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45948U - 一种磁吸搭扣及可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磁吸搭扣及可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45948U
CN212545948U CN202021371541.2U CN202021371541U CN212545948U CN 212545948 U CN212545948 U CN 212545948U CN 202021371541 U CN202021371541 U CN 202021371541U CN 212545948 U CN212545948 U CN 2125459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ckle
hasp
magnetic
buckling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7154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子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7154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459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459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459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可穿戴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磁吸搭扣及可穿戴设备,磁吸搭扣包括第一搭扣和第二搭扣,第一搭扣包括扣盖、第一磁吸件和按键,第一磁吸件设置在扣盖上,按键可伸缩地设置在扣盖的侧壁处,按键沿扣盖的长度方向向外凸出设有卡扣部;第二搭扣包括扣座和第二磁吸件,第二磁吸件设置在扣座上,扣座的侧壁设有缺口,缺口的侧壁设有卡槽;扣合状态下,第一磁吸件与第二磁吸件吸合,使扣盖吸合在扣座上,且按键位于缺口内,卡扣部与卡槽卡接;解扣状态下,按压按键,解除卡扣部与卡槽卡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磁吸件可实现自动吸合,无需手动对准,通过卡扣部与卡槽的配合,可实现搭扣的锁定,不仅佩戴过程快速方便,而且可实现单手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磁吸搭扣及可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穿戴设备领域,尤指一种磁吸搭扣及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搭扣用于将可穿戴设备佩戴在用户的身体上,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通过搭扣佩戴在用户的手腕上。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搭扣装置为针扣结构,可穿戴设备的其中一个条带上设有孔位且端部设有供另一个条带穿过的连接孔,另一个条带上设有插销,连接时,先将设有插销的条带穿过另一个条带上的连接孔,然后将插销对准需要插入的孔位,最后用力将插销压入孔位,完成连接,此种针扣结构不仅对准动作要求高,操作繁琐,而且打开时,动作也比较繁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吸搭扣及可穿戴设备,可实现自动吸合并锁定,无需手动对准,不仅佩戴过程快速方便,而且可实现单手操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一种磁吸搭扣,包括:
第一搭扣,包括扣盖、第一磁吸件和按键,所述第一磁吸件设置在所述扣盖上,所述按键沿所述扣盖的宽度方向可伸缩地设置在扣盖的侧壁处,所述按键沿所述扣盖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向外凸出设有卡扣部;
第二搭扣,包括扣座和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二磁吸件设置在所述扣座上,所述扣座的侧壁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按键的缺口,所述缺口的侧壁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卡扣部的卡槽;
扣合状态下,所述第一磁吸件与所述第二磁吸件吸合,使所述扣盖吸合在所述扣座上,且所述按键位于所述缺口内,所述卡扣部与所述卡槽卡接;解扣状态下,按压所述按键,解除所述卡扣部与所述卡槽卡接。
本方案中,第一搭扣与第二搭扣通过上下叠设实现扣合,第一搭扣与第二搭扣靠近时,通过第一磁吸件与第二磁吸件相吸将扣盖吸合在扣座上,实现第一搭扣与第二搭扣的自动吸合对位,无需用户手动对位,第一搭扣与第二搭扣吸合后,按键上的卡扣部卡入扣座上的卡槽,通过磁吸件吸合以及卡扣部卡接可实现第一搭扣与第二搭扣的双重紧固,防止磁吸搭扣受外力而脱开;打开磁吸搭扣时,只需要按压按键即可解除卡扣部与卡槽的卡接,然后拉动扣盖,实现第一搭扣与第二搭扣的分离,操作方便快捷,脱穿快速。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扣座上设有与所述扣盖相适配的容纳部,所述容纳部的顶部开口,扣合状态下,所述扣盖吸合在所述容纳部内。
本方案中,扣座上设有容纳部,扣座与扣盖吸合在一起时,扣盖位于扣座的容纳部内,可使扣座与扣盖形成一个整体,扣合后整个结构更加紧凑,节省了空间,并且外观上更加简洁大方。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缺口设置在所述容纳部沿所述扣座宽度方向的侧壁。
