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81503U - 一种复方甘草口服溶液的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方甘草口服溶液的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81503U
CN212581503U CN202021246288.8U CN202021246288U CN212581503U CN 212581503 U CN212581503 U CN 212581503U CN 202021246288 U CN202021246288 U CN 202021246288U CN 212581503 U CN212581503 U CN 2125815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
reason
lid
medicine
spiral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4628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涛
吕梦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Baijingyu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Baijingyu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Baijingyu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Baijingyu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4628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815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815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815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方甘草口服溶液生产,尤其涉及一种复方甘草口服溶液的生产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药瓶存放在料斗中,料斗的底面为倾斜面,底面的低端与理瓶转盘的边缘相接,料斗中的药瓶会沿着倾斜的底面滑落到理瓶转盘上。理瓶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理瓶转盘,理瓶电机带动理瓶转盘转动,药瓶随着理瓶转盘转动,由于理瓶转盘的离心力,药瓶会移动到理瓶转盘的边缘。理瓶转盘的边缘设有理瓶挡板,理瓶挡板可以防止药瓶从理瓶转盘上掉落。理瓶转盘的边缘处设有出瓶导槽,理瓶转盘边缘的药瓶会进入出瓶导槽,并且后进入的药瓶会推动出瓶导槽的药瓶移动。出瓶导槽的出口连接输送带,药瓶通过输送带移动到灌装机前。

Description

一种复方甘草口服溶液的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方甘草口服溶液生产,尤其涉及一种复方甘草口服溶液的生产线。
背景技术
复方甘草口服溶液为我公司常年生产产品,为祛痰镇咳处方药,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和感冒时所产生的咳嗽及咳痰不爽,包装规格 100ml/瓶及180ml/瓶使用灌装机进行灌装,改进灌装生产线,以提高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的复方甘草口服溶液的生产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复方甘草口服溶液的生产线,包括理瓶机、灌装机、旋盖机和输送带,
所述理瓶机包括料斗、理瓶转盘和出瓶导槽,所述料斗的底面为倾斜面,所述底面的低端与理瓶转盘的边缘相接,所述理瓶转盘连接理瓶电机,所述理瓶转盘的边缘设有理瓶挡板,所述出瓶导槽的出口连接输送带;
所述灌装机包括灌装工位、出口栏杆、进口栏杆、压瓶杆、灌装架和储液箱,所述灌装工位的两侧分别设有输送带,所述出口栏杆和进口栏杆分别位于灌装工位的两侧输送带的上方,所述压瓶杆为U型,所述灌装架位于灌装工位的上方,所述灌装架设有灌装嘴灌装嘴和储液箱通过柱塞泵连接;
