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11425U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511425U CN212511425U CN202021028982.2U CN202021028982U CN212511425U CN 212511425 U CN212511425 U CN 212511425U CN 202021028982 U CN202021028982 U CN 202021028982U CN 212511425 U CN212511425 U CN 21251142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air guide
- axis
- indoor unit
-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其中,该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导风装置和驱动机构,所述壳体上具有出风口;所述导风装置安装于所述出风口,所述导风装置包括导风框和导风组件,所述导风框沿第一轴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导风组件沿第二轴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导风框内,其中,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在所述出风口的垂直投影相交;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导风框,以驱动所述导风框沿所述第一轴线转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导风组件,以驱动所述导风组件沿第二轴线转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减小了导风装置占用的空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调器导风装置主要包括左右导风板和上下导风百叶,通过上下导风百叶的上下摆动以及左右导风板的左右运动实现不同位置的送风,一般左右导风板和上下导风百叶前后排列设置,占用了空调器内较多的空间,增大空调器的机身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旨在减小导风装置占用的空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导风装置和驱动机构,所述壳体上具有出风口;所述导风装置安装于所述出风口,所述导风装置包括导风框和导风组件,所述导风框沿第一轴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导风组件沿第二轴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导风框内,其中,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在所述出风口的垂直投影相交;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导风框,以驱动所述导风框沿所述第一轴线转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导风组件,以驱动所述导风组件沿第二轴线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轴线相交的多个第一导风叶片,多个所述第一导风叶片并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导风叶片与所述导风框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导风叶片,以驱动所述第一导风叶片沿所述第二轴线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连杆和连接所述连杆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一导风叶片与所述连杆转动连接、并形成有第三轴线,所述第三轴线偏离所述第二轴线,所述第二电机用以驱动所述连杆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框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一轴线上的转轴,所述导风框通过所述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转轴呈中空设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还包括穿过所述转轴的轴杆,所述轴杆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端穿过所述转轴并与所述连杆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用以驱动所述轴杆在所述第一轴线上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杆偏离所述第一轴线,所述连杆与所述轴杆通过传动杆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杆包括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所述第一传动部与所述轴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部连接所述连杆。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部上转动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一传动部用于夹持或释放所述第二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动部上开设有从进风侧朝向出风侧的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连杆在所述滑槽内可滑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轴杆的第一端设有齿条,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二电机上的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齿轮转动,以带动所述轴杆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转接件和第一电机,所述转接件包括轴套和插销,所述导风框具有与所述第一轴线相交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卡持于所述轴套与所述插销之间;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