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79944U - 电力运输小车 - Google Patents

电力运输小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79944U
CN212579944U CN202022331448.5U CN202022331448U CN212579944U CN 212579944 U CN212579944 U CN 212579944U CN 202022331448 U CN202022331448 U CN 202022331448U CN 212579944 U CN212579944 U CN 2125799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bottom plate
plate
length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3144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章
岳林
张彬
于勇超
艾则孜·巴克
王洪新
赵杰
肖诚龙
肖斌
李亮
吴冠军
闫鹏飞
傅飞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Xin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Aksu Power Supply Co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Xin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Aksu Power Supply Co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Xin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Aksu Power Supply Co,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Xin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Aksu Power Supply Co
Priority to CN20202233144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799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799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799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运输设备技术领域,是一种电力运输小车,包括车架、左连杆、右连杆、液压油缸和底板,车架下侧间隔设有若干个行走轮。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设置左连杆和右连杆,能够和底板以及车架形成平行四边形机构,通过活塞杆的伸长动作能够使左连杆上端向右摆动,继而实现底板的下降动作,通过设置横杆,能够将活塞杆的力均布于左连杆,避免一个左连杆和活塞杆连接处受力过大造成左连杆变形或者断裂,从而失去活塞杆的支撑使底板迅速下落与车架发生碰撞,继而损毁底板上的设备或造成安全事故,这样的设置能使左连杆受力均匀并实现同步动作,底板在升降过程中更加稳定,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Description

电力运输小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运输设备技术领域,是一种电力运输小车。
背景技术
电力设备主要是指电力上所使用的各种设备、电缆和配件等,在电力设备管理中,由于货物种类多,零配件复杂,无论是电力设备进入仓库还是将电力设备从仓库内搬出,都需要相应的运输车来实现该目的,运输车作为一种仓库中常见的仓储装置,在仓储活动中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目前常使用的运输车为手推平板车或者手推液压车,其结构比较简单,人们在将设备放在运输车上往往通过人工搬运的,需要反复的将设备抬高和放下,尤其在卸货时,需要将设备从高处拿下,对于处于高处的设备,工作人员不便发力对其进行搬运,大大增加了运输的劳动强度,使用起来不灵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力运输小车,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手推平板车和手推液压车存在电力设备装卸困难、劳动强度大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电力运输小车,包括车架、左连杆、右连杆、液压油缸和底板,车架下侧间隔设有若干个行走轮,车架左部上侧与若干个前后间隔设置的左连杆下端铰接连接,每个左连杆上端均与位于车架上方的底板下侧对应位置铰接连接,底板右部下侧与若干个前后间隔设置且与左连杆长度相同的右连杆上端铰接连接,每个右连杆下端均与车架右部上侧对应位置铰接连接,车架左部与水平设置的液压油缸左端铰接连接,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右端铰接连接有前后向的横杆,横杆右侧与所述左连杆上部左侧固定连接。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车架可包括底座和连接板,底座下侧沿周向间隔分布有四个行走轮,底座左端上侧与竖向设置且右侧与底板左侧相靠近的连接板下侧固定连接,底板位于连接板右方且左部下侧前后间隔铰接连接有两个左连杆,左连杆下端和底座左部上侧对应位置铰接连接,底板右部下侧前后间隔铰接连接有两个右连杆,右连杆下端和底座右部上侧对应位置铰接连接,横杆右侧与左连杆上侧左侧固定连接,液压油缸左端铰接连接于连接板下部右侧,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右端与横杆中部左侧铰接连接。
