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16196U - 一种电动三轮车变速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三轮车变速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16196U
CN212616196U CN202021144227.0U CN202021144227U CN212616196U CN 212616196 U CN212616196 U CN 212616196U CN 202021144227 U CN202021144227 U CN 202021144227U CN 212616196 U CN212616196 U CN 2126161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lf shell
gearbox
gear chamber
motor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4422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广锡
苏援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Shunjiu Loc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Shunjiu Loc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Shunjiu Loc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Shunjiu Loc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4422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161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161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161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三轮车变速箱,该变速箱由一个第一半壳和一个第二半壳对合固定而成,所述第二半壳上设置有与其一体成型的控制器盒体;该变速箱的内部依次具有主动齿轮室、从动齿轮室以及输出齿轮室;所述第一半壳与所述第二半壳的外缘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一一对应的固定柱。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变速箱上一体设置控制器盒体,进而使得控制器与变速箱的结构更为紧凑,也能够进一步通过控制器盒体保护控制器,同时通过在变速箱的外缘上设置固定柱,用于安装桥管,进而使得桥管与变速箱连接的主要作用力作用在变速箱的外缘上,进而避免了桥管固定在变速箱的壁厚较薄的壳体上,增大了桥管的支撑强度,进而也增加了电动三轮车的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三轮车变速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三轮车变速箱。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电动三轮车的传动机构一般都是分体式的,即电机、控制器、变速箱均分别安装,然后通过组装连接在一起,虽然该结构方便后期损坏的拆卸更换,但是这种结构也具有一定的缺点:
其一,体积较大,因为是分体式的结构,因此结构上紧凑性较低;
其二,这种结构的桥管的固定方式是通过法兰结构,将桥管固定在变速箱的壳体上,即作用在变速箱的壳体上,这样桥管在受力后则会作用在变速箱的壳体上,而变速箱的壳体来说,受其壁厚影响其承载能力较弱;例如CN 209458370U公开的一体成型的电动车差速箱箱体,其桥管的连接方式就是固定在壳体上,即壳体上开设有输出轮轴孔;再如CN209972068U公开的一种电动车分体式双轴承结构后桥,也是该种结构;
其三,控制器安装不便,在购买终端,电动车的都是出售后现场安装,在实际接线的过程中需要涉及到较多的接线,并且对于接线需要一一对应,现有的这种分体式在接线上也较为麻烦,同时由于是分体式在走线上的成本也会相对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适应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三轮车变速箱,通过在变速箱上一体设置控制器盒体,进而使得控制器与变速箱的结构更为紧凑,也能够进一步通过控制器盒体保护控制器,同时通过在变速箱的外缘上设置固定柱,用于安装桥管,进而使得桥管与变速箱连接的主要作用力作用在变速箱的外缘上,进而避免了桥管固定在变速箱的壁厚较薄的壳体上,增大了桥管的支撑强度,进而也增加了电动三轮车的强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三轮车变速箱,该变速箱由一个第一半壳和一个第二半壳对合固定而成,所述第一半壳与电机相连接,所述第二半壳上设置有与其一体成型的控制器盒体,所述控制器盒体与所述第一半壳相连通;
当所述第一半壳与所述第二半壳对合在一起时,该变速箱的内部依次具有主动齿轮室、从动齿轮室以及输出齿轮室;
所述主动齿轮室开设有供外部电机的电机轴穿入的电机轴孔,该轴孔开设在所述第一半壳上;
所述从动齿轮室内部设置有供从动齿轮安装的两个从动轴孔,该两个从动轴孔同轴线;
所述输出齿轮室开设有供外部半轴穿入的两个半轴孔,该两个半轴孔分别开设在第一半壳与第二半壳上且同轴线,所述半轴孔的端部设置有延伸至变速箱之外的凸缘;
所述第一半壳与所述第二半壳的外缘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一一对应的固定柱,这些固定柱呈周向分布在输出齿轮室的周围,这些所述固定柱用于安装桥管。
优选地,所述第一半壳与电机相连接的位置处开设穿线孔,所述控制器盒体内也开设有穿线孔,所述控制器盒体通过其内开设的穿孔与主动齿轮室相通,所述主动齿轮室通过第一半壳的穿线孔与外部相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半壳与所述第二半壳的外缘上设置有若干个一一对应的固定孔,所述第一半壳与所述第二半壳通过这些固定孔对合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盒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电线的连接的插头。
