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07652U - 一种双工位上料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工位上料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07652U
CN212607652U CN202020612160.2U CN202020612160U CN212607652U CN 212607652 U CN212607652 U CN 212607652U CN 202020612160 U CN202020612160 U CN 202020612160U CN 212607652 U CN212607652 U CN 2126076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plate
adjusting
fixedly connected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1216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礼诚
严静波
吕辉
曾兵兵
任涛涛
程岩
徐琼
吴群策
廖延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Leap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Leap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Leap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Leap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1216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076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076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076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工位上料机,包括输送机构,输送机构行进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平台、用于驱动每个平台上下移动的第一升降机构,每个平台的上方均设置有吸片机构;所述吸片机构包括平移机构和与平移机构固定连接的第二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的升降端设置有用于吸取平台上物料的吸嘴;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升降丝杠、升降板、升降框架和多个立柱,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皮带与升降丝杠驱动连接,升降丝杠在远离第一电机的顶出端穿过升降板伸长,升降丝杠与升降板转动连接,多个立柱的一端与升降框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平台的下底面固定连接,升降框架与升降板固定连接;本申请通过实现了双工位同时上料,提高了上料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双工位上料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片状物料上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工位上料机。
背景技术
片状物料是上述小型产品中常用的一种物料,例如偏光片、偏振片,超薄的眼镜片、层状复合片等,片状物料往往面积和厚度较小,在上料、搬运时容易出现轻微变形。这种现象会增加自动上料、装配的难度。在现有技术中,片状物料的上料往往采用人工上料的方式,避免由于变形造成的自动上料难度增大。但是,人工上料的速度慢,也不排除对物料造成损伤的可能性。人工上料的定位准确性也相对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双工位上料机,实现双工位上料,提高了物料的上料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工位上料机,包括输送机构,输送机构行进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平台、用于驱动每个平台上下移动的第一升降机构,每个平台的上方均设置有吸片机构;所述吸片机构包括平移机构和与平移机构固定连接的第二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的升降端设置有用于吸取平台上物料的吸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升降丝杠、升降板、升降框架和多个立柱,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皮带与升降丝杠驱动连接,升降丝杠在远离第一电机的顶出端穿过升降板伸长,升降丝杠与升降板转动连接,多个立柱的一端与升降框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平台的下底面固定连接,升降框架与升降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平移机构包括平移固定板、滚珠丝杠、固