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63043U - 高转速高功率单相异步电机 - Google Patents

高转速高功率单相异步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63043U
CN212463043U CN202021074225.9U CN202021074225U CN212463043U CN 212463043 U CN212463043 U CN 212463043U CN 202021074225 U CN202021074225 U CN 202021074225U CN 212463043 U CN212463043 U CN 2124630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body
plate
frame
reason line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7422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斌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idaima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idaima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idaima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idaima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7422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630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630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630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高转速高功率单相异步电机,包括电机本体,还包括理线板组件,电机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底座,理线板组件与支撑底座相连接,理线板组件对称设置在电机本体的左右两侧,理线板组件包括理线框板和调节框,理线框板与调节框可调节连接,调节框与支撑底座固定连接,两个理线板组件之间设置有顶护板,顶护板位于电机本体的上方。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底座保证电机本体的放置稳固性,便于电机与放置面之间的安装固定,而通过理线板组件可以对电机本体表面的电线进行引导梳理,便于电线的集中管理,防止电线表面的磨损、污染等,同时理线板组件可以配合顶护板的安装,通过顶护板对电机本体的顶部进行遮挡保护,延迟电机本体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高转速高功率单相异步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高转速高功率单相异步电机。
背景技术
单相异步电机是指用单相交流电源(AC220V)供电的小功率单相异步电机,它的功率设计的都是比较小,一般均不会大于2kW。现有的单相异步电机在使用中,电机表面连接的电线一般直接自然垂落,导致电线与安装放置面之间直接摩擦,电线表面磨损污染,造成安全隐患。而且由于电机表面连接的电线不止一根,导致电线与电线之间容易发生缠绕等,从而不便于后续电线的维护更换等。现有的电机在安装时,一般在电机底部下方焊接支撑装置,但是由于焊接部位位于下方,而电机壳大多又是圆柱结构,不便于实际的焊接作业,影响实际的焊接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高转速高功率单相异步电机的技术方案,通过支撑底座保证电机本体的放置稳固性,便于电机与放置面之间的安装固定,而通过理线板组件可以对电机本体表面的电线进行引导梳理,便于电线的集中管理,防止电线表面的磨损、污染等,同时理线板组件可以配合顶护板的安装,通过顶护板对电机本体的顶部进行遮挡保护,延迟电机本体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中采用辅助装置实现支撑底座各个部件之间、支撑底座与电机机体之间的焊接操作,在逐步进行焊接过程中,将支撑底座各部件之间、支撑底座与电机本体之间的焊接面全部