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62918U - 一种多层电枢绕组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层电枢绕组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62918U
CN212462918U CN202020981332.3U CN202020981332U CN212462918U CN 212462918 U CN212462918 U CN 212462918U CN 202020981332 U CN202020981332 U CN 202020981332U CN 212462918 U CN212462918 U CN 2124629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ot
stator
layer
branch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8133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俊勤
毕路
洪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ran Nanji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ran Nanji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ran Nanji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ran Nanji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8133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62918U/zh
Priority to CN202120151056.2U priority patent/CN2156464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629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62918U/zh
Priority to US17/335,107 priority patent/US11837929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28Layout of windings or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6Stator cores with slots for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1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arranged in slots
    • H02K3/1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arranged in slots with transposed conductors, e.g. twisted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3/00Specific asp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nd not covered by codes H02K2201/00 - H02K2211/00
    • H02K2213/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numerical values, ranges,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or similar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3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 H02K3/3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s or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 H02K3/345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s or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Windings For Motors And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层电枢绕组结构。所述多层电枢绕组结构包括一定子与一连续波绕组。所述定子具有多个定子槽,每一定子槽具有一轴向通道以及一长边开口,其中所述轴向通道沿所述定子的一径向方向具有一深度,所述长边开口沿所述定子的一轴向方向延伸。所述连续波绕组包括多层线圈层沿所述径向方向排列在每一定子槽的轴向通道中。当每一定子槽中的每一层线圈层连接至另一定子槽中的另一层线圈层时,所述每一层线圈层与所述另一层线圈层之间在深度方向的距离相差不超过一层。每一定子槽与每另一定子槽之间具有一节距数,而所述节距数等于所述电枢绕组结构的一极距,或所述极距的值减一,或是所述极距的值加一。

Description

一种多层电枢绕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层电枢绕组结构,特别是一种各层电枢绕组从定子槽的长边开口沿径向方向胀入所述定子槽,且各支路完全对称的多层电枢绕组结构。
