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56893U - 一种蓄热式焚烧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蓄热式焚烧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56893U
CN212456893U CN202020824165.1U CN202020824165U CN212456893U CN 212456893 U CN212456893 U CN 212456893U CN 202020824165 U CN202020824165 U CN 202020824165U CN 212456893 U CN212456893 U CN 2124568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rnace body
explosion
valve
valve body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2416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翠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neng (Tianjin) therm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张翠玲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张翠玲 filed Critical 张翠玲
Priority to CN20202082416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568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568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568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cineration Of Was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蓄热式焚烧炉,包括炉体、燃烧器、燃烧室、燃气管、蓄热室和切换阀,所述燃烧器连接于炉体的顶端,且该燃烧器的输出端穿过炉体的内顶壁,所述燃气管的输出端连接于燃烧器的输入端,所述燃烧室设置于炉体的内腔内,所述蓄热室设置为多组,且多组蓄热室呈环形布设于炉体内,多组所述蓄热室位于燃烧室的下方,所述切换阀转动连接于炉体的底部,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高效实用,通过在炉体内呈环状布设多组蓄热室,使得废气焚烧时产生的热量同步且均匀的传递给蓄热体,实现热量的高效传递,同时,利用切换阀能够实现各蓄热室蓄热、进气、吹扫和排气的处理过程,有效提高废气焚烧的效率和蓄热体的使用寿命,故实用性较强。

Description

一种蓄热式焚烧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焚烧炉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热式焚烧炉。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因此,只有采用环保的生产工艺和废物处理手段才能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共同繁荣和发展,其中绝大部分工业生产中都会产生污染物和有害气体,如果这些气体不经过处理就排放到自然界中,不仅会危害到了人们的健康,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因此推行高效环保的废气处理技术成为重中之重。其中蓄热式焚烧炉作为一种低耗高效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医药等行业散发的有害气体净化和处理,而近些年有关于蓄热式焚烧炉的创新技术,也是不胜枚举,例如,申请日为2018.07.23,公开号为 CN208750741U,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蓄热式焚烧炉及焚烧炉”的中国专利中,也公开了一种新型蓄热式焚烧炉,但是,前述专利在使用过程中,与进气端相连的蓄热室中的蓄热体因长时间接触进入炉体内的废气,其蓄热温度小于与排气端相连的蓄热室中蓄热体的蓄热温度,长时间处于这种工作状态下会造成两组蓄热室中的蓄热体蓄热温度不均匀,影响焚烧炉内的温度,因此影响蓄热式焚烧炉对废气处理效果,进而降低其工作效率和其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简单实用,将多组蓄热室呈环状布设于炉体内,增大废气的焚烧空间,使在燃烧室中的废气燃烧更充分,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能够对所有蓄热室中的蓄热体进行加热,使各组蓄热室中的蓄热体均匀蓄热,同时炉体内部的蓄热室能够通过切换阀进行转换,使阀体内部进气仓、吹扫仓和排气仓与蓄