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54195U - 车辆平动驱动总成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平动驱动总成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54195U
CN212654195U CN202021677338.8U CN202021677338U CN212654195U CN 212654195 U CN212654195 U CN 212654195U CN 202021677338 U CN202021677338 U CN 202021677338U CN 212654195 U CN212654195 U CN 2126541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ry disc
transmission
rotating arm
frame
c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7733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书田
刘志军
李亚萍
赵文艺
周澄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Polytechnic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Polytechn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Polytechnic filed Critical Beijing Polytechnic
Priority to CN20202167733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541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541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541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车辆平动驱动总成和车辆,涉及车辆结构技术领域,包括车架、主回转盘、凸轮回转盘、转向杆、驱动装置、传动机构和行走轮,主回转盘和凸轮回转盘同轴转动安装于车架底部;转向杆穿过车架,转向杆下端传动连接于凸轮回转盘且能驱动凸轮回转盘转动;凸轮回转盘底面开设环形引导槽,且其槽体中心线沿凸轮回转盘的偏距圆延伸;传动机构一端连接于主回转盘,传动机构另一端滑动设于环形引导槽内,行走轮安装于传动机构;驱动装置安装于车架且与主回转盘传动连接,驱动装置配置成能够驱动主回转盘相对车架转动,以驱动传动机构带动行走轮沿摆线轨迹滚动。本实用新型缓解了现有技术中车辆平动时操作复杂、需要较大操作空间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车辆平动驱动总成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平动驱动总成和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车辆在需要向左或向右平动时,必须先前进或后退,然后转动方向盘调整角度重新前进或后退,如此反复多次才能达到平动目的,至少存在有操作复杂、需要较大的操作空间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平动驱动总成和车辆,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车辆平动时操作复杂、需要较大的操作空间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平动驱动总成,包括车架、主回转盘、凸轮回转盘、转向杆、驱动装置、传动机构和行走轮;
所述主回转盘和所述凸轮回转盘同轴转动安装于所述车架的底部;所述转向杆穿过所述车架,所述转向杆的下端传动连接于所述凸轮回转盘,所述转向杆配置成能够驱动所述凸轮回转盘相对所述车架转动;
在所述凸轮回转盘的底面开设有环形引导槽,且所述环形引导槽的槽体中心线沿所述凸轮回转盘的偏距圆延伸;所述传动机构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主回转盘,所述传动机构的另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环形引导槽内,所述行走轮安装于所述传动机构;
所述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车架且与所述主回转盘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配置成能够驱动所述主回转盘相对所述车架转动,以驱动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行走轮沿摆线轨迹滚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多个传动单元,各个所述传动单元分别包括第一转动臂、第二转动臂、第三转动臂、第四转动臂和导向滚轮;
所述第二转动臂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转动臂的第二端,所述第三转动臂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转动臂的第二端,所述第三转动臂的第二端铰接于所述第四转动臂的中部;所述第四转动臂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转动臂上靠近所述主回转盘的部位,所述第四转动臂的另一端的顶面安装有所述导向滚轮,所述导向滚轮滑动设置于所述环形引导槽内;