背景技术
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下,电动汽车以其环保的要求作为优势来逐渐取代传统燃油车。其中,车用的驱动电机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比的需求。车用电机一般具有一环形定子与一转子,经由电机输出动力带动转子转动,使得转子在转动时相对定子上的导线以及电枢绕组形成磁场,进而在导线中产生电压。电机可经由提高定子的槽满率来提升其效率,而使用扁铜线做绕组来取代传统的圆铜线可进一步提高定子的槽满率。
然而,以CN207766054U专利为例,绕组排列在定子的各定子槽时,电枢绕组各并联支路始终只存在于每槽固定的层数上,导致各并联支路间不平衡,产生环流与不必要的损耗。此外,绕组端部跨越多层,可能造成漆包线折弯,使得绝缘失效。各支路在焊接时,绕组的焊接端存在大量焊点,加上漆包线去漆皮、定位、绝缘处理等焊接所需工艺步骤,会造成成本提高并增加失效的风险。以CN108347115A专利为例,虽解决了环流问题,但所述专利仍存在成本高,端部高度高且失效风险高的问题。此外,绕组仍具有过桥线且定子槽之间的节距变换多,不同并联支路连接时也相对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层电枢绕组结构,其中各并联支路对称并均匀分布在各定子槽的各层,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层电枢绕组结构,包括一定子与一连续波绕组。所述定子具有多个定子槽,且每一定子槽具有一轴向通道以及一长边开口。所述轴向通道沿所述定子的一径向方向具有一深度,且所述长边开口沿所述定子的一轴向方向延伸。所述连续波绕组从所述长边开口沿所述径向方向胀入所述定子槽,且所述连续波绕组包括多层线圈层。每一层线圈层沿所述径向方向排列在每一定子槽的轴向通道中,当每一定子槽中的每一层线圈层连接至另一定子槽中的另一层线圈层时,所述每一层线圈层与所述另一层线圈层之间在径向方向的距离相差不超过一层。每一定子槽与每另一定子槽之间具有一节距数,而所述节距数另可包括一短节距数、一整节距数、以及一长节距数。其中,所述整节距数等于所述电枢绕组结构的一极距,所述短节距数等于所述整节距数减一,所述长节距数等于所述整节距数加一。
根据本实用新型中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多个定子槽还包括一输入槽、至少一支路本体槽、至少另一支路本体槽以及一输出槽,其中所述输入槽与相邻的一支路本体槽之间可具有所述短节距数、所述整节距数或所述长节距数,所述至少一支路本体槽与所述至少另一支路本体槽之间可具有所述短节距数、所述整节距数或所述长节距数。所述多层线圈层另可组成一条支路或多条支路,每一条支路具有一输入段、一支路本体段以及一输出段,所述输入段穿设于所述输入槽,所述支路本体段穿设于所述至少一支路本体槽及所述至少另一支路本体槽,所述输出段穿设于所述输出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中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轴向通道另具有一第一侧墙、一第二侧墙以及一底墙,其中所述第一侧墙、所述第二侧墙以及所述底墙沿所述定子的所述轴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侧墙平行于所述第一侧墙,所述底墙连接所述第一侧墙以及所述第二侧墙。
根据本实用新型中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轴向通道另具有一绝缘件,所述绝缘件铺设于所述第一侧墙、所述第二侧墙以及所述底墙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中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轴向通道的所述长边开口具有一开口宽度,每一层线圈层由一扁铜线所绕成,所述扁铜线具有一最大线宽度,所述绝缘件具有一厚度,而所述长边开口大于所述最大线宽度加上0.2毫米并小于所述最大线宽度加上两倍所述绝缘件的所述厚度加上0.2毫米。
根据本实用新型中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轴向通道的所述第一侧墙具有一第一齿靴,所述第一齿靴具有一第一齿靴长度,所述第一齿靴长度小于所述绝缘件的厚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中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轴向通道的所述第二侧墙上具有一第二齿靴,所述第二齿靴具有一第二齿靴长度,所述第二齿靴长度小于所述厚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中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齿靴长度等于所述第二齿靴长度。
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所述多层电枢绕组结构的各并联支路对称并均匀分布在各定子槽的各层,每一条支路之间完全平衡,且每一条支路所穿设的层数相同以避免各支路之间产生环流。同时,任一条支路的每一层线圈层在各定子槽中互相连接时,所述每一层线圈层在深度方向的距离相差不超过一层,以避免因为深度方向的距离过大,造成扁铜线折弯或影响绝缘效果等问题。此外,电枢绕组成型完之后,可以从定子槽口沿所述径向方向推入槽内,并只有引出线需做焊接连接处理,不存在其他焊接处,大大减少了焊接点。
