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35829U - 抗寒耐腐蚀性排气系统的冷端隔板 - Google Patents

抗寒耐腐蚀性排气系统的冷端隔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35829U
CN212535829U CN202020989632.6U CN202020989632U CN212535829U CN 212535829 U CN212535829 U CN 212535829U CN 202020989632 U CN202020989632 U CN 202020989632U CN 212535829 U CN212535829 U CN 2125358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cold
heat preservation
resistant
exhaust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8963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倪逢蓬
章壮志
蒋世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Willow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Willow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Willow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Willow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8963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358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358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358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hermal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寒耐腐蚀性排气系统的冷端隔板,属于抗寒耐腐蚀性排气系统技术领域,解决了局部使用寿命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隔板单体,两个隔板单体相互拼合形成气流管内腔,隔板单体的侧边设置有边沿部,两个所述边沿部上分别设置有通配互接的凸条和长槽,隔板单体呈“S”形走向弯曲,隔板单体的侧面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隔板单体的两端设置有保温罩,所述保温罩折叠收纳在端部,保温罩展开用于遮蔽所述通孔,达到了有效提高抗寒能力,提高使用寿命,耐寒耐腐蚀效果好。

Description

抗寒耐腐蚀性排气系统的冷端隔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抗寒耐腐蚀性排气系统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抗寒耐腐蚀性排气系统的冷端隔板。
背景技术
排气系统是汽车发动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其内部流通特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发动机尾气排放和降噪,并且对车辆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也有较大的影响。排气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汽车噪声和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具有良好设计的排气系统对降低汽车造成的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有重要意义。汽车排气系统一般由排气管、排气歧管、催化转化器、消声器和尾管等组成,其主要作用是排放发动机工作时排出的废气,同时降低或消除废气中的污染成分,并降低排气时的噪声。
现有的冷端隔板气温较低的环境下容易在表面凝结水滴,水滴容易结合废气杂质颗粒,浑浊的水滴容易腐蚀冷端隔板,因此对于冷端隔板的抗寒能力需要进行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抗寒耐腐蚀性排气系统的冷端隔板,以达到提高抗低温气流影响能力,实现有效隔离和保温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寒耐腐蚀性排气系统的冷端隔板,包括隔板单体,两个隔板单体相互拼合形成气流管内腔,隔板单体的侧边设置有边沿部,两个所述边沿部上分别设置有通配互接的凸条和长槽,隔板单体呈“S”形走向弯曲,隔板单体的侧面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隔板单体的两端设置有保温罩,所述保温罩折叠收纳在端部,保温罩展开用于遮蔽所述通孔。
通过上述设置,冷端隔板通过两个隔板单体进行组合形成,便于生产制造,降低生产难度,提高结构可靠性,隔板单体两端通过保温罩能够有效提高温度的隔离,降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同时保温罩的隔离作用能够根据需求进行调节,由于保温罩的折叠收纳效果,使得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遮蔽通孔的数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保温罩包括保温层和铁丝,所述铁丝穿过保温层边缘,所述保温层通过胶水固定连接在隔板单体端部。
通过上述设置,保温层能够对隔板单体内外空气温度起到辅助隔温的效果,降低空气流动,以及温度辐射,延缓温度传递。通过铁丝使得柔性的保温层能够有效限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保温层为柔性棉布或橡胶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保温罩的另一个自由端部上设置有磁铁,所述隔板单体为铁质材质,所述磁铁用于将保温罩的端部初步固定在隔板单体表面。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通过对隔板单体设置通孔,从而能够有效调节内外空气,而保温罩能够有效遮蔽通孔,并且可以自由调整遮蔽通孔的范围。冷端隔板能够有效提高使用寿命,并且便于使用,减少组装上的繁琐步骤。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结构侧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中两个隔板单体边沿部插接拼合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隔板单体;2、气流管内腔;3、边沿部;4、凸条;5、长槽;6、通孔;7、保温罩;8、保温层;9、铁丝;10、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一种抗寒耐腐蚀性排气系统的冷端隔板,参考图1和图2所示,包括隔板单体1,两个隔板单体1相互拼合形成气流管内腔2。隔板单体1的横截面是半圆形的,两个隔板单体1拼合后形成的气流管内腔2是管道形状。
隔板单体1的侧边设置有边沿部3,上下两个边沿部3上分别设置有通配互接的凸条4和长槽5,具体的参考图3所示的剖面结构,两个隔板单体1的一个边沿部3正向对接,凸条4和长槽5组合,此结构有效提高接触面,通过胶水固定密封,或是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连接。在此凸条4和长槽5上设置胶水能够提高连接处的密封性能。
参考图2所示,隔板单体1呈“S”形走向弯曲,隔板单体1的侧面上设置有若干通孔6,隔板单体1的两端设置有保温罩7,保温罩7折叠收纳在端部,保温罩7展开用于遮蔽通孔6。在图2中,保温罩7只示意了一个,设置在隔板单体1端部。在实际产品中,隔板单体1的两端均具有保温罩7。保温罩7的后端是通过胶水固定在隔板单体1的端部。
冷端隔板通过两个隔板单体1进行组合形成,便于生产制造,降低生产难度,提高结构可靠性,隔板单体1两端通过保温罩7能够有效提高温度的隔离,降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同时保温罩7的隔离作用能够根据需求进行调节,由于保温罩7的折叠收纳效果,使得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遮蔽通孔6的数量。
对保温罩7进一步说明,保温罩7包括保温层8和铁丝9,铁丝9穿过保温层8边缘,保温层8通过胶水固定连接在隔板单体1端部。保温层8为柔性棉布或橡胶布。
保温层8能够对隔板单体1内外空气温度起到辅助隔温的效果,降低空气流动,以及温度辐射,延缓温度传递。通过铁丝9使得柔性的保温层8能够有效限位。
在图2中,保温罩7的另一个自由端部上设置有磁铁10,隔板单体1为铁质材质,磁铁10用于将保温罩7的端部初步固定在隔板单体1表面。磁铁10是通过胶水固定在铁丝9上。铁丝9采用的是细铁丝9,取直径0.2-0.5mm,变形能力强,能够有效定位。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抗寒耐腐蚀性排气系统的冷端隔板,其特征是,包括隔板单体,两个隔板单体相互拼合形成气流管内腔,隔板单体的侧边设置有边沿部,两个所述边沿部上分别设置有通配互接的凸条和长槽,隔板单体呈“S”形走向弯曲,隔板单体的侧面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隔板单体的两端设置有保温罩,所述保温罩折叠收纳在端部,保温罩展开用于遮蔽所述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寒耐腐蚀性排气系统的冷端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罩包括保温层和铁丝,所述铁丝穿过保温层边缘,所述保温层通过胶水固定连接在隔板单体端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寒耐腐蚀性排气系统的冷端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为柔性棉布或橡胶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寒耐腐蚀性排气系统的冷端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罩的另一个自由端部上设置有磁铁,所述隔板单体为铁质材质,所述磁铁用于将保温罩的端部初步固定在隔板单体表面。
CN202020989632.6U 2020-06-03 2020-06-03 抗寒耐腐蚀性排气系统的冷端隔板 Active CN2125358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89632.6U CN212535829U (zh) 2020-06-03 2020-06-03 抗寒耐腐蚀性排气系统的冷端隔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89632.6U CN212535829U (zh) 2020-06-03 2020-06-03 抗寒耐腐蚀性排气系统的冷端隔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35829U true CN212535829U (zh) 2021-02-12

