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94151U - 一种双池型高效沉淀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池型高效沉淀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94151U
CN212594151U CN202021174001.5U CN202021174001U CN212594151U CN 212594151 U CN212594151 U CN 212594151U CN 202021174001 U CN202021174001 U CN 202021174001U CN 212594151 U CN212594151 U CN 2125941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coagulation
sedimentation
sludge
sedimentat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7400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云生
朱曜曜
张宝林
白瑶
李中杰
郭立宁
卢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nterprises Water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nterprises Water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nterprises Water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nterprises Water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7400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941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941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941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池型高效沉淀池,包括:总池体、第一混凝沉淀单元、第二混凝沉淀单元、控制室、维护通道、污泥排放泵和污泥回流泵;其中,第一、第二混凝沉淀单元为完全对称的结构;第一混凝沉淀单元与第二混凝沉淀单元沿总池体的中轴线并列对称分布设置在总池体内两端;控制室和维护通道设在第一混凝沉淀单元与第二混凝沉淀单元之间的总池体内;第一、第二混凝沉淀单元均设有污水进水管和出水管;控制室内设置污泥排放泵和污泥回流泵,污泥排放泵与第一混凝沉淀单元和第二混凝沉淀单元的污泥排放管道连接,污泥回流泵与第一、第二混凝沉淀单元的污泥循环管道连接。该高效沉淀池结构布局科学合理,运行效率高,管理和维护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双池型高效沉淀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池型高效沉淀池。
背景技术
高效沉淀池是在传统的平流沉淀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了动态混凝、加速絮凝原理和浅池理论,将混凝、强化絮凝、斜管沉淀三个过程进行优化。因而高效沉淀池具有集良好的机械混合、絮凝、分离效率高、排泥量低、占地面积较小,出水浊度低等特点于一体,被广泛应用于饮用水生产、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和污泥处理等领域。
目前,高效沉淀池主要包含:集成式混合絮凝反应区、沉淀区、浓缩区等三个单元。而为提高沉淀池运行效率,有采用双排型布局设计的高效沉淀池。如中国专利CN201320727953.9公开的一种高效澄清装置;以及中国专利CN201720832403.1公开的一种高效沉淀池。
