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92910U - 一种反应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应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92910U
CN212492910U CN202020713056.2U CN202020713056U CN212492910U CN 212492910 U CN212492910 U CN 212492910U CN 202020713056 U CN202020713056 U CN 202020713056U CN 212492910 U CN212492910 U CN 2124929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kettle
cavity
stirring shaft
edge
ke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1305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娇
苗纪伟
丁燕
宋鹏伟
赵国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Lijia Chemic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Lijia Chemic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Lijia Chemic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Lijia Chemic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1305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929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929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929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应釜,涉及反应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反应釜为整体式结构,不便于运输和内部清洁的问题。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为:反应釜下腔体及设置于所述反应釜下腔体上侧的反应釜上腔体,所述反应釜下腔体的底部中部贯穿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反应釜下腔体的开口端与所述反应釜下腔体的开口端相对设置,所述反应釜上腔体的外侧壁下边缘设置有水平固定边沿,所述水平固定边沿搭接在所述反应釜下腔体的上边缘上,所述水平固定边沿的外边缘向下侧延伸设置有环形固定边沿,所述环形固定边沿的内侧表面与所述反应釜下腔体的外表面贴合,且所述环形固定边沿通过多个均匀设置的第一锁紧螺钉与所述反应釜下腔体的侧壁可拆卸固定。

Description

一种反应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进行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根据不同的工艺条件需求进行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机高低速的混配功能。目前传统的反应釜均为整体式结构,运输不方便,且反应釜内部的清洁工作难以进行。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反应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反应釜,主要目的是解决目前现有的反应釜为整体式结构,不便于运输和内部清洁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反应釜,该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下腔体及设置于所述反应釜下腔体上侧的反应釜上腔体,所述反应釜下腔体的底部均匀设置有支撑腿,所述反应釜下腔体的底部中部贯穿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电控出料阀,所述反应釜下腔体的开口端与所述反应釜下腔体的开口端相对设置,所述反应釜上腔体的外侧壁下边缘设置有水平固定边沿,所述水平固定边沿搭接在所述反应釜下腔体的上边缘上,所述水平固定边沿的外边缘向下侧延伸设置有环形固定边沿,所述环形固定边沿的内侧表面与所述反应釜下腔体的外表面贴合,且所述环形固定边沿通过多个均匀设置的第一锁紧螺钉与所述反应釜下腔体的侧壁可拆卸固定,所述反应釜上腔体上壁左部贯穿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电控进料阀,所述反应釜上腔体的上壁中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连接有第一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的下端贯穿所述反应釜上腔体的上壁且延伸至所述反应釜上腔体的内部预设距离,所述第一搅拌轴与所述反应釜上腔体的上壁连接处设置有轴承组件,所述第一搅拌轴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二搅拌轴与所述第一搅拌轴同轴设置,所述第二搅拌轴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反应釜下腔体的底部,所述第二搅拌轴的外部沿其轴向均匀分布有多组搅拌杆组,每组所述搅拌杆组包含多个位于同一高度且在所述第二搅拌轴外部沿周向均匀分布的搅拌杆;
