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08495U - 一种汽车排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排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08495U
CN212508495U CN202021395598.6U CN202021395598U CN212508495U CN 212508495 U CN212508495 U CN 212508495U CN 202021395598 U CN202021395598 U CN 202021395598U CN 212508495 U CN212508495 U CN 2125084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pipe
box
tail gas
automobil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9559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璁稿悍
许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Communications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Communication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Communications filed Critical Sich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Communications
Priority to CN20202139559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084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084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084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排气装置,包括排气主管、连接管、第一排气支管、第二排气支管、尾气处理装置和消音器,所述连接管的第一端连通于所述排气主管,所述第一排气支管和第二排气支管的第一端均连通于所述连接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排气支管和第二排气支管的第二端均依次连接有尾气处理装置和消音器;该排气装置能对汽车排气管中的尾气进行分流排放,尾气进行降噪、降温及治理后排出,可大大降低汽车尾气对环境污染的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排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排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汽车成为每个家庭必备的出行工具。现在的汽车一般都是以汽油或者柴油作为燃料的内燃机为动力源。而汽油或者柴油在燃烧后,都会有尾气产生,所以需要排气管将尾气排除。由于我国车辆的持有量持续增加,汽车对环保最大的危害是噪音污染和尾气污染,调查表明,机动车辆噪声占城市交通噪声的85.5%以上,随着汽车节能减排的发展,要求汽车降低噪音和尾气处理,节约能源消耗。
汽车排气管是汽车排气系统中的重要部件之一,汽车尾气排放所造成的大气污染和噪音,已成为城市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现有汽车排气管通常只有一个排气主管,排气主管大多为单筒结构,导致汽车尾气不经过过滤就直接排除,影响空气质量,且汽车运行中还产生巨大的噪音,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排气装置,能对汽车排气管中的尾气进行分流排放,尾气进行降噪、降温及治理后排出,可大大降低汽车尾气对环境污染的程度,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汽车排气装置,包括排气主管、连接管、第一排气支管、第二排气支管、尾气处理装置和消音器,所述连接管的第一端连通于所述排气主管,所述第一排气支管和第二排气支管的第一端均连通于所述连接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排气支管和第二排气支管的第二端均依次连接有尾气处理装置和消音器。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主管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排气主管周臂的中间部分向内凹入形成多个凹入部,所述凹入部沿所述排气主管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所述凹入部的横截面为方形结构,所述出气口与所述连接管的第一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与排气主管相连的第一连接部的横截面积沿所述进气口至所述出气口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出气口与排气主管相连的第二连接部的横截面积沿所述进气口至所述进气口方向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过滤组件和燃烧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燃烧组件贯穿所述壳体及过滤组件安装在所述过滤组件内。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组件包括顶盖、底盖以及分别与所述顶盖和底盖两端密封连接的侧壁,所述侧壁为夹层结构,所述侧壁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排气孔,所述侧壁内层设有过第一过滤吸附层。
