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33554U - 固态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固态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33554U
CN205933554U CN201620914668.1U CN201620914668U CN205933554U CN 205933554 U CN205933554 U CN 205933554U CN 201620914668 U CN201620914668 U CN 201620914668U CN 205933554 U CN205933554 U CN 2059335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tank
solid
biofilm reactor
sewage disposal
sew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1466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浩
白瑞峰
齐洁
郭曦
孙亮
王文凤
詹璨
张亚宁
黎海燕
张艳红
张俊熊
刘旭
石晶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telligent Fluid Control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lligent Fluid Control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telligent Fluid Control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1466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335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335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3355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系统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固态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初沉池、反应池和储泥池。污水首先进入初沉池,然后进入反应池的生物填料模块并沉积于生物填料模块的底部,反应池曝气系统输入气体至生物填料模块底部,污水受压上升并从反应池曝气系统的喷头喷出,污水喷出后从生物填料模块的上部流入下部形成水环以进行净化处理。储泥池通过污泥管道与反应池连通,污泥管道在反应池内的部分设置于反应池的底部。初沉池可以拦截大块污染物减轻反应池的工作量,提高反应池的工作效率,储泥池通过排泥可以净化反应池以延长反应池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处理效果良好。

Description

固态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系统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固态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生物膜反应器是利用填料表面生物膜内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去除污染物,是目前国内外应用广泛的一种高效污水处理系统,具有系统运行性能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力强、有机物去除率高、污泥产率低和生物活动搞等特点。生物膜反应器的关键是形成稳定的生物膜,该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包括细菌的吸附、生物膜发展与成熟以及衰亡和脱落等阶段。
现有技术中的污水处理方式多采用滤网过滤的方式,过滤效果不佳。某些污水处理方式采用了生物膜反应的方式,但是,由于缺乏前期初沉处理以及反应后的污泥处理,在工作一段时间后,过滤效果会大幅降低。
因而,如何提供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方式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污水处理系统处理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态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沿流体输送方向顺次连接的初沉池、反应池和储泥池;
所述初沉池用于对污水进行初步自然分离与沉淀;
所述反应池内设置有生物填料模块和反应池曝气系统,所述生物填料模块通过管道与所述反应池曝气系统连通,所述反应池曝气系统输入气体至所述生物填料模块的底部,污水受压上升并从反应池曝气系统的喷头喷出,污水喷出后从生物填料模块的上部流入下部形成水环以进行净化处理;
所述储泥池通过污泥管道与所述反应池连通,所述污泥管道在所述反应池内的部分设置于所述反应池的底部。
更进一步地,所述初沉池内设置有初沉池曝气系统。
更进一步地,所述初沉池在污水出口处设置有用于过滤大块悬浮物的提刷格栅。
更进一步地,所述初沉池在污水进口处还设置有隔油系统,所述隔油系统和所述提刷格栅沿污水流动的方向依次设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生物填料模块内设置有多个填料块,所述反应池曝气系统的入气管道设置于相邻两个填料块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反应池曝气系统包括喷头、曝气混合管道和入气管道,所述曝气混合管道和所述入气管道设置于相邻的填料块之间,所述入气管道设置于所述曝气混合管道内,所述喷头设置于所述曝气混合管道上部并与所述曝气混合管道连通,所述入气管道穿过所述喷头的中心并沿所述入气管道的内腔延伸至靠近所述生物填料模块的底部。
更进一步地,所述喷头为漏斗状,所述喷头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
更进一步地,所述储泥池内还设置有用于消解污泥的储泥池曝气系统。
更进一步地,还设置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通过管道与所述初沉池曝气系统、所述反应池曝气系统和所述储泥池曝气系统连通。
更进一步地,所述初沉池、所述反应池和所述储泥池上部均设置有观察孔。
由于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定生物膜反应器,包括:沿流体输送方向顺次连接的初沉池、反应池和储泥池。初沉池用于对原污水进行初步自然分离与沉淀。反应池内设置有生物填料模块和反应池曝气系统,生物填料模块通过管道与反应池曝气系统连通,反应池曝气系统输入气体至生物填料模块的底部,污水受压上升并从反应池曝气系统的喷头喷出,污水喷出后从生物填料模块的上部流入下部以进行净化处理。储泥池通过污泥管道与反应池连通,污泥管道在反应池内的部分设置于反应池的底部。
污水首先进入初沉池,在初沉池内完成自然分离与沉淀,去除大块的悬浮污染物渣滓。沉淀完成后,污水进入反应池,由于反应池内设置有生物填料模块和反应池曝气系统。污水首先进入生物填料模块并沉积于生物填料模块的底部,反应池曝气系统输入气体至生物填料模块底部,污水受压上升并从反应池曝气系统的喷头喷出,污水喷出后从生物填料模块的上部流入下部以进行净化处理。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生物膜反应器还设置有储泥池,储泥池通过污泥管道与反应池连通,污泥管道在反应池内的部分设置于反应池的底部。储泥池用于储存从反应池抽出的污泥。其中,初沉池可以减轻反应池的工作量,提高反应池的工作效率,储泥池可以净化反应池以延长反应池的使用寿命。
因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处理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初沉池; 2-反应池; 3-提刷格栅;
4-鼓风机; 5-观察孔; 21-反应池曝气系统;
