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45901U - 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吸扣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吸扣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45901U
CN212545901U CN202021164245.5U CN202021164245U CN212545901U CN 212545901 U CN212545901 U CN 212545901U CN 202021164245 U CN202021164245 U CN 202021164245U CN 212545901 U CN212545901 U CN 2125459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ckling
buckling part
key
magnet group
wearabl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6424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6424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459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459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459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吸扣装置及可穿戴设备,其吸扣装置包括:第一扣合部;第一磁铁组,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扣合部上;第二扣合部,所述第二扣合部设有卡扣;第二磁铁组,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扣合部上;按键,所述按键包括卡槽,所述按键设置于所述第一扣合部;所述第一扣合部靠近所述第二扣合部时,所述第一磁铁组与所述第二磁铁组吸合,使处于第一位置的所述卡扣插入所述卡槽并与所述卡槽适配卡接;当按压所述按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解除卡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磁铁组以及相应的扣合机构,表带在佩戴时,表带两端移动到一定距离内时,表带自动扣合,无需再手动操作扣合表带。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吸扣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吸扣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吸扣装置用于将可穿戴设备固定至用户的身体上,如手表吸扣装置用于将手表固定在佩戴者的手腕上。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吸扣装置为针扣结构,用户每次佩戴时,针扣上的针处于活动并乱摆动的状态,不容易将针穿过带上的孔,并且每次佩戴都要调节针扣至合适的位置,操作繁琐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吸扣装置及可穿戴设备,可实现自动扣合,佩戴快速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吸扣装置,包括:
第一扣合部;
第一磁铁组,所述第一磁铁组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扣合部上;
第二扣合部,用于与所述第一扣合部连接,所述第二扣合部设有卡扣;
第二磁铁组,所述第二磁铁组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扣合部上;
至少一个按键,所述按键包括卡槽,所述按键设置于所述第一扣合部且可在所述第一扣合部长度方向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第一扣合部靠近所述第二扣合部时,所述第一磁铁组与所述第二磁铁组吸合,使处于第一位置的所述卡扣插入所述卡槽并与所述卡槽适配卡接;
当所述按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解除卡接。
本技术方案中,第一扣合部用于与条带连接的两侧的轴线方向为第一扣合部宽度方向,而第一扣合部长度方向为第一扣合部的另外两侧的轴线方向,第一扣合部宽度方向与第一扣合部长度方向垂直。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按键还包括连接部和定位部;
所述卡槽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所述定位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且伸出所述第一扣合部靠近所述第二扣合部的一侧外表面,用于当所述第一扣合部与所述第二扣合部靠近时,在所述第一扣合部的长度方向对所述第一扣合部进行定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扣合部与所述第二扣合部连接时,所述卡槽与所述卡扣远离所述定位部的一侧卡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按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按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扣合部沿长度方向的两侧;
两个所述按键的卡槽层叠设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按键的连接部上设有导向槽,所述第一扣合部的对应位置设有导向构件,所述导向构件设置在所述导向槽内。
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扣合部内并与所述按键的一端抵接,用于使所述按键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扣合部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上,且所述第一磁铁组位于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一盖板之间,所述第一盖板上设有槽口,且所述卡扣穿过所述槽口并伸出所述第一盖板的外表面。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扣合部包括第二底座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上,且所述第二磁铁组位于所述第二底座和所述第二盖板之间,所述卡扣设置在所述第二盖板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磁铁组包括沿所述按键的两侧设置且具有交替极性的多个第一磁铁;
所述第二磁铁组包括沿所述按键的两侧设置且具有交替极性的多个第二磁铁;
所述第一磁铁组与所述第二磁铁组吸合时,多个所述第一磁铁与多个所述第二磁铁一一对应吸合。