其中,所述反应釜上腔体的外径与所述反应釜下腔体的内径相适配。
可选的,所述反应釜上腔体的下边缘延伸至所述水平固定边沿的下侧,且所述水平固定边沿与所述反应釜下腔体的上边缘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反应釜,其包括反应釜下腔体和反应釜上腔体,反应釜上腔体和反应釜下腔体可拆卸连接,在与反应釜下腔体组合时,反应釜上腔体的水平固定边沿搭接在反应釜下腔体的上边缘上,且环形固定边沿的内侧表面与反应釜下腔体的外表面紧密贴合,并通过第一锁紧螺钉将反应釜上腔体与反应釜下腔体侧壁固定,而当反应釜需要进行运输或内部的清洁时,可通过拆卸第一锁紧螺钉将反应釜上腔体与反应釜下腔体拆卸分离,且可以将反应釜上腔体倒置且放置于反应釜下腔体的内部,即可实现便于运输还能够减小存放空间,此外,反应罐的搅拌轴包括可拆卸连接且同轴设置的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在反应釜下腔体和反应釜的下腔体分离时,还可将第一搅拌轴与第二搅拌轴拆卸分离,实现反应罐整体的运输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应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应釜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反应釜,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实施例一
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出一种反应釜,该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下腔体1及设置于所述反应釜下腔体1上侧的反应釜上腔体2,所述反应釜下腔体1的底部均匀设置有支撑腿3,所述反应釜下腔体1的底部中部贯穿设置有出料管4,所述出料管4上设置有电控出料阀5,所述反应釜下腔体1的开口端与所述反应釜下腔体1的开口端相对设置,所述反应釜上腔体2的外侧壁下边缘设置有水平固定边沿6,所述水平固定边沿6搭接在所述反应釜下腔体1的上边缘上,所述水平固定边沿6的外边缘向下侧延伸设置有环形固定边沿7,所述环形固定边沿7的内侧表面与所述反应釜下腔体1的外表面贴合,且所述环形固定边沿7通过多个均匀设置的第一锁紧螺钉8与所述反应釜下腔体1的侧壁可拆卸固定,所述反应釜上腔体2上壁左部贯穿设置有进料管9,所述进料管9上设置有电控进料阀10,所述反应釜上腔体2的上壁中部设置有驱动电机11,所述驱动电机11的驱动端连接有第一搅拌轴12,所述第一搅拌轴12的下端贯穿所述反应釜上腔体2的上壁且延伸至所述反应釜上腔体2的内部预设距离,所述第一搅拌轴12与所述反应釜上腔体2的上壁连接处设置有轴承组件,所述第一搅拌轴12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二搅拌轴13,所述第二搅拌轴13与所述第一搅拌轴12同轴设置,所述第二搅拌轴13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反应釜下腔体1的底部,所述第二搅拌轴13的外部沿其轴向均匀分布有多组搅拌杆组,每组所述搅拌杆组包含多个位于同一高度且在所述第二搅拌轴13外部沿周向均匀分布的搅拌杆14;
其中,所述反应釜上腔体2的外径与所述反应釜下腔体1的内径相适配。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出的反应釜为分体式结构,其包括反应釜下腔体1和反应釜上腔体2,是用于进行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反应釜下腔体1和反应釜上腔体2的洁面形状可以为圆形,构成为圆筒状的反应釜,且反应釜下腔体1的下壁以及反应釜上腔体2的上壁可以如附图1所示分别设置为圆弧面,便于进料和出料。反应釜下腔体1设置于下侧,其底部通过多个支撑腿3进行稳定支撑,可与反应釜上腔体2组合形成一体的反应釜结构,反应物通过反应釜上腔体2的进料管9进料,且进料管9上的电控进料阀10用于控制进料管9的流通与关闭,在反应完成后,反应物可通过反应釜下腔体1底部的出料管4进行出料,且出料管4上的电控出料阀5可用于控制出料管4的的流通与关闭,进料管9和出料管4上也可设置流量控制阀。为解决反应釜的运输以及清洁的便捷性问题,反应釜上腔体2和反应釜下腔体1可拆卸连接,反应釜上腔体2的外侧壁下边缘设置有水平固定边沿6,水平固定边沿6的外边缘向下侧延伸设置环形固定边沿7,在与反应釜下腔体1组合时,反应釜上腔体2的水平固定边沿6搭接在反应釜下腔体1的上边缘上,且环形固定边沿7的内侧表面与反应釜下腔体1的外表面紧密贴合,并通过多个第一锁紧螺钉8可将反应釜上腔体2的环形固定边沿7与反应釜下腔体1侧壁固定,实现反应釜上腔体2与反应釜下腔体1的组合,而当反应釜需要进行运输或内部的清洁时,可通过拆卸第一锁紧螺钉8将反应釜上腔体2与反应釜下腔体1拆卸分离,且反应釜上腔体2的外径与反应釜下腔体1的内径相适配,为提高运输的便捷性,可以将反应釜上腔体2倒置且放置于反应釜下腔体1的内部,即可实现便于运输还能够减小存放空间。反应釜通常需要使用搅拌机构实现对反应釜的快速搅拌混合,以促进反应的进行,为适应于本实施例中反应釜的分体式结构,本实施例中的搅拌轴包括可拆卸连接且同轴设置的第一搅拌轴12和第二搅拌轴13,第一搅拌轴12的上端与反应釜上腔体2上壁的驱动电机11的驱动端连接,驱动电机11可驱动第一搅拌轴12旋转,且通过第二搅拌轴13与第一搅拌轴12固定,可同时带动第二搅拌轴13旋转,即可通过第二搅拌轴13上的多个搅拌杆14对反应物进行搅拌使其充分混合均匀,而在反应釜下腔体1和反应釜的下腔体分离时,可将第一搅拌轴12与第二搅拌轴13拆卸分离,实现反应罐整体的运输便捷性;第一搅拌轴12和第二搅拌轴13的可拆卸的结构可有多种具体的设置方式,此处不做具体限制。