22-生物填料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态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这种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提高污水处理效率,且处理效果良好。
具体而言: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态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沿流体输送方向顺次连接的初沉池1、反应池2和储泥池;
初沉池1用于对污水进行初步自然分离与沉淀。
反应池2内设置有生物填料模块22和反应池曝气系统21,生物填料模块22通过管道与反应池曝气系统21连通,反应池曝气系统21输入气体至生物填料模块22的底部,污水受压上升并从反应池曝气系统21的喷头喷出,污水喷出后从生物填料模块22的上部流入下部形成水环以进行净化处理。
储泥池通过污泥管道与反应池2连通,污泥管道在反应池2内的部分设置于反应池2的底部。污水首先进入初沉池1,在初沉池1内完成自然分离与沉淀,去除大块的沉淀污染物。沉淀完成后,污水进入反应池2,由于反应池2内设置有生物填料模块22和反应池曝气系统21。污水首先进入生物填料模块22并沉积于生物填料模块22的底部,反应池曝气系统21输入气体至生物填料模块22底部,污水受压上升并从反应池曝气系统21的喷头喷出,污水喷出后从生物填料模块22的上部流入下部以进行净化处理。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生物膜反应器还设置有储泥池,储泥池通过污泥管道与反应池2连通,污泥管道在反应池2内的部分设置于反应池2的底部。储泥池用于储存从反应池2抽出的污泥。其中,初沉池1可以减轻反应池2的工作量,提高反应池2的工作效率,储泥池可以净化反应池2以延长反应池2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式中,初沉池1内设置有初沉池曝气系统。初沉池曝气系统包括喷头和入气管道,喷头设置于池底入气管道上部并与入气管道连通,入气管道穿过喷头的中心。更为详细的,喷头设置为螺旋状,喷头上有曝气孔初沉池曝气系统的主要作用在于:向污水内注入空气,使微小气泡鼓动污水使污水充分混合,减少污染物沉淀淤积,提高了反应池2内的反应效率。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式中,初沉池1在污水出口处设置有用于过滤大块悬浮物的提刷格栅3。提刷格栅3的作用在于:由于大块悬浮物进入反应池2会导致反应池2内的填料组件以及反应池曝气系统21的堵塞问题,因而在污水出口处设置有提刷格栅3,提刷格栅3拦截大块悬浮物,以保证反应池2的反应环境。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式中,初沉池1在污水入口处还设置有隔油系统,优选地,隔油系统和提刷格栅3沿水体流动的方向依次设置。隔油系统可以隔离污水中的油分,提刷格栅3对于餐饮行业的污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式中,生物填料模块22内设置有多个填料块,反应池曝气系统21的入气管道设置于相邻两个填料块之间。
反应池曝气系统21包括喷头、混合曝气管道和入气管道,混合曝气管道和入气管道设置于相邻的填料组件之间,入气管道设置于出水管道内,喷头设置于混合曝气管道上部并与混合曝气管道连通,入气管道穿过喷头的中心并沿混合曝气管道的内腔延伸至靠近生物填料模块22的底部。混合曝气管道和入气管道靠近生物填料模块22的底部的一端开口,并设有返流板。
反应池曝气系统21的工作过程简述如下:
通过入气管道向生物填料模块22的内腔输入空气,在入气管道附近的污水受到输入压力的较大压强,污水在压强的作用下沿着混合曝气管道向上输送并经过曝气系统的喷头喷出。
为了保证向上喷出的污水向四周喷洒,喷头为漏斗状,喷头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漏斗状的喷头上端盖大于下端盖,向上方喷出的污水由于受到上端盖的阻挡而向四周喷洒。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式中,储泥池内还设置有用于提升污泥的储泥池曝气系统。储泥池曝气系统包括喷头和入气管道,喷头设置于池底入气管道上部并与入气管道连通,入气管道穿过喷头的中心。更为详细的,喷头设置为螺旋状,喷头上有曝气孔。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式中,还设置有鼓风机4,鼓风机4通过管道与初沉池曝气系统、反应池曝气系统21和储泥池曝气系统连通。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式中,初沉池1、反应池2和储泥池上部均设置有观察孔5,操作者通过观察孔5观察初沉池1、反应池2和储泥池内的工作情况。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固态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流体输送方向顺次连接的初沉池、反应池和储泥池;
所述初沉池用于对污水进行初步自然分离与沉淀;
所述反应池内设置有生物填料模块和反应池曝气系统,所述生物填料模块通过管道与所述反应池曝气系统连通,所述反应池曝气系统输入气体至所述生物填料模块的底部,污水受压上升并从反应池曝气系统的喷头喷出,污水喷出后从生物填料模块的上部流入下部形成水环以进行净化处理;
所述储泥池通过污泥管道与所述反应池连通,所述污泥管道在所述反应池内的部分设置于所述反应池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沉池内设置有初沉池曝气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沉池在污水出口处设置有用于过滤大块悬浮物的提刷格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态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沉池在污水进口处还设置有隔油系统,所述隔油系统和所述提刷格栅沿污水流动的方向依次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填料模块内设置有多个填料块,所述反应池曝气系统的入气管道设置于相邻两个填料块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态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曝气系统包括喷头、曝气混合管道和入气管道,所述曝气混合管道和所述入气管道设置于相邻的填料块之间,所述入气管道设置于所述曝气混合管道内,所述喷头设置于所述曝气混合管道上部并与所述曝气混合管道连通,所述入气管道穿过所述喷头的中心并沿所述入气管道的内腔延伸至靠近所述生物填料模块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态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为漏斗状,所述喷头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泥池内还设置有用于消解污泥的储泥池曝气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通过管道与所述初沉池曝气系统、所述反应池曝气系统和所述储泥池曝气系统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沉池、所述反应池和所述储泥池上部均设置有观察孔。
CN201620914668.1U 2016-08-19 2016-08-19 固态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335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14668.1U CN205933554U (zh) 2016-08-19 2016-08-19 固态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14668.1U CN205933554U (zh) 2016-08-19 2016-08-19 固态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33554U true CN205933554U (zh) 2017-02-08

