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49322U - 刀叉托盘以及洗碗机 - Google Patents

刀叉托盘以及洗碗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49322U
CN214549322U CN202120270916.4U CN202120270916U CN214549322U CN 214549322 U CN214549322 U CN 214549322U CN 202120270916 U CN202120270916 U CN 202120270916U CN 214549322 U CN214549322 U CN 2145493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y
knife
tableware
frame
f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7091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发桂
曹红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7091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493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493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493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shing And Drying Of Tablewa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刀叉托盘以及洗碗机,该刀叉托盘,适用于洗碗机内,该刀叉托盘包括底部和围框,所述围框围设于所述底部的四周,并与所述底部共同围设形成用于容置餐具的安装腔,所述围框上设有用于避让所述洗碗机的喷臂的避让槽。在推入或者拉出洗碗机的洗涤腔内时,喷臂从避让槽内经过,从而避免了喷臂与刀叉托盘相干涉,同时,避让槽的设置,缩短刀叉托盘与洗涤腔的顶面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刀叉托盘与位于刀叉托盘下方的碗篮之间具有更大的空间距离,使得碗篮的承载餐具的空间更大,洗涤腔内可以容纳更多的餐具,大大提高了洗涤腔的空间利用率,提高了洗碗机的装载量。

Description

刀叉托盘以及洗碗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刀叉托盘以及洗碗机。
背景技术
随着洗碗机的大力发展,也让人们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目前,国内外洗碗机内均配置有刀叉托盘,为保证刀叉餐具的洗净效果,刀叉托盘均需要搭配设置在洗碗机洗涤腔顶部的喷臂配套使用;在具体使用时,通过喷臂转动并喷淋出的洗涤水,对承载在刀叉托盘上的餐具进行清洗。
但是当喷臂较长或者安装有抬翘的情况时,会加大喷臂与刀叉托盘或者餐具干涉的风险,因此,为避免喷臂与刀叉托盘干涉,刀叉托盘的安装位置需要尽量低,这就会牺牲刀叉托盘与位于其下部的碗篮之间的空间距离,造成洗碗机洗涤腔空间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刀叉托盘以及洗碗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为了避免喷臂与刀叉托盘干涉,刀叉托盘的安装位置需要尽量低,导致洗碗机洗涤腔空间浪费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刀叉托盘,适用于洗碗机内,所述刀叉托盘包括底部和围框,所述围框围设于所述底部的四周,并与所述底部共同围设形成用于容置餐具的安装腔,所述围框上设有用于避让所述洗碗机的喷臂的避让槽。
可选地,所述避让槽的深度为t1,所述喷臂转动空间的高度为h,所述安装腔的深度为t2,所述t1、所述h和所述t2,满足一下关系式:
h≤t1≤t2
可选地,所述t1和所述t2,还满足以下关系式:
t2/3≤t1≤t2/2。
可选地,所述围框上设有用于供使用者握持以将所述刀叉托盘推进拉出所述洗碗机内洗涤腔的把手部,所述把手部与所述避让槽分别设置于所述围框相对两侧壁上。
可选地,所述刀叉托盘为塑料托盘。
可选地,所述底部为网状结构。
可选地,所述围框的外壁上设有滚轮轴,所述滚轮轴上套设有用于与所述洗碗机的洗涤腔内的滑轨相配合的滚轮。
可选地,所述滚轮轴背向所述围框的端面开设有竖向槽。
可选地,所述滚轮轴背向所述围框的端部的棱边处设置有倒角结构。
本申请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洗碗机包括上述的刀叉托盘。
本申请提出的刀叉托盘以及洗碗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该刀叉托盘,在推入或者拉出洗碗机的洗涤腔内时,喷臂从避让槽内经过,从而避免了喷臂与刀叉托盘相干涉,同时,避让槽的设置,缩短刀叉托盘与洗涤腔的顶面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刀叉托盘与位于刀叉托盘下方的碗篮之间具有更大的空间距离,使得碗篮的承载餐具的空间更大,洗涤腔内可以容纳更多的餐具,大大提高了洗涤腔的空间利用率,提高了洗碗机的装载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六提供的洗碗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刀叉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刀叉托盘隐藏滚轮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刀叉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沿图5中B-B线的剖切视图。
