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90722U - 一种磁吸表扣及手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磁吸表扣及手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90722U
CN212590722U CN202021033157.1U CN202021033157U CN212590722U CN 212590722 U CN212590722 U CN 212590722U CN 202021033157 U CN202021033157 U CN 202021033157U CN 212590722 U CN212590722 U CN 2125907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fastener
buckle
pushing piece
pu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3315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冼立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3315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907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907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907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磁吸表扣及手表,包括公扣和母扣,公扣进一步包括:公扣主体,具有一与母扣相对设置的第一扣合面;两扣件,通过弹性件可滑移的装设于第一扣合面;推动件,可滑移的装设于在两扣件之间,推动件与扣件的滑移方向夹角为45‑90度,且弹性件位于扣件远离所述推动件的一侧;推动件和/或所述扣件具有一作用面,以使推动件可对扣件施加沿扣件滑移方向的分力;母扣具有第二扣合面,其开设有与扣件相对应的卡槽。本专利通过两扣件、推动件以及弹性件等结构实现了根据不同档位清楚的判断表扣所处状态,提升了用户感知体验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磁吸表扣及手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表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磁吸表扣及手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大多数手表使用了磁吸表扣,但存在连接方式不牢靠,或者磁吸表扣本身结构复杂。通常在人们佩戴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操作不方便,不易辨识表扣是否锁紧。一方面导致生产成本较高,使用不方便,不利于人们日常使用;另一方面,如果不能准确判断表扣是否锁紧也容易造成表扣脱落,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一些结构简单的磁吸表扣,由于锁紧不牢靠,也容易造成表扣脱落。
因此,能否设计一种表扣,在保证表扣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基础上,实现通过不同档位清楚的判断表扣所处状态,提升了用户感知体验,是本专利想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磁吸表扣及手表,其中,通过两扣件以及与之相配合的推动件等结构,在保证表扣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基础上,实现通过不同档位清楚的判断表扣所处状态,提升了用户感知体验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磁吸表扣,包括公扣和母扣,所述公扣进一步包括:
公扣主体,具有一与所述母扣相对设置的第一扣合面;
两扣件,通过弹性件可滑移的装设于所述第一扣合面;
推动件,可滑移的装设于在两所述扣件之间,所述推动件的滑移方向与所述扣件的滑移方向夹角为45-90度,且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扣件远离所述推动件的一侧;所述推动件和/或所述扣件具有一作用面,以使所述推动件可对所述扣件施加沿所述扣件滑移方向的分力,所述推动件延伸至所述公扣主体外侧;
所述母扣具有一与所述公扣相对设置的第二扣合面,所述第二扣合面上开设有与所述扣件相对应的卡槽,其中,