Family

ID=57947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14668.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33554U (zh) 2016-08-19 2016-08-19 固态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3355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93514A (zh) * 2017-03-07 2017-05-24 英泰流体控制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除渣设备及高效除渣系统
CN115571977A (zh) * 2022-10-26 2023-01-06 青岛万慧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ebr高效生化处理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93514A (zh) * 2017-03-07 2017-05-24 英泰流体控制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除渣设备及高效除渣系统
CN115571977A (zh) * 2022-10-26 2023-01-06 青岛万慧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ebr高效生化处理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22506B (zh) 水质净化处理一体化成套设备
CN209143830U (zh) 同步脱氮除磷一体式反应器
CN113582339A (zh) 一种节能mbr污水处理系统
CN205933554U (zh) 固态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
CN104445838B (zh) 一种小城镇污水处理系统
CN104787968B (zh) 金霉素废水处理系统
CN218893555U (zh) 一种新型沉淀式气提过滤反应设备
CN107082533A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03224287B (zh) 一种水力射流循环厌氧生物滤池处理有机废水的装置及其方法
CN208250118U (zh) 一种利用微生物技术的多级污水处理装置
CN106116015A (zh) 一种旋流混合废水处理好氧反应器
CN206928406U (zh) 进河初期雨水收集及处理回用装置
CN201999778U (zh) 单层压力式一体化除油器
CN216005352U (zh) 一种节能mbr污水处理系统
CN211198725U (zh) 一种污水处理内回流装置
CN108408908A (zh) 一种一体化小型污水处理装置和污水处理方法
CN204779223U (zh) 高效污水净化处理系统
CN203558906U (zh) 高负荷接触沉淀池
CN210945017U (zh) 一种一体式污水处理装置
CN209226681U (zh) 一体化生物滤床脱氮a-o-a-o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04779227U (zh) 高效污水综合处理系统
CN218860384U (zh) 生物处理池浮渣物去除装置
CN216513330U (zh) 一种微型污水生物处理装置
CN205473194U (zh) 地埋式微动力净化槽污水处理设备
CN218686717U (zh) 一种生态湿地滤池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923

Address after: 300381 Binshui West Road and Lingbin Road, Nankai District, Tianjin, 12-503, Austrian City Commercial Plaza, southwest of the junction of Binshui West Road and Lingbin Road

Patentee after: YINGTAI GERU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TIANJIN) CO.,LTD.

Address before: 300110 Tianjin Nankai District City West Binshui Road intersection southwest and Ling binlu City Commercial Plaza 12-504

Patentee before: INTER FLOW CONTROL TECHNOLOGY (TIANJI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25

Address after: Room 429, Building 21, West Zone, Airport Business Park, Dongli Free Trade Pilot Zone (Airport Economic Zone), 300000 Tianjin (Trusteeship No. 040 of Tianjin Asia Pacific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Patentee after: Heng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Tianjin) Co.,Ltd.

Address before: 300381 12-503, Aocheng Commercial Plaza, southwest of the intersection of Binshui West Road and Lingbin Road, Nankai District, Tianjin

Patentee before: YINGTAI GERU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TIANJI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