在所述第二转动臂的底面安装有所述行走轮;多个所述传动单元的第一转动臂的第一端沿所述主回转盘的圆周方向两两间隔固定连接于所述主回转盘。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以所述凸轮回转盘的同一半径方向上,所述环形引导槽的槽内中心线与所述凸轮回转盘的基圆的圆心之间的距离为a,所述凸轮回转盘的外边缘与所述凸轮回转盘的基圆的圆心之间的距离为b,以a/b得到的比值为c,则,所述凸轮回转盘的任意两个半径方向上的c均相等。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传动单元的第一转动臂的第一端沿所述主回转盘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连接于所述主回转盘。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单元包括两个,其中一个所述传动单元的第一转动臂的第一端和另一个所述传动单元的第一转动臂的第一端对称布置于所述主回转盘的前端和后端;或者,所述传动单元包括三个,三个所述传动单元的第一转动臂的第一端之间的连线组成等边三角形。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单元包括四个,四个所述传动单元的第一转动臂的第一端之间顺次首尾连接组合形成正方形或矩形。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转向杆的下端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一传动齿圈,在所述凸轮回转盘上设置有第二传动齿圈,所述第二传动齿圈啮合于所述第一传动齿圈。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动齿圈的圆心与所述凸轮回转盘的基圆的圆心重合。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源、电机和驱动齿轮,所述电源和所述电机均固定于所述车架,所述电机连接于所述电源,所述驱动齿轮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在所述主回转盘上设置有主传动齿圈,所述主传动齿圈啮合于所述驱动齿轮。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方向盘、从动轮和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平动驱动总成;其中:所述从动轮安装于所述车架的底部的位于所述凸轮回转盘的后方的部位;所述方向盘安装于所述转向杆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平动驱动总成,包括车架、主回转盘、凸轮回转盘、转向杆、驱动装置、传动机构和行走轮。其中,主回转盘和凸轮回转盘同轴转动安装于车架的底部;转向杆穿过车架,转向杆的下端传动连接于凸轮回转盘,转向杆配置成能够驱动凸轮回转盘相对车架转动;在凸轮回转盘的底面开设有环形引导槽,且环形引导槽的槽体中心线沿凸轮回转盘的偏距圆延伸;传动机构的一端连接于主回转盘,传动机构的另一端滑动设置于环形引导槽内,行走轮安装于传动机构;驱动装置安装于车架且与主回转盘传动连接,驱动装置配置成能够驱动主回转盘相对车架转动,以驱动传动机构带动行走轮沿摆线轨迹滚动。
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平动驱动总成应用于车辆,由于主回转盘和凸轮回转盘同轴转动安装于车架的底部,转向杆驱动凸轮回转盘相对车架转动,即可调整凸轮回转盘相对于主回转盘的相位角,传动机构的连接于凸轮回转盘的一端跟随凸轮回转盘转动,从而对行走轮的位置进行调整,车架的移动方向得到确定;之后,驱动装置驱动主回转盘相对车架转动,传动机构被凸轮回转盘上环形引导槽约束的同时,被主回转盘驱动,进而带动行走轮沿摆线轨迹滚动,从而使车辆沿摆线轨迹移动,此时的车辆,可利用较小的空间轻松实现车辆在左右方向上的平动,且平动过程易于操作。
综上,本实施例至少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车辆平动时操作复杂、需要较大的操作空间的技术问题。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方向盘、从动轮和前述第一方面提供的车辆平动驱动总成;其中:从动轮安装于车架的底部的位于凸轮回转盘的后方的部位;方向盘安装于转向杆的顶部。
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包括第一方面提供的车辆平动驱动总成,因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能够达到第一方面提供的车辆平动驱动总成能够达到的所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安装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平动驱动总成的车辆的前视图;
图2为安装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平动驱动总成的车辆的侧视图;
图3为安装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平动驱动总成的车辆的第一视角下的整体结构轴测图;
图4为安装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平动驱动总成的车辆的第二视角下的整体结构轴测图;
图5为图4中A部分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6为图4的沿前后延伸方向剖切而成的剖面视图;
图7为图1的B-B向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向杆装配于凸轮回转盘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凸轮回转盘的仰视视角下的轴测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凸轮回转盘的仰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有第一转动臂的主回转盘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标:1-车架;2-主回转盘;21-主传动齿圈;3-凸轮回转盘;30-环形引导槽;31-第二传动齿圈;4-转向杆;41-第一传动齿圈;5-驱动装置;50-驱动齿轮;6-行走轮;7-传动单元;71-第一转动臂;72-第二转动臂;73-第三转动臂;74-第四转动臂;75-导向滚轮;8-方向盘;9-从动轮;10-座椅;11-踏板;12-回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平动驱动总成,参照图1至图7,该车辆平动驱动总成包括车架1、主回转盘2、凸轮回转盘3、转向杆4、驱动装置5、传动机构和行走轮6。
