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85176U - 面板组件和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面板组件和室内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585176U CN212585176U CN202021136982.4U CN202021136982U CN212585176U CN 212585176 U CN212585176 U CN 212585176U CN 202021136982 U CN202021136982 U CN 202021136982U CN 212585176 U CN212585176 U CN 21258517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air outlet
- panel assembly
- hole
- pa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面板组件和室内机,其中,面板组件包括:面板本体,面板本体内形成出风孔;边板,设于出风孔的出风端面的至少一侧,边板内设有侧风道,侧风道的一端与出风孔连通,另一端连通出风孔的出风端面,其中,流经出风孔的部分空气能够通过侧风道由面板本体的出风端面向外流出。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部分空气可通过侧风道向外流出,从而减少室内温度较高的空气与出风端面相接触以形成凝露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面板组件和一种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已成为大部分地区家庭中必备的家电设备,特别对于室外温度较高的地区,空调的制冷会极大的满足用户对环境的需求,而在制冷过程中,现有的空调常常由于室内温度过高,在向室内排放经换热制冷后的空气时,会在室内机面板上形成凝露,影响用户的使用,现有技术会选择在面板上加装海绵以实现保温,但其保温效果有限,且海绵由于自身特性会发生变形,可能会影响面板的活动路径,影响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板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机。
为了实现上述至少一个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面板组件,包括:面板本体,面板本体内形成出风孔;边板,设于出风孔的出风端面的至少一侧,边板内设有侧风道,侧风道的一端与出风孔连通,另一端连通出风孔的出风端面,其中,流经出风孔的部分空气能够通过侧风道由面板本体的出风端面向外流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面板组件,包括面板本体以及边板,在面板本体上设有出风孔,通过出风孔可将换热后的空气向外排出,具体地,边板上设有可将出风孔的空气导至出风孔的出风端面的侧风道,在排出换热后的空气时,换热后的部分空气可通过侧风道向外流出,从而减少室内温度较高的空气与出风端面相接触以形成凝露的可能性。
其中,边板设于出风孔的出风端面的至少一侧,可以理解,出风孔的出风端面即为空气经出风孔流出的一侧,而边板设置的位置可根据面板本体设置的位置和/或出风方向确定,例如在面板本体设于室内机的底部时,可在出风孔的出风端面的上方设置边板,对出风侧上方实现防凝露。
可以理解,出风孔的出风端面即为整个面板本体的端面,侧风道的两端分别与出风端面和出风孔相连通,使得经出风孔的部分空气可直接流向出风端面,另一部分空气则通过侧风道流向出风端面,通过侧风道流出的空气可减少室内空气与出风端面的接触,从而减少发生凝露的可能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侧风道具体包括:侧风腔,由出风孔的内壁沿出风孔的径向向外延伸;侧风孔,设于边板上,且侧风孔的一端与侧风腔连通,侧风孔的另一端连通至出风端面。
在该技术方案中,侧风道包括侧风腔和侧风孔,侧风腔由出风孔的内壁向外延伸,延伸方向与出风孔的径向相同,在边板上设有与侧风腔连通的侧风孔,空气流入出风孔时,部分直接沿出风孔的轴向向外排出,此外,部分空气会依次通过侧风腔和侧风孔流向出风端面,以隔绝室内空气与出风端面的接触,减少发生凝露。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边板围设于面板本体的出风端,侧风腔呈环状设于边板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边板围设在面板本体的出风端,同时限制侧风腔整体呈环状,可极大提升防凝露效果,具体地,在出风端的周围设有内置侧风腔的边板,使得空气进入出风孔后,部分可沿环状的导风腔呈发散状通过侧风孔向外流出,使得出风端周围的室内空气被换热后的空气隔离开,减少室内空气直接与出风端的面板本体相接触所产生的凝露。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边板的侧面设有至少一个辅风口,侧风腔沿出风孔的径向延伸至辅风口,侧风腔内的空气能够通过辅风口和侧风孔向外流出。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边板的侧面设置辅风口,进入侧风腔内的空气可分别从辅风口和侧风孔两个路径向外排出,以增强对面板周围的室内空气的隔离,以提高防凝露效果。
需要说明的,辅风口设于侧风腔的径向的外侧,即侧风腔沿出风孔的径向延伸至辅风口。
其中,辅风口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辅风口设置的位置以及数量可根据具体面板本体的尺寸以及面板组件所设置的位置进行综合确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辅风口的数量为一个,辅风口呈环状。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一个呈环形的辅风口,从而使得辅风口可与侧风腔配合,呈扩散状向出风孔的周围出风,以增强对面板本体周围的防凝露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导风件,设于出风孔内,导风件的两端分别与出风孔中相对的两个内壁转动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出风孔内设置可转动的导风件,可对通过出风孔向外排出的空气的流向实现调整,具体地,导风件的两端分别与出风孔中相对的两个内壁转动连接,可以与上下两个内壁转动连接,以实现左右导向,也可以与左右两个内壁转动连接,以实现上下导向。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导风件的数量为多个,面板组件还包括:传动杆,与每个导风件转动连接;驱动件,与传动杆的一端传动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出风孔内设置多个导风件内时,通过与每个导风件转动连接的传动杆可实现多个导风件的共同转动,从而实现出风方向的调整。
此外,为便于对多个导风件的控制,还设有与传动杆一端传动连接的驱动件,其中,二者的传动连接包括但不限于齿轮传动、链传动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侧风孔为直孔;或侧风孔的内径沿轴向由进风侧至出风侧逐渐增大。
