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56176U - 一种零齿差传动动力单元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零齿差传动动力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56176U
CN217056176U CN202121480556.7U CN202121480556U CN217056176U CN 217056176 U CN217056176 U CN 217056176U CN 202121480556 U CN202121480556 U CN 202121480556U CN 217056176 U CN217056176 U CN 2170561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eccentric shaft
motor
tooth
zer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8055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房卫东
俞俊海
周志坚
段悠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Bolin Advanced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Bolin Advanced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Bolin Advanced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Bolin Advanced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8055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561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561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561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零齿差传动动力单元,包括同轴设置的输出轴、双联齿轮、偏心轴,所述双联齿轮包括同轴固接的、存在齿差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输出轴底部轴向开设一容置腔,所述第二齿轮容纳于所述容置腔中,该容置腔具有匹配第二齿轮外齿圈的内齿圈轮廓,且第二齿轮的外齿圈与该内齿圈零齿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外周套设有与其相啮合的、存在齿差的固定内齿圈;所述偏心轴穿过双联齿轮的中心,且偏心轴顶部置于容置腔中设置;所述偏心轴底部设有用于带动其转动的电机。本实用新型将电机以及电机的控制器集成到减速机构中,结构紧凑小巧,同时实现了减小回程间隙的目的,使产品的应用灵活性大大增加,具有减速比大、传动精度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零齿差传动动力单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速器减速齿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零齿差传动动力单元。
背景技术
减速器,用于在原动机和工作机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力矩的作用,其主要目的是降低转速、增加转矩。现有的减速器根据传动结构不同可分为蜗杆减速器、摆线针轮减速器、行星减速器和谐波减速器等,他们各自适用于不同的场所。
少齿差行星减速器是行星减速器的一种,其主要利用具有齿数相差的外齿轮与内齿轮组成的啮合齿轮副实现降低转速、增加力矩的作用。传统的少齿差行星减速减速比是通过多级行星减速机构叠加形成,还需要外接电机提供动力,相对应的空间和效率都会有大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零齿差传动动力单元,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既减小减速器整体尺寸、增加减速比,又能减小回程间隙、提高传动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零齿差传动动力单元,包括同轴设置的输出轴、双联齿轮、偏心轴,所述双联齿轮包括同轴固接的、存在齿差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输出轴底部轴向开设一容置腔,所述第二齿轮容纳于所述容置腔中,且第二齿轮的外齿圈与输出轴内壁零齿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外周套设有与其相啮合的、存在齿差的固定内齿圈;所述偏心轴穿过双联齿轮的中心,且偏心轴顶部置于容置腔中设置;所述偏心轴底部设有用于带动其转动的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包括从外到内依次同轴套设的电机壳体、定子和转子;其中,所述偏心轴穿过转子的中心并与其固接,所述定子与电机壳体固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偏心轴底部,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器座以及容纳于控制器座内部的控制器本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还包括散热盖,所述散热盖盖设于控制器座底部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还包括电机挡盖,所述电机挡盖套设于所述双联齿轮和定子之间的偏心轴外周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挡盖与偏心轴连接处设有骨架油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内齿圈顶端开设有挡圈槽,所述挡圈槽中容纳有孔用挡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将电机以及电机的控制器集成到减速机构中,结构紧凑,尺寸小巧,同时实现了减小回程间隙的目的,使产品的应用灵活性大大增加。通过偏心轴驱动双联齿轮的第一齿轮,同时固定内齿圈与第一齿轮少齿差啮合产生减速,双联齿轮的第二齿轮与输出轴的内齿圈零齿差啮合将减速后的转速和扭矩传递,具有减速比大、传动精度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剖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爆炸图;