轴套,以通过所述轴套带动所述导风框沿所述第一轴线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插销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轴套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轴线相交的多个第二导风叶片,所述第二导风叶片连接多个所述第一导风叶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风叶片靠近进风侧的一端形成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连杆转动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组件呈框状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风叶片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杆对应的避位缺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为分体落地式空调室内机,所述出风口沿所述壳体的上下方向延伸。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线沿所述壳体的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轴线沿所述壳体的左右方向延伸。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风叶片靠近出风侧的末端向下弯曲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外机与所述空调室内机通过冷媒管连接,其中,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导风装置和驱动机构,所述壳体上具有出风口;所述导风装置安装于所述出风口,所述导风装置包括导风框和导风组件,所述导风框沿第一轴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导风组件沿第二轴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导风框内,其中,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在所述出风口的垂直投影相交;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导风框,以驱动所述导风框沿所述第一轴线转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导风组件,以驱动所述导风组件沿第二轴线转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将导风组件安装于导风框内,从而减小导风装置的体积,减小导风装置占用壳体内的空间,进而减小了壳体所需的材料,降低了空调室内机的材料成本。并且,导风框和导风组件均位于同一平面上,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导风框沿第一轴线转动、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导风组件沿第二轴线转动,实现导风装置的上下、左右扫风,有效地增大了空调室内机的送风范围,增强导风装置的导风效果,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空调室内机爆炸示意图;
图3为图1沿M-M线导风装置正出风的剖视图;
图4为图1沿M-M线导风装置左出风的剖视图;
图5为图1沿M-M线导风装置右出风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导风装置和驱动机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6中导风装置和驱动机构一视角图;
图9为图8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图8沿P-P线导风装置正出风、左出风和右出风的剖视图;
图11为图8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图8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3为图10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 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 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空调室内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2、图6至7所示,该空调室内机10 包括壳体100、导风装置200和驱动机构300,所述壳体100上具有出风口100a;所述导风装置200安装于所述出风口100a,所述导风装置200包括导风框210 和导风组件220,所述导风框210沿第一轴线201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 100,所述导风组件220沿第二轴线202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导风框210内,其中,所述第一轴线201与所述第二轴线202在所述出风口100a的垂直投影相交;所述驱动机构300安装于所述壳体100,所述驱动机构300包括第一驱动装置310和第二驱动装置320,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10连接所述导风框210,以驱动所述导风框210沿所述第一轴线201转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20连接所述导风组件220,以驱动所述导风组件220沿第二轴线202转动。
具体而言,该空调室内机10可以是分体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分体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天花机、移动式空调室内机或窗式空调室内机,下述内容将以空调室内机10为分体落地式空调室内机为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具体地,如图2所示,该空调室内机10的壳体100可以包括面板110和背板120,面板110和背板120围合形成腔体,腔体内安装有导风装置200、驱动机构300、风道组件400和蒸发器组件500等。该面板110上可以开设有出风口100a,该背板120上可以开设有与出风口100a相对的进风口100b,为了减少灰尘等进入壳体100内,在进风口处可以安装进风格栅600。壳体100 上的出风口100a可以沿左右方向延伸,也可以沿上下方向延伸,下述内容将主要以出风口100a沿上下方向延伸为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至5所示,该壳体100内的导风装置200可以安装在出风口100a 处,也可以安装在风道组件400上,该导风装置200用于对气流进行上下、左右导向。具体地,如图6至7所示,该导风装置200包括导风框210,导风框210沿第一轴线201可转动地安装在壳体100上。在导风框210内安装有导风组件220,该导风组件220沿第二轴线202可转动,并且,第一轴线201 和第二轴线202在出风口100a的垂直投影相交。该第一轴线201可以沿壳体 100的上下方向延伸,也可以沿壳体100的左右方向延伸,以下实施例将以第一轴线201沿壳体100的上下方向延伸、第二轴线202沿壳体100的左右方向延伸为例进行阐述。
