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89762U - 尘盒自清洁系统、尘盒组件以及清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尘盒自清洁系统、尘盒组件以及清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489762U CN212489762U CN202020462951.1U CN202020462951U CN212489762U CN 212489762 U CN212489762 U CN 212489762U CN 202020462951 U CN202020462951 U CN 202020462951U CN 212489762 U CN212489762 U CN 21248976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vity
- dust box
- fans
- channel
-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尘盒自清洁系统、尘盒组件以及清洁装置,其中尘盒组件包括尘盒、至少两个过滤件和至少两个风机。尘盒内形成有间隔设置的容纳腔和通道腔,通道腔具有彼此独立的至少两个通道子腔,尘盒内形成有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连通口,每个连通口对应连通至少一个通道子腔和容纳腔,尘盒还形成有至少两个出风口,每个出风口对应连通至少一个通道子腔;至少两个过滤件对应至少两个连通口设置,每个连通口至少设置一个过滤件,当部分风机工作而其余风机未工作时,尘盒内能够形成依次经过其余风机所对应的出风口、通道子腔以及连通口的反向气流,进而对未工作的其余风机所对应的过滤件进行清洁。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方便快捷地对过滤件进行清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清洁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尘盒自清洁系统、尘盒组件以及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智能设备技术飞速发展,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智能清洁设备例如扫地机器人、除尘器、吸尘器等都受到了广泛的欢迎,而且物联网技术的到来,万物互联,智能清洁设备的市场将会更广阔。
目前的智能清洁设备的过滤件清洁时,需要将过滤件拆卸下来,然后对过滤件进行清洁,使得过滤件的清洁过于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尘盒自清洁系统、尘盒组件以及清洁装置,能够有效地进行自清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尘盒自清洁系统,包括尘盒、至少两个过滤件以及至少两个风机;
尘盒内形成有间隔设置的容纳腔和通道腔,通道腔具有彼此独立的至少两个通道子腔,尘盒内形成有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连通口,每个连通口对应连通一个通道子腔和容纳腔,尘盒还形成有至少两个出风口,每个出风口对应连通一个通道子腔;
至少两个过滤件对应至少两个连通口设置,每个连通口至少设置一个过滤件;
至少两个风机对应至少两个出风口设置,每个出风口至少设置一个所述风机,用于形成经容纳腔、连通口、通道子腔和出风口的气流,以将待处理物吸取到容纳腔内;
其中,当部分风机工作而其余风机未工作时,尘盒内能够形成依次经过其余风机所对应的出风口、通道子腔以及连通口的反向气流,进而对未工作的其余风机所对应的过滤件进行清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尘盒组件,包括尘盒和至少两个过滤件;
尘盒内形成有间隔设置的容纳腔和通道腔,通道腔具有彼此独立的至少两个通道子腔,尘盒内形成有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连通口,每个连通口对应连通一个通道子腔和容纳腔,尘盒还形成有至少两个出风口,每个出风口对应连通一个通道子腔;
至少两个过滤件对应至少两个连通口设置,每个连通口至少设置一个过滤件;
其中,每个出风口用于至少连接一个风机,以使得风机能够形成经容纳腔、连通口、通道子腔和出风口的气流,以将待处理物吸取到容纳腔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清洁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和上述提及的尘盒自清洁系统,尘盒自清洁系统与装置主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连通口以及彼此独立的至少两个通道子腔,每个连通口对应连通一个通道子腔和容纳腔,至少两个过滤件对应至少两个连通口设置,每个出风口对应连通一个通道子腔,至少两个风机对应至少两个出风口设置,使得尘盒内部形成至少两个彼此独立的风道,在部分风机工作而其余风机未工作时,部分风机在工作中能够使得尘盒内形成依次经过其余风机所对应的出风口、通道子腔以及连通口的反向气流,进而对未工作的其余风机所对应的过滤件进行清洁,从而能够在不拆卸过滤件的情况下实现过滤件的自清洁,减少清洁工序和流程,提高清洁过滤件的效率,减少清洁装置拆卸的次数,进而提高清洁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尘盒自清洁系统实施例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尘盒自清洁系统实施例的一结构的一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尘盒自清洁系统实施例的A-A截面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尘盒自清洁系统实施例的一结构的另一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尘盒自清洁系统实施例的A-A截面的另一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尘盒自清洁系统实施例的另一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尘盒自清洁系统实施例的再一结构中的截面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尘盒自清洁系统实施例的又一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尘盒自清洁系统实施例的再一结构中的出风口的另一位置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尘盒自清洁系统实施例的连接件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清洁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尘盒自清洁方法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发明人经过长期研究发现,吸尘器或者扫地机器人等清洁装置是依靠负压吸取杂物、垃圾、灰尘等,利用尘盒的过滤网等,对清洁装置内形成的气流进行过滤,将杂物、垃圾、灰尘等物体残留于容纳腔,清洁装置使用时间经长期使用,会在过滤网上附着大量灰尘以及杂物等,影响过滤网的过滤性能,阻碍气流的流通,一般需要将过滤网等从清洁装置上拆卸下来,然后再对过滤网等进行清洁,如此会造成过滤网等的清洁过于繁琐。而且反复地在清洁装置上拆卸和安装过滤网也会影响清洁装置的性能,例如清洁装置的密封性等,导致清洁装置的使用寿命下降。为了改善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长期的研发和试验,提出以下实施例。
