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53239B - 蒸汽发生器和熨烫设备 - Google Patents
蒸汽发生器和熨烫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553239B CN110553239B CN201910648393.XA CN201910648393A CN110553239B CN 110553239 B CN110553239 B CN 110553239B CN 201910648393 A CN201910648393 A CN 201910648393A CN 110553239 B CN110553239 B CN 11055323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ing element
- steam generator
- liquid
- heating
- gro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73/00—Apparatus for smoothing or removing creases from garments or other textile articles by formers, cores, stretchers, or internal frame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or steam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75/00—Hand irons
- D06F75/08—Hand irons internally heated by electricity
- D06F75/10—Hand irons internally heated by electricity with means for supplying steam to the article being ironed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1/00—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 F22B1/28—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in boilers heated electrical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okers (AREA)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蒸汽发生器和熨烫设备。其中,蒸汽发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加热腔,所述壳体还设有进液口和出气口;和加热件,所述加热件设于所述加热腔内,所述进液口进入的至少部分液体经由所述加热件的壁面加热后流动至加热件的底部。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降低或避免储水罐中出现剩水,同时提升熨烫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衣物护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蒸汽发生器和应用该蒸汽发生器的熨烫设备。
背景技术
蒸汽发生器是产生蒸汽的部件,在衣物护理时可通过其产生的高温蒸汽对衣物进行熨烫。蒸汽发生器可广泛应用于熨烫设备,例如应用在挂烫机或电熨斗中。目前的蒸汽发生器是煮水式去产生蒸汽,类似于浴室的电热水器储水罐,通过向储水罐中注水,储水罐中的发热部件烧水,将水煮沸从而产生蒸汽。然而如此存在以下问题:使用完后储水罐的内部长期存有剩水,容易脏臭以及腐蚀发热器,同时使用该种煮水式产生蒸汽的方式,发热部件的热能利用不够充分,热能分布不够均匀,产生的蒸汽不够干燥而含水量多,熨烫效果较差。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蒸汽发生器,旨在降低或避免储水罐中出现剩水,并充分利用热能,避免产生的蒸汽含水,以提升熨烫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蒸汽发生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加热腔,所述壳体还设有连通所述加热腔的进液口和出气口;和
加热件,所述加热件设于所述加热腔内,所述进液口进入的至少部分液体经由所述加热件的壁面加热后向下流动至加热件的底部。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壳体的上半部分,所述加热件的一端邻近所述进液口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件设有导液槽,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导液槽相对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液槽呈环形设置;
且/或,所述导液槽的深度H1范围为:1mm≤H1≤3mm;
且/或,所述导液槽的宽度W1范围为:1mm≤W1≤3mm;
且/或,所述导液槽设有出液缺口,所述蒸汽发生器还包括温控器,所述温控器设于所述壳体,并位于所述出液缺口的下方;
且/或,所述导液槽位于所述加热件的上端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液槽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槽侧壁和连接两所述槽侧壁的槽底壁,远离所述进液口设置的槽侧壁凸设有挡水板。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进液口设于所述壳体的侧壁,并正对所述挡水板设置;
且/或,所述进液口的面积S的范围值为:0<S≤5.5mm2。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设有聚液板,所述聚液板沿所述加热件的周向延伸,并与所述加热件的下端的外表面之间形成聚液槽。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聚液槽的宽度W2范围为:2mm≤W2≤8mm;
且/或,所述聚液槽的深度H2范围为:2mm≤H2≤10mm。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件的外侧壁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导流筋。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件的外侧壁设有至少两导流筋,两所述导流筋之间形成导流通道。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流通道呈螺旋状环绕于所述加热件的外侧壁。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件形成具有开口的筒状设置,所述加热件将所述加热腔分为主加热腔和辅助加热腔,所述主加热腔形成于所述加热件外,所述辅助加热腔形成于所述加热件内。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内壁面还设有挡气板,所述挡气板环绕所述出气口设置,所述挡气板的下端抵接于所述加热件的上端面,所述挡气板还设有连通加热腔和辅助加热腔的过气口。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内壁面设有出气筒,所述出气筒一端环绕所述出气口设置,另一端自所述加热件的开口伸入至所述辅助加热腔内。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底座,所述上壳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底座,并与所述底座围合形成所述加热腔,所述加热件设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上壳的上半部分。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上壳的下端凸设有环形设置的第一安装筋和第二安装筋,所述第一安装筋位于所述第二安装筋的外侧,所述第一安装筋和所述第二安装筋与所述底座抵接并围合形成防水空间,所述防水空间内设有密封件。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凹设有环形设置的让位槽,所述第二安装筋的下端安装于所述让位槽内。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让位槽的深度W3范围为:1mm≤W3≤3.5mm。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熨烫设备,包括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加热腔,所述壳体还设有连通所述加热腔的进液口和出气口;和