定于平移固定板上的第二电机和与滚珠丝杠固定连接的平移滑动板,滚珠丝杠的一端连接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另一端固定于平移固定板上,平移滑动板与平移固定板滑动连接,平移固定板与第二升降机构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导轨、与平移滑动板固定连接的升降固定板、与升降固定板滑动连接的升降滑动板和用于驱动升降滑动板运动的第五电机,第一导轨设置于平移固定板的两侧,升降固定板与第一导轨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升降固定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导轨,第二导轨之间彼此间隔、平行设置,升降滑动板与第二导轨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导轨与平移固定板平行设置,升降固定板与升降滑动板的运动方向垂直,滚珠丝杠的转动方向与输送机构行进方向的垂直。
进一步地,还包括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夹持调节板和多个夹持板,夹持调节板设置于平台下方,多个夹持板的一端与夹持调节板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平台后伸长,多个夹持板之间形成至少一个用于放置物料的物料腔;
每个物料腔的上方均设置至少一个吸嘴,每个吸嘴均固定于升降滑动板的升降端。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调节板包括两个第一调节板和两个第二调节板,两个第一调节板和两个第二调节板的轴线均与平台的轴线平行,多个夹持板中包括多个前后夹持板和多个左右夹持板;
多个前后夹持板设置为与两个第一调节板对应的两组,每一组前后夹持板与对应的第一调节板固定连接;
多个左右夹持板设置为与两个第二调节板对应的两组,每一组左右夹持板与对应的第二调节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两个第一调节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三导轨、用于调节第一调节板前后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三电机和第一连杆机构,第一连杆机构的一端连接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另一端通过第一滑块连接到第三导轨上,第一滑块与第一调节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调节板的下方设置有第四导轨和用于调节第二调节板前后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四电机和第二连杆机构,第二连杆机构的一端连接到第四电机的输出端、另一端通过第二滑块连接到第四导轨上,第二滑块与第二调节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工位上料机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中提供的一种双工位上料机,在本申请设置了两个工位,两个工位分别设置于输送机构的两侧,每个工位均包括平台、第一升降机构、吸片机构和吸嘴,本申请采用两个工位从平台上将物料输送到输送机构上,实现了双工位上料,提高了物料的上料效率;通过升降框架将多个立柱进行稳定固定,提高了平台被立柱顶出和收缩的运动稳定性,避免了平台上下运动出现倾斜的缺陷;本申请在对吸嘴进行移动时,将平移机构与第二升降机构组合,平移机构带动第二升降机构运动,进而实现对吸嘴的实时位置调整,以提高吸嘴对物料的吸取效率和质量;物料在被吸嘴吸取的过程中,通过设置夹持机构,实现了对物料的整齐性调整,使得吸嘴能稳定吸取设置于平台上的每片物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二调节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输送机构,2-平台,3-第一升降机构,4-吸片机构,5-吸嘴,6-夹持机构,7-机架,31-第一电机,32-升降丝杠,33-升降板,34-升降框架,35-立柱,36-第一板,37-第二板,38-固定柱,41-平移机构,42-第二升降机构,61-夹持调节板,62-夹持板,63-第三导轨,64-第一驱动机构,65-第二驱动机构,66-第四导轨411-平移固定板,412-滚珠丝杠,413-第二电机,414-平移滑动板,421-第一导轨,422-升降固定板,423-升降滑动板,424-第二导轨,425-第五电机,611-第一调节板,612-两个第二调节板,621-前后夹持板,622-左右夹持板,641-第三电机,642-第一连杆机构,651-第四电机,652-第二连杆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如图1至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工位上料机,包括输送机构1,输送机构1行进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平台2、用于驱动每个平台2上下移动的第一升降机构3,每个平台2的上方均设置有吸片机构4;所述吸片机构4包括平移机构41和与平移机构41固定连接的第二升降机构42,第二升降机构42的升降端设置有用于吸取平台2上物料的吸嘴5。