本方案中,缺口设置在容纳部的侧壁上,扣盖吸合在容纳部内时,按键可位于容纳部侧边的缺口内,以使按键上的卡扣部与缺口侧壁上的卡槽卡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按键沿所述扣盖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向外凸出设有卡扣部,所述缺口沿所述扣座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壁分别设有所述卡槽,两个所述卡扣部与两个所述卡槽一一对应设置。
本方案中,按键的两侧分别设置卡扣部,缺口的两侧也分别设有卡槽,两个卡扣部分别与两个卡槽卡接,可提高第一搭扣与第二搭扣的扣合力,防止第一搭扣与第二搭扣受外力而意外脱开。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按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按键分别设置在所述扣盖沿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容纳部沿所述扣座的宽度方向分别设有所述缺口,两个所述按键与两个所述缺口一一对应设置。
本方案中,扣盖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按键,不仅可提高磁吸搭扣的扣合力,而且可实现用户的单手操作。
进一步优选地,扣合状态下,所述按键的按压部从所述缺口伸出所述扣座外,且所述按压部为弧形。
本方案中,按键的按压部伸出扣座外,可方便用户按压,按压部为弧形,可提高用户按压的舒适度。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卡扣部靠近所述按压部的一端设有用于将所述卡扣部导入所述卡槽的导向部。
本方案中,卡扣部的端部设置导向部,可降低卡扣部进入卡槽的难度,以使磁吸搭扣吸合时,卡扣部可较容易的与卡槽卡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搭扣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扣盖抵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按键抵接,使所述按键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扣盖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磁吸件与多个所述第二磁吸件一一对应设置。
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第一条带、第二条带和上述的磁吸搭扣,所述第一条带与所述扣盖连接,所述第二条带与所述扣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第一磁吸件与第二磁吸件的吸合实现第一搭扣与第二搭扣的自动吸合对位,无需用户手动对位,通过卡扣部与卡槽的卡接,实现磁吸搭扣的双重紧固,可有效防止磁吸搭扣受大力脱开;打开搭扣时,只需要按压按键然后拉动第一搭扣即可,整个扣合和打开过程方便快捷,且可实现单手操作,十分便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磁吸搭扣正在吸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磁吸搭扣扣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扣座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扣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扣盖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扣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磁吸搭扣连接条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第一搭扣;11、扣盖;12、第一磁吸件;13、按键;131、卡扣部;1311、导向部;132、按压部;133、导向件;14、弹性件;20、第二搭扣;21、扣座;211、缺口;2111、卡槽;212、容纳部;22、第二磁吸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在本文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磁吸搭扣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第一搭扣10和第二搭扣20,第一搭扣10包括扣盖11、第一磁吸件12和按键13,第一磁吸件12设置在扣盖11上,按键13沿扣盖11的宽度方向可伸缩地设置在扣盖11的侧壁处,按键13沿扣盖11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向外凸出设有卡扣部131。
第二搭扣20包括扣座21和第二磁吸件22,第二磁吸件22设置在扣座21上,扣座21的侧壁设有用于容纳按键13的缺口211,缺口211的侧壁设有用于容纳卡扣部131的卡槽2111。
扣合状态下,第一磁吸件12与第二磁吸件22吸合,使扣盖11吸合在扣座21上,且按键13位于缺口211内,卡扣部131与卡槽2111卡接;解扣状态下,按压按键13,解除卡扣部131与卡槽2111卡接。
具体地,如图4和图6所示,第一搭扣10包括扣盖11,第二搭扣20包括扣座21,扣盖11和扣座21可以是大致矩形的形状,也可以是圆形的形状,当然扣盖11和扣座21还可以是弯曲的,扣座21与扣盖11的形状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适应性改变。本实施例中,第一搭扣10与第二搭扣20扣合时,扣盖11与扣座21通过上下叠设的方式实现扣合。
