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26327U - 高压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高压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26327U
CN212626327U CN202020882913.1U CN202020882913U CN212626327U CN 212626327 U CN212626327 U CN 212626327U CN 202020882913 U CN202020882913 U CN 202020882913U CN 212626327 U CN212626327 U CN 2126263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end body
joint
power
assis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8291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东
胡严升
程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nd Electronics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nd Electronics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d Electronics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nd Electronics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8291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263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263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263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压连接器,其包括公端本体和母端本体,还包括助力机构和锁止机构,助力机构具有枢转设于公端本体上的助力操作件,助力操作件因相对于公端本体的转动具有锁止位和开启位,且助力操作件构成与母端本体之间的啮合传动,以随助力操作件于锁止位和开启位之间的切换,而可驱使母端本体和公端本体相插接或脱离;锁止机构具有设于公端本体上的配合部,以及滑动设于配合部中的锁止件,且锁止件与配合部之间具有以供助力操作件进入锁止位的第一卡接位,以及因滑动而进入并同步锁止助力操作件的第二卡接位。本实用新型的高压连接器利用助力操作件和母端本体之间的啮合传动方式,可有效防止锁止失效而造成的连接器公母端松脱。

Description

高压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连接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压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电路连接件中,以用于汽车上的连接器为例,汽车用电连接器一般分为低压连接器和高压连接器,分别适用于A级电压电路和B级电压电路,其中A 级电压电路为最大工作电压不大于30V/AC,或者不大于60V/DC的电力组件或电路,B级电压电路为最大工作电压大于30V/AC且小于等于1000V/AC,或者大于60V/DC且小于等于1500V/DC的电力组件或电路。随着电动汽车的迅速发展和逐渐普及,高电压、高电流连接器作为电流传输的重要部件,在高压连接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伴随着电动汽车电池容量从20kwh到30~40kwh再到50~80kwh的逐步提升,车辆电压平台和电流平台也逐步提升。传统燃油汽车应用的低压连接器显然不能满足电动汽车所有的应用场景,而市场上现有的高压连接器当其电流传输越大时,连接器本体和助力机构的尺寸也需随之变大。目前,高压连接器公母端本体插接时,为使其满足接合力不超过75N,分离力在15N至75N之间的标准要求,大多会在连接器本体上采用助力机构和锁止装置,以辅助连接器公端本体与母端本体的接合、分离及固定锁止。
现有采用助力机构和锁止装置的连接器虽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公母端本体的连接,不过其也存在着当连接器匹配电缆大于50平方,以及长期处于复合环境工况后,锁止力会下降甚至发生锁止失效,进而造成公母端连接器松脱,车辆下电。此外,现有连接器所采用的助力机构,在连接器接合或分离时,助力机构的运动轨迹较大,致使OEM布线时,需预留2倍以上的助力机构空间来实现连接器的插接和分离,且助力机构尺寸越大,需预留的操作空间也就越大,从而会造成整体空间布置紧张。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高压连接器,以能够有效防止锁止失效而造成的连接器公母端松脱。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高压连接器,包括可插接以形成两者间电连接的公端本体和母端本体,还包括:
助力机构,所述助力机构具有枢转设于所述公端本体上的助力操作件,所述助力操作件因相对于所述公端本体的转动,具有位于转动轨迹两端的锁止位和开启位,且所述助力操作件构成与所述母端本体之间的啮合传动,以随所述助力操作件于所述锁止位和开启位之间的切换,而可驱使所述母端本体和所述公端本体相插接或脱离;
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具有设于所述公端本体上的配合部,以及滑动设于所述配合部中的锁止件,所述锁止件构造有卡接端,且所述锁止件与所述配合部之间具有以供所述助力操作件进入所述锁止位的第一卡接位,以及因滑动而进入并同步锁止所述助力操作件的第二卡接位。
进一步的,所述助力操作件上绕自身的枢转轴线构造有第一啮合齿部,所述母端本体上沿自身插接方向构造有第二啮合齿部,随所述公端本体和所述母端本体的插接,所述第一啮合齿部和所述第二啮合齿部第二啮合齿部啮合相连,而构成所述助力操作件与所述母端本体之间的啮合传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啮合齿部为相对布置于所述助力操作件上的两个,所述第二啮合齿部与所述第一啮合齿部之间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配合部包括设于所述公端本体上的配合支架,所述配合支架内或所述配合支架与所述公端本体之间构造有供所述锁止件滑动布置的锁止槽,且沿所述锁止件的滑动方向,于所述配合支架上设有间隔布置并与所述锁止槽内连通的第一卡接孔和第二卡接孔;因所述卡接端与所述第一卡接孔及所述第二卡接孔的分别卡接,而使所述锁止件依次进入所述第一卡接位和所述第二卡接位。
进一步的,所述助力操作件上构造有外凸的锁止块,所述锁止块上设有锁止槽,且所述锁止件上形成有缺口部,并相邻于所述缺口部构造有外凸的锁止舌,随所述卡接端于所述第一卡接孔中的卡接,所述锁止块可穿过所述缺口部,以使所述助力操作件进入所述锁止位,并随所述卡接端进入所述第二卡接孔,所述锁止舌可滑动嵌入所述锁止槽内,以构成对所述助力操作件的锁止。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端包括分设于所述锁止件两相对侧的可摆动的第一卡接头和第二卡接头,所述第一卡接孔和所述第二卡接孔均为相对布置于所述配合支架上的两个,以分别构成与相应侧的所述第一卡接头或所述第二卡接头之间的卡接,且所述缺口部与所述第一卡接头同侧布置,所述锁止舌和所述第一卡接头分置于所述缺口部的两相对侧。
进一步的,相邻于所述锁止块,于所述助力操作件上设有助力块,所述助力块随所述锁止块穿过所述缺口部而嵌入对应侧的所述第一卡接孔中,以可迫使所述第一卡接头脱离该第一卡接孔。
进一步的,所述公端本体上设有于所述开启位限制所述助力操作件转动的限位机构,且所述助力操作件和所述公端本体之间设有于所述锁止位和所述开启位至少其一处构成两者间卡接的卡接机构。
进一步的,于所述母端本体和所述公端本体之间设有以对两者间的插接进行导向的导向机构。
进一步的,于所述公端本体上形成有内凹的容置槽,所述助力操作件枢转设于所述容置槽内。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高压连接器利用助力操作件和母端本体之间的啮合传动方式,可很好的防止助力操作件和母端本体之间发生松动,从而能够有效防止锁止失效而造成的连接器公母端松脱。
此外,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啮合齿部与第二啮合齿部实现助力操作件和母端本体之间的啮合传动,以及采用第一卡接孔和第二卡接孔分别与卡接端卡接,其结构简单,易于设计成型。而通过将卡接端设置成分设于两侧的两个,可更好的保证锁止件的锁止稳定性,通过采用锁止槽与锁止舌的滑动配合方式,可避免对助力操作件的锁止部分施加按压操作,而能够降低助力机构的损坏几率。
另外,本实用新型在锁止位和开启位至少之一处设置使助力操作件和公端本体卡接的卡接机构,可利用卡接机构的卡接过程发出的声响,以利于对助力机构的操作状态进行判断。而通过设置导向机构可利于公母端之间的插接,通过设置容置槽,可减少助力操作件相对于公端本体的外凸量,以利于整体结构的紧凑,并减少所需的助力机构操作空间。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高压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高压连接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公端本体与助力机构及锁止机构的配合示意图;