第一升降机构3可以驱动平台2上下移动,使得放置于平台2上的物料在被吸取的过程中,可以保持每个正在被吸取的物料处于同一吸取位置,结合吸嘴5通过平移机构41和第二升降机构42实现移动,吸嘴5升降运动时,在同一上下运动位置,即可实现对平台2上物料的吸取,提高了物料的被吸取效率和质量。
应理解,在本申请设置了两个工位,两个工位分别设置于输送机构1的两侧,每个工位均包括平台2、第一升降机构3、吸片机构4和吸嘴5,本申请采用两个工位从平台2上将物料输送到输送机构1上,实现了双工位上料,提高了物料的上料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升降机构3包括第一电机31、升降丝杠32、升降板33、升降框架34和多个立柱35,第一电机31的输出端通过皮带与升降丝杠32驱动连接,升降丝杠32在远离第一电机31的顶出端穿过升降板33伸长,升降丝杠32与升降板33转动连接,多个立柱35的一端与升降框架3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平台2的下底面固定连接,升降框架34与升降板33固定连接,升降丝杠32伸长端与第一板36固定,第一板36通过多个固定柱38与第二板37固定,第二板37固定于机架7上,因此升降丝杠32周围设置的多个固定柱,是为了固定升降丝杠32的伸长端,使得升降丝杠32能稳定转动。
第一电机31驱动升降丝杠32转动,升降板33沿着升降丝杠32的轴向上下运行,与升降板33固定连接的升降框架34实现上下运动,因此一端固定于升降框架34上的多个立柱35上下运动,最终实现了平台2的上下运动。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吸嘴5的前后稳定移动,对吸片机构4的优化,所述平移机构41包括平移固定板411、滚珠丝杠412和固定于平移固定板411上的第二电机413、与滚珠丝杠412固定连接的平移滑动板414,滚珠丝杠412的一端连接到第二电机413的输出端、另一端固定于平移固定板411上,平移滑动板414与平移固定板411滑动连接,平移固定板411与第二升降机构42固定连接,滚珠丝杠412的转动方向与输送机构1行进方向的垂直。对于本申请的双工位而言,两个吸片机构4的平移机构41共用同于平移固定板411,使得整个吸片机构4的结构更紧凑,同时避免了两个吸片机构4在使用前的基准校正的缺陷。平移机构41在使用过程中,第二电机413驱动滚珠丝杠412转动,使得与滚珠丝杠412固定连接的平移滑动板414在平移固定板411上滑动,因此第二升降机构42实现平移移动,最终实现固定于第二升降机构42上的吸嘴5实现平移移动。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吸嘴5的上下稳定移动,对吸片机构4的优化,第二升降机构42包括第一导轨421、与平移滑动板414固定连接的升降固定板422、与升降固定板422滑动连接的升降滑动板423和用于驱动升降滑动板423运动的第五电机425,第一导轨421设置于平移固定板411的两侧,升降固定板422与第一导轨421滑动连接。升降固定板42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导轨424,当第二导轨424设置为至少两个时,第二导轨424之间彼此间隔、平行设置,升降滑动板423与第二导轨424滑动连接;第一导轨421与平移固定板411平行设置,升降固定板422与升降滑动板423的运动方向垂直。
在本申请中,每个第二升降机构42中均设置有两个平行的第二导轨424,以使得升降滑动板423能稳定滑动。第五电机425驱动升降滑动板423上下运动,吸嘴5上可以设置距离传感器,通过距离传感器检测吸嘴5与物料之间的距离,可以调整第二电机413、第五电机425的工作状态,以实现吸嘴5能运动到较佳的位置,吸取物料,并输送到输送机构1上,以实现工序之间的物料传递。
在平台2上下运动的过程中,为了使得平台2上的物料能稳定放置于平台上,本上料机还设置有夹持机构6,夹持机构6包括夹持调节板61和多个夹持板62,夹持调节板61设置于平台2下方,多个夹持板62的一端与夹持调节板61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平台2后伸长,多个夹持板62之间形成至少一个用于放置物料的物料腔;每个物料腔的上方均设置至少一个吸嘴5,每个吸嘴5均固定于升降滑动板423的升降端。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调节板61包括两个第一调节板611和两个第二调节板612,两个第一调节板611和两个第二调节板612的轴线均与平台2的轴线平行,多个夹持板62中包括多个前后夹持板621和多个左右夹持板622;多个前后夹持板621设置为与两个第一调节板611对应的两组,每一组前后夹持板621与对应的第一调节板611固定连接;多个左右夹持板622设置为与两个第二调节板612对应的两组,每一组左右夹持板622与对应的第二调节板612固定连接。
在本申请中,前后夹持板62相对设置,分别固定于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调节板611上,两个左右夹持板62相对设置,分别设置于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二调节板,前后夹持板621和两个左右夹持板622形成一个物料腔,待吸取的物料放置于物料腔中,应理解地是,可以形成多个物料腔,以完成同时将物料吸取到输送机构1上的上料过程,提高了物料的上料效率。同时在物料上料的过程中,第一调节板611可以进行前后方面的运动调节,第二调节板612可以进行左右方向的运动调节,进而实现前后夹持板621、左右夹持板622的运动调节,最终实现对物料腔中物料的整齐性调整。
为了实现第一调节板611的前后调节,两个第一调节板611的下方设置有第三导轨63、用于调节第一调节板611前后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64,第一驱动机构64包括第三电机641和第一连杆机构642,第一连杆机构642的一端连接到第三电机641的输出端、另一端通过第一滑块连接到第三导轨63上,第一滑块与第一调节板611固定连接。
