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99881U - 一种弹簧吸能式燃油箱防浪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弹簧吸能式燃油箱防浪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99881U
CN212499881U CN202020660585.0U CN202020660585U CN212499881U CN 212499881 U CN212499881 U CN 212499881U CN 202020660585 U CN202020660585 U CN 202020660585U CN 212499881 U CN212499881 U CN 2124998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el tank
baffle
elastic
fluid
break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6058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洋磊
曾志新
董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6058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998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998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998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弹簧吸能式燃油箱防浪板,包括挡板和弹性装置;所述挡板通过弹性装置安装在燃油箱内部,其能够在燃油箱内做前后方向上的往复运动,挡板平面与其自身移动方向相垂直;所述弹性装置包括弹性件和固定在弹性件两端的固定块;弹性件通过固定块分别与燃油箱、挡板相互固定。本公开通过弹性装置将挡板与燃油箱连接起来,在油液晃动时,油液推动挡板运动,进而使弹簧压缩或拉伸,将油液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缓解了油液对燃油箱的冲击力度,再通过挡板与油液之间的相对运动阻力作用,起到吸收转化油液动能的作用,能够有效衰减油液晃动,进而大幅减小油液晃动噪声,利用能量的转化,具有很好的防浪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弹簧吸能式燃油箱防浪板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燃油箱防浪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簧吸能式燃油箱防浪板,适用于安装在汽车燃油箱内。
背景技术
车内噪声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如发动机及其附件的振动与噪声、车身的结构噪声、进排气及传动系统的振动与噪声、胎噪及风噪等。伴随技术的提升,这些“传统”噪声已经被控制在一个相当低的水平,燃油箱的晃动噪声逐渐凸显,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在汽车加减速或转弯时,由于燃油箱内的油液具有惯性,其对燃油箱壁面会产生冲击,不仅影响燃油系统稳定性,且会产生车内人员可感知的振动和噪声。另外,随着能源因素驱动的汽车动力系统改变的大趋势,发动机启停、HEV、PHEV技术的应用推广,在某些行驶条件下,发动机处于不工作状态,使来自燃油箱的晃动噪声更容易被车内人员察觉到。
为减小燃油箱油液晃动噪声,工程实践中,在燃油箱内安装防浪板是非常有效的,防浪板使处于运动状态的油液的连续性被打断,改变了流场的速度方向及大小,同时使油液对燃油箱壁面的撞击减小,进而减小燃油箱晃动噪声。
现有的燃油箱防浪板设置有固定在油箱内壁上的各种挡板,通过这些复杂错列、不同形状的挡板来阻挡油液的晃动,但此类防浪板固定在油箱内壁上,不仅结构复杂,而且防浪效果不佳,无法有效减小油液晃动噪声。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弹簧吸能式燃油箱防浪板,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与维护,并且防浪效果好,能够有效地减小油液晃动噪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弹簧吸能式燃油箱防浪板,包括挡板和弹性装置;所述挡板通过弹性装置安装在燃油箱内部,其能够在燃油箱内做前后方向上的往复运动,挡板平面与其自身移动方向相垂直;所述弹性装置包括弹性件和固定在弹性件两端的固定块;弹性件通过固定块分别与燃油箱、挡板相互固定。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挡板两侧分别通过弹性装置与燃油箱的前后内壁连接,挡板与弹性装置同轴心设置。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挡板位于燃油箱高度方向上的中部,且相对于燃油箱内壁悬空设置。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弹性件采用弹簧或弹片。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弹性件由不锈钢材质制成。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挡板和固定块均由塑料材质制成。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挡板上均匀分布有多个通孔。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挡板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当采用多个挡板时,相邻两个挡板之间通过弹性装置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挡板为四棱柱结构。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挡板为长400mm、宽10mm、高200mm的长方体结构。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公开的优势在于:
