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21326U - 一种自动化金属双极板测漏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化金属双极板测漏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621326U CN212621326U CN202021430319.5U CN202021430319U CN212621326U CN 212621326 U CN212621326 U CN 212621326U CN 202021430319 U CN202021430319 U CN 202021430319U CN 212621326 U CN212621326 U CN 2126213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tection
- control module
- bipolar plate
- template
- leak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化金属双极板测漏设备,包括设备壳体,设备壳体前端设有检测开口,检测开口内设有加压测漏组件;还包括控制加压测漏组件运行的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驱动机构和加压管路组件电连接,控制模块连接有显示检测参数的显示屏模块和发送控制指令的按钮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还连接有设于检测开口两侧的光栅传感器。自动化金属双极板测漏设备能够对金属双极板自动进行加压测漏操作;在检测后无需人为判断测漏数据,更为省时省力。在操作中还可避免操作人员误触按钮控制模块使上压板向下移动导致手部受压,提高金属双极板测漏过程中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双极板测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金属双极板测漏设备。
背景技术
金属双极板是燃料电池重要部件之一,双极板的功能是提供气体流道,防止电池内的氢气氧气互串,所以测漏是双极板质量检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现有技术中的测漏装置为手动装置,每次测漏时都需要手动加压,效率低下,测试结果通过压力显示表显示,压力显示表的精度范围大,比较难控制合格率,手动监测的缺点如下:1.只能实现人工手动加压,每次扭动压力表时需要缓速扭动看表到达指定数值后才能扭紧,费时费力;2.在完成加压后,显示的数值在有些时候会出现上下来回跳动,气体压力会有波动,测量时间较长,从而导致效率较低,每次测量时间至少需要2分钟以上,效率较低,而且效果并不直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金属双极板测漏设备,能够实现自动加压测漏操作,进而减少设备等待时间;达到节省人力且提高产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化金属双极板测漏设备,包括设备壳体,所述设备壳体前端设有检测开口,所述检测开口内设有加压测漏组件;所述加压测漏组件包括自上而下相对布置的上压板和下压板,所述下压板固定于检测开口底面,所述下压板上端固定有可拆卸的测漏下模板,所述测漏下模板上表面开设有若干测漏孔,各个所述测漏孔与设于设备壳体内的加压管路组件连通;所述上压板上端连接有驱动上压板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上压板下端可拆卸地连接有能够随上压板上下移动的测漏上模板;
还包括控制加压测漏组件运行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驱动机构和加压管路组件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有显示检测参数的显示屏模块和发送控制指令的按钮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还连接有设于检测开口两侧的光栅传感器。
本技术方案中:自动化金属双极板测漏设备能够对金属双极板自动进行加压测漏操作;加压测漏组件的下压板固定在检测开口上、上压板在驱动机构驱动下能够上下移动,进而改变上压板与下压板之间的距离;待检测的金属双极板能够放置在测漏下模板上,在检测时,操作人员利用按钮控制模块向控制模块发送控制指令,在控制驱动组件运行时,测漏上模板在上压板带动下紧压在金属双极板上,在上压板的带动下可提高测漏上模板加压的稳定性,可提高检测准确率;在加压管路组件运行时,加压管路组件在控制模块下向金属双极板加压,各项检测的气压参数可通过显示屏模块显示,通过控制模块可根据需要设定参数实现自动判定产品是否符合要求,这样在检测后无需人为判断测漏数据,避免出现混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效率低、测漏耗时的问题。
此外,本技术方案在检测开口布置有光栅传感器,操作人员将金属双极板从检测开口送入测漏下模板的过程中,操作人员手部会阻隔光栅传感器光感信号,进而检测到光操作人员手部位于检测开口,进而控制驱动机构保持停止状态,避免操作人员误触按钮控制模块使上压板向下移动导致手部受压,提高金属双极板测漏过程中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加压管路组件包括设于测漏下模板外侧的若干气压接头,所述气压接头与测漏孔相通并连接有加压管,所述加压管连接有设于设备壳体内的加压气泵,所述加压气泵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压管与气压接头之间的通路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模块相连。