图7为当沥水条的横截面为椭圆时沿图5中C-C线的剖切视图。
图8为当沥水条的横截面为菱形时沿图5中C-C线的剖切视图。
图9为图7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图8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刀叉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F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3为沿图11中G-G线的剖切视图。
图14为沿图11中H-H线的剖切视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刀叉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沿图15中I-I线的剖切视图。
图17为图16中J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8为图15所示的刀叉托盘的爆炸图。
图19为图18中K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20为图15所示的刀叉托盘的把手部处的局部截面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刀叉托盘 2—喷臂 3—碗篮
4—洗涤腔 10—本体 11—底部
12—围框 13—把手盖 14—避空槽
15—空腔 20—安装腔 111—沥水条
112—支撑齿 113—齿排 114—支撑区
115—凹槽 116—固定腔 121—避让槽
122—把手部 123—滚轮轴 124—滚轮
131—弹扣 132—导向结构 133—底板部
134—第三凸起 1111—沥水单元 1121—圆锥柱部
1122—加强筋 1123—弧面 1124—第一支撑齿
1125—第二支撑齿 1151—浅凹槽 1152—深凹槽
1161—扣位结构 1162—第一凸起 1221—把手壁
1231—竖向槽 1232—倒角结构 1233—限位凸起
1311—第一凸起部 1321—第二凸起 1341—通孔
11111—第一直线段 11112—第二直线 11611—第二凸起部
11621—导槽 13211—第一段 13212—第二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20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横向”、“纵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20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参阅1所示,提供一种刀叉托盘1,适用于洗碗机内,通常设置在洗碗机洗涤腔4的顶部,刀叉托盘1主要用于承载刀、叉、勺子、锅铲等餐具,该刀叉托盘1特别适用于带有三层及以上的带塑料整体式刀叉托盘1的洗碗机内。
具体地,结合参阅2所示,该刀叉托盘1包括底部11和围框12,围框12围设于底部11的四周,并与底部11共同围设形成用于容置餐具的安装腔20,其中,围框12的高度大于底部11的厚度,围框12的上端面位于底部11上表面的上,使得围框12的内壁与底部11的上表面围设形成安装腔20,餐具放置在安装腔20内,围框12起到阻挡餐具的作用,避免餐具掉落到安装腔20外;进一步地,围框12上设有用于避让洗碗机的喷臂2的避让槽121,其中,避让槽12开设于围框的上端面,以避让洗碗机内洗涤腔4顶部的喷臂2。
本申请实施例的刀叉托盘1,在推入或者推出洗碗机的洗涤腔4内时,喷臂2从避让槽121内经过,从而避免了喷臂2与刀叉托盘1相干涉,同时,避让槽121的设置,缩短刀叉托盘1与洗涤腔4的顶面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刀叉托盘1与位于刀叉托盘1下方的碗篮3之间具有更大的空间距离,使得碗篮3的承载餐具的空间更大,洗涤腔4内可以容纳更多的餐具,大大提高了洗涤腔4的空间利用率,提高了洗碗机的装载量。
在本实施例中,该刀叉托盘1的避让槽121的深度为t1,喷臂2转动空间的高度为h,安装腔20的深度为t2,t1、h和t2,满足一下关系式:h≤t1≤t2。具体地,避让槽121的深度t1大于等于喷臂2旋转空间的高度h,这样可以完全避免喷臂2与刀叉托盘1的围框12相干涉,同时,避让槽121的深度t1小于等于安装腔20的深度t2,保证底部11不与喷臂2相干涉。
在本实施例中,t1和t2,还满足以下关系式:t2/3≤t1≤t2/2。具体地,将避让槽121的深度t1设置在上述范围内,在保证喷臂2不与刀叉托盘1相干涉的情况下,还可以保证刀叉托盘1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可以起到稳定支撑餐具的作用;若避让槽121的深度t1设置的过小,一方面,整体材料堆积过多,造成制作成本增加,另一方面,避免因喷臂2与避让槽121之间的间距小而发生干涉问题;若避让槽121的深度t1设置的过大,避让槽121的深度过深,刀叉托盘1的整体结构强度弱,易于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参阅2所示,围框12上具有用于供使用者握持以将刀叉托盘1推进拉出洗碗机内洗涤腔4的把手部122,把手部122与避让槽121分别设置于围框12相对两侧壁上。使用者通过把手部122将刀叉托盘1推进或者拉出洗碗机的洗涤腔4,其操作简单方便;在具体使用时,先将围框12开设有避让槽121的那一端插入洗涤腔4内后,然后再通过推动把手部122将整个刀叉托盘1推入洗涤腔4内,进行洗涤;当洗涤完成后,再通过拉动把手部122将整个刀叉托盘1拉出洗涤腔4外;在此过程中,由于避让槽121与把手部122分别设置在围框12的相对两侧壁上,这样在刀叉托盘1推动和拉出洗涤腔4的过程中,喷臂2直接从避让槽121内经过而进入或者移出安装腔20,完全避免了喷臂2与围框12相干涉。