上述连接板中部左侧可前后间隔固定安装有两个开口向右的匚字形的把手,每个把手中部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套。
上述左连杆上端和底板左部下侧可通过第一铰接装置铰接连接在一起,左连杆下端和底座左部上侧通过第二铰接装置铰接连接在一起,右连杆上端和底板右部下侧通过第三铰接装置铰接连接在一起,右连杆下端和底座右部上侧通过第四铰接装置铰接连接在一起,液压油缸左端与连接板下部右侧通过第五铰接装置铰接连接在一起,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右端与横杆中部左侧通过第六铰接装置铰接连接在一起,第一铰接装置包括上铰接座、下铰接座和铰接轴,上铰接座下部设有左右贯通且开口向下的上凹槽,下铰接座上部位于上凹槽内,上铰接座中部前侧设有前后贯通的上铰接孔,对应上铰接孔位置的下铰接座中部前侧设有前后贯通的下铰接孔,上铰接座和下铰接座通过穿设于上铰接孔和下铰接孔内的铰接轴铰接连接在一起,第二铰接装置、第三铰接装置、第四铰接装置、第五铰接装置、第六铰接装置均与第一铰接装置结构相同。
上述底板左端上侧可固定连接有左侧与连接板右侧相靠近的左竖板,底板前端上侧和后端上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前竖板和后竖板,前竖板左侧和后竖板左侧分别与左竖板前端右侧以及后端右侧固定连接。
上述左竖板左侧和右侧、前竖板后侧、后竖板前侧以及底板上侧均可固定连接有缓冲垫。
上述左连杆于竖向方向上的长度可为第一长度,左连杆与对应的右连杆于左右方向上的长度为第二长度,第一长度小于第二长度。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设置左连杆和右连杆,能够和底板以及车架形成平行四边形机构,通过活塞杆的伸长动作能够使左连杆上端向右摆动,继而实现底板的下降动作,通过设置横杆,能够将活塞杆的力均布于左连杆,避免一个左连杆和活塞杆连接处受力过大造成左连杆变形或者断裂,从而失去活塞杆的支撑使底板迅速下落与车架发生碰撞,继而损毁底板上的设备或造成安全事故,这样的设置能使左连杆受力均匀并实现同步动作,底板在升降过程中更加稳定,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中第一铰接装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底座,2为底板,3为左连杆,4为右连杆,5为液压油缸,6为活塞杆,7为横杆,8为行走轮,9为把手,10为防滑套,11为连接板,12为左竖板,13为前竖板,14为后竖板,15为缓冲垫,16为上铰接座,17为下铰接座,18为铰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2所示,该电力运输小车包括车架、左连杆3、右连杆4、液压油缸5和底板2,车架下侧间隔设有若干个行走轮8,车架左部上侧与若干个前后间隔设置的左连杆3下端铰接连接,每个左连杆3上端均与位于车架上方的底板2下侧对应位置铰接连接,底板2右部下侧与若干个前后间隔设置且与左连杆3长度相同的右连杆4上端铰接连接,每个右连杆4下端均与车架右部上侧对应位置铰接连接,车架左部与水平设置的液压油缸5左端铰接连接,液压油缸5的活塞杆6右端铰接连接有前后向的横杆7,横杆7右侧与所述左连杆3上部左侧固定连接。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左连杆3和右连杆4,能够和底板2以及车架形成平行四边形机构,通过液压油缸5的活塞杆6的伸长动作能够使左连杆3上端向右摆动,继而实现底板2的下降动作,底板2下降后再通过液压油缸5的活塞杆6的缩回动作能够使左连杆3上端向左摆动,继而实现底板2的上升动作,通过设置横杆7,能够将液压油缸5的活塞杆6的力均布于左连杆3上,避免一个左连杆3和液压油缸5的活塞杆6连接处受力过大造成左连杆3变形或者断裂,从而失去活塞杆6的支撑使底板2迅速下落与车架发生碰撞,继而损毁底板2上的设备或造成安全事故,这样的设置能使左连杆3受力均匀并实现同步动作,底板2在升降过程中更加稳定,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电力运输小车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2所示,车架包括底座1和连接板11,底座1下侧沿周向间隔分布有四个行走轮8,底座1左端上侧与竖向设置且右侧与底板2左侧相靠近的连接板11下侧固定连接,底板2位于连接板11右方且左部下侧前后间隔铰接连接有两个左连杆3,左连杆3下端和底座1左部上侧对应位置铰接连接,底板2右部下侧前后间隔铰接连接有两个右连杆4,右连杆4下端和底座1右部上侧对应位置铰接连接,横杆7右侧与左连杆3上侧左侧固定连接,液压油缸5左端铰接连接于连接板11下部右侧,液压油缸5的活塞杆6右端与横杆7中部左侧铰接连接。
根据需求,行走轮8为现有公知技术,如平顶刹车脚轮。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连接板11,能够防止运输过程中左连杆3上端向左摆动幅度过大造成底板2和车架的冲击,提高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还能避免对液压油缸5和活塞杆6造成损坏,延长使用寿命,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降低本实用新型的制作难度,降低制作成本。