调节到上方,从而便于实际的焊接作业,便于把控部件焊接位置的调整,提高焊接精准度,操作也更加的安全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高转速高功率单相异步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理线板组件,电机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底座,理线板组件与支撑底座相连接,理线板组件对称设置在电机本体的左右两侧,理线板组件包括理线框板和调节框,理线框板与调节框可调节连接,调节框与支撑底座固定连接,两个理线板组件之间设置有顶护板,顶护板位于电机本体的上方。
进一步,支撑底座包括支撑块和固定板,支撑块位于电机本体的底端,支撑块的顶部为弧形面,弧形面与电机本体的外侧壁相匹配,支撑块的左右两端均连接设置有固定板,设计巧妙合理,将支撑块与电机本体接触的面设计成弧形面,从而确保支撑块与电机本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保证支撑块与电机本体之间的连接牢固性能,从而确保支撑底座对电机本体的支撑稳固作用,而支撑块的底部为平整面,从而保证支撑底座的水平放置,保证电机本体的放置平稳性,通过固定板的设计可以增大支撑底座与放置面之间的接触面积,确保支撑底座的平稳放置,并且固定板还可以便于支撑底座与放置面之间的安装固定。
进一步,固定板上设置有固定孔,固定板的顶面与电机本体的外侧壁之间设置有加强支板,通过固定孔的设计实现支撑底座与放置面之间的安装固定,安装拆卸方便简单,便于操作,加强支板的设计使得支撑底座的结构更牢固可靠,提高固定板与电机本体之间的连接牢固性,保证支撑底座对电机本体的支撑稳固作用,结构安全性能更好。
进一步,理线框板上设置有至少五个理线槽孔,设计合理,多个理线槽孔的设计可以实现多根电线的对接引导,并且可以根据电线的实际位置选择合适的理线槽孔进行梳理引导,便于对电机表面电线后续的维护管理,有效防止电线直接垂落在放置面上,与放置面之间直接摩擦等,对电线进行保护,提高操作安全性能。
进一步,两个理线框板的顶部相对面上均设置有贯通插槽,贯通插槽与顶护板相匹配,顶护板通过贯通插槽插接在两个理线框板之间,且顶护板通过紧定螺钉与理线框板抵紧限位,通过贯通插槽的巧妙设计,实现顶护板与两个理线框板之间的插接限位,再通过紧定螺钉的进一步抵紧限位,有效保证顶护板与两个理线框板之间的安装牢固性能,从而确保顶护板对电机本体的遮挡保护作用,而且整体拆卸简单方便,便于操作。
进一步,理线框板的底端设置有定位杆,调节框的顶面上设置有调节滑槽,定位杆与调节滑槽相匹配,定位杆活动插接在调节滑槽内,通过定位杆和调节滑槽的设计,实现理线框板与调节块之间的初步插接限位,并且定位杆可以沿着调节滑槽上下活动,从而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理线框板的上下高度。
进一步,调节框的侧面上设置有限位滑槽,限位滑槽与调节滑槽相贯通,定位杆的底部设置有限位卡块,限位卡块与限位滑槽相匹配,限位卡块活动卡接在限位滑槽内,限位卡块的端部设置有螺纹杆,螺纹杆通过限位螺母与调节框限位固定,通过限位滑槽和限位卡块实现定位杆与调节框之间的进一步活动卡接,再配合螺纹杆与限位螺母,当理线框板的高度调整好,定位杆移动到位后,拧紧限位螺母从而将定位杆间接锁紧限位,从而保证整个理线板组件的结构牢固性,当需要调整定位杆位置时,拧松限位螺母即可,设计巧妙合理,整体安装拆卸方便简单,便于操作。
进一步,两个固定板的相反面上均设置有开口槽,调节框的底端设置有一体成型结构的延伸板,延伸板与开口槽相匹配,延伸板卡接在开口槽内,且延伸板与固定板螺钉固定,通过开口槽和延伸板可以实现调节框与固定板之间的精准卡接定位,便于安装,再通过螺钉将延伸板与固定板之间安装固定,连接方式灵活简单,同时还能保证调节框与固定板之间的安装牢固性能。
采用如上述的高转速高功率单相异步电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支撑底座的制备:根据设计尺寸制备出支撑块、两个固定板和若干加强支板;
2)支撑底座与电机本体的焊接:
(1)将电机本体放置到辅助装置的弧形托板上,往限位环方向移动电机本体,使得电机本体的后端卡入到限位环内,接着将侧抵板卡入到调节杆上,沿着调节杆往电机本体方向移动侧抵板,直至侧抵板抵触压紧在电机本体的前端面上,拧紧第一压紧螺钉,而电机本体前端的电机轴则通过侧抵板上的穿孔延伸出;先通过弧形托板对电机本体的底部进行支撑稳固,并且将电机本体上与支撑块焊接的部位正面朝上设置,接着通过限位环将电机本体的后端限位抵紧,再结合侧抵板的配合,从电机本体的前后两端同时夹紧限位,同时弧形托板又始终对电机本体进行支撑,从而有效保证电机本体在辅助装置上的放置平稳性和安装牢固性,并且将电机本体的上方完全裸露,从而便于后续支撑底座与电机本体之间的焊接操作;