进一步地,结合图2所示,围框12为方框结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围框12可以为长方形框、圆框、五边形框或者其他封闭结构的框形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刀叉托盘1为塑料托盘。具体地,刀叉托盘1采用塑料材料制作而成,其质量轻,便于推拉,使用者操作更为省时省力,具体地,刀叉托盘1可通过一体注塑成型的制作工艺制作而成,其制作更为简单,且结构可靠性好。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3所示,围框12的外壁上设有滚轮轴123,滚轮轴123上套设有用于与洗碗机的洗涤腔4内的滑轨相配合的滚轮124。在推入和拉出刀叉托盘1的过程中,通过滚轮124在滑轨上滑动,使得刀叉托盘1的推入和拉出洗碗机洗涤腔4的操作更为省时省力;更具体地,滚轮124套设在滚轮轴123上,并与滚轮轴123间隙配合,通过滚轮124相对于滚轮轴123转动,从而实现滚轮124与滑轨的滑动连接,使刀叉托盘1的推拉操作更为省时省力。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3和图4所示,滚轮轴123背向围框12的端面开设有竖向槽1231,在滚轮124安装滚轮轴123的过程中,滚轮轴123位于竖向槽1231两侧的部分均朝向竖向槽1231内收缩,滚轮轴123的外径尺寸减小,从而使得滚轮124的安装更为省时省力,另外,当滚轮124支撑滑轨上时,滚轮轴123位于竖向槽1231两侧的部分均可以起到支撑刀叉托盘1的作用,刀叉托盘1的支撑更为安全可靠,该结构与通用的横向开槽结构相比,可提升刀叉托盘1整体的承载强度,满足装载重餐具的需求,同时也可以提高刀叉托盘1使用可靠性。
进一步地,结合图3和图4所示,竖向槽1231竖向贯穿滚轮轴123背向围框12的端部,使得滚轮124的安装操作更为简单、省力;当然也可以不贯穿滚轮轴123背向围框12的端部,其具体的结构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3和图4所示,滚轮轴123背向围框12的端部的棱边处设置有倒角结构1232。具体地,在滚轮124安装时,滚轮124可沿着倒角结构1232的倾斜面而套入滚轮轴123上,使得滚轮124更容易装入滚轮轴123上。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3和图4所示,滚轮轴123背向围框12的端部处设有限位凸起1233,限位凸起1233避免滚轮124从滚轮轴123上脱落下来,并且通过限位凸起1233和围框12的外壁将滚轮124固定在滚轮轴123上,实现滚轮124的轴向固定。
进一步地,结合图3和图4所示,限位凸起1233呈环状,竖向槽1231竖向贯穿限位凸起1233,倒角结构1232开设于限位凸起1233背向围框12的端部的棱边处。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3所示,底部11为网状结构。在使用时,餐具直接放置网状结构上,这样餐具上的洗涤水和残渣直接通过网状结构上孔洞掉落,避免洗涤水和残渣停留在餐具表面而导致餐具细菌滋生等问题。
实施例二
如图5~8所示,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刀叉托盘1底部11的网状结构,又可以称为刀叉托盘底网结构,结合图5所示,该刀叉托盘底网结构包括多条沥水条111和多个支撑齿112,结合图6所示,沥水条111纵横交错设置,并在竖向方向上呈波浪状,支撑齿112与沥水条111向上凸起部位连接,且间隔设置,并用于支撑餐具,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参阅图5所示,支撑齿112呈竖向设置,刀、叉、勺等餐具直接放置沥水条111上,并位于相邻的两个支撑齿112之间,从而起到固定餐具的作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齿112也可以倾斜设置,从而使得餐具倾斜一定角度,避免餐具上洗涤水和残渣停留在餐具上,造成餐具污染。
本申请实施例的刀叉托盘底网结构,在使用时,餐具放置在沥水条111上同时卡在两个相邻的支撑齿112之间内进行固定,由于沥水条111在竖向方向上呈波浪状,且支撑齿112与沥水条111向上凸起部位连接,这样餐具卡入沥水条111的凹陷部位时,沥水条111和支撑齿112为餐具提供更多的支撑支点,同时,凹陷部位也可以更好地兼容各种形状、尺寸的餐具,提高餐具支撑的稳定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7和图9所示,该刀叉托盘底网结构的沥水条111的横截面呈椭圆状,餐具上的洗涤水和残渣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可沿着沥水条111的外壁汇聚掉落,避免洗涤水和残渣停留在餐具表面造成污染,也可以提高餐具的洗净效果和干燥效果。
