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20180U - 一种新型节能的预焙阳极焙烧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节能的预焙阳极焙烧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20180U
CN212620180U CN202021185071.0U CN202021185071U CN212620180U CN 212620180 U CN212620180 U CN 212620180U CN 202021185071 U CN202021185071 U CN 202021185071U CN 212620180 U CN212620180 U CN 2126201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rnace body
pipeline
roasting furnace
fan
filt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8507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龙
杨洪保
黄三财
徐赋
曹建富
巫桂萍
刘胜园
陈朝永
罗军建
莫林
卢锋
屈桂臣
肖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se Haohai Carb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se Haohai Carb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se Haohai Carb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se Haohai Carb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8507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201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201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201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节能的预焙阳极焙烧炉,属于焙烧炉技术领域,包括焙烧炉本体、设置在所述焙烧炉本体上部一侧与所述焙烧炉本体连通的进料管道以及设置在所述焙烧炉本体上部另一侧与所述焙烧炉本体连通的过滤管道,所述过滤管道上部设置有排烟管道,过滤管道内部设置有若干上下间隔分布的滤尘网。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烟气回收组件将炭块原料焙烧时聚集在过滤管道内部的高温烟气输送至进料管道内部,从而对进料管道内部的炭块原料进行预热,从而提高炭块原料后续的焙烧效果,同时也避免了烟气中的残余热量白白流失,实现资源化利用,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以及焙烧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节能的预焙阳极焙烧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焙烧炉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节能的预焙阳极焙烧炉。
背景技术
随着当今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电解铝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电解铝用预焙阳极的生产也伴随其中,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于此同时国家对环境的要求力度和节能减排力度的不断加大,促使炭素行业纷纷改进技术。
炭块原料在进行焙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烟气,而这些烟气中含有大量未完全燃烧的粉尘颗粒以及较高的余热残留,现有技术中,大多只针对烟气的粉尘颗粒进行处理,而烟气经过粉尘处理后其余热则是直接排放,从而导致热量的平白流失,不符合环保节能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节能的预焙阳极焙烧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节能的预焙阳极焙烧炉,包括焙烧炉本体、设置在所述焙烧炉本体上部一侧与所述焙烧炉本体连通的进料管道以及设置在所述焙烧炉本体上部另一侧与所述焙烧炉本体连通的过滤管道,所述过滤管道上部设置有排烟管道,过滤管道内部设置有若干上下间隔分布的滤尘网,所述焙烧炉本体上部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过滤管道内部烟气输送至所述进料通道内部的烟气回收组件,所述进料管道内部活动设置有拨料杆,进料管道侧壁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拨料杆沿所述进料通道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进料管道侧壁的支撑箱体、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箱体内部的电机以及与所述电机输出端通过转轴连接的半齿斜齿轮,所述进料管道侧壁开设有导向槽,所述拨料杆一端自所述导向槽延伸至所述进料通道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滑套,所述滑筒中部贯穿且螺纹配合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