如图6至10所示,壳体100内的驱动机构300包括第一驱动装置310和第二驱动装置320,该第一驱动装置310连接导风框210,用以驱动导风框210 沿第一轴线201左右转动,导风框210内的导风组件220在导风框210的带动下也沿第一轴线201进行左右转动,进而使导风装置200绕第一轴线201 进行左右送风。该第二驱动装置320连接导风组件220,用以驱动导风组件 220沿第二轴线202转动,导风组件220上下摆动,从而使导风组件220绕第二轴线202进行上下送风,最终实现了导风装置200在上下导风和左右导风。
现有技术由于上下导风百叶较左右导风板距离出风口100a较远,导致上下导风范围有限,在制热时,热空气密度小,不断上升,风向下吹不到地面,用户的脚部感到冷,制冷时又难以避人向上吹风。如图1至7、图10所示,而本实用新型的导风组件220安装在导风框210内,导风组件220和导风框 210均位于同一平面上,进而对风进行导向,有效地增大了空调室内机10的上下扫风范围,在制热时可以将风送到底面,制冷时也能向上逼人吹,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将导风组件220安装于导风框210内,从而减小导风装置200的体积,减小导风装置200占用壳体100内的空间,进而减小了壳体100所需的材料,降低了空调室内机10的材料成本。并且,导风框210和导风组件220均位于同一平面上,通过第一驱动装置310驱动导风框210沿第一轴线201转动、第二驱动装置320驱动导风组件220沿第二轴线202转动,实现导风装置200的上下、左右扫风,有效地增大了空调室内机10的送风范围,增强导风装置200的导风效果,提高了空调室内机10 的使用性能。
导风组件220的结构有多种,如图6至9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组件220包括与所述第一轴线201相交的多个第一导风叶片221,多个所述第一导风叶片221并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导风叶片221与所述导风框210 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20连接所述第一导风叶片221,以驱动所述第一导风叶片221沿所述第二轴线202转动。
该第一导风叶片221横向延伸,多个第一导风叶片221在导风框210内并行且间隔设置,同时多个第一导风叶片221与导风框210的侧壁转动连接,第二驱动装置320连接该多个第一导风叶片221,当第二驱动装置320驱动该多个第一导风叶片221沿第二轴线202转动时,多个第一导风叶片221上下偏转,从而实现对风的上下导向作用。
第二装置驱动第一导风叶片221转动的结构有多种,如图8和图1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20包括连杆321和连接所述连杆321的第二电机322,所述第一导风叶片221与所述连杆321转动连接、并形成有第三轴线(未图示),所述第三轴线偏离所述第二轴线202,所述第二电机322 用以驱动所述连杆321沿所述第一轴线201方向移动。
该第二驱动装置320的连杆321连接多个第一导风叶片221和第二电机 322,连杆321与第一导风叶片221的连接处形成有第三轴线,该第三轴线与第二轴线202平行,当第二电极驱动连杆321向下移动时,由于第三轴线偏离第二轴线202,连杆321与第一导风叶之间形成力矩,第一导风叶片221在连杆321的拉动下向上摆动,从而实现向上导风。同理,当连杆321向上移动时,第一导风叶片221在连杆321的推动下向下摆动,实现向下导风。该连杆321传动稳定性高,可靠性好。
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二电机322用以提供第一导风叶片221转动的驱动力,第二电机322可以是步进电机,也可以是伺服电机。
由于第一驱动装置310驱动导风框210左右转动进行左右导风,第二驱动装置320驱动导风框210内的第一导风叶片221上下转动进行上下导风,在导风框210左右转动时,第二驱动装置320的第二电机322可以随导风框 210左右转动,也可以不随导风框210左右转动。如图8和图1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框210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一轴线201上的转轴211,所述导风框210通过所述转轴211转动安装于所述壳体100,所述转轴211呈中空设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20还包括穿过转轴211的轴杆323,所述轴杆323 具有第一端323a和第二端323b,所述第一端323a连接所述第二电机322,所述第二端323b穿过所述转轴211并与所述连杆321连接,所述第二电机322 用以驱动所述轴杆323在所述第一轴线201上移动。
导风框210通过转轴211与壳体100转动连接,壳体100对导风框210 进行支撑,转轴211内穿设有轴杆323,对轴杆323进行限位,当导风框210 左右转动时,转轴211在壳体100上左右转动,轴杆323可跟着转轴211进行左右转动。因此,第二电机322在壳体100内不产生移动,从而避免第二电机322在壳体100内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造成损坏。该轴杆323的第一端323a连接第二电机322,轴杆323的第二端323b连接连杆321,当第二电机322驱动轴杆323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时,连杆321也上下移动,实现第一导风叶片221的上下转动,实现上下导风。
当导风装置200左右导风时,第二电机322可以沿第一轴线201转动,也可以不动。如图6至8、图1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杆321偏离所述第一轴线201,所述连杆321与所述轴杆323通过传动杆324连接。
通过连杆321偏离第一轴线201,传动杆324分别连接连杆321和轴杆 323,导风框210左右转动时,导风框210内的第一导风叶片221也左右转动,连接第一导风叶片221的连杆321也左右转动,连接连杆321的传动杆324 与轴杆323可以左右转动,此时,第二电机322可以左右转动,也可以静止不动。
