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61617U - 一种新型电蒸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电蒸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61617U
CN212661617U CN202020647273.6U CN202020647273U CN212661617U CN 212661617 U CN212661617 U CN 212661617U CN 202020647273 U CN202020647273 U CN 202020647273U CN 212661617 U CN212661617 U CN 2126616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boss
electric steamer
steam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4727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胡益民
徐建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4727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616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616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616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电蒸锅,包括具有内凹腔室的底座以及盖合底座的盖体,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接物盒,所述接物盒横置在内凹腔室的开口部以将电蒸锅内部空间隔成上下两个部分,接物盒下方形成蒸汽发生腔,接物盒上方形成蒸物腔,所述接物盒的底壁具有向上凸起进气凸台,所述进气凸台的顶部封闭,所述进气凸台的侧壁有进气口,蒸汽发生腔产生的蒸汽由进气口进入到蒸物腔。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电蒸锅清洗困难,食材受热不好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电蒸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小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电蒸锅。
背景技术
电蒸锅是目前常用的家用厨房电器,现有的电蒸锅一般包括底座和盖体,盖体盖合底座以形成蒸物腔,底座内设置有蒸汽发生器,通过蒸汽发生器产生蒸汽通入到蒸物腔内来蒸熟食材。
目前市场上,电蒸锅的蒸汽发生器的结构一般包括两种,第一种通过在底座的内部设置储水腔,并在储水腔的底部设置发热盘等加热装置,通过加热装置直接加热水产生蒸汽;第二种结构单独设置水箱,水源储存在水箱内,并通过管路送入到蒸汽发生器中,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通过管路送入到蒸物腔。第二种结构,对水质的要求较高,水质硬度较高时,蒸汽发生器会快速积累大量的水垢,导致蒸汽发生器无法正常使用。
目前应用第一种结构的电蒸锅,其蒸物腔和储水腔是连通的,蒸物腔蒸格上的食材产生的汤汁容易进入到储水腔内,影响储水腔的清洗,另一方面,储水腔产生的蒸汽直冲蒸物腔,各个区域接受到的蒸汽数量不同,也存在受热不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电蒸锅,该种电蒸锅内的食材在烹饪时受热均匀,同时电蒸锅使用后便于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电蒸锅,包括具有内凹腔室的底座以及盖合底座的盖体,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接物盒,所述接物盒横置在内凹腔室的开口部以将电蒸锅内部空间隔成上下两个部分,接物盒下方形成蒸汽发生腔,接物盒上方形成蒸物腔,所述接物盒的底壁具有向上凸起进气凸台,所述进气凸台的顶部封闭,所述进气凸台的侧壁有进气口,蒸汽发生腔产生的蒸汽由进气口进入到蒸物腔。
作为优选,进气凸台的截面构造成圆形,所述进气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进气口环绕进气凸台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进气口设置在进气凸台侧壁的中上部区域。
作为优选,所述进气凸台位于接物盒的中心区域。
作为优选,所述进气凸台的顶面高度不高于接物盒的顶面高度。
作为优选,所述进气凸台的顶面外周设置有挡筋,所述挡筋与进气凸台的顶面合围形成第一接物腔,挡筋构成了第一接物腔的侧壁。
作为优选,所述接物盒的侧壁和进气凸台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二接物腔;第一接物腔的侧壁具有至少一个缺口,第一接物腔内的液体能够由所述缺口流入到所述第二接物腔内。
作为优选,所述进气口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与所述缺口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不重叠。