但现有的双排型布局设计的高效沉淀池由于整体结构排布与管线设计不够科学合理,存在平面空间与竖向空间利用不充分,以及管理维护空间预留不足,占地面积较大或不合理的问题。如中国专利CN201320727953.9公开的一种高效澄清装置的方案存在前后混合区等部分竖向空间利用不充分,池体较小的问题;而中国专利CN201720832403.1公开的一种高效沉淀池的方案存在潜污泵和螺杆泵等分开设置,不便于统一控制与管理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池型高效沉淀池,能解决现有双排型布局设计的高效沉淀池由于整体结构排布与管线设计不够科学合理,所存在平面空间与竖向空间利用不充分,以及管理维护空间预留不足,占地面积较大或不合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双池型高效沉淀池,包括:
总池体、第一混凝沉淀单元、第二混凝沉淀单元、控制室、维护通道、污泥排放泵和污泥回流泵;其中,
所述第一混凝沉淀单元与第二混凝沉淀单元为完全对称的结构;
所述第一混凝沉淀单元与第二混凝沉淀单元沿所述总池体的中轴线并列对称分布设置在所述总池体内两端;
所述控制室和所述维护通道设在所述第一混凝沉淀单元与第二混凝沉淀单元之间的总池体内;
所述第一混凝沉淀单元与第二混凝沉淀单元设有污水进水管和出水管;
所述控制室内设置所述污泥排放泵和污泥回流泵,所述污泥排放泵与所述第一混凝沉淀单元和第二混凝沉淀单元的污泥排放管道连接,所述污泥回流泵与所述第一混凝沉淀单元和第二混凝沉淀单元的污泥循环管道连接。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池型高效沉淀池,其有益效果为:
通过在总池体内布置完全对称的第一混凝沉淀单元与第二混凝沉淀单元,并在第一混凝沉淀单元与第二混凝沉淀单元之间设置控制室和维护通道,将污泥排放泵和污泥回流泵均设置在控制室内,形成一种两个混凝沉淀单元即可单独运行,又可同时运行的双池排布的高效沉淀池,解决了单池排布污水处理量小,沉淀效率低,操作使用不灵活等问题;通过设置控制室集中安装污泥排出泵和污泥回流泵,便于设备的集中管理;通过设置维护通道能非常方便的对两个混凝沉淀单元进行维护和污泥取样。该高效沉淀池结构布局科学合理,运行效率高,管理和维护方便,很好的解决了现有高效沉淀池池型结构布局不够科学合理,沉淀净化效率低,因各水泵分开设置和管理控制空间设置不合理,造成的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效沉淀池的整体结构布局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B-B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记对应的部件为:100-总池体;200-第一混凝沉淀单元;300-第二混凝沉淀单元;1-混凝池;2-絮凝池;3-沉淀池;4-控制室;5-导流筒;6-污泥浓缩机;7-进水管;8-出水管;9-集水坑;10-污泥排放泵;11-污泥备用泵;12-污泥回流泵;13-污泥取样管;14-放空管;15-混凝搅拌机;16-输水管;17-斜管区;18-集水槽;19-污泥液位探测通道;20-刮泥板;21-泥斗;22-污泥循环管道;23-污泥排放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双池型高效沉淀池,包括:
总池体、第一混凝沉淀单元、第二混凝沉淀单元、控制室、维护通道、污泥排放泵和污泥回流泵;其中,
所述第一混凝沉淀单元与第二混凝沉淀单元为完全对称的结构;
所述第一混凝沉淀单元与第二混凝沉淀单元沿所述总池体的中轴线并列对称分布设置在所述总池体内两端;
所述控制室和所述维护通道设在所述第一混凝沉淀单元与第二混凝沉淀单元之间的总池体内;
所述第一混凝沉淀单元与第二混凝沉淀单元均设有污水进水管和出水管;
所述控制室内设置所述污泥排放泵和污泥回流泵,所述污泥排放泵与所述第一混凝沉淀单元和第二混凝沉淀单元的污泥排放管道连接,所述污泥回流泵与所述第一混凝沉淀单元和第二混凝沉淀单元的污泥循环管道连接。
上述的高效沉淀池中,第一混凝沉淀单元与第二混凝沉淀单元的内部构成完全相同。
上述的高效沉淀池中,第一混凝沉淀单元包括:
依次连通的混凝池、絮凝池和沉淀池;其中,
所述混凝池和絮凝池并列设置在所述沉淀池一侧,所述混凝池处于所述絮凝池的外侧;
所述絮凝池的中心线与所述沉淀池的中心线对齐布置;这能使水利条件达到最佳,提高沉淀池运行效率;
所述混凝池底部设置污水进水管;所述混凝池由顶部相通的混凝反应区和混凝沉降区组成,混凝反应区内设置混凝搅拌器;所述混凝沉降区的底部通过管路与所述絮凝池底部连通;
所述絮凝池连接所述沉淀池的配水渠中间设有由挡墙构成的缓冲稳流通道;能够保证配水均匀;所述絮凝池内中心部位设置导流筒,所述导流筒的底部与所述混凝池的输出水管连通;所述导流筒设在中轴上,所述中轴上固定设有搅拌桨叶,所述搅拌桨叶处于所述导流筒内部;所述导流筒内部设有加药环。
上述的高效沉淀池中,混凝池的平面面积与所述絮凝池的平面面积之比为1:2。
上述结构的混凝池中,搅拌区与混凝沉降区分开设置,能够保证污水进入混凝池反应最充分后再进入絮凝区,提高输入污水的混凝与絮凝效率。