第一状态下,所述扣件保持在第一预设位置,所述扣件卡置于所述卡槽;第二状态下,所述推动件带动所述扣件行进第二预设位置,所述扣件与所述卡槽脱扣。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公扣上设置可滑移的两扣件,以及在推动件之间设置有推动件,且推动件与扣件其中之一或者均设置有一作用面,通过该作用面可以使推动件对扣件施加沿扣件滑移方向的分力,使扣件可以滑移,此外,在扣件远离推动件的一侧设置有弹性件。这三种主要的部件的相互连接与配合,且通过手动扣拉滑动件可以实现两种状态,在第一状态下扣件保持在第一预设位置,扣件卡置于卡槽;第二状态下,推动件带动扣件行进第二预设位置,扣件与卡槽脱扣。通过第一预设位置与第二预设位置的相互切换,从而实现了表扣锁紧与脱扣的动作。本方案设计巧妙,各个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配合关系恰如其分,能够最大程度的实现各部件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弹性件来实现扣件在其滑移方向的移动,十分便捷,通过推动件与扣件的移动方向呈45-90度,以及作用面上的力传导,从而实现推动件与扣件在不同运动方向上的相互传动,在表扣这种小型配件中巧妙的融入该结构,能够给与使用者最佳的佩戴体验,并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底,具备非常好的市场前景;另一方面,使用者可以根据推动件位于第一预设位置还是第二预设位置清楚地判断卡扣是否与卡槽锁紧,实现了不同档位清楚的判断表扣所处状态,提升了用户感知体验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推动件沿所述表带长度方向滑移;和/或;所述扣件沿所述表带宽度方向滑移;和/或;所述扣件包括扣件主体与凸钉,所述扣件主体朝向所述推动件至少一侧为台阶状,所述凸钉与所述卡槽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扣件的具体结构,扣件可以包括两个部分,其一为与推动件相互配合的部分,其二为与卡槽相互配合的部分。通过以上结构,既可以实现卡扣与推动件之间如何配合的问题,又能够实现扣件与卡扣之间如何配合的问题。
具体地,所述第一扣合面上设置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底面开设有一条型通孔,两所述扣件沿表带宽度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和/或;
所述推动件包括推动件主体和推柄,所述推柄可移动设置在所述条型通孔内,所述推动件主体位于两所述扣件之间,且所述扣件远离所述推动件主体的一侧与所述凹槽侧壁之间形成间隙以装设所述弹性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公扣和推动件的具体结构,公扣上设置有一凹槽以及条型通孔,而推动件有包括推动件主体以及推柄。推动件主体可以在推动件固定槽中移动,而推柄可以通过条型通孔伸出到公扣外表面,从而方便使用者操作。一方面,公扣结构简单,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可以减少制作工序,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公扣与推动件配合关系巧妙,可以同时解决推动件的固定问题以及如何在外界操作推动件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包括相互连通的扣件滑槽与推动件滑槽,所述扣件滑槽沿表带宽度方向双向延伸,所述推动件滑槽沿所述表带长度方向延伸,呈凸字型;
和/或;
所述推动件主体进一步包括台阶部与限位部,所述台阶部延伸至两所述扣件之间,所述限位部沿所述表带宽度方向的尺寸大于两所述扣件间的最大滑移间隙,所述限位部可滑移设置在所述推动件滑槽内;
和/或;
所述台阶部靠近所述扣件的一侧设置有一圆角凸台或倒角凸台,以形成所述作用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了凹槽的具体结构,该凹槽开设有相互连通的扣件滑槽与推动件滑槽,其整体结构呈凸字型,一方面,这种结构满足扣件与推动件的运动轨迹的要求;另一方面,结构简单、强度高,在生产成本降低的前提下可以保证产品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两所述扣件主体相向侧沿所述推动件的滑移方向分别设置有第一台阶与第二台阶,两所述第一台阶之间的距离大于两所述第二台阶之间的距离;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推动件移至两所述第一台阶之间,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推动件移至两所述第二台阶之间;
和/或;
所述第一台阶与所述第二台阶通过圆角连接或倒角连接,以形成所述作用面;
和/或;
所述凸钉远离所述公扣主体设置,且所述凸钉顶端呈勾状或蘑菇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公开了该扣件的具体结构,该扣件具有两相邻且光滑连接的第一台阶与第二台阶,当两扣件同时安装到第一扣合面时,两扣件的第一台阶之间的距离要大于两扣件的第二台阶之间的距离,第一台阶与第二台阶相连形成作用面。此时,可以将推动件所处的位置分为第一预设位置以及第二预设位置,在第一预设位置时推动件位于两第一台阶之间,由于第一台阶之间的距离较大,因此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将扣件向推动件的方向推动,扣件与卡槽相互锁紧;在第二预设位置时推动件位于两第二台阶之间,由于第二台阶之间的距离较小,因此在弹性件被压缩,扣件脱离卡槽。该结构设计巧妙,在合理使用推动件与扣件的结构与配合关系基础上加入了弹性件,使整个结构具有更高的操作性,增加了该表扣的自动化程度,极大的减小了使用者佩戴表扣时的操作步骤。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扣合面上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公扣主体之间形成第一空腔以设置所述扣件与所述推动件,且所述第一挡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用于通过所述凸钉。
