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04535U - 一种矿用电动轮卡车油电混合侧受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矿用电动轮卡车油电混合侧受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04535U
CN212604535U CN202021433194.1U CN202021433194U CN212604535U CN 212604535 U CN212604535 U CN 212604535U CN 202021433194 U CN202021433194 U CN 202021433194U CN 212604535 U CN212604535 U CN 2126045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tograph
power supply
electric
wheel truck
telescopic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3319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保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Roxen Industrial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Roxen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Roxen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Roxen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3319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045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045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045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60Electric or hybrid propulsion means for production processes

Landscapes

  • Current-Collector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能源自卸车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矿用电动轮卡车油电混合侧受电系统,其包括自卸车本体、侧向受电弓和供电机构,侧向受电弓包括移动机构和两个受电弓头,移动机构包括水平移动结构和竖直移动结构,所述供电机构包括电杆、横担和供电电缆,在供电时,所述受电弓头与所述供电电缆滑动连接。通过水平移动结构带动受电弓头实现水平移动,再通过竖直移动结构带动受电弓头实现竖直移动,从而使受电弓头能够从自卸车本体的侧面与供电机构的电连接,从而实现为自卸车本体提供电能。此时,由于供电电缆无需架设于主干道的中央位置,各种特种工程车辆可以正常通行,提高了厂矿整体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矿用电动轮卡车油电混合侧受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用电动轮卡车侧受电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矿用电动轮卡车油电混合侧受电系统。
背景技术
矿山自卸车(Mining Dump Truck)属于非公路自卸车(Off-highway dumptrucks),是在非公路的野外场地,如大型露天矿、水利工程中,用于运输煤矿、沙石的自卸车。在土木工程中,经常与挖掘机、装载机、带式输送机等工程机械联合作业,构成装、运、卸生产线,进行土方、砂石、散料的装卸运输工作。
随着矿山坑深度增加,受柴油机功率限制、重载上坡速度降低,在坡度为8%坡道上,卡车重载上坡速度降为12公里/小时,影响了生产效率;柴油价格高,导致运输成本提高;柴油机的排放会在露天矿深坑内造成严重空气污染。矿用电动轮自卸卡车采用双能源混合动力是很好的运输方式,国外使用双能源混合动力系统的经验证明提高生产效率,增大产能,减少燃油消耗,降低污染排放,降低成本。
然而,目前现有的双能源自卸车,其供电系统,多采用上方供电系统,即在主干道上设置电杆,并利用电杆伸出横担,再利用横担架设接触网,再利用自卸车车头顶部的受电弓与接触网进行接触受电,为自卸车提供电能,驱动自卸车移动。为便于自卸车取电,接触网的高度略高于自卸车的高度,约为8-10米,而在厂矿内还有吊车、维修车、挖掘机等特种工程车辆,特种车辆的高度通常高于8-10米,因而给特种车辆的通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矿用电动轮卡车油电混合侧受电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矿用电动轮卡车油电混合侧受电系统,包括自卸车本体、安装在所述自卸车本体上的侧向受电弓和安装在主干道上且为所述侧向受电弓供电的供电机构,所述侧向受电弓包括安装在所述自卸车本体上的移动机构和安装在所述移动机构上的两个受电弓头,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带动所述受电弓头沿水平方向移动的水平移动结构和带动所述受电弓头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竖直移动结构,所述供电机构包括电杆、安装在电杆上的横担和架设于横担上的供电电缆,在供电时,所述受电弓头与所述供电电缆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水平移动结构带动受电弓头实现水平移动,再通过竖直移动结构带动受电弓头实现竖直移动,从而使受电弓头能够从自卸车本体的侧面与供电机构的电连接,从而实现为自卸车本体提供电能。因而,在这种情况下,供电电缆仅需架设于主干道的路边,自卸车仍然能够通过供电电缆的供电工作。从而,达到了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提升自卸车动力,减少自卸车发动机维修费用的效果。