热室相通,进而使得每个蓄热室均能实现对废气的加热、吹扫和排出的处理过程,确保每一个蓄热室的蓄热温差不会过大,具有较好的废气处理能力的蓄热式焚烧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蓄热式焚烧炉,包括炉体、燃烧器、燃烧室、燃气管、蓄热室和切换阀,所述燃烧器连接于炉体的顶端,且该燃烧器的输出端穿过炉体的内顶壁,所述燃气管的输出端连接于燃烧器的输入端,所述燃烧室设置于炉体的内腔内,所述蓄热室设置为多组,且多组蓄热室呈环形布设于炉体内,多组所述蓄热室位于燃烧室的下方,所述切换阀转动连接于炉体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蓄热室内设置多组蓄热体,所述蓄热体上开设多组蜂窝状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切换阀包括阀壳、阀体、进气管、吹扫管、排气管和驱动装置,所述阀壳连接于炉体的底部,所述阀体相配合转动连接于阀壳的内腔,所述进气管的输出口、吹扫管的输出口和排气管的输入口分别连通于阀壳上,所述驱动装置连接于炉体上,且该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于阀体的输入端。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内依次开设进气仓、吹扫仓和排气仓,所述进气仓的输入口、吹扫仓的输入口和排气仓的输出口均开设于阀体的圆弧形工作面上,所述进气仓用于阀体进气时与进气管相对应,所述吹扫仓用于阀体吹扫时与吹扫管相对应,所述排气仓用于阀体排气时与排气管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仓的输出口、吹扫仓的输出口和排气仓的输入口呈环形且间隔布设于阀体的顶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气动执行器、连杆、棘轮、棘爪和第一弹簧,所述气动执行器的底端连接于炉体上,且该气动执行器的活塞杆输出端铰接于连杆的一端,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棘轮的轴心处,所述棘轮连接于阀体的底部,所述棘爪铰接于连杆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始端连接于棘爪上,其末端连接于连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上设置多组防爆门。
进一步地,所述防爆门包括防爆门框、滑杆、防爆门盖、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弹簧,所述防爆门框连接于炉体上,所述滑杆竖直连接于防爆门框上,所述防爆门盖滑动套设于滑杆上,且该防爆门盖的结构与防爆门框的结构相配合,所述第一密封圈相配合套设于防爆门盖上,所述第二弹簧套设于滑杆上,且其一端与滑杆的顶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上还设置一检修门。
进一步地,所述检修门包括检修门框、检修门盖和第二密封圈,所述检修门框连接于炉体上,所述检修门盖连接于检修门框上,且该检修门框的结构与检修门盖的结构相配合,所述第二密封圈连接于检修门框上。
进一步地,所述吹扫管的输入口连接一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上还连接一截止阀。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高效实用,通过在炉体内呈环状布设多组蓄热室,增大了废气的燃烧空间,使得废气燃烧更充分,废气焚烧时所产生的热量能够同步且均匀的传递给蓄热室中的蓄热体,实现蓄热体的均匀蓄热,同时,利用驱动装置带动切换阀,使得进气仓能够连续将废气送入各组蓄热室当中进行处理,吹扫仓将空气连续送至蓄热室进行吹扫,并将处理完成的气体通过排气仓不断排出炉外,进而使得各蓄热室均能够实现对废气的加热、吹扫和排出处理,由于各组蓄热室均连续经历相同蓄热和放热的过程,使得蓄热室之间的蓄热温差不会过大,确保该装置能够对废气有较好的处理效果,故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蓄热室的布设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阀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防爆门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检修门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燃烧器、气动执行器和风机与控制器之间的电性连接关系框图。