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调节板611共用同一第三电机641,第三电机641的输出端连接有两个第一连杆机构642,每个第一连杆机构64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第一调节板611上,实现两个第一调节板611在同一第三电机641的驱动下,实现相对运动,以同时调整物料腔前后的空间变化。
为了实现第二调节板612的前后调节,第二调节板612的下方设置有第四导轨66和用于调节第二调节板612前后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65,第二驱动机构65包括第四电机651和第二连杆机构652,第二连杆机构652的一端连接到第四电机651的输出端、另一端通过第二滑块连接到第四导轨66上,第二滑块与第二调节板612固定连接。
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二调节板612共用同一第四电机651,第四电机651的输出端连接有两个第二连杆机构652,每个第二连杆机构65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第二调节板612上,实现两个第二调节板612在同一第四电机651的驱动下,实现相对运动,以同时调整物料腔左右的空间变化。
工作过程:第一升降机构3的第一电机31工作,使得升降丝杠32转动,进而使得升降板33升降运动,实现了多个立柱35的上下运动,将平台2上的物料顶升到吸嘴5的下方,吸嘴5通过平移机构41和第二升降机构42驱动移动,使得吸嘴5能稳定的吸取平台2上的物料,并输送到输送机构1上,以进入下一工序,在物料的吸取过程中,夹持机构6所形成的物料腔进行物料整齐度调整,使得物料能准确被吸嘴5吸取。
在以上工作过程中,物料随着吸取次数的增加,物料腔中的物料厚度逐渐下降,此时可以通过以下三种种方式实现吸嘴5的稳定吸取,(1)可以通过调整第一升降机构3的伸长,使得待吸取的物料始终处于吸嘴5的吸取范围;(2)可以通过调整第二升降机构42中的第五电机425的工作状态,实现对第二升降机构42的升降调节,使得吸嘴5始终能稳定吸取物料;(3)可以综合(1)和(2),同时调整第一升降机构3和第二升降机构42,以实现吸嘴5始终能稳定吸取物料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工位上料机,包括输送机构(1),其特征在于,输送机构(1)行进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平台(2)、用于驱动每个平台(2)上下移动的第一升降机构(3),每个平台(2)的上方均设置有吸片机构(4);
所述吸片机构(4)包括平移机构(41)和与平移机构(41)固定连接的第二升降机构(42),第二升降机构(42)的升降端设置有用于吸取平台(2)上物料的吸嘴(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3)包括第一电机(31)、升降丝杠(32)、升降板(33)、升降框架(34)和多个立柱(35),第一电机(31)的输出端通过皮带与升降丝杠(32)驱动连接,升降丝杠(32)在远离第一电机(31)的顶出端穿过升降板(33)伸长,升降丝杠(32)与升降板(33)转动连接,多个立柱(35)的一端与升降框架(3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平台(2)的下底面固定连接,升降框架(34)与升降板(3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机构(41)包括平移固定板(411)、滚珠丝杠(412)、固定于平移固定板(411)上的第二电机(413)和与滚珠丝杠(412)固定连接的平移滑动板(414),滚珠丝杠(412)的一端连接到第二电机(413)的输出端、另一端固定于平移固定板(411)上,平移滑动板(414)与平移固定板(411)滑动连接,平移固定板(411)与第二升降机构(4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工位上料机,其特征在于,第二升降机构(42)包括第一导轨(421)、与平移滑动板(414)固定连接的升降固定板(422)、与升降固定板(422)滑动连接的升降滑动板(423)和用于驱动升降滑动板(423)运动的第五电机(425),第一导轨(421)设置于平移固定板(411)的两侧,升降固定板(422)与第一导轨(421)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工位上料机,其特征在于,升降固定板(42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导轨(424),第二导轨(424)之间彼此间隔、平行设置,升降滑动板(423)与第二导轨(424)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工位上料机,其特征在于,第一导轨(421) 与平移固定板(411)平行设置,升降固定板(422)与升降滑动板(423)的运动方向垂直,滚珠丝杠(412)的转动方向与输送机构(1)行进方向的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双工位上料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持机构(6),夹持机构(6)包括夹持调节板(61)和多个夹持板(62),夹持调节板(61)设置于平台(2)下方,多个夹持板(62)的一端与夹持调节板(61)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平台(2)后伸长,多个夹持板(62)之间形成至少一个用于放置物料的物料腔;