本技术方案中,按键设置在多个磁铁之间,也即磁铁沿按键的两侧围设,使磁吸力保持平稳,便于第一扣合部与第二扣合部的吸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第一条带、第二条带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吸扣装置;
所述第一条带与所述第一扣合部连接,所述第二条带与所述第二扣合部连接,所述第一条带和所述第二条带通过吸扣装置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吸扣装置及可穿戴设备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两个磁铁组的磁铁感应实现第一扣合部和第二扣合部的自动扣合,且卡扣与卡槽的卡接可有效防止受大力导致两个扣合部脱开;需要分离两个扣合部时,只需要按下按键,使按键从第一位置移动第二位置,以使卡槽与卡扣解除卡接,再轻拉其中一个扣合部即可使两个扣合部分离,佩戴方式快捷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吸扣装置的第一扣合部与第二扣合部解除卡接时的剖视图;
图2是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吸扣装置的第一扣合部与第二扣合部卡接时的剖视图;
图3是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吸扣装置的第一扣合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吸扣装置的第一扣合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吸扣装置的第二扣合部与第一盖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吸扣装置的第二扣合部未安装第二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吸扣装置的第二扣合部与按键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吸扣装置的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吸扣装置的按键与第二盖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吸扣装置的第二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第一扣合部,11.第一底座,111.容纳槽,12.第一盖板,121.槽口,13.导向构件,20.第一磁铁组,21.第一磁铁,30.第二扣合部,31.第二底座,32.第二盖板,33.卡扣,331.杆部,332.头部,333.第一侧面,334.第二侧面,40.第二磁铁组,41.第二磁铁,50.按键,51.卡槽,52.连接部,521.导向槽,522.固定柱,53.定位部,60.弹性件,70.连接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他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述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方向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组件的结构和运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这些组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组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作为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吸扣装置,包括:第一扣合部10、第一磁铁组20、第二扣合部30、第二磁铁组40及至少一个按键50。其中,第一磁铁组20固定设置在第一扣合部10上;第二扣合部30用于与第一扣合部10连接,第二扣合部10设有卡扣33。第二磁铁组40固定设置在第二扣合部30上。按键50包括卡槽51,按键50设置于第一扣合部10且可在第一扣合部长度方向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第一扣合部10靠近第二扣合部30时,第一磁铁组20与第二磁铁组40吸合,使处于第一位置的卡扣23插入卡槽51并与卡槽51适配卡接;当按键50移动到第二位置时,卡扣23与卡槽51解除卡接。
具体地,吸扣装置包括两个部分,第一扣合部10和第二扣合部30,第一扣合部10用于与第一条带连接,第二扣合部30用于与第二条带连接,通过第一扣合部10与第二扣合部30的固定连接来实现第一条带与第二条带的连接。第一条带和第二条带可以与手表、智能手环、智能设备等可穿戴设备相连,以将可穿戴设备固定在佩戴者的手腕、腿、颈、腰或其他身体部位上。
第一扣合部10和第二扣合部30可以由任何常规材料制成,包括但不限于塑料、塑胶、复合材料、橡胶、金属或其任意组合。
第一扣合部10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磁铁组20,第二扣合部30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磁铁组40。第一磁铁组20与第二磁铁组40之间可产生吸引磁力,即第一磁铁组20与第二磁铁组40的极性相反。当第一扣合部10和第二扣合部30靠近移动到一定距离内时,如图2所示,第一磁铁组20与第二磁铁组40会吸合在一起,将处于第一位置的卡扣33插入卡槽51并与卡槽51卡接,实现第一扣合部10与第二扣合部30的连接。如图1所示,当按键50移动到第二位置时,卡扣33与卡槽51解除卡接,轻拉第一扣合部10即可分离第一扣合部10和第二扣合部30,实现吸合装置的打开。
本方案中,通过两个磁铁组的磁铁感应实现第一扣合部10和第二扣合部30的自动扣合,且卡扣33与卡槽51卡接可有效防止受大力导致两个扣合部脱开;需要分离两个扣合部时,只需要按下按键50,使按键50从第一位置移动第二位置,以使卡扣33与卡槽51解除卡接,再轻拉其中一个扣合部即可使两个扣合部分离,无需用户手动操作即可完成扣合,使得佩戴方式快捷方便。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0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扣合部10和第二扣合部30均为一个内部可容纳部件的板状构件,可以是大致矩形的形状,也可以是圆形的形状,或者根据实现方式采用其它形状,当然,第一扣合部10和第二扣合部30还可以是弯曲的,其实际形状可根据使用需求进行适应性改变。第一扣合部10和第二扣合部30通过上下叠设实现连接。第一扣合部10包括第一底座11和盖设在第一底座11上的第一盖板12,第一磁铁组20和按键50分别固定在第一底座11内,并通过第一盖板12进行限位固定。第一盖板12上设有槽口121,且卡扣33穿过槽口121并伸出第一盖板12的外表面。第二扣合部30包括第二底座31和盖设在第二底座31上的第二盖板32,第二磁铁组40设置在第二底座31内,并通过第二盖板32进行限位固定。卡扣33设置在第二盖板32上。第一底座11上设有容纳槽111,当第一扣合部10和第二扣合部30扣合时,卡扣33依次穿过槽口121及卡槽51伸入容纳槽111内。在第一扣合部10和第二扣合部30的端部可以分别设置连接构件70以实现扣合部与条带的连接。