在该技术方案中,侧风孔可以为直孔,以便于加工。或者侧风孔可为内径变化的孔,具体地,侧风孔的内径沿内径由进风侧至出风侧逐渐增大,即侧风孔呈扩孔状,从而可使空气经侧风孔流出时,更贴合出风端面,以利于提升防凝露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边板沿与出风孔的轴线相垂直的方向向外延伸。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边板沿与出风孔的轴线相垂直的方向设置,使得通过边板向外排出的空气较好的流向出风端面,从而提高防凝露效果。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换热器以及与换热器对应设置的风道;上述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面板组件,设于壳体上,面板组件的出风孔与风道相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室内机,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上的面板组件,其中,壳体内设有对应的换热器和风道,而面板组件的出风孔与风道连通,从而使得在换热器的作用下形成冷空气,可经风道流向出风孔以实现向外排出。
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室内机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面板组件,故而具有上述第一方面技术方案的任一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面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A-A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2中D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中B-B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中E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5中F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面板组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面板组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0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面板本体,12出风孔,2边板,22侧风道,222侧风腔,224侧风孔,24辅风口,3导风件,42传动杆,44驱动件,5室内机,51壳体,52换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0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面板组件,包括内设有出风孔12的面板本体1以及边板2,边板2内设有包括侧风腔222和侧风孔224的侧风道22,出风孔12的一侧用于接收经过换热后形成的空气,例如制热后形成的热空气,或制冷后形成的冷空气,一般地,在制热工况下,通常室内温度较低,此时排出的热空气与室内低温空气接触,会在面板上产生凝露,而在制冷工况下,通常室内温度较高,此时排出的冷空气会与室内高温空气接触也会产生凝露,故而为了减少凝露,在侧风道22的作用下,将经出风孔12排出的空气在面板表面形成隔离层,以减少室内空气与换热后的空气之间的接触,从而减少凝露。
需要说明的,出风孔12的出风端面即为整个面板本体1的端面,若整个面板本体1朝向前侧设置,则出风端面即为前端面。
其中,边板2厚度可以为5mm~30mm,进一步地,可以为5mm、8mm、10mm、15mm。
其中,侧风孔224的形状、大小和数量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确定,其端面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圆形、矩形、正偶数边形。而面板本体1和边板2的形状也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确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边板2设于出风端面的上下两侧。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边板2设于出风端面的左右两侧。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图2和图5所示,边板2围设在面板本体1的出风端,同时限制侧风腔222整体呈环状,可极大提升防凝露效果,具体地,在出风端的周围设有内置侧风道22的边板2,使得空气进入出风孔12后,部分可沿环状的侧风腔222呈发散状通过侧风孔224向外流出,使得出风端周围的室内空气被换热后的空气隔离开,减少室内空气直接与出风端的面板本体1相接触所产生的凝露。
而对于侧风腔222和侧风孔224的具体形状以及设置位置,如图3、图4、图6和图7所示,其中,侧风腔222均深入边板2,但不贯通。具体地,图1中左侧的边板2如图3所示,右侧的边板2如图4所示,上侧的边板2如图6所示,下侧的边板2如图7所示。
实施例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面板组件,包括内设有出风孔12的面板本体1以及边板2,边板2内设有包括侧风腔222和侧风孔224的侧风道22,在侧风道22的作用下,将经出风孔12排出的空气在面板组件的表面形成隔离层,以减少室内空气与换热后的空气之间的接触,从而减少凝露。
此外,如图8所示,在边板2的侧面设置辅风口24,进入侧风腔222内的空气可分别从辅风口24和侧风孔224两个路径向外排出,以增强对面板周围的室内空气的隔离,以提高防凝露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辅风口24的数量为一个,侧风腔222呈环状设置,且辅风口24与侧风腔222对应,也呈环状设置。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辅风口24的数量为多个,侧风孔224的数量为多个,辅风口24和侧风口对应设置。
实施例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面板组件,包括内设有出风孔12的面板本体1以及边板2,边板2内设有包括侧风腔222和侧风孔224的侧风道22,此外,在出风孔12内设置可转动的导风件3,可对通过出风孔12向外排出的空气的流向实现调整,具体地,导风件3的两端分别与出风孔12中相对的两个内壁转动连接,可以与上下两个内壁转动连接,以实现左右导向,也可以与左右两个内壁转动连接,以实现上下导向。
在出风孔12内设置多个导风件3内时,通过与每个导风件3转动连接的传动杆可实现多个导风件3的共同转动,从而实现出风方向的调整。
此外,为便于对多个导风件3的控制,如图9所示,还设有与传动杆42一端传动连接的驱动件44,其中,二者的传动连接包括但不限于齿轮传动、链传动等。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侧风孔224可以为直孔。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侧风孔224可为扩孔,即侧风孔224的内径沿内径由进风侧至出风侧逐渐增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边板2沿与出风孔12的轴线相垂直的方向设置。
实施例5
如图1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室内机5,包括内设有换热器52和风道的壳体51,其中,换热器52和风道对应设置,使得经换热器52换热后生成的空气可通过面板本体1上的出风孔12和侧风道22向外排出。