作为优选,所述蒸汽发生腔的底部具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加热蒸汽发生腔内的水产生蒸汽。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的开口部具有阶梯面,所述接物盒搭接在所述阶梯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备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蒸锅,通过接物盒横置在底座的开口部将电蒸锅的内部空间分隔成蒸汽发生腔和蒸物腔,蒸汽发生腔内的蒸汽由进气凸台侧壁上的进气口进入到蒸物腔,进气凸台的顶部封闭,进气凸台侧壁开设进气口进气的好处在于,蒸汽进入到蒸物腔内前由于进气凸台顶壁的隔档,需要变向由侧壁进气口进入,避免了蒸汽直冲食材引起的受热不均问题。另一方面,采用上述结构时,蒸物腔内的食材产生的汤汁滴下时,滴入到接物盒内,不会进入到蒸汽发生腔内,这样在烹饪完成后,蒸汽发生腔内不会有油渍和食物残渣,用户在清洗电蒸锅时,只要取下接物盒,清洗接物盒即可,十分方便。
2、进气凸台位于接物盒的中心区域,这样,蒸汽有中部进入到蒸物腔内,蒸汽能够快速和食材进行接触,受热响应速度快。
3、本实用新型中,进气凸台的顶面通过挡筋围成第一接物腔,挡筋可以对滴落到进气凸台顶面的汤汁的流动方向进行限制,防止其随意的沿着进气凸台的侧壁流下,从而由侧壁进气口进入到蒸汽发生腔。
4、本实用新型中,在第一接物腔的侧壁上开设一个缺口,并保证缺口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与进气口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不重叠,使得第一接物腔内的汤汁能够从缺口流入到进气凸台侧壁和接物盒侧壁形成的第二接物腔内,并且也不会通过进气口进入到蒸汽发生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整体剖视结构。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蒸锅盖体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蒸锅中接物盒的整体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蒸锅中接物盒的整体剖视结构图。
图中,10、盖体;11、提手;20、底座;21、加热装置;30、蒸汽发生腔;40、蒸物腔;50、接物盒;51、回流口;52、进气凸台;521、挡筋;522、进气口;523、缺口;53、第二接物腔;54、第一接物腔;55、凸肩;551、翻边;56、薄壁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电蒸锅,包括具有内凹腔室的底座以及盖合底座的盖体,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接物盒,所述接物盒横置在内凹腔室的开口部以将电蒸锅内部空间隔成上下两个部分,接物盒下方形成蒸汽发生腔,接物盒上方形成蒸物腔,所述接物盒的底壁具有向上凸起进气凸台,所述进气凸台的顶部封闭,所述进气凸台的侧壁有进气口,蒸汽发生腔产生的蒸汽由进气口进入到蒸物腔。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电蒸锅清洗困难,食材受热不好的问题。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做进一步阐述。
参考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蒸锅整体呈长方形造型,电蒸锅包括底座20和位于底座20上的盖体10,盖体10上设置有提手11以方面用户从底座20上取下盖体10或者将盖体10盖合在底座20上。底座20内部具有内凹腔室,内凹腔室的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21,加热装置21和内凹腔室共同形成了用于产生蒸汽的蒸汽发生腔30。向蒸汽发生腔30内加入水,使用加热装置21进行加热即可产出蒸汽。
电蒸锅还包括一个接物盒50,烹饪时,接物盒50横置在底座20的开口部以将电蒸锅内部空间分隔成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形成用于放置食材和蒸制食材的蒸物腔40,下部构成用于产生蒸汽的蒸汽发生腔30。一般的,接物盒50的作用是收集烹饪过程中从食材上脱出的食物残渣以及从食材上滴下的汤汁,防止食物残渣和汤汁直接进入到蒸汽发生腔30内。因此,一般的,食材并不直接放置在接物盒50上,接物盒50上方可以放置各式各样的蒸格,以方便不同食材放入。
烹饪完成后,接物盒50可以从底座20上取下,用户在清洗电蒸锅时,只要清洗接物盒50即可,由于有接物盒50的存在,底座20的蒸汽发生腔30内不会有油渍以及食物残渣。这解决了普通的电蒸锅清洗不便的问题,普通的电蒸锅在烹饪时,食材的残渣以及汤汁直接滴入到蒸汽发生腔30内,用户清洗时需要清洗整个底座20,而底座20内具有很多的电子元器件,清洗时也存在电子元器件进水损坏的问题。
具体的,接物盒50的底壁部分向上凸起有进气凸台52,进气凸台52的顶部封闭,进气凸台52的侧壁开设有进气口522,蒸汽发生腔30内的蒸汽由进气凸台52侧壁的进气口522进入到蒸物腔40内对食材进行蒸制。通过在进气凸台52的侧壁开设进气口522,一方面,蒸物腔40内的落下来的食物残渣和汤汁不会由进气口522进入到蒸汽发生腔30内,另一方面,蒸汽发生腔30内产生的上涌的蒸汽在进入蒸物腔40内前需要进行一次变向,避免了蒸汽直冲食材,造成食材受热不均。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进气凸台52设置在接物盒50的中心区域,这样使得蒸汽由中部进入到蒸物腔40,进气的速度快,效果好,减小了食材的受热响应时间。
本实施例中,进气凸台52的截面构造成圆形,进气凸台52侧壁的进气口52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进气口522环绕进气凸台52的侧壁设置,如此,可以使得蒸汽以进气凸台52为中心,360度散开进入蒸物腔40,使得蒸物腔40的食材受热更加均匀。