所述旋盖机包括旋盖星轮、理盖斗、理盖滑道和旋盖头,所述旋盖星轮的边缘均匀设有多个凹槽,所述旋盖星轮的中心连接星轮电机,所述理盖斗内部设有螺旋滑道,所述螺旋滑道的下端连接理盖斗的下口,所述理盖滑道斜置,所述理盖滑道的上口连接理盖斗的下口,所述理盖滑道的下口设有出盖挡板,所述出盖挡板连接出盖气缸,所述旋盖头连接旋盖电机,所述旋盖头和旋盖电机共同连接旋盖气缸。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进口栏杆连接进口电机。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压瓶杆连接压瓶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药瓶存放在料斗中,料斗的底面为倾斜面,底面的低端与理瓶转盘的边缘相接,料斗中的药瓶会沿着倾斜的底面滑落到理瓶转盘上。理瓶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理瓶转盘,理瓶电机带动理瓶转盘转动,药瓶随着理瓶转盘转动,由于理瓶转盘的离心力,药瓶会移动到理瓶转盘的边缘。理瓶转盘的边缘设有理瓶挡板,理瓶挡板可以防止药瓶从理瓶转盘上掉落。理瓶转盘的边缘处设有出瓶导槽,理瓶转盘边缘的药瓶会进入出瓶导槽,并且后进入的药瓶会推动出瓶导槽的药瓶移动。出瓶导槽的出口连接输送带,药瓶通过输送带移动到灌装机前。
当一个药瓶移动到灌装机的灌装工位时,出口栏杆限制药瓶的位置,进口栏杆落下阻止其他的药瓶进入灌装工位。之后压瓶杆落下,固定住药瓶的瓶颈。之后灌装气缸带动灌装架下移,使灌装嘴进入药瓶的瓶口。之后柱塞泵启动,将储液箱中的药液通过灌装嘴泵入药瓶中,从而在药瓶中灌满药液。之后灌装气缸带动灌装架上移,压瓶杆抬起,出口栏杆抬起,输送带带动药瓶继续移动。之后出口栏杆落下,进口栏杆抬起,下一个药瓶进入。
输送带会带动灌装后的药瓶移动到旋盖星轮的凹槽中,之后星轮电机带动旋盖星轮转动,使下一个凹槽与输送带对齐,下一个药瓶进入凹槽。理盖斗中的瓶盖进入理盖滑道,理盖滑道末端的出盖气缸带动出盖挡板打开,使瓶盖落到药瓶的瓶口上。之后挡板关闭,阻止瓶盖继续排出。旋盖星轮继续转动,使盖好瓶盖的药瓶移动到旋盖头的下方,旋盖气缸带动旋盖头下移,与瓶盖扣合,旋盖电机带动旋盖头转动,旋盖头带动瓶盖旋紧。之后旋盖星轮带动旋盖完毕的药瓶脱离。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理瓶机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灌装机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灌装机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旋盖机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出盖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旋盖头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旋盖头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料斗,2.理瓶转盘,3.出瓶导槽,4.理瓶挡板,5.输送带,6.灌装工位,7.出口栏杆,8.进口栏杆,9.压瓶杆,10.灌装架,11.储液箱,12.灌装嘴,13.柱塞泵,14.旋盖星轮,15.理盖斗, 16.理盖滑道,17.旋盖头,18.凹槽,19.螺旋滑道,20.出盖挡板, 21.出盖气缸,22.旋盖电机,23.旋盖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复方甘草口服溶液的生产线,包括理瓶机、灌装机、旋盖机和输送带,
理瓶机包括料斗1、理瓶转盘2和出瓶导槽3,料斗的底面为倾斜面,底面的低端与理瓶转盘的边缘相接,理瓶转盘连接理瓶电机,理瓶转盘的边缘设有理瓶挡板4,出瓶导槽的出口连接输送带5;
灌装机包括灌装工位6、出口栏杆7、进口栏杆8、压瓶杆9、灌装架 10和储液箱11,灌装工位的两侧分别设有输送带,出口栏杆和进口栏杆分别位于灌装工位的两侧输送带的上方,压瓶杆为U型,灌装架位于灌装工位的上方,灌装架设有灌装嘴12,灌装嘴和储液箱通过柱塞泵13连接;