其中:主回转盘2和凸轮回转盘3同轴转动安装于车架1的底部,具体地,可如图11所示,在主回转盘2的顶部固定连接回转轴12,凸轮回转盘3套装于该回转轴12的外部,在车架1上开设回转轴安装孔,回转轴12转动安装于车架1上的回转轴安装孔内,或者,在开设于车架1上的安装孔内固定转轴,使主回转盘2和凸轮回转盘3均通过转动轴承套装于该转轴上等。转向杆4穿过开设于车架1上的转向杆安装通孔,转向杆4的下端传动连接于凸轮回转盘3,转向杆4配置成能够驱动凸轮回转盘3相对车架1转动;在凸轮回转盘3的底面开设有环形引导槽30,且环形引导槽30的槽体中心线沿凸轮回转盘3的偏距圆延伸;传动机构的一端连接于主回转盘2,传动机构的另一端滑动设置于环形引导槽30内,行走轮6安装于传动机构;驱动装置5安装于车架1且与主回转盘2传动连接,驱动装置5配置成能够驱动主回转盘2相对车架1转动,以驱动传动机构带动行走轮6沿摆线轨迹滚动。
将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平动驱动总成应用于车辆,由于主回转盘2和凸轮回转盘3同轴转动安装于车架1的底部,转向杆4驱动凸轮回转盘3相对车架1转动,即可调整凸轮回转盘3相对于主回转盘2的相位角,传动机构的连接于凸轮回转盘3的一端跟随凸轮回转盘3转动,从而对行走轮6的位置进行调整,车架1的移动方向得到确定;之后,驱动装置5驱动主回转盘2相对车架1转动,传动机构被凸轮回转盘3上环形引导槽30约束的同时,被主回转盘2驱动,进而带动行走轮6沿摆线轨迹滚动,从而使车辆沿摆线轨迹移动,此时的车辆,可利用较小的空间轻松实现车辆在左右方向上的平动,且平动过程易于操作。
本实施例中,上述传动机构的具体结构形式具有多种,例如但不限于,如图1至图7所示,该传动机构包括多个传动单元7,各个传动单元7分别包括第一转动臂71、第二转动臂72、第三转动臂73、第四转动臂74和导向滚轮75;第二转动臂72的第一端铰接于第一转动臂71的第二端,第三转动臂73的第一端铰接于第二转动臂72的第二端,第三转动臂73的第二端铰接于第四转动臂74的中部;第四转动臂74的第一端铰接于第一转动臂71上靠近主回转盘2的部位,第四转动臂74的另一端的顶面安装有导向滚轮,参照图9和图10,导向滚轮75滑动设置于环形引导槽30内;在第二转动臂72的底面安装有行走轮6;多个传动单元7的第一转动臂71的第一端沿主回转盘2的圆周方向两两间隔固定连接于主回转盘2。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结构中,当驱动装置5驱动主回转盘2转动,则,第一转动臂71即跟随主回转盘2转动,带动与其铰接的第二转动臂72转动,继续带动与第二转动臂72铰接的第三转动臂73转动,继续带动与第四转动臂74铰接的第四转动臂74转动,第四转动臂74的转动路径被限制于凸轮回转盘3底面开设的环形引导槽30内,而该环形引导槽30的槽体中心线沿凸轮回转盘3的偏距圆延伸,从而使安装于第二转动臂72底部的行走轮6的移动轨迹为摆线周期性摆动的轨迹,即摆线轨迹,进而使车辆平动,该平动过程不需要较大的移动空间供车辆多次前进后退,且只要启停驱动装置5驱动主回转盘2转动的动作即可,操作简单方便。
进一步优选地,以凸轮回转盘3的同一半径方向上,环形引导槽30的槽内中心线与凸轮回转盘3的基圆的圆心之间的距离为a,凸轮回转盘3的外边缘与凸轮回转盘3的基圆的圆心之间的距离为b,以a/b得到的比值为c,则,凸轮回转盘3的任意两个半径方向上的c均相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多个传动单元7的第一转动臂71的第一端沿主回转盘2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连接于主回转盘2;例如,传动单元7包括两个,其中一个传动单元7的第一转动臂71的第一端和另一个传动单元7的第一转动臂71的第一端对称布置于主回转盘2的前端和后端;又如,传动单元7包括三个,三个传动单元7的第一转动臂71的第一端之间的连线组成等边三角形。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其他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是,使传动单元7包括四个,四个传动单元7的第一转动臂71的第一端之间顺次首尾连接组合形成正方形或矩形等。
另外,本实施例中,“转向杆4的下端传动连接于凸轮回转盘3,转向杆4配置成能够驱动凸轮回转盘3相对车架1转动”的具体连接结构具有多种,例如但不限于,如图8至图10所示,在转向杆4的下端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一传动齿圈41,在凸轮回转盘3上设置有第二传动齿圈31,第二传动齿圈31啮合于第一传动齿圈41。较佳地,第一传动齿圈41的圆心与凸轮回转盘3的基圆的圆心重合,从而,在转动转向杆4时,第一传动齿圈41绕第二传动齿圈31的内部转动,即可驱动凸轮回转盘3绕其回转中心转动,进而对各个传动单元7上连接的行走轮6的行走方向进行调整,确定车辆平动方向;其中,可将第二传动齿圈31设置于凸轮回转盘3的上表面,或者,如图8至图10所示,在凸轮回转盘3上开设贯通凸轮回转盘3的圆形安装孔,以使凸轮回转盘3包括内盘和外盘,内盘的下端和外盘的下端通过辐条连接,第二传动齿圈31设置于外盘的内环面上且与第一传动齿圈41啮合。当然,“转向杆4的下端传动连接于凸轮回转盘3,转向杆4配置成能够驱动凸轮回转盘3相对车架1转动”的具体连接结构还可以是其他连接方式,例如但不限于,使转向杆4与方向盘8之间通过连杆机构连接,转向杆4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凸轮回转盘3,方向盘8转动时可通过连杆机构驱动转向杆4转动,进而带动凸轮回转盘3转动等,但是此种方式需要较大的操作空间供安装连杆机构以及连杆机构带动转向杆4转动,与前述优选实施方式相比,优选使用前述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设置。