图4为图3另一角度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公端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公端本体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公端本体再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公端本体底部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5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助力操作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助力操作件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助力操作件再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助力操作件处于开启位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锁止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锁止件另一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锁止件底部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母端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母端本体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公端本体,2-母端本体,3-助力机构,4-锁止机构,5-设备壳体;
101-公端壳体,102-容置槽,103-枢转轴,104-限位凸台,105-卡接凸台, 106-卡接凸起,107-齿部导向槽,108-前部导向槽,109-后部导向槽;
201-母端壳体,2011-连接板,202-第二啮合齿部,203-前导向块,204-后导向块;
301-助力操作件,3011-横臂,3012-侧臂,3013-枢转孔,3014-第一啮合齿部,3015-锁止块,3016-锁止槽,3017-助力块,3018-卡头,3019-卡接板,3020- 卡孔,3021-加强肋;
401-锁止件,402-配合支架,403-安装槽,404-左第一卡接孔,405-左第二卡接孔,406-右第一卡接孔,407-右第二卡接孔;
4011-推拉臂,4012-主体,4013-第一卡接头,4014-第二卡接头,4015-限位面,4016-缺口部,4017-锁止舌。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高压连接器,可用于车辆中高压电路的连接,且除了用于车辆,本实施例的连接器当然也可用于其它高压电路场合中。
整体构成上,如图1及图2中所示的,本实施例的高压连接器包括可插接以形成两者间电连接的公端本体1和母端本体2,还包括助力机构3和锁止机构4。其中,结合于图3和图4中所示的,助力机构3具有枢转设于公端本体1 上的助力操作件301,且该助力操作件301因相对于公端本体1的转动,可具有位于其转动轨迹两端的锁止位和开启位。同时,助力操作件301也构成与母端本体2之间的啮合传动,以能够随着助力操作件301于锁止位和开启位之间的切换,而可驱使母端本体2和公端本体1之间相插接或脱离。
本实施例的锁止机构4在设置上则具有设于公端本体1上的配合部,以及滑动设于配合部中的锁止件401。锁止件401上构造有卡接端,并且于锁止件 401和配合部之间也具有以供助力操作件301进入锁止位的第一卡接位,以及因锁止件401滑动而进入的第二卡接位,且在锁止件401进入第二卡接位的过程中,锁止件401亦会同步的锁止住助力操作件301。
基于上述的整体介绍,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公端本体1的结构如图5至图9中所示,其具有公端壳体101,公端壳体101整体呈方形结构,且可采用注塑成型方式制造。在公端壳体101内包容固定有插接端,以及和外部电缆连接的连接端,而这些插接端及连接端的结构,及其在公端壳体101内的设置,均直接参见现有的高压连接器结构便可。
本实施例在公端壳体101上设置有枢转轴103,助力机构3中的助力操作件301即通过该枢转轴103转动设于公端本体1上。其中,枢转轴103为对称布置于公端壳体101两侧的两个,由此本实施例的助力操作件301也为类“π”形的结构,通过采用该结构助力操作件301为横跨在公端壳体101之上,可保证其设置的稳定性。
为使得设置助力操作件301后,公端本体1部分整体结构上较为紧凑,以及为了减少助力操作件301相对于公端本体1的外露,本实施例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在公端壳体101上也构造有内凹的容置槽102,容置槽102也为在公端壳体101的两个相对侧分别设置,对应的,上述枢转轴103即位于容置槽102中,进而助力操作件301也便安装于所述容置槽102内。
本实施例类似于“π”形的助力操作件301的结构如图10至13中所示,其具体由横臂3011以及分置于两侧的两个侧臂3012构成,侧臂3012大致呈“J”形,而且两个侧臂3012在连接时,其与横臂3011的连接位置也相对于横臂3011 的端部靠内布置,如此横臂3011的两个呈外伸状的端部也即形成了便于拨动助力操作件301的类似“拇指扣”的结构。
