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24405U - 冷凝器及热水器 - Google Patents

冷凝器及热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24405U
CN220624405U CN202321927137.2U CN202321927137U CN220624405U CN 220624405 U CN220624405 U CN 220624405U CN 202321927137 U CN202321927137 U CN 202321927137U CN 220624405 U CN220624405 U CN 2206244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eat exchange
condenser
area
condensed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2713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忠堂
张细燕
詹雄
段聪聪
瞿福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32192713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244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244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244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冷凝器及热水器。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能烘干换热组件产生的冷凝水,无需设置复杂的冷凝水排放管路,即可对冷凝水进行自清理,方便安装布置,减少冷凝水对冷凝器内部结构的腐蚀,延长使用寿命,而且能避免冷凝水吸收换热组件的热量、影响换热效率,同时能实现水电分离,提高冷凝器产品的使用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包括:壳体、换热组件和加热部件,壳体内设置有相互隔离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换热组件置于第一区域,换热组件用于对其内部流通的冷介质进行换热;加热部件设置于第二区域,加热部件用于烘干换热组件产生的冷凝水。

Description

冷凝器及热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凝器及热水器。
背景技术
燃气热水器是一种家庭常用的热水制备设备,其工作方式是以燃气作为燃料,通过燃烧加热将热量传递到流经热交换器的冷水中,以达到制备热水的目的。
冷凝式燃气热水器作为最节能环保的燃气热水器备受市场青睐。这是由于冷凝式燃气热水器中增设了一级冷凝器(或称为一级冷凝换热器、一级换热器),可通过吸收高温烟气而预热冷水,能够提高热转换效率,节约能源。在一级冷凝换热器吸收高温烟气、预热冷水的过程中,会产生冷凝水,通常在一级冷凝器的底部外接冷凝水排水管,将冷凝水排出至下水道或室外。但是,这种冷凝水排放方式,需要额外布置排水管路,不仅管路结构复杂、不便于安装,而且容易污染外界环境,导致用户的使用体验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凝器及热水器,以解决现有冷凝器的冷凝水排放方式管路结构复杂、安装不便、容易污染环境、使用体验不好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凝器,包括:
壳体,其内设置有相互隔离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换热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换热组件用于对其内部流通的冷介质进行换热;
加热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所述加热部件用于烘干所述换热组件产生的冷凝水。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壳体内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相互隔离、相互独立,换热组件设置于第一区域,加热部件设置于第二区域,加热部件能烘干换热组件产生的冷凝水,因此无需设置复杂的冷凝水排放管路,即可对冷凝水进行自清理,取消了冷凝器管路结构,方便安装布置,同时也避免冷凝水污染环境,另外由于换热组件产生的冷凝水能被及时烘干,减少冷凝水对冷凝器内部结构的腐蚀,延长冷凝器的使用寿命,而且能保持第一区域的干燥状态,避免冷凝水吸收换热组件的热量、影响换热效率的问题,从而确保冷凝器的换热效率,此外换热组件产生的冷凝水会在第一区域内,而加热部件在第二区域内,加热部件需要通电,上述设置能够实现水电分离,提高冷凝器产品的使用安全性。