有关本实用新型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定子与定子槽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定子槽与内部线圈层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U相绕组的一条支路从第6槽进、第47 槽出,另一条支路从第6槽进、第12槽出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U相绕组的其中两条支路以波绕组的方式布线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定子;10-定子槽;102-第一侧墙;104-第二侧墙;106-底墙;110- 绝缘件;12-长边开口;120-第一齿靴;122-第二齿靴;14-连续波绕组; F-最大线宽度;H-开口宽度;h1-第一齿靴长度;h2-第二齿靴长度;L1, L2,L3,L4,L5,L6,L7,L8-线圈层;S1、S2、S3...S47、S48-槽数; T-厚度;W1、W2、W1'、W2'-支路输入段;W1o、W2o、W1'o、W2'o-支路输出段;X-轴向方向;Y-深度方向、径向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附图的方式显现出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其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本实用新型的组件可以以多个不同的方向来配置。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另外,附图仅为示意图,图中组件尺寸有可能为表示清晰而放大,并非按照正确比例。附图中也有可能以其他实施例或变动本实用新型结构配置,但不致影响权力范围。在说明书及后续的申请专利范围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组件。所属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理解,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后续的申请专利范围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及结构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括」是为一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括但不限定于」。此外,「耦接」或「连接」一词在此是包括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气或结构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连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所述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气/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二装置,或通过其他装置或连接手段间接地电气/结构连接至所述第二装置。因此,附图与文中描述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与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定子与定子槽的示意图,其中定子槽以定子的轴向为中心环状排列。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定子槽与内部线圈层的示意图,图中所示的线圈层在附图方向彼此分离。
所述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层电枢绕组结构,具有一定子1与一连续波绕组14。所述定子1具有多个定子槽10,每一定子槽10具有一轴向通道以及一长边开口12。所述轴向通道具有一第一侧墙102、一第二侧墙104 以及一底墙106。所述轴向通道另具有一绝缘件110,所述绝缘件110铺设于所述第一侧墙102、所述第二侧墙104以及所述底墙106上。所述轴向通道的所述第一侧墙102上具有一第一齿靴120,所述轴向通道的所述第二侧墙104上具有一第二齿靴122。
每一定子槽10的所述轴向通道沿所述定子1的轴向方向X延伸,且所述轴向通道沿所述定子1的径向方向Y具有一深度。所述轴向通道的所述长边开口12沿所述定子1的所述轴向方向X延伸,同样地,所述第一侧墙102、所述第二侧墙104以及所述底墙106沿所述定子1的所述轴向方向X延伸。所述第一侧墙102平行于所述第二侧墙104,且所述底墙106 连接所述第一侧墙102以及所述第二侧墙104。
所述连续波绕组14包括多层线圈层,而所述连续波绕组14从所述长边开口12沿所述径向方向Y胀入各定子槽10。所述连续波绕组14的每一层线圈层沿所述径向方向Y排列在每一定子槽10的轴向通道中。优选地,所述连续波绕组14具有为偶数层线圈层。于此实施例中,所述连续波绕组14以8层为例,但实施上不以此为限,需视实际需求而定。各定子槽 10内穿设有多层线圈层,各线圈层彼此之间不会互相接触,且每一定子槽10内的每一层线圈层与另一定子槽10内的另一层线圈连接时,两层线圈层之间在深度方向(也就是径向方向Y)的距离相差不超过一层。如图2所示,所述连续波绕组14的各线圈层可穿设在各定子槽10的轴向通道中的第1层(L1)、第2层(L2)、第3层(L3)、第4层(L4)、第5层(L5)、第6 层(L6)、第7层(L7)、或第8层(L8),且相邻轴向通道中链接的线圈层在深度方向(也就是径向方向Y)的距离相差不超过一层。各线圈层另可经由星型连接、三角连接等已知方式组成一条支路或多条支路并进而减少焊接点,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轴向通道的所述第一齿靴120的槽口具有一第一齿靴长度h1,所述第二齿靴122具有一第二齿靴长度h2。所述绝缘件具有一厚度T,而此实施例中的齿靴长度可略小于所述绝缘件的厚度T,方便绝缘材料固定在定子槽10的槽口。也就是说,所述第一齿靴长度h1可小于所述厚度T,所述第二齿靴长度h2也可小于所述厚度T。在此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靴长度h1等于所述第二齿靴长度h2,但实施上不以此为限。所述长边开口 12具有一开口宽度H,所述多层线圈层中,每一层线圈层由一扁铜线所绕成,且所述扁铜线具有一最大线宽度F。而所述长边开口宽度H需大于所述最大线宽度F加上0.2毫米并小于所述最大线宽度F加上两倍所述绝缘件的所述厚度T加上0.2毫米。也就是说,所述扁铜线与所述长边开口、所述绝缘件满足下列关系:
(F+0.2毫米)<H<(F+2T+0.2毫米)
所述连续波绕组14中,每一条支路均具有一输入段、一支路本体段以及一输出段,而所述多个定子槽可包括一输入槽、至少一支路本体槽、至少另一支路本体槽以及一输出槽。每一条支路的所述输入段穿设于所述输入槽,所述支路本体段穿设于所述至少一支路本体槽及所述至少另一支路本体槽,所述输出段穿设于所述输出槽。所述支路的穿设方式将于后续段落中详述。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多个定子槽,其中共有S槽与P极对。有关电枢绕组结构的槽数、极对数、相数的选择条件端视实际需求而定,于此不再赘述。在本领域中具有公知技艺的人可知,电枢绕组结构的极距(D) 等于槽数S除以极数(极数等于极对数的两倍,或是2×P),即:
D=S/(2×P)
每一定子槽10与每另一定子槽10之间具有一节距数G。而所述节距数G另可包括一短节距数A、一整节距数B、以及一长节距数C。其中,所述整节距数B等于所述极距D,所述短节距数A等于所述整节距B数减一,所述长节距数等于所述整节距数加一,即:
B=D;
A=B-1;
C=B+1。
其中所述输入槽与所述至少一支路本体槽之间具有所述短节距数A、所述整节距数B或所述长节距数C。同时,所述至少一支路本体槽与所述至少另一支路本体槽之间具有所述短节距数A、所述整节距数B或所述长节距数C。同时,所述至少另一支路本体槽与所述输出槽之间可具有所述短节距数A、所述整节距数B或所述长节距数C。本实施例中,所述另一支路本体槽与所述输出槽之间具有所述整节距数B,但实施上不在此限。本实施例中以48槽(S=48)、4极对数(P=4)、3相(例如U相、V相、W 相)为例,但实施上不在此限。本实施例中,所述极距D、所述槽数S、所述极对P、所述短节距数A、所述整节距数B以及所述长节距数C满足下列关系:
D=S/(2×P)=48/(2×4)=6
B=6;A=5;C=7
即本实施例中,极距D=6,整节距数B=6,短节距数A=5,长节距数C=7。
请一并参照图3与图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U相绕组其中一条支路从第6槽第1层进、第47槽第8层出,其中另一条支路从第6 槽第8层进、第12槽第1层出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U 相绕组的2条支路以波绕组的方式布线的示意图,其中可见图3所示的一条支路的完整绕组。
如图3所示,顶端S3、S4、S5、S6等代表本实施例中48槽的标号(例如S3为第3槽、S4为第4槽,以此类推),本实施例以U相绕组的4条支路为例,但实施上不在此限。此4条支路分别以W1、W2、W1’、W2’表示。以图3所示的U相绕组的W2支路为例,W2支路的所述输入段以实线黑色箭号为起点穿设在所述输入槽第6槽的第1层(在此,以S6L1表示,以此类推),并以W2标示所述输入段。接下来,所述支路本体段依照所述整节距数B=6穿设在所述支路本体槽第12槽第2层(S12L2)。接下来,W2 支路的所述支路本体段依照所述短节距数A=5、所述整节距数B=6或所述长节距数C=7穿设在下一个支路本体槽但不同的线圈层,如下所列:
(S12L2)–S18L1–S24L2–S29L1–S35L2–S41L1–S47L2–S6L3– S12L4–S18L3–S24L4–S29L3–S35L4–S41L3–S47L4–S6L5–S12L6– S18L5–S24L6–S29L5–S35L6–S41L5–S47L6–S6L7–S12L8–S18L7– S24L8–S29L7–S35L8–S41L7。
W2支路的所述支路本体段穿设在所述支路本体槽第41槽第7层 (S41L7)后即到达输出段,而所述输出段穿设在所述输出槽第47槽第8层 (S47L8、以虚线黑色箭号为终点),如图3的W2o所示。其中,W2支路穿设的各定子槽之间可具有所述短节距数A=5(例如支路本体槽S24到另一支路本体槽S29之间)、所述整节距数B=6(例如支路本体槽S29到另一支路本体槽S35之间)或所述长节距数C=7(例如支路本体槽S47到支路本体槽S6之间)。
以图3所示的U相绕组的W2’支路为例,W2’支路的所述输入段以实线黑色箭号为起点穿设在所述输入槽第6槽的第8层(S6L8),并以W2’标示所述输入段。接下来,所述支路本体段依照所述长节距数C=7穿设在所述支路本体槽第47槽第7层(S47L7)。接下来,W2’支路的所述支路本体段依照所述短节距数A=5、所述整节距数B=6或所述长节距数C= 7穿设在下一个支路本体槽但不同的线圈层,如下所列:
(S47L7)–S41L8–S35L7–S29L8–S24L7–S18L8–S12L7–S6L6– S47L5–S41L6–S35L5–S29L6–S24L5–S18L6–S12L5–S6L4–S47L3– S41L4–S35L3–S29L4–S24L3–S18L4–S12L3–S6L2–S47L1–S41L2– S35L1–S29L2–S24L1–S18L2。
W2’支路的所述支路本体段穿设在所述支路本体槽第18槽第2层 (S18L2)后即到达输出段,而所述输出段穿设在所述输出槽第12槽第1层 (S12L1、以虚线黑色箭号为终点),如图3的W2’o所示。其中,如同先前所述的W2支路,所述W2’支路穿设的各定子槽之间可具有所述短节距数A=5(例如支路本体槽S29到支路本体槽S24之间)、所述整节距数B =6(例如支路本体槽S47到支路本体槽S41之间)或所述长节距数C=7 (例如支路本体槽S6到S47支路本体槽之间)。与W2支路不同的是,W2’支路的穿设的顺序大致上相反于W2支路的的顺序,即W2支路所述输入段到所述支路本体段到所述输出段大致上从低槽数穿设到高槽数(例如从S6 穿设S12,再穿设到S18、S24,逐渐到S47),而W2’支路的所述输入段到所述支路本体段到所述输出段大致上从高槽数穿设到低槽数(例如从S6 穿设到S47,再穿设到S41、S35,逐渐到S12)。以此方式穿设,W2支路与W2’支路可以互相对称,避免产生环流。