优选地,所述从动齿轮室内设置有与外界相连通的注油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变速箱将控制器盒体置于其上,实现一体,进而避免了控制器的单独安装,一方面使得控制器也能够受到类似变速箱壳体的保护,避免了对控制器的破坏,同时控制器盒体的这种结构设置,也方便的了后续的接线,可利用控制器盒体的结构设置接线插头,在后期出售安装的过程中不再需要一一接线,直接采用插头的方式插接即可;另一方面使得结构更为紧凑,控制器更加靠近电机,对于从电机上引出的电线来说,其长度会大大降低,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此外该变速与桥管的连接方式有别于传统的法兰安装,利用其上固定柱实现桥管的固定,使得桥管的主要作用力作用在变速箱的外缘上,进而避开了变速箱较薄的壳体部位,提高了桥管的支撑强度,避免了桥管对变速箱壳体的破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变速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后视图;
图4为图3中A-A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3中B-B向的剖视图;
图6为图3中C-C向的剖视图;
图7为图1的爆炸图;
图8为第一半壳的平面图;
图9为第二半壳的平面图;
图10为该变速箱内齿轮的布置图;
图11为该变速箱与其他结构安装后的爆炸图;
图12为图11的剖视图;
图13为图12中D部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变速箱、11-半轴、12-凸缘、13-固定柱、14-注油管、15-固定孔、011- 第一半壳、012-第二半壳、013-电机轴孔、014-半轴孔、015-主动齿轮室、016- 从动齿轮室、017-输出齿轮室、018-从动轴孔、2-控制器盒体、3-桥管、4-连接体、5-电机、51-电机轴、6-穿线孔、7-插头、001-主动齿轮、002-从动齿轮、 003-输出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三轮车变速箱,该变速箱由一个第一半壳011和一个第二半壳012对合固定而成,第一半壳011与电机5相连接,第二半壳012上设置有与其一体成型的控制器盒体2,控制器盒体2与第一半壳011相连通,控制器盒体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电线的连接的插头7,考虑到防水,在插头7四周需要进行密封处理;
如图6、8、9所示,当第一半壳011与第二半壳012对合在一起时,该变速箱1的内部依次具有主动齿轮室015、从动齿轮室016以及输出齿轮室017;结合图6和10,其中主动齿轮室015用于放置主动齿轮001,从动齿轮室016 用于放置从动齿轮002,输出齿轮室017用于放置输出齿轮003;
主动齿轮室015开设有供外部电机5的电机轴51穿入的电机轴孔013,该电机轴孔013开设在第一半壳011上;
从动齿轮室016内部设置有供从动齿轮002安装的两个从动轴孔018,该两个从动轴孔018同轴线;
输出齿轮室017开设有供外部半轴11穿入的两个半轴孔014,该两个半轴孔014分别开设在第一半壳011与第二半壳012上且同轴线,半轴孔014的端部设置有延伸至变速箱1之外的凸缘12,该凸缘12用于与变速箱1上的连接体4相配合,进一步的连接体4上需设有与该凸缘12配合的圆孔;
第一半壳011与第二半壳012的外缘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一一对应的固定柱13,这些固定柱13呈周向分布在输出齿轮室017的周围,这些固定柱13 用于安装桥管3,如图11所示,桥管3通过连接体4固定在变速箱1的外缘上,连接体4上需设置与固定柱13相对应的安装孔,即利用该固定柱13实现主要的承载,进而桥管3的主要作用力作用在变速箱1的外缘上,进而避开了变速箱1较薄的壳体部位,提高了桥管3的支撑强度;
对于凸缘12来说,如图12和图13所示,连接体4内壁上具有一个圆孔,嵌套在该凸缘12上,由于桥管3的固定是通过该连接体4固定在变速箱1的外缘上,将主要的作用力转移到变速箱1的外缘上,进而降低对变速箱1壳体的作用,因此凸缘12与圆孔的配合采用间隙配合,使得主要的作用力传递到变速箱1外缘上,进而不作用在变速箱1的壳体上,例如可采用H6/f5的中等间隙配合方式,在实际安装时可适当涂抹一定量的润滑油,也可采用更大的间隙配合,若间隙较大时也可辅助安装上柔性的垫片,例如聚四氟乙烯垫片。
进一步的,如图5、8、9所示,第一半壳011与电机5相连接的位置处开设穿线孔6,控制器盒体2内也开设有穿线孔6,控制器盒体2通过其内开设的穿线孔6与主动齿轮室015相通,主动齿轮室015通过第一半壳011的穿线孔6与外部相通,进而方便后续电机5电线的走线。
对于两个半壳的固定,第一半壳011与第二半壳012的外缘上设置有若干个一一对应的固定孔15,第一半壳011与第二半壳012通过这些固定孔15对合在一起,即图中在半壳的外缘处,设置多个固定孔15,进而将两个半壳固定在一起。
另外,如图1和图9所示,在从动齿轮室016内设置有与外界相连通的注油管14,以便加注。
使用时,该变速箱1的两个半壳采用铸造的工艺制造,同时固定柱13也与壳体一体成型,两个半壳通过在固定孔15内的螺栓固定在一起,对应其内的齿轮的安装则按照现有的方式进行,其齿轮的布置方式如图10所示;当该变速箱1在与其他结构组合时,桥管3焊接在连接体4上并通过固定在变速箱 1上,桥管3内的半轴11则穿过连接体4接入输出齿轮003上,连接体4上设置若干个与固定柱13相对应的安装孔,进而在变速箱1两侧的连接体4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柱13内,而在连接体4的内侧则相应的设置一个圆孔嵌套在凸缘12,最终实现桥管3的固定;对于电机5来说,其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半壳011上即可,需要注意电机5的电线需从第一半壳011的穿线孔6穿入至控制器盒体2内,进而与插头7相连接,在最后组装电动车时,则可通过该插头 7实现快速准确的接线(例如子母插头)。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5)