电蒸锅在烹饪过程中,食材落下的残渣和汤汁一部分掉落在进气凸台52的顶面上,一部分掉落在进气凸台52侧壁和接物盒50侧壁之间的区域。为了防止进气凸台52侧壁和接物盒50之间的汤汁上涨进入到进气口522内,本实施例中,将进气口522设置在进气凸台52的中上部区域,从而提高了进气口522和接物盒50底壁的高度距离,使得接物盒50的容量更大,满足收纳需求。
掉落在进气凸台52顶面上汤汁到达一定数量时,会沿着进气凸台52的侧壁流到接物盒50的底壁去,在流动的过程中,很可能会经过进气口522,并由进气口522进入到蒸汽发生腔30。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本实施例中,进气凸台52顶面的外周设置有挡筋521,挡筋521构成了进气凸台52顶面的侧壁,挡筋521和进气凸台52顶面围成一个凹腔,这里将挡筋521和进气凸台52顶面围成的凹腔称为第一接物腔54,将进气凸台52侧壁和接物盒50侧壁之间的收集区域称为第二接物腔53。由于在本实施例中,接物盒50的上方需要放置蒸格,进气凸台52的顶面高度应当低于或者等于接物盒50的最高面高度,以方便蒸格能够顺利的放置在接物盒50上。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挡筋521的高度不能做的过高,具体的是小于10mm,当挡筋521的高度大于10mm时,第一接物腔54的深度较深,挡筋521和进气凸台52顶面之间的拐角处会存在清理死角的问题。然而当挡筋521的高度小于10mm时,会使得第一接物腔54的容量较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物腔54的侧壁上开设有一个缺口523,即进气凸台52外周的挡筋521不是闭环的,第一接物腔54内的汤汁可以由这个缺口523流入到第二接物腔53内进行收纳,从而解决了第一接物腔54容量较小的问题。
进一步的,为了避免由缺口523流出的汤汁进入到进气凸台52侧壁的进气口522,在本实施例中,缺口523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与进气口522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不重叠,即缺口523的正下方不设置进气口522,这样有效的避免了汤汁流入进气口522的情况发生。
在本实施例中,为方便接物盒50的清洗,接物盒50搭接在底座20的开口壁上。具体的,底座20的开口壁内侧设置有台阶面,接物盒50的外侧壁环绕设置有横向向外凸出的凸肩55,烹饪时,凸肩55的下表面压接在底座20的台阶面上,盖体10压接在凸肩55的上表面上。如此设置,一方面使得接物盒50放入底座20和从底座20上取下非常方便,另一方面,通过盖体10来压住接物盒50使得接物盒50不容易因为蒸汽的推动发生晃动,烹饪过程中噪音小,密封性好,蒸汽不容易从接物盒50和台阶面之间漏出。
在烹饪过程中,大量的蒸汽向上涌动到达蒸物腔40,有很多的蒸汽会冷凝在盖体10的内表面上,这些冷凝在盖体10内表面的冷凝水会沿着盖体10内表面向下流动,并最终到达接物盒50的凸肩55位置处。为了更好的收集这些冷凝水,在本实施例中,接物盒50侧壁位于凸肩55上方的部分区域由外向内凹陷形成薄壁处56,并且在薄壁处56上设置冷凝水回流口51,冷凝水回流口51具体的是设置在接物盒50侧壁与凸肩55上表面的相交处。烹饪过程中,盖体10内表面的冷凝水沿着盖体10侧壁内表面向下流动,进入到盖体10侧壁的底部,并进入到盖体10侧壁和接物盒50侧壁之间的缝隙内。接物盒50的侧壁对盖体10在水平方向的运动要起到限制作用,因此接物盒50侧壁和盖体10侧壁之间的间隙较小。在接物盒50侧壁和盖体10侧壁之间的间隙较小的情况下,冷凝水在这个间隙内流动过程中,流动面积小,同时冷凝水与接物盒50侧壁和盖体10侧壁均存在接触,向下流动的摩擦力较大,不利于冷凝水流到接物盒50凸肩55位置的回流口51处。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接物盒50凸肩55上方的侧壁设置由外向内凹的薄壁处56,并将冷凝水回流口51设置在薄壁处56,薄壁处56与盖体10侧壁之间的间隙较大,冷凝水可以顺利的流动到回流口51处回流到第二接物腔53内进行收集,如此,冷凝水的收集效果更好。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接物盒50侧壁上的薄壁处56可以设置多个,多个薄壁处56间隔设置并且均匀的分布在接物盒50侧壁,来提高冷凝水的收集效果。当然,在一个薄壁处56内设置多个间隔的回流口51来加快冷凝水的回流效果也是可行的。
进一步的,为了流到接物盒50凸肩55处的冷凝水向外流动到电蒸锅外部。本实施例中,凸肩55的上表面具有一个从外向内下下倾斜的角度,从而使得冷凝水能够积攒在回流口51的附近,避免冷凝水流到电蒸锅外部。进一步的,凸肩55的外周还设置有向上翘起的翻边551,翻边551的作用一方面是锁住冷凝水,使得冷凝水不外流,另一方面也对盖体10的侧壁起到限位作用,使得盖体10的侧壁仅压接在凸肩55的上表面上。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阶梯面的深度大于所述凸肩55的厚度,接物盒50压接在所述阶梯面时,凸肩55的上表面低于底座20的开口壁。如此设置,盖体10盖合在底座20上时,接物盒50以及盖体10的底部被底座20台阶面的竖直壁所包裹,接物和以及盖体10的底部不外露,使得电蒸锅的整体造型更加美观。