同样地,U相绕组的另外两条支路(W1,W1’)可以经由相似的方式穿设在定子槽10。为求整洁,在此不再绘制,仅以下列文字描述。
W1支路的所述输入段穿设在所述输入槽第5槽的第1层(S5L1),并以W1标示所述输入段。接下来,所述支路本体段依照所述整节距数B=6 穿设在所述支路本体槽第11槽第2层(S11L2)。接下来,W1支路的所述支路本体段依照所述短节距数A=5、所述整节距数B=6或所述长节距数 C=7穿设在下一个支路本体槽但不同的线圈层,如下所列:
(S11L2)–S17L1–S23L2–S30L1–S36L2–S42L1–S48L2–S5L3–S11L4–S17L3–S23L4–S30L3–S36L4–S42L3–S48L4–S5L5–S11L6– S17L5–S23L6–S30L5–S36L6–S42L5–S48L6–S5L7–S11L8–S17L7– S23L8–S30L7–S36L8–S42L7。
W1支路的所述支路本体段穿设在所述支路本体槽第42槽第7层 (S42L7)后即到达输出段,而所述输出段穿设在所述输出槽第48槽第8层 (S48L8),如图3的W1o所示。
W1’支路的所述输入段穿设在所述输入槽第5槽的第8层(S5L8),并以W1’标示所述输入段。接下来,所述支路本体段依照所述短节距数A= 5穿设在所述支路本体槽第48槽第7层(S48L7)。接下来,W1’支路的所述支路本体段依照所述短节距数A=5、所述整节距数B=6或所述长节距数C=7穿设在下一个支路本体槽但不同的线圈层,如下所列:
(S48L7)–S42L8–S36L7–S30L8–S23L7–S17L8–S11L7–S5L6– S48L5–S42L6–S36L5–S30L6–S23L5–S17L6–S11L5–S5L4–S48L3– S42L4–S36L3–S30L4–S23L3–S17L4–S11L3–S5L2–S48L1–S42L2– S36L1–S30L2–S23L1–S17L2。
W1’支路的所述支路本体段穿设在所述支路本体槽第17槽第2层 (S17L2)后即到达输出段,而所述输出段穿设在所述输出槽第11槽第1层 (S11L1),如图3的W1’o所示。同样地,W1’支路的穿设顺序大致上相反于W1支路的穿设顺序,即W1支路所述输入段到所述支路本体段到所述输出段大致上从低槽数穿设到高槽数(例如从S5穿设S11,再穿设到S17、S23,逐渐到S42),而W1’支路的所述输入段到所述支路本体段到所述输出段大致上从高槽数穿设到低槽数(例如从S5穿设到S48,再穿设到S42、 S36,逐渐到S17)。以此方式穿设,W1支路与W1’支路可以互相对称,避免产生环流。
请参照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U相绕组的2条支路(W1,W2) 以波绕组的方式布线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顶端S1…S4代表本实施例中48槽的标号(例如S1为第1槽、S2为第2槽,以此类推),第一排垂直线表示各槽的第1层到第4层(L1、L2、L3、L4),第二排垂直线表示各槽的第5层到第8层(L5、L6、L7、L8)。W1支路从S5L1输入,依序穿设在前述的各槽,最后从S48L8输出,如图4的W1o所示。W2支路从S6L1输入,依序穿设在前述的各槽,最后从S47L8输出,如图4的W2o所示。
关于各支路的输入段的设计,如下详述:W2支路的所述输入段(穿设在输入槽S6L1)到所述支路本体段的第一个支路本体槽(S12L2)具有整节距数B=6。W2’支路的所述输入段(穿设在输入槽S6L8)到所述支路本体段的第一个支路本体槽(S47L7)具有长节距数C=7。W1支路的所述输入段(穿设在输入槽S5L1)到所述支路本体段的第一个支路本体槽(S11L2)具有整节距数B=6。W1’支路的所述输入段(穿设在输入槽S5L8)到所述支路本体段的第一个支路本体槽(S48L7)具有短节距数A=5。也就是说,各支路的所述输入槽与相邻的一支路本体槽之间具有所述短节距数A、所述整节距数B或所述长节距数C。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U相绕组的4条支路W1、W1’、W2、W2’可穿设在第5槽、第6槽、第11槽、第12槽、第17槽、第18槽、第23槽、第24槽、第29槽、第30槽、第35槽、第36槽、第41槽、第42槽、第47槽、第48槽,并填满上述定子槽10的第1层到第8层。在此实施例中,所述3相绕组中的V相绕组、W向绕组也能够以同样方式穿设在相邻U相绕组的多个定子槽10中。例如V相绕组的4条支路W1、W1’、W2、 W2’可穿设在第7槽、第8槽、第13槽、第14槽、第19槽、第20槽、第25槽、第26槽、第31槽、第32槽、第37槽、第38槽、第43槽、第44槽、第1槽、第2槽,并填满上述定子槽10的第1层到第8层。W 相绕组的4条支路W1、W1’、W2、W2’可穿设在第9槽、第10槽、第15 槽、第16槽、第21槽、第22槽、第27槽、第28槽、第33槽、第34 槽、第39槽、第40槽、第45槽、第46槽、第3槽、第4槽,并填满上述定子槽10的第1层到第8层。