本公开揭示的一种弹簧吸能式燃油箱防浪板,通过弹性装置将挡板与燃油箱连接起来,在油液晃动时,油液推动挡板运动,进而使弹簧压缩或拉伸,将油液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缓解了油液对燃油箱的冲击力度,再通过挡板与油液之间的相对运动阻力作用,起到吸收转化油液动能的作用,能够有效衰减油液晃动,进而大幅减小油液晃动噪声,利用能量的转化,具有很好的防浪效果。
此外,现有的防浪板组合须集成在油箱上,且受限于油箱本体结构的安装方式,而本公开的防浪板结构独立于燃油箱,简化了结构,同时减轻了结构重量,便于安装与维护。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图1是本公开一种弹簧吸能式燃油箱防浪板的结构图。
图2是本公开一种弹簧吸能式燃油箱防浪板的轴视图。
附图标记:1-挡板,11-通孔,2-弹性装置,21-弹性件,22-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公开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相关内容,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公开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公开。
如图1至2所示,一种弹簧吸能式燃油箱防浪板,包括挡板1和弹性装置2;挡板1通过弹性装置2安装在燃油箱内部,其能够在燃油箱内做前后方向上的往复运动,挡板平面与其自身移动方向相垂直;弹性装置2包括弹性件21和固定在弹性件两端的固定块22;弹性件21通过固定块22分别与燃油箱、挡板相互固定。
挡板1两侧分别通过弹性装置2与燃油箱的前后内壁连接,挡板1与弹性装置2同轴心设置,用于保持挡板往复运动的稳定性。
挡板1位于燃油箱高度方向上的中部,且相对于燃油箱内壁悬空设置。防浪板除两端的固定块外,其余部件均与燃油箱内壁不接触,挡板与燃油箱底部之间存在一定距离。
弹性件21采用弹簧或弹片,弹簧或弹片两端通过注塑工艺与固定块固定连接;固定块22与挡板、燃油箱之间采用焊接固定。
弹性件21由不锈钢材质制成。
弹性件21采用的弹簧为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其螺距为20mm,外径为100mm,簧丝直径为6mm。
固定块22为柱体结构,具体可采用长120mm、宽10mm、高120mm的长方体结构。挡板1为四棱柱结构,如长方体、正方体结构;具体可采用长400mm、宽10mm、高200mm的长方体结构。
挡板1和固定块22均由塑料材质制成。
挡板1的左右两侧上均匀分布有多个通孔11;通孔的直径为30mm。通过在挡板上设置多个通孔,可以让油液在经过挡板的时候被击碎,减小油液的冲击力度。
挡板1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当采用多个挡板时,相邻两个挡板之间通过弹性装置2连接。本实施中采用两个挡板,两块挡板之间相对的一侧通过弹性装置连接,相背一侧分别通过弹性装置与燃油箱的内壁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当汽车加减速或转弯时,燃油箱内的油液在惯性作用下开始运动,对燃油箱壁面形成冲击,产生噪声。以汽车减速至停车工况为例,如图2所示,箭头方向为汽车行驶方向,当汽车减速时,燃油箱内的油液向燃油箱前侧聚集,油液冲击挡板使其向前移动,此时由于弹性件的弹性形变作用,将挡板的动能转化为弹性件的弹性势能,缓解了油液对燃油箱内壁的冲撞强度,从而减小了油液因冲击产生的噪声。
当油液在燃油箱前侧不断聚集达到最大波峰后,液面高度逐渐下降,开始向燃油箱后侧聚集,反向冲击挡板使其向后移动,再次将挡板的动能转化为弹性件的弹性势能。
同理,在油液在燃油箱后侧不断聚集达到最大波峰后,液面高度逐渐下降,开始向燃油箱前侧聚集,如此来回往复后,由于挡板与油液之间有阻碍彼此相对运动的阻力,最终,油液的动能逐渐被防浪板吸收转化,液面趋于稳定。
此外,还通过在挡板上设置多个通孔,油液在通过挡板上的通孔时被击碎,其能量被分散消减,削弱油液对燃油箱内壁的冲击力度,进一步起到减小噪声的作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方式”、“一些实施例/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公开,而并非是对本公开的范围进行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上述公开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化或变型,并且这些变化或变型仍处于本公开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弹簧吸能式燃油箱防浪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板和弹性装置;所述挡板通过弹性装置安装在燃油箱内部,其能够在燃油箱内做前后方向上的往复运动,挡板平面与其自身移动方向相垂直;所述弹性装置包括弹性件和固定在弹性件两端的固定块;弹性件通过固定块分别与燃油箱、挡板相互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吸能式燃油箱防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两侧分别通过弹性装置与燃油箱的前后内壁连接,挡板与弹性装置同轴心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吸能式燃油箱防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位于燃油箱高度方向上的中部,且相对于燃油箱内壁悬空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吸能式燃油箱防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采用弹簧或弹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