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尘盒自清洁系统实施例所描述的尘盒自清洁系统1可以包括:尘盒组件和多个风机21。其中尘盒组件至少包括尘盒10以及多个过滤件15。在本实施例中,多个风机21是指至少两个风机21,也即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风机21。
参阅图2、图3和图4,尘盒10可以是用来容纳被吸取的待处理物,其中,待处理物可以是杂物、纸屑、灰尘、毛发等垃圾物体。尘盒10可以具有容纳腔100、多个出风口120、通道腔130和多个连通口140。容纳腔100可以容纳被吸取的杂物、纸屑、灰尘、毛发等垃圾物体。尘盒10还可以具有与容纳腔100连通的吸尘口110。吸尘口110用于将外界待处理物引导至容纳腔100内。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出风口120是指至少两个出风口120,也即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出风口120。
如图3所示,通道腔130可以与容纳腔100间隔设置。通道腔130可以具有彼此独立的多个通道子腔1310。多个连通口140可以间隔设置,每个连通口140可以对应连通一个通道子腔1310和容纳腔100。如图3和图4所示,通道子腔1310和连通口140可以一一对应,也即每个通道子腔1310可以连通一个连通口140,不同的通道子腔1310连通的连通口140不相同。每个出风口120对应连通一个通道子腔1310。不同的出风口120可以对应不同的通道子腔1310。如此,在风机21的作用下,吸尘口110、容纳腔100、连通口140、通道子腔1310和出风口120成为了气流流经的通道。多个通道子腔1310相较于容纳腔100位于气流的下游,也即在风机21的抽吸作用下,气流从吸尘口110进入到容纳腔100,然后再从容纳腔100分流到每个通道子腔1310,最后经过通道子腔1310对应的出风口120流出。在本实施例中,多个通道子腔1310是指至少两个通道子腔1310,也即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通道子腔1310,多个连通口140是指至少两个通道子腔1310,也即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通道子腔1310。
多个风机21对应多个出风口120设置,每个风机21对应一个出风口120,每个出风口120至少设置一个风机21。不同的风机21可以对应不同的出风口120。例如至少两个风机21分别对应至少两个出风口120。风机21和出风口120可以一一对应。风机21主要是用于经出风口120抽取空气,而形成经吸尘口110、容纳腔100、连通口140、通道子腔1310和出风口120的气流,以将待处理物吸取到容纳腔100内。待处理物可以是上述的杂物、纸屑、灰尘、毛发等垃圾物体。风机21和出风口120开设的位置、具体结构等不限于本实施例提及的内容以及图1和图2等所呈现的示例。
通过设置多个风机21以及多个出风口120,且多个风机21对应多个出风口120设置,可以形成多个气流流经的通道。多个风机21在工作时,使得多股气流能够综合作用以协同工作,从而能够更快速地排除容纳腔100内的空气,使得吸尘口110能够产生更大的吸力吸入垃圾物体。相对于单风机21和单风道的设计而言,本实施例能够吸取体积更大以及质量更重的垃圾物体,能够有效提升清洁效果。
多个过滤件15可以对应多个连通口140设置,每个连通口140至少设置一个过滤件15。过滤件15用于对流经连通口140的气流进行过滤,将垃圾物体残留于容纳腔100。过滤件15例如是过滤网、过滤盒、活性炭吸附网、活性炭吸附盒等。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滤网件15是指至少两个滤网件15,也即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滤网件15。
当部分风机21工作而其余风机21未工作时,未工作的其余风机21所对应的出风口120、通道子腔1310以及连通口140进一步与容纳腔100以及部分风机21所对应的连通口140、通道子腔1310以及出风口120形成气流流经的通道。部分风机21经所对应的出风口120抽取空气,能够形成依次流经其所对应的连通口140、通道子腔1310以及出风口120的正向气流,同时也能够在未工作的其余风机21所对应出风口120、通道子腔1310、以及连通口140和容纳腔100中形成反向气流。
由于在风机21抽取空气使得容纳腔100吸取垃圾物体时,灰尘等垃圾物体容易附着在过滤件15邻近容纳腔100的一侧,本实施例通过形成反向气流带动附着在未工作的其余风机21所对应的过滤件15上的垃圾物体,进而垃圾物体从未工作的其余风机21所对应的过滤件15上脱落而被容纳于容纳腔100,进而对未工作的其余风机21所对应的过滤件15进行自清洁。如此能够在不拆卸过滤件15的情况下通过正向气流和反向气流的反复多次使用,可以实现清洁装置自动对过滤件15进行自清洁,减少清洁工序和流程,提高清洁过滤件15的效率,减少清洁装置拆卸的次数,进而提高清洁装置的使用寿命。
未工作的其余风机21所对应的过滤件15被清洁完成后,切换部分风机21和其余风机21的工作状态(即,其余风机21工作,而部分风机21不工作),即可实现清洁部分风机21所对应的过滤件15,从而既能够实现清洁其余风机21所对应的过滤件15,又能够清洁部分风机21所对应的过滤件15,达到了对尘盒自清洁系统1中所有的过滤件15进行自清洁的效果。
如图2所示,通道腔130可以和容纳腔100可以在尘盒10的厚度方向相邻设置。通道腔130在尘盒10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可以小于容纳腔100在尘盒10厚度方向上的尺寸。
由于通道腔130在尘盒10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小于容纳腔100在尘盒10厚度方向的尺寸,使得气流在通道腔130中流经的横截面积小于在容纳腔100中流经的横截面积。通道腔130中气流流经的横截面积为各个通道子腔1310中气流流经的横截面积之和,进而在风机21的抽吸作用下,流经每个通道子腔1310中的气流流速快于流经容纳腔100中的气流流速,如此可以在通道子腔1310中有效且快速地形成相对于容纳腔100的低压,以加大连通口140对容纳腔100内空气抽吸的作用力,将经吸尘口110进入容纳腔100内的垃圾物体压入到容纳腔100中靠近连通口140的区域,从而能够防止经吸尘口110进入容纳腔100内的垃圾物体在吸尘口110附近堆积,而影响垃圾物体通过吸尘口110,导致影响吸尘口110对垃圾物体的吸取。