如图3和图5所示,扣盖11上设置有第一磁吸件12,扣座21上设置有第二磁吸件22,第一磁吸件12和第二磁吸件22可均为磁铁,且第一磁吸件12与第二磁吸件22相互靠近的一面磁极相反;使第一搭扣10与第二搭扣20靠近时,第一磁吸件12与第二磁吸件22之间可产生吸引磁力;或者第一磁吸件12为磁铁,第二磁吸件22为铁、钴、镍等可被磁铁吸引的金属或合金制成的部件;或者第二磁吸件22为磁铁,第一磁吸件12为铁、钴、镍等可被磁铁吸引的金属或合金制成的部件,使第一磁吸件12与第二磁吸件22可吸合在一起。
第一磁吸件12和第二磁吸件22均为多个,多个第一磁吸件12与多个第二磁吸件22一一对应设置。扣盖11和扣座21上均设置多个磁吸件,可提高第一搭扣10与第二搭扣20之间的磁吸力,以顺利地将扣盖11吸合在扣座21上。
如图3至图6所示,扣盖11上还设有按键13,按键13沿扣盖11的宽度方向可伸缩设置,扣座21上设有用于容纳按键13的缺口211,缺口211的侧壁处设有卡槽2111,第一搭扣10靠近第二搭扣20移动到一定距离时,扣盖11上的第一磁吸件12与扣座21上的第二磁吸件22之间会产生吸力,将扣盖11和扣座21吸合在一起,扣盖11与扣座21吸合的过程中,扣盖11上的按键13对应扣座21上的缺口211,按键13上的卡扣部131在扣座21侧壁的作用下带动按键13向扣盖11内侧移动,扣盖11吸合在扣座21上后,按键13上的卡扣部13对应缺口211上的卡槽2111,卡扣部131复位伸入卡槽2111内并与卡槽2111卡接,实现第一搭扣10与第二搭扣20的扣合,本实施例的磁吸搭扣通过磁吸件和卡扣部131的双重紧固,可有效防止磁吸搭扣受大力而脱开。
需要打开磁吸搭扣时,按压按键13,使按键13向扣盖11内侧移动,按键13上的卡扣部131脱出卡槽2111,解除与卡槽2111的卡接,然后向上拉动扣盖11,将第一搭扣10与第二搭扣20分离,实现磁吸搭扣的打开。
本实施例的磁吸搭扣可用于手表、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上连接有第一条带和第二条带,如图7所示,第一搭扣10的扣盖11与第一条带连接,第二搭扣20的扣座21与第二条带连接,通过第一搭扣10与第二搭扣20的固定连接来实现第一条带与第二条带的连接,以将可穿戴设备固定在佩戴者的手腕、腿、颈、腰或其他身体部位上。
本实施例中,扣盖11的长度方向为第一条带的延伸方向,扣盖11的宽度方向垂直第一条带的延伸方向。扣座21的长度方向为第二条带的延伸方向,扣座21的宽度方向垂直第二条带的延伸方向。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磁吸件12与第二磁吸件22的吸力,实现第一搭扣10与第二搭扣20的自动扣合,无需用户手动对位,简化佩戴的难度,提高佩戴的便捷性,且卡扣部131与卡槽2111的卡接,可有效防止磁吸搭扣受大力而脱开;需要打开磁吸搭扣时,只需要按压按键13,使卡扣部131脱离卡槽2111,并与卡槽2111解除卡接,即可轻松分离第一搭扣10与第二搭扣20,操作简便,且可实现单手操作。
在一种示例中,如图4所示,扣座21上设有与扣盖11相适配的容纳部212,容纳部212的顶部开口,扣合状态下,扣盖11吸合在容纳部212内,容纳部212为矩形,且容纳部212沿扣座21长度方向的一端开口设置。第二磁吸件22设置在容纳部212的底部,第一磁吸件12设置在扣盖11靠近扣座21的一侧,扣盖11与扣座21靠近时,第一磁吸件12与第二磁吸件22吸合在一起,将扣盖11吸合在容纳部212内,使第一搭扣10与第二搭扣20扣合后形成一个整体。
缺口211设置在容纳部212的侧壁上,扣盖11吸合在容纳部212内,扣盖11与扣座21吸合时,扣盖11侧壁上的按键13对应扣座21上的缺口211,且按键13侧边的卡扣部131被容纳部212侧壁挤压,将按键13向扣盖11内侧挤压,按键13进入容纳部212侧壁的缺口211内后,按键13侧边的卡扣部131对应卡槽2111,卡扣部131复位进入卡槽2111内与卡槽2111卡接。
优选地,如图6所示,按键13沿扣盖1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向外凸出设有卡扣部131,缺口211沿扣座2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壁分别设有卡槽2111,两个卡扣部131与两个卡槽2111一一对应设置。第一搭扣10与第二搭扣20扣合时,两个卡扣部131分别卡接在两个卡槽2111内,提高第一搭扣10与第二搭扣20的连接稳定性。卡扣部131为板状结构,卡槽2111与卡扣部131的形状相适配,卡扣部131位于卡槽2111内时,卡扣部131远离容纳部212的一端端部与卡槽2111侧壁抵接,以在扣盖11的宽度方向对卡扣部131进行限位,防止卡扣部131脱离出卡槽2111的外侧。
优选地,如图6所示,按键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按键13分别设置在扣盖11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容纳部212沿扣座21的宽度方向分别设有缺口211,两个按键13与两个缺口211一一对应设置。扣盖11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按键13,每个按键13上分别设有两个卡扣部131,第一搭扣10与第二搭扣20扣合时,四个卡扣部131与四个卡槽2111一一对应设置,即一个卡扣部131与一个卡槽2111卡接,提高第一搭扣10与第二搭扣20的扣接稳定性。解开第一搭扣10与第二搭扣20时,可用拇指与食指分别按压扣盖11两侧的按键13,使四个卡扣部131与四个卡槽2111均解除卡接,再轻拉第一搭扣10,将第一搭扣10与第二搭扣20分离,实现第一搭扣10与第二搭扣20的打开。两个按键13设置在扣盖11沿宽度方向的两侧,不仅可提高磁吸搭扣扣合的稳定性,而且可实现单手解扣。