优选的,所述下压板对应测漏下模板两侧设有沿竖向布置的导向柱,各个所述导向柱上安装有固定在上压板上的直线轴承模块。
优选的,所述测漏下模板各个棱角处外侧设有固定在下压板上的L形固定块,所述L形固定块上螺接有前端抵靠在测漏下模板外侧面上的固定螺杆。
优选的,所述测漏下模板和测漏下模板相对的表面上贴合有加压密封条,所述加压密封条环绕测漏孔布置。
优选的,所述测漏下模板上表面设有沿测漏下模板对角线相对布置的定位柱,所述测漏上模板下表面设有与定位柱相对布置的定位孔。
优选的,所述按钮控制模块包括升降按钮和急停按钮,所述升降按钮和急停按钮布置在位于设备壳体对应检测开口外侧的操作平台上。
优选的,所述检测开口顶壁固定有与控制模块连接的检测照明灯。
优选的,所述设备壳体包括检测部和存储部,所述检测开口设于检测部前侧面,所述操作平台沿检测开口底壁向外延伸,所述存储部内设有存储腔,所述存储部上前侧面铰接有开闭存储腔的挡板,所述检测部后侧面设有控制模块安装区和检测部件容纳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化金属双极板测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化金属双极板测漏设备的测漏下模板俯视图。
附图标记:设备壳体100、操作平台110、检测开口120、上压板200、下压板300、测漏上模板400、测漏下模板500、测漏孔510、L形固定块600、光栅传感器700、导向柱800、显示屏模块900、按钮控制模块1000、气压接头1100、加压管1200、固定螺杆1300、直线轴承模块1400、检测照明灯1500、定位柱1600、驱动机构1700、加压密封条1800。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功能、方法等仅仅是现有技术的常规适应性应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实质在于硬件之间的连接关系。本实用新型对于功能、方法的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化金属双极板测漏设备,自动化金属双极板测漏设备能够对金属双极板自动进行加压测漏操作。其具体包括设备壳体100,设备壳体100前端设有检测开口120,所述检测开口120内设有加压测漏组件;所述加压测漏组件包括自上而下相对布置的上压板200和下压板300,所述下压板300固定于检测开口120底面,所述下压板300上端固定有可拆卸的测漏下模板500,所述测漏下模板500上表面开设有若干测漏孔510,各个所述测漏孔510与设于设备壳体100内的加压管1200路组件连通;所述上压板200上端连接有驱动上压板200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1700,上压板200下端可拆卸地连接有能够随上压板200上下移动的测漏上模板400。
如图1所示,加压测漏组件的下压板300固定在检测开口120上、上压板200在驱动机构1700驱动下能够上下移动,进而改变上压板200与下压板300之间的距离;待检测的金属双极板能够放置在测漏下模板500上,当上压板200向下移动时可使测漏上模板400紧压在待检测的金属双极板上,完成对金属双极板的压紧后,加压管1200路组件可产生气压并通过测漏孔510作用在金属双极板上,根据各处测漏孔510压力即可得到金属双极板是否符合要求。为了实现自动化测漏操作,本实施例提供了用于控制加压测漏组件运行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驱动机构1700和加压管1200路组件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有显示检测参数的显示屏模块900和发送控制指令的按钮控制模块1000,所述控制模块还连接有设于检测开口120两侧的光栅传感器700。在检测时,操作人员利用按钮控制模块1000向控制模块发送控制指令,在控制驱动组件运行时,测漏上模板400在上压板200带动下紧压在金属双极板上,在上压板200的带动下可提高测漏上模板400加压的稳定性,可提高检测的准确率;在加压管1200路组件运行时,加压管1200路组件在控制模块下向金属双极板加压,各项检测的气压参数可通过显示屏模块900显示,通过PLC控制器根据设定参数可自动判定产品是否符合要求,这样在检测后无需人为判断测漏数据,避免出现混淆;解决了效率低,测漏耗时的问题,更为省时省力。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检测开口120布置有光栅传感器700,操作人员将金属双极板从检测开口120送入测漏下模板500的过程中,操作人员手部会阻隔光栅传感器700光感信号,进而检测到光操作人员手部位于检测开口120,进而控制驱动机构1700保持停止状态,避免操作人员误触按钮控制模块1000使上压板200向下移动导致手部受压,提高金属双极板测漏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1700可选用驱动气缸,驱动气缸连接相应的控制阀,进而利用控制模块自动控制上压板100向金属双极板加压。本实施例中用于控制加压测漏组件的控制模块可优先选用独立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是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电子系统,可执行操作人员输入指令,进而提高测漏检测的自动化程度。
如图1和图2所示,用于加压的加压管1200路组件包括设于测漏下模板500外侧的若干气压接头1100,所述气压接头1100与测漏孔510相通并连接有加压管1200,所述加压管1200连接有设于设备壳体100内的加压气泵,所述加压气泵与控制模块电连接。加压管1200与气压接头1100之间的通路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模块相连。这样,通过加压气泵可实现自动加压,气压压力可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检测参数可显示在显示屏模块900上,以便检测技术人员查看。