此时,由于供电电缆无需架设于主干道的中央位置,因而,各种特种工程车辆可以正常通行,提高了厂矿整体的工作效率。同时,侧向受电弓整体低于车身,自卸车高度不受限。在不使用供电机构供电时,侧向受电弓能够收折于车体上,不影响车辆正常驾驶的视野。同时,由于侧向受电弓安装于自卸车驾驶室的前侧,因而在检修自卸车时,不影响自卸车更换大灯、修理水箱或发动机。
作为优选,所述水平移动结构包括固定于所述自卸车本体上的伸缩滑道和沿所述伸缩滑道移动的伸缩缸,所述伸缩缸的一侧设置有竖直移动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伸缩滑动和伸缩缸的设置,伸缩滑道对伸缩缸的伸缩进行限位,提高了伸缩的稳定性。伸缩缸的一侧设置有竖直移动结构,因而,在侧向受电弓工作时,先通过水平移动结构,将受电弓头移动至自卸车的侧部,再通过竖直移动结构升高与供电电缆滑动连接。在此过程中,不会对驾驶员的视线进行遮挡,保证了自卸车驾驶的安全性。在受电过程中,水平移动结构处于自有滑动状态,以满足自卸车行驶时的即使发生左右偏离仍然能够稳定受电。
作为优选,所述竖直移动结构包括折叠升降组件和驱动所述折叠升降组件升降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折叠升降组件及驱动组件的设置,驱动组件为折叠升降组件的升降提供动力。折叠升降组件稳定性好,保证了受电移动过程中,受电弓头与供电电缆保持稳定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折叠升降组件包括支撑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顶部的滑轨、沿所述滑轨滑动的第一伸缩杆、与所述滑轨转动连接的第二伸缩杆和安装于所述第一伸缩杆及所述第二伸缩杆顶部的升降台,所述受电弓头安装于所述升降台上,所述第一伸缩杆与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中部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第一伸缩杆与滑轨发生相对转动,从而带动第二伸缩杆与第一伸缩杆的角度发生转动,同时,由于第二伸缩杆与滑轨滑动连接,从而实现了升降台带动受电弓头进行升降。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一端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的升降缸,所述升降缸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伸缩杆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升降缸的伸缩,从而第二伸缩杆与滑轨的角度发生相对转动,为升降台的升降提供动力。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伸缩杆固定连接且同步转动的连接件和省力拉簧,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二伸缩杆与所述滑轨转动连接的连接点,所述连接件包括位于所述连接点一侧的第一推拉杆和位于所述连接点另一侧的第二推拉杆,所述省力拉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省力拉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推拉杆,所述升降缸通过连接所述第一推拉杆与所述第二伸缩杆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件与省力拉簧的设置,省力拉簧处于拉伸状态,因而具有回缩的趋势,当升降缸的伸长时,省力拉簧也为第二伸缩杆的转动提供动力,一方面为升降缸省力,另一方面提高升降台升高的稳定性和速度。也保证了在受电过程中,受电弓头与供电电缆间保持相对恒定的受电张力。升降缸也为省力拉簧的伸缩起到一定的阻尼作用,提高了升降台升降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受电弓头包括安装座和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且用于受电的接电头,所述接电头的顶部开设有供所述供电电缆嵌设的接电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接电槽的设置,在受电时,供电电缆嵌设于接电槽内,通过接电槽的侧壁,供电电缆对受电弓头进行限位,使供电电缆与受电弓头保持稳定接触,提高受电过程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接电头包括上接电部与下接电部,所述上接电部安装有滑动杆,所述下接电部开设有供所述滑动杆滑动的滑动孔,所述滑动杆上套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顶部与所述上接电部抵接,所述缓冲弹簧的下部与所述下接电部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受电时,上接电部与供电电缆接触,在供电电缆的抵接力下,缓冲弹簧发生一定的压缩,当道路起伏或供电电缆高度起伏时,上接电部具有一定的随动性,仍然能够与供电电缆保持良好的接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受电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接电槽内安装有导电耐磨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电耐磨块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耐磨性能,通过导电耐磨块的设置,提高了接电槽的使用寿命。当导电耐磨块磨损后,可对导电耐磨块进行更换,从而降低了受电弓头的维护成本。