如附图1、2所示,连接板11中部左侧前后间隔固定安装有两个开口向右的匚字形的把手9,每个把手9中部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套10。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便于操作人员的操作,降低劳动强度。
如附图1、3所示,左连杆3上端和底板2左部下侧通过第一铰接装置铰接连接在一起,左连杆3下端和底座1左部上侧通过第二铰接装置铰接连接在一起,右连杆4上端和底板2右部下侧通过第三铰接装置铰接连接在一起,右连杆4下端和底座1右部上侧通过第四铰接装置铰接连接在一起,液压油缸5左端与连接板11下部右侧通过第五铰接装置铰接连接在一起,液压油缸5的活塞杆6右端与横杆7中部左侧通过第六铰接装置铰接连接在一起,第一铰接装置包括上铰接座16、下铰接座17和铰接轴18,上铰接座16下部设有左右贯通且开口向下的上凹槽,下铰接座17上部位于上凹槽内,上铰接座16中部前侧设有前后贯通的上铰接孔,对应上铰接孔位置的下铰接座17中部前侧设有前后贯通的下铰接孔,上铰接座16和下铰接座17通过穿设于上铰接孔和下铰接孔内的铰接轴18铰接连接在一起,第二铰接装置、第三铰接装置、第四铰接装置、第五铰接装置、第六铰接装置均与第一铰接装置结构相同。
根据需求,第二铰接装置的铰接轴18、第三铰接装置的铰接轴18、第四铰接装置的铰接轴18、第五铰接装置的铰接轴18、第六铰接装置的铰接轴18以及第一铰接装置的铰接轴18均为前后向设置。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提高底板2升降时的灵活性,也能够增加铰接连接处的强度。
如附图1、2所示,底板2左端上侧固定连接有左侧与连接板11右侧相靠近的左竖板12,底板2前端上侧和后端上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前竖板13和后竖板14,前竖板13左侧和后竖板14左侧分别与左竖板12前端右侧以及后端右侧固定连接。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防止运输过程中由于地面不平导致底板2上的电力设备滑落损坏,同时能够增大底板2的载货量,提高运输效率。
如附图1、2所示,左竖板12左侧和右侧、前竖板13后侧、后竖板14前侧以及底板2上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垫15。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增大电力设备与底板2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底板2上的电力设备滑落至底板2外造成事故,同时能够降低运输过程中的振动,避免电力设备受损,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如附图1、2所示,左连杆3于竖向方向上的长度为第一长度,左连杆3与对应的右连杆4于左右方向上的长度为第二长度,第一长度小于第二长度。
根据需求,底座1于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底板2于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底板2在下降过程中能够避免左连杆3和右连杆4之间的干扰,能够使底板2下降并与底座1相靠近,降低重心,提高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Claims (10)

1.一种电力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左连杆、右连杆、液压油缸和底板,车架下侧间隔设有若干个行走轮,车架左部上侧与若干个前后间隔设置的左连杆下端铰接连接,每个左连杆上端均与位于车架上方的底板下侧对应位置铰接连接,底板右部下侧与若干个前后间隔设置且与左连杆长度相同的右连杆上端铰接连接,每个右连杆下端均与车架右部上侧对应位置铰接连接,车架左部与水平设置的液压油缸左端铰接连接,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右端铰接连接有前后向的横杆,横杆右侧与所述左连杆上部左侧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车架包括底座和连接板,底座下侧沿周向间隔分布有四个行走轮,底座左端上侧与竖向设置且右侧与底板左侧相靠近的连接板下侧固定连接,底板位于连接板右方且左部下侧前后间隔铰接连接有两个左连杆,左连杆下端和底座左部上侧对应位置铰接连接,底板右部下侧前后间隔铰接连接有两个右连杆,右连杆下端和底座右部上侧对应位置铰接连接,横杆右侧与左连杆上侧左侧固定连接,液压油缸左端铰接连接于连接板下部右侧,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右端与横杆中部左侧铰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连接板中部左侧前后间隔固定安装有两个开口向右的匚字形的把手,每个把手中部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套。