在上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传动杆324包括第一传动部324a和第二传动部324b,所述第一传动部324a与所述轴杆32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部 324b连接所述连杆321。
由于第一传动部324a与轴杆323转动连接,在连杆321带动传动杆324 左右转动时,传动杆324绕轴杆323进行移动,轴杆323和第二电机322不动,从而实现无论导风装置200上下导风,还是左右导风,第二电机322始终是静止的,进而可以将第二电机322固定于壳体100内,防止导风框210 在运动过程中因产生晃动而引发噪音的问题。
实现第一传动部324a与轴杆323转动连接的结构有多种,可以是第一传动部324a上开设有容纳槽,轴杆323在容纳槽内可转动,也可以是第一传动部324a安装有其它结构,轴杆323在第一传动部324a上可转动。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部324a上转动安装有盖板325,所述盖板325与所述第一传动部324a用于夹持或释放所述第二端323b。
可以是盖板325和第一传动部324a上均开设有凹槽,盖板325盖合于第一传动部324a上时,两个凹槽围合形成容纳轴杆323第二端323b的容置槽,轴杆323在容置槽内可转动。当左右导风时,连杆321带动传动杆324绕轴杆323转动,从而实现轴杆323和第二电机322静止不动。当上下导风时,第二电机322驱动轴杆323上下移动,从而带动传动杆324、连杆321上下移动,进而推动或拉动第一导风叶片221上下转动,即传动杆324在上下方向上与轴杆323一起进行上下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盖板325与第一传动部324a夹持和释放轴杆323的方式有多种,可以是盖板325一端与第一传动部324a的一端转动连接,盖板325 另一端与第一传动部324a的另一端通过卡扣连接,进而实现轴杆323的快速安装与拆卸的操作。
由于第一导风叶片221与导风框210的侧壁转动连接,在第一导风叶片 221向上转动或向下转动时,连杆321受驱动而往出风口100a外侧移动,即第一导风叶片221与导风框210的连接处和连杆321之间的距离变小,为了使第一导风叶片221上下转动顺畅,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动部324b上开设有从进风侧朝向出风侧的方向延伸的滑槽(未图示),所述连杆321在所述滑槽内可滑动。
通过在第二传动部324b上开设滑槽,连杆321在第二传动部324b上有一定活动空间,第一导风叶片221在上下转动时,连杆321在第二传动部324b 上滑动,并靠近第一导风叶片221,实现了第一导风叶片221在上下方向上的转动顺畅,避免第一导风叶片221与导风框210的连接处和连杆321距离不可调,连杆321在推拉第一导风叶片221时发生折断,进而提高了连杆321 的使用寿命。
该第二电机322驱动轴杆323上下移动的方式有多种,如图8和图1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轴杆323的第一端323a设有齿条,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20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二电机322上的齿轮326,所述齿轮326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第二电机322用于驱动所述齿轮326转动,以带动所述轴杆323 沿所述第一轴线201方向移动。
由于驱动第一导风叶片221转动需要一定的推拉力,在第二电机322上安装有齿轮326,齿轮326与轴杆323上的齿条啮合,当第二电机322驱动齿轮326转动时,齿轮326稳定地驱动轴杆323上升或下降,从而带动连杆321 稳定地上升或下降,进而拉动或推动连杆321上的第一导风叶片221进行转动,保证了齿轮326驱动齿条的升降运动的稳定性,也保证第一导风叶片221 的稳定运动,避免推动轴杆323上升的力度不够,导致第一导风叶片221的转动角度小,限制空调室内机10的上下送风范围。同时,第二电机322不在出风口100a内,第二电机322不会阻挡空气流动,提高了出风效率。
驱动导风框210左右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310的结构有多种,如图6、图 8和图1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10包括转接件311和第一电机312,所述转接件311包括轴套311a和插销311b,所述导风框210具有与所述第一轴线201相交的第一侧板212,所述第一侧板212卡持于所述轴套311a与所述插销311b之间;所述第一电机312连接所述轴套311a,以驱动所述轴套311a带动所述导风框210沿所述第一轴线201转动。
该导风框210的一端安装有该转接件和第一电机312,另一端安装有转轴 211,通过轴套311a与插销311b配合,将导风框210的第一侧板212固定在轴套311a与插销311b之间,当第一电机312驱动轴套311a左右转动,导风框210也随之左右转动,确保左右导风时连杆321不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电机312用以提供导风框210转动的驱动力,第一电机312可以是步进电机,也可以是伺服电机。
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212上开设有通孔(未图示),所述插销311b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轴套311a连接。
通过在第一侧板212上开设有通孔,在安装导风装置200时,插销311b 可以穿过该通孔与轴套311a快速连接,拆装简便,极大地提高了组装效率,也方便用户拆洗。可以理解的是,轴套311a与插销311b的连接方式有多种,可以是轴套311a与插销311b卡接,也可以是轴套311a与插销311b螺纹连接,只要可以将导风框210的第一侧板212固定在轴套311a与插销311b之间即可。
为了获得更好的左右导风效果,如图6至9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组件220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轴线202相交的多个第二导风叶片222,所述第二导风叶片222连接多个所述第一导风叶片221。
该第二导风叶片222竖向延伸,通过设置多个第二导风叶片222,将气流进行分散,使得整体出风均匀柔和、舒适,同时保证了左右导风方向,从而提高了导风组件220的左右导风效果。并且,每个第二导风叶片222连接多个第一导风叶片221,当第一导风叶片221在导风框210的带动下左右转动时,第二导风叶片222也左右转动,从而对风进行左右导向,在多个第二导风叶片222起到导风作用的同时,减小占用空间,节约了壳体100内空间,使得空调室内机10的结构可以更为紧凑。
由于第一导风叶片221连接第二导风叶片222,该连杆321用于推动或拉动第一导风叶片221上下转动,所以,连杆321可以与第一导风叶片221连接,也可以与第二导风叶片222连接。如图6至7、图1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风叶片222靠近进风侧的一端形成有延伸部223,所述延伸部 223与所述连杆321转动连接。