根据上述所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反应釜,其包括反应釜下腔体1和反应釜上腔体2,反应釜上腔体2和反应釜下腔体1可拆卸连接,在与反应釜下腔体1组合时,反应釜上腔体2的水平固定边沿6搭接在反应釜下腔体1的上边缘上,且环形固定边沿7的内侧表面与反应釜下腔体1的外表面紧密贴合,并通过第一锁紧螺钉8将反应釜上腔体2与反应釜下腔体1侧壁固定,而当反应釜需要进行运输或内部的清洁时,可通过拆卸第一锁紧螺钉8将反应釜上腔体2与反应釜下腔体1拆卸分离,且可以将反应釜上腔体2倒置且放置于反应釜下腔体1的内部,即可实现便于运输还能够减小存放空间,此外,反应罐的搅拌轴包括可拆卸连接且同轴设置的第一搅拌轴12和第二搅拌轴13,在反应釜下腔体1和反应釜的下腔体分离时,还可将第一搅拌轴12与第二搅拌轴13拆卸分离,实现反应罐整体的运输便捷性。
进一步的,参考附图1,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反应釜上腔体2的下边缘延伸至所述水平固定边沿6的下侧,且所述水平固定边沿6与所述反应釜下腔体1的上边缘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结构。
具体的,为了实现反应釜上腔体2和反应釜下腔体1组合时的密封性,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中,采用两种技术手段,其一为反应釜上腔体2的下边缘延伸至水平固定边沿6的下侧,可对反应釜上腔体2和反应釜下腔体1的衔接处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其二可通过水平固定边沿6与反应釜下腔体1的上边缘连接处的密封结构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密封结构可以设置为橡胶密封条,但不限于此。
进一步的,参考附图1,在具体实施中,第一搅拌轴12和第二搅拌轴13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可以为:所述第二搅拌轴13的上端设置有套接在所述第一搅拌轴12的下端外部的固定套环15,且所述固定套环15通过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锁紧螺钉16与所述第一搅拌轴12可拆卸固定。
进一步的,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反应釜上腔体2的外壁设置有橡胶保护层。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反应釜上腔体2的外壁设置橡胶保护层,能够在运输中,将反应釜上腔体2倒扣置入反应釜下腔体1时减小反应釜上腔体2与反应釜下腔体1之间的摩擦和磕碰,可对反应釜上腔体2的外壁与反应釜下腔体1的内壁祈祷保护作用。
进一步的,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反应釜下腔体1的外部设置有电加热结构,用于满足反应釜内物料反应中的加热需求,电加热结构有多种具体的设置方式,旨在实现对反应釜下腔体1内部反应物进行加热即可,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的,参考附图1,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反应釜下腔体1的侧壁靠近底部至少设置一个采样管17,所述采样管17上设置有电子采样阀18及流量控制阀19,所述流量控制阀19相较于电子采样阀18靠近所述采样管17的内端,采样管17可用于反应釜中反应物反应过程中的检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应釜下腔体及设置于所述反应釜下腔体上侧的反应釜上腔体,所述反应釜下腔体的底部均匀设置有支撑腿,所述反应釜下腔体的底部中部贯穿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电控出料阀,所述反应釜下腔体的开口端与所述反应釜下腔体的开口端相对设置,所述反应釜上腔体的外侧壁下边缘设置有水平固定边沿,所述水平固定边沿搭接在所述反应釜下腔体的上边缘上,所述水平固定边沿的外边缘向下侧延伸设置有环形固定边沿,所述环形固定边沿的内侧表面与所述反应釜下腔体的外表面贴合,且所述环形固定边沿通过多个均匀设置的第一锁紧螺钉与所述反应釜下腔体的侧壁可拆卸固定,所述反应釜上腔体上壁左部贯穿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电控进料阀,所述反应釜上腔体的上壁中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连接有第一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的下端贯穿所述反应釜上腔体的上壁且延伸至所述反应釜上腔体的内部预设距离,所述第一搅拌轴与所述反应釜上腔体的上壁连接处设置有轴承组件,所述第一搅拌轴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二搅拌轴与所述第一搅拌轴同轴设置,所述第二搅拌轴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反应釜下腔体的底部,所述第二搅拌轴的外部沿其轴向均匀分布有多组搅拌杆组,每组所述搅拌杆组包含多个位于同一高度且在所述第二搅拌轴外部沿周向均匀分布的搅拌杆;