和/或;
所述第二扣合面上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上设置有可插入所述凸钉的第二通孔;所述母扣上设置有凸钉容纳槽,所述凸钉可沿所述扣件的滑移方向在所述凸钉容纳槽内移动,且所述凸钉容纳槽一端与所述第二通孔边缘形成台阶,另一端留有所述凸钉的插入间隙,其中所述台阶用于固定所述凸钉。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了该表扣上的其它结构,一方面通过第一空腔设置扣件与推动件,结构简单;另一方面,通过第一挡板上设置的第二通孔以及母扣上设置的凸钉容纳槽相互配合,形成用于限制凸钉沿表带厚度方向移动的台阶,从而实现了卡槽的主要功能,设计巧妙,单个零件制作简单,整体装配容易。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扣合面上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装设有公扣磁体;所述第二扣合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空腔相对应的第三空腔以装设所述母扣磁体,且所述母扣磁体与所述公扣磁体相向侧磁性相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安装了公扣磁体以及母扣磁体。需要说明的是,在大多数普通表扣中磁体起到的是吸附公扣和母扣的作用,而在本方案中公扣磁体与母扣磁体相向面的整体磁性是相同的,其目的在于可以在推动件到达第二预设位置后,在磁力的作用下公扣,母扣之间产生互斥的力,以至于在没有扣件与卡槽的拉力作用下,公扣与母扣可以自动弹开。因此,可以极大的增强该表扣使用的便捷性,在单手操作时毫不费力,可靠性高。
所述公扣磁体包括沿所述表带宽度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磁体、第二磁体以及第三磁体,所述第二磁体的N极与S极分别朝向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三磁体,所述第一磁体的N极朝向所述母扣,所述第三磁体的S极朝向所述母扣;
所述母扣磁体包括沿所述表带宽度方向依次排布的第四磁体、第五磁体以及第六磁体,且分别与所述第三磁体、所述第二磁体以及所述第一磁体相对应;所述第五磁体的S极与N极分别朝向所述第四磁体与所述第六磁体,所述第四磁体的S极朝向所述公扣,所述第六磁体的N极朝向所述公扣;
和/或;
所述母扣磁体与所述母扣之间设置有第一粘连层,所述公扣磁体与所述公扣之间设置有第二粘连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了公扣磁体以及母扣磁体的组成部分,其中,公扣磁体包括依次排布的第一磁体、第二磁体以及第三磁体,母扣磁体包括依次排布的第四磁体、第五磁体以及第六磁体。其中第一磁体N极朝向母扣、第三磁体的S极朝向母扣,第二磁体N极与S极分别朝向第一磁体与第三磁体;第四磁体与第六磁体朝向公扣的磁极分别与第一磁体与第三磁体的磁极相反,且第五磁体的S极与N极分别朝向第四磁体与第六磁体。通过这种设计,可以均衡表扣两侧产生的磁力,以使公扣与母扣沿相反侧直线弹开,增加了使用者的感知体验。
进一步地,所述扣件在远离所述推动件的一侧至少设置有一弹性件固定凸台。
本使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扣件的具体结构,通过在扣件在远离推动件的一侧至少设置有一弹性件固定凸台,以解决弹性件的固定问题,并且可设置有多个弹性件以增加扣件移动时的稳定性。
一种手表,所述手表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磁吸表扣。
本使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手表,通过在该手表上装设这种磁吸表扣,可以实现该手表通过弹性件来实现扣件在其滑移方向的移动,无需手动操作即可快速复位,给予使用者最佳的佩戴体验,并且使用者可以根据推动件位于第一预设位置还是第二预设位置清楚地判断卡扣是否与卡槽锁紧,实现了不同档位清楚的判断表扣所处状态,提升了用户感知体验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1、一方面,通过弹性件来实现扣件在其滑移方向的移动,十分便捷,通过推动件与扣件的移动方向呈45-90度,以及作用面上的力传导,从而实现推动件与扣件在不同运动方向上的相互传动,在表扣这种小型配件中巧妙的融入该结构,能够给与使用者最佳的佩戴体验,并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底,具备非常好的市场前景;另一方面,使用者可以根据推动件位于第一预设位置还是第二预设位置清楚地判断卡扣是否与卡槽锁紧,实现了不同档位清楚的判断表扣所处状态,提升了用户感知体验的目的;
2、扣件结构设计巧妙,在合理使用推动件与扣件的结构与配合关系基础上加入了弹性件,使整个结构具有更高的操作性,增加了该表扣的自动化程度,极大的减小了使用者佩戴表扣时的操作步骤;