(2)接着将支撑块放置在电机本体的顶部,弧形面正对电机本体的外侧壁,根据设计要求调整支撑块在电机本体上的前后位置,再拧松抵紧螺母,往支撑块方向转动顶压件,使得顶压件转动到水平放置,拧紧抵紧螺母,转动调节螺杆,调节螺杆带动顶压板下移,直至顶压板抵触压紧在支撑块的顶面,通过焊接装置将支撑块与电机本体焊接固定;支撑块通过弧形面贴附在电机本体的顶部外侧壁上,并且沿着电机本体表面调整支撑块的前后位置,使得支撑块移动设计的焊接位置处,将顶压件转动到水平放置,通过转动调节螺杆,而调节螺杆的端部又通过轴承与顶压板固定连接,从而调节螺杆转动可以同步带动顶压板往下移动,通过顶压板将支撑块压紧限位在电机本体的顶部,保证支撑块与电机本体之间的紧密贴合,再配合焊接装置进行焊接作业,有效提高焊接质量,而且由于顶压板将支撑块压紧限位,而电机本体又被夹紧支撑,从而确保在焊接过程中支撑块和电机本体不会发生移动,提高焊接精度,整个焊接过程中无需人为辅助压紧,操作更加的安全;
(3)拧松抵紧螺母转动顶压件,直至将顶压件从支撑块上方完全转出,拧紧抵紧螺母,将两个固定板分别对应插入到两个限位框内,确保限位框底部的插杆对应插入到固定板上的开口槽内;将顶压件从支撑块的上方转出,可以保证支撑块完全裸露,从而便于接下来固定板与支撑块之间的焊接作业,通过限位框实现固定板的卡接限位,同时通过插杆和开口槽的巧妙插接,实现固定板与限位框之间的进一步精准限位,插杆抵紧在开口槽的端面时,使得固定板在限位框内只能横向水平移出,无法实现其他方向的位移,有效保证固定板与限位框之间的卡接稳固性,确保限位框对固定板的夹紧支撑作用;
(4)升降气缸启动,升降气缸通过连板带动两个调节架同步移动,调节架带动限位框的移动,从而实现固定板上下高度的调节,直至固定板的顶面与支撑块的水平面相齐平,拧松第二压紧螺钉,将限位框往支撑块方向移动,限位框的燕尾卡块沿着调节架的燕尾滑槽水平滑移,直至固定板抵触到支撑块的侧面上,拧紧第二压紧螺钉,再拧松第三压紧螺钉,移动调节架对限位框的前后位置进行调节,限位框带动固定板沿着支撑块的侧面前后移动,直至固定板的横向水平中心移动到与支撑块的水平面的横向水平中心相对应时,拧紧第三压紧螺钉,通过焊接装置将两个固定板分别与支撑块的侧面焊接固定;通过升降气缸最终实现对两个固定板的上下高度的调整,从而使得固定板的顶面与支撑块的水平顶面相齐平,从而保证焊接后的支撑底座的底面平整性,确保支撑底座对电机本体的支撑稳固作用,而拧松第二压紧螺钉,可以实现固定板左右位置的调整,使得两个固定板的焊接侧面分别与支撑块的两侧面抵触压紧,确保对应的两个焊接侧面之间的紧密贴合,从而提高后续的焊接质量,确保固定板与支撑块之间的焊接牢固性能,而且由于固定板插入到限位框后只能从横向移出,而当固定板抵触到支撑块的侧面时,支撑块的侧面限制了固定板的横向移出,确保焊接过程中固定板不会发生偏移,提高焊接质量,拧松第三压紧螺钉可以对固定板的前后位置进行调整,从而使得固定板的横向水平中心线与支撑块的横向水平中心线对应,提高支撑底座的整体结构平衡性,使得支撑底座与电机本体焊接后的组合结构更稳固可靠;
(5)拧松第三压紧螺钉,将限位框往远离固定板的方向移动,直至限位框与固定板完全脱离且具有间距,拧紧第三压紧螺钉,拧松第一压紧螺钉,往一侧轴向90°转动电机本体,使两个固定板上下垂直分布,按压侧抵板并拧紧第一压紧螺钉,通过焊接装置将位于上方的固定板与电机本体之间加强支板的焊接固定好,拧松第一紧定螺钉,反向轴向180°转动电机本体,将位于下方的固定板转动到上方,按压侧抵板并拧紧第二压紧螺钉,再通过焊接装置将位于该固定板与电机本体之间的加强支板焊接固定好;将限位框移动到远离固定板,且与固定板之间留有一定的间距,从而为接下来电机本体的转动留有操作空间,而先将电机本体往一侧转动90°,可以将一个固定板转动到上方垂直设置,从而便于该固定板与电机本体之间加强支板的焊接作业,接着再反向转动180°,可以将另一个固定板转动到上方垂直设置,从而便于该固定板与电机本体之间加强支板的焊接作业,设计合理,通过两次转动,使得两个固定板与电机本体之间的加强支板的焊接操作均位于上部,便于操作人员对焊接工作的观测监督,也便于实际的焊接作业;
(6)拧松第一压紧螺钉,将侧抵板从调节杆上移除,再将电机本体与支撑底座的组合从辅助装置上取出;
3)理线板组件的制备:
(1)根据设计尺寸制备出一体结构的限位卡块和螺纹杆的组合体、理线框板、定位杆和调节框;
(2)将定位杆焊接固定在理线框板底端的设计位置处;
(3)接着将定位杆卡入到调节框的调节滑槽内,然后通过粘黏胶水将限位卡块与螺纹杆的组合体粘黏在定位杆侧面的设计位置处,再在螺纹杆的端部旋入限位螺母;拼装方便,先通过调节滑槽实现定位杆与调节框的活动插接,接着将一体成型结构的限位卡块与螺纹杆焊接在定位杆侧部预留的位置处,通过限位卡块限制定位杆从调节滑槽中滑出,同时螺纹杆可以与限位螺母相配合,实现定位杆与调节框的限位固定;