实施例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实施例5的室内机5,以及室外机,室内机5和室外机之间通过管路连接。
其中,空调器可以为壁挂式空调、柜式空调,还可以为移动空调。
实施例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面板组件,通过在送风面板(即面板本体1)的四周边板2设置腔体(即侧风腔222),腔体跟送风风道连通,在边板2表面开一定数量和大小的孔(即侧风孔224),制冷时把风通过腔体、边板2表面开的孔引到出风面板边板2外表面,防止热空气跟出风面板边板2外表面接触,可以有效防止室内机面板凝露。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面板组件和室内机,部分空气可通过侧风道向外流出,从而减少室内温度较高的空气与出风端面相接触以形成凝露的可能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面板本体,所述面板本体内形成出风孔;
边板,设于所述出风孔的出风端面的至少一侧,所述边板内设有侧风道,所述侧风道的一端与所述出风孔连通,另一端连通所述出风孔的出风端面,
其中,流经所述出风孔的部分空气能够通过所述侧风道由所述面板本体的出风端面向外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风道具体包括:
侧风腔,由所述出风孔的内壁沿所述出风孔的径向向外延伸;
侧风孔,设于所述边板上,且所述侧风孔的一端与所述侧风腔连通,所述侧风孔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出风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板围设于所述面板本体的出风端,所述侧风腔呈环状设于所述边板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边板的侧面设有至少一个辅风口,所述侧风腔沿所述出风孔的径向延伸至所述辅风口,所述侧风腔内的空气能够通过所述辅风口和所述侧风孔向外流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风口的数量为一个,所述辅风口呈环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风件,设于所述出风孔内,所述导风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出风孔中相对的两个内壁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件的数量为多个,所述面板组件还包括:
传动杆,与每个所述导风件转动连接;
驱动件,与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风孔为直孔;或
所述侧风孔的内径沿轴向由进风侧至出风侧逐渐增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板沿与所述出风孔的轴线相垂直的方向向外延伸。
10.一种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换热器以及与所述换热器对应设置的风道;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面板组件,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面板组件的出风孔与所述风道相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136982.4U CN212585176U (zh) | 2020-06-18 | 2020-06-18 | 面板组件和室内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136982.4U CN212585176U (zh) | 2020-06-18 | 2020-06-18 | 面板组件和室内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585176U true CN212585176U (zh) | 2021-02-23 |
Family
ID=74651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136982.4U Active CN212585176U (zh) | 2020-06-18 | 2020-06-18 | 面板组件和室内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585176U (zh) |
-
2020
- 2020-06-18 CN CN202021136982.4U patent/CN21258517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196291B (zh) |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12132679U (zh) | 空调器 | |
CN106949557B (zh) | 壁挂式空调一体机 | |
CN111043668A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11076301A (zh) | 新风模块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 |
CN115031292B (zh) | 新风组件、空气调节装置以及新风控制方法 | |
CN109442573B (zh) | 一种空调出风装置以及空调器 | |
CN212585176U (zh) | 面板组件和室内机 | |
CN209819816U (zh) | 空调新风管、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10511918U (zh) | 空调柜机 | |
CN213747011U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11400053U (zh) | 新风模块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 |
CN211119698U (zh) | 移动式空调 | |
CN211146687U (zh) |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10861393U (zh) | 空调器 | |
CN210399238U (zh) | 一种空调器室外机以及空调器 | |
CN211575262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1233092U (zh) |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114484596A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109974263B (zh) | 空调新风管、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13747012U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111031766A (zh) | 电烤箱散热风道及具有其的电烤箱 | |
CN213747013U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15723669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111076296B (zh) | 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