如图1至图3所示,为了风机21和出风口120更好地配合,便于两者的连接和适应尘盒10等的结构,尘盒自清洁系统1还可以包括连接件22。风机21可以与连接件22连接,并可以通过连接件22连通出风口120。风机21通过连接件22连通出风口120,即是可以通过连接件22从出风口120抽取容纳腔100内的空气。一个连接件22和一个风机21可以作为一组吸尘组件20。本实施例的尘盒自清洁系统1可以设置多个出风口120,且对应设置多组吸尘组件20。通过设置连接件22配合风机21连通出风口120,能够便于对风机21的安装和整个组件的结构安排与设计,以及设置连接件22能够延长风道,可以使得气流速度加快,能够进一步提升吸尘口110的吸力和清洁效果。
通过设置尘盒10形成间隔设置的多个连通口140,每个连通口140对应连通一个通道子腔1310和容纳腔100,将从容纳腔100中流向通道腔130的气流分流到各个通道子腔1310中,以将从容纳腔100流向通道腔130的气流划分为多路,使得每个连通口140都具有气流流入,多股气流协同工作能够有效提升容纳腔100内的吸力,有效吸取待处理物,而且待处理物经吸尘口110进入容纳腔100内在气流的带动下,可以被分配到每个连通口140的附近,避免仅在一个连通口140附近堆积,减少连通口堵塞的几率,而且还能够提高容纳腔100的空间利用率。
如图2和图3所示,多个出风口120可以和吸尘口110间隔环绕尘盒10厚度方向,且可以设置于尘盒10的周侧。例如,多个出风口120可以分别形成于尘盒10相背的两侧面,该尘盒10相背的两侧面围绕尘盒10的厚度方向。吸尘口110可以与出风口120位于不同的侧面,且吸尘口110所在侧面和多个出风口120所在的相背的两侧面也围绕尘盒10的厚度方向设置。
具体地,当出风口120的数量为两个时,两个出风口120可以分别形成于尘盒10相背的两侧面。例如两个出风口120排列方向垂直于尘盒10厚度方向,可以与吸尘口110的长度方向大体一致。吸尘口110与两个出风口120间隔设置,吸尘口110位于两个出风口120之间且不与两个出风口120位于相同的侧面。吸尘口110与两个出风口120分别形成于尘盒10围绕其厚度方向的侧面,也即吸尘口110和两个出风口120的依次连线是围绕尘盒10的厚度方向的。
通过设置两个出风口120位于尘盒10相背的两侧面,吸尘口110位于两个出风口120之间,能够使得尘盒10内部所形成的风道更均衡,保证了两个风机21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协同作用,而且还能够降低气流所产生的噪声。
参阅图4,本实施例可以进一步描述尘盒10的一个示例性结构,具体描述如下:
尘盒10可以包括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以及盖体13。第二壳体12的一侧可以盖设于第一壳体11上以形成容纳腔100。第二壳体12的另一侧可以形成有凹槽1211。盖体13可以盖设于第二壳体12的另一侧以可将凹槽1211盖合形成通道腔130。多个连通口140可以间隔开设于第二壳体12。第二壳体12可以设置有如图2、图3和图4等所示的间隔板123,间隔板123用于将多个连通口140彼此间隔开,以在盖体13盖合第二壳体12的另一侧时,间隔板123将通道腔130间隔成彼此独立的多个通道子腔1310。例如,间隔板123凸出设置于第二壳体12的另一侧或者盖体13朝向第二壳体12的一侧,且对应于多个连通口140的彼此之间,以在盖体13盖合第二壳体12的另一侧时,间隔板123可以连接于盖体13和第二壳体12之间以将通道腔130间隔成彼此独立的多个通道子腔1310。每个连通口140贯穿第二壳体12的一侧至第二壳体12的另一侧,以对应连通一个通道子腔1310和容纳腔100。尘盒10的厚度方向可以为第一壳体11到盖体13的方向以及相反方向。容纳腔100和通道腔130可以由第二壳体12间隔开,从而间隔设置。
如图5所示,为了使得间隔板123能够更好地将通道腔130间隔成多个通道子腔1310且结构更稳定,相应地,盖体13朝向第二壳体12的一侧或者第二壳体12的另一侧可以相应开设有与间隔板123配合的嵌合槽1000,也即若间隔板123凸出设置于第二壳体12的另一侧,则嵌合槽100开设于盖体13朝向第二壳体12的一侧,若间隔板123凸出设置于盖体13朝向第二壳体12的一侧,则嵌合槽1000开设于第二壳体12的另一侧。间隔板123能够嵌入嵌合槽1000,以在盖体13盖合第二壳体12的另一侧时,间隔板123嵌入嵌合槽1000进而将通道腔130间隔成彼此独立的多个通道子腔1310。
如图4所示,第一壳体11例如可以呈槽型设置,例如可以包括底壁111以及围设在底壁111四周的侧壁112,底壁111和侧壁112构成了槽型结构。在第二壳体12盖设于第一壳体11上时,槽型结构被盖合形成容纳腔100。吸尘口110可以开设于第一壳体11的侧壁112。尘盒10还可以包括吸尘部14,连通第一壳体11的吸尘口110,吸尘部14背离吸尘口110的一侧呈倾斜设置。例如,吸尘部14背离吸尘口110的一侧所在平面与吸尘口110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90°,例如为45°。当然,吸尘口110也可以开设于第二壳体12,还可以是在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各自开设部分吸尘口110,以在相互盖合时共同构成吸尘口110。
如图4所示,第二壳体12例如包括顶壁121和延伸部122。延伸部122连接于顶壁121的边缘区域,例如可以往顶壁121朝向第一壳体11一侧的方向延伸。可选地,第二壳体12可以包括两个延伸部122,两者相对设置。在第二壳体12盖设于第一壳体11上进行组装配合时,顶壁121盖设于第一壳体11的侧壁112,延伸部122与第一壳体11的侧壁112相对设置,且第一壳体11的侧壁112的部分区域夹设于两个延伸部122之间。
具体地,顶壁121的一侧可以盖设于第一壳体11的侧壁112上,以使得第二壳体12和第一壳体11的配合形成容纳腔100。如图4所示,顶壁121的另一侧形成凹槽1211。每一延伸部122具有连通凹槽1211的空间,延伸部122背离顶壁121的一侧可形成出风口120,出风口120连通该空间。盖体13盖设于顶壁121的另一侧,以使得盖体13和第二壳体12配合形成通道腔130,出风口120连通通道腔130。多个连通口140间隔开设于顶壁121。间隔板123可以凸出顶壁121的另一侧设置,且设置于多个连通口140的彼此之间,用于将多个连通口140彼此间隔开。
如图5所示,盖体13朝向第二壳体12的一侧可以相应地开设有与间隔板123相配合的嵌合槽1000,间隔板123能够嵌入嵌合槽1000内,以在盖体13盖设于顶壁121的另一侧时,间隔板123嵌入嵌合槽1000进而抵接于盖体13和顶壁121之间进而将通道腔130间隔成彼此独立的多个通道子腔1310。当然,顶壁121可以开设嵌合槽1000,而盖体13相应地设置间隔板123,或者顶壁121和盖体13均开设有嵌合槽1000,间隔板123嵌入到顶壁121的嵌合槽1000和盖体13的嵌合槽1000内。
如图5所示,嵌合槽1000内可以设置有缓冲垫1001,例如缓冲垫1001可以铺设于嵌合槽1000内并延伸出嵌合槽1000外,以使得间隔板123插入嵌合槽1000内时,缓冲垫1001抵接于间隔板123和嵌合槽1000的侧壁之间。