为提高助力操作件301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在横臂3011的外侧端面上也设置有加强肋3021,而对应于公端壳体101上的枢转轴103,在两个侧臂3012 的自由端也设置有同心布置的枢转孔3013,各枢转轴103即插装至对应的枢转孔3013内,便由此实现助力操作件301在公端本体1上的设置。此外,针对于前述的助力操作件301和母端本体2之间的啮合传动,本实施例具体为在助力操作件301上绕自身的枢转轴线、也即绕枢转孔3013的周向构造有第一啮合齿部3014,同时,在母端本体2上则沿其自身的插接方向也构造有下文将述及的第二啮合齿部202。
本实施例中,助力操作件301上的第一啮合齿部3014具体即一体成型于侧臂3012上,且也优选为相对布置于助力操作件301上的两个。而为降低设计及成型成本,在满足助力操作件301和母端本体2传动需求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第一啮合齿部3014中的齿也可仅设置为几个,从而只在侧臂3012上成型一段齿。另外,为避免因磕碰等情况,而导致第一啮合齿部3014中的齿损坏,本实施例也参见图10或图12所示的,使得侧臂3012成型有第一啮合齿部3014 的部位并未在整个厚度方向上贯穿,由此也相当于在各第一啮合齿部3014的外侧形成了类似“齿轮盘”的结构。该“齿轮盘”即用于第一啮合齿部3014的保护。
仍参见于图5至图7中所示的,本实施例中锁止机构4中的配合部具体包括设于公端本体1上的配合支架402,配合支架402由两个相对布置的分支架组成,并由此在配合支架402和公端本体1之间构造成了供锁止件401滑动布置的安装槽403。同时,沿锁止件401的滑动方向,也即安装槽403的延伸方向,在配合支架402上也设置有间隔布置的第一卡接孔与第二卡接孔,并且其中的第一卡接孔位置也即对应于前述的第一卡接位,第二卡接孔则对应第二卡接位。
其中,以上第一卡接孔和第二卡接孔均与安装槽403内连通,并且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第一卡接孔和第二卡接孔也均为相对布置于配合支架402 上的两个。此时,为便于描述以锁止件401的插入方向为基准,左侧的第一卡接孔和第二卡接孔分别称之为左第一卡接孔404和左第二卡接孔405,右侧的则分别称之为右第一卡接孔406和右第二卡接孔407。两侧的各卡接孔的具体使用,将在下文中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如上所述的由两个分支架构成配合支架402,并使得锁止槽403位于配合支架402和公端壳体101之间。当然,设置配合支架402 为一设置在公端壳体101上的单体结构,且将锁止槽403构造于配合支架402 内也是可以的。
本实施例锁止件401的结构如图14至16中所示,其包括主体4012,以及一体固连在主体4012一端的推拉臂4011,该推拉臂4011和主体4012组成了锁止件401的主体结构,且其中前述的卡接端便设置于主体4012处,推拉臂 4011则构成了用于承接外力而使得锁止件401滑动的操作部分,且在推拉臂 4011上也设置有限位面4015,以在操作中示意锁止件401滑动插入到位。
与上述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接孔和第二卡接孔相对应的,本实施例锁止件401上的卡接端也为两个,并具体包括分设于锁止件401两相对侧的可摆动的第一卡接头4013和第二卡接头4014。其中,第一卡接头4013即对应于左侧的左第一卡接孔404和左第二卡接孔405设置,第二卡接头4014即对应右侧的右第一卡接孔406和右第二卡接孔407设置。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锁止件401两侧的两个卡接头中,第一卡接头 4013被设置为可上下摆动的,而另一侧的第二卡接头4014则被设置为左右摆动的。与此对应的,以设置配合支架402的公端壳体101的那一端面为基础,左侧的第一、第二卡接孔即开口向上,右侧的第一、第二卡接孔则向一侧开口。当然,除了使两侧卡接孔的开口方向不同,通过设置第二卡接头4014也为上下方向摆动,进而使得右侧两个卡接孔的开口亦向上,这也是可以的。
本实施例中,在锁止件401上还进一步形成有缺口部4016,并且相邻于缺口部4016也构造有外凸的锁止舌4017。缺口部4016具体为与第一卡接头4013 同侧布置,锁止舌4017则具体位于推拉臂4011的底部,且锁止舌4017和第一卡接头4013也整体上为分置在缺口部4016的两相对侧。
此外,对应于锁止件401上的缺口部4016及锁舌4017的设置,本实施例在助力操作件301上进一步也构造有外凸的锁止块3015,并在该锁止块3015 上设置有锁止槽3016。与此同时,作为优选实施形式,相邻于锁止块3015,本实施例在助力操作件301上还设置有同样为外凸设置的助力块3017。