吸能式燃油箱防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由不锈钢材质制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吸能式燃油箱防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和固定块均由塑料材质制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吸能式燃油箱防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上均匀分布有多个通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吸能式燃油箱防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当采用多个挡板时,相邻两个挡板之间通过弹性装置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吸能式燃油箱防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为四棱柱结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弹簧吸能式燃油箱防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为长400mm、宽10mm、高200mm的长方体结构。
CN202020660585.0U 2020-04-26 2020-04-26 一种弹簧吸能式燃油箱防浪板 Active CN2124998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60585.0U CN212499881U (zh) 2020-04-26 2020-04-26 一种弹簧吸能式燃油箱防浪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60585.0U CN212499881U (zh) 2020-04-26 2020-04-26 一种弹簧吸能式燃油箱防浪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99881U true CN212499881U (zh) 2021-02-09

Family

ID=74436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60585.0U Active CN212499881U (zh) 2020-04-26 2020-04-26 一种弹簧吸能式燃油箱防浪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9988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02295A (zh) * 2021-04-30 2021-06-22 合肥丰科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减少液体晃荡功能的铝合金油箱
CN115009005A (zh) * 2022-08-09 2022-09-06 山东阳光泰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油泵保护功能的油箱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02295A (zh) * 2021-04-30 2021-06-22 合肥丰科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减少液体晃荡功能的铝合金油箱
CN115009005A (zh) * 2022-08-09 2022-09-06 山东阳光泰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油泵保护功能的油箱
CN115009005B (zh) * 2022-08-09 2022-10-25 山东阳光泰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油泵保护功能的油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499881U (zh) 一种弹簧吸能式燃油箱防浪板
CN102951002A (zh) 用于副车架的辊杆的结构
CN210390762U (zh) 燃油箱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3973574U (zh) 具有降噪效果的油箱挡油板
CN211828964U (zh) 一种减震性较好的新能源电池槽
CN103322118B (zh) 宽频动力吸振器
CN201970840U (zh) 发动机悬置
CN219086116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减震结构
CN201970841U (zh) 一种发动机防振悬置
CN207227999U (zh) 一种用于高速公路桥梁的防撞装置
KR100494420B1 (ko) 연료 탱크의 배플 구조
CN210283866U (zh) 悬置结构
CN202176436U (zh) 低噪音电动燃油泵总成
CN219722850U (zh) 尿素溶液催化水解器
CN203272562U (zh) 汽车减震器橡胶连杆
CN207225483U (zh) 一种汽车橡胶挡泥板
CN2290727Y (zh) 一种等压强阻尼减震器
CN213870964U (zh) 混合动力变速器及汽车
CN220227665U (zh) 一种用于汽车四驱系统的双模态动力吸振器
KR101551959B1 (ko) 충돌성능 개선을 위한 리어 롤로드
CN215758363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沥青搅拌装置
CN2875900Y (zh) 一种轨道车辆用弹性吸能装置
CN219472193U (zh) 一种防止液位波动的水壶结构
KR100508175B1 (ko) 연료 탱크의 배플 플레이트 구조
CN214425060U (zh) 一种内嵌减震装置的混凝土罐车用减速机壳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