每个连通口140对应连通一个通道子腔1310和容纳腔100。每个通道子腔1310可以对应连通一个连通口140和一个出风口120。当然,出风口120也可以开设于第一壳体11上,或者同时开设于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上。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出风口120也可以开设于盖体13上。可选的是,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可以通过嵌合的方式连接,例如在顶壁121的一侧的周缘设置有嵌合槽(未标注),第一壳体11的侧壁112的周缘设置嵌合缘(未标注)。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盖合时,嵌合缘嵌入到嵌合槽内进行连接,如此既可以使得两者的连接更紧密,又可以起到密封的作用。当然还可以进一步在嵌合槽内设置密封件,进一步加强密封作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壳体12与盖体13也可以通过嵌合的方式进行连接,例如通过嵌合槽和嵌合缘的配合。
如图4所示,过滤件15用于对流经过滤件15的气流进行过滤,以将待处理物残留在容纳腔100。过滤件15可以包括第一滤网151和第二滤网152。第二滤网152的过滤精度小于第一滤网151的过滤精度。换言之,第二滤网152可以作为粗滤网(初效滤网),第一滤网151作为细滤网(高效滤网)。例如对于第一滤网151和第二滤网152均呈网孔状而言,第二滤网152的网孔尺寸可以大于第一滤网151的网孔尺寸。例如第二滤网152可以具有4个网孔,第一滤网151可以具有100个网孔,第二滤网152的整体尺寸和第一滤网151的整体尺寸均与连通口140的尺寸相当,如此第二滤网152网孔的尺寸大于第一滤网151网孔的尺寸。当然,第一滤网151可以为如图2和图3所示的折叠式过滤网,第一滤网151的滤芯例如为如图2和图3所示的连续Z型折叠状。
第二滤网152和第一滤网151可以设置于第二壳体12且依次覆盖连通口140。具体地,第二壳体12可以在连通口140内设置有“十”字型支架(如图4所示,未标注),当然还可以是其他形状,支架可以用于承载第二滤网152和第一滤网151,使得两者更稳定地放置在第二壳体12上。在风机21抽吸的作用下,垃圾、杂物等物体随着气流从吸尘口110进入到的容纳腔100,由于第二滤网152和第一滤网151的双重过滤作用,气流依次被第二滤网152和第一滤网151过滤,待处理物被残留于容纳腔100,而被过滤后的空气进入到通道子腔1310经出风口120被抽出。
通过设置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以及盖体13的组合式设计,能够使得尘盒10的结构稳定性更好,而且便于拆装,利于垃圾物体的清理、尘盒10的维护等。而且尘盒10的组合式结构,便于使得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配合形成容纳腔100,第二壳体12和盖体13以及间隔板123配合形成至少两个通道子腔1310,便于利用不同的风机21分时工作,以使得风机21彼此之间对各自对应的过滤件15进行反向清洁,实现尘盒10的过滤件15的自动清洁,进而能够保持尘盒10较好的清洁效果,使得容纳腔100更好地容纳杂物、垃圾等物体,同时使得多个通道子腔1310能够更快速地排出容纳腔100的空气,加快气流流动速度。
进一步地,设置多级过滤系统,第二滤网152和第一滤网151能够对气流进行多重过滤,保证杂物、灰尘等垃圾物体能够被有效过滤,而存于容纳腔100,实现良好的清洁效果。当然,连通口140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本实施例后面会给出一个示例。
如图4所示,盖体13用于盖设于第二壳体12上并与第二壳体12配合形成通道腔130。在本实施例中,盖体13和第二壳体12可以通过形状与两者外形相适应的第一密封件16进行密封配合。如图4所示,盖体13可以包括盖体主体131和滤网上盖132。盖体主体131对应第一滤网151的位置形成有安装孔1311,安装孔1311连通通道腔130。盖体主体131盖设于第一壳体11上的侧壁112上时,可以使得第一滤网151和第二滤网152裸露。可选的是,滤网上盖132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于盖体主体131。例如滤网上盖132的一侧边通过转轴转动设置于盖体主体131围成的安装孔1311的内壁。滤网上盖132可通过转动盖合安装孔1311,或打开安装孔1311使得第一滤网151和第二滤网152裸露。
进一步地,滤网上盖132可以通过与安装孔1311形状相适应的第二密封件17与安装孔1311配合,以提高尘盒10的密封效果,保证吸尘口110的吸力和尘盒10内部气流有效流动。
在利用风机21不同时工作对各自对应的过滤件15实现自动清洁的基础上,通过设置可转动式的滤网上盖132与安装孔1311进行配合,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便于对第二滤网152和第一滤网151进行拆卸,以可以进行更进一步或者彻底的清洁,而且安装孔1311的设置也能够便于观察尘盒10内部的情况,便于进行检查和修理。
对于上述尘盒10的示例性结构而言,尘盒10可以进一步设置卡扣组件30,以便于尘盒10与其他装置进行卡扣连接。以下可以具体描述尘盒自清洁系统1的卡扣组件30的一种示例。
如图4所示,卡扣组件30可以用于与其他装置进行卡扣连接,从而使得尘盒自清洁系统1和其他装置能够组装使用。其他装置例如是清洁装置的装置主体。
具体地,卡扣组件30可以包括按压部31、弹性部33以及卡扣杆32。按压部31连接卡扣杆32。例如卡扣杆32可以为一整体,按压部31连接于卡扣杆32两端之间的中部区域。卡扣杆32的两端分别凸出设置有卡扣部321。当然,如图4所示,卡扣杆3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分别连接于按压部31相背的两侧,每个卡扣杆32一端连接按压部31,另一端往远离按压部31的方向延伸并设置有卡扣部321。本实施例的尘盒自清洁系统1在和其他装置进行卡扣配合时,例如在其他装置上对应设置有卡扣槽,卡扣部321和相应的卡扣槽进行卡扣连接。
弹性部33可以用于弹性支撑按压部31。按压部31通过弹性部33弹性支撑于尘盒10。如图4所示,第一壳体11具有第一放置槽1110,第一放置槽1110与第二壳体12的缺口1213相对应,第一放置槽1110与第一壳体11的侧壁112延伸方向相同,第一放置槽1110可以以侧壁112的部分作为其槽壁,也即第一放置槽1110的开口方向朝向盖体13。按压部31具有第二放置槽310,第二放置槽310的延伸方向与卡扣部321的凸出方向相反或者大致相反,弹性部33可以为弹簧,其一端伸入到第一放置槽1110内从而支撑在第一放置槽1110内,另一端可以露出第一放置槽1110外。弹性部33的另一端支撑于第二放置槽310内。第二放置槽310的尺寸可以配置成能够容纳按压部31,以在按压部31被按压时,可以部分容纳到第二放置槽310内。
如图4所示,第二壳体12的另一侧可以进一步形成有容杆槽1212,与凹槽1211相互间隔。卡扣杆32可以容置于容杆槽1212内。卡扣杆32容置在容杆槽1212内时,第二壳体12对应按压部31的位置为一缺口1213。其中卡扣杆32容置在容杆槽1212内时,卡扣部321朝向盖体13方向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壳体12和盖体13盖合时,容杆槽1212与通道腔130可以是相互隔绝互不连通,以保证吸尘口110的吸力使其更好地吸取垃圾物体。盖体主体131上对应卡扣部321的位置开设有卡扣孔(未标注)。在按压部31未被按压时,弹性部33弹性支撑在第一放置槽1110和第二放置槽310之间,卡扣杆32被抵顶,卡扣部321可以凸出卡扣孔,以可以与其他装置装配时进行卡扣连接。在按压部31被按压时,弹性部33进一步发生弹性压缩,按压部31能够发生朝向底壁111移动,例如可以移动进入到第一放置槽1110,卡扣杆32随之移动而远离盖体13而使得卡扣部321不凸出盖体13的卡扣孔,以可以脱扣。卡扣杆32可以被容杆槽1212进行限位,从而限制按压部31被按压而继续移动。