图中:炉体1,燃烧器2,燃烧室3,燃气管4,蓄热室5,蓄热体51,切换阀6,阀壳61,阀体62,进气仓621,吹扫仓622,排气仓623,进气管63,吹扫管64,排气管65,驱动装置66,气动执行器661,连杆662,棘轮663,棘爪664,第一弹簧665,防爆门7,防爆门框71,滑杆72,防爆门盖73,第一密封圈74,第二弹簧75,检修门8,检修门框81,检修门盖82,第二密封圈83,风机9,截止阀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8所示,一种蓄热式焚烧炉,包括炉体1、燃烧器2、燃烧室 3、燃气管4、蓄热室5和切换阀6,燃烧器2连接于炉体1的顶端,且该燃烧器2的输出端穿过炉体1的内顶壁,燃气管4的输出端连接于燃烧器2的输入端,燃烧室3设置于炉体1的内腔内,蓄热室5设置为多组,且多组蓄热室5呈环形布设于炉体1内,多组蓄热室5位于燃烧室3的下方,切换阀6转动连接于炉体1的底部,通过呈环形设置多组蓄热室5,增大废气的燃烧空间,并使得燃烧室3中的废气燃烧更充分,焚烧过程中更好的将其产生的热量传递给蓄热室5中蓄热体51,保证每组蓄热体51能够不断的进行蓄热,同时,利用切换阀6的切换功能,使得阀体6将内部的气体送至蓄热室 5中,能够在炉体1内对废气进行加热和焚烧,并利用切换阀6将焚烧后的气体排出炉外,从而实现废气的焚烧处理。
进一步地,蓄热室5内设置多组蓄热体51,蓄热体51上开设多组蜂窝状通孔,通过开设多组蜂窝状通孔,增大蓄热体51与蓄热室5中废气的接触面积,提高废气的处理效果。
进一步地,切换阀6包括阀壳61、阀体62、进气管63、吹扫管64、排气管65和驱动装置66,阀壳61连接于炉体1的底部,阀体62相配合转动连接于阀壳61的内腔,进气管63的输出口、吹扫管64的输出口和排气管 65的输入口分别连通于阀壳61上,驱动装置66连接于炉体1上,且该驱动装置66的输出端连接于阀体62的输入端,因为阀体62相配合转动连接于阀壳61的内腔中,确保阀体62在转动过程具有良好的气密性,使其使用时阀体62内部的气体不发生泄露,同时,经进气管63进入的废气和吹扫管64 中的用于吹扫的空气经阀体62送至蓄热室5中,炉体1内的蓄热室5和燃烧室3会对废气进行加热和燃烧处理,使其氧化分解成无害气体,由阀体62 将处理完成的气体输送至排气管65中,再通过排气管65排出。
进一步地,阀体62内依次开设进气仓621、吹扫仓622和排气仓623,进气仓621的输入口、吹扫仓622的输入口和排气仓623的输出口均开设于阀体62的圆弧形工作面上,进气仓621用于阀体62进气时与进气管63相对应,吹扫仓622用于阀体62吹扫时与吹扫管64相对应,排气仓623用于阀体62排气时与排气管65相对应,通过在阀体62内分别开设进气仓621、吹扫仓622和排气仓623,使得进入的废气、吹扫用的空气和处理完的气体在输送和排除时相互独立,不会互相影响和干涉,避免出现气体掺杂的现象,在阀体62旋转过程中,当位于阀体62上的进气仓621输入端与进气管63 的输出口相对应时,进气管63会将待处理的废气输送至进气仓621中,再由进气仓621的输出口将气体输送至蓄热室5中进行加热和焚烧;同理,当位于阀体62上的吹扫仓622输入端与吹扫管64的输出口相对应时,吹扫管 64会将吹扫用的空气输送至吹扫仓622中,再由吹扫仓622的输出口将空气输送至蓄热室5中对蓄热室5内残留的废气进行吹扫,防止影响后期废气的处理;当位于阀体62上的排气仓623的输出口与排气管65的输入口相对应时,排气仓623会将处理完成的气体输送至排气管65中,再由排气管65将气体排出或排入到其他设备中。
进一步地,进气仓621的输出口、吹扫仓622的输出口和排气仓623的输入口呈环形且间隔布设于阀体62的顶壁上,在阀体62连续旋转的过程中,蓄热室5通过进气仓621的输出口、吹扫仓622输出口和排气仓623输出口分别与进气仓621、吹扫仓622和排气仓623相连通,并将废气和空气分别从进气仓621的输出口、吹扫仓622输出口送至蓄热室5中,再将处理完成的气体由蓄热室5排至排气仓623中,从而达到了气体交换的目的。
进一步地,驱动装置66包括气动执行器661、连杆662、棘轮663、棘爪664和第一弹簧665,气动执行器661的底端连接于炉体1上,且该气动执行器661的活塞杆输出端铰接于连杆662的一端,连杆662的另一端铰接于棘轮663的轴心处,棘轮663连接于阀体62的底部,棘爪664铰接于连杆662上,第一弹簧665的始端连接于棘爪664上,其末端连接于连杆662上驱动装置66包括气动执行器661、连杆662、棘轮663、棘爪664和第一弹簧665,气动执行器661的底端连接于炉体1上,且该气动执行器661的活塞杆输出端铰接于连杆662的一端,连杆662的另一端铰接于棘轮663的轴心处,棘轮663连接于阀体62的底部,棘爪664铰接于连杆662上,第一弹簧665的始端连接于棘爪664上,其末端连接于连杆662上,当气动执行器661的活塞杆输出端伸长时,其输出端带动与其连接的棘爪664和连杆 662运动,其中棘爪664拨动棘轮663发生转动,连杆662沿其与棘轮663 的铰点发生转动,当气动执行器661活塞杆的输出端收缩时,其活塞杆输出端带动连杆662恢复至原位,连杆662带动与其相连接的棘爪664回复置原位,并卡入棘轮663的另一组齿槽中,进而使得驱动装置66带动切换阀6发生转动。
进一步地,炉体1上设置多组防爆门7,防止蓄热式焚烧炉内部发生气体爆炸和压强过高而影响废气处理,并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防爆门7包括防爆门框71、滑杆72、防爆门盖73、第一密封圈74和第二弹簧75,防爆门框71连接于炉体1上,滑杆72竖直连接于防爆门框71上,防爆门盖73滑动套设于滑杆72上,且该防爆门盖73的结构与防爆门框71的结构相配合,第一密封圈74相配合套设于防爆门盖73 上,第二弹簧75套设于滑杆72上,且其一端与滑杆72的顶端相连接,当炉体1内部发生气体爆炸或压强过大时,产生的冲击波和气压会推动防爆门盖73沿滑杆72上滑动,使得防爆门框71和防爆门盖73相分离,进而实现对炉体1内的气压的释放,泄压完成后防爆门盖73能够自动沿滑杆72重新与防爆门框71闭合,防爆门7的使用避免强压损害炉体1,或造成安全事故,提高其使用的安全性,同时,滑杆72顶端连接的第二弹簧75的弹性作用能够对防爆门盖73起到一定缓冲作用。