图中:1-输出轴、11-容置腔、2-双联齿轮、21-第一齿轮、22-第二齿轮、3-偏心轴、4-固定内齿圈、41-挡圈槽、42-孔用挡圈、5-电机、51-电机壳体、52-定子、53-转子、54-电机挡盖、55-骨架油封、56-散热盖、57-控制器、571-控制器座、572-控制器本体、6-齿轮轴承、7-输出轴轴承、8-内齿圈轴承、9-控制器轴承、10-轴端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零齿差传动动力单元,包括同轴设置的输出轴1、双联齿轮2、偏心轴3,双联齿轮2包括同轴固接的、存在齿差的第一齿轮21和第二齿轮22,第一齿轮21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22设置。输出轴1底部轴向开设一容置腔11,第二齿轮22容纳于容置腔11中,该容置腔11具有匹配第二齿轮22外齿圈的内齿圈轮廓,该内齿圈与第二齿轮22的外齿圈零齿差啮合;第一齿轮21外周套设有与其啮合的固定内齿圈4。偏心轴3穿过双联齿轮2的中心,且偏心轴3顶部置于容置腔11中;偏心轴3底部设有用于带动其转动的电机5。
Figure BDA0003138930250000031
其中,i代表传动比,Z1代表第一齿轮21的齿数,Z2代表固定内齿圈4的齿数。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设定第一齿轮21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22,但是,本实用新型的零齿差传动中不限定小直径齿轮为零齿差传动齿轮。
进一步的,电机5包括从外到内依次同轴套设在一起的电机壳体51、定子52和转子53;其中,偏心轴3穿过转子53的中心并与其固接,定子52与电机壳体51固接,电机壳体51与固定内齿圈4固接;偏心轴3底部设有控制器57,控制器57包括控制器座571以及容纳于控制器座571内部的控制器本体572,控制器座571与电机壳体51固接。偏心轴3相当于输入轴,通过控制器57驱动转子53高速转动,转子53的高速转动为偏心轴3提供动力,带动偏心轴3转动起来,偏心轴3带动双联齿轮2转动,进而双联齿轮2带动输出轴1转动。
进一步的,电机5两头通过散热盖56和电机挡盖54实现其密封和散热,其中,散热盖56盖设于控制器座571底部设置;电机挡盖54套设于双联齿轮2和定子52之间的偏心轴3外周设置,并且,电机挡盖54与偏心轴3连接处设有骨架油封55。固定内齿圈4顶端开设有挡圈槽41,挡圈槽41中容纳有孔用挡圈42。孔用挡圈42用于对整体结构进行轴向固定。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控制器座571、电机壳体51、固定内齿圈4沿着靠近输出轴1输出端的方向依次固定实现周向固定,两端通过散热盖56和孔用挡圈42进行轴向限位,形成一个近似封闭的整体,结构紧凑小巧。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顺序如下:
一、零齿差减速机构装配:
1、将两个输出轴轴承7中的一个压入到输出轴1外周,另一个压入到输出轴1沉孔内;2、将内齿圈轴承8压入到固定内齿圈4内;
3、用工装将装有2个输出轴轴承7的输出轴1压入到装有内齿圈轴承8的固定内齿圈4中;
4、将孔用挡圈42装入固定内齿圈4的挡圈槽中;
5、将两个齿轮轴承6压入到双联齿轮2内圈中,形成双联齿轮组件。
二、电机组件装配
6、将转子53压到电机偏心轴3上;
7、将定子52压入到电机壳体51中;
8、将骨架油封55装到电机挡盖54中;
9、将控制器轴承9压入到控制器座571中;
10、将装有转子53的偏心轴3插入到装有定子52的电机壳体51中;
11、将装有骨架油封55的电机挡盖54,套在偏心轴3上并装入到电机壳体51中;
12、将装有控制器轴承9的控制器座571安装到电机壳体51上,旋转偏心轴3运转顺畅。
三、控制器组件装配
13、用螺钉将控制器本体572固定到散热盖56上,控制器本体572与散热盖56间的空隙填充散热硅胶;
14、连接电机线缆安装到控制器本体572上,并将电源线及相关线缆引出到控制器座571外;
15、将装有控制器本体572的散热盖56固定到控制器座571上。
四、总装
16、将双联齿轮组件套到偏心轴3上;
17、将轴端挡圈10安装到偏心轴3上;
18、将电机装配组件和控制器装配组件及偏心轴3上的双联齿轮组件安装到固定内齿圈4和输出轴1中;
19、用螺钉将电机装配组件和控制器装配组件固定到固定内齿圈4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本发明将减速机构、电机及电机的控制器集成到一起。控制器配套有相应的操作软件,在操作软件的界面中,可对电机运动参数进行设置,设置完成后启动电源,装有转子53的偏心轴3旋转;固定内齿圈4和第一齿轮21有齿差,因此套在偏心轴3上的双联齿轮2在偏心轴3的驱动和在与固定内齿圈4的啮合作用下作减速旋转;第二齿轮22与输出轴1的内齿圈为零齿差啮合,输出轴1将双联齿轮的转速1:1传递。