一端延伸至所述支撑箱体内部固定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半齿斜齿轮啮合的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进料管道倾斜设置在所述焙烧炉本体上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烟气回收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焙烧炉本体上部的第一风机、连接在所述第一风机输出端的第二气管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风机输入端的第一气管,所述第二气管远离所述第一风机的一端与所述进料管道内腔连通,所述第一气管远离所述第一风机的一端与所述过滤管道内腔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第一气管与所述过滤管道的连接处位于最上层滤尘网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若干所述滤尘网由上至下网孔密度依次减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焙烧炉本体上部还设置有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输出端通过第三气管与所述过滤管道内腔连通,且所述第一气管与所述过滤管道的连接处位于最上层所述滤尘网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排烟管以及所述第一气管上均设置有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烟气回收组件将炭块原料焙烧时聚集在过滤管道内部的高温烟气输送至进料管道内部,从而对进料管道内部的炭块原料进行预热,从而提高炭块原料后续的焙烧效果,同时也避免了烟气中的残余热量白白流失,实现资源化利用,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以及焙烧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型节能的预焙阳极焙烧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新型节能的预焙阳极焙烧炉中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4为一种新型节能的预焙阳极焙烧炉中拨料杆与驱动轴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焙烧炉本体、2-进料管道、3-支撑箱体、4-电机、5-第二气管、6-第一风机、7-第一气管、8-阀门、9-过滤管道、10-排烟管、11-滤尘网、12-第二风机、13-第三气管、14-转轴、15-半齿斜齿轮、16-第一斜齿轮、17-第二斜齿轮、18-驱动轴、19-轴承、20-导向槽、21-拨料杆、22-滑套、23-固定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节能的预焙阳极焙烧炉,包括焙烧炉本体1、设置在所述焙烧炉本体1上部一侧与所述焙烧炉本体1连通的进料管道2以及设置在所述焙烧炉本体1上部另一侧与所述焙烧炉本体1连通的过滤管道9,所述过滤管道9上部设置有排烟管道10,过滤管道9内部设置有若干上下间隔分布的滤尘网11,所述焙烧炉本体1上部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过滤管道9内部烟气输送至所述进料通道2内部的烟气回收组件,所述进料管道2内部活动设置有拨料杆21,进料管道2侧壁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拨料杆沿所述进料通道2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驱动组件,具体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进料管道2侧壁的支撑箱体3、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箱体3内部的电机4以及与所述电机4输出端通过转轴14连接的半齿斜齿轮15,所述进料管道2侧壁开设有导向槽20,所述拨料杆21一端自所述导向槽20延伸至所述进料通道2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滑套22,所述滑筒22中部贯穿且螺纹配合有驱动轴18,所述驱动轴18一端延伸至所述支撑箱体3内部固定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半齿斜齿轮15啮合的第一斜齿轮16和第二斜齿轮17。
通过将用作阳极的炭块原料自进料管道2输入至焙烧炉本体1内部进行焙烧,焙烧时产生的高温烟气自过滤管道9中的滤尘网11过滤后由排烟管10排出;在上述过程中,通过烟气回收组件将过滤管道9内部的高温烟气输送至进料管道2内部,从而对进料管道2内部的炭块原料进行预热,从而提高炭块原料后续的焙烧效果,同时也避免了烟气中的残余热量白白流失,实现资源化利用,起到节能效果;高温烟气经烟气回收组件输送至进料管道2内部后,通过电机4带动转轴14转动,进而带动半齿写齿轮15转动,当半齿斜齿轮15与第一斜齿轮16啮合时,半齿斜齿轮15带动驱动轴18正向转动,由于驱动轴18与滑套22螺纹配合,在导向槽20的限制下驱使拨料杆21沿进料管道2内部移动,从而对下料管道2内部的炭块原料进行划动,对炭块原料进行分散处理,使得炭块原料能够与进入进料管道2内部的高温烟气充分接触,进而提高炭块原料的预热效果;当半齿斜齿轮15与第一齿轮16脱离啮合时,半齿斜齿轮15与第二斜齿轮17进入啮合状态,进而通过第二斜齿轮17带动驱动轴18反向转动,带动拨料杆21在进料管道2内部反向移动,如此往复,可实现拨料杆21在进料管道2内部的往复移动,对炭块原料进行持续分散。