4)理线板组件与支撑底座的拼接:将调节框底端的延伸板与固定板上的开口槽对应,使得延伸板完全卡入到开口槽内,再通过螺钉将延伸板的顶端与固定板之间进一步安装固定;通过延伸板和开口槽实现调节框与固定板之间的精准卡接定位,再通过螺钉固定保证调节框与固定板之间的安装牢固性,从而实现理线板组件与支撑底座之间的安装固定,整体安装拆卸方便简单;
5)顶护板的安装:首先根据电机本体的外壳的实际长度尺寸切割出合适长度的顶护板,确保顶护板的长度大于电机本体的外壳长度且顶护板的长度大于理线框板的长度,从侧面将顶护板与理线框板上的贯通插槽相对应,顶护板的两侧插入到贯通插槽内,再调整顶护板的位置,确保顶护板两端均延伸出贯通插槽,再拧紧理线框板顶面上的紧定螺钉将顶护板抵紧限位,通过对顶护板长度的限制,可以保证顶护板对电机本体顶部的遮挡保护作用,而通过贯通插槽可以实现顶护板与两个理线框板之间的插接,再通过紧定螺钉抵紧限位,保证顶护板与理线框板之间的安装牢固性能。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底座保证电机本体的放置稳固性,便于电机与放置面之间的安装固定,并且支撑底座与电机本体之间采用焊接固定,从而使得电机本体与支撑底座之间形成一体,有效保证电机的整体结构稳固性,便于电机的平稳放置和定位安装,而通过理线板组件可以对电机本体表面的电线进行引导梳理,便于电线的集中管理,防止电线表面的磨损、污染等,同时理线板组件可以配合顶护板的安装,通过顶护板对电机本体的顶部进行遮挡保护,延迟电机本体的使用寿命,同时理线框板的高度可调整,可以根据电线的对接位置、电机本体的实际高度进行适当调整,从而更有利于电线的梳理,保证顶护板与电机本体的顶部具有一定的间距,从而保证电机本体表面的通风散热性,也便于电机本体表面其他零部件的布设安装。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辅助装置实现支撑底座各个部件之间、支撑底座与电机本体之间的焊接操作,在逐步进行焊接过程中,将支撑底座各部件之间、支撑底座与电机本体之间的焊接面全部调节到上方,从而便于实际的焊接作业,便于把控部件焊接位置的调整,有利于操作人员对焊接位置、焊接进度和焊接质量的监测,提高焊接精准度和焊接质量,操作也更加的安全方便,先进行支撑块与电机本体之间的焊接,顶压件将支撑块压紧,而电机本体通过侧抵板、弧形托板实现支撑限位,从而确保焊接作业中支撑块与电机本体不会发生偏移,接着进行固定板与支撑块之间的焊接,通过限位框对固定板进行夹紧限位,再配合辅助装置的其他部件对固定板的上下前后左右位置进行调整,从而保证固定板与支撑块之间的焊接精确性,最后进行加强支板的焊接,依次焊接两个固定板上的加强支板,确保实际所需焊接操作的固定板转动到上方,从而便于实际焊接作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转速高功率单相异步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底座与电机本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理线板组件与支撑底座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理线框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辅助装置的后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处于支撑块与电机本体焊接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固定板与支撑块焊接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框与固定板的卡接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处于一侧固定板上焊接加强支板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另一侧固定板上焊接加强支板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框与调节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本体;2-理线板组件;3-支撑底座;4-理线框板;5-调节框;6-顶护板;7-支撑块;8-固定板;9-弧形面;10-固定孔;11-加强支板;12-理线槽孔;13-贯通插槽;14-紧定螺钉;15-定位杆;16-调节滑槽;17-限位滑槽;18-限位卡块;19-螺纹杆;20-限位螺母;21-开口槽;22-延伸板;23-辅助装置;24-弧形托板;25-限位环;26-侧抵板;27-调节杆;28-第一压紧螺钉;29-电机轴;30-穿孔;31-抵紧螺母;32-顶压件;33-调节螺杆;34-顶