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上方。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第一区域位于第二区域的上方,方便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内结构部件的设置布局,使冷凝器的内部结构更加紧凑、合理。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水检测部件,所述水检测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底部。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还包括水检测部件,水检测部件用于检测第一区域是否有冷凝水,水检测部件设置于第一区域的底部,当第一区域内的换热组件产生了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冷凝水将向下流动至第一区域底部,位于第一区域底部的水检测部件能及时检测到冷凝水,以对冷凝水进行烘干处理,这种设置方式能加快响应时间,从而更快速地处理冷凝水。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通过隔板相互隔离。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通过隔板相互隔离,这种设置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方式,比较简单,容易实现,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隔板成型有朝向所述第二区域下沉的凹槽,所述水检测部件设置于所述凹槽内。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当第一区域内的换热组件产生了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冷凝水将向下流动至第一区域底部,即隔板处,而隔板成型有朝向第二区域下沉的凹槽,使流向隔板的冷凝水进一步在凹槽内聚积,即使换热组件产生的冷凝水较少,位于凹槽内的水检测部件也能检测到,以使对冷凝水的处理更加可靠、及时。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检测部件设置于所述隔板的上表面。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当第一区域内的换热组件产生了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冷凝水将向下流动至第一区域底部,即隔板处,隔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水检测部件,以使对冷凝水的处理更加可靠、及时。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隔板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密封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隔板与壳体内壁之间密封连接,以确保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相互隔离、相互独立。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螺旋盘绕于所述第一区域内,所述换热管的进水管部和出水管部穿过所述隔板和所述壳体底部,所述进水管部、所述出水管部的外壁与所述隔板、所述壳体底部之间密封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换热组件的换热管螺旋盘绕于第一区域,换热管产生的冷凝水只会积存在第一区域中,从而确保第二区域的干燥,使水电分离,确保使用安全,同时,换热管的进水管部和出水管部穿过隔板和壳体底部,进水管部、出水管部的外壁与隔板、壳体底部之间密封连接,以便于与其他结构进行连接,方便安装布局,同时能确保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相互隔离、相互独立。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均与所述第一区域连通。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高温烟气能从进气口进入冷凝器的第一区域,进而从出气口排出冷凝器,在第一区域高温烟气将与换热组件中的冷介质(通常为水)进行热交换,以对该冷介质进行预热(一次换热),使得高温烟气中的热量能被充分利用,减少能源浪费,节约环保。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热水器,包括:
本体;
排烟机构,设置于所述本体内;
上述冷凝器,所述冷凝器设置于所述本体,排烟机构出烟口连通所述冷凝器的第一区域,所述冷凝器的出气口通向所述本体的外部;
冷水进水组件,设置于所述本体,冷水进水组件出水端与所述冷凝器的进水管部连接;
二次换热装置,设置于所述本体内,二次换热装置进水端与所述冷凝器的出水管部连接;