上述的高效沉淀池中,沉淀池内的底部为污泥浓缩区,所述污泥浓缩区的上部为斜管区;所述沉淀池上分别设有出水管和放空管。
所述污泥浓缩区内设置刮泥机,所述污泥浓缩区底部中央设置污泥排放口和污泥循环口,所述污泥排放口经污泥排放管道与污泥排放泵相连,所述污泥循环口经污泥循环管道、污泥回流泵与所述絮凝池的底部连接;
所述缓冲稳流通道处于所述沉淀池内连接所述絮凝池的内壁上,所述缓冲稳流通道的底部与所述絮凝池连通,该缓冲稳流通道的顶部与所述沉淀池内连通。
上述的高效沉淀池中,斜管区内设有乙丙共聚斜管,该斜管区上部设置集水槽;
所述集水槽与所述斜管区外侧的出水区相连,所述出水区外部设置所述出水管。
上述的高效沉淀池的中,沉淀池上设有污泥液位探测通道。
可以知道,上述都是对第一混凝沉淀单元构成的具体说明,而第二混凝沉淀单元的构成和部件连接关系与第一混凝沉淀单元相同,不同的仅是第二混凝沉淀单元的内部各池体布局是与第一混凝沉淀单元内部各池体布局完全对称的,具体如图1所示,在此不再重复说明。
上述的高效沉淀池中,控制室和所述维护通道分设在所述第一混凝沉淀单元与第二混凝沉淀单元之间的总池体内为:
所述控制室设置在所述第一混凝沉淀单元的絮凝池与所述第二混凝沉淀单元的絮凝池之间;
所述维护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一混凝沉淀单元的沉淀池与所述第二混凝沉淀单元的沉淀池之间。
上述的高效沉淀池中,维护通道内设有污泥取样管,所述污泥取样管分别与所述第一混凝沉淀单元和第二混凝沉淀单元连通。
上述的高效沉淀池中,总池体为方形池体;
所述第一混凝沉淀单元与所述第二混凝沉淀单元均为长方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混凝沉淀单元与所述第二混凝沉淀单元的混凝池、絮凝池、缓冲稳流通道及沉淀池底部四周均设有坡度,能避免污泥沉积。
进一步的,上述控制室内还设置污泥备用泵,方便更换维护出故障的污泥排放泵或污泥循环泵。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沉淀池,整体为双池排布,进出水集成控制,既可单池分别运行,也可双池同时运行,解决了单池排布污水处理量小,沉淀效率低,操作使用不灵活等问题。由于各池的布局平面均采用方形设计,能最充分利用土地平面空间,竖直方向的剖面也为方形形状,竖向空间利用率也达到最大化。通过设置控制室,能将所有水泵、污泥排出泵和污泥回流泵全部集中设置在同一区域,非常便于操控和管理;通过在两个混凝沉淀单元之间设置维护通道,方便用于日常管理巡查和对沉淀池不同高度污泥取样;优选的,该控制室可与维护通道连通。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双池型高效沉淀池,是一种两池完全对称性布置的双池型高效沉淀池;本完全对称性高效沉淀池包括:并列排布、构成相同,完全对称布置的两个混凝沉淀单元,即第一混凝沉淀单元和第二混凝沉淀单元,这两个混凝沉淀单元可以共同运行也可以单独运行。
总池体100的平面布局为长方形结构,每个混凝沉淀单元的混凝池、絮凝池和沉淀池各池体排布紧密,无未利用空间。每个混凝沉淀单元的竖向空间均为长方型结构,各结构排布紧密完全利用,无未利用空间。
两个并列的混凝沉淀单元(即第一混凝沉淀单元200和第二混凝沉淀单元300)以总池体中轴线对称分布,每个混凝沉淀单元分别由依次连通的混凝池,絮凝池和沉淀池组成,各部分区域大小及比例等均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每个混凝沉淀单元中的两个混凝池和一个絮凝池排布于沉淀池同侧,混凝池排布在总池体的两个角落位置,混凝池与絮凝池平面面积按照约1:2设置;絮凝池和沉淀池中心线对齐布置,保证水利条件良好;絮凝池向沉淀池的配水渠中间设置挡墙,保证配水均匀;两个并列混凝沉淀单元的中间位置设置控制室,控制两个并列混凝沉淀单元的污泥排放管线与污泥循环管线的污泥排出泵和污泥回流泵,集中设置在控制室内;两个沉淀池中间预留有维护通道,该维护通道与控制室内相通,不同高度污泥取样管设置于通道中的沉淀池外壁,通过维护通道能便于日常管理检修和对沉淀池不同高度污泥取样。在混凝池、絮凝池、缓冲稳流通道及沉淀池内底部四周均设置坡度,避免污泥沉积。
上述每个混凝沉淀单元的混凝池均分为顶部相通的混凝反应区和混凝沉降区两部分,混凝反应区内置混凝搅拌器,污水进水管设置在混凝反应区的底部,另一部分的混凝沉降区底部通过管路与絮凝池底部连通,具体剖面结构如图2所示。絮凝池内的中间部位设置导流筒,导流筒底部为与混凝池连通的管道,导流筒设置在中轴上,中轴上固定设置搅拌桨叶,搅拌桨叶处于导流筒内,设置能随中轴转到的搅拌桨叶能提升导流筒内的扰动效果;导流筒内部设有保证投药均匀的加药环,具体剖面结构如图2所示。