压板;35-限位框;36-插杆;37-升降气缸;38-调节架;39-第二压紧螺钉;40-燕尾卡块;41-燕尾滑槽;42-第三压紧螺钉;43-连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高转速高功率单相异步电机,包括电机本体1,还包括理线板组件2,电机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底座3,理线板组件2与支撑底座3相连接,理线板组件2对称设置在电机本体1的左右两侧,理线板组件2包括理线框板4和调节框5,理线框板4与调节框5可调节连接,理线框板4上设置有至少五个理线槽孔12,设计合理,多个理线槽孔12的设计可以实现多根电线的对接引导,并且可以根据电线的实际位置选择合适的理线槽孔12进行梳理引导,便于对电机表面电线后续的维护管理,有效防止电线直接垂落在放置面上,与放置面之间直接摩擦等,对电线进行保护,提高操作安全性能。调节框5与支撑底座3固定连接,两个理线板组件2之间设置有顶护板6,顶护板6位于电机本体1的上方。
支撑底座3包括支撑块7和固定板8,支撑块7位于电机本体1的底端,支撑块7的顶部为弧形面9,弧形面9与电机本体1的外侧壁相匹配,支撑块7的左右两端均连接设置有固定板8,设计巧妙合理,将支撑块7与电机本体1接触的面设计成弧形面9,从而确保支撑块7与电机本体1之间的接触面积,保证支撑块7与电机本体1之间的连接牢固性能,从而确保支撑底座3对电机本体1的支撑稳固作用,而支撑块7的底部为平整面,从而保证支撑底座3的水平放置,保证电机本体1的放置平稳性,通过固定板8的设计可以增大支撑底座3与放置面之间的接触面积,确保支撑底座3的平稳放置,并且固定板8还可以便于支撑底座3与放置面之间的安装固定。
固定板8上设置有固定孔10,固定板8的顶面与电机本体1的外侧壁之间设置有加强支板11,通过固定孔10的设计实现支撑底座3与放置面之间的安装固定,安装拆卸方便简单,便于操作,加强支板11的设计使得支撑底座3的结构更牢固可靠,提高固定板8与电机本体1之间的连接牢固性,保证支撑底座3对电机本体1的支撑稳固作用,结构安全性能更好。
两个理线框板4的顶部相对面上均设置有贯通插槽13,贯通插槽13与顶护板6相匹配,顶护板6通过贯通插槽13插接在两个理线框板4之间,且顶护板6通过紧定螺钉14与理线框板4抵紧限位,通过贯通插槽13的巧妙设计,实现顶护板6与两个理线框板4之间的插接限位,再通过紧定螺钉14的进一步抵紧限位,有效保证顶护板6与两个理线框板4之间的安装牢固性能,从而确保顶护板6对电机本体1的遮挡保护作用,而且整体拆卸简单方便,便于操作。
理线框板4的底端设置有定位杆15,调节框5的顶面上设置有调节滑槽16,定位杆15与调节滑槽16相匹配,定位杆15活动插接在调节滑槽16内,通过定位杆15和调节滑槽16的设计,实现理线框板4与调节块之间的初步插接限位,并且定位杆15可以沿着调节滑槽16上下活动,从而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理线框板4的上下高度。
调节框5的侧面上设置有限位滑槽17,限位滑槽17与调节滑槽16相贯通,定位杆15的底部设置有限位卡块18,限位卡块18与限位滑槽17相匹配,限位卡块18活动卡接在限位滑槽17内,限位卡块18的端部设置有螺纹杆19,螺纹杆19通过限位螺母20与调节框5限位固定,通过限位滑槽17和限位卡块18实现定位杆15与调节框5之间的进一步活动卡接,再配合螺纹杆19与限位螺母20,当理线框板4的高度调整好,定位杆15移动到位后,拧紧限位螺母20从而将定位杆15间接锁紧限位,从而保证整个理线板组件2的结构牢固性,当需要调整定位杆15位置时,拧松限位螺母20即可,设计巧妙合理,整体安装拆卸方便简单,便于操作。
两个固定板8的相反面上均设置有开口槽21,调节框5的底端设置有一体成型结构的延伸板22,延伸板22与开口槽21相匹配,延伸板22卡接在开口槽21内,且延伸板22与固定板8螺钉固定,通过开口槽21和延伸板22可以实现调节框5与固定板8之间的精准卡接定位,便于安装,再通过螺钉将延伸板22与固定板8之间安装固定,连接方式灵活简单,同时还能保证调节框5与固定板8之间的安装牢固性能。
如图7至图14所示,采用如上述的高转速高功率单相异步电机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支撑底座3的制备:根据设计尺寸制备出支撑块7、两个固定板8和若干加强支板11;
2)支撑底座3与电机本体1的焊接:
(1)将电机本体1放置到辅助装置23的弧形托板24上,往限位环25方向移动电机本体1,使得电机本体1的后端卡入到限位环25内,接着将侧抵板26卡入到调节杆27上,沿着调节杆27往电机本体1方向移动侧抵板26,直至侧抵板26抵触压紧在电机本体1的前端面上,拧紧第一压紧螺钉28,而电机本体1前端的电机轴29则通过侧抵板26上的穿孔30延伸出;先通过弧形托板24对电机本体1的底部进行支撑稳固,并且将电机本体1上与支撑块7焊接的部位正面朝上设置,接着通过限位环25将电机本体1的后端限位抵紧,再结合侧抵板26的配合,从电机本体1的前后两端同时夹紧限位,同时弧形托板24又始终对电机本体1进行支撑,从而有效保证电机本体1在辅助装置23上的放置平稳性和安装牢固性,并且将电机本体1的上方完全裸露,从而便于后续支撑底座3与电机本体1之间的焊接操作;
(2)接着将支撑块7放置在电机本体1的顶部,弧形面9正对电机本体1的外侧壁,根据设计要求调整支撑块7在电机本体1上的前后位置,再拧松抵紧螺母31,往支撑块7方向转动顶压件32,使得顶压件32转动到水平放置,拧紧抵紧螺母31,转动调节螺杆,调节螺杆33带动顶压板34下移,直至顶压板34抵触压紧在支撑块7的顶面,通过焊接装置将支撑块7与电机本体1焊接固定;支撑块7通过弧形面9贴附在电机本体1的顶部外侧壁上,并且沿着电机本体1表面调整支撑块7的前后位置,使得支撑块7移动设计的焊接位置处,将顶压件32转动到水平放置,通过转动调节螺杆33,而调节螺杆33的端部又通过轴承与顶压板34固定连接,从而调节螺杆33转动可以同步带动顶压板34往下移动,通过顶压板34将支撑块7压紧限位在电机本体1的顶部,保证支撑块7与电机本体1之间的紧密贴合,再配合焊接装置进行焊接作业,有效提高焊接质量,而且由于顶压板34将支撑块7压紧限位,而电机本体1又被夹紧支撑,从而确保在焊接过程中支撑块7和电机本体1不会发生移动,提高焊接精度,整个焊接过程中无需人为辅助压紧定位,操作更加的安全;
(3)拧松抵紧螺母31转动顶压件32,直至将顶压件32从支撑块7上方完全转出,拧紧抵紧螺母31,将两个固定板8分别对应插入到两个限位框35内,确保限位框35底部的插杆36对应插入到固定板8上的开口槽21内;将顶压件32从支撑块7的上方转出,可以保证支撑块7完全裸露,从而便于接下来固定板8与支撑块7之间的焊接作业,通过限位框35实现固定板8的卡接限位,同时通过插杆36和开口槽21的巧妙插接,实现固定板8与限位框35之间的进一步精准限位,插杆36抵紧在开口槽21的端面时,使得固定板8在限位框35内只能横向水平移出,无法实现其他方向的位移,有效保证固定板8与限位框35之间的卡接稳固性,确保限位框35对固定板8的夹紧支撑作用;
(4)升降气缸37启动,升降气缸37通过连板43带动两个调节架38同步移动,调节架38带动限位框35的移动,从而实现固定板8上下高度的调节,直至固定板8的顶面与支撑块7的水平面相齐平,拧松第二压紧螺钉39,将限位框35往支撑块7方向移动,限位框35的燕尾卡块40沿着调节架38的燕尾滑槽41水平滑移,直至固定板8抵触到支撑块7的侧面上,拧紧第二压紧螺钉39,再拧松第三压紧螺钉42,移动调节架38对限位框35的前后位置进行调节,限位框35带动固定板8沿着支撑块7的侧面前后移动,直至固定板8的横向水平中心线移动到与支撑块7的水平面的横向水平中心线相对应时,拧紧第三压紧螺钉42,通过焊接装置将两个固定板8分别与支撑块7的侧面焊接固定;通过升降气缸37最终实现对两个固定板8的上下高度的调整,从而使得固定板8的顶面与支撑块7的水平顶面相齐平,从而保证焊接后的支撑底座3的底面平整性,确保支撑底座3对电机本体1的支撑稳固作用,而拧松第二压紧螺钉39,可以实现固定板8左右位置的调整,使得两个固定板8的焊接侧面分别与支撑块7的两侧面抵触压紧,确保对应的两个焊接侧面之间的紧密贴合,从而提高后续的焊接质量,确保固定板8与支撑块7之间的焊接牢固性能,而且由于固定板8插入到限位框35后只能从横向移出,而当固定板8抵触到支撑块7的侧面时,支撑块7的侧面限制了固定板8的横向移出,确保焊接过程中固定板8不会发生偏移,提高焊接质量,拧松第三压紧螺钉42可以对固定板8的前后位置进行调整,从而使得固定板8的横向水平中心线与支撑块7的横向水平中心线对应,提高支撑底座3的整体结构平衡性,使得支撑底座3与电机本体1焊接后的组合结构更稳固可靠;
(5)拧松第三压紧螺钉42,将限位框35往远离固定板8的方向移动,直至限位框35与固定板8完全脱离且具有间距,拧紧第三压紧螺钉42,拧松第一压紧螺钉28,往一侧轴向90°转动电机本体1,使两个固定板8上下垂直分布,按压侧抵板26并拧紧第一压紧螺钉28,通过焊接装置将位于上方的固定板8与电机本体1之间加强支板11的焊接固定好,拧松第一紧定螺钉14,反向轴向180°转动电机本体1,将位于下方的固定板8转动到上方,按压侧抵板26并拧紧第二压紧螺钉39,再通过焊接装置将位于该固定板8与电机本体1之间的加强支板11焊接固定好;将限位框35移动到远离固定板8,且与固定板8之间留有一定的间距,从而为接下来电机本体1的转动留有操作空间,而先将电机本体1往一侧转动90°,可以将一个固定板8转动到上方垂直设置,从而便于该固定板8与电机本体1之间加强支板11的焊接作业,接着再反向转动180°,可以将另一个固定板8转动到上方垂直设置,从而便于该固定板8与电机本体1之间加强支板11的焊接作业,设计合理,通过两次转动,使得两个固定板8与电机本体1之间的加强支板11的焊接操作均位于上部,便于操作人员对焊接工作的观测监督,也便于实际的焊接作业;
