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56785U - 蒸汽发生器 - Google Patents

蒸汽发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56785U
CN212456785U CN202020861491.XU CN202020861491U CN212456785U CN 212456785 U CN212456785 U CN 212456785U CN 202020861491 U CN202020861491 U CN 202020861491U CN 212456785 U CN212456785 U CN 2124567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runner
chamber
steam generator
st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6149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立园
张革
袁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Yunlu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Yunlu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Yunlu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Yunlu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6149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567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567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567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antaneous Water Boilers, Portable Hot-Water Supply Apparatuses, And Control Of Portable Hot-Water Supply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汽发生器,包括加热体主体与上密封盖,所述加热体主体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加热腔、加热管、加热流道,所述加热腔与所述加热流道连通,所述加热腔设置有进水口与出气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加热管包夹在上部加热腔与底部的加热流道中间,中间层加热管发热,对加热腔和加热流道加热,实现上部采用腔体室蒸发加热,底部流道式加热,融合了腔体式加热与过热流道式加热两种蒸汽加热模式,提高了加热管的热能利用率,提升蒸汽干度与蒸汽流速,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蒸汽发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蒸汽家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汽发生器。
背景技术
随着蒸汽发生装置在家电产品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种功能、各种结构的蒸汽发生装置也越来越多。不锈钢螺旋管蒸汽发生器具有体积小、传热效果好、喷射速度快,被广泛的应用于咖啡机及蒸汽洗油烟机中。但由于其属于流道式热交换器,流道管径较小,气流速度快,极易被水垢堵死,且易喷水,具体寿命短和难控制的特点。而与之对应的腔体式蒸汽发生器具有寿命高,蒸汽稳定,易于控制的优势,但是蒸汽气流速度低,蒸汽干度需要提升加热体高度来实现,体积及成本较高。
现有将流道式加热与腔体加热方式结合的蒸汽发生器,一般采用腔体式加热与流道式加热分开独立的方式,即其中一段加热使用腔体式蒸汽发生器,另外一段使用流道式蒸汽发生器,两个蒸汽发生器组合使用,效果可以实现,但是成本压力较大,普遍应用于高端产品机型,且产品体积较大,需要更多地安装空间来实现方案应用。
因此,有必要考虑将腔体式加热与流道式加热结合,设置一种一体式加热的蒸汽发生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蒸汽发生器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将腔体式加热与流道式加热结合的一体式加热的蒸汽发生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蒸汽发生器,包括加热体主体与上密封盖,所述加热体主体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加热腔、加热管、加热流道,所述加热腔与所述加热流道连通,所述加热腔设置有进水口与出气口。
优选的,所述加热流道一端位于所述加热腔内,设置为入气口端,与所述加热腔连通;所述加热流道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加热体主体外部,设置为出气口端。
优选的,所述加热流道两端均延伸至所述加热体主体外部,所述加热流道一端通过软管与所述加热腔的出气口连通,设置为入气口端;所述加热流道另一端设置为出气口端。
优选的,所述上密封盖内设置有气液分离室,所述加热流道的出气口端、以及所述加热腔的出气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室的腔体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室设有出气孔。
优选的,所述加热管设置为U型加热管,所述加热流道设置为螺旋形流道,所述加热管与所述加热流道压铸呈一体结构,置于所述加热腔底部。
优选的,所述加热体主体底部设置有温控器与温度传感器,所述温控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用于监控所述加热体主体内温度。
优选的,所述上密封盖与所述加热体主体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并通过密封圈密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蒸汽发生器,在加热体主体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加热腔、加热管、加热流道,将加热管包夹在上部加热腔与底部的加热流道中间,中间层加热管发热,对加热腔和加热流道加热,同时将加热流道与加热腔导通,加热腔产生的蒸汽经流路进入加热流道内进行二次加热,实现上部采用腔体室蒸发加热,底部流道式加热。该蒸汽发生器融合了腔体式加热与过热流道式加热两种蒸汽加热模式,实现单体两段加热功能,提高了加热管的热能利用率,提升蒸汽干度与蒸汽流速,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该蒸汽发生器可广泛的应用于咖啡机、蒸烤箱、蒸汽洗油烟机等家电中,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发生器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发生器整体结构图;
图3为加热管与加热流道结构图;
其中:1-加热体主体、2-上密封盖、3-加热腔、31-进水口、4-加热管、5-加热流道、51-入气口端、52-出气口端、6-温控器与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或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此外,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非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由于常规腔体式加热体,加热管普遍分布在加热体底部或偏下位置,加热腔在加热管上方,由于只有加热腔吸收热量,底部主要为空气散热,导致加热器底部温度较高,热量也存在浪费情况。因此,参考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汽发生器,包括加热体主体1与上密封盖2,上密封盖2与加热体主体1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并通过密封圈密封。加热体主体1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加热腔3、加热管4、加热流道5。本实施例中在加热管4底部进一步设置加热流道5,将加热管4包夹在上部加热腔3与底部的加热流道5中间,中间层加热管4发热,并将加热流道5与加热腔3导通,加热腔3设置有进水口31与出气口,使蒸汽发生器正常工作时,由进水口31注水进入加热腔3后,加热管4对加热腔3加热,加热腔3内的水加热汽化由出气口排出,同时由于加热流道5与加热腔3导通,使加热腔3产生的蒸汽经流路进入加热流道5内进行二次加热,产生过热或饱和蒸汽后排出。
本实施例中融合现有两种蒸汽加热模式,实现上部采用腔体室蒸发加热,底部流道式加热,提高了热能利用率,降低加热体外表温度,实现一个加热体既能实现腔体式加热,又能实现过热流道式加热,实现单体两段加热功能,提升了蒸汽干度与蒸汽流速。
同时,进一步参考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加热腔3的设计,将加热管4设置为U型加热管,以便于对加热腔3均匀加热。同时,可以将加热流道5设置为螺旋形流道,将加热管4与加热流道5压铸呈一体结构,铸铝形成上部加热腔3,将加热管4与加热流道5置于加热腔3底部,以便于通过加热管4同时对加热腔3和加热流道5加热。并将加热流道5设置在加热管4底部,以吸收加热管4底部热量,提高热量利用效率,同时降低加热体主体外表温度,方便安装。
进一步参考图1、图3所示,对于加热流道5,可以将加热流道5一端设置在加热腔3内,设置为入气口端51,与加热腔3连通;将加热流道5另一端延伸至加热体主体1外部,设置为出气口端52。加热腔3内的水加热汽化后加热流道5的入气口端51进入加热流道5内进行二次加热,产生过热或饱和蒸汽后由出气口端52排出。同时,实际设计中也可以将加热流道5两端均延伸至加热体主体1外部,将加热流道5一端通过软管与加热腔3的出气口连通,设置为入气口端;将加热流道5另一端设置为出气口端。
为进一步提升由加热腔3出气口和加热流道出气口排出的蒸汽干度,满足客户对蒸汽干度需求,可以在上密封盖2内设置有气液分离室,将加热流道5的出气口端、加热腔3的出气口通过管路与气液分离室的腔体连通,可以在气液分离室设置多个腔室,各腔室内设置若干个通孔,使蒸汽经过气液分离室进一步气液分离,将蒸汽通过气液分离室的出气孔排出。
同时,进一步参考图2所示,为便于实时监控蒸汽发生器加热体主体1内部温度,防止因温度过高,导致蒸汽发生器损坏,本实施例中加热体主体1底部设置有温控器与温度传感器6,温控器与温度传感器连接,通过温度传感器对加热体主体内部温度自动进行采样、即时监控,使加热体主体内部温度高于控制设定的超限报警温度点时,启动超限报警功能。并在加热体主体温度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时,控制蒸汽发生器自动断电停止工作,以防止毁坏。
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发生器,在加热体主体1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加热腔3、加热管4、加热流道5,将加热管4包夹在上部加热腔3与底部的加热流道5中间,中间层加热管4发热,并将加热流道5与加热腔3导通,同时将加热腔3产生的蒸汽经流路进入加热流道5内进行二次加热,实现上部采用腔体室蒸发加热,底部流道式加热。该蒸汽发生器融合了腔体式加热与过热流道式加热两种蒸汽加热模式,实现单体两段加热功能,提高了加热管的热能利用率,提升蒸汽干度与蒸汽流速,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该蒸汽发生器可广泛的应用于咖啡机、蒸烤箱、蒸汽洗油烟机等家电中,实用性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蒸汽发生器,包括加热体主体与上密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主体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加热腔、加热管、加热流道,所述加热腔与所述加热流道连通,所述加热腔设置有进水口与出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流道一端位于所述加热腔内,设置为入气口端,与所述加热腔连通;所述加热流道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加热体主体外部,设置为出气口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流道两端均延伸至所述加热体主体外部,所述加热流道一端通过软管与所述加热腔的出气口连通,设置为入气口端;所述加热流道另一端设置为出气口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密封盖内设置有气液分离室,所述加热流道的出气口端、以及所述加热腔的出气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室的腔体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室设有出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设置为U型加热管,所述加热流道设置为螺旋形流道,所述加热管与所述加热流道压铸呈一体结构,置于所述加热腔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主体底部设置有温控器与温度传感器,所述温控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用于监控所述加热体主体内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密封盖与所述加热体主体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并通过密封圈密封。
CN202020861491.XU 2020-05-21 2020-05-21 蒸汽发生器 Active CN2124567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61491.XU CN212456785U (zh) 2020-05-21 2020-05-21 蒸汽发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61491.XU CN212456785U (zh) 2020-05-21 2020-05-21 蒸汽发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56785U true CN212456785U (zh) 2021-02-02