3、通过公扣和推动件的具体结构,实现推动件主体可以在推动件固定槽中移动,而推柄可以通过条型通孔伸出到公扣外表面,从而方便使用者操作。一方面,公扣结构简单,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可以减少制作工序,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公扣与推动件配合关系巧妙,可以同时解决推动件的固定问题以及如何在外界操作推动件的问题;
4、通过凹槽的具体结构,一方面,满足了扣件与推动件的运动轨迹的要求;另一方面,结构简单、强度高,在生产成本降低的前提下可以保证产品的使用寿命;
5、通过扣件的具体结构,既可以实现卡扣与推动件之间如何配合的问题,又能够实现扣件与卡扣之间如何配合的问题;
6、通过第一挡板与公扣之间形成的第一空腔以及第二空腔;第二挡板与母扣之间形成的第三空腔;一方面解决了扣件的安装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卡槽的具体结构问题;
7、通过使第一磁体N极朝向母扣、第三磁体的S极朝向母扣,第二磁体 N极与S极分别朝向第一磁体与第三磁体;第四磁体与第六磁体朝向公扣的磁极分别与第一磁体与第三磁体的磁极相反,且第五磁体的S极与N极分别朝向第四磁体与第六磁体。可以均衡表扣两侧产生的磁力,以使公扣与母扣沿相反侧直线弹开,简单实用;
8、通过在该手表上装设这种磁吸表扣,可以实现该手表通过弹性件来实现扣件在其滑移方向的移动,无需手动操作即可快速复位,可给予使用者最佳的佩戴体验,并且使用者可以根据推动件位于第一预设位置还是第二预设位置清楚地判断卡扣是否与卡槽锁紧,实现了不同档位清楚的判断表扣所处状态,提升了用户感知体验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置主视图;
图3是图2沿表带长度方向剖视图;
图4是公扣结构示意图;
图5是公扣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的主视图;
图7是图4沿表带长度方向剖视图;
图8是推动件结构示意图;
图9是扣件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母扣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母扣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0沿表带长度方向剖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爆炸图;
图14是第二预设位置时的产品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沿表带长度方向上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公扣,101.第一扣合面,102.凹槽,110.第二粘连层,120.推动件, 121.推动件主体,122.推柄,130.扣件,131.凸钉,132.扣件主体,133.弹性件固定凸台,140.弹性件,150.第一挡板,151.第一通孔,160.公扣磁体, 161.第一磁体,162.第二磁体,163.第三磁体,200.母扣,201.凸钉容纳槽, 202.第二扣合面,210.第二挡板,211.第二通孔,220.母扣磁体,221.第四磁体,222.第五磁体,223.第六磁体,230.第一粘连层,240.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 /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在本文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作为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为一种磁吸表扣,包括公扣 100和母扣200,而公扣100进一步包括有三个部分,分别为:公扣主体、两扣件130以及推动件120。其中,公扣主体具有一与母扣200相对设置的第一扣合面101,第一扣合面101是指沿表带厚度方向上公扣100朝向母扣200的面;如图7所示,两扣件130通过弹性件140可滑移的装设于所述第一扣合面101;推动件120可滑移的装设于在两扣件130之间,推动件120与扣件 130的滑移方向夹角为45-90度,即推动件120的滑移方向与扣件130的滑移方向呈45-90度的夹角。推动件120具有一作用面,或者扣件130具有一作用面,以使推动件120可对扣件130施加沿扣件130滑移方向的分力,推动件120延伸至公扣主体外侧,该作用面的主要目的是将推动件120的推力传递给扣件130使之沿扣件130自身的滑移方向移动,这也是本专利的主要创新点之一。且推动件120延伸至所述公扣主体外侧。
进一步优选地,母扣200具有一与公扣100相对设置的第二扣合面202,其中,第二扣合面202上开设有与扣件130相对应的卡槽240,其中,如图3 所示,第一状态下,扣件130保持在第一预设位置,扣件130卡置于卡槽240;如图14和图15所示,第二状态下,推动件120带动扣件130行进第二预设位置,扣件130与卡槽240脱离。其中,推动件120沿表带长度方向滑移,扣件130沿表带宽度方向滑移;