作为优选,两所述受电弓头之间设置有支撑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板的设置,将两受电弓头进行连接,两受电弓头在受力时,相互支撑,提高了受电弓头安装于升降台上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由于供电电缆无需架设于主干道的中央位置,因而,各种特种工程车辆可以正常通行,提高了厂矿整体的工作效率;
2.侧向受电弓整体低于车身,自卸车高度不受限;
3.在不使用供电机构供电时,侧向受电弓能够收折于车体上,不影响车辆正常驾驶的视野;
4.由于侧向受电弓安装于自卸车驾驶室的前侧,因而在检修自卸车时,不影响自卸车更换大灯、修理水箱或发动机。
附图说明
图1是矿用电动轮卡车油电混合侧受电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侧向受电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竖直移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受电弓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自卸车本体;2、侧向受电弓;21、移动机构;22、水平移动结构;221、伸缩滑道;222、伸缩缸;23、竖直移动结构;231、折叠升降组件;2311、支撑架;2312、滑轨;2313、第一伸缩杆;2314、第二伸缩杆;2315、升降台;2316、连接件;2317、第一推拉杆;2318、第二推拉杆;2319、连接环;231a、连接点;232、驱动组件;2321、升降缸;2322、省力拉簧;24、受电弓头;241、安装座;242、接电头;2421、上接电部;2422、下接电部;2423、滑动杆;2424、滑动孔;2425、缓冲弹簧;243、接电槽;244、导电耐磨块;25、支撑板;3、供电机构;31、电杆;32、横担;33、供电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附图1至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矿用电动轮卡车油电混合侧受电系统,包括自卸车本体1、安装在自卸车本体1上的侧向受电弓2和安装在主干道上的供电机构3,供电机构3为侧向受电弓2进行供电。供电机构3包括安装于地面上的电杆31、安装于电杆31上的横担32和架设于横担32下方的供电电缆33。
侧向受电弓2安装于自卸车驾驶室前侧,侧向受电弓2包括移动机构21和安装在移动机构21上的两个受电弓头24。移动机构21包括水平移动结构22和竖直移动结构23,水平移动结构22包括安装于自卸车本体1上的伸缩滑道221和伸缩缸222,伸缩缸222安装于伸缩滑道221内,在伸缩缸222伸缩时,受伸缩滑道221的限位,伸缩缸222沿伸缩滑道221进行水平移动。
通过伸缩滑动和伸缩缸222的设置,伸缩滑道221对伸缩缸222的伸缩进行限位,提高了伸缩的稳定性。伸缩缸222的一侧设置有竖直移动结构23,因而,在侧向受电弓2工作时,先通过水平移动结构22,将受电弓头24移动至自卸车本体1的侧部,再通过竖直移动结构23升高与供电电缆33滑动连接。在此过程中,不会对驾驶员的视线进行遮挡,保证了自卸车驾驶的安全性。在受电过程中,水平移动结构22处于自有滑动状态,以满足自卸车行驶时的即使发生左右偏离仍然能够稳定受电。
竖直移动结构23安装于伸缩缸222上,竖直移动结构23包括折叠升降组件231和驱动组件232,驱动组件232驱动折叠升降组件231进行升降。折叠升降组件231包括支撑架2311、滑轨2312、第一伸缩杆2313、第二伸缩杆2314和升降台2315,支撑架2311位于底部,滑轨2312设置于支撑架2311的顶部,滑轨2312沿水平方向设置。第一伸缩杆2313与第二伸缩杆2314位于滑轨2312的上部。第二伸缩杆2314的下端与滑轨2312转动连接,第一伸缩杆2313的下端与滑轨2312滑动连接,第一伸缩杆2313与第二伸缩杆2314的中部转动连接。第一伸缩杆2313的顶部与第二伸缩杆2314的顶部安装有升降台2315,升降台2315的底部与第一伸缩杆2313及第二伸缩杆2314转动连接。
第二伸缩杆231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一连接件2316,连接件2316设置于第二伸缩杆2314与滑轨2312转动连接的连接点231a处。连接件2316包括连接环2319和设置于连接环2319一侧的第一推拉杆2317及设置于连接环2319另一侧的第二推拉杆2318,连接环2319与连接点231a同轴设置。
驱动组件232包括升降缸2321与省力拉簧2322,升降缸2321的一端与支撑架2311的底部中央处转动连接,升降缸2321的另一端与第一推拉杆2317转动连接。省力拉簧2322的的一端与支撑架2311的侧壁转动连接,省力拉簧2322的另一端与第二推拉杆2318转动连接。
在驱动组件232的作用下,第一伸缩杆2313与滑轨2312发生相对转动,从而带动第二伸缩杆2314与第一伸缩杆2313的角度发生转动,同时,由于第二伸缩杆2314与滑轨2312滑动连接,从而实现了升降台2315带动受电弓头24进行升降。
通过连接件2316与省力拉簧2322的设置,省力拉簧2322处于拉伸状态,因而具有回缩的趋势,当升降缸2321的伸长时,省力拉簧2322也为第二伸缩杆2314的转动提供动力,一方面为升降缸2321省力,另一方面提高升降台2315升高的稳定性和速度。也保证了在受电过程中,受电弓头24与供电电缆33间保持相对恒定的受电张力。升降缸2321也为省力拉簧2322的伸缩起到一定的阻尼作用,提高了升降台2315升降的稳定性。
两个受电弓头24沿竖直方向安装于升降台2315上。受电弓头24包括安装座241和安装于安装座241上且用于接电的接电头242,接电头242的顶部开设有接电槽243。当受电弓头24与供电电缆33接触时,供电电缆33嵌设于接电槽243内,通过接电槽243的侧壁,供电电缆33对受电弓头24进行限位,使供电电缆33与受电弓头24保持稳定接触,提高受电过程的稳定性。
接电槽243内安装有导电耐磨块244,本实施例中,导电耐磨块244为复合碳刷。导电耐磨块244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耐磨性能,通过导电耐磨块244的设置,提高了接电槽243的使用寿命。当导电耐磨块244磨损后,可对导电耐磨块244进行更换,从而降低了受电弓头24的维护成本。