进一步地,炉体1上还设置一检修门8,用于炉体1内部结构的检修和零部件的更换。
进一步地,检修门8包括检修门框81、检修门盖82和第二密封圈83,检修门框81连接于炉体1上,检修门盖82连接于检修门框81上,且该检修门框81的结构与检修门盖82的结构相配合,第二密封圈83连接于检修门框81上,通过在炉体1上开设检修门8,方便设备的检修,同时,检修门框81的结构与检修门盖82的结构相配合,并加设第二密封圈83,进一步保证炉体1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吹扫管64的输入口连接一风机9,通过利用风机9,能够提供用于吹扫的空气,使其能够吹扫出残留在蓄热式焚烧炉内蓄热室5中的废气,使废气处理的更完全,同时,用于吹扫的空气中的氧气也会起到了一定的助燃作用。
进一步地,进气管63上还连接一截止阀10,既可以控制进气管63的开关,又能够调节进入炉体1内的废气流量。
另外,上述所涉及的切换阀6的阀壳61采用螺栓连接固定在炉体1底部,检修门盖82同样采用螺栓固定在炉体1上,防爆门框71和检修门框81 可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炉体1上,第一密封圈74和第二密封圈83可采用金属密封圈,且本装置所处理的废气为有机废气;其中燃烧器2、风机 9和气动执行器661与该蓄热式焚烧炉的控制器之间的具体电性连接方式、电性连接结构和控制原理均属于本领域的现有技术;且蓄热体51、气动执行器661、风机9和截止阀10的工作原理和具体结构均属于本技术领域现有技术,本申请未对其进行改进,故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高效实用,通过在炉体1内呈环状布设多组蓄热室5,增大废气的燃烧空间,能够将废气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同步且均匀的传递给蓄热室5中的蓄热体51,实现热量的高效传递与利用,同时,利用驱动装置66带动切换阀6,使得每个蓄热室5均能对废气进行加热和吹扫处理,且每组蓄热体51的蓄热温差相别不大,有效提高废气焚烧的焚烧效果和蓄热体51使用寿命,进而提高其实用性,且该装置检修方便,安全可靠,其具体的操作过程如下所示:
1、操作人员对蓄热式焚烧炉进行检查,检查各部分气密性是否良好,检查完毕之后依次启动风机9、气动执行器661和燃烧器2,燃烧室3中的燃烧器2开始对炉体1内的蓄热体51进行预热;
2、打开进气管63上的截止阀10,阀体62在旋转过程中,当位于阀体 62上的进气仓621输入端与进气管63的输出口相对应时,进气管63会将待处理的废气输送至进气仓621中,再由进气仓621的输出口将气体输送至蓄热室5中,蓄热式中的蓄热体51会对进入的废气进行加热,同时,炉体1 内的燃烧室3中的燃烧器2对进入废气进行焚烧;同理,当位于阀体62上的吹扫仓622输入端与吹扫管64的输出口相对应时,吹扫管64会将吹扫用的空气输送至吹扫仓622中,再由吹扫仓622的输出口将空气输送至蓄热室 5中,并对对蓄热室5内和蓄热体51蜂窝状通孔内残留的废气进行吹扫,使其进入燃烧室3内进行焚烧,并将焚烧处理完成的气体吹出蓄热室5,当位于阀体62上的排气仓623的输出口与排气管65的输入口相对应时,排气管 65会将处理完成的气输送至排气管65中,再由排气管65将气体排出或排入到其他设备中;
在蓄热室5对废气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驱动装置66中气动执行器661 的活塞杆伸长时,其输出端带动与其连接的棘爪664和连杆662运动,其中棘爪664拨动棘轮663发生转动,连杆662沿其与棘轮663的铰点发生转动,进而带动与棘轮663连接的阀体62转动,使得阀体62顶端的进气仓621的输出口、吹扫仓622的输出口和排气仓623的输入口分别与各个蓄热室5相连通,实现废气的进入、蓄热室5内部的吹扫和处理完成的气体的排放,当气动执行器661活塞杆输出端收缩时,其输出端带动连杆662恢复至原位,连杆662带动与其相连接的棘爪664回复置原位,并卡入棘轮663的另一组齿槽中,进而使得驱动装置66带动阀体62发生转动,使得每个蓄热室5底部的进气入口、吹扫入口和排气出口进行连续切换,进而使得每个蓄热室5 均能够实现进气、吹扫和排气的处理过程;
3、待废气处理完成之后,依次关闭进气管63上的截止阀10和风机9,并关闭炉体1上的燃烧器2,待装置冷却后,打开检修门8对装置内部进行检修和清理,完成废气处理。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蓄热式焚烧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燃烧器(2)、燃烧室(3)、燃气管(4)、蓄热室(5)和切换阀(6),所述燃烧器(2)连接于炉体(1)的顶端,且该燃烧器(2)的输出端穿过炉体(1)的内顶壁,所述燃气管(4)的输出端连接于燃烧器(2)的输入端,所述燃烧室(3)设置于炉体(1)的内腔内,所述蓄热室(5)设置为多组,且多组蓄热室(5)呈环形布设于炉体(1)内,多组所述蓄热室(5)位于燃烧室(3)的下方,所述切换阀(6)转动连接于炉体(1)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式