本实施例随着第一卡接头4013在左第一卡接孔404中,以及第二卡接头 4014在右第一卡接孔中的卡接,此时,锁止件401上的缺口部4016外露在安装槽403外,由此助力操作件301上的锁止块3015便可穿过缺口部4016,而抵置于公端壳体101上。同时,随着锁止块3015和公端壳体101的抵接,与锁止块3015相邻的助力块3017则会嵌入左第一卡接孔404中,且嵌入的助力块 3017将下压左第一卡接孔404内的第一卡接头4013,以迫使第一卡接头4013 由左第一卡接孔404内脱出,从而便于经由推动推拉臂4011,而令第一卡接头 4013滑动进入左第二卡接孔405内。
伴随锁止块3015抵置于公端壳体101上,以及助力块3017进入左第一卡接孔404,助力操作件301也即进入了锁止位。此时,锁止块3015上的锁止槽 3016便对正了锁止件401底部的锁止舌4017,而随锁止件401的滑动,两侧的卡接头分别进入对应侧的左第二卡接孔405及右第二卡接孔407中,锁止舌 4017便会滑动嵌入锁止槽3016内,进而可构成对助力操作件301的锁止。
本实施例母端本体2的结构如图17和图18中所示,其具体包括母端壳体 201,以及位于母端壳体201内的插接端,母端本体2与公端本体1中的插接端匹配设置,以便能够实现公母端的插接相连。而除了插接端,在母端壳体201 内一般也可设置和外部电缆连接的连接端,或者,亦能够采用插接方式而使得插接端本身也构成与外部电气件连接的连接端。
母端本体2内的插接端及连接端的结构,以及其在母端壳体201内的设置,同样参见现有的高压连接器结构即可。此外,与公端本体1相对应的,本实施例母端本体2与公端本体1插接的部分整体也呈方形结构,且母端壳体201亦可采用注塑成型方式制造。而在母端壳体201的底部也一体成型有连接板2011,通过连接板2011上的连接孔,便可将母端本体2固定安装在设备壳体5上。
本实施例中,在母端本体2的母端壳体201上,位于其两相对侧即设置有沿母端本体2自身的插接方向布置的第二啮合齿部202。各第二啮合齿部202 实质上也即构造于母端本体201上的齿条结构,与此对应的,助力操作件301 上的各第一啮合齿部3014便相当于齿轮结构,该匹配的“齿轮”和“齿条”即可构成助力操作件301和母端本体2之间的啮合传动,并由两者间的传动达到助力锁止公母端的效果。
为利于母端本体2和公端本体1之间的插接,本实施例在母端本体2和公端本体1之间也设有对两者间的插接进行导向的导向机构。而且作为一种示例结构,该导向机构例如可由形成于母端壳体201两相对侧的前部导向块203和后部导向块204,以及对应设于公端壳体101上的前部导向槽108及后部导向槽109构成。连接器的公母端插接时,各导向块插入相应的导向槽内,且在其内滑动便可。
另外,为避免在两个啮合部啮合时,因母端本体2上的第二啮合齿部200 晃动而影响啮合,本实施例母端本体201的形成第二啮合齿部202的部位被设置的厚度较大,以使得第二啮合齿部202处具有相较于母端壳体201其它周侧面的外凸,并且对应于母端壳体201上的两个第二啮合齿部202,在公端壳体 101上也分别形成有齿部导向槽107。在公母端插接时,不仅相应的前部、后部导向块和前部、后部导向槽之间相插装而导向,母端壳体201的两个第二啮合齿部202位置也插装于对应的齿部导向槽107中,以通过齿部导向槽107的导向约束,防止晃动的发生。
本实施例中,锁止块3015抵置于公端壳体101上,即表示助力操作件301 进入了锁止位,而对于助力操作件301的开启位,本实施例也在公端本体1上设置有可于开启位限制助力操作件301转动的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具体可由形成于公端壳体101上的限位凸台104构成,且限位凸台104一般也设置为分置于公端壳体101两相对侧的两个。
除了在开启位对助力操作件301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本实施例作为一种优选实施形式,还可在助力操作件301和公端本体1之间设置于锁止位和开启位至少其一处构成该两者间卡接的卡接机构。此时,一般的可为在锁止位和开启位均设置所述卡接机构,且其中例如开启位的卡接机构可由公端壳体101上的卡接凸台105和助力操作件301上的卡头3018构成,而锁止位的卡接机构则可由设于助力操作件301上的带有卡孔3020的卡接板3019,以及设于公端壳体101侧壁上的卡接凸起106构成。
当助力操作部件301进入锁止位时,卡接凸起106进入卡孔3020中,且随着卡接凸起106的进入可发出咔哒声。当助力操作件301进入开启位时,卡头 3018变形并卡置在卡接凸台105处,且此时随着卡头3018的卡置也会发出咔哒声。通过锁止位和开启位分别设置的卡接机构所产生的咔哒声,便可用于辨识助力操作件301是否运动到位,从而可利于对助力机构3的操作。
本实施例的连接器在使用时,若需要进行连接,则先初步插接公端本体1 和母端本体2,随着公母端之间的插接,两者内部的插接端相连,且两个啮合部也处于了初步的啮合状态。然后将助力操作件301由图13示意的开启为状态向图10或图11所示的锁止位状态拨动,拨动过程中利用两个啮合部间的传动,使得公母端之间的插接逐步紧固,直至助力操作件301进入锁止位,公母端插接到位。