进一步地,所述燃烧组件包括燃烧筒、导管、第一电阻丝、隔板和第二电阻丝,所述燃烧筒安装在所述过滤组件内,所述导管的一端凸设于所述壳体外部,所述导管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燃烧筒内,所述第一电阻丝设于所述导管内,所述隔板和第二电阻丝依次布置于所述导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燃烧筒底端之间,所述导管另一端的外周间隔设置有叶片。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二过滤吸附层。
进一步地,所述消音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臂上设有多个上消音片,所述箱体的下臂上设有多个下消音片,多个所述上消音片和多个所述下消音片在所述箱体的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上均相互交错排布,所述箱体内还安装有S型水管,所述S型水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穿过所述箱体的上臂和下臂,所述箱体的入口与所述第一排气支管或第二排气支管连通,所述箱体的出口连接有排气管和朝向地面的喇叭型排气口。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上消音片和多个所述下消音片均匀分布在所述箱体的上臂和下臂上,各个下消音片位于左右相邻的两个上消音片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的S型水管设置在相邻的上消音片和下消音片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排气装置,其第一排气支管和第二排气支管属于排气主管的两个分流排气管道,对汽车尾气进行了分流治理及消音,提高了工作效率,管道中的尾气先经过尾气处理装置进行净化,再经消音器降低噪音,大大降低了汽车尾气对环境污染的程度。
2)本实用新型的排气主管的凹入部的作用是增加噪音在排气主管内壁的反射面积和反射叠加的次数,进而外界产生的噪音在通过排气主管后得到一定程度的消减,此为噪音的第一重降噪。中频和低频段的噪音,通过其内壁的多次反射叠加后,减弱的效果很明显;尾气处理装置将汽车尾气的整个净化过程分为,两次二次燃烧,两次粉尘过滤,可大大提高尾气的净化效果;由尾气处理装置传入消音器的噪音,会被上消音片或下消音片经过多次折射或绕射,从而消减了噪音的能量,提高了该消音器对噪音的隔离度,此为第二级降噪。进入消音器中的气体遇到装有冷却水的S型水管的外壁会将余热进行释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排气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排气主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尾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消音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排气主管,101-进气口,102-出气口,103-凹入部,104-第一连接部,105-第二连接部,2-连接管,3-第一排气支管,4-第二排气支管,5-尾气处理装置,6-消音器,7-壳体,8-过滤组件,801-顶盖,802-底盖,803-侧壁,804-排气孔,805-第一过滤吸附层,9-燃烧组件,901-燃烧筒,902-导管,903-第一电阻丝,904-隔板,905-第二电阻丝,906-叶片,10-第二过滤吸附层,11-排气管,12-排气口,13-箱体,14-上消音片,15-下消音片,16-S型水管,1601-进水口,1602-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请参照图1,一种汽车排气装置,包括排气主管1、连接管2、第一排气支管3、第二排气支管4、尾气处理装置5和消音器6,所述连接管2的第一端连通于所述排气主管1,所述第一排气支管3和第二排气支管4的第一端均连通于所述连接管2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排气支管3和第二排气支管4的第二端均依次连接有尾气处理装置5和消音器6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排气装置,其第一排气支管3和第二排气支管4属于排气主管1的两个分流排气管11道,对汽车尾气进行了分流治理及消音,提高了工作效率,管道中的尾气先经过尾气处理装置5进行净化,再经消音器6降低噪音,大大降低了汽车尾气对环境污染的程度。
请参照图2,所述排气主管1包括进气口101和出气口102,所述排气主管1周臂的中间部分向内凹入形成多个凹入部103,所述凹入部103沿所述排气主管1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所述凹入部103的横截面为方形结构,所述出气口102与所述连接管2的第一端连通。
请参照图2,所述进气口101与排气主管1相连的第一连接部104的横截面积沿所述进气口101至所述出气口102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出气口102与排气主管1相连的第二连接部105的横截面积沿所述进气口101至所述进气口101方向逐渐减小。
本实用新型凹入部103的作用是增加噪音在排气主管1内壁的反射面积和反射叠加的次数,进而外界产生的噪音在通过排气主管1后得到一定程度的消减,此为噪音的第一重降噪。中频和低频段的噪音,通过其内壁的多次反射叠加后,减弱的效果很明显。多个凹入部103的形状可以相同,进气口101和出气口102的直径小于排气管11本体中部的直径,排气主管1中部的构造可以是圆柱体或盒体结构本体。
请参照图3,所述尾气处理装置5包括壳体7、过滤组件8和燃烧组件9,所述过滤组件8安装在所述壳体7内,所述燃烧组件9贯穿所述壳体7及过滤组件8安装在所述过滤组件8内。
请参照图3,所述过滤组件8包括顶盖801、底盖802以及分别与所述顶盖801和底盖802两端密封连接的侧壁803,所述侧壁803为夹层结构,所述侧壁803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排气孔804,所述侧壁803内层设有过第一过滤吸附层805。