按键13的外侧设有按压部132,按压部132用于接受用户的按压,按键13上的按压部132伸出扣盖11外,且扣合状态下,按键13的按压部132从缺口211伸出扣座21外,以方便用户按压按键13,解除卡扣部131与卡槽2111的卡接,以打开磁吸搭扣。优选地,按压部132为弧形,弧形的按压部132可提高用户按压按键13的舒适度。
卡扣部131靠近按压部132的一端设有用于将卡扣部131导入卡槽2111的导向部1311。卡扣部131的端部设置导向部1311,可方便将卡扣部131导入卡槽2111内。优选地,卡槽2111靠近容纳部212的一端的开口沿扣座21高度方向的高度大于卡扣部131的厚度,以方便卡扣部131进入卡槽2111内与卡槽2111卡接。
如图6所示,第一搭扣10还包括弹性件14,弹性件14的一端与扣盖11抵接,弹性件14的另一端与按键13抵接,使按键13可伸缩地设置于扣盖11上。按键13与扣盖11连接的一端设有导向件133,弹性件14套设在导向件133上,且弹性件14的一端与扣盖11抵接,弹性件14的另一端与按键13抵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7所示,包括设备主体、第一条带、第二条带和上述实施例的磁吸搭扣,第一条带的一端与设备主体连接,第一条带的另一端与扣盖11连接,第二条带的一端与设备主体连接,第二条带的另一端与扣座21连接。
本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在佩戴过程中,扣盖11靠近扣座21时,通过第一磁吸件12和第二磁吸件22相互吸合对位,自动吸合扣座21与扣盖11,且按键13上的卡扣部131与卡槽2111卡接锁紧扣座21,完成第一条带与第二条带的连接,实现佩戴;在需要脱下可穿戴设备时,可通过按压按键13,使按键13向扣盖11内侧移动,卡扣部131离开卡槽2111,解除与卡槽2111的卡接,然后轻拉第一搭扣10,将第一搭扣10与第二搭扣20分离。
可穿戴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移动设备、多媒体播放器、游戏设备等可佩戴或便携式电子设备。
示例性的,若可穿戴设备为智能手表,第一条带和第二条带的一端分别与智能手表的表体连接,第一条带的另一端与扣盖11连接,第二条带的另一端与扣座21连接,当第一条带与第二条带通过磁吸搭扣固定连接后,即可将智能手表固定在佩戴者的手腕上,佩戴方便快捷。
智能手表的佩戴和脱下步骤如下:佩戴者将可穿戴设备搭在自己的手腕或其他部位上,用另一只手握持第一搭扣10并向第二搭扣20的方向移动,使扣盖11和扣座21通过第一磁吸件12和第二磁吸件22吸合对位,扣盖11与扣座21吸合对位后,卡扣部131卡入卡槽2111内,将第一搭扣10与第二搭扣20固定在一起,实现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脱下可穿戴设备时,按压按键13,使按键13上的卡扣部131退出卡槽2111,解除卡扣部131与卡槽2111的卡接,然后拉动第一搭扣10,克服第一磁吸件12与第二磁吸件22之间的磁吸力,将第一搭扣10与第二搭扣20分离,并脱离第一磁吸件12与第二磁吸件22的有效磁力范围,实现可穿戴设备的脱下。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磁吸件12与第二磁吸件22吸合实现扣盖11与扣座21的自动吸合对位,无需用户手动对位,通过按键13上的卡扣部131与卡槽2111的自动卡接,可有效防止磁吸搭扣受大力脱开,提高磁吸搭扣的连接稳定性,打开磁吸搭扣时,只需按压按键13然后拉动第一搭扣10即可,整个佩戴和脱下过程方便快捷,且可实现单手操作,十分便利。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磁吸搭扣,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搭扣,包括扣盖、第一磁吸件和按键,所述第一磁吸件设置在所述扣盖上,所述按键沿所述扣盖的宽度方向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扣盖的侧壁处,所述按键沿所述扣盖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向外凸出设有卡扣部;
第二搭扣,包括扣座和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二磁吸件设置在所述扣座上,所述扣座的侧壁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按键的缺口,所述缺口的侧壁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卡扣部的卡槽;
扣合状态下,所述第一磁吸件与所述第二磁吸件吸合,使所述扣盖吸合在所述扣座上,且所述按键位于所述缺口内,所述卡扣部与所述卡槽卡接;解扣状态下,按压所述按键,解除所述卡扣部与所述卡槽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吸搭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座上设有与所述扣盖相适配的容纳部,所述容纳部的顶部开口,扣合状态下,所述扣盖吸合在所述容纳部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磁吸搭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设置在所述容纳部沿所述扣座宽度方向的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磁吸搭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沿所述扣盖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向外凸出设有卡扣部,所述缺口沿所述扣座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壁分别设有所述卡槽,两个所述卡扣部与两个所述卡槽一一