主控器,设置于所述本体内,所述主控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冷凝器的水检测部件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主控器的信号输出端控制所述冷凝器的加热部件的启动/关闭。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热水器,通过设置上述冷凝器,能显著提升换热效率,而且无需设置复杂的冷凝水排放管路,简化冷凝器管路结构,方便安装布置,另外由于换热组件产生的冷凝水能被及时烘干,减少冷凝水对冷凝器内部结构的腐蚀,延长冷凝器的使用寿命,而且能保持第一区域的干燥状态,避免冷凝水吸收换热组件的热量、影响换热效率的问题,从而确保冷凝器的换热效率,此外换热组件产生的冷凝水会在第一区域内,而加热部件在第二区域内,加热部件通常需要通电,上述设置能够实现水电分离,提高产品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冷凝器的示意图(剖视部分结构);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冷凝器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剖视部分结构);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冷凝器的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热水器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热水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01、第一区域;102、第二区域;103、进气口;104、出气口;
2、加热部件;
3、水检测部件;
4、隔板;401、凹槽;
5、换热管;501、进水管部;502、出水管部;
6、本体;
7、燃烧器;
8、二次换热器;
9、风机;
10、主控器;
11、一次换热出水管(二次换热进水管);
12、进水管;
13、进水接头;
14、进气接头;
15、出水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市面上,应用于冷凝式燃气热水器的冷凝器,内部不设置分区,冷凝水会与加热装置直接接触,存在漏电风险,具有较大安全隐患。而为了避免漏电,不得不设置复杂的加热装置,例如为加热装置增加绝缘结构,导致冷凝器内部部件数量多,布局杂乱,同时会增加产品成本。
下面结合图1-图4,描述本实用新型冷凝器的实施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冷凝器,包括壳体1、换热组件以及加热部件2,在壳体1内设置有相互隔离的第一区域101和第二区域102,换热组件设置于第一区域101,换热组件用于对其内部流通的冷介质进行换热,加热部件2设置于第二区域102,加热部件用于烘干换热组件产生的冷凝水。
本实施例的冷凝器,无需设置复杂的冷凝水排放管路,即可对冷凝水进行处理,取消了复杂的冷凝器管路结构,方便安装布置,另外由于换热组件产生的冷凝水能被及时烘干,减少冷凝水对冷凝器内部结构的腐蚀,延长冷凝器的使用寿命,而且能保持第一区域的干燥状态,避免冷凝水吸收换热组件的热量、影响换热效率的问题,从而确保冷凝器的换热效率,此外换热组件产生的冷凝水会位于第一区域内,而加热部件在第二区域内,加热部件需要通电,上述设置能够实现水电分离,提高冷凝器产品的使用安全性。
其中,壳体1为冷凝器的承载结构,壳体1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壳体1的内部具有空腔,该空腔内能够设置冷凝器必备的结构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包括上下两个部分,即壳体上部和壳体下部,壳体上部和壳体下部均为柱状结构,并且壳体上部的口径尺寸小于壳体下部的口径尺寸,同时,壳体上部的高度也小于壳体下部的高度,即壳体上部的内部空间小于壳体下部的内部空间,并且,壳体上部的内部空间与壳体下部的内部空间连通。
在壳体1内设置有相互隔离的第一区域101和第二区域102,即第一区域101和第二区域102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第一区域101与第二区域102之间密封。第一区域101即为换热区,第二区域102即为加热区。
进一步的,第一区域101位于第二区域102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区域101和第二区域102均位于壳体下部,并且,第一区域101的空间显著大于第二区域102的空间。
进一步的,壳体1上还设置有进气口103和出气口104。高温烟气能够从进气口103进入壳体1,进而从出气口104排出壳体1,使高温烟气与换热组件中的冷介质(通常为水)进行热交换,以对该冷介质进行预热(一次换热),使得高温烟气中的热量能被充分利用,减少能源浪费,节约环保。高温烟气的流向如图3中箭头B1、B2所示。