具体地,如图3至图9所示,第一磁铁组20、第二磁铁组40分别位于按键50的两侧。按键5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按键50分别设置在第一扣合部沿长度方向的两侧,两个按键50的卡槽51层叠设置。第二扣合部30沿高度方向靠近第一扣合部10时,通过位于两侧的两个磁铁组吸合进行定位,并且两个磁铁组吸合时,磁力作用把侧边两个按键50往第一扣合部10中心方向压,使第二扣合部30上的卡扣33插入两个按键50层叠放置的卡槽51中,并与卡槽51卡接,实现第一扣合部10与第二扣合部30的吸合和卡接,通过中间磁铁吸力和两侧按键50卡接双重紧固,可有效防止受大力导致两个扣合部脱开。
如图10所示,第二盖板32的卡扣33包括杆部331和与头部332,头部332可以为近似圆台形,圆台形的头部332包括顶面和底面,顶面的面积大于底面的面积,顶面与杆部331连接。顶面包括第一侧面333和第二侧面334,第一侧面333和第二侧面334分别位于杆部331的两侧,第一侧面333与靠近第二侧面334的按键50上的卡槽51卡接,第二侧面334与靠近第一侧面333的按键50上的卡槽51卡接。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7、图8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按键50还包括连接部52和定位部53。卡槽51设置在连接部52的一端,定位部53设置在连接部52的另一端且伸出第一扣合部10靠近第二扣合部30的一侧外表面,用于当第一扣合部10与第二扣合部30靠近时,在第一扣合部10的长度方向对第一扣合部10进行定位。第一扣合部10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可分别设有一个按键50,且按键50上的定位部53伸出第一扣合部10的外表面,第一扣合部10和第二扣合部30靠近时,第一扣合部10通过两侧伸出的定位部53可使第二扣合部30位于两个定位部53之间,进而实现两个扣合部在长度方向的定位。
定位部53还可用于接收来自用户的按压,用户通过按压定位部53,以使按键50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以解除第一扣合部10与第二扣合部30的卡接。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及图8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扣合部10内还设有一弹性件60,弹性件60的一端与按键50的一端抵接,弹性件60的另一端与第一扣合部10内的凸台抵接,用于使按键50保持在第一位置。弹性件60可为弹片、弹簧等可提供弹力的部件。按键50上设有固定柱522,弹簧的一端插设在固定柱522上,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扣合部10内的凸台抵接,为按键50提供一定的弹力,将按键50保持在第一位置。第一位置为默认位置或初始位置,直至用户以克服弹簧的弹力的方式向内按压按键50时为止。图2中按键50所在位置即为第一位置,图1中按键50所在位置即为第二位置。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图4及图6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磁铁组20包括沿按键50的两侧设置且具有交替极性的多个第一磁铁21;第二磁铁组40包括沿按键50的两侧设置且具有交替极性的多个第二磁铁41;第一磁铁组20与第二磁铁组40吸合时,多个第一磁铁21与多个第二磁铁41一一对应吸合。
具体地,第一磁铁组20包括四个第一磁铁21,两个第一磁铁21为N极,另两个第一磁铁21为S极,且不同磁性的第一磁铁21交错设置;第二磁铁组40包括四个第二磁铁41,两个第二磁铁41为S级,另两个第二磁铁41为N极,且不同磁性的第二磁铁41交错设置。当第一扣合部10与第二扣合部30靠近时,N极的第一磁铁21与S极的第二磁铁41会产生吸引力,而N极的第一磁铁21与N极的第二磁铁41会产生排斥力,使得N极的第一磁铁21与S极的第二磁铁41精准吸合对位,并使得S极的第一磁铁21与N极的第二磁铁41精准吸合对位,即多个第一磁铁21与多个第二磁铁41一一对应吸合,进而实现第一扣合部10和第二扣合部30在宽度方向的精确定位。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及图8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扣合部10上设有圆台形的导向构件13,导向构件13设置在第一底座11上。按键50上设有长条形的导向槽521,导向槽521沿按键50的长度方向设置,导向构件13设置在导向槽521内,可在导向槽521内往复移动。导向构件13及导向槽521的设置,可以限制按键50只在第一扣合部长度方向移动。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0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第一条带、第二条带和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吸扣装置;第一条带与第一扣合部10连接,第二条带与第二扣合部30连接,第一条带和第二条带通过吸扣装置连接。
第一条带的一端与第一扣合部10的连接构件70连接,第一条带的另一端与可穿戴设备的本体连接,第二条带的一端与第二扣合部30的连接构件70连接,第二条带的另一端与可穿戴设备的本体连接。当第一磁铁组20与第二磁铁组40吸合,且第一扣合部10上的按键50中的卡槽51与第二扣合部30上的卡扣33卡接时,第一扣合部10与第二扣合部30固定连接在一起,进而实现第一条带与第二条带的固定连接,以将可穿戴设备的本体固定在佩戴者身上。
可穿戴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移动设备、多媒体播放器、游戏设备等可佩戴或便携式电子设备。
具体地,若可穿戴设备为智能手表,第一条带的一端和第二条带的一端分别与智能手表的表体连接,第一条带的另一端与第一扣合部10连接,第二条带的另一端与第二扣合部30连接,当第一扣合部10和第二扣合部30自动吸扣在一起后,即可将智能手表固定在佩戴者的手腕上,无需用户手动操作,佩戴方便快捷。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吸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扣合部;
第一磁铁组,所述第一磁铁组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扣合部上;
第二扣合部,用于与所述第一扣合部连接,所述第二扣合部设有卡扣;
第二磁铁组,所述第二磁铁组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扣合部上;
至少一个按键,所述按键包括卡槽,所述按键设置于所述第一扣合部且可在所述第一扣合部长度方向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第一扣合部靠近所述第二扣合部时,所述第一磁铁组与所述第二磁铁组吸合,使处于第一位置的所述卡扣插入所述卡槽并与所述卡槽适配卡接;
当所述按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解除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吸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键还包括连接部和定位部;