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磁吸搭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按键分别设置在所述扣盖沿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容纳部沿所述扣座的宽度方向分别设有所述缺口,两个所述按键与两个所述缺口一一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吸搭扣,其特征在于,扣合状态下,所述按键的按压部从所述缺口伸出所述扣座外,且所述按压部为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磁吸搭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靠近所述按压部的一端设有用于将所述卡扣部导入所述卡槽的导向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吸搭扣,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搭扣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扣盖抵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按键抵接,使所述按键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扣盖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吸搭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磁吸件与多个所述第二磁吸件一一对应设置。
10.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条带、第二条带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磁吸搭扣,所述第一条带与所述扣盖连接,所述第二条带与所述扣座连接。
CN202021371541.2U 2020-07-13 2020-07-13 一种磁吸搭扣及可穿戴设备 Active CN2125459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71541.2U CN212545948U (zh) 2020-07-13 2020-07-13 一种磁吸搭扣及可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71541.2U CN212545948U (zh) 2020-07-13 2020-07-13 一种磁吸搭扣及可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45948U true CN212545948U (zh) 2021-02-19

Family

ID=74621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71541.2U Active CN212545948U (zh) 2020-07-13 2020-07-13 一种磁吸搭扣及可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459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89157B (zh) 搭扣
CN212545952U (zh) 一种磁吸表扣及可穿戴设备
CN113729362A (zh) 磁性扣具
CN111588145A (zh) 一种磁吸搭扣及可穿戴设备
CN110664058A (zh) 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吸扣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CN212185448U (zh) 一种磁吸结构、磁吸搭扣及可穿戴设备
CN111387652A (zh) 一种磁吸搭扣及可穿戴设备
CN210642835U (zh) 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吸扣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CN212545948U (zh) 一种磁吸搭扣及可穿戴设备
CN212545902U (zh) 一种磁吸搭扣及可穿戴设备
CN212590683U (zh) 一种磁吸搭扣及可穿戴设备
CN212139598U (zh) 一种磁吸搭扣及可穿戴设备
CN212754588U (zh) 一种磁吸表扣及可穿戴设备
CN212545950U (zh) 一种磁吸搭扣及可穿戴设备
CN212545949U (zh) 一种滑动式磁吸搭扣及可穿戴设备
CN212036313U (zh) 一种磁吸搭扣及可穿戴设备
CN212545901U (zh) 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吸扣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CN218635331U (zh) 一种穿脱方便的衬衫
CN216220457U (zh) 一种表带扣、表带和手表
CN212036314U (zh) 一种滑动搭扣及可穿戴设备
CN212036312U (zh) 一种滑动搭扣及可穿戴设备
CN212590722U (zh) 一种磁吸表扣及手表
CN212185455U (zh) 一种搭扣及可穿戴设备
CN212545937U (zh) 一种扣拉式磁吸表扣及手表
CN212545943U (zh) 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吸扣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