如前所述,下压板300在驱动机构1700驱动下实现上下移动,为了提高上压板200移动的稳定性,本实施例在下压板300对应测漏下模板500两侧设有沿竖向布置的导向柱800,各个所述导向柱800上安装有固定在上压板200上的直线轴承模块1400。这样,上压板200能够沿导向柱800上下稳定移动,同时由于直线轴承模块1400与导向柱800能够形成滚动配合,可降低上压板200移动的摩擦力同时提高上压板200上下移动精度。
如图1和图2所示,由于不同规格的金属双极板大小不同,与之对应的测漏下模板500需要更换至与金属双极板相适应的规格,为了便于更换测漏下模板500,本实施例在测漏下模板500各个棱角处外侧设有固定在下压板300上的L形固定块600,所述L形固定块600上螺接有前端抵靠在测漏下模板500外侧面上的固定螺杆1300。通过L形固定块600可包围形成测漏下模板500的安装区域,通过转动固定螺杆1300可完成对测漏下模板500的固定或拆卸,以便技术人员快速完成安装和拆卸操作。
由于测漏过程中需要确保密封性,本实施例在测漏下模板500和测漏下模板500相对的表面上贴合有加压密封条1800,所述加压密封条1800环绕测漏孔510布置。密封胶圈可提高金属双极板紧压之后的密封性。
金属双极板在检测时需要准确放入测漏下模板500对应的检测位置,为了提高安装的精确度,本实施例在测漏下模板500上表面设有沿测漏下模板500对角线相对布置的定位柱1600,所述测漏上模板400下表面设有与定位柱1600相对布置的定位孔。定位柱1600与定位孔配合一方面可提高金属双极板安装的准确度、另一方面能够时测漏上模板400准确紧压在金属双极板上表面相应的位置上,避免发生错位。
用于发送控制指令的按钮控制模块1000包括升降按钮和急停按钮,所述升降按钮和急停按钮布置在位于设备壳体100对应检测开口120外侧的操作平台110上。这样,通过升降按钮可实现上压板200的上下移动的控制,急停按钮能够发送急停指令,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关闭设备。
为了便于技术人员放置金属双极板进行检测,本实施例在检测开口120顶壁固定有与控制模块连接的检测照明灯1500。检测照明灯1500可提高检测区域的环境亮度,提高操作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设备壳体100包括检测部和存储部,所述检测开口120设于检测部前侧面,所述操作平台110沿检测开口120底壁向外延伸,所述存储部内设有存储腔,所述存储部上前侧面铰接有开闭存储腔的挡板,所述检测部后侧面设有控制模块安装区和检测部件容纳区。这样,相应的检测部件可布置在检测开口120内,位于存储部内的存储腔可用于存储操作工具,同时控制模块的PLC控制器设备可安装在控制模块安装区内,气泵等加压检测部件可布置在检测部件容纳区内,实现分区布置,提高设备的模块化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系统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自动化金属双极板测漏设备,包括设备壳体(100),所述设备壳体(100)前端设有检测开口(120),所述检测开口(120)内设有加压测漏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压测漏组件包括自上而下相对布置的上压板(200)和下压板(300),所述下压板(300)固定于检测开口(120)底面,所述下压板(300)上端固定有可拆卸的测漏下模板(500),所述测漏下模板(500)上表面开设有若干测漏孔(510),各个所述测漏孔(510)与设于设备壳体(100)内的加压管路组件连通;所述上压板(200)上端连接有驱动上压板(200)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1700),上压板(200)下端可拆卸地连接有能够随上压板(200)上下移动的测漏上模板(400);
还包括控制加压测漏组件运行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驱动机构(1700)和加压管路组件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有显示检测参数的显示屏模块(900)和发送控制指令的按钮控制模块(1000),所述控制模块还连接有设于检测开口(120)两侧的光栅传感器(7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金属双极板测漏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压管路组件包括设于测漏下模板(500)外侧的若干气压接头(1100),所述气压接头(1100)与测漏孔(510)相通并连接有加压管(1200),所述加压管(1200)连接有设于设备壳体(100)内的加压气泵,所述加压气泵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金属双极板测漏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压管(1200)与气压接头(1100)之间的通路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模块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金属双极板测漏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压板(300)对应测漏下模板(500)两侧设有沿竖向布置的导向柱(800),各个所述导向柱(800)上安装有固定在上压板(200)上的直线轴承模块(14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