进一步地,椭圆的长轴呈竖向设置,这样餐具上洗涤用水更为快速地沿着沥水条111的外壁汇聚掉落,并且,该结构对刀叉托盘1向上喷的水流的阻力小,有利于提升餐具的洗净和干燥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8和图10所示,该刀叉托盘底网结构的沥水条111的横截面呈四边形,四边形的上侧边倾斜向下设置。这样沥水条111的上表面倾斜向下,餐具上的洗涤水和残渣可以随着沥水条111上的上表面快速地汇集流到刀叉托盘1的下方,提升干燥效果,避免餐具的二次污染。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8和图10所示,该刀叉托盘底网结构的沥水条111的横截面呈菱形。这样沥水条111的结构规整,方便制作,进一步地,菱形的对角线呈竖向设置或者水平设置,这样餐具上洗涤用水更为快速地沿着沥水条111的外壁汇聚掉落,并且,该结构对刀叉托盘1往上喷的水流的阻力小,有利于提升餐具的洗净和干燥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6所示,该刀叉托盘底网结构的支撑齿112安装于沥水条111向上凸起部位的最高处。这样当餐具放置在支撑齿112之间时,餐具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会落入沥水条111的向下凹陷部位内,餐具的排放更为简单方便快捷,餐具的支撑稳定可靠性也更好。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6所示,该刀叉托盘底网结构的沥水条111包括若干个依次连接的沥水单元1111,沥水单元111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直线段11111和第二直线11112,第一直线段11111与第二直线11112段呈V型设置;这样多个沥水单元1111连接起来后,整个沥水条111呈上下起伏的波浪状,具体地,V型设置的沥水单元1111的开口朝上设置时,前一个沥水单元1111的第一直线段11111与后一个沥水单元1111的第二直线11112段连接,而支撑柱安装在相邻的两个沥水单元1111的连接处,即支撑齿112位于沥水单元1111的上方,当餐具放置在两个支撑齿112之间时,餐具会自动落在沥水单元1111的第一直线段11111和第二直线11112段之间,由于第一直线段11111和第二直线11112段均倾斜设置,这样第一直线段11111和第二直线11112段可以支撑固定任意形状以及任意尺寸的餐具,餐具的支撑稳定可靠,且摆放操作简单可靠;另外,餐具上的洗涤水和残渣也会随着第一直线段11111和第二直线11112段倾斜向下流动汇聚掉落,避免餐具表面挂水而导致餐具表面细菌滋生和木质餐具发霉,提升餐具的洗净、干燥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该刀叉托盘底网结构的第一直线段11111与第二直线11112段之间的夹角范围为5°~60°。具体地,第一直线段11111与第二直线11112段之间夹角可以为5°、10°、15°、20°、25°、30°、35°、40°、45°、50°、55°或者60°,将第一直线段11111和第二直线11112段之间夹角设置在上述范围内,第一直线段11111和第二直线11112段的倾斜角度合理,有利于洗涤用水的汇聚掉落,若角度设置过小,第一直线段11111和第二直线11112段接近竖向设置,这样沥水条111在高度上所占的空间大,会减少下方碗篮3的装载空间,另外,第一直线段11111的上端和第二直线11112段的上端之间的距离较近,两个支撑齿112之间间距小,也不便于餐具的摆放;若角度设置过大,第一直线段11111和第二直线11112段接近水平设置,餐具上的洗涤水和残渣不易沿着汇聚落下,不利于餐具的洗净和干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直线段11111与第二直线11112段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0°~30°,该夹角位于该范围内,餐具的沥水效果好,有利于餐具的清洗和干燥。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同5所示,该刀叉托盘底网结构的支撑齿112沿纵向方向形成齿排113,齿排113沿横向方向间隔设置;相邻两列或者三列齿排113形成一个支撑区114,相邻两个支撑区114之间的间距大于相邻两列的齿排113之间的间距。在使用时,餐具横向放置在支撑齿112之间,这样餐具横跨几个支撑区114,餐具受到多个齿排113内的支撑齿112的支撑,餐具的支撑更为稳定可靠;具体地,参阅图5所示,刀、叉以及勺子等餐具会受到两个相邻的支撑区114内的支撑齿112的支撑,而每个支撑区114内会有两个到三个的齿排113内的支撑齿112支撑,餐具的支撑更为稳定,而相邻两个支撑区114之间的间距大于相邻两列的齿排113之间的间距,这样在从刀叉托盘1取出餐具时,使用者可从两个支撑区114之间的间隙将餐具取出,两个支撑区114之间的间隙大,餐具的取出也更为容易;同时,使用者也可以从支撑区114之间的间隙将放置在同支撑区114内的餐具一把取出,使用方便快捷。
在本实施例中,该刀叉托盘底网结构的沥水条111位于相邻两个支撑区114之间的部分向下凹陷形成凹槽115,凹槽115沿纵向方向延伸。具体地,在从刀叉托盘1内取出餐具时,使用者的手直接伸入凹槽115内,从而将餐具取出,其餐具取出更为容易。
在本实施例中,该刀叉托盘底网结构的凹槽115的深度大于等于使用者手指的厚度。具体地,在从刀叉托盘1内取出餐具时,使用者的手可以完全伸到凹槽115内后弯折,从而将餐具取出,使得餐具的取出更为容易。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9和图10所示,该刀叉托盘底网结构的支撑齿112包括圆锥柱部1121和若干个加强筋1122,圆锥柱部1121的下端与沥水条111连接,加强筋1122设置于圆锥柱部1121的外周壁上,且沿圆锥柱部1121的周向间隔设置,并平行于圆锥柱部1121的轴线方向;在从上到下的方向上,加强筋1122的横截面尺寸越来越小,圆锥柱部1121的横截面尺寸越来越小。具体地,圆锥柱部1121的外周壁上设有加强筋1122,可以增加支撑齿112的结构强度,保证餐具得到稳定可靠的支撑;另外,在从上到下的方向上,加强筋1122的横截面尺寸越来越小,圆锥柱部1121的横截面尺寸越来越小,这样餐具上的洗涤水可沿圆锥柱部1121的外周壁和加强筋1122的表面快速掉落,有利于餐具的干燥。
