964A (zh) 一种低压反应釜
CN210584932U (zh) 一种反应釜
CN217646385U (zh) 节能环保型化工反应釜
CN215783325U (zh) 一种智能控温加料的机械系统专用齿轮油混合反应釜
CN212701884U (zh) 一种卧式双轴搅拌型美拉德反应釜
CN218189621U (zh) 一种不锈钢反应釜强化搅拌机构
CN214020809U (zh) 一种亚硝基硫酸制备用反应釜
CN211216682U (zh) 一种高寿命不锈钢反应釜
CN215691809U (zh) 一种换热效率高的结晶釜
CN213286857U (zh) 一种自动化控制反应釜
CN112473589A (zh) 一种耐腐蚀耐高温反应釜
CN214636414U (zh) 一种用于生产净水剂的恒温反应釜
CN216172236U (zh) 一种不锈钢开式反应釜
CN211865020U (zh) 一种反应釜用智能加热、冷却双效机组
CN213314891U (zh) 一种外盘管反应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