金属双极板测漏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漏下模板(500)各个棱角处外侧设有固定在下压板(300)上的L形固定块(600),所述L形固定块(600)上螺接有前端抵靠在测漏下模板(500)外侧面上的固定螺杆(13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金属双极板测漏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漏下模板(500)和测漏下模板(500)相对的表面上贴合有加压密封条(1800),所述加压密封条(1800)环绕测漏孔(510)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金属双极板测漏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漏下模板(500)上表面设有沿测漏下模板(500)对角线相对布置的定位柱(1600),所述测漏上模板(400)下表面设有与定位柱(1600)相对布置的定位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金属双极板测漏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钮控制模块(1000)包括升降按钮和急停按钮,所述升降按钮和急停按钮布置在位于设备壳体(100)对应检测开口(120)外侧的操作平台(110)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金属双极板测漏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开口(120)顶壁固定有与控制模块连接的检测照明灯(1500)。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化金属双极板测漏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壳体(100)包括检测部和存储部,所述检测开口(120)设于检测部前侧面,所述操作平台(110)沿检测开口(120)底壁向外延伸,所述存储部内设有存储腔,所述存储部上前侧面铰接有开闭存储腔的挡板,所述检测部后侧面设有控制模块安装区和检测部件容纳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430319.5U CN212621326U (zh) | 2020-07-20 | 2020-07-20 | 一种自动化金属双极板测漏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430319.5U CN212621326U (zh) | 2020-07-20 | 2020-07-20 | 一种自动化金属双极板测漏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621326U true CN212621326U (zh) | 2021-02-26 |
Family
ID=74719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430319.5U Active CN212621326U (zh) | 2020-07-20 | 2020-07-20 | 一种自动化金属双极板测漏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621326U (zh) |
-
2020
- 2020-07-20 CN CN202021430319.5U patent/CN21262132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458839B (zh) | 一种发动机前盖总成检漏装置及方法 | |
CN101963539A (zh) | 一种机电产品内腔气密性检测方法 | |
CN203053656U (zh) | 一种水嘴水压气压密封检测机 | |
CN103808472A (zh) | 一种水泵半成品自动潜水式试漏机 | |
CN111665001A (zh) | 一种自动化金属双极板测漏设备 | |
CN112414637A (zh) | 一种电动汽车电驱动及液冷管集成检漏系统 | |
CN201464140U (zh) | 一种利用气压检测产品气密性的装置 | |
CN212621326U (zh) | 一种自动化金属双极板测漏设备 | |
CN111693227A (zh) | 气密测试装置 | |
CN102865971A (zh) | 陶瓷洁具检测系统 | |
CN105115679A (zh) | 带检测装置的排气歧管气检机 | |
CN210347020U (zh) | 一种塑料法兰气密性能检测的自动化设备 | |
CN211347232U (zh) | 一种阀体检测装置 | |
CN219244530U (zh) | 用于螺母焊接的座点自动监控装置 | |
CN204988653U (zh) | 一种检漏机 | |
CN218002841U (zh) | 一种减壳正压试漏检测装置 | |
CN203365115U (zh) | 液压阀维修对比测试台 | |
CN105699017A (zh) | 一种多孔工件测漏装置 | |
CN202886078U (zh) | 编织管试水试气机 | |
CN204881998U (zh) | 多方位阶梯面孔压紧密封式曲轴箱体气密性检具 | |
CN210109270U (zh) | 机车风压继电器检测设备 | |
CN106197888A (zh) | 一种自动测漏设备 | |
CN209477858U (zh) | 一种工件装夹的辅助检测装置 | |
CN211347233U (zh) | 一种阀体检测装置 | |
CN215004147U (zh) | 一种压缩机气阀气密性检测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