进一步地,加强筋112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或者四个以上,加强筋1122沿圆锥柱部1121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加强筋的数量越多,支撑齿112的结构强度越好,餐具的支撑也就更稳定可靠。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9和图10所示,该刀叉托盘底网结构的圆锥柱部1121的上端面为向上凸伸的弧面1123。弧面1123的设置,使得圆锥柱部1121的上端面不容易积渣和存水,有利于避免餐具的二次污染,另外,弧面1123的触摸手感好,使用者的使用感好,也不会刮伤使用者。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均采用实施例一的解释,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实施例三
该实施例三提供的刀叉托盘1包括围框12和上述的刀叉托盘底网结构,围框12围设于刀叉托盘底网结构的四周,并与沥水条111连接。该刀叉托盘1的具体结构参照实施例二,由于本刀叉托盘1采用了上述所有刀叉托盘底网结构的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均采用实施例一的解释,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实施例四
如图10~14所示,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该刀叉托盘1包括本体10,本体10具有容置餐具的安装腔20,安装腔20的腔底面设有多个支撑齿112,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参阅图10所示,本体10包括底部11和围框12,围框12围设于底部11的四周,并与底部11共同围设形成用于容置餐具的安装腔20,底部11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二的刀叉托盘底网结构,底部11也可以由多条平直的沥水条11纵横交错连接而成,或者为其他结构,其具体的结构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进一步地,结合图11所示,支撑齿112位于安装腔20内,并用于支撑餐具,支撑齿112呈点阵式排列,任一相邻的两个支撑齿112的高度均不相同,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结合图13所示,在横向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支撑齿112的高度均不相同;结合图14所示,在纵向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支撑齿112的高度也均不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的刀叉托盘1,由于支撑齿112呈点阵式排类,餐具可以横向、纵向或者倾斜摆放,从而实现餐具的任意角度的摆放,另外,相邻的两个支撑齿112之间高度不一致,那么说明相邻的两个支撑齿112的上端之间距离更大,餐具也更容易落入相邻的两个支撑齿112之间,实现餐具的支撑,在具体摆放时,可将多个餐具随意丢入刀叉托盘1内,餐具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也会自动分散并落入相邻的两个支撑齿112之间,从而实现餐具的稳定支撑,餐具可简单方便、高效的装入刀叉托盘1内,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体验感。
在本实施例中,该支撑齿112分布均匀且分散,与现有采用密集型支撑结构的刀叉托盘1相比,餐具之间的间距更大,可以提供更好的洗净和干燥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1所示,当支撑齿112分成若干个支撑区114时,每一个支撑区114内的支撑齿112呈点阵排列,安装腔20的腔底面位于相邻两个支撑区114之间的部分向下凹陷形成凹槽115,凹槽115沿纵向方向延伸;凹槽115分为浅凹槽1151和深凹槽1152,浅凹槽1151的深度小于深凹槽1152的深度;具体地,参阅图11、图13和图14所示,支撑区114分为四个,同一侧的两个支撑区114之间的凹槽115为浅凹槽1151,位于中间两个支撑区114之间的凹槽115为深凹槽1152,浅凹槽1151的深度小于深凹槽1152,浅凹槽1151用于摆放小尺寸餐具,例如:刀、叉等餐具;深凹槽1152用于摆放大尺寸餐具,例如:汤勺、锅铲等餐具,这种深浅凹槽1151的设置,一方面可以满足大尺寸餐具的排放需求,另一方面,使得刀叉托盘1与位于其下方的碗篮3的装载高度空间得到最大化利用,提高洗碗机的装载量;另外,深凹槽1152还有利于大尺寸勺状类餐具的支撑,勺状内的大尺寸部放置在深凹槽1152内,其饼部卡在齿排113中,满足餐具多样化的装载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12所示,任一相邻的两个支撑齿112均分为第一支撑齿1124和第二支撑齿1125,第一支撑齿1124的高度大于第二支撑齿1125的高度。