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78209U - 一种壳体的两轴加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壳体的两轴加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78209U
CN212578209U CN202021095318.XU CN202021095318U CN212578209U CN 212578209 U CN212578209 U CN 212578209U CN 202021095318 U CN202021095318 U CN 202021095318U CN 212578209 U CN212578209 U CN 2125782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liding
plate
threaded rod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9531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yang Jiaxiong Stainless Stee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yang Jiaxiong Stainless Stee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yang Jiaxiong Stainless Stee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yang Jiaxiong Stainless Stee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9531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782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782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782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壳体的两轴加工装置,涉及工件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加工板,所述加工板的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支撑框的上表面,且支撑框的上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框,且两个竖框的内顶面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杆B,两个螺纹杆B上均螺纹连接有与滑槽B相匹配的滑块B,且滑块B与滑槽B滑动连接,且两个滑块B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保护框,且两个螺纹杆B的下端均固定套装有斜锥齿轮B,转杆的两端均固定套装有斜锥齿轮A,且两个斜锥齿轮A与两个斜锥齿轮B啮合连接,保护框可以防止打磨过程中的碎屑飞出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Description

一种壳体的两轴加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壳体的两轴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工件也叫制件、作件、课件、五金件等,工件指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加工对象,它可以是单个零件,也可以是固定在一起的几个零件的组合体。工件的加工方式种类多样,有车、铣、刨、磨、铸造、锻造等等,工件的加工工序也随加工方式的变化而变化。
目前工件的样式有很多,在对于板状工件壳体的两轴进行打磨的时候,现有的打磨加工装置只能对其一端轴进行打磨完之后,在对其另一端轴进行打磨,无法对板状工件壳体的两轴同时进行打磨,工作效率低,同时在打磨对的过程中,打磨下来的碎屑可能会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现有的打磨加工装置没有保护机构对工作人员进行保护。
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壳体的两轴加工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要解决的问题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壳体的两轴加工装置,来解决上述背景故事中提到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壳体的两轴加工装置,包括加工板,所述加工板的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支撑框的上表面,加工板和支撑框均中空,加工板内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且加工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打磨加工机构,加工板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承框,承框上设置有压紧机构,且支撑框的上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框,且两个竖框的内顶面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杆B,两个竖框的相对侧面均开设有滑槽B,两个螺纹杆B上均螺纹连接有与滑槽B相匹配的滑块B,滑块B的一端穿过滑槽B,且滑块B与滑槽B滑动连接,且两个滑块B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保护框,两个螺纹杆B的下端均贯穿支撑框的上壁,且两个螺纹杆B的下端均固定套装有斜锥齿轮B,支撑框内安装有水平设置的转杆,转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撑框的内侧面,且转杆的另一端贯穿支撑框的侧壁且固定连接有把手,转杆的两端均固定套装有斜锥齿轮A,且两个斜锥齿轮A与两个斜锥齿轮B啮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承框、压板、滑块C、滑槽C、手轮和螺纹杆C,承框的两个相对侧面均开设有滑槽C,且压板的两个相对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与滑槽C相匹配的滑块C,且两个滑块C与两个滑槽C滑动连接,螺纹杆C贯穿承框的上壁,且螺纹杆C与承框的上壁螺纹连接,螺纹杆C的下端与压板的上表面转动连接,且螺纹杆C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手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打磨加工机构包括转柱、电机、移动板、安装盘、磨盘、滑槽A、螺纹杆A和滑块A,隔板的两个相对侧面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杆A,螺纹杆A远离隔板的一端贯穿加工板的侧壁且固定连接有另外的把手,螺纹杆A上螺纹连接有滑块A,加工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滑块A相匹配的滑槽A,滑块A的上端穿过滑槽A,且滑块A与滑槽A滑动连接,且滑块A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移动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移动板且通过联轴器与转柱的一端固定连接,且转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盘,安装盘通过螺丝与磨盘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框的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另外的支撑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把手上开设有防滑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把手转动转杆,使得斜锥齿轮A转动,斜锥齿轮A通过斜锥齿轮B带动螺纹杆B转动,从而使得滑块B带动把手上下移动,当打磨加工机构对工件进行打磨加工时,转动把手使得保护框盖住加工板,此时打磨加工机构位于保护框内,保护框可以防止打磨过程中的碎屑飞出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对工作人员起到保护的作用,打磨加工完成后便可以将保护框升起。