所述卡槽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所述定位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且伸出所述第一扣合部靠近所述第二扣合部的一侧外表面,用于当所述第一扣合部与所述第二扣合部靠近时,在所述第一扣合部的长度方向对所述第一扣合部进行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吸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扣合部与所述第二扣合部连接时,所述卡槽与所述卡扣远离所述定位部的一侧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吸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按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扣合部沿长度方向的两侧;
两个所述按键的卡槽层叠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吸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键的连接部上设有导向槽,所述第一扣合部的对应位置设有导向构件,所述导向构件设置在所述导向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吸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扣合部内并与所述按键的一端抵接,用于使所述按键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吸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扣合部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上,且所述第一磁铁组位于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一盖板之间,所述第一盖板上设有槽口,且所述卡扣穿过所述槽口并伸出所述第一盖板的外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吸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扣合部包括第二底座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上,且所述第二磁铁组位于所述第二底座和所述第二盖板之间,所述卡扣设置在所述第二盖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吸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磁铁组包括沿所述按键的两侧设置且具有交替极性的多个第一磁铁;
所述第二磁铁组包括沿所述按键的两侧设置且具有交替极性的多个第二磁铁;
所述第一磁铁组与所述第二磁铁组吸合时,多个所述第一磁铁与多个所述第二磁铁一一对应吸合。
10.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条带、第二条带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吸扣装置;
所述第一条带与所述第一扣合部连接,所述第二条带与所述第二扣合部连接,所述第一条带和所述第二条带通过吸扣装置连接。
CN202021164245.5U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吸扣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Active CN2125459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64245.5U CN212545901U (zh)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吸扣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64245.5U CN212545901U (zh)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吸扣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45901U true CN212545901U (zh) 2021-02-19

Family

ID=74613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64245.5U Active CN212545901U (zh)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吸扣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459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64058A (zh) 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吸扣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US9585445B2 (en) Magnetic buckle
WO2022011987A1 (zh) 一种磁吸表扣及可穿戴设备及其佩戴和脱下方法
CN210642835U (zh) 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吸扣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CN113662337B (zh) 一种表带及手表
CN212545901U (zh) 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吸扣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CN212545943U (zh) 一种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吸扣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CN212185448U (zh) 一种磁吸结构、磁吸搭扣及可穿戴设备
CN111387652A (zh) 一种磁吸搭扣及可穿戴设备
CN212036314U (zh) 一种滑动搭扣及可穿戴设备
CN212036312U (zh) 一种滑动搭扣及可穿戴设备
CN215075969U (zh) 表带及可穿戴设备
CN212545902U (zh) 一种磁吸搭扣及可穿戴设备
CN212139598U (zh) 一种磁吸搭扣及可穿戴设备
CN212545948U (zh) 一种磁吸搭扣及可穿戴设备
CN212036337U (zh) 一种吸扣结构及可穿戴设备
CN111329184B (zh) 一种滑动搭扣及可穿戴设备
US20120324678A1 (en) Tie holder
CN212394086U (zh) 一种带状连接组件和穿戴式设备
CN212787687U (zh) 一种便于扣合的磁力扣
CN113876085B (zh) 可穿戴设备和绑带
CN212036313U (zh) 一种磁吸搭扣及可穿戴设备
CN215936489U (zh) 一种磁吸式表扣
CN219537647U (zh) 一种表带长度调节机构及穿戴设备
CN212185455U (zh) 一种搭扣及可穿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