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56512Y - 膜组件一体化氧化沟 - Google Patents

膜组件一体化氧化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56512Y
CN201056512Y CNU200720022460XU CN200720022460U CN201056512Y CN 201056512 Y CN201056512 Y CN 201056512Y CN U200720022460X U CNU200720022460X U CN U200720022460XU CN 200720022460 U CN200720022460 U CN 200720022460U CN 201056512 Y CN201056512 Y CN 20105651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reaction tank
membrane module
mud
slu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02246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
张成禄
王鸣
王琳琳
刘曼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U20072002246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5651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5651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5651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膜组件一体化氧化沟,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它包括反应池、转刷曝气器和泥水分离装置,反应池内的中心线上设有阻流墙,阻流墙的两端设有对称的导流墙,转刷曝气器设置在阻流墙的两侧,所述的泥水分离装置是由若干膜组件泥水分离器、总线连通管、自吸泵和鼓风机组成,膜组件泥水分离器通过总线连通管连结在一起,在总线连通管的一端通过三通管分别连接有自吸泵和鼓风机,其中,若干个膜组件泥水分离器平行地设置在反应池的出水口处。本实用新型中用膜组件泥水分离器代替二沉池实现泥水分离,并为生物膜形成提供载体,具有污水处理能力强、工艺流程短、能耗少、管理方便等优点。