以此方式穿设,本实施例的3相绕组的4条支路填满定子1共48槽的第1层到第8层,其中每一条支路之间必须完全平衡。因此,每一条支路所穿设的层数必须相同。以U相绕组的4条支路W1、W1’、W2、W2’为例,W2支路穿设在4个L1层(S6、S18、S29、S41),则W2’支路必须穿设在4个L1层(S12、S24、S35、S47),W1支路必须穿设在4个L1层(S5、 S17、S30、S42),W1’支路必须穿设在4个L1层(S11、S23、S36、S48)。此外,每一条支路必须经过相同数量的每极每相槽数。其中,每极每相槽数等于所述槽数除以所述极数,再除以所述相数。在此实施例中,每极每相槽数等于所述槽数(S=48)除以所述极数(2×P=8),再除以所述相数 (3相)。也就是说,每极每相槽数=48÷8÷3=2,然而实施上不在此限,所述极数需视应用环境等实务操作因素调整。当每一条支路所穿设的层数相同、且每一条支路经过相同数量的每极每相槽数时,每路并联支路都均匀经过每极每相各存在相位差的槽,同时均匀分布于各层,使各支路完全对称,而可避免产生环流。再者,任一条支路的每一层线圈层在各定子槽10中互相连接时,一定子槽10的一层线圈连接到下一定子槽10 的另一层线圈层在深度方向的距离相差不超过一层(例如W2支路的S18L1 层连接到S24L2层仅相差一层),以避免扁铜线折弯或影响绝缘效果。此外,以此实施例共48槽、4极对数(P=4)、3相4条支路为例,各支路共有1输入段与1输出段,因此共有3×4×2=24根线头需做焊接处理,以达成1、2、4路并联的路数与各式连接方式(例如星型连接、三角连接) 的变换。例如,位在W1、W1o、W2、W2o、W1’、W1’o、W2’、W2’o的输入段或输出段的端点可形成一路并联支路,又例如其中U相的W2’o、V相的W2’o的输出段的端点与W相的W2’o的输出段的端点可焊接形成星型连接。
然而,实务上的支路数、焊接线头数、相数、极对数与槽数均可依实际需求调整,实施上不在此限。并联的路数为任意可允许的最大并联支路数级以下,且任意槽数、极数配合均适用。此外,电枢绕组成型完之后,可以从定子槽10的长边开口12沿所述径向方向Y展开或推入轴向通道内,再以各支路的输出段的一端点做为引出线做焊接处理,大大减少了焊接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多层电枢绕组结构,具有一极距,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定子,具有多个定子槽,每一定子槽具有一轴向通道以及一长边开口,其中所述轴向通道沿所述定子的一径向方向具有一深度,所述长边开口沿所述定子的一轴向方向延伸;
一连续波绕组,包括多层线圈层,每一层线圈层沿所述径向方向排列在每一定子槽的轴向通道中;
其中每一定子槽中的每一层线圈层连接至另一定子槽中的另一层线圈层时,所述每一层线圈层与所述另一层线圈层之间在深度方向的距离相差不超过一层;
其中所述连续波绕组从所述长边开口沿所述径向方向胀入所述定子槽;
其中每一定子槽与每另一定子槽之间具有一短节距数为A、一整节距数为B及一长节距数为C,所述极距为D,其满足下列关系:
B=D;
A=B-1;
C=B+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电枢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定子槽还包括一输入槽、至少一支路本体槽、至少另一支路本体槽以及一输出槽,其中所述输入槽与相邻的一支路本体槽之间具有所述短节距数A、所述整节距数B或所述长节距数C,所述至少一支路本体槽与所述至少另一支路本体槽之间具有所述短节距数A、所述整节距数B或所述长节距数C;
所述多层线圈层另可组成一条支路或多条支路,每一条支路具有一输入段、一支路本体段以及一输出段,所述输入段穿设于所述输入槽,所述支路本体段穿设于所述至少一支路本体槽及所述至少另一支路本体槽,所述输出段穿设于所述输出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电枢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通道另具有一第一侧墙、一第二侧墙以及一底墙,其中所述第一侧墙、所述第二侧墙以及所述底墙沿所述定子的所述轴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侧墙平行于所述第二侧墙,所述底墙连接所述第一侧墙以及所述第二侧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电枢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通道另具有一绝缘件,所述绝缘件铺设于所述第一侧墙、所述第二侧墙以及所述底墙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层电枢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通道的所述长边开口具有一开口宽度H,每一层线圈层由一扁铜线所绕成,所述扁铜线具有一最大线宽度F,所述绝缘件具有一厚度T,其满足下列关系:
(F+0.2毫米)<H<(F+2T+0.2毫米)。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层电枢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通道的所述第一侧墙上具有一第一齿靴,所述第一齿靴具有一第一齿靴长度,所述绝缘件具有一厚度T,所述第一齿靴长度小于所述厚度T。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层电枢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通道的所述第二侧墙上具有一第二齿靴,所述第二齿靴具有一第二齿靴长度,所述第二齿靴长度小于所述厚度T。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层电枢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靴长度等于所述第二齿靴长度。
CN202020981332.3U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多层电枢绕组结构 Active CN2124629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81332.3U CN212462918U (zh)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多层电枢绕组结构
CN202120151056.2U CN215646424U (zh) 2020-06-02 2020-06-02 电枢绕组结构、定子及电机