当助力操作件301进入锁止位时,锁止件401上的两个卡接头均位于对应侧的第一卡接孔内,之后正如前文中所述的,助力操作件301上的锁止块贯穿缺口部4016和公端壳体101抵接,且助力块3017下压第一卡接头4013。最后,推动锁止件401,使得从左第一卡接孔404脱出的第一卡接头4013卡入左第二卡接孔405中,第二卡接头4014自动由右第一卡接孔406脱出,而卡入右第二卡接孔407中,且锁止舌4017也同步进入锁止槽4016内。此时,便实现了对助力操作件301的锁止,也即实现了对整个连接器连接状态的锁止。
若需要拆开连接器的连接时,通过具有尖锐端部的工具同步按压两个卡接头,使两个卡接头从各自对应的第二卡接孔内脱出,而后拉动锁止件401,使锁止件401上的两个卡接头再进入各自对应的第一卡接孔内。此时,锁止舌4017 也由锁止槽3016中脱出,锁止块3015正对锁止件401上的缺口部4016,再扳动助力操作件301,锁止块3015便可穿过缺口部4016,且助力块3017从左第一卡接孔404内脱出。之后再继续扳动操作助力件301,使其由锁止位再进入开启位,直到助力操作件301被限位凸台104阻挡限位即可。
随着助力操作件301由锁止位进入开启位,通过两个啮合部的传动,公母端之间的插接会逐渐松脱。而且在以上进入锁止位或进入开启位时,通过相应的卡接机构所发出的咔哒声,也能够方便的对操作进程进行判断,其中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锁止位除了卡接机构的咔哒声,锁止件401上的卡接头由第一卡接孔进入第二卡接孔也会发出咔哒声,从而通过卡接机构和锁止件401处的两次咔哒声的叠加,能够提高锁止位的咔哒声的声音等级,以此可便于在较为嘈杂的环境中判断连接器是否锁止到位。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高压连接器,包括可插接以形成两者间电连接的公端本体(1)和母端本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助力机构(3),所述助力机构(3)具有枢转设于所述公端本体(1)上的助力操作件(301),所述助力操作件(301)因相对于所述公端本体(1)的转动,具有位于转动轨迹两端的锁止位和开启位,且所述助力操作件(301)构成与所述母端本体(2)之间的啮合传动,以随所述助力操作件(301)于所述锁止位和开启位之间的切换,而可驱使所述母端本体(2)和所述公端本体(1)相插接或脱离;
锁止机构(4),所述锁止机构(4)具有设于所述公端本体(1)上的配合部,以及滑动设于所述配合部中的锁止件(401),所述锁止件(401)构造有卡接端,且所述锁止件(401)与所述配合部之间具有以供所述助力操作件(301)进入所述锁止位的第一卡接位,以及因滑动而进入并同步锁止所述助力操作件(301)的第二卡接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操作件(301)上绕自身的枢转轴线构造有第一啮合齿部(3014),所述母端本体(2)上沿自身插接方向构造有第二啮合齿部(202),随所述公端本体(1)和所述母端本体(2)的插接,所述第一啮合齿部(3014)和所述第二啮合齿部(202)啮合相连,而构成所述助力操作件(301)与所述母端本体(2)之间的啮合传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啮合齿部(3014)为相对布置于所述助力操作件(301)上的两个,所述第二啮合齿部(202)与所述第一啮合齿部(3014)之间一一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包括设于所述公端本体(1)上的配合支架(402),所述配合支架(402)内或所述配合支架(402)与所述公端本体(1)之间构造有供所述锁止件(401)滑动布置的安装槽(403),且沿所述锁止件(401)的滑动方向,于所述配合支架(402) 上设有间隔布置并与所述安装槽(403)内连通的第一卡接孔和第二卡接孔;因所述卡接端与所述第一卡接孔及所述第二卡接孔的分别卡接,而使所述锁止件(401)依次进入所述第一卡接位和所述第二卡接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操作件(301)上构造有外凸的锁止块(3015),所述锁止块(3015)上设有锁止槽(3016),且所述锁止件(401)上形成有缺口部(4016),并相邻于所述缺口部(4016)构造有外凸的锁止舌(4017),随所述卡接端于所述第一卡接孔中的卡接,所述锁止块(3015)可穿过所述缺口部(4016),以使所述助力操作件(301)进入所述锁止位,并随所述卡接端进入所述第二卡接孔,所述锁止舌(4017)可滑动嵌入所述锁止槽(3016)内,以构成对所述助力操作件(301)的锁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端包括分设于所述锁止件(401)两相对侧的可摆动的第一卡接头(4013)和第二卡接头(4014),所述第一卡接孔和所述第二卡接孔均为相对布置于所述配合支架(402)上的两个,以分别构成与相应侧的所述第一卡接头(4013)或所述第二卡接头(4014)之间的卡接,且所述缺口部(4016)与所述第一卡接头(4013)同侧布置,所述锁止舌(4017)和所述第一卡接头(4013)分置于所述缺口部(4016)的两相对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于所述锁止块(3