具体的,进气口103设置在壳体下部的侧壁上,进气口103与第一区域101连通,进气口103的轴向垂直于壳体1的轴向设置。出气口104设置在壳体上部,出气口104与第一区域101连通,且出气口104的轴向与壳体1的轴向平行设置或重合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出气口104的内径约等于壳体上部的直径,也就是说,壳体上部即为出气口104外壁。并且,为了高温烟气的顺畅通过,进气口103和出气口104的内径应相同或相近。
换热组件设置于第一区域101,换热组件用于对其内部流通的冷介质进行换热。在本实施例中,冷介质为冷水。由于换热组件位于第一区域101,而高温烟气通过进气口103能够进入第一区域101,此时高温烟气将对换热组件内的冷水进行预热,换热组件内的冷水将吸收高温烟气的热量,实现对高温烟气热能的充分利用,提高换热效率,减少能源浪费,节约环保。
加热部件2设置于第二区域102,加热部件2用于烘干换热组件产生的冷凝水。加热部件2设置在第二区域102,而第二区域102与第一区域101相互隔离,换热组件产生的冷凝水会存在于第一区域101、不会进入第二区域102,使得加热部件2不会接触到冷凝水,从而对加热部件2形成保护,为了进行加热,加热部件2需要通电,上述设置方式,能实现水电分离,避免漏电风险,确保使用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加热部件2采用电加热管,这种电加热管容易获得,方便设置,成本较低,有利于控制产品成本,而且安全可靠。
电加热管在第二区域102的设置方式,可根据第二区域102的空间进行选择设置,优选的是,将电加热管平铺于第二区域102内,以充分利用第二区域102的内部空间,并且提高加热效率。
另外,加热部件2需要通电,加热部件2的导线可通过壳体1的侧壁穿出。在本实施例中,电加热管的导线从壳体下部的侧壁穿出,以便于电路连接。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冷凝器还包括水检测部件3,水检测部件3设置于第一区域101的底部。
水检测部件3用于检测第一区域101是否有冷凝水,当第一区域101存在冷凝水时,水检测部件3能发出检测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水检测部件3采用水珠感应器,这种水珠感应器容易获得,方便设置,成本较低,有利于控制产品成本,而且检测可靠好、准确率高。
另外,水检测部件3需要通电,水检测部件3的导线可通过壳体1的侧壁穿出。在本实施例中,水检测部件3的导线从壳体下部的侧壁穿出,以便于电路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区域101和第二区域102之间通过隔板4相互隔离。
隔板4设置在壳体1内部空腔内,将壳体1内部空腔分为第一区域101和第二区域102,隔板4可与壳体1采用相同材料制成。通过设置隔板4,第一区域101与第二区域102相互隔离、相互密封、相互独立,互不影响。
另外,加热部件2位于隔板4的下方,为了保证加热部件2热量的传递,隔板4应采用能够导热的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隔板4成型有朝向第二区域102下沉的凹槽401,水检测部件3设置于凹槽401内。
在本实施例中,隔板4并非一个平板状结构,而是在隔板4上成型有朝向第二区域102下沉的凹槽401,即凹槽401朝向第二区域102凸出。凹槽401可设置在隔板4的任意位置,凹槽401的空间只要大于水检测部件3的体积即可,当然凹槽4的口径应小于隔板4的尺寸。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凹槽401设置于隔板4的中心位置处,并且凹槽401的侧壁为斜面,有利于落在隔板4上的冷凝水流向凹槽4,图2中箭头方向即为冷凝水的流向。
在本实施例中,水检测部件3卡设在凹槽401的槽底,并且水检测部件3与凹槽401槽底的连接位置处应密封。
当第一区域101内的换热组件产生了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冷凝水将向下流动至第一区域101的底部,即隔板4处,而隔板4成型有朝向第二区域下沉的凹槽401,使流向隔板4的冷凝水进一步流向凹槽401并在凹槽401内聚积,即使换热组件产生的冷凝水较少,位于凹槽401内的水检测部件3也能检测到,以使对冷凝水的检测和处理更加可靠、及时。
为了确保第一区域101与第二区域102相互隔离,隔板4与壳体1的内壁之间密封连接。
隔板4与壳体1的内壁可采用粘接、焊接等方式进行密封,也可以使隔板4与壳体1一体成型,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进一步的,换热组件包括换热管5,换热管5螺旋盘绕于第一区域101内,换热管5的进水管部501和出水管部502穿过隔板4和壳体1底部,进水管部501、出水管部502的外壁与隔板4、壳体1底部之间密封连接。
换热管5为具有一定内径的管道结构,其内部适于水等液体物质的流通,换热管5的具体内径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选择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而且,换热管5的长度比较长,应满足通过螺旋盘绕的要求。