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故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申请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各种等同变换,均为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零齿差传动动力单元,包括同轴设置的输出轴(1)、双联齿轮(2)、偏心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联齿轮(2)包括同轴固接的、存在齿差的第一齿轮(21)和第二齿轮(22),所述输出轴(1)底部轴向开设一容置腔(11),所述第二齿轮(22)容纳于所述容置腔(11)中,且第二齿轮(22)的外齿圈与输出轴(1)内壁零齿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21)外周套设有与其相啮合的、存在齿差的固定内齿圈(4);所述偏心轴(3)穿过双联齿轮(2)的中心,且偏心轴(3)顶部置于容置腔(11)中设置;所述偏心轴(3)底部设有用于带动其转动的电机(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齿差传动动力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5)包括从外到内依次同轴套设的电机壳体(51)、定子(52)和转子(53);其中,所述偏心轴(3)穿过转子(53)的中心并与其固接,所述定子(52)与电机壳体(51)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零齿差传动动力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5)还包括控制器(57),所述控制器(57)设于所述偏心轴(3)底部,所述控制器(57)包括控制器座(571)以及容纳于控制器座(571)内部的控制器本体(57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零齿差传动动力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5)还包括散热盖(56),所述散热盖(56)盖设于控制器座(571)底部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零齿差传动动力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5)还包括电机挡盖(54),所述电机挡盖(54)套设于所述双联齿轮(2)和定子(52)之间的偏心轴(3)外周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零齿差传动动力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挡盖(54)与偏心轴(3)连接处设有骨架油封(5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齿差传动动力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内齿圈(4)顶端开设有挡圈槽(41),所述挡圈槽(41)中容纳有孔用挡圈(42)。
CN202121480556.7U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零齿差传动动力单元 Active CN2170561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80556.7U CN217056176U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零齿差传动动力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80556.7U CN217056176U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零齿差传动动力单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56176U true CN217056176U (zh) 2022-07-26

Family

ID=82464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80556.7U Active CN217056176U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零齿差传动动力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561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80085A (zh) 一种零齿差传动动力单元
CN217056176U (zh) 一种零齿差传动动力单元
CN110829716A (zh) 一种无刷外转子电机与行星减速箱的集成结构
CN210919983U (zh) 机器人关节动力模组
CN109780163B (zh) 一种往复式圆柱正弦端面活齿减速器
JPH0810019B2 (ja) ワンウェイクラッチを組込んだ遊星歯車変速機構
CN110822055A (zh) 一种谐波减速器
CN214274368U (zh) 一种内置齿差行星轮齿轮箱的电机
CN211009798U (zh) 一种谐波减速器
CN212137466U (zh) 电机
CN212509373U (zh) 行星齿轮减速箱
CN210218568U (zh) 减速器
CN112728019A (zh) 一种内置齿差行星轮齿轮箱的电机
CN113685495A (zh) 一种联动驱动减速机构
CN211046679U (zh) 一种无刷外转子电机与行星减速箱的集成结构
CN107701667B (zh) 一种复合减速器
CN217463076U (zh) 一种一级双曲少齿差减速器
CN218940870U (zh) 一种减速电机
CN211639973U (zh) 一种嵌套型两级行星减速结构的机器人一体关节
CN213094008U (zh) 一种双向输出微型齿轮减速马达
TWM588751U (zh) 減速裝置
CN220107755U (zh) 一种减速电机
CN214643643U (zh) 一种直接集成谐波传动部件的模块化关节
CN217307460U (zh) 一种内置行星轮系电机
CN212421349U (zh) 一种中空摆线减速机及电动关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