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较为优选地,驱动装置5包括电源、电机和驱动齿轮50,电源和电机均固定于车架1,电机连接于电源,驱动齿轮50连接于电机的输出轴,在主回转盘2上设置有主传动齿圈21,主传动齿圈21啮合于驱动齿轮50;当然,上述驱动装置5也可以包括电源、电机,而不包括上述驱动齿轮50,将主回转盘2上连接转动轴,转动轴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输出轴连接即可实现驱动功能,但是,相比之下,较为优选地采用上述具有驱动齿轮50的结构,在主回转盘2上设置主传动齿圈21,主传动齿圈21啮合于驱动齿轮50,从而,可合理安排电机和电源位置,更合理地配置车架1的上表面空间。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方向盘8、从动轮9和实施例一中任一可选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平动驱动总成;其中:从动轮9安装于车架1的底部的位于凸轮回转盘3的后方的部位;方向盘8安装于转向杆4的顶部。另外,如图所示,该车辆还包括座椅10和踏板11,以供司机驾驶使用。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包括实施例一中描述的车辆平动驱动总成,因而,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能够达到实施例一中车辆平动驱动总成能够达到的所有有益效果,其具体结构以及能够达到的效果可参考实施例一中各可选或优选的实施方式获得。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平动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主回转盘(2)、凸轮回转盘(3)、转向杆(4)、驱动装置(5)、传动机构和行走轮(6);
所述主回转盘(2)和所述凸轮回转盘(3)同轴转动安装于所述车架(1)的底部;所述转向杆(4)穿过所述车架(1),所述转向杆(4)的下端传动连接于所述凸轮回转盘(3),所述转向杆(4)配置成能够驱动所述凸轮回转盘(3)相对所述车架(1)转动;
在所述凸轮回转盘(3)的底面开设有环形引导槽(30),且所述环形引导槽(30)的槽体中心线沿所述凸轮回转盘(3)的偏距圆延伸;所述传动机构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主回转盘(2),所述传动机构的另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环形引导槽(30)内,所述行走轮(6)安装于所述传动机构;
所述驱动装置(5)安装于所述车架(1)且与所述主回转盘(2)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5)配置成能够驱动所述主回转盘(2)相对所述车架(1)转动,以驱动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行走轮(6)沿摆线轨迹滚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平动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多个传动单元(7),各个所述传动单元(7)分别包括第一转动臂(71)、第二转动臂(72)、第三转动臂(73)、第四转动臂(74)和导向滚轮(77);
所述第二转动臂(72)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转动臂(71)的第二端,所述第三转动臂(73)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转动臂(72)的第二端,所述第三转动臂(73)的第二端铰接于所述第四转动臂(74)的中部;所述第四转动臂(74)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转动臂(71)上靠近所述主回转盘(2)的部位,所述第四转动臂(74)的另一端的顶面安装有所述导向滚轮,所述导向滚轮(77)滑动设置于所述环形引导槽(30)内;
在所述第二转动臂(72)的底面安装有所述行走轮(6);多个所述传动单元(7)的第一转动臂(71)的第一端沿所述主回转盘(2)的圆周方向两两间隔固定连接于所述主回转盘(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平动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凸轮回转盘(3)的同一半径方向上,所述环形引导槽(30)的槽内中心线与所述凸轮回转盘(3)的基圆的圆心之间的距离为a,所述凸轮回转盘(3)的外边缘与所述凸轮回转盘(3)的基圆的圆心之间的距离为b,以a/b得到的比值为c,则,所述凸轮回转盘(3)的任意两个半径方向上的c均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平动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传动单元(7)的第一转动臂(71)的第一端沿所述主回转盘(2)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连接于所述主回转盘(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平动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单元(7)包括两个,其中一个所述传动单元(7)的第一转动臂(71)的第一端和另一个所述传动单元(7)的第一转动臂(71)的第一端对称布置于所述主回转盘(2)的前端和后端;或者,所述传动单元(7)包括三个,三个所述传动单元(7)的第一转动臂(71)的第一端之间的连线组成等边三角