第一支撑齿1124和第二支撑齿1125交错间隔设置,从而形成支撑结构,这样支撑齿112只有两个高度,且两个高度的支撑齿112交错间隔设置,这样支撑结构的整体形状规整,方便制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齿1124的高度为H1,第二支撑齿1125的高度为H2,H1和H2,满足以下关系式:H1/3≤H2≤H1/2。具体地,H2=H1/3、H2=0.34H1、H2=0.35H1、H2=0.36H1、H2=0.37H1、H2=0.38H1、H2=0.39H1、H2=0.4H1、H2=0.41H1、H2=0.42H1、H2=0.43H1、H2=0.44H1、H2=0.45H1、H2=0.46H1、H2=0.47H1、H2=0.48H1、H2=0.49H1或者H2=0.5H1,将第二支撑齿1125的高度H2设置上述的范围内,这样第一支撑齿1124与第二支撑齿1125之间高度差处于合理范围内,保证餐具可以顺利地进入相邻的两个支撑齿112之间内,使其摆放更为容易,也可以保证餐具得到稳定可靠的支撑,若高度差设置的过大,第二支撑齿1125的高度相对于第一支撑齿1124的高度小,第二支撑齿1125无法起到稳定支撑餐具的作用,若高度差设置的过小,那么第一支撑齿1124的上端与第二支撑齿1125的上端之间的高度之间间距小,餐具不易滑入相邻的两个支撑齿112之间,造成餐具摆放困难。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13和图14所示,围框12远离底部11的端面倾斜向下设置。具体地,围框12远离底部11的端面可以在朝向安装腔20内的方向上,倾斜向下延伸,这样围框12上部的洗涤水和残渣会沿着其端面的倾斜方向自动掉落到安装腔20内,最终从刀叉托盘1的底部11流出,或者,围框12远离底部11的端面可以在朝向安装腔20外的方向上,倾斜向下延伸,这样围框12上部的洗涤水和残渣会沿着其端面的倾斜方向流动到围框12的外壁上,最终沿着围框12的外壁流出;围框12远离底部11的端面倾斜向下设置,有利于顶部的水流导向,不利于积渣,提升餐具的清洗和干燥效果;或者,围框12远离底部11的端面的一部分朝向安装腔20内的方向上倾斜向下延伸,围框12远离底部11的端面的另一部分在远离安装腔20内的方向上倾斜向下延伸,这样围框12上部的洗涤水和残渣分成两部分分别倾斜向下掉落到刀叉托盘1的下方,有利于顶部的水流导向,不利于积渣,提升餐具的清洗和干燥效果;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只需有利于顶部的水流导向,不利于积渣即可。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二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均采用实施例二的解释,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实施例五
如图15~20所示,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结合图15、图16和图17所示,该刀叉托盘1还包括把手盖13,围框12靠近底部11的端面开设有固定腔116,把手盖13扣合于固定腔116内,固定腔116远离安装腔20的侧壁面为把手壁1221,把手盖13靠近把手壁1221设置,把手盖13靠近安装腔20的侧面与固定腔116内壁共同围设形成供使用者手指伸入的避空槽14。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的刀叉托盘1,把手盖13扣合在固定腔116内后,在刀叉托盘1推入和拉入洗碗机洗涤腔4时,使用者的手直接伸入避空槽14内后,抓住把手盖13和把手壁1221,从而推动和拉动该刀叉托盘1,通过把手盖13的设置,增加了刀叉托盘1的把手部122的厚度,也提高了把手部122整体的结构强度,也改善了该刀叉托盘1的推拉手感。
在本实施例中,避空槽14的设置,在不浪费刀叉托盘1装载空间的基础上,便于使用者的手伸入,推拉刀叉托盘1的把手部122。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15所示,固定腔116沿围框12的圆周方向延伸,形成一个环形腔室,这样减少整个刀叉托盘1的质量,实现刀叉托盘1的轻量化设计,同时,在环形腔室在把手部122处靠近安装腔20的侧壁朝向安装腔20的方向凸伸,从而增加避空槽14的空间,使用者的手伸入更为舒适方便;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真个刀叉托盘1的结构强度,可以只在围框12的把手部122开设固定腔116,其具体的结构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17所示,把手盖13设有弹扣131,避空槽14的内壁上设有与弹扣131相适配的扣位结构1161。具体地,通过弹扣131扣合在扣位结构1161上,从而实现把手盖13的安装,其安装操作简单,易于制造。
可选地,弹扣13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或者三个以上,弹扣131的数量越多,把手盖13的安装可靠性也就越好。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17所示,弹扣131包括第一凸起部1311,第一凸起部1311设置于把手盖13靠近固定腔116的腔底面的端部,扣位结构1161包括设置于固定腔116的内壁上的第二凸起部11611,第一凸起部1311能够钩设于第二凸起部11611上。具体地,在安装时,只需将把手盖13推入固定腔116内,使得第一凸起部1311钩设于第二凸起部11611上,就可以实现把手盖13的安装,其结构简单,可靠。