旋盖机包括旋盖星轮14、理盖斗15、理盖滑道16和旋盖头17,旋盖星轮的边缘均匀设有多个凹槽18,旋盖星轮的中心连接星轮电机,理盖斗内部设有螺旋滑道19,螺旋滑道的下端连接理盖斗的下口,理盖滑道斜置,理盖滑道的上口连接理盖斗的下口,理盖滑道的下口设有出盖挡板20,出盖挡板连接出盖气缸21,旋盖头连接旋盖电机22,旋盖头和旋盖电机共同连接旋盖气缸23。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药瓶存放在料斗中,料斗的底面为倾斜面,底面的低端与理瓶转盘的边缘相接,料斗中的药瓶会沿着倾斜的底面滑落到理瓶转盘上。理瓶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理瓶转盘,理瓶电机带动理瓶转盘转动,药瓶随着理瓶转盘转动,由于理瓶转盘的离心力,药瓶会移动到理瓶转盘的边缘。理瓶转盘的边缘设有理瓶挡板,理瓶挡板可以防止药瓶从理瓶转盘上掉落。理瓶转盘的边缘处设有出瓶导槽,理瓶转盘边缘的药瓶会进入出瓶导槽,并且后进入的药瓶会推动出瓶导槽的药瓶移动。出瓶导槽的出口连接输送带,药瓶通过输送带移动到灌装机前。
当一个药瓶移动到灌装机的灌装工位时,出口栏杆限制药瓶的位置,进口栏杆落下阻止其他的药瓶进入灌装工位。之后压瓶杆落下,固定住药瓶的瓶颈。之后灌装气缸带动灌装架下移,使灌装嘴进入药瓶的瓶口。之后柱塞泵启动,将储液箱中的药液通过灌装嘴泵入药瓶中,从而在药瓶中灌满药液。之后灌装气缸带动灌装架上移,压瓶杆抬起,出口栏杆抬起,输送带带动药瓶继续移动。之后出口栏杆落下,进口栏杆抬起,下一个药瓶进入。
输送带会带动灌装后的药瓶移动到旋盖星轮的凹槽中,之后星轮电机带动旋盖星轮转动,使下一个凹槽与输送带对齐,下一个药瓶进入凹槽。理盖斗中的瓶盖进入理盖滑道,理盖滑道末端的出盖气缸带动出盖挡板打开,使瓶盖落到药瓶的瓶口上。之后挡板关闭,阻止瓶盖继续排出。旋盖星轮继续转动,使盖好瓶盖的药瓶移动到旋盖头的下方,旋盖气缸带动旋盖头下移,与瓶盖扣合,旋盖电机带动旋盖头转动,旋盖头带动瓶盖旋紧。之后旋盖星轮带动旋盖完毕的药瓶脱离。
进口栏杆连接进口电机。进口电机带动进口栏杆转动。
压瓶杆连接压瓶电机。压瓶电机可以带动压瓶杆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药瓶存放在料斗中,料斗的底面为倾斜面,底面的低端与理瓶转盘的边缘相接,料斗中的药瓶会沿着倾斜的底面滑落到理瓶转盘上。理瓶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理瓶转盘,理瓶电机带动理瓶转盘转动,药瓶随着理瓶转盘转动,由于理瓶转盘的离心力,药瓶会移动到理瓶转盘的边缘。理瓶转盘的边缘设有理瓶挡板,理瓶挡板可以防止药瓶从理瓶转盘上掉落。理瓶转盘的边缘处设有出瓶导槽,理瓶转盘边缘的药瓶会进入出瓶导槽,并且后进入的药瓶会推动出瓶导槽的药瓶移动。出瓶导槽的出口连接输送带,药瓶通过输送带移动到灌装机前。
当一个药瓶移动到灌装机的灌装工位时,出口栏杆限制药瓶的位置,进口栏杆落下阻止其他的药瓶进入灌装工位。之后压瓶杆落下,固定住药瓶的瓶颈。之后灌装气缸带动灌装架下移,使灌装嘴进入药瓶的瓶口。之后柱塞泵启动,将储液箱中的药液通过灌装嘴泵入药瓶中,从而在药瓶中灌满药液。之后灌装气缸带动灌装架上移,压瓶杆抬起,出口栏杆抬起,输送带带动药瓶继续移动。之后出口栏杆落下,进口栏杆抬起,下一个药瓶进入。
输送带会带动灌装后的药瓶移动到旋盖星轮的凹槽中,之后星轮电机带动旋盖星轮转动,使下一个凹槽与输送带对齐,下一个药瓶进入凹槽。理盖斗中的瓶盖进入理盖滑道,理盖滑道末端的出盖气缸带动出盖挡板打开,使瓶盖落到药瓶的瓶口上。之后挡板关闭,阻止瓶盖继续排出。旋盖星轮继续转动,使盖好瓶盖的药瓶移动到旋盖头的下方,旋盖气缸带动旋盖头下移,与瓶盖扣合,旋盖电机带动旋盖头转动,旋盖头带动瓶盖旋紧。之后旋盖星轮带动旋盖完毕的药瓶脱离。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复方甘草口服溶液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理瓶机、灌装机、旋盖机和输送带,
所述理瓶机包括料斗、理瓶转盘和出瓶导槽,所述料斗的底面为倾斜面,所述底面的低端与理瓶转盘的边缘相接,所述理瓶转盘连接理瓶电机,所述理瓶转盘的边缘设有理瓶挡板,所述出瓶导槽的出口连接输送带;
所述灌装机包括灌装工位、出口栏杆、进口栏杆、压瓶杆、灌装架和储液箱,所述灌装工位的两侧分别设有输送带,所述出口栏杆和进口栏杆分别位于灌装工位的两侧输送带的上方,所述压瓶杆为U型,所述灌装架位于灌装工位的上方,所述灌装架设有灌装嘴灌装嘴和储液箱通过柱塞泵连接;