Description

膜组件一体化氧化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膜组件一体化氧化沟,涉及的是用膜组件实现泥水分离的污、废水处理设备,属于污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氧化沟法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是利用循环式混合曝气沟渠来处理污水的简易污水处理技术,简便有效,在国内外的污水处理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一体化氧化沟无单独二沉池,集曝气、沉淀、泥水分离和污泥回流功能为一体,目前一体化氧化沟主要有沟内式、侧沟式和中心岛式,其指导思路是将二沉池与氧化沟合建。普通一体式氧化沟具有经济合理,脱氮除磷效果好、占地面积小、污泥量少、运行稳定等优点,但也存在泥水分离效果不理想、排泥不通畅、维护困难等缺点。评价一体化氧化沟的优劣关键看其分离器的泥水分离效率,因此分离器的改进至关重要。当前一体化氧化沟最常用的分离器是船式沉淀器,其在实际运行中会出现“堵塞、跑泥、泥水分离效果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能力强、工艺流程短、能耗少、管理方便的膜组件一体化氧化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反应池、转刷曝气器和泥水分离装置,反应池的两侧为直线墙段,在反应池的一侧直线墙段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反应池内与直线墙段平行的中心线上设有阻流墙,阻流墙的两端设有对称的导流墙,转刷曝气器设置在阻流墙的两侧,曝气器的另一端设置在与阻流墙对应的反应池的直线墙段上,所述的泥水分离装置是由若干膜组件泥水分离器、总线连通管、自吸泵和鼓风机组成,膜组件泥水分离器通过总线连通管连结在一起,在总线连通管的一端通过三通管分别连接有自吸泵和鼓风机,其中,若干个膜组件泥水分离器平行地设置在反应池的出水口处。
所述的膜组件泥水分离器由由铝合金或PVC制成的长方体框架、无纺布和出水管组成,在框架的表面设有若干层无纺布,出水管设置在框架的一个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污水由进水口进入环形反应池,转刷曝气器推动混合液在沟内循环流动,使活性污泥呈悬浮状态并充氧,混合液在出水口通过膜组件实现泥水分离,处理后的水通过集水管收集后从出水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膜组件同时可作为生物膜形成的载体,污水在生物膜作用下进一步被净化,强化了污水处理能力。
2、膜组件作为泥水分离器,其固液分离效果好,避免了由于污泥膨胀所带来的诸多问题。
3、膜组件易更换和清洗。
4、工艺流程短、构筑物和设备少,因而投资少、能耗低、占地少、管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泥水分离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膜组件泥水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转刷曝气器,2、进水口,3、出水口,4、导流墙,5、阻流墙,6、膜组件泥水分离器,7、反应池,8、鼓风机,9、总线连通管,10、三通阀,11、自吸泵,12、长方体框架,13、出水管,14、无纺布。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在图1、图2中,它包括反应池7、转刷曝气器1和泥水分离装置,反应池7的两侧为直线墙段,在反应池的一侧直线墙段上设有进水口2和出水口3,反应池内与直线墙段平行的中心线上设有阻流墙5,阻流墙的两端设有对称的导流墙4,转刷曝气器设置在阻流墙的两侧,曝气器的另一端设置在与阻流墙对应的反应池的直线墙段上,所述的泥水分离装置是由若干膜组件泥水分离器6、由不锈钢管制成的总线连通管9、自吸泵11和鼓风机8组成,膜组件泥水分离器6通过总线连通管9连结在一起,在总线连通管的一端通过三通管10分别连接有自吸泵11和鼓风机8,其中,六个膜组件泥水分离器平行地设置在反应池的出水口处。
如图3所示,膜组件泥水分离器由由铝合金或PVC制成的长方体框架12、无纺布14和出水管13组成,在框架的表面设有若干层无纺布14,出水管13设置在框架的一个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反应池四周池壁为纤维网混凝土直墙,在混凝土中添加纤维网可提高池壁的抗渗、抗裂能力。池底采用聚乙烯塑料薄膜防渗。转刷曝气器布置在氧化沟的直线段上,选用Mammonth转刷,叶片通过彼此连接直接紧箍在水平主轴上,沿周围均布成一组,每组叶片之间有间隙,叶片沿轴长成螺旋状分布。其主轴为中空钢管,叶片由不锈钢板制成。进水口设在转刷曝气器的下游,且与其保持一定距离。出水口应与进水口足够远,以避免短流。导流墙和阻流墙由钢筋混凝土制成,导流墙的圆心设在水流进弯道一侧,减少污泥的沉淀。
如图2所示,膜组件泥水分离器的出水管通过不锈钢管连接在一起,并固定于氧化沟中,自吸泵用于排水,鼓风机用于反冲洗操作并曝气。将膜组件按照图一中箭头所示的污水循环流动方向平行置于氧化沟的出水口处,插入混合液中一定深度,其上表面应在水面以下,下表面离池底有一定的距离,避免其阻碍氧化沟中污水的循环流动。膜组件在此设施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代替二沉池实现泥水分离,二是为生物膜形成提供载体,生物膜对活性污泥处理后的水作进一步的处理,提高出水水质。
该设备运行时,污水由进水口进入,通过转刷曝气器混合曝气和推动,在环形反应池中不断循环流动,通过活性污泥改善其水质。阻流墙是污水的循环流动保持一定方向,导流墙减小了污水与池壁的碰撞摩擦,减少了污泥的沉淀。出水口附近溶解氧含量较高,在膜组件表面形成生物膜,活性污泥法处理后的水在生物膜表面进一步被净化。泥水混合液与膜组件接触,主要在其上表面实现泥水分离——净化后的水透过无纺布进入膜组件内部,然后经出水管收集后通过自吸泵的作用由出水口排出。污泥留在膜组件的无纺布上,需定期清洗。

Claims (3)