另外,为了方便成型和安装连接,换热管5优选为金属材料制成,如不锈钢。换热管5螺旋盘绕设置,换热管5的螺旋方向可为逆时针、也可为顺时针,对此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换热管5每螺旋绕制一周便形成一圈盘管,若干圈盘管并列排布,优选的是相邻盘管并列且紧密地排布,以使换热管5的结构更加紧凑。在本实施例中,换热管5螺旋盘绕后,换热组件的轴向与壳体1的轴向平行或重合设置。
每圈盘管的形状可为圆形、矩形、三角形、多边形等,可根据使用需要和设置空间等选择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加工成型和后续的安装连接,盘管的形状为圆形,即形成的换热组件垂直于轴向的截面形状为圆形。
并且,为了方便结构设置,盘管的直径应小于壳体1的内径,即盘管与壳体1的内壁之间应具有一定距离,同时也为高温烟气提供容纳空间,以提高对高温烟气热量的换热效率。
另外,换热组件的高度应满足不进入壳体上部,即不进入出气口104,以避免换热组件堵塞出气口104、影响高温烟气的排放。
换热管5具有进水管部501和出水管部502,冷水适于从进水管部501进入换热组件,经过与高温烟气的热交换后,从出水管部502流出。换热管5水的流向如图3中箭头A1、A2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进水管部501和出水管部502的管口都朝下设置。由于当冷凝器安装连接到热水器时,热水器的进排水结构通常位于冷凝器的下方,将进水管部501和出水管部502的管口都朝下设置,便于冷凝器后续与热水器相关结构的安装连接,方便操作,使水路流通。
优选的是,进水管部501和出水管部502的轴向平行设置,以方便水路结构的连接。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热水器,包括:本体6、排烟机构、上述冷凝器、冷水进水组件、二次换热装置以及主控器10。其中,排烟机构设置于本体6内;冷凝器设置于本体6,排烟机构出烟口连通冷凝器的第一区域101,冷凝器的出气口104通向本体6的外部;冷水进水组件设置于本体6,冷水进水组件出水端与冷凝器的进水管部501连接;二次换热装置设置于本体6内,二次换热装置进水端与冷凝器的出水管部502连接;主控器10设置于本体6内,主控器10的信号输入端与冷凝器的水检测部件3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主控器10的信号输出端控制冷凝器的加热部件2的启动/关闭。
在本实施例中,热水器具体为燃气热水器。本体6为热水器的承载结构,本体6的内部具有容纳腔,本体6的内部、外部设置有热水器必备的结构部件,本体6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通常本体6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为了美观,本体6通常为长方体形状。
冷水进水组件设置于本体6,冷水进水组件出水端与冷凝器的换热管5的进水管部501连接。
具体的,冷水进水组件包括进水接头13和进水管12,进水接头13连通自来水管路,进水管12设置在本体6内部,进水管12的一端与进水接头13连接,进水管12的另一端(即冷水进水组件出水端)与换热管5的进水管部501连接。也就是说,自来水(冷水)从进水接头13进入进水管12、然后进入换热管5,进而吸收冷凝器内高温烟气的热量,使水的温度升高,此过程为一次换热过程。
二次换热装置设置于本体6内,二次换热装置进水端连接换热管5的出水管部502。
具体的,二次换热装置包括一次换热出水管(或称为二次换热进水管)11以及二次换热器8。一次换热出水管11的一端与换热管5的出水管部502连接,一次换热出水管11的另一端连接二次换热器8。也就是说,经过在冷凝器一次换热的水,从出水管部502排出流向一次换热出水管11、进而进入二次换热器8,进行二次换热,进一步提升水温、满足用户使用需求,制热后的水通过出水接头15排出。
由于进入二次换热器8的水已经不是冷水,而是具有一定温度的温水,在二次换热器8进一步提升水温时,能大幅节约制热时间、提高制热效率,同时由于充分利用了高温烟气的热能,起到了节约能源的目的。
本体6上还设置有进气接头14,用于为二次换热过程提供燃气,进气接头14与燃烧器7连接,燃气进入燃烧器7进行燃烧,由于利用燃气进行二次换热的过程与现有技术相同,故此不赘述。
排烟机构设置于本体6内,排烟机构出烟口连通冷凝器的第一区域101,冷凝器的出气口104通向本体6的外部。具体的,排烟机构包括风机9,二次换热器8排出的废气(高温烟气)通过风机9,抽出至冷凝管的进气口103,进而从出气口104排出至外部。
本体6内还设置有主控器10,用于接收用户指令、并控制热水器的工作过程。具体的,主控器10的信号输入端与冷凝器的水检测部件3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主控器10的信号输出端控制冷凝器的加热部件2的启动/关闭。
加热部件2的导线从壳体下部的侧壁穿出,进而连接主控器10,同样的,水检测部件3的导线从壳体下部的侧壁穿出,进而连接主控器10。
也就是说,当水检测部件3检测到第一区域101内有冷凝水时,水检测部件3会将检测信号发送给主控器10,主控器10会给加热部件2发送指令,启动加热部件2,使加热部件2通电开始工作,加热部件2开始发热,冷凝水会受热蒸发,形成水蒸气从出气口104排出至外部,从而实现对冷凝水的处理。