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型电蒸锅,包括具有内凹腔室的底座以及盖合底座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接物盒,所述接物盒横置在内凹腔室的开口部以将电蒸锅内部空间隔成上下两个部分,接物盒下方形成蒸汽发生腔,接物盒上方形成蒸物腔,所述接物盒的底壁具有向上凸起进气凸台,所述进气凸台的顶部封闭,所述进气凸台的侧壁有进气口,蒸汽发生腔产生的蒸汽由进气口进入到蒸物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蒸锅,其特征在于,进气凸台的截面构造成圆形,所述进气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进气口环绕进气凸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设置在进气凸台侧壁的中上部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凸台位于接物盒的中心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凸台的顶面高度不高于接物盒的顶面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凸台的顶面外周设置有挡筋,所述挡筋与进气凸台的顶面合围形成第一接物腔,挡筋构成了第一接物腔的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物盒的侧壁和进气凸台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二接物腔;第一接物腔的侧壁具有至少一个缺口,第一接物腔内的液体能够由所述缺口流入到所述第二接物腔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与所述缺口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不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腔的底部具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加热蒸汽发生腔内的水产生蒸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开口部具有阶梯面,所述接物盒搭接在所述阶梯面上。
CN202020647273.6U 2020-04-26 2020-04-26 一种新型电蒸锅 Active CN2126616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47273.6U CN212661617U (zh) 2020-04-26 2020-04-26 一种新型电蒸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47273.6U CN212661617U (zh) 2020-04-26 2020-04-26 一种新型电蒸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61617U true CN212661617U (zh) 2021-03-09

Family

ID=748154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47273.6U Active CN212661617U (zh) 2020-04-26 2020-04-26 一种新型电蒸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616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155350U (zh) 一种结构改进的电热锅
CN212661617U (zh) 一种新型电蒸锅
CN203762861U (zh) 一种蒸汽锅
CN213129090U (zh) 一种多功能电热锅
CN213155365U (zh) 一种便于清洁的电蒸锅
CN211155175U (zh) 一种防滴水蒸锅
CN214549331U (zh) 刀叉托盘底网结构、刀叉托盘以及洗碗机
CN214549322U (zh) 刀叉托盘以及洗碗机
CN214965259U (zh) 刀叉托盘以及洗碗机
KR200391164Y1 (ko) 찜 및 직화구이 겸용냄비
CN204797639U (zh) 一种多功能油炸锅
CN211673734U (zh) 蒸汽发生装置
CN208192919U (zh) 一种低油烟电烤箱
CN201609300U (zh) 食物蒸煮装置
CN221060372U (zh) 电蒸锅
CN111493673A (zh) 一种防水渍溢漏的电饭锅内胆
CN203709851U (zh) 一种既保温又方便取出包子的蒸笼
CN217610502U (zh) 一种防冷凝水的多功能锅
CN219020828U (zh) 一种防串味电蒸锅
CN216675534U (zh) 一种带蒸汽式空气炸锅
CN217696035U (zh) 一种微压锅具
CN215650482U (zh) 烹饪器具和使用该烹饪器具的烹饪设备
CN211432262U (zh) 一种一盖多用的电蒸锅
CN221060371U (zh) 电蒸锅
JP2020199211A (ja) 炊飯用補助容器及び炊飯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13

Address after: Building 2, No. 52, 22nd Street, Baiyang Street, Qiantang New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00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310018 No. 760 Yinhai Street, Xiasha Street, H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JIUYA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