US17/335,107 US11837929B2 (en) 2020-06-02 2021-06-01 Electric machine, stator assembly, and winding arrangement provided there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81332.3U CN212462918U (zh)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多层电枢绕组结构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51056.2U Division CN215646424U (zh) 2020-06-02 2020-06-02 电枢绕组结构、定子及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62918U true CN212462918U (zh) 2021-02-02

Family

ID=7447862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51056.2U Active CN215646424U (zh) 2020-06-02 2020-06-02 电枢绕组结构、定子及电机
CN202020981332.3U Active CN212462918U (zh)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多层电枢绕组结构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51056.2U Active CN215646424U (zh) 2020-06-02 2020-06-02 电枢绕组结构、定子及电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837929B2 (zh)
CN (2) CN215646424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17776A (zh) * 2021-07-12 2021-10-19 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定子组件和电机
CN114050674A (zh) * 2021-10-29 2022-02-15 凯博易控车辆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扁线电机的波绕组结构
WO2022228999A1 (de) * 2021-04-29 2022-11-03 Valeo Eautomotive Germany Gmbh Elektrische maschine und stator hierfür mit verbesserter anordnung von leitern einer statorwicklung
WO2023001295A1 (zh) * 2021-07-23 2023-01-26 蔚然(南京)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扁线波绕线、多相电机及三相电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54374B2 (ja) * 2017-12-14 2021-10-27 株式会社アイシン ステータ
US11855498B2 (en) * 2020-11-19 2023-12-26 Atieva, Inc. Patterns for balanced stator windings in electric motor
DE102022204816A1 (de) * 2022-05-17 2023-11-23 Zf Friedrichshafen Ag Leistungserzeugende Komponente einer elektrischen Maschine und Wellenwicklung
DE102022208042A1 (de) * 2022-08-03 2024-02-08 Zf Friedrichshafen Ag Wicklung, Wicklungsanordnung und Komponente für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WO2024054859A1 (en) 2022-09-06 2024-03-14 Harbinger Motors Inc. Fractional-slot-winding motors and electrical vehicles comprising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94411B2 (ja) 2000-04-13 2007-03-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DE10362345B3 (de) 2002-05-15 2018-01-25 Remy Inc. Wicklungen aus rechtwinkligen Kupferhaarnadeln in mehreren Sätzen für elektrische Maschinen
US7622843B2 (en) 2006-06-12 2009-11-24 Rerry International, Inc. Terminals and connections between multi-set segmented hairpin windings
JP5331160B2 (ja) * 2011-05-18 2013-10-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コイル固定部材、および、回転電機
US10326326B2 (en) 2016-09-30 2019-06-18 Faraday & Future Inc. IPM machine with specialized winding for automotive electric vehicles