(6)拧松第一压紧螺钉28,将侧抵板26从调节杆27上移除,再将电机本体1与支撑底座3的组合从辅助装置23上取出;
3)理线板组件2的制备:
(1)根据设计尺寸制备出一体结构的限位卡块18和螺纹杆19的组合体、理线框板4、定位杆15和调节框5;
(2)将定位杆15焊接固定在理线框板4底端的设计位置处;
(3)接着将定位杆15卡入到调节框5的调节滑槽16内,然后通过粘黏胶水将限位卡块18与螺纹杆19的组合体粘黏在定位杆15侧面的设计位置处,再在螺纹杆19的端部旋入限位螺母20;拼装方便,先通过调节滑槽16实现定位杆15与调节框5的活动插接,接着将一体成型结构的限位卡块18与螺纹杆19焊接在定位杆15侧部预留的位置处,通过限位卡块18限制定位杆15从调节滑槽16中滑出,同时螺纹杆19可以与限位螺母20相配合,实现定位杆15与调节框5的限位固定;
4)理线板组件2与支撑底座3的拼接:将调节框5底端的延伸板22与固定板8上的开口槽21对应,使得延伸板22完全卡入到开口槽21内,再通过螺钉将延伸板22的顶端与固定板8之间进一步安装固定;通过延伸板22和开口槽21实现调节框5与固定板8之间的精准卡接定位,再通过螺钉固定保证调节框5与固定板8之间的安装牢固性,从而实现理线板组件2与支撑底座3之间的安装固定,整体安装拆卸方便简单;
5)顶护板6的安装:首先根据电机本体1的外壳的实际长度尺寸切割出合适长度的顶护板6,确保顶护板6的长度大于电机本体1的外壳长度且顶护板6的长度大于理线框板44的长度,从侧面将顶护板6与理线框板44上的贯通插槽13相对应,顶护板6的两侧插入到贯通插槽13内,再调整顶护板6的位置,确保顶护板6两端均延伸出贯通插槽13,再拧紧理线框板44顶面上的紧定螺钉14将顶护板6抵紧限位,通过对顶护板6长度的限制,可以保证顶护板6对电机本体1顶部的遮挡保护作用,而通过贯通插槽13可以实现顶护板6与两个理线框板44之间的插接,再通过紧定螺钉14抵紧限位,保证顶护板6与理线框板44之间的安装牢固性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8)

1.高转速高功率单相异步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理线板组件,所述电机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底座,所述理线板组件与所述支撑底座相连接,所述理线板组件对称设置在所述电机本体的左右两侧,所述理线板组件包括理线框板和调节框,所述理线框板与所述调节框可调节连接,所述调节框与所述支撑底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理线板组件之间设置有顶护板,所述顶护板位于所述电机本体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转速高功率单相异步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包括支撑块和固定板,所述支撑块位于所述电机本体的底端,所述支撑块的顶部为弧形面,所述弧形面与所述电机本体的外侧壁相匹配,所述支撑块的左右两端均连接设置有所述固定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转速高功率单相异步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板的顶面与所述电机本体的外侧壁之间设置有加强支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转速高功率单相异步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理线框板上设置有至少五个理线槽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转速高功率单相异步电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理线框板的顶部相对面上均设置有贯通插槽,所述贯通插槽与所述顶护板相匹配,所述顶护板通过所述贯通插槽插接在两个所述理线框板之间,且所述顶护板通过紧定螺钉与所述理线框板抵紧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转速高功率单相异步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理线框板的底端设置有定位杆,所述调节框的顶面上设置有调节滑槽,所述定位杆与所述调节滑槽相匹配,所述定位杆活动插接在所述调节滑