Family

ID=74638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89632.6U Active CN212535829U (zh) 2020-06-03 2020-06-03 抗寒耐腐蚀性排气系统的冷端隔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358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26554U (zh) 一种双壳体汽车消音器
CN204851408U (zh) 一种纵置发动机紧耦合排气歧管组件
CN202300606U (zh) 一种发动机热端总成
CN212535829U (zh) 抗寒耐腐蚀性排气系统的冷端隔板
CN214464594U (zh) 低压egr系统和车辆
CN210033567U (zh) 一种复合型大排量柴油机排气消声器
KR20110060415A (ko) 차량의 배기파이프 구조
CN206267937U (zh) 一种排气尾管及汽车
US20040194456A1 (en) Exhaust system for a V-type engine
CN201818347U (zh) 一种汽车用阻抗复合式消声器
CN211448813U (zh) 一种汽车消音器的隔热板
CN210049950U (zh) 一种雪橇车排气系统
CN208106546U (zh) 一种汽车用排气歧管
CN202732063U (zh) 一种轿车两级消声排气系统
CN219220598U (zh) 一种发动机侧通风管总成
CN105386842A (zh) 一种保温降噪的汽车排气管
CN201096006Y (zh) 一种2.4升cbr汽油发动机的排气岐管
CN217926045U (zh) 汽车发动机排气管
CN214366328U (zh) 一种载重汽车尾气排气管
CN204476535U (zh) 一种排气歧管总成
CN214533177U (zh) 排气管结构与汽车
CN210118184U (zh) 用于车辆的消声器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21032823U (zh) 大弯头紧耦合净化器
CN210164524U (zh) 车用催化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8168961U (zh) 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汽车排气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