具体地,如图8所示,扣件130包括扣件主体132与凸钉131,扣件主体 132朝向推动件120至少一侧为台阶状,凸钉131与卡槽140相配合。两扣件 130相向侧沿所述表带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第一台阶与第二台阶,两第一台阶之间的距离大于两第二台阶之间的距离,第一台阶与第二台阶光顺连接以形成所述作用面,需要说明地是作用面也可以设置在推动件120上,为光滑的三角形结构或者带台阶的三角形结构。
如图13所示,推动件120设置有与扣件130相配合的凸台,即该凸台形状与两第一台阶或者两第二台阶之间的形状相匹配;其中,在第一状态下,凸台移动至两所述第一台阶之间;在第二状态下,凸台移动至两第二台阶之间。换言之,该扣件130具有两相邻且光滑连接的第一台阶与第二台阶,当两扣件130同时安装到第一扣合面101时,两扣件130的第一台阶之间的距离要大于两扣件130的第二台阶之间的距离,第一台阶与第二台阶通过圆角连接或倒角连接形成上述作用面。此时,可以将推动件120所处的位置分为第一预设位置以及第二预设位置,在第一预设位置时推动件120位于两第一台阶之间,由于第一台阶之间的距离较大,因此在弹性件140的作用下将扣件130向推动件120的方向推动,扣件130与卡槽240相互锁紧;在第二预设位置时推动件120位于两第二台阶之间,由于第二台阶之间的距离较小,因此在弹性件140被压缩,扣件130脱离卡槽240。
进一步优选地,第一扣合面101上设置有一凹槽102,凹槽102底面开设有一条型通孔,扣件130沿表带宽度方向设置在凹槽102内;
具体地,推动件120包括推动件主体121和推柄122,推柄122可移动设置在条型通孔内,推动件主体121位于两所述扣件130之间,且扣件130远离所述推动件主体121的一侧与凹槽102侧壁之间形成间隙以装设所述弹性件140。凹槽102包括相互连通的扣件滑槽与推动件滑槽,扣件滑槽沿表带宽度方向双向延伸,推动件滑槽沿表带长度方向延伸,呈凸字型;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推动件主体121进一步包括台阶部与限位部,台阶部延伸至两扣件130之间,限位部与推动件滑槽相配合。其中,台阶部靠近扣件130的一侧设置有一圆角凸台或倒角凸台,以形成上述的作用面。扣件130包括扣件主体132与凸钉131,第一台阶与第二台阶设置在扣件主体132上,且表面与弧形凸台相配合;如图6所示,凸钉131远离公扣主体设置,且凸钉131顶端呈勾状或蘑菇状,需要说明的是蘑菇状是指顶端径向尺寸大于组件部位的径向尺寸,即可以认为是勾状或者伞状。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4所示,第一扣合面101上设置有磁体安装槽,凹槽102与磁体安装槽上设置有第一挡板150,第一挡板150与凹槽102之间形成第一空腔以安装扣件130与推动件120,第一挡板150上设置有第一通孔 151以通过所述凸钉131;第一挡板150与所述磁体安装槽之间形成第二空腔。
优选地,公扣磁体160与母扣磁体220均为磁铁;公扣100、母扣200、推动件120以及扣件130为塑料件或金属件;弹性件140为弹簧或弹性金属片,此外,还可以为本技术领域其它现有技术。
进一步地,推动件主体121与推柄122为一体式结构;扣件主体132与凸钉131为一体式结构。
如图10和图11所示,母扣200上设置有第二挡板210,第二挡板210设置在第二扣合面202上,第二挡板210上设置有与扣件130相对应的第二通孔211;如图12所示,第二扣合面202上设置有第二挡板210,第二挡板210 上设置有可插入所述凸钉131的第二通孔211;母扣200上设置有凸钉容纳槽 201,凸钉131可沿扣件130的滑移方向在凸钉容纳槽201内移动,且凸钉容纳槽201一端与第二通孔211边缘形成台阶,另一端留有凸钉131的插入间隙,其中台阶用于固定凸钉131。换言之,母扣主体上设置有与第二通孔211 位置对应的凸钉容纳槽201,且凸钉容纳槽201沿表带宽度方向的尺寸大于第二通孔211的直径,第二挡板210局部遮挡凸钉容纳槽201以形成卡槽240;
母扣主体上还设置有与第二空腔相对应的第三空腔。
进一步地,公扣磁体160,装设在第二空腔内;母扣磁体220,装设在第三空腔内,且公扣磁体160与母扣磁体220相向侧磁性相反。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公扣磁体160包括沿表带宽度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磁体161、第二磁体162以及第三磁体163,第二磁体162 的N极与S极分别朝向第一磁体161与第三磁体163,第一磁体161的N极朝向母扣200,第三磁体163的S极朝向母扣200;
母扣磁体220包括沿表带宽度方向依次排布的第四磁体221、第五磁体 222以及第六磁体223,第五磁体222的S极与N极分别朝向第四磁体221与第六磁体223,第四磁体221的S极朝向公扣100,第六磁体223的N极朝向公扣100;母扣磁体220与母扣200之间设置有第一粘连层230,公扣磁体160 与公扣100之间设置有第二粘连层110。换言之,公扣磁体160包括依次排布的第一磁体161、第二磁体162以及第三磁体163,母扣磁体220包括依次排布的第四磁体221、第五磁体222以及第六磁体223。其中第一磁体161的N 极朝向母扣200、第三磁体163的S极朝向母扣200,第二磁体162的N极与 S极分别朝向第一磁体161与第三磁体163;第四磁体221与第六磁体223朝向公扣100的磁极分别与第一磁体161与第三磁体163的磁极相反,且第五磁体222的S极与N极分别朝向第四磁体221与第六磁体223。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扣件130在远离推动件120的一侧至少设置有一弹性件固定凸台133。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手表,包括上述任一磁吸表扣。该手表地表带分别与公扣100和母扣200铰接,或者直接固定在公扣100、母扣200的表带连接端。通过在该手表上装设这种磁吸表扣,可以让使用者根据推动件120 位于第一预设位置还是第二预设位置清楚地判断卡扣是否与卡槽240锁紧,实现了不同档位清楚的判断表扣所处状态,提升用户感知体验。