每个物料腔的上方均设置至少一个吸嘴(5),每个吸嘴(5)均固定于升降滑动板(423)的升降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工位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调节板(61)包括两个第一调节板(611)和两个第二调节板(612),两个第一调节板(611)和两个第二调节板(612)的轴线均与平台(2)的轴线平行,多个夹持板(62)中包括多个前后夹持板(621)和多个左右夹持板(622);
多个前后夹持板(621)设置为与两个第一调节板(611)对应的两组,每一组前后夹持板(621)与对应的第一调节板(611)固定连接;
多个左右夹持板(622)设置为与两个第二调节板(612)对应的两组,每一组左右夹持板(622)与对应的第二调节板(612)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工位上料机,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一调节板(611)的下方设置有第三导轨(63)、用于调节第一调节板(611)前后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64),第一驱动机构(64)包括第三电机(641)和第一连杆机构(642),第一连杆机构(642)的一端连接到第三电机(641)的输出端、另一端通过第一滑块连接到第三导轨(63)上,第一滑块与第一调节板(611)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工位上料机,其特征在于,第二调节板(612)的下方设置有第四导轨(66)和用于调节第二调节板(612)前后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65),第二驱动机构(65)包括第四电机(651)和第二连杆机构(652),第二连杆机构(652)的一端连接到第四电机(651)的输出端、另一端通过第二滑块连接到第四导轨(66)上,第二滑块与第二调节板(612)固定连接。
CN202020612160.2U 2020-04-20 2020-04-20 一种双工位上料机 Active CN2126076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12160.2U CN212607652U (zh) 2020-04-20 2020-04-20 一种双工位上料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12160.2U CN212607652U (zh) 2020-04-20 2020-04-20 一种双工位上料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07652U true CN212607652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03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12160.2U Active CN212607652U (zh) 2020-04-20 2020-04-20 一种双工位上料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076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07653U (zh) 一种片状物料的输送装置
CN212020394U (zh) 一种铝单板生产用自动抛光机
CN106042446A (zh) 加工不同型号纸板的模切机自动供料和上料装置及方法
CN105081913B (zh) 一种磨抛装置及磨抛机
CN110696428A (zh) 一种包装盒一次成型机
CN212607652U (zh) 一种双工位上料机
CN116551527A (zh) 一种木地板加工用磨削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18987930U (zh) 一种新型同步上下料装置
CN209127530U (zh) 一种满料托盘输送定位机构
CN115519301A (zh) 一种能够修整焊缝的组立焊一体机
CN111730449B (zh) 一种玻璃盖板拐角处r角打磨设备
CN114043324A (zh) 一种步进式多工位无心滚子外圆磨床
CN209481469U (zh) 下料装置及玻璃热弯上下料机
CN210312504U (zh) 一种玻璃板上下片机
CN113231694A (zh) 工件坡口加工及打磨设备
CN112709062A (zh) 一种内衣面料及其加工系统与加工方法
CN211391889U (zh) 一种纸箱自动开箱机
CN220578288U (zh) 一种具有矫正功能的钼板上料装置
CN220783330U (zh) 一种摄像头镜片修磨用镜片吸附运输机械手
CN220290818U (zh) 一种光伏板叠层压平机构
CN220578391U (zh) 搬运机构及贴环机
CN209971144U (zh) 一种立式玻璃钻孔机
CN220389122U (zh) 一种喷砂机器人用移动装置
CN220389415U (zh) 一种防倒塌的轴承锻件存放架
CN217457692U (zh) 一种烧结组合墙板自动打磨用辊筒传输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