所述旋盖机包括旋盖星轮、理盖斗、理盖滑道和旋盖头,所述旋盖星轮的边缘均匀设有多个凹槽,所述旋盖星轮的中心连接星轮电机,所述理盖斗内部设有螺旋滑道,所述螺旋滑道的下端连接理盖斗的下口,所述理盖滑道斜置,所述理盖滑道的上口连接理盖斗的下口,所述理盖滑道的下口设有出盖挡板,所述出盖挡板连接出盖气缸,所述旋盖头连接旋盖电机,所述旋盖头和旋盖电机共同连接旋盖气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方甘草口服溶液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栏杆连接进口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方甘草口服溶液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瓶杆连接压瓶电机。
CN202021246288.8U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复方甘草口服溶液的生产线 Active CN2125815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46288.8U CN212581503U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复方甘草口服溶液的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46288.8U CN212581503U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复方甘草口服溶液的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81503U true CN212581503U (zh) 2021-02-23

Family

ID=74654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46288.8U Active CN212581503U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复方甘草口服溶液的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815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50627A (zh) * 2021-03-25 2021-05-28 国药集团中联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灌装管回吸装置及瓶装浆状药液灌装生产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50627A (zh) * 2021-03-25 2021-05-28 国药集团中联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灌装管回吸装置及瓶装浆状药液灌装生产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05141Y (zh) 西林瓶入托装置
CN212581503U (zh) 一种复方甘草口服溶液的生产线
CN1491859A (zh) 中药颗粒配方电子调配方法及系统
CN202807126U (zh) 一种版块式物料连续高速装盒机
CN208484885U (zh) 高效率安瓿包装设备
CN217730948U (zh) 一种中药配方颗粒调剂设备
CN205773258U (zh) 一种开塞露灌装装置
CN208344568U (zh) 一种药物制剂分装器
CN214828894U (zh) 一种旋降式拧盖装置
CN209410555U (zh) 药瓶排序机
CN205294790U (zh) 一种底灌式易折塑料瓶灌封机双螺杆进瓶装置
CN216336481U (zh) 一种药瓶理瓶轧盖生产线
CN205500740U (zh) 一种具有全角度立体视角的糖浆灌封机
CN205500738U (zh) 精华液自动封装生产线
CN209795946U (zh) 牙签灌装机
CN112224768A (zh) 一种基于新材料的膏状化妆品灌装封尾后的收集装置
CN213386289U (zh) 一种封盖机移送装置
CN216336479U (zh) 一种高速轧盖机
CN212609507U (zh) 一种灌装装置及试剂灌装旋盖设备
CN208086063U (zh) 一种软胶囊包颗粒的子母胶囊包装输送装置
CN217866037U (zh) 一种流水线的自动化出料装置
CN220448745U (zh) 一种自动拧瓶盖装置
CN214880066U (zh) 一种分瓶预旋系统
CN115724381A (zh) 一种理瓶轧盖药瓶生产线
CN110949710A (zh) 一种医疗药品装瓶装置及其装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