Family

ID=74482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61491.XU Active CN212456785U (zh) 2020-05-21 2020-05-21 蒸汽发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567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2330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forming steam
CN210121048U (zh) 可回收蒸汽的烹饪器具
CN201191921Y (zh) 电加热管及采用该电加热管的电加热装置
CN212456785U (zh) 蒸汽发生器
CN202613405U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储垢结构
CN106122916B (zh) 电磁加热蒸汽发生装置
CN217109976U (zh) 一种冷凝水汽化器
CN211261253U (zh) 一种蒸汽加热热水装置
CN214580982U (zh) 一种双腔的蒸汽发生器
CN210688746U (zh) 一种防水垢的多功能热水器
CN110553239B (zh) 蒸汽发生器和熨烫设备
CN208312342U (zh) 一种基于管内扰动的高效蒸汽发生器
CN212294135U (zh) 手持蒸汽刷及其刷头结构
CN218651401U (zh) 一种净水器用即热管
CN216769376U (zh) 新型高温蒸汽加热器
CN213129154U (zh) 一种饮水机用加热体
CN216644174U (zh) 加热器和家用电器
CN216693483U (zh) 高速高温加热蒸汽系统
CN220624405U (zh) 冷凝器及热水器
CN220789176U (zh) 一种多通道蒸汽发生装置
CN218922508U (zh) 布艺清洁机
CN210688736U (zh) 导热器及浴室热风机
CN201250984Y (zh) 一种输汽管道改良结构
CN114672974B (zh) 蒸汽发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衣物处理装置和计算机介质
CN211084461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电加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