接电头242包括上接电部2421与下接电部2422,上接电部2421的底部安装有两个滑动杆2423,下接电部2422对应位置处开设有贯穿的滑动孔2424。滑动杆2423上套设有缓冲弹簧2425,当上接电部2421与下接电部2422安装时,缓冲弹簧2425的顶部与上接电部2421抵接,缓冲弹簧2425的底部与下接电部2422抵接,滑动杆2423与滑动孔2424间隙配合滑动连接。
两受电弓之间设置有支撑板25,支撑板25将两受电弓头24进行连接,两受电弓头24在受力时,相互支撑,提高了受电弓头24安装于升降台2315上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通过水平移动结构22带动受电弓头24实现水平移动,再通过竖直移动结构23带动受电弓头24实现竖直移动,从而使受电弓头24能够从自卸车本体1的侧面与供电机构3的电连接,从而实现为自卸车本体1提供电能。因而,在这种情况下,供电电缆33仅需架设于主干道的路边,自卸车仍然能够通过供电电缆33的供电工作。从而,达到了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提升自卸车动力,减少自卸车发动机维修费用的效果。
此时,由于供电电缆33无需架设于主干道的中央位置,因而,各种特种工程车辆可以正常通行,提高了厂矿整体的工作效率。同时,侧向受电弓2整体低于车身,自卸车高度不受限。在不使用供电机构3供电时,侧向受电弓2能够收折于车体上,不影响车辆正常驾驶的视野。同时,由于侧向受电弓2安装于自卸车驾驶室的前侧,因而在检修自卸车时,不影响自卸车更换大灯、修理水箱或发动机。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矿用电动轮卡车油电混合侧受电系统,包括自卸车本体(1)、安装在所述自卸车本体(1)上的侧向受电弓(2)和安装在主干道上且为所述侧向受电弓(2)供电的供电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受电弓(2)包括安装在所述自卸车本体(1)上的移动机构(21)和安装在所述移动机构(21)上的两个受电弓头(24),所述移动机构(21)包括带动所述受电弓头(24)沿水平方向移动的水平移动结构(22)和带动所述受电弓头(24)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竖直移动结构(23),所述供电机构(3)包括电杆(31)、安装在电杆(31)上的横担(32)和架设于横担(32)上的供电电缆(33),在供电时,所述受电弓头(24)与所述供电电缆(33)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电动轮卡车油电混合侧受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移动结构(22)包括固定于所述自卸车本体(1)上的伸缩滑道(221)和沿所述伸缩滑道(221)移动的伸缩缸(222),所述伸缩缸(222)的一侧设置有竖直移动结构(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用电动轮卡车油电混合侧受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移动结构(23)包括折叠升降组件(231)和驱动所述折叠升降组件(231)升降的驱动组件(2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矿用电动轮卡车油电混合侧受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升降组件(231)包括支撑架(2311)、设置于所述支撑架(2311)顶部的滑轨(2312)、沿所述滑轨(2312)滑动的第一伸缩杆(2313)、与所述滑轨(2312)转动连接的第二伸缩杆(2314)和安装于所述第一伸缩杆(2313)及所述第二伸缩杆(2314)顶部的升降台(2315),所述受电弓头(24)安装于所述升降台(2315)上,所述第一伸缩杆(2313)与所述第二伸缩杆(2314)的中部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矿用电动轮卡车油电混合侧受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32)包括一端与所述支撑架(2311)转动连接的升降缸(2321),所述升降缸(23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伸缩杆(2314)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矿用电动轮卡车油电混合侧受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32)还包括与所述第二伸缩杆(2314)固定连接且同步转动的连接件(2316)和省力拉簧(2322),所述连接件(2316)设置于所述第二伸缩杆(2314)与所述滑轨(2312)转动连接的连接点(231a),所述连接件(2316)包括位于所述连接点(231a)一侧的第一推拉杆(2317)和位于所述连接点(231a)另一侧的第二推拉杆(2318),所述省力拉簧(232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架(2311)上,所述省力拉簧(2322)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推拉杆(2318),所述升降缸(2321)通过连接所述第一推拉杆(2317)与所述第二伸缩杆(2314)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电动轮卡车油电混合侧受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电弓头(24)包括安装座(241)和安装于所述安装座(241)上且用于受电的接电头(242),所述接电头(242)的顶部开设有供所述供电电缆(33)嵌设的接电槽(24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矿用电动轮卡车油电混合侧受