1.一种电动三轮车变速箱,该变速箱由一个第一半壳和一个第二半壳对合固定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壳与电机相连接,所述第二半壳上设置有与其一体成型的控制器盒体,所述控制器盒体与所述第一半壳相连通;
当所述第一半壳与所述第二半壳对合在一起时,该变速箱的内部依次具有主动齿轮室、从动齿轮室以及输出齿轮室;
所述主动齿轮室开设有供外部电机的电机轴穿入的电机轴孔,该电机轴孔开设在所述第一半壳上;
所述从动齿轮室内部设置有供从动齿轮安装的两个从动轴孔,该两个从动轴孔同轴线;
所述输出齿轮室开设有供外部半轴穿入的两个半轴孔,该两个半轴孔分别开设在第一半壳与第二半壳上且同轴线,所述半轴孔的端部设置有延伸至变速箱之外的凸缘;
所述第一半壳与所述第二半壳的外缘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一一对应的固定柱,这些固定柱呈周向分布在输出齿轮室的周围,这些所述固定柱用于安装桥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壳与电机相连接的位置处开设穿线孔,所述控制器盒体内也开设有穿线孔,所述控制器盒体通过其内开设的穿孔与主动齿轮室相通,所述主动齿轮室通过第一半壳的穿线孔与外部相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壳与所述第二半壳的外缘上设置有若干个一一对应的固定孔,所述第一半壳与所述第二半壳通过这些固定孔对合在一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盒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电线的连接的插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室内设置有与外界相连通的注油管。
CN202021144227.0U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电动三轮车变速箱 Active CN2126161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44227.0U CN212616196U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电动三轮车变速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44227.0U CN212616196U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电动三轮车变速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16196U true CN212616196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55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44227.0U Active CN212616196U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电动三轮车变速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161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367582B2 (ja) 車両の動力伝達装置
JP5062484B2 (ja) 駆動装置
CN1738155B (zh) 带有集成导线连接装置的混合传动装置马达模块
US6533696B1 (en) Vehicle drive unit
EP1186458A3 (en) Hydrostatic transmission and power train for vehicle
RU2006141181A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измерения параметров в стволе скважины
US20050206349A1 (en) Hybrid transmission motor module with integral wire connections
JP2008017693A (ja) 電動機ユニットおよび動力出力装置
CN212616196U (zh) 一种电动三轮车变速箱
CN111600431A (zh) 一种电动油泵
US9071087B2 (en) Electric drive device for motor vehicle
JP2009284660A (ja) モータユニットおよびモータ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CN107949492B (zh) 混合动力车及车辆
CA2670465C (en) Barrel motor
JP3530406B2 (ja) 増減速装置
EP1419921B1 (en) Hybrid transmission
EP1419920B1 (en) Hybrid transmission
US6447336B1 (en) Passage seal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a motorized conveyor pulley
JP6365576B2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及び車両
ATE479855T1 (de) Vorrichtung zur leistungsübertragung in einem fahrzeug zwischen der wärmekraftmaschinenwelle und einer radachse
JP2017177965A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及び車両
CN110608265B (zh) 齿轮箱及电铲
CN220248866U (zh) 一种减速箱
ES2881082T3 (es) Conjunto de potencia para patinete eléctrico
CN217056176U (zh) 一种零齿差传动动力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