上述每个混凝沉淀单元的沉淀池底部均为污泥浓缩区,上部设有斜管区;沉淀池与混凝池通过一个用于缓冲稳流的缓冲稳流通道相连,该缓冲稳流通道底部与絮凝池相通,顶部与污泥浓缩区相通。污泥浓缩区设置刮泥机,刮泥板与沉淀池的池型与规格相匹配,污泥浓缩区底部中央设置污泥排放口和污泥循环口,污泥排放口连接污泥排放管道和污泥排放泵排放污泥,污泥循环口连接污泥循环管道和污泥回流泵,污泥循环管道另一端与絮凝池底部相连;斜管区由乙丙共聚斜管构成,上部设置集水槽。集水槽与外侧设置的出水区相连,出水区设置出水管,出水管与总出水管连接,总出水管用于与后续的滤池连通,具体剖面结构如图2所示。
如图1所示,上述高效沉淀池的污水处理流程为:污水从污水进水口7流入,依次流经混凝池1、絮凝池2和沉淀池3后从总出水口流出完成处理。每个混凝沉淀池单元中的混凝池1和絮凝池2排布于沉淀池3同侧,混凝池1排布在总池体内的两个角落位置,絮凝池2和沉淀池3中心线对齐布置,污水经混凝池1处理后进入絮凝池2,絮凝池2处理结束后,可以沿直线流入沉淀池3,能够保证水利条件良好。并且絮凝池向沉淀池的配水渠中间设置挡墙,能够保证配水均匀。
整个高效沉淀池的入口设置于一侧的中心位置,即控制室的入口,控制管理人员可从入口处进入控制室4,控制两个并列沉淀池系统的污泥排放管线与污泥循环管线的污泥排放泵和污泥回流泵,集中设置在控制室4内,该控制室4区域位于两个絮凝池2中间位置,控制管理人员可在该控制室4内同时控制污泥排放泵10、污泥备用泵11和污泥回流泵12。两个沉淀池中间预留有维护通道,该维护通道与控制室4相连通,控制管理人员可通过该维护通道对两个沉淀池进行检修和管理,并可通过维护通道中沉淀池外壁设置的不同高度的污泥取样管13进行沉淀池不同高度污泥取样。混凝池、絮凝池、缓冲稳流通道及沉淀池内底部四周均设置能够避免污泥沉积的坡度。
在实际水处理过程中,待处理污水由污水进水管7流入整个高效沉淀池,首先进入混凝池1的混凝反应区,加入混凝剂后,混凝搅拌机15加速混凝,之后流入混凝池1的混凝沉降区,并由其底部连接絮凝池的输水管16从底部进入絮凝池2;进入絮凝池2后,污水沿导流筒5底部进入,由导流筒5顶部周边流出的水体沿导流筒5外部沉入絮凝池2底部形成环流;污水在导流筒5中与从加药环加入的絮凝剂充分混合絮凝,絮凝后水体经过缓冲稳流通道后并进入沉淀池3;进入沉淀池3的污水经斜管区17进行沉淀,污泥在斜管区17沉淀后沉入沉淀池3底部,由污泥浓缩机6进行浓缩;经斜管区17沉淀的污水从斜管终端的集水槽18流出,集水后进入出水区,并最终经总出水管8流出;沉淀区的污泥液位可由预设的污泥液位探测通道19进行监测,刮泥板20收集的污泥最终汇入泥斗21,根据实际操作中的具体参数要求,一部分污泥经污泥排放管道23排出沉淀池,一部分污泥经污泥循环管道22从絮凝池底部流入絮凝池进行重新循环。本实用新型的刮泥机和搅拌装置等均为市面采购的常规部件,故不做过多赘述。
本实用新型不同于其他常见的高效沉淀池,整体采用完全对称的两个混凝沉淀单元的布局与结构设计,与现有高效沉淀池相比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整体为完全对称性双池并列排布,进出水集成控制,既可单池分别运行,也可双池同时运行,并联后操作使用高效灵活。
(2)构成每个混凝沉淀单元的混凝池、絮凝池、沉淀池等各部分区域大小及比例等设计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整体平面形状为方形结构,能最充分的利用土地平面空间,竖向剖面形状也都为方形结构,最大化利用竖向空间。
(3)通过设置控制室,将所有泵、阀全部集中设置在该控制室中,便于操控和管理;通过设置与控制室连通的维护通道,方便用于日常管理巡查和沉淀池不同高度污泥取样,有利于整个高效沉淀池的维护。
(4)每个混凝沉淀单元中的絮凝池和沉淀池,均按照中心线布置,保证使污水处理过程使水利条件达到最佳,保证沉淀池运行效率;絮凝池向沉淀池的配水渠中间设置由挡墙构成的缓冲稳流通道,能够保证配水均匀。
(5)通过将每个混凝沉淀单元中的混凝池与絮凝池的平面面积均按照约1:2设置,能提高絮凝效果,将混凝池的搅拌区与混凝沉降区分开,能够保证污水进入混凝池反应最充分后再进入絮凝区,提高输入污水的混凝与絮凝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双池型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总池体、第一混凝沉淀单元、第二混凝沉淀单元、控制室、维护通道、污泥排放泵和污泥回流泵;其中,
所述第一混凝沉淀单元与第二混凝沉淀单元为完全对称的结构;
所述第一混凝沉淀单元与第二混凝沉淀单元沿所述总池体的中轴线并列对称分布设置在所述总池体内两端;
所述控制室和所述维护通道设在所述第一混凝沉淀单元与第二混凝沉淀单元之间的总池体内;