CN207766054U (zh) 2017-12-29 2018-08-24 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扁铜线绕组排布结构和定子、转子、电机
CN108347115A (zh) 2018-03-30 2018-07-31 华域汽车电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扁铜线波绕组电枢绕组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28999A1 (de) * 2021-04-29 2022-11-03 Valeo Eautomotive Germany Gmbh Elektrische maschine und stator hierfür mit verbesserter anordnung von leitern einer statorwicklung
CN113517776A (zh) * 2021-07-12 2021-10-19 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定子组件和电机
WO2023001295A1 (zh) * 2021-07-23 2023-01-26 蔚然(南京)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扁线波绕线、多相电机及三相电机
CN114050674A (zh) * 2021-10-29 2022-02-15 凯博易控车辆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扁线电机的波绕组结构
CN114050674B (zh) * 2021-10-29 2023-12-15 凯博易控车辆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扁线电机的波绕组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376680A1 (en) 2021-12-02
CN215646424U (zh) 2022-01-25
US11837929B2 (en) 2023-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462918U (zh) 一种多层电枢绕组结构
US11323000B2 (en) Motor, stator module and coil winding method thereof
US11271446B2 (en) Stator winding method and stator core winding
WO2021237991A1 (zh) 扁线定子组件及电机
TWI815630B (zh) 定子、扁線電機、動力總成和車輛
US9240707B2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CN106849435B (zh) 旋转电机
WO2023185367A1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其应用的电机
WO2019228454A1 (zh) 定子组件及电机
US20220140683A1 (en) Winding structure for electric motor and electric motor
WO2022156815A1 (zh) 插针绕组式定子及电机
CN215300307U (zh) 扁线绕组结构及包括其的定子及电机
WO2024041226A1 (zh) 六极五十四槽扁铜线电机三支路平衡绕组及其使用方法
JP5845931B2 (ja) セグメントコイル、ステータ及びセグメントコイルの製造方法、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JP2016101031A (ja) 三相モータのステータ
WO2019228464A1 (zh) 定子组件以及电机
CN114552812A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其应用的电机
CN114629263A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其应用的电机
JP2019009962A (ja) 三相モータの結線構造、結線方法及び三相モータ
CN112751438A (zh) 一种新型短距绕组的定子及电机
CN112332564A (zh) 一种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7720862U (zh) 一种电机扁线定子以及电机
CN214543852U (zh) 一种电机定子绕组、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7956809U (zh) 分数槽绕组结构及分数槽电机
CN113098175B (zh) 扁线电机定子绕组及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2 Gangcheng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46

Patentee after: WEIRAN (NANJING) POWER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2 Gangcheng Road, Longtan Town, Qixia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46

Patentee before: WEIRAN (NANJING) POWER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