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力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左连杆上端和底板左部下侧通过第一铰接装置铰接连接在一起,左连杆下端和底座左部上侧通过第二铰接装置铰接连接在一起,右连杆上端和底板右部下侧通过第三铰接装置铰接连接在一起,右连杆下端和底座右部上侧通过第四铰接装置铰接连接在一起,液压油缸左端与连接板下部右侧通过第五铰接装置铰接连接在一起,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右端与横杆中部左侧通过第六铰接装置铰接连接在一起,第一铰接装置包括上铰接座、下铰接座和铰接轴,上铰接座下部设有左右贯通且开口向下的上凹槽,下铰接座上部位于上凹槽内,上铰接座中部前侧设有前后贯通的上铰接孔,对应上铰接孔位置的下铰接座中部前侧设有前后贯通的下铰接孔,上铰接座和下铰接座通过穿设于上铰接孔和下铰接孔内的铰接轴铰接连接在一起,第二铰接装置、第三铰接装置、第四铰接装置、第五铰接装置、第六铰接装置均与第一铰接装置结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力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底板左端上侧固定连接有左侧与连接板右侧相靠近的左竖板,底板前端上侧和后端上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前竖板和后竖板,前竖板左侧和后竖板左侧分别与左竖板前端右侧以及后端右侧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底板左端上侧固定连接有左侧与连接板右侧相靠近的左竖板,底板前端上侧和后端上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前竖板和后竖板,前竖板左侧和后竖板左侧分别与左竖板前端右侧以及后端右侧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左竖板左侧和右侧、前竖板后侧、后竖板前侧以及底板上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垫。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左竖板左侧和右侧、前竖板后侧、后竖板前侧以及底板上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垫。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6或7或8所述的电力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左连杆于竖向方向上的长度为第一长度,左连杆与对应的右连杆于左右方向上的长度为第二长度,第一长度小于第二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左连杆于竖向方向上的长度为第一长度,左连杆与对应的右连杆于左右方向上的长度为第二长度,第一长度小于第二长度。
CN202022331448.5U 2020-10-19 2020-10-19 电力运输小车 Active CN2125799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31448.5U CN212579944U (zh) 2020-10-19 2020-10-19 电力运输小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31448.5U CN212579944U (zh) 2020-10-19 2020-10-19 电力运输小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79944U true CN212579944U (zh) 2021-02-23

Family

ID=74651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31448.5U Active CN212579944U (zh) 2020-10-19 2020-10-19 电力运输小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799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085176A1 (en) Vehicle accessory hoist
CN104773302B (zh) 飞机应急救援装置
EP3453671B1 (en) Forklift for air transport and stowage procedure
CN204452644U (zh) 多用途中置轴平板车
US1650810A (en) weaver
CN102923100A (zh) 一种设置有履带、轮式悬挂行走机构的起重机支腿
CN212579944U (zh) 电力运输小车
CN112078646A (zh) 电力运输小车
CN109192399B (zh) 一种移动式液压框式绞线机装线车
CN106945753A (zh) 用于半挂车车桥与底盘合装的装置及方法
CN205523895U (zh) 隧道清障车
CN211035076U (zh) 一种自升降式牵引托盘
CN110723235A (zh) 一种蒸汽加压混凝土砌块专用转运车
CN214693113U (zh) 一种汽车工程车检修设备
CN216102469U (zh) 一种低重心特型挂车
CN219134180U (zh) 一种简易多功能运输装置
CN108909799A (zh) 一种物流助力推车
CN110950265B (zh) 一种挂车气动支撑装置
CN110895209B (zh) 一种乘用车极限强度冲击试验平台辅助装置
CN213705536U (zh) 一种备件运输车
CN214985710U (zh) 一种多功能集装箱吊具运载半挂车
CN221070873U (zh) 一种全机型机身千斤顶牵引装置
CN211415047U (zh) 一种大型农业机械维修平台
CN217099932U (zh) 移车器
CN202297028U (zh) 一种液压装卸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