所述第一混凝沉淀单元与第二混凝沉淀单元均设有污水进水管和出水管;
所述控制室内设置所述污泥排放泵和污泥回流泵,所述污泥排放泵与所述第一混凝沉淀单元和第二混凝沉淀单元的污泥排放管道连接,所述污泥回流泵与所述第一混凝沉淀单元和第二混凝沉淀单元的污泥循环管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池型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凝沉淀单元与第二混凝沉淀单元的内部构成完全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池型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凝沉淀单元包括:
依次连通的混凝池、絮凝池和沉淀池;其中,
所述混凝池和絮凝池并列设置在所述沉淀池一侧,所述混凝池处于所述絮凝池的外侧;
所述絮凝池的中心线与所述沉淀池的中心线对齐布置;
所述混凝池底部设置所述污水进水管;
所述絮凝池连接所述沉淀池的配水渠中间设有由挡墙构成的缓冲稳流通道;
所述沉淀池上分别设有出水管和放空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池型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池的平面面积与所述絮凝池的平面面积之比为1: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池型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池由顶部相通的混凝反应区和混凝沉降区组成,其中,所述混凝反应区的底部设置所述污水进水管,该混凝反应区内设置混凝搅拌器;所述混凝沉降区的底部通过管路与所述絮凝池底部连通;
所述絮凝池内中心部位设置导流筒,所述导流筒的底部与所述混凝池的输出水管连通;所述导流筒设在中轴上,所述中轴上固定设有搅拌桨叶,所述搅拌桨叶处于所述导流筒内部;所述导流筒内部设有加药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池型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内的底部为污泥浓缩区,所述污泥浓缩区的上部为斜管区;
所述污泥浓缩区内设置刮泥机,所述污泥浓缩区底部中央设置污泥排放口和污泥循环口,所述污泥排放口经污泥排放管道与污泥排放泵相连,所述污泥循环口经污泥循环管道、污泥回流泵与所述絮凝池的底部连接;
所述缓冲稳流通道处于所述沉淀池内连接所述絮凝池的内壁上,所述缓冲稳流通道的底部与所述絮凝池连通,该缓冲稳流通道的顶部与所述沉淀池内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池型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区内设有乙丙共聚斜管,该斜管区上部设置集水槽;
所述集水槽与所述斜管区外侧的出水区相连,所述出水区外部设置所述出水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室和所述维护通道分设在所述第一混凝沉淀单元与第二混凝沉淀单元之间的总池体内为:
所述控制室设置在所述第一混凝沉淀单元的絮凝池与所述第二混凝沉淀单元的絮凝池之间;
所述维护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一混凝沉淀单元的沉淀池与所述第二混凝沉淀单元的沉淀池之间;
还包括:总出水管,所述第一混凝沉淀单元与所述第二混凝沉淀单元的出水口均与所述总出水管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维护通道内设有污泥取样管,所述污泥取样管分别与所述第一混凝沉淀单元和第二混凝沉淀单元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池体为方形池体;
所述第一混凝沉淀单元与所述第二混凝沉淀单元均为长方形结构。