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平动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单元(7)包括四个,四个所述传动单元(7)的第一转动臂(71)的第一端之间顺次首尾连接组合形成正方形或矩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平动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向杆(4)的下端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一传动齿圈(41),在所述凸轮回转盘(3)上设置有第二传动齿圈(31),所述第二传动齿圈(31)啮合于所述第一传动齿圈(4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平动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齿圈(41)的圆心与所述凸轮回转盘(3)的基圆的圆心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平动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5)包括电源、电机和驱动齿轮(50),所述电源和所述电机均固定于所述车架(1),所述电机连接于所述电源,所述驱动齿轮(50)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在所述主回转盘(2)上设置有主传动齿圈(21),所述主传动齿圈(21)啮合于所述驱动齿轮(50)。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向盘(8)、从动轮(9)和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平动驱动总成;其中:
所述从动轮(9)安装于所述车架(1)的底部的位于所述凸轮回转盘(3)的后方的部位;所述方向盘(8)安装于所述转向杆(4)的顶部。
CN202021677338.8U 2020-08-12 2020-08-12 车辆平动驱动总成和车辆 Active CN2126541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77338.8U CN212654195U (zh) 2020-08-12 2020-08-12 车辆平动驱动总成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77338.8U CN212654195U (zh) 2020-08-12 2020-08-12 车辆平动驱动总成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54195U true CN212654195U (zh) 2021-03-05

Family

ID=74770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77338.8U Active CN212654195U (zh) 2020-08-12 2020-08-12 车辆平动驱动总成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541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09225A (zh) * 2020-08-12 2020-12-01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车辆平动驱动总成和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09225A (zh) * 2020-08-12 2020-12-01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车辆平动驱动总成和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08826B (zh) 扫地机器人和扫地机器人的行走组件
CN212654195U (zh) 车辆平动驱动总成和车辆
CN112009225A (zh) 车辆平动驱动总成和车辆
JP2019172100A (ja) 移動装置
US20090095544A1 (en) Remotely controlled vehicle with a track mechanism and independently operated wheels
JP2001165248A (ja) 窓昇降装置
JP4147581B2 (ja) 全方向移動車
JP2003127605A (ja) 全方向移動車両の車輪構造
KR20150128286A (ko) 유성기어를 이용한 시트 구동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시트 높이조절장치
CN112238708B (zh) 一种变径式麦克纳姆轮
JP2003252085A (ja)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CN2787536Y (zh) 手推车用的刹车装置
KR100320124B1 (ko) 구동장치
CN200945362Y (zh) 方便转移式颠簸转车游乐装置
CN220429943U (zh) 一种汽车旋转座椅
JPS62110527A (ja) 全方向移動装置
CN211167160U (zh) 一种中心自旋可控万向轮式机器人底盘
KR100320125B1 (ko) 구동장치
CN213546242U (zh) 传动机构及断路器
CN215583752U (zh) 一种沙发头枕调节装置
CN213205125U (zh) 一种载车板平移装置
JPS61202927A (ja) 全方向移動走行車
JP2008024210A (ja) キャスター装置
JPH0139392B2 (zh)
JP2010023709A (ja) 車輪角度変更機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