在本实施例中,把手盖13和整个刀叉托盘1均采用塑料制作而成,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参阅图17所示,把手盖13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这样当第一凸起部1311钩设于第二凸起部11611上时,第一凸起部1311位于第二凸起部11611的上方,那么把手盖13从下方推入固定腔116内时,第二凸起部11611推动第一凸起部1311朝向远离第二凸起部11611的方向变形,从而使得第一凸起部1311越过第二凸起部11611后钩设在第二凸起部11611上,实现弹扣131与扣位结构1161的扣合,即实现把手盖13的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18和图19所示,把手壁1221设有沿固定腔116深度方向延伸的导槽11621,把手盖13上设有与导槽11621相滑动连接的导向结构132。具体地,在第一凸起部1311扣合在第二凸起部11611之前,把手盖13上的导向结构132卡入导槽11621内并在导槽11621的导向作用下滑入固定腔116内,直至第一凸起部1311扣合在第二凸起部11611上,从而实现把手盖13的扣合,同时,通过导槽11621和导向结构132的导向作用,使得第一凸起部1311可以准确地钩设在第二凸起部11611上,把手盖13通过一滑、一扣即可完成把手盖13的安装,结构简单可靠。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19和图20所示,把手壁1221靠近安装腔20的壁面设有第一凸起1162,导槽11621设置于第一凸起1162的侧面上;导向结构132包括设置于把手盖13上的第二凸起1321,第二凸起1321包括第一段13211与第一段13211弯折连接的第二段13212,第二段13212滑动卡入导槽11621内。具体地,在安装时,只需将第二凸起1321的第二段13212卡入导槽11621内后,并沿导槽11621的长度方向滑动,直至第一凸起部1311钩设于第二凸起部11611上,而导槽11621设置的第一凸起1162的侧面,第二段13212卡入导槽11621内后,把手盖13无法前后移动,从而实现把手盖13的前后定位。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19和图20所示,把手壁1221靠近安装腔20的壁面设有两个第一凸起1162,两个第一凸起1162上的导槽11621相对设置;把手盖13设有两个导向结构132,两个导向结构132的第二段13212背向设置,并分别滑动卡入两个导槽11621内。具体地,参阅图20所示,两个导向结构132的第二段13212中一个朝向左延伸,另一个朝右延伸,并分别卡入相对设置的两个导槽11621内后,这样使得把手盖13无法在左右方向进行移动,从而实现把手盖13的左右方向上的定位。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20所示,把手盖13包括底板部133以及围设于底板部133边缘处的第三凸起134,第三凸起134抵紧于把手壁1221上。第三凸起134的设置,增加了把手盖13的厚度,增加刀叉托盘1把手部122的厚度,有利于提升刀叉托盘1的推拉手感。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19和图20所示,底板部133、第三凸起134以及把手壁1221的壁面共同围设形成空腔15,空腔15可以减轻整个把手盖13的材料堆积,减少整个刀叉托盘1的重量;进一步地,第三凸起134开设有用于将空腔15内的洗涤水和残渣排出的通孔1341。洗碗机在清洗的过程中,进入空腔15内的洗涤水和残渣可从通孔1341排出,保持刀叉托盘1的把手部122干燥、无异味。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二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均采用实施例二的解释,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实施例六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洗碗机包括上述的刀叉托盘1。该刀叉托盘1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刀叉托盘1采用了上述所有的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洗碗机同样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刀叉托盘,适用于洗碗机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叉托盘包括:
底部;以及
围框,围设于所述底部的四周,并与所述底部共同围设形成用于容置餐具的安装腔,所述围框上设有用于避让所述洗碗机的喷臂的避让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叉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槽的深度为t1,所述喷臂转动空间的高度为h,所述安装腔的深度为t2,所述t1、所述h和所述t2,满足一下关系式:
h≤t1≤t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刀叉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t1和所述t2,还满足以下关系式:
t2/3≤t1≤t2/2。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刀叉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框上设有用于供使用者握持以将所述刀叉托盘推进拉出所述洗碗机内洗涤腔的把手部,所述把手部与所述避让槽分别设置于所述围框相对两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刀叉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叉托盘为塑料托盘。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刀叉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为网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刀叉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框的外壁上设有滚轮轴,所述滚轮轴上套设有用于与所述洗碗机的洗涤腔内的滑轨相配合的滚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刀叉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轴背向所述围框的端面开设有竖向槽。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刀叉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轴背向所述围框的端部的棱边处设置有倒角结构。
10.一种洗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刀叉托盘。
CN202120270916.4U 2021-01-29 2021-01-29 刀叉托盘以及洗碗机 Active CN2145493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70916.4U CN214549322U (zh) 2021-01-29 2021-01-29 刀叉托盘以及洗碗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70916.4U CN214549322U (zh) 2021-01-29 2021-01-29 刀叉托盘以及洗碗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49322U true CN214549322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14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70916.4U Active CN214549322U (zh) 2021-01-29 2021-01-29 刀叉托盘以及洗碗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493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61321A1 (zh) * 2021-01-29 2022-08-04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刀叉托盘底网结构、刀叉托盘以及洗碗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61321A1 (zh) * 2021-01-29 2022-08-04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刀叉托盘底网结构、刀叉托盘以及洗碗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710617A (en) Dishwashing machine and article racks therefor
CN214549322U (zh) 刀叉托盘以及洗碗机
CN214549331U (zh) 刀叉托盘底网结构、刀叉托盘以及洗碗机
CN214965259U (zh) 刀叉托盘以及洗碗机
KR20060100702A (ko) 수저류 수납 구조가 구비된 식기 세척기
CN114795059A (zh) 刀叉托盘以及洗碗机
TWI292705B (zh)
CN208988794U (zh) 一种新型洗碗机下碗篮
WO2017028478A1 (zh) 用于洗碗机的洗涤篮组件、托盘组件及洗碗机
CN106725219B (zh) 一种多功能沥水篮
CN110870752A (zh) 一种洗碗机的筷笼、筷笼的使用方法及洗碗机
CN209789799U (zh) 搁架及洗碗机
CN212788432U (zh) 餐具篮及洗碗机
KR200474776Y1 (ko) 식기 건조대
CN209346966U (zh) 洗碗机的筷笼及洗碗机
KR200464782Y1 (ko) 식기 세척기용 수저 바스켓
KR20070066360A (ko) 식기 세척기의 스푼 바스켓
CN216394005U (zh) 筷笼
CN216907715U (zh) 基于提升集水功能设计的新型炊具收纳架
CN220494969U (zh) 一种家用电器
CN217659754U (zh) 承载篮和家用电器
CN213464936U (zh) 碗篮和具有其的洗碗机
JP2004008728A (ja) 食器用水きりカゴ
CN212853241U (zh) 蒸锅
KR20150002676U (ko) 식기건조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