其中,所述反应釜上腔体的外径与所述反应釜下腔体的内径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应釜上腔体的下边缘延伸至所述水平固定边沿的下侧,且所述水平固定边沿与所述反应釜下腔体的上边缘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搅拌轴的上端设置有套接在所述第一搅拌轴的下端外部的固定套环,且所述固定套环通过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锁紧螺钉与所述第一搅拌轴可拆卸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应釜上腔体的外壁设置有橡胶保护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应釜下腔体的外部设置有电加热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应釜下腔体的侧壁靠近底部至少设置一个采样管,所述采样管上设置有电子采样阀及流量控制阀,所述流量控制阀相较于电子采样阀靠近所述采样管的内端。
CN202020713056.2U 2020-05-06 2020-05-06 一种反应釜 Active CN2124929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13056.2U CN212492910U (zh) 2020-05-06 2020-05-06 一种反应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13056.2U CN212492910U (zh) 2020-05-06 2020-05-06 一种反应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92910U true CN212492910U (zh) 2021-02-09

Family

ID=74444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13056.2U Active CN212492910U (zh) 2020-05-06 2020-05-06 一种反应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929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31305A (zh) * 2021-09-16 2021-12-03 洛阳市三诺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tibp磷酸三异丁酯用的连体搅拌釜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31305A (zh) * 2021-09-16 2021-12-03 洛阳市三诺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tibp磷酸三异丁酯用的连体搅拌釜
CN113731305B (zh) * 2021-09-16 2023-03-21 洛阳市三诺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tibp磷酸三异丁酯用的连体搅拌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492910U (zh) 一种反应釜
CN209696912U (zh) 一种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
CN206810239U (zh) 一种四甲基二乙烯三胺基甲盐用合成反应釜
CN109621881A (zh) 搅拌反应罐
CN210410385U (zh) 一种用于制备石墨的高效配料罐
CN210675176U (zh) 一种冷却效果好的反应釜
CN211706757U (zh) 偶合锅反应釜
CN210332520U (zh) 洁净投料干粉搅拌机
CN211725770U (zh) 抗氟化氢喷涂反应器
CN211636514U (zh) 一种方便拆开清洁的化工反应釜
CN209367788U (zh) 一种生产硅油的自动化包装设备
CN209961021U (zh) 一种化工工程用冷却装置
CN211070061U (zh) 一种冷却速率快的反应釜
CN217662775U (zh) 一种方便维护的搅拌罐
CN213570413U (zh) 一种自转式可拆装生物发酵混合搅拌罐
CN219291385U (zh) 一种四聚丙烯反应器
CN106732285B (zh) 一种适用于粘稠生成物的反应釜
CN111036164A (zh) 抗氟化氢喷涂反应器
CN209254737U (zh) 一种高效制配之医药制剂的反应釜
CN209725191U (zh) 一种反应釜密封装置
CN219886064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发酵罐
CN211026288U (zh) 一种混合聚醚多元醇制备用反应釜
CN220132156U (zh) 一种油脂精炼罐
CN219186829U (zh) 化学品生产接收装置
CN210045140U (zh) 一种防腐密封隔膜片生产用材料搅拌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