CN202021174001.5U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双池型高效沉淀池 Active CN2125941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74001.5U CN212594151U (zh)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双池型高效沉淀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74001.5U CN212594151U (zh)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双池型高效沉淀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94151U true CN212594151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54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74001.5U Active CN212594151U (zh)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双池型高效沉淀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9415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9453A (zh) * 2021-11-29 2022-03-29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混凝-沉淀-超滤一体化装置
CN114570074A (zh) * 2022-03-30 2022-06-03 湖南蓬源鸿达矿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功能的矿用浓缩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9453A (zh) * 2021-11-29 2022-03-29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混凝-沉淀-超滤一体化装置
CN114570074A (zh) * 2022-03-30 2022-06-03 湖南蓬源鸿达矿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功能的矿用浓缩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59227B (zh) 一种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水净化池及其净化工艺
CN208814853U (zh) 快速生化池与高效沉淀池结合的黑臭水处理系统
CN212594151U (zh) 一种双池型高效沉淀池
CN206538270U (zh) 一种火电厂废水处理的絮凝软化装置
CN114604970A (zh) 改良型a2o生化反应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CN211025241U (zh) 高密度沉淀设备
CN204058067U (zh) 一种带污泥气提消解装置的污水集中处理设备
CN203355383U (zh) 一种混凝沉淀池
CN203625180U (zh) 机械混凝污水处理沉淀过滤池
CN201056512Y (zh) 膜组件一体化氧化沟
CN207748901U (zh) 用于村级污水处理的改良型混凝沉淀一体化设备
CN210993125U (zh) 无机械搅拌微涡混凝高密度沉淀池
CN202625908U (zh) 一种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水净化池
CN217025502U (zh) 一体式污水处理装置
CN215559748U (zh) 一种罐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114644400A (zh) 一体式污水处理装置
CN205516672U (zh) 微涡旋流混凝沉淀池
CN205948439U (zh) 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
CN212236094U (zh) 高密度沉淀池模块化紧凑布置系统及其系统组
CN220245734U (zh) 一种综合型水厂污水污泥处理装置
CN216513116U (zh) 一种农村污水树脂除磷装置
CN205472843U (zh) 一种固液介质分离处理池
CN213141795U (zh) 一种污泥浓缩塔及污泥处理系统
CN212076755U (zh) 一种连续处理工业废水的生化反应系统
CN215924712U (zh) 一种改进的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