当然,第一放置槽1110和第二放置槽310内均可以设置定位柱(图未示),对弹性部33进行定位和固定,例如弹簧的两端分别套设在定位柱上。
当然,除了图4所示的结构之外,可以通过具体设计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以及盖体13的结构,来调整连通口140的设置位置,例如可以有以下情形:
如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第二壳体12a可以包括顶壁121a和侧壁122a,而第一壳体11a呈板状设置,盖体13a盖设于第一壳体11a,第二壳体12a将容纳腔100和通道腔130间隔开。其中多个连通口140的一部分可以开设于顶壁121a,另一部分可以开设于侧壁122a。间隔板123设置于多个连通口140的彼此之间,以将多个连通口140彼此间隔开,且间隔板突出顶壁121a设置。在盖体13a盖设于第一壳体11a时,间隔板123将通道腔130间隔成彼此独立的多个通道子腔1310。例如间隔板123与盖体13a朝向第二壳体12a的一侧抵接,以将通道腔130间隔成彼此独立的多个通道子腔1310。每个连通口140对应连通一通道子腔1310和容纳腔100。当然,多个连通口140也可以开设于第二壳体12a的侧壁。出风口120可以开设于盖体13a,且每一出风口120对应连通一个通道子腔1310。
如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第一壳体11b包括底壁111b和侧壁112b,第二壳体12b盖设于第一壳体11b的侧壁112b。盖体13b盖设于第一壳体11b的底壁111b。第二壳体12b将容纳腔100和通道腔130间隔开。多个连通口140的至少一个开设于第二壳体12b,至少另一个开设于第一壳体11b的侧壁。间隔板123可以包括第一隔板1231和第二隔板1232。第一隔板1231设置于盖体13b朝向第二壳体12b的一侧,第二隔板1232设置于第二壳体12b朝向盖体13b的一侧。且第二隔板1232设置于多个连通口140的彼此之间,用于将多个连通口140间隔开。第二隔板1232朝向盖体13b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未标注),在盖体13b盖设于第一壳体11b的侧壁112b时,第一隔板1231嵌入第二隔板1232中的凹槽内以将通道腔130间隔成彼此独立的多个通道子腔1310。当然,凹槽也可以开设于第一隔板1231,第二隔板1232嵌入第一隔板1231的凹槽内。每个连通口140对应连通容一个通道子腔1310和容纳腔100。当然,多个连通口140也可以分别开设于第一壳体11b相对的两侧壁。
出风口120可以开设于盖体13b,且每个出风口120对应连通一个通道子腔1310。当然,当第二壳体12b如同尘盒10的示例性结构中的第二壳体12时,出风口120也可以开设于第二壳体12。可选的是,盖体13上还可以开设有卡扣孔。
如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出风口120可以设置于第二壳体12c。具体地,第二壳体12c包括顶壁121c、第一侧壁122c以及第二侧壁123c。部分第一侧壁122c设置于第二壳体12c朝向盖体13c的一侧,另外部分第一侧壁122c设置于第二壳体12c朝向第一壳体11c的一侧。第二侧壁123c设置于第二壳体12c朝向第一壳体11c的一侧。第二壳体12c盖设于第一壳体11c,第一壳体11c、第二侧壁123c以及顶壁121c围设成容纳腔100。盖体13c盖设于部分第一侧壁122c,顶壁121c、部分第一侧壁122c以及盖体13c围设成通道腔130。顶壁121c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连通口140,在多个连通口140的彼此之间设置有间隔板123。间隔板123凸出顶壁121c设置,且与盖体13c抵接,以将多个连通口140彼此间隔开,从而将通道腔130间隔成彼此独立的多个通道子腔1310。每个连通口140对应连通一个通道子腔1310和容纳腔100。另外部分第二侧壁123c以及第一侧壁122c形成出风口120。出风口120可以为多个,每一出风口120对应连通一通道子腔1310。
如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出风口120设置于盖体13d。例如,第一壳体11d包括底壁111d和第一侧壁112d。第一侧壁112d位于底壁111d朝向第二壳体12d的一侧。第二壳体12d盖设于第一侧壁112d,底壁111d、第一侧壁112d以及第二壳体12d围设成容纳腔100。盖体13d包括顶壁131d和第二侧壁132d,第二侧壁132d位于顶壁131d朝向第二壳体12d的一侧。盖体13d盖设于第二壳体12d,第二壳体12d,第二侧壁132d以及顶壁131d围设成通道腔130。第二壳体12d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连通口140,盖体13d朝向第二壳体12d的一侧凸出设置有间隔板123。间隔板123与第二壳体12d朝向盖体13d的一侧抵接,抵接处位于多个连通口140的彼此之间,以将多个连通口140彼此间隔开,从而将通道腔130间隔成彼此独立的多个通道子腔1310,每个连通口140对应连通一通道子腔1310和容纳腔100。多个出风口120设置于第二侧壁132d上,每一出风口120对应连通一个通道子腔1310。
以扫地机器人进行举例,扫地机器人(图未示)例如包括装置主体(图未示)和本实施例的尘盒自清洁系统1,尘盒自清洁系统1与装置主体连接。装置主体例如是用于进行清扫,例如对地面进行清扫。
具体地,例如装置主体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的滚刷、驱动滚刷滚动的驱动电机。装置主体可以配合本实施例的尘盒自清洁系统1进行使用,例如装置主体的壳体上开设有卡扣槽(图未示),与卡扣部321进行卡扣连接。具体地,在按压部31被施加压力时,弹性部33产生弹性形变,按压部31能够带动卡扣部321远离卡扣槽移动,以使得卡扣部321能够与卡扣槽进行脱扣,在按压部31未被施加压力时,弹性部33的弹性恢复力能够使得按压部31带动卡扣部321靠近卡扣槽移动或者保持靠近卡扣槽的状态,从而使得卡扣部321能够与卡扣槽进行卡扣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卡扣组件30,能够便于与清洁装置的装置主体进行卡扣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卡扣组件30包括两个卡扣部321,能够使得本实施例的尘盒自清洁系统1与装置主体的卡扣连接更紧密,增强两者结构的固定效果,而且两个卡扣部321的设置可以进一步限制尘盒10和装置主体的壳体发生相对位移,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吸尘组件20的连接件22可以固定于装置主体的壳体。卡扣组件30的良好的卡扣效果和限位效果,避免尘盒10和装置主体发生移位如此可以有效保证连接件22和出风口120的密封效果。
为了进一步增强气流流动的速度以及优化结构空间的设计,本实施例提供连接件22的一种示例结构如下:
参阅图10,本实施例的连接件22的外形可以为不规则形状。连接件22的一侧可以形成有第一通风口221,第一通风口221用于与出风口120连通,连接件22的另一侧形成与第一通风口221连通的第二通风口222。第一通风口221的形状可以与出风口120的形状的相适应,或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例如图10所示的第一通风口221的形状与图1-图4所示出的出风口120的形状相适应。如图10所示的第一通风口221可以根据图1-4所示出的出风口120进行具体形状的设计,以便两者进行相适应。在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定连接件22、第一通风口221的形状,同理第二通风口222也是如此。
例如连接件22的一侧上开设的第一通风口221和连接件22的另一侧上开设的第二通风口222可以是错位设置,比如连接件22在与尘盒10组装完成后,第一通风口221在出风口120所在平面上的投影和第二通风口222在出风口120所在平面上的投影可以部分重叠,也可以完全不重叠。连接件22内部具有空间,该空间分别连通第一通风口221和第二通风口222。如此,气流在连接件22内流动的路径可以是弯曲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风口221所在平面和第二通风口222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180°。可选为,第一通风口221所在平面和第二通风口222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20°,且小于100°。可选为,第一通风口221所在平面和第二通风口222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90°。可选为,第一通风口221所在平面和第二通风口222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40°,且小于或等于60°。可选为,第一通风口221所在平面和第二通风口222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6°。
风机21,例如是抽风机或者鼓风机,均可以实现抽风的作用。风机21设置于连接件22的另一侧且连通第二通风口222。风机21在工作时,气流依次经过吸尘口110、容纳腔100、通道腔130,延伸部122的空间、出风口120以及第一通风口221和第二通风口222,被风机21抽出。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22在与出风口120对接连通时,可以通过密封圈24进行密封,密封圈24例如为密封胶圈。也即可以是在第一通风口221和出风口120的连通处设置密封圈24,以对该连通处进行密封。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连接件22的通风结构以及第一通风口221所在平面和第二通风口222所在平面的夹角设置,能够优化整个尘盒自清洁系统1的风道设计,使得气流的流动速度更快。而且第一通风口221所在平面和第二通风口222所在平面的夹角设置,能够使得风机21在安装时具有一定的倾斜度(如图1所示),能够有效节省风机21的安装空间。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吸尘组件20可以进一步包括减震垫23,连接件22开设有第二通风口222的另一侧形成有容置槽223,容置槽223连通第二通风口222,容置槽223的形状与减震垫23的形状相适应,减震垫23容置于容置槽内且位于风机21和连接件22之间。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容置槽223容置减震垫23,风机21通过减震垫23设置于连接件22上,能够使得有效减少风机21在工作时的震动,从而有效降低风机21震动对连接件22的影响,可以有效保证连接件22与尘盒10的密封效果,进而保证风机21的抽风效果。
本申请尘盒组件实施例提供的尘盒组件可以参阅上述本申请尘盒自清洁系统1实施例中关于尘盒组件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清洁装置实施例所描述的清洁装置例如是前述提到的扫地机器人或者吸尘器等,但不限于扫地机器人和吸尘器。参阅图11,本实施例的清洁装置300包括:装置主体2和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尘盒自清洁系统1。尘盒自清洁系统1与装置主体2连接。例如可以在装置主体2上设置用于与卡扣部321卡扣连接的卡扣孔,使得尘盒自清洁系统1中的卡扣部321插入卡扣孔中而与装置主体卡扣连接。
装置主体2可以包括控制器210。控制器210可以为MCU,或者是包括MCU在内的控制电路组件。控制器210耦接所述多个风机21,以用于控制清洁装置300的工作模式,工作模式包括自清洁模式和清扫除尘模式,在控制清洁装置300处于自清洁模式时,控制器210控制部分风机21工作而其余风机21未工作时,以对其余风机21所对应的过滤件15进行清洁,在控制清洁装置300处于清扫除尘模式时,控制器210控制全部风机21工作,进而对清洁装置300的工作面(例如地面)进行清洁除尘等工作。
对于清洁装置300为吸尘器而言,装置主体2例如还可以包括壳体、电路板等,还可以包括地板刷,地板刷通过风管连接到壳体。尘盒自清洁系统1可以设置于装置主体2的壳体内,用于通过地板刷和风管吸附杂物、灰尘等。
对于清洁装置300为扫地机器人而言,装置主体2例如包括壳体、滚刷、驱动滚刷滚动的电机。滚刷用于清扫垃圾、杂物、灰尘等,尘盒自清洁系统1用于吸附被滚刷所清扫的垃圾、杂物、灰尘等。
对于上述本申请清洁装置实施例的自清洁过程,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自动控制。具体的控制方法可以如下:
如图12所示,本申请尘盒自清洁方法实施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00:控制至少一个风机不工作,且控制至少另一个风机工作。
多个风机21中,通过控制至少一个风机21工作,而至少另一个风机不工作,以使得工作的风机21能够为不工作的风机21对应的滤网件15进行清洁,进而实现自清洁。
为了能够提高清洁装置300的工作效率,进而可以利用清洁装置300的空闲时间实现自清洁,可以在S100之前判断清洁装置300是否处于停止状态,如下
S200:判断清洁装置是否处于包括充电状态在内的停止状态。
清洁装置300处于充电状态时,一般是不进行清洁工作。例如,清洁装置300为扫地机器人,在电量不足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充电座的指引,回到充电座上进行充电,风机21一般是处于不工作状态。而清洁装置300没有处于充电状态时,可能会处于工作状态,或者进入工作状态前的预备状态,或者短暂休眠状态,或者故障状态,或者空闲状态等情况。除了充电状态外,停止状态可以是清洁装置300不工作或者不移动的状态,例如可以包括预备状态、短暂休眠状态、故障状态或者其他空闲状态等。若判断清洁装置300处于停止状态,则执行S100。若判断清洁装置300没有处于停止状态,则可以执行S400。
为了实现更有效的自清洁,可以交替控制多个风机启动,具体可以通过S100包括的如下步骤去实现。