在实际使用中,直接将公扣100与母扣200的第一扣合面101与第二扣合面202按压在一起即可实现该手表表扣的锁紧,此时在弹性件140的作用下扣件130可与卡槽240自然锁紧,在解锁时,可扣拉推动件120的推柄122,随即推动件主体121产生对扣件130的推力,使之脱离卡槽240,再在公扣磁体160与母扣磁体220的磁力作用下公扣100与母扣200自动脱开。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磁吸表扣,包括公扣和母扣,其特征在于,
所述公扣进一步包括:
公扣主体,具有一与所述母扣相对设置的第一扣合面;
两扣件,通过弹性件可滑移的装设于所述第一扣合面;
推动件,可滑移的装设于在两所述扣件之间,所述推动件的滑移方向与所述扣件的滑移方向夹角为45-90度,且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扣件远离所述推动件的一侧;所述推动件和/或所述扣件具有一作用面,以使所述推动件可对所述扣件施加沿所述扣件滑移方向的分力,所述推动件延伸至所述公扣主体外侧;
所述母扣具有一与所述公扣相对设置的第二扣合面,所述第二扣合面上开设有与所述扣件相对应的卡槽,其中,
第一状态下,所述扣件保持在第一预设位置,所述扣件卡置于所述卡槽;
第二状态下,所述推动件带动所述扣件行进第二预设位置,所述扣件与所述卡槽脱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吸表扣,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动件沿表带长度方向滑移;
和/或;
所述扣件沿表带宽度方向滑移;
和/或;
所述扣件包括扣件主体与凸钉,所述扣件主体朝向所述推动件至少一侧为台阶状,所述凸钉与所述卡槽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吸表扣,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扣合面上设置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底面开设有一条型通孔,两所述扣件沿表带宽度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所述推动件包括推动件主体和推柄,所述推柄可移动设置在所述条型通孔内,所述推动件主体位于两所述扣件之间,且所述扣件远离所述推动件主体的一侧与所述凹槽侧壁之间形成间隙以装设所述弹性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磁吸表扣,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包括相互连通的扣件滑槽与推动件滑槽,所述扣件滑槽沿表带宽度方向双向延伸,所述推动件滑槽沿所述表带长度方向延伸,呈凸字型;
和/或;
所述推动件主体进一步包括台阶部与限位部,所述台阶部延伸至两所述扣件之间,所述限位部沿所述表带宽度方向的尺寸大于两所述扣件间的最大滑移间隙,所述限位部可滑移设置在所述推动件滑槽内;
和/或;
所述台阶部靠近所述扣件的一侧设置有一圆角凸台或倒角凸台,以形成所述作用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磁吸表扣,其特征在于,
两所述扣件主体相向侧沿所述推动件的滑移方向分别设置有第一台阶与第二台阶,两所述第一台阶之间的距离大于两所述第二台阶之间的距离;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推动件移至两所述第一台阶之间,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推动件移至两所述第二台阶之间;
和/或;
所述第一台阶与所述第二台阶通过圆角连接或倒角连接,以形成所述作用面;
和/或;
所述凸钉远离所述公扣主体设置,且所述凸钉顶端呈勾状或蘑菇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磁吸表扣,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扣合面上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公扣主体之间形成第一空腔以设置所述扣件与所述推动件,且所述第一挡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用于通过所述凸钉;
和/或;