通过连杆321与延伸部223转动连接,连杆321上升或下降时,对延伸部223有向上推力或向下拉力,带动第二导风叶片222移动,从而使连接第二导风叶片222的第一导风叶片221上下转动,对气流进行导向。由于第一导风叶片221是横向延伸的,第一导风叶片221与连杆321相交设置,如果第一导风叶片221连接在连杆321上,在连杆321上下移动时,连杆321在第一导风叶片221的厚度方向上有拉力,容易导致第一导风叶片221弯曲变形。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导风叶片221与第二导风叶片222可以一体式设置,极大地提高了装配效率。
为了获得更好的导风效果,如图1至8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组件220呈框状设置。导风框210内的导风组件220呈框状设置,可以是多个第一导风叶片221与多个第二导风叶片222连接形成导风内框,使得导风装置200的整体出风更加柔和、舒适,从而保证了左右和上下的导风方向,提高了导风组件220的导风效果。可以理解的是,导风内框的数量可以是多个,多个导风内框在导风框210内间隔排布,在导风框210上可以设置多个加强筋,以增强导风框210的强度,保证导风框210移动时的稳定性,该加强筋可以将导风内框间隔开来。
为了获得上下方向上更大的导风范围,如图6至7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风叶片221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杆321对应的避位缺口221a。通过在第一导风叶片221上开设避位缺口221a,确保第一导风叶片221上下转动到最大角度时,给第一导风叶片221提供避让空间,第一导风叶片221不与连杆321发生干涉。
考虑到热空气密度小,不断上升,在制热时,为了使热风可以吹到用户的脚部,如图10、图1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风叶片221靠近出风侧的末端向下弯曲设置。该弯曲设置增大了导风装置200向下的送风范围,热气流从壳体100经导风装置200吹出时,先向下吹,可以暖和到用户的脚部,改善用户的体验感。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是壳体100下部的多个第一导风叶片221向下弯曲设置,对用户的脚部针对性地送风。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室内机 10,所述空调室外机与所述空调室内机10通过冷媒管连接。该空调室内机10 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室内机1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9)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具有出风口;
导风装置,所述导风装置安装于所述出风口,所述导风装置包括导风框和导风组件,所述导风框沿第一轴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导风组件沿第二轴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导风框内,其中,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在所述出风口的垂直投影相交;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导风框,以驱动所述导风框沿所述第一轴线转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导风组件,以驱动所述导风组件沿第二轴线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轴线相交的多个第一导风叶片,多个所述第一导风叶片并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导风叶片与所述导风框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导风叶片,以驱动所述第一导风叶片沿所述第二轴线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连杆和连接所述连杆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一导风叶片与所述连杆转动连接、并形成有第三轴线,所述第三轴线偏离所述第二轴线,所述第二电机用以驱动所述连杆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框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一轴线上的转轴,所述导风框通过所述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转轴呈中空设置;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还包括穿过所述转轴的轴杆,所述轴杆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端穿过所述转轴并与所述连杆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用以驱动所述轴杆在所述第一轴线上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偏离所述第一轴线,所述连杆与所述轴杆通过传动杆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包括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所述第一传动部与所述轴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部连接所述连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部上转动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一传动部用于夹持或释放所述第二端。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部上开设有从进风侧朝向出风侧的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连杆在所述滑槽内可滑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杆的第一端设有齿条,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二电机上的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齿轮转动,以带动所述轴杆沿所述第一轴线方向移动。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转接件和第一电机,所述转接件包括轴套和插销,所述导风框具有与所述第一轴线相交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卡持于所述轴套与所述插销之间;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轴套,以通过所述轴套带动所述导风框沿所述第一轴线转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插销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轴套连接。