2.本实用新型中,在板状工件壳体压紧后,通过加工板两边的把手转动两个螺纹杆A,使得滑块A带动移动板向板状工件壳体移动,直到两个磨盘分别与板状工件壳体的两端轴接触,启动电机,使得两个磨盘对板状工件壳体的两轴进行打磨加工,提高了加工的效率,节约加工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加工板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框和竖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加工板;2、支撑柱;3、支撑框;4、竖框;5、保护框;6、转柱;7、电机;8、移动板;9、安装盘;10、磨盘;11、滑槽A;12、隔板;13、螺纹杆A;14、滑块A;15、把手;16、转杆;17、斜锥齿轮A;18、斜锥齿轮B;19、螺纹杆B;20、滑槽B;21、滑块B;22、承框;23、压板;24、滑块C;25、滑槽C;26、手轮;27、螺纹杆C。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壳体的两轴加工装置,包括加工板1,所述加工板1的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且支撑柱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支撑框3的上表面,加工板1和支撑框3均中空,加工板1内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12,且加工板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打磨加工机构,加工板1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承框22,承框22上设置有压紧机构,且支撑框3的上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框4,且两个竖框4的内顶面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杆B19,两个竖框4的相对侧面均开设有滑槽B20,两个螺纹杆B19上均螺纹连接有与滑槽B20相匹配的滑块B21,滑块B21的一端穿过滑槽B20,且滑块B21与滑槽B20滑动连接,且两个滑块B21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保护框5,两个螺纹杆B19的下端均贯穿支撑框3的上壁,且两个螺纹杆B19的下端均固定套装有斜锥齿轮B18,支撑框3内安装有水平设置的转杆16,转杆16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撑框3的内侧面,且转杆16的另一端贯穿支撑框3的侧壁且固定连接有把手15,转杆16的两端均固定套装有斜锥齿轮A17,且两个斜锥齿轮A17与两个斜锥齿轮B18啮合连接;通过把手15转动转杆16,使得斜锥齿轮A17转动,斜锥齿轮A17通过斜锥齿轮B18带动螺纹杆B19转动,从而使得滑块B21带动把手15上下移动,当打磨加工机构对工件进行打磨加工时,转动把手15使得保护框5盖住加工板1,此时打磨加工机构位于保护框5内,保护框5可以防止打磨过程中的碎屑飞出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对工作人员起到保护的作用,打磨加工完成后便可以将保护框5升起。
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承框22、压板23、滑块C24、滑槽C25、手轮26和螺纹杆C27,承框22的两个相对侧面均开设有滑槽C25,且压板23的两个相对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与滑槽C25相匹配的滑块C24,且两个滑块C24与两个滑槽C25滑动连接,螺纹杆C27贯穿承框22的上壁,且螺纹杆C27与承框22的上壁螺纹连接,螺纹杆C27的下端与压板23的上表面转动连接,且螺纹杆C2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手轮26;将板状工件壳体插入到承框22,并使得板状工件壳体的中部位于承框22中,通过手轮26转动螺纹杆C27,使得压板23向下移动并压紧板状工件壳体,此时便可以对板状工件壳体两轴同时进行进行打磨加工,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打磨加工机构包括转柱6、电机7、移动板8、安装盘9、磨盘10、滑槽A11、螺纹杆A13和滑块A14,隔板12的两个相对侧面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杆A13,螺纹杆A13远离隔板12的一端贯穿加工板1的侧壁且固定连接有另外的把手15,螺纹杆A13上螺纹连接有滑块A14,加工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滑块A14相匹配的滑槽A11,滑块A14的上端穿过滑槽A11,且滑块A14与滑槽A11滑动连接,且滑块A1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8,移动板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7,电机7的输出端贯穿移动板8且通过联轴器与转柱6的一端固定连接,且转柱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盘9,安装盘9通过螺丝与磨盘10固定连接;在板状工件壳体压紧后,通过加工板1两边的把手15转动两个螺纹杆A13,使得滑块A14带动移动板8向板状工件壳体移动,直到两个磨盘10分别与板状工件壳体的两端轴接触,启动电机7,使得两个磨盘10对板状工件壳体的两轴进行打磨加工,提高了加工的效率,节约加工时间。
所述支撑框3的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另外的支撑柱2;支撑柱2给本装置提供支撑。
所述把手15上开设有防滑纹;防滑纹可以减少工作人员在转动把手15时手部的滑动。
本实用新型中电机7的型号采用57BYGH56-401A及其配套电源和电路,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本实用新型中出现的用电设备均通过变压器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本实用新型中用电设备产品的型号可以依据其需要的技术参数进行替换和改造,其为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因此,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得到对应的使用效果。