本实用新型过滤组件8中的排气孔804有利于经过滤组件8的尾气经第一过滤吸附层805过滤后排出到过滤组件8和壳体7之间的空间,再进入到消音器6。
请参照图3,所述燃烧组件9包括燃烧筒901、导管902、第一电阻丝903、隔板904和第二电阻丝905,所述燃烧筒901安装在所述过滤组件8内,所述导管902的一端凸设于所述壳体7外部,所述导管902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燃烧筒901内,所述第一电阻丝903设于所述导管902内,所述隔板904和第二电阻丝905依次布置于所述导管902的另一端与所述燃烧筒901底端之间,所述导管902另一端的外周间隔设置有叶片906。
本实用新型尾气处理装置5的工作过程是:汽车尾气会进入到排气主管1中进行初步降噪后经分支管道进入导管902,由于第一电阻丝903以及第二电阻丝905的两端分别与汽车中的电源连接,通过对第一电阻丝903和第二电阻丝905通电加热,可实现其温度的升高。第一电阻丝903的温度逐步升高,直至第一电阻丝903的温度达到汽车尾气中部分成分的燃点时,会使汽车尾气在导管902中进行首次的二次燃烧,燃烧后的尾气会从导管902中排出,由隔板904进入到第二电阻丝905区域,在第二电阻丝905区域进行再次的二次燃烧,第二电阻丝905的工作原理与第一电阻丝903的工作原理相同,经过两次二次燃烧的尾气经第一过滤吸附层805过滤后排出到过滤组件8和壳体7之间的空间进而排入到消音器6中,实现汽车尾气的净化,有效地解决大气污染的问题。
所述叶片906的设置,主要是为了防止尾气中燃烧的火星直接喷射到隔板904上,对隔板904造成伤害,影响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
请参照图3,所述壳体7内设有第二过滤吸附层10。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过滤吸附层10用于第二次过滤尾气。在壳体7内设置有第二过滤吸附层10,第二过滤吸附层10沿着汽车尾气的流动方向,第二过滤吸附层10位于过滤装组件的下游;通过第二过滤吸附层10的设计可实现对汽车尾气进行二次过滤,本实用新型的尾气处理装置5将汽车尾气的整个净化过程分为,两次二次燃烧,两次粉尘过滤,可大大提高尾气的净化效果。
所述第一过滤吸附层805和第二吸附层可选用石棉层、活性炭层或硅藻泥层中的一种或多种复合而成,由石棉层具有耐高温的特性。
请参照图4,所述消音器6包括箱体13,所述箱体13的上臂上设有多个上消音片14,所述箱体13的下臂上设有多个下消音片15,多个所述上消音片14和多个所述下消音片15在所述箱体13的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上均相互交错排布,所述箱体13内还安装有S型水管16,所述S型水管16的进水口1601和出水口1602分别穿过所述箱体13的上臂和下臂,所述箱体13的入口与所述第一排气支管3或第二排气支管4连通,所述箱体13的出口连接有排气管11和朝向地面的喇叭型排气口12。
请参照图4,多个所述上消音片14和多个所述下消音片15均匀分布在所述箱体13的上臂和下臂上,各个下消音片15位于左右相邻的两个上消音片14之间。
请参照图4,所述的S型水管16设置在相邻的上消音片14和下消音片15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多个上消音片14和多个下消音片15分别相隔一定距离均匀的排布于上壁和下壁上,而从单个消音片来看,每个上(或下)消音片(或)位于左右相邻的两个下(或上)消音片之间。通过消音片的这种构造,代替直线通道,并且由尾气处理装置5传入消音器6的噪音,会被上消音片14或下消音片15经过多次折射或绕射,从而消减了噪音的能量,提高了该消音器6对噪音的隔离度,此为第二级降噪。进入消音器6中的气体遇到装有冷却水的S型水管16的外壁会将余热进行释放。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主管(1)、连接管(2)、第一排气支管(3)、第二排气支管(4)、尾气处理装置(5)和消音器(6),所述连接管(2)的第一端连通于所述排气主管(1),所述第一排气支管(3)和第二排气支管(4)的第一端均连通于所述连接管(2)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排气支管(3)和第二排气支管(4)的第二端均依次连接有尾气处理装置(5)和消音器(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主管(1)包括进气口(101)和出气口(102),所述排气主管(1)周臂的中间部分向内凹入形成多个凹入部(103),所述凹入部(103)沿所述排气主管(1)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所述凹入部(103)的横截面为方形结构,所述出气口(102)与所述连接管(2)的第一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01)与排气主管(1)相连的第一连接部(104)的横截面积沿所述进气口(101)至所述出气口(102)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出气口(102)与排气主管(1)相连的第二连接部(105)的横截面积沿所述进气口(101)至所述进气口(101)方向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处理装置(5)包括壳体(7)、过滤组件(8)和燃烧组件(9),所述过滤组件(8)安装在所述壳体(7)内,所述燃烧组件(9)贯穿所述壳体(7)及过滤组件(8)安装在所述过滤组件(8)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8)包括顶盖(801)、底盖(802)以及分别与所述顶盖(801)和底盖(802)两端密封连接的侧壁(803),所述侧壁(803)为夹层结构,所述侧壁(803)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排气孔(804),所述侧壁(803)内层设有过第一过滤吸附层(80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组件(9)包括燃烧筒(901)、导管(902)、第一电阻丝(903)、隔板(904)和第二电阻丝(905),所述燃烧筒(901)安装在所述过滤组件(8)内,所述导管(902)的一端凸设于所述壳体(7)外部,所述导管(902)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燃烧筒(901)内,所述第一电阻丝(903)设于所述导管(902)内,所述隔板(904)和第二电阻丝(905)依次布置于所述导管(902)的另一端与所述燃烧筒(901)底端之间,所述导管(902)另一端的外周间隔设置有叶片(906)。