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室(5)内设置多组蓄热体(51),所述蓄热体(51)上开设多组蜂窝状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式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6)包括阀壳(61)、阀体(62)、进气管(63)、吹扫管(64)、排气管(65)和驱动装置(66),所述阀壳(61)连接于炉体(1)的底部,所述阀体(62)相配合转动连接于阀壳(61)的内腔,所述进气管(63)的输出口、吹扫管(64)的输出口和排气管(65)的输入口分别连通于阀壳(61)上,所述驱动装置(66)连接于炉体(1)上,且该驱动装置(66)的输出端连接于阀体(62)的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蓄热式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62)内依次开设进气仓(621)、吹扫仓(622)和排气仓(623),所述进气仓(621)的输入口、吹扫仓(622)的输入口和排气仓(623)的输出口均开设于阀体(62)的圆弧形工作面上,所述进气仓(621)用于阀体(62)进气时与进气管(63)相对应,所述吹扫仓(622)用于阀体(62)吹扫时与吹扫管(64)相对应,所述排气仓(623)用于阀体(62)排气时与排气管(65)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蓄热式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仓(621)的输出口、吹扫仓(622)的输出口和排气仓(623)的输入口呈环形且间隔布设于阀体(62)的顶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蓄热式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66)包括气动执行器(661)、连杆(662)、棘轮(663)、棘爪(664)和第一弹簧(665),所述气动执行器(661)的底端连接于炉体(1)上,且该气动执行器(661)的活塞杆输出端铰接于连杆(662)的一端,所述连杆(662)的另一端铰接于棘轮(663)的轴心处,所述棘轮(663)连接于阀体(62)的底部,所述棘爪(664)铰接于连杆(662)上,所述第一弹簧(665)的始端连接于棘爪(664)上,其末端连接于连杆(66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式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上设置多组防爆门(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蓄热式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门(7)包括防爆门框(71)、滑杆(72)、防爆门盖(73)、第一密封圈(74)和第二弹簧(75),所述防爆门框(71)连接于炉体(1)上,所述滑杆(72)竖直连接于防爆门框(71)上,所述防爆门盖(73)滑动套设于滑杆(72)上,且该防爆门盖(73)的结构与防爆门框(71)的结构相配合,所述第一密封圈(74)相配合套设于防爆门盖(73)上,所述第二弹簧(75)套设于滑杆(72)上,且其一端与滑杆(72)的顶端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式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上还设置一检修门(8)。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蓄热式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门(8)包括检修门框(81)、检修门盖(82)和第二密封圈(83),所述检修门框(81)连接于炉体(1)上,所述检修门盖(82)连接于检修门框(81)上,且该检修门框(81)的结构与检修门盖(82)的结构相配合,所述第二密封圈(83)连接于检修门框(81)上。
CN202020824165.1U 2020-05-18 2020-05-18 一种蓄热式焚烧炉 Active CN2124568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24165.1U CN212456893U (zh) 2020-05-18 2020-05-18 一种蓄热式焚烧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24165.1U CN212456893U (zh) 2020-05-18 2020-05-18 一种蓄热式焚烧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56893U true CN212456893U (zh) 2021-02-02

Family