S300:控制多个风机交替启动,进而能够控制部分风机和其余风机以预设时长为间隔交替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交替工作是指当部分风机21工作时,则其余风机21不工作,当其余风机21工作时,则部分风机21不工作。部分风机21工作而其余风机21不工作持续预设时长后,则交替为其余风机21工作而部分风机21不工作,而其余风机21工作而部分风机21不工作持续了预设时长后,又可以交替为部分风机21工作而其余风机21不工作,如此可以实现控制部分风机21和其余风机21以预设时长为间隔交替工作,清洁装置300进入自清洁模式。部分风机21是指至少包括一个风机21,其余风机21也至少包括一个风机21。
通过控制多个风机21交替启动,进而能够控制部分风机21和其余风机21以预设时长为间隔交替工作,如此工作的风机21能够使得尘盒内能够形成依次经过未工作的其余风机21所对应的出风口、通道子腔以及连通口的反向气流,进而对未工作的其余风机21所对应的过滤件进行清洁。
S400:控制多个风机全部启动或者全部关闭。
清洁装置300未处于充电状态时,可以控制全部风机21启动,也即全部风机21都工作,清洁装置300进入到清扫除尘模式。清洁装置300未处于充电状态时,也可以控制全部风机21关闭,使得清洁装置300进入暂停工作的状态或者暂时休眠的状态等。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清洁装置300未处于充电状态时,也可以通过设置清洁装置300进入到自清洁模式。
关于本实施例更多的控制方法和原理可以参见上述本申请尘盒自清洁系统实施例和本申请清洁装置实施例中的相应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若本实施例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具有存储功能装置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装置中,包括若干指令(程序数据)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装置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介质以及具有上述存储介质的电脑、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相机等电子设备。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尘盒自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尘盒,所述尘盒内形成有间隔设置的容纳腔和通道腔,所述通道腔具有彼此独立的至少两个通道子腔,所述尘盒内形成有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连通口,每个所述连通口对应连通一个所述通道子腔和所述容纳腔,所述尘盒还形成有至少两个出风口,每个所述出风口对应连通一个所述通道子腔;
至少两个过滤件,所述至少两个过滤件对应所述至少两个连通口设置,每个所述连通口至少设置一个所述过滤件;
至少两个风机,所述至少两个风机对应所述至少两个出风口设置,每个所述出风口至少设置一个所述风机,用于形成经所述容纳腔、所述连通口、所述通道子腔和所述出风口的气流,以将待处理物吸取到所述容纳腔内;
其中,当部分所述风机工作而其余所述风机未工作时,所述尘盒内能够形成依次经过未工作的其余所述风机所对应的所述出风口、所述通道子腔以及所述连通口的反向气流,进而对未工作的其余所述风机所对应的所述过滤件进行清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尘盒自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尘盒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盖体,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盖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以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另一侧以形成所述通道腔;所述至少两个连通口间隔开设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至少两个出风口开设于所述盖体以连通所述通道腔,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纳腔的吸尘口,用于将外界的待处理物导引至所述容纳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尘盒自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尘盒设置有用于将所述至少两个连通口彼此间隔开的间隔板,所述间隔板凸出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另一侧或者所述盖体朝向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且对应于所述至少两个连通口彼此之间,以在所述盖体盖合所述第二壳体的另一侧时,所述间隔板将所述通道腔间隔成彼此独立的所述至少两个通道子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尘盒自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朝向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相应开设有嵌合槽,凸出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另一侧的所述间隔板能够嵌入所述嵌合槽内,或者所述第二壳体的另一侧相应开设有嵌合槽,凸出设置于所述盖体朝向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的所述间隔板能够嵌入所述嵌合槽,以使得所述间隔板将所述通道腔间隔成彼此独立的所述至少两个通道子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尘盒自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朝向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二壳体朝向所述盖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设置于所述至少两个连通口的彼此之间,用于将所述至少两个连通口间隔开,其中所述第二隔板朝向所述盖体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隔板嵌入所述凹槽内,以将所述通道腔间隔成彼此独立的所述至少两个通道子腔。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尘盒自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道腔与所述容纳腔在所述尘盒的厚度方向上相邻设置,所述通道腔在所述尘盒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容纳腔在所述尘盒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尘盒自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洁系统包括至少两个连接件,所述至少两个连接件对应连接所述至少两个风机,所述风机通过所述连接件连通所述出风口;其中,所述连接件的一侧形成有第一通风口,所述第一通风口用于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连接件的另一侧形成与所述第一通风口连通的第二通风口,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连接件的另一侧且连通所述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一通风口所在平面和所述第二通风口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180°;