12.如权利要求3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轴线相交的多个第二导风叶片,所述第二导风叶片连接多个所述第一导风叶片。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叶片靠近进风侧的一端形成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连杆转动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呈框状设置。
15.如权利要求3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叶片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杆对应的避位缺口。
16.如权利要求2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为分体落地式空调室内机,所述出风口沿所述壳体的上下方向延伸。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线沿所述壳体的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轴线沿所述壳体的左右方向延伸。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叶片靠近出风侧的末端向下弯曲设置。
19.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室外机和如权利要求1至18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外机与所述空调室内机通过冷媒管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028982.2U CN212511425U (zh) | 2020-06-05 | 2020-06-05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028982.2U CN212511425U (zh) | 2020-06-05 | 2020-06-05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511425U true CN212511425U (zh) | 2021-02-09 |
Family
ID=74381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028982.2U Active CN212511425U (zh) | 2020-06-05 | 2020-06-05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511425U (zh) |
-
2020
- 2020-06-05 CN CN202021028982.2U patent/CN21251142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947227B1 (ja) | 空気調和機 | |
CN109974089A (zh) | 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109882931B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113757796A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WO2023029542A1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108626783B (zh) | 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0118869U (zh) | 壁挂式室内机 | |
CN209819687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12511425U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110594864B (zh) |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10832260U (zh) |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10601948U (zh) |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8495106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112682850A (zh) | 空调器 | |
KR102697363B1 (ko) | 플로어 스탠딩 에어컨 실내기 및 에어컨 | |
CN210601958U (zh) |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14841230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1177074U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2132668U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0128425U (zh) |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0601957U (zh) |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10601926U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112484153A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12930247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6346609U (zh) | 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