下面对本实施例冷凝器与热水器相关结构的安装过程,进行叙述:
在安装冷凝器时,先将冷凝器整体置于本体6内,将冷凝器的进气口103与风机9的出风口连接,优选为密封连接,以确保风机9排出的烟气能全部进入冷凝器;
然后,将冷凝器的出气口104向上伸出本体6;
之后,将冷凝器的进水管部501与进水管12连接,并使出水管部502与一次换热出水管11连接;
至此完成冷凝器的安装。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实施例热水器以及冷凝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热水器及冷凝器的工作过程进行叙述:
首先,在使用热水器之前,需要用户对所需热水的温度等信息进行选择设置,该过程与现有技术相同,此不赘述;
当用户需要使用热水时,自来水从进水接头13进入进水管12、然后从进水管部501进入换热管5,同时,燃烧器7启动燃烧,加热二次换热器8,燃烧器7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排烟机构进入冷凝器,换热管5中的冷水能吸收高温烟气的热量,使水的温度升高,此过程为一次换热过程;
在一次换热过程中,换热组件会产生冷凝水,冷凝水受重力作用,向下流至第一区域101的底部,即隔板4处,而隔板4成型有朝向第二区域下沉的凹槽401,使流向隔板4的冷凝水进一步流向凹槽401并在凹槽401内聚积,此时水检测部件3会检测到有冷凝水,并发送信号给主控器10,主控器10会给加热部件2发送指令,启动加热部件2,使加热部件2通电开始工作,加热部件2开始发热,冷凝水会受热蒸发,形成水蒸气从出气口104排出至外部,从而实现对冷凝水的处理;
另一方面,经过一次换热的水,从出水管部502排出至一次换热出水管11,进而流向二次换热器8,在二次换热器8中进行水的二次换热;
经过两次换热的热水,通过出水接头15排出,供用户使用。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热水器,该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01,当检测到第一区域101存在冷凝水;
在本步骤中,由水检测部件3检测第一区域101内是否有冷却水。在一次换热过程中,换热组件会产生冷凝水,冷凝水受重力作用,向下流至第一区域101的底部,即隔板4处,而隔板4成型有朝向第二区域下沉的凹槽401,使流向隔板4的冷凝水进一步流向凹槽401并在凹槽401内聚积,此时水检测部件3会检测到有冷凝水,并发送信号给主控器10。
步骤S02,启动加热部件;
在本步骤中,主控器10收到水检测部件3发出的检测信号后,主控器10会给加热部件2发送指令,启动加热部件2,使加热部件2通电开始工作。
步骤S03,直至检测到第一区域101没有冷凝水,关闭加热部件。
在本步骤中,加热部件2持续发热,冷凝水会受热蒸发,形成水蒸气从出气口104排出至外部,从而实现对冷凝水的处理。在此过程中,水检测部件3会不断检测是否还有冷凝水,当水检测部件3检测到第一区域101已经没有冷凝水了,检测信号发送给主控器10,主控器10收到水检测部件3发出的检测信号后,会给加热部件2发送指令,关闭加热部件2,使加热部件2停止工作。
在其他实施例中,水检测部件3设置于隔板4的上表面,也就是说,隔板4也可以不成型凹槽401,隔板4为平板状结构,当换热组件产生冷凝水后,冷凝水会向下流至隔板4的上表面,水检测部件3能够进行检测,同样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这种隔板4的结构更加简单,有利于简化加工工序,降低生产成本。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其内设置有相互隔离的第一区域(101)和第二区域(102);
换热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101),所述换热组件用于对其内部流通的冷介质进行换热;
加热部件(2),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102),所述加热部件用于烘干所述换热组件产生的冷凝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101)位于所述第二区域(102)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检测部件(3),所述水检测部件(3)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101)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101)和所述第二区域(102)之间通过隔板(4)相互隔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4)成型有朝向所述第二区域(102)下沉的凹槽(401),所述水检测部件(3)设置于所述凹槽(401)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检测部件(3)设置于所述隔板(4)的上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4)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之间密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换热管(5),所述换热管(5)螺旋盘绕于所述第一区域(101)内,所述换热管(5)的进水管部(501)和出水管部(502)穿过所述隔板(4)和所述壳体(1)底部,所述进水管部(501)、所述出水管部(502)的外壁与所述隔板(4)、所述壳体(1)底部之间密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还设置有进气口(103)和出气口(104),所述进气口(103)和所述出气口(104)均与所述第一区域(101)连通。