所述清洁系统包括减震垫,所述连接件开设有所述第二通风口的另一侧形成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连通所述第二通风口,所述容置槽的形状与所述减震垫的形状相适应,所述减震垫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且位于所述风机和所述连接件之间。
8.一种尘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尘盒组件包括:
尘盒,所述尘盒形成有间隔设置的容纳腔和通道腔,所述通道腔具有彼此独立的至少两个通道子腔,所述尘盒形成有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连通口,每个所述连通口对应连通一个所述通道子腔和所述容纳腔,所述尘盒还形成有至少两个出风口,每个所述出风口对应连通一个所述通道子腔;
至少两个过滤件,所述至少两个过滤件对应所述至少两个连通口设置,每个所述连通口至少设置一个所述过滤件;
其中,每个所述出风口用于至少连接一个风机,以使得所述风机能够形成经所述容纳腔、所述连通口、所述通道子腔和所述出风口的气流,以将待处理物吸取到所述容纳腔内。
9.一种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置主体;
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尘盒自清洁系统,所述尘盒自清洁系统与所述装置主体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耦接所述至少两个风机,以用于控制所述清洁装置的工作模式,所述工作模式包括自清洁模式和清扫除尘模式,在控制所述清洁装置处于所述自清洁模式时,所述控制器控制部分所述风机工作而其余所述风机未工作,以对其余所述风机所对应的所述过滤件进行清洁,在控制所述清洁装置处于所述清扫除尘模式时,所述控制器控制全部所述风机工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462951.1U CN212489762U (zh) | 2020-04-01 | 2020-04-01 | 尘盒自清洁系统、尘盒组件以及清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462951.1U CN212489762U (zh) | 2020-04-01 | 2020-04-01 | 尘盒自清洁系统、尘盒组件以及清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489762U true CN212489762U (zh) | 2021-02-09 |
Family
ID=74441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462951.1U Active CN212489762U (zh) | 2020-04-01 | 2020-04-01 | 尘盒自清洁系统、尘盒组件以及清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48976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81275A (zh) * | 2020-04-01 | 2020-06-16 | 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尘盒自清洁系统、尘盒组件、清洁装置以及自清洁方法 |
-
2020
- 2020-04-01 CN CN202020462951.1U patent/CN21248976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81275A (zh) * | 2020-04-01 | 2020-06-16 | 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尘盒自清洁系统、尘盒组件、清洁装置以及自清洁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281275A (zh) | 尘盒自清洁系统、尘盒组件、清洁装置以及自清洁方法 | |
RU2438758C1 (ru) | Воздухоочиститель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воздухоочистителем | |
CN210990037U (zh) | 尘盒、尘盒组件和清洁装置 | |
CN209847089U (zh) | 清洁机器人 | |
CN215457656U (zh) | 用于扫地机器人的尘盒组件和扫地机器人 | |
CN212489762U (zh) | 尘盒自清洁系统、尘盒组件以及清洁装置 | |
WO2017092156A1 (zh) | 除尘模块及挂壁式空调器 | |
CN211484410U (zh) | 尘盒、尘盒组件和清洁装置 | |
CN219784193U (zh) | 一种可自动清理的空气滤清器 | |
CN215424421U (zh) | 尘盒组件与扫地机器人 | |
CN217524932U (zh) | 一种尘盒及清洁机器人 | |
CN218247081U (zh) | 便于清洁的吸尘装置 | |
CN213030577U (zh) | 带有吹风功能的桶式吸尘器 | |
CN215687468U (zh) | 净气结构及具有其的扫地机 | |
CN214804491U (zh) | 清洁基站、清洁机器人以及清洁系统 | |
CN113892870A (zh) | 一种清洁设备及其清洁方法 | |
KR20210126872A (ko) | 자동재생 필터장치 | |
CN114343485A (zh) | 一种扫地机器人 | |
CN217218932U (zh) | 一种尘盒机构及扫地机器人 | |
CN216932992U (zh) | 容置器具及自动清洁设备 | |
CN214704514U (zh) | 一种高效清洁散热机箱 | |
CN213030582U (zh) | 带有抖尘功能的桶式吸尘器 | |
CN218105776U (zh) | 一种便于清洁边角的地刷组件及吸尘器 | |
CN115251786B (zh) | 尘盒装置和清洁设备 | |
CN213030578U (zh) | 多风机吸尘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