具体的,所述进料管道2倾斜设置在所述焙烧炉本体1上部,所述支撑箱体3以及导向槽20均设置在所述进料管道2远离所述焙烧炉本体1的一侧,使得炭块原料能够自行滑动至焙烧炉本体1内部的同时,可防止炭块原料下沿进料管道2下滑时从导向槽20中漏出。
具体的,所述烟气回收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焙烧炉本体1上部的第一风机6、连接在所述第一风机6输出端的第二气管5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风机6输入端的第一气管7,所述第二气管5远离所述第一风机6的一端与所述进料管道2内腔连通,所述第一气管7远离所述第一风机6的一端与所述过滤管道9内腔连通。
通过第一风机6将进入过滤管道9内部的高温烟气经第一气管7以及第二气管6抽送至进料管道2内部,对炭块原料进行预热。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管7与所述过滤管道9的连接处位于最上层滤尘网11上方,可使得高温烟气中未完全燃烧的粉尘在经过滤尘网11过滤后再被第一风机6抽送至进料管道2内部,从而保证输入至进料管道2内部的高温烟气的洁净。
具体的,若干所述滤尘网11由上至下网孔密度依次减小,从而实现烟气粉尘的逐级过滤,提高粉尘与烟气的分离效果。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用作阳极的炭块原料自进料管道2输入至焙烧炉本体1内部进行焙烧,焙烧时产生的高温烟气自过滤管道9中的滤尘网11过滤后由排烟管10排出;在上述过程中,通过烟气回收组件将过滤管道9内部的高温烟气输送至进料管道2内部,从而对进料管道2内部的炭块原料进行预热,从而提高炭块原料后续的焙烧效果,同时也避免了烟气中的残余热量白白流失,实现资源化利用,起到节能效果;高温烟气经烟气回收组件输送至进料管道2内部后,通过电机4带动转轴14转动,进而带动半齿写齿轮15转动,当半齿斜齿轮15与第一斜齿轮16啮合时,半齿斜齿轮15带动驱动轴18正向转动,由于驱动轴18与滑套22螺纹配合,在导向槽20的限制下驱使拨料杆21沿进料管道2内部移动,从而对下料管道2内部的炭块原料进行划动,对炭块原料进行分散处理,使得炭块原料能够与进入进料管道2内部的高温烟气充分接触,进而提高炭块原料的预热效果;当半齿斜齿轮15与第一齿轮16脱离啮合时,半齿斜齿轮15与第二斜齿轮17进入啮合状态,进而通过第二斜齿轮17带动驱动轴18反向转动,带动拨料杆21在进料管道2内部反向移动,如此往复,可实现拨料杆21在进料管道2内部的往复移动,对炭块原料进行持续分散。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2,一种新型节能的预焙阳极焙烧炉,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所述焙烧炉本体1上部还设置有第二风机12,所述第二风机12输出端通过第三气管13与所述过滤管道9内腔连通,且所述第一气管13与所述过滤管道9的连接处位于最上层所述滤尘网11上方。
通过定期打开第二风机12,第二风机12通过第三气管13向过滤管道9内部鼓吹空气,空气气流可作用于滤尘网11,将附着在滤尘网11底部未完全燃烧的粉尘反吹至焙烧炉内部,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燃烧,从而防止了粉尘持续的聚集在滤尘网11底部,造成滤尘网11的堵塞,进而影响烟气的后续过滤。
进一步的,所述排烟管10以及所述第一气管7上均设置有阀门8,在第二风机12向过滤管道9内部鼓吹空气时,可关闭排烟管10以及第一气管7上的阀门8,防止空气气流自排烟管10以及第一气管7排出,从而影响空气气流对于滤尘网11的反吹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烟气回收组件将炭块原料焙烧时聚集在过滤管道9内部的高温烟气输送至进料管道2内部,从而对进料管道2内部的炭块原料进行预热,从而提高炭块原料后续的焙烧效果,同时也避免了烟气中的残余热量白白流失,实现资源化利用,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以及焙烧效果。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Claims (7)

1.一种新型节能的预焙阳极焙烧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焙烧炉本体(1)、设置在所述焙烧炉本体(1)上部一侧与所述焙烧炉本体(1)连通的进料管道(2)以及设置在所述焙烧炉本体(1)上部另一侧与所述焙烧炉本体(1)连通的过滤管道(9),所述过滤管道(9)上部设置有排烟管道(10),过滤管道(9)内部设置有若干上下间隔分布的滤尘网(11),所述焙烧炉本体(1)上部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过滤管道(9)内部烟气输送至所述进料管道(2)内部的烟气回收组件,所述进料管道(2)内部活动设置有拨料杆(21),进料管道(2)侧壁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拨料杆沿所述进料管道(2)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进料管道(2)侧壁的支撑箱体(3)、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箱体(3)内部的电机(4)以及与所述电机(4)输出端通过转轴(14)连接的半齿斜齿轮(15),所述进料管道(2)侧壁开设有导向槽(20),所述拨料杆(21)一端自所述导向槽(20)延伸至所述进料管道(2)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滑套(22),所述滑套(22)中部贯穿且螺纹配合有驱动轴(18),所述驱动轴(18)一端延伸至所述支撑箱体(3)内部固定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半齿斜齿轮(15)啮合的第一斜齿轮(16)和第二斜齿轮(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节能的预焙阳极焙