10.一种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6);
排烟机构,设置于所述本体(6)内;
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冷凝器,所述冷凝器设置于所述本体(6),排烟机构出烟口连通所述冷凝器的第一区域(101),所述冷凝器的出气口(104)通向所述本体(6)的外部;
冷水进水组件,设置于所述本体(6),冷水进水组件出水端与所述冷凝器的进水管部(501)连接;
二次换热装置,设置于所述本体(6)内,二次换热装置进水端与所述冷凝器的出水管部(502)连接;
主控器(10),设置于所述本体(6)内,所述主控器(10)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冷凝器的水检测部件(3)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主控器(10)的信号输出端控制所述冷凝器的加热部件(2)的启动/关闭。
CN202321927137.2U 2023-07-20 2023-07-20 冷凝器及热水器 Active CN2206244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27137.2U CN220624405U (zh) 2023-07-20 2023-07-20 冷凝器及热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27137.2U CN220624405U (zh) 2023-07-20 2023-07-20 冷凝器及热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24405U true CN220624405U (zh) 2024-03-19

Family

ID=90225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27137.2U Active CN220624405U (zh) 2023-07-20 2023-07-20 冷凝器及热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244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18127A (zh) 全预混冷凝式采暖热水两用装置
CN200989661Y (zh) 一种冷凝式恒温燃气热水器
US4275687A (en) Preheating unit for domestic hot water supply
CN220624405U (zh) 冷凝器及热水器
CN207501434U (zh) 一种节能燃气热水器
KR100392597B1 (ko) 가스보일러의 콘덴싱 방식 열교환기
CN103256705B (zh) 冷凝式径向热管锅炉
CN209726502U (zh) 一种高效换热式天然气供热锅炉
CN210486085U (zh) 一种高效的冷凝热交换器
CN105823218A (zh) 一种高效冷凝式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KR100437667B1 (ko) 상향연소에 의한 응축잠열 회수 콘덴싱 가스보일러
CN205447693U (zh) 高效密闭蒸汽循环传热装置
EP0069471B1 (en) Heating apparatus
CN101012961A (zh) 复热式节能型煤常压锅炉
CN205717933U (zh) 一种高效冷凝式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18210119U (zh) 燃气热水器的冷凝换热装置及燃气热水器
KR100406132B1 (ko) 상향 연소식 콘덴싱 가스보일러
CN205351738U (zh) 一种高能效燃气热水器
CN111156689A (zh) 一种高效能的壁挂炉
CN218442791U (zh) 一种气电混动式热交换器
KR20010107891A (ko) 가정용 보일러
CN217402854U (zh) 一种燃气式节能家庭暖气系统
CN220321597U (zh) 一种高效换热系统、壁挂炉及热水器
CN216409316U (zh) 一种冷凝机组螺旋流道热传递系统
CN116592511B (zh) 一种高效燃气容积式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