在本实用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的限制,本实用中,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成型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术语在本实用中的具体含义。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壳体的两轴加工装置,包括加工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板(1)的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且支撑柱(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支撑框(3)的上表面,加工板(1)和支撑框(3)均中空,加工板(1)内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12),且加工板(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打磨加工机构,加工板(1)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承框(22),承框(22)上设置有压紧机构,且支撑框(3)的上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框(4),且两个竖框(4)的内顶面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杆B(19),两个竖框(4)的相对侧面均开设有滑槽B(20),两个螺纹杆B(19)上均螺纹连接有与滑槽B(20)相匹配的滑块B(21),滑块B(21)的一端穿过滑槽B(20),且滑块B(21)与滑槽B(20)滑动连接,且两个滑块B(21)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保护框(5),两个螺纹杆B(19)的下端均贯穿支撑框(3)的上壁,且两个螺纹杆B(19)的下端均固定套装有斜锥齿轮B(18),支撑框(3)内安装有水平设置的转杆(16),转杆(16)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撑框(3)的内侧面,且转杆(16)的另一端贯穿支撑框(3)的侧壁且固定连接有把手(15),转杆(16)的两端均固定套装有斜锥齿轮A(17),且两个斜锥齿轮A(17)与两个斜锥齿轮B(18)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的两轴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承框(22)、压板(23)、滑块C(24)、滑槽C(25)、手轮(26)和螺纹杆C(27),承框(22)的两个相对侧面均开设有滑槽C(25),且压板(23)的两个相对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与滑槽C(25)相匹配的滑块C(24),且两个滑块C(24)与两个滑槽C(25)滑动连接,螺纹杆C(27)贯穿承框(22)的上壁,且螺纹杆C(27)与承框(22)的上壁螺纹连接,螺纹杆C(27)的下端与压板(23)的上表面转动连接,且螺纹杆C(2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手轮(2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的两轴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加工机构包括转柱(6)、电机(7)、移动板(8)、安装盘(9)、磨盘(10)、滑槽A(11)、螺纹杆A(13)和滑块A(14),隔板(12)的两个相对侧面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杆A(13),螺纹杆A(13)远离隔板(12)的一端贯穿加工板(1)的侧壁且固定连接有另外的把手(15),螺纹杆A(13)上螺纹连接有滑块A(14),加工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滑块A(14)相匹配的滑槽A(11),滑块A(14)的上端穿过滑槽A(11),且滑块A(14)与滑槽A(11)滑动连接,且滑块A(1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8),移动板(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7),电机(7)的输出端贯穿移动板(8)且通过联轴器与转柱(6)的一端固定连接,且转柱(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盘(9),安装盘(9)通过螺丝与磨盘(10)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的两轴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3)的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另外的支撑柱(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的两轴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5)上开设有防滑纹。
CN202021095318.XU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壳体的两轴加工装置 Active CN2125782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95318.XU CN212578209U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壳体的两轴加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95318.XU CN212578209U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壳体的两轴加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78209U true CN212578209U (zh) 2021-02-23

Family

ID=74650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95318.XU Active CN212578209U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壳体的两轴加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782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31933A (zh) * 2021-05-26 2021-08-10 安徽振兴拉丝模有限公司 一种超微孔拉丝模双端面高精度平行面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31933A (zh) * 2021-05-26 2021-08-10 安徽振兴拉丝模有限公司 一种超微孔拉丝模双端面高精度平行面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578209U (zh) 一种壳体的两轴加工装置
CN211760311U (zh) 一种阀片加工用立轴圆台平面磨床
CN216463602U (zh) 一种机箱机柜加工用毛刺打磨设备
CN216265308U (zh) 一种五金件加工打磨抛光除尘一体化装置
CN212145808U (zh) 一种手机按键生产用打磨装置
CN207824989U (zh) 一种显示屏保护膜切割装置
CN211615170U (zh) 一种五金加工用打磨装置
CN210499579U (zh) 一种汽车配件生产用去毛刺设备
CN214603946U (zh) 一种高清led显示屏加工用翻转装置
CN214869085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打孔装置
CN211029413U (zh) 一种防尘型钣金打磨机
CN211940176U (zh) 一种双端面数控平面磨床
CN114800234A (zh) 一种铜绞线加工生产用线身抛光打磨装置
CN110587553A (zh) 一种用于钣金件加工的旋转台
CN213916255U (zh) 一种箱体生产用加工装置
CN211805467U (zh) 一种石料抛光机
CN218312612U (zh) 一种零件打磨机
CN213209666U (zh) 一种矿产品自动取样制样装置
CN212600824U (zh) 一种钢材加工用毛刺清除装置
CN217966511U (zh) 一种齿轮轴研孔机
CN214979838U (zh) 一种铜块边缘粗打磨装置
CN218452861U (zh) 一种机械零部件生产用打磨装置
CN215111689U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用演示装置
CN214291902U (zh) 轴加工的钻孔与端面打磨一体式设备
CN216729741U (zh) 一种防碎屑溅射的端盖加工用炮塔铣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