ID=74481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24165.1U Active CN212456893U (zh) 2020-05-18 2020-05-18 一种蓄热式焚烧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5689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15630A (zh) * 2021-09-18 2022-01-11 芜湖优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回收功能的化工尾气处理装置
CN116576469A (zh) * 2023-05-16 2023-08-11 江苏大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防爆温控型蓄热式焚烧炉
CN117704396A (zh) * 2023-12-25 2024-03-15 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焦化行业焚烧废气治理设备用底部可视化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15630A (zh) * 2021-09-18 2022-01-11 芜湖优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回收功能的化工尾气处理装置
CN113915630B (zh) * 2021-09-18 2023-10-13 宁夏滨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回收功能的化工尾气处理装置
CN116576469A (zh) * 2023-05-16 2023-08-11 江苏大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防爆温控型蓄热式焚烧炉
CN116576469B (zh) * 2023-05-16 2023-10-13 江苏大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防爆温控型蓄热式焚烧炉
CN117704396A (zh) * 2023-12-25 2024-03-15 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焦化行业焚烧废气治理设备用底部可视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456893U (zh) 一种蓄热式焚烧炉
CN201706514U (zh) 蓄热式废气焚烧炉
CN101837365A (zh) 活性炭再生危险废物焚烧一体化方法和系统
CN206469273U (zh)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CN205402751U (zh) 一种废气焚烧炉
CN108036665A (zh) 碳素焙烧炉烟气污染物蓄热式焚烧炉及其处理方法
CN103695012A (zh) 无害化提取纯煤气方法及所用的双炉叠式垃圾燃烧炉
CN101435580A (zh) 蓄压除净的蓄热焚化炉
CN101352639A (zh) 有机废气处理系统
CN210568493U (zh) 卧式蓄热燃烧环境与热能设备
CN102519049A (zh) 低能耗有害废气净化焚烧系统
CN101907291B (zh) 多炉膛立体循环燃烧锅炉
CN217519878U (zh) 一种处理含二氯甲烷有机废气的蓄热式多段焚烧装置
CN213119119U (zh) 一种烷基糖苷废气处理装置
CN109268843A (zh) 一体化脱除烟气中二噁英、co和氮氧化物的装置及方法
CN204943506U (zh) 一种回转窑式连续干馏热解气化焚烧炉
CN212901511U (zh) 一种自燃式垃圾热解炉的烟气回热装置
CN212005719U (zh) 一种废气处理用rto氧化炉
CN210135277U (zh) 一种气流切换阀组
CN203586223U (zh) 用于无害化提取纯煤气的双炉叠式垃圾燃烧炉
CN113483331A (zh) 一种绝氧式飞灰解毒系统及方法
CN2667325Y (zh) 废气焚烧炉
CN211753941U (zh) 一种处理VOCs的装置
CN216346302U (zh) 一种高效rto废气处理装置
CN211781157U (zh) 一种处理VOCs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29

Address after: 2-2901, No. 1988, Yingbin Avenue, Binhai New Area Free Trade Zone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Tianjin 300450

Patentee after: Shineng (Tianjin) therm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401, building 76, youyou new village, Jingu highway,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Patentee before: Zhang Cuil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