1.膜组件一体化氧化沟,包括反应池、转刷曝气器和泥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应池的两侧为直线墙段,在反应池的一侧直线墙段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反应池内与直线墙段平行的中心线上设有阻流墙,阻流墙的两端设有对称的导流墙,转刷曝气器设置在阻流墙的两侧,曝气器的另一端设置在与阻流墙对应的反应池的直线墙段上,所述的泥水分离装置是由若干膜组件泥水分离器、总线连通管、自吸泵和鼓风机组成,膜组件泥水分离器通过总线连通管连结在一起,在总线连通管的一端通过三通管分别连接有自吸泵和鼓风机,其中,若干个膜组件泥水分离器平行地设置在反应池的出水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组件一体化氧化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膜组件泥水分离器由长方体框架、无纺布和出水管组成,在框架的表面包覆有若干层无纺布,出水管设置在框架的一个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组件一体化氧化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方体框架是由铝合金或PVC制成的。
CNU200720022460XU 2007-05-29 2007-05-29 膜组件一体化氧化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5651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22460XU CN201056512Y (zh) 2007-05-29 2007-05-29 膜组件一体化氧化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22460XU CN201056512Y (zh) 2007-05-29 2007-05-29 膜组件一体化氧化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56512Y true CN201056512Y (zh) 2008-05-07

Family

ID=39425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022460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56512Y (zh) 2007-05-29 2007-05-29 膜组件一体化氧化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56512Y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9266B (zh) * 2009-04-09 2011-08-31 北京清大国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高效脱氮除磷mbr工艺与装置
CN102910728A (zh) * 2012-10-30 2013-02-06 山东大学 一种以粗孔过滤组件为载体的生物膜反应器及其运行方法
CN103145245A (zh) * 2013-03-05 2013-06-12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一种膜生物反应器
CN103663698A (zh) * 2013-12-27 2014-03-2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不改变氧化沟池形的开孔与流态调节方法及结构
CN105293713A (zh) * 2014-05-29 2016-02-03 上海安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强化处理硝基苯废水的装置及方法
CN114212878A (zh) * 2021-12-04 2022-03-22 河北恒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及设备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9266B (zh) * 2009-04-09 2011-08-31 北京清大国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高效脱氮除磷mbr工艺与装置
CN102910728A (zh) * 2012-10-30 2013-02-06 山东大学 一种以粗孔过滤组件为载体的生物膜反应器及其运行方法
CN102910728B (zh) * 2012-10-30 2014-04-02 山东大学 一种以粗孔过滤组件为载体的生物膜反应器及其运行方法
CN103145245A (zh) * 2013-03-05 2013-06-12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一种膜生物反应器
CN103663698A (zh) * 2013-12-27 2014-03-2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不改变氧化沟池形的开孔与流态调节方法及结构
CN105293713A (zh) * 2014-05-29 2016-02-03 上海安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强化处理硝基苯废水的装置及方法
CN114212878A (zh) * 2021-12-04 2022-03-22 河北恒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及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56512Y (zh) 膜组件一体化氧化沟
CN102260016B (zh) 好氧膜生物反应器及工艺
CN103395948A (zh) Z型气提回流两级沉淀一体化污水处理池
CN102145953A (zh) 组合式污水处理系统
CN202223939U (zh) 海水混凝沉淀装置
CN212594151U (zh) 一种双池型高效沉淀池
CN110040852A (zh) 一种间歇运行的罐式氧化沟集成装置
CN209368051U (zh) 一种强化除磷a2o-mbbr污水处理装置
CN201454170U (zh) 弧形翼片板及一体化氨氮处理装置
CN201694908U (zh) 组合式污水处理系统
CN202139152U (zh) 一体式三相分离净化器
CN2832804Y (zh) 复合式污水处理装置
CN216513324U (zh) 一种高效微动力的三格式净化槽处理设备
CN206705912U (zh) 一种新型高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206396000U (zh) 养殖污水处理系统
CN205933554U (zh) 固态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
CN209052510U (zh) 污水处理高效净化设备
CN209052552U (zh) 一种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与畜禽废水的一体化装置
CN208577593U (zh) 一种组合mbr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102276116B (zh) 一体式三相分离净化器
CN203890153U (zh) 水质净化处理一体化成套设备
CN208617489U (zh) 温室交替互换式人工湿地
CN102863063B (zh) 一种高密度絮凝澄清污水处理装置
CN206467031U (zh) 一种高效节能型氧化沟
CN202880979U (zh) 一种高密度絮凝澄清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507

Termination date: 2011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