所述第二扣合面上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上设置有可插入所述凸钉的第二通孔;所述母扣上设置有凸钉容纳槽,所述凸钉可沿所述扣件的滑移方向在所述凸钉容纳槽内移动,且所述凸钉容纳槽一端与所述第二通孔边缘形成台阶,另一端留有所述凸钉的插入间隙,其中所述台阶用于固定所述凸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吸表扣,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扣合面上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装设有公扣磁体;所述第二扣合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空腔相对应的第三空腔以装设母扣磁体,且所述母扣磁体与所述公扣磁体相向侧磁性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磁吸表扣,其特征在于,
所述公扣磁体包括沿表带宽度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磁体、第二磁体以及第三磁体,所述第二磁体的N极与S极分别朝向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三磁体,所述第一磁体的N极朝向所述母扣,所述第三磁体的S极朝向所述母扣;
所述母扣磁体包括沿表带宽度方向依次排布的第四磁体、第五磁体以及第六磁体,且分别与所述第三磁体、所述第二磁体以及所述第一磁体相对应;所述第五磁体的S极与N极分别朝向所述第四磁体与所述第六磁体,所述第四磁体的S极朝向所述公扣,所述第六磁体的N极朝向所述公扣;
和/或;
所述母扣磁体与所述母扣之间设置有第一粘连层,所述公扣磁体与所述公扣之间设置有第二粘连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吸表扣,其特征在于,
所述扣件在远离所述推动件的一侧至少设置有一弹性件固定凸台。
10.一种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表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磁吸表扣。
CN202021033157.1U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磁吸表扣及手表 Active CN2125907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33157.1U CN212590722U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磁吸表扣及手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33157.1U CN212590722U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磁吸表扣及手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90722U true CN212590722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15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33157.1U Active CN212590722U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磁吸表扣及手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907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70053184A (ko) 버클
CN212545952U (zh) 一种磁吸表扣及可穿戴设备
CN113475825B (zh) 带体结构和腕戴设备
WO2018053743A1 (zh) 表带连接件、表带及手表
CN111202318B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表带
CN212590722U (zh) 一种磁吸表扣及手表
CN113662337B (zh) 一种表带及手表
CN204207204U (zh) 拉链头
CN213904173U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
CN212185448U (zh) 一种磁吸结构、磁吸搭扣及可穿戴设备
CN212545937U (zh) 一种扣拉式磁吸表扣及手表
CN111387652A (zh) 一种磁吸搭扣及可穿戴设备
CN219047608U (zh) 一种带体长度调节组件以及可穿戴设备
CN218164439U (zh) 表扣及手表
CN212036336U (zh) 一种磁吸表扣及一种手表
CN212590683U (zh) 一种磁吸搭扣及可穿戴设备
CN212545902U (zh) 一种磁吸搭扣及可穿戴设备
CN212325665U (zh) 一种磁吸表扣及一种手表
CN212545948U (zh) 一种磁吸搭扣及可穿戴设备
CN212036334U (zh) 一种磁吸表扣以及手表
CN215455890U (zh) 可调节表带松紧的表扣及手表
CN208845514U (zh) 一种箱体的锁扣连接装置
CN212036314U (zh) 一种滑动搭扣及可穿戴设备
CN212036335U (zh) 一种磁吸表扣及一种手表
CN217565135U (zh) 一种手表表扣及手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