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道(2)倾斜设置在所述焙烧炉本体(1)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节能的预焙阳极焙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回收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焙烧炉本体(1)上部的第一风机(6)、连接在所述第一风机(6)输出端的第二气管(5)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风机(6)输入端的第一气管(7),所述第二气管(5)远离所述第一风机(6)的一端与所述进料管道(2)内腔连通,所述第一气管(7)远离所述第一风机(6)的一端与所述过滤管道(9)内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节能的预焙阳极焙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管(7)与所述过滤管道(9)的连接处位于最上层滤尘网(11)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节能的预焙阳极焙烧炉,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滤尘网(11)由上至下网孔密度依次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节能的预焙阳极焙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烧炉本体(1)上部还设置有第二风机(12),所述第二风机(12)输出端通过第三气管(13)与所述过滤管道(9)内腔连通,且所述第三气管(13)与所述过滤管道(9)的连接处位于最上层所述滤尘网(11)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节能的预焙阳极焙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管道(10)以及所述第一气管(7)上均设置有阀门(8)。
CN202021185071.0U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新型节能的预焙阳极焙烧炉 Active CN2126201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85071.0U CN212620180U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新型节能的预焙阳极焙烧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85071.0U CN212620180U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新型节能的预焙阳极焙烧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20180U true CN212620180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553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85071.0U Active CN212620180U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新型节能的预焙阳极焙烧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201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12248A (zh) 一种基于烟气余热回收及再热技术的节能减排方法
CN212620180U (zh) 一种新型节能的预焙阳极焙烧炉
CN117123203A (zh) 一种活性炭再生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
CN206500362U (zh) 一种带自动上料装置的谷物除尘设备
CN111623644A (zh) 一种新型节能的预焙阳极焙烧炉
CN110056895A (zh) 一种用于生物燃烧机的滚筒式破渣排渣装置
CN205262166U (zh) 一种次氧化锌生产用回转窑
CN111998679B (zh) 一种烧结矿竖式冷却与烧结烟气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装备
CN106949742A (zh) 一种加料系统和加料方法
CN218329363U (zh) 一种铜材料加工用工频感应炉烟尘收集结构
CN206803762U (zh) 一种加料系统
CN115451686A (zh) 一种易清理的卧式热循环谷物烘干机
CN209900100U (zh) 一种中药饮片加工用炒药机
CN211012474U (zh) 一种工业窑炉用积灰清理装置
CN209242682U (zh) 一种二氧化硫生产系统
CN106568324B (zh) 一种通风效果好的齿轮加工冶金炉
CN106403539A (zh) 一种稻谷烘干设备
KR101621206B1 (ko) 숯 재가공 장치
CN207685194U (zh) 一种稻壳碳化装置
CN110779324A (zh) 一种具有双层套管结构的高温回转炉
CN215952216U (zh) 一种氧化锌无烟煅烧炉
CN113477007B (zh) 一种用于焦化炉送煤口的煤粉煤渣清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36825A (zh) 环形烘烤炉的改造方法
CN217614649U (zh) 一种循环流化床
CN209619268U (zh) 一种装填内构件的热解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