015),于所述助力操作件(301)上设有助力块(3017),所述助力块(3017)随所述锁止块(3015)穿过所述缺口部(4016)而嵌入对应侧的所述第一卡接孔中,以可迫使所述第一卡接头(4013)脱离该第一卡接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本体(1)上设有于所述开启位限制所述助力操作件(301)转动的限位机构,且于所述助力操作件(301)和所述公端本体(1)之间设有于所述锁止位和所述开启位至少其一处构成两者间卡接的卡接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母端本体(2)和所述公端本体(1)之间设有以对两者间的插接进行导向的导向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公端本体(1)上形成有内凹的容置槽(102),所述助力操作件(301)枢转设于所述容置槽(102)内。
CN202020882913.1U 2020-05-22 2020-05-22 高压连接器 Active CN2126263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82913.1U CN212626327U (zh) 2020-05-22 2020-05-22 高压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82913.1U CN212626327U (zh) 2020-05-22 2020-05-22 高压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26327U true CN212626327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51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82913.1U Active CN212626327U (zh) 2020-05-22 2020-05-22 高压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263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60010A (zh) * 2023-01-31 2023-06-13 河南省鼎润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线束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60010A (zh) * 2023-01-31 2023-06-13 河南省鼎润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线束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75953A (en) Low-insertion-force connector assembly
JP3047159B2 (ja) コネクタ嵌合構造
JP2910500B2 (ja) 電気自動車充電用コネクタ
CN105633716B (zh) 高压连接器
JPH089913Y2 (ja) コネクタ
US7670159B2 (en) Lever-type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JP2007149420A (ja) レバー嵌合式コネクタ
CN106848658B (zh) 电连接器
JP2003031303A (ja) 防水式低挿入力コネクタ
JP3862147B2 (ja) コネクタの結合検知装置
JPH07302648A (ja) コネクタのロック結合検知構造
CN212626327U (zh) 高压连接器
US7223114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JP2001068212A (ja) コネクタ結合構造
JP3961228B2 (ja) レバー嵌合式コネクタ
CN111129835B (zh) 一种方便插接的大功率电源连接器
JP2000268904A (ja) Fpc接続用コネクタ
JP2007018898A (ja) コネクタ
JP3789073B2 (ja) フレキシブル導体の接続コネクタ
JP5299316B2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3353813B2 (ja) コネクタ嵌合構造
JPH10223311A (ja) コネクタ嵌合構造
JP3042824B2 (ja) 端子ショート機構と嵌合確認機構を備えたコネクタ
JP4191763B2 (ja) レバー型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JP3647701B2 (ja) フラット回路体用のコネクタ及び該コネクタへのフラット回路体の接続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