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电头(242)包括上接电部(2421)与下接电部(2422),所述上接电部(2421)安装有滑动杆(2423),所述下接电部(2422)开设有供所述滑动杆(2423)滑动的滑动孔(2424),所述滑动杆(2423)上套设有缓冲弹簧(2425),所述缓冲弹簧(2425)的顶部与所述上接电部(2421)抵接,所述缓冲弹簧(2425)的下部与所述下接电部(2422)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矿用电动轮卡车油电混合侧受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电槽(243)内安装有导电耐磨块(24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电动轮卡车油电混合侧受电系统,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受电弓头(24)之间设置有支撑板(25)。
CN202021433194.1U 2020-07-20 2020-07-20 一种矿用电动轮卡车油电混合侧受电系统 Active CN2126045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33194.1U CN212604535U (zh) 2020-07-20 2020-07-20 一种矿用电动轮卡车油电混合侧受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33194.1U CN212604535U (zh) 2020-07-20 2020-07-20 一种矿用电动轮卡车油电混合侧受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04535U true CN212604535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20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33194.1U Active CN212604535U (zh) 2020-07-20 2020-07-20 一种矿用电动轮卡车油电混合侧受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045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28465A (zh) * 2021-12-16 2022-03-25 陈延龙 一种用于长途货运的电油混动货车及其配套动力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28465A (zh) * 2021-12-16 2022-03-25 陈延龙 一种用于长途货运的电油混动货车及其配套动力系统
CN114228465B (zh) * 2021-12-16 2023-10-27 陈延龙 一种用于长途货运的电油混动货车及其配套动力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93005B (zh) 用于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自动取电系统及自动取电方法
CN102698854A (zh) 自移式给料破碎机
CN102311046B (zh) 用于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的自动取电系统及方法
CN212604535U (zh) 一种矿用电动轮卡车油电混合侧受电系统
CN201864480U (zh) 用于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自动取电系统
CN101929349B (zh) 斜井扒渣机
CN212716416U (zh) 一种四臂锚杆钻车
CN113954651A (zh) 一种矿用电动轮卡车油电混合侧受电系统
CN108457313A (zh) 小型井巷扒装机
CN218400764U (zh) 一种中置起吊型单元支架搬运车
CN101929350B (zh) 斜井扒渣机
CN2780906Y (zh) 井架移运、安装辅助装置
CN201896617U (zh) 煤矿炮掘工作面装煤机械
CN115610538A (zh) 一种中置起吊型单元支架搬运车
CN205294340U (zh) 一种单边折臂式螺旋平料机
CN113931242A (zh) 一种小型电动装载机
CN209208735U (zh) 电动乘用车电池更换站
CN209892269U (zh) 一种改进式巷道矸石回填机
CN208056138U (zh) 电动装载机
CN102061713A (zh) 煤矿炮掘工作面装煤机械
CN206416975U (zh) 电动轮安装调试装置
CN213707565U (zh) 一种用于超前支护短距离搬运的举升专用车
CN219176333U (zh) 一种掘锚一体机
CN220465458U (zh) 一种无动力随车换电装置
CN202785209U (zh) 一种斜井轻型箕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036032 shuodong New District, Shuo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h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xi Roxen Indust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036032 shuodong New District, Shuo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han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anxi roxen mechanical equipment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