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7)内设有第二过滤吸附层(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器(6)包括箱体(13),所述箱体(13)的上臂上设有多个上消音片(14),所述箱体(13)的下臂上设有多个下消音片(15),多个所述上消音片(14)和多个所述下消音片(15)在所述箱体(13)的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上均相互交错排布,所述箱体(13)内还安装有S型水管(16),所述S型水管(16)的进水口(1601)和出水口(1602)分别穿过所述箱体(13)的上臂和下臂,所述箱体(13)的入口与所述第一排气支管(3)或第二排气支管(4)连通,所述箱体(13)的出口连接有排气管(11)和朝向地面的喇叭型排气口(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上消音片(14)和多个所述下消音片(15)均匀分布在所述箱体(13)的上臂和下臂上,各个下消音片(15)位于左右相邻的两个上消音片(14)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型水管(16)设置在相邻的上消音片(14)和下消音片(15)之间。
CN202021395598.6U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汽车排气装置 Active CN2125084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95598.6U CN212508495U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汽车排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95598.6U CN212508495U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汽车排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08495U true CN212508495U (zh) 2021-02-09

Family

ID=74438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95598.6U Active CN212508495U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汽车排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084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06918A (zh) * 2021-02-22 2021-06-22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汽车的降噪排气管组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06918A (zh) * 2021-02-22 2021-06-22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汽车的降噪排气管组件
CN113006918B (zh) * 2021-02-22 2022-08-16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汽车的降噪排气管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76460B2 (en) Exhaust after-treatment assembly for engine system
KR20130130744A (ko) 농업용 작업차량의 배기가스 후처리장치의 취부구조
CN212508495U (zh) 一种汽车排气装置
CN113153505A (zh) 一种应用于汽车排气系统中的冷却机构
CN201041063Y (zh) 通用小型四冲程汽油机的二次再燃烧废气净化装置
CN201250687Y (zh) 阶梯孔结构降噪除烟消音器
CN2093905U (zh) 汽车尾气净化阻火消声器
CN1806102A (zh) 前消声器
CN110259545B (zh) 一种尾气净化性能高的汽车消音装置
CN212154918U (zh) 排气管消音器
CN212003322U (zh) 一种发动机环保节能型消声器
CN211422729U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排气管消声器
KR101260764B1 (ko) 농업용 작업차량의 배기가스 후처리장치의 취부구조
CN101245725B (zh) 内燃机废气净化处理及消声装置
CN113107640A (zh) 一种增大消音棉与空气接触的汽车尾气净化消声器
CN219638920U (zh) 一种单缸发动机一体式净化消声器
CN215109094U (zh) 一种汽车消声器和催化器一体化装置
CN201013426Y (zh) 带二元催化剂过滤器的2.5kw通用汽油机消声器
CN215890135U (zh) 一种轻量化消声器结构
CN219548960U (zh) 一种汽油机处理单元、催化转化器总成、排气系统及车辆
CN216950535U (zh) 一种带有隔板的汽车消声器
CN202789018U (zh) 多功能环保消声器
CN112879141B (zh) 一种降低非道路移动机械大功率发动机烟度的后处理装置
CN215292719U (zh) 一种基于内燃机的废气再循环系统
CN220566142U (zh) 一种汽车消声器和催化器一体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