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转速高功率单相异步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框的侧面上设置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与所述调节滑槽相贯通,所述定位杆的底部设置有限位卡块,所述限位卡块与所述限位滑槽相匹配,所述限位卡块活动卡接在所述限位滑槽内,所述限位卡块的端部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通过限位螺母与所述调节框限位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转速高功率单相异步电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板的相反面上均设置有开口槽,所述调节框的底端设置有一体成型结构的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与所述开口槽相匹配,所述延伸板卡接在所述开口槽内,且所述延伸板与所述固定板螺钉固定。
CN202021074225.9U 2020-06-11 2020-06-11 高转速高功率单相异步电机 Active CN2124630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74225.9U CN212463043U (zh) 2020-06-11 2020-06-11 高转速高功率单相异步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74225.9U CN212463043U (zh) 2020-06-11 2020-06-11 高转速高功率单相异步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63043U true CN212463043U (zh) 2021-02-02

Family

ID=74491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74225.9U Active CN212463043U (zh) 2020-06-11 2020-06-11 高转速高功率单相异步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630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14221A (zh) 高转速高功率单相异步电机及其制造方法
CN211967789U (zh) 一种木制工艺品加工用可调节型辅助夹具
CN212463043U (zh) 高转速高功率单相异步电机
CN219094014U (zh) 一种多角度调节的激光切割机
CN111659964A (zh) 一种螺纹孔快速攻丝设备
CN111817490A (zh) 一种用于直流电机安装的调整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113977021B (zh) 一种可变张力的往复中走丝型电火花线切割机床
CN212210708U (zh) 一种用于直流电机安装的调整装置
CN111609598A (zh) 防腐蚀的冷凝器及其安装方法
CN219113199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激光切割机机架结构
CN111976042A (zh) 一种高效率的薄膜电感制造设备及制造工艺
CN212902100U (zh) 防腐蚀的冷凝器
CN219649490U (zh) 一种控制柜钣金件高效打磨机构
CN217751098U (zh) 一种易于调节的汽车零部件加工用固定工装
CN212192660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抛光装置
CN212463041U (zh) 一种直流电机长螺钉安装辅助固定装置
CN113814670B (zh) 一种空压机外罩的制造方法
CN220972253U (zh) 一种刀柄拆装设备
CN217412604U (zh) 一种高效剪板机
CN218958745U (zh) 一种电机维修用拆线装置
CN218612605U (zh) 一种焊接用升降平台
CN218946005U (zh) 一种带有进刀深度调节机构的弯折机
CN219427699U (zh) 印刷机支撑工装定位机构
CN213262703U (zh) 一种汽车身地毯安装定位装置
CN220560481U (zh) 一种钻孔机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