加热件,所述加热件设于所述加热腔内,所述进液口进入的至少部分液体经由所述加热件的壁面加热后向下流动至加热件的底部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液口进入的至少部分液体经由所述加热件的壁面加热后向下流动至加热件的底部。在使用时,外部液体(例如水)从进液口进入后,水经由加热件的壁面朝向加热件的底部流动并汽化后,气体向上流动经由壳体的出气口排出。如此,流动的水加快了热转换,少量的水大面积去接触高温的加热件,热能利用充分,产生蒸汽速度提快,加热腔内不会存剩余水,进入的水能够即时汽化实现完全蒸发,进而而不存剩水。水在高热的加热件自上向下自然流动,从而增加热交换速度和增大热交换面积,使得热能分布均匀,热能利用充分,产生的蒸汽干燥而含水量少,提升熨烫效果。
同时,水从加热件的上端往下端流,还可长期冲刷加热件的外表面,避免水垢附积,即或有水垢附存,当高热的加热件突然接触冷水,因为热胀冷缩的原理,水垢会收缩拉开断裂,然后被冲刷掉,如此也可提升加热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蒸汽发生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蒸汽发生器之底座和加热件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蒸汽发生器之上壳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蒸汽发生器的一实施例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A向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蒸汽发生器的一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B-B向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蒸汽发生器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C-C向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00 | 蒸汽发生器 | 19 | 底座 |
10 | 壳体 | 191 | 让位槽 |
11 | 进液口 | 30 | 加热件 |
13 | 出气口 | 31 | 导液槽 |
131 | 出气筒 | 311 | 出液缺口 |
15 | 加热腔 | 313 | 挡水板 |
151 | 主加热腔 | 33 | 导流筋 |
153 | 辅助加热腔 | 50 | 聚液板 |
17 | 上壳 | 51 | 聚液槽 |
171 | 第一安装筋 | 70 | 挡气板 |
173 | 第二安装筋 | 71 | 过气口 |
18 | 密封件 | 90 | 温控器 |
181 | 定位凸起 | / | / |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蒸汽发生器100。
参照图1至3,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该蒸汽发生器100包括:
壳体10,壳体10内形成加热腔15,壳体10还设有连通加热腔15的进液口11和出气口13,进液口11和出气口13位于壳体10的上半部分;
加热件30,加热件30设于加热腔15内,进液口11进入的至少部分液体经由加热件30的壁面加热后流动至加热件30的底部。
壳体10的形状可为半球形、立方体或者其他不规则形状。其材质可选用不锈钢、铝材或其他材质。其内部形成的加热腔15的形状和大小也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进液口11和出气口13可以位于壳体10的上半部分,加热件30的一端邻近进液口11设置。加热件30的上端可邻近进液口11设置。进液口11进入的水经由加热件30的上端朝向下端流动并汽化后,经由壳体10的出气口13排出。壳体10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一般指的是壳体10的长度延伸方向的两部分。当蒸汽发生器100如图4所示的竖直放置时,以中间线划分,位于上端的为上半部分,位于下端的为下半部分。当然,此处指的是相对位置关系,并不是绝对限制进液口11和出气口13的位置。将进液口11和出气口13可以位于壳体10的上半部分可以延长水流的蒸发路径,提高加热效率。进液口11进入的液体可以为水、酒精或者其他需要被加热蒸发的液体,下为简化说明,以液体为水进行举例说明。
加热件30可采用电阻加热件或电磁加热件。在采用电阻加热件时,其可包括加热本体和设置在加热本体内的加热管。加热管可环绕设置在本体内,以使得加热本体的外壁面能够均匀发热。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液口11进入的至少部分液体经由加热件15的壁面加热后向下流动至加热件15的底部。在使用时,外部液体(例如水)从进液口11进入后,水经由加热件30的上端朝向下端流动并汽化后,气体向上流动经由壳体10的出气口13排出。如此,流动的水加快了热转换,少量的水大面积去接触高温的加热件30,热能利用充分,产生蒸汽速度提快,加热腔15内不会存剩余水,进入的水能够即时汽化完实现完全蒸发。水在高热的加热件30自上向下自然流动,从而增加热交换速度和增大热交换面积,使得热能分布均匀,热能利用充分,产生的蒸汽干燥而含水量少,提升熨烫效果。
同时,水从加热件30的上端往下端流,还可长期冲刷加热件30的外表面,避免水垢附积,即或有水垢附存,当高热的加热件30突然接触冷水,因为热胀冷缩的原理,水垢会收缩拉开断裂,然后被冲刷掉,如此也可提升加热件30的使用寿命。
结合参照图2、图5、图6以及图9,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加热件30设有导液槽31,进液口11与导液槽31相对设置。
导液槽31,主要起到聚水和散水的作用。该进液口11处可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与外部水源连接。水经由进液口11喷入至加热腔15内时,导液槽31与进液口11相对设置即可使得水流入至导液槽31中。然后在导液槽31中溢出后经由加热件30的表面进行加热成蒸汽。导液槽31设置在加热件30的上端其形状可根据加热件30的形状进行设置。例如其横截面所形成的形状可为方形、三角形或者不规则形状。将导液槽31设置在加热件30的上端,可进一步的增长由导液槽31流出的水的蒸发路径,增大接触面积,使得加热效率提升。
可选地,导液槽31呈环形设置。环形设置的导液槽31,使得水能够均匀的被导引导加热件30的四周表面,提升加热件30的加热效果。
且/或,导液槽31的深度H1范围为:1mm≤H1≤3mm。导液槽31的深度指的其槽口至槽底壁的深度。该深度不宜过深,超过3mm容易产生积水。也不宜过浅,过浅存水量过少,过浅低于1mm无法有效形成有效的存水导引水的功能。因此导液槽31的深度设置为1mm至3mm,例如设置为1mm、1.5mm、2mm、3mm。
且/或,导液槽31的宽度W1范围为:1mm≤W1≤3mm。导液槽31的宽度指的是导液槽31相对的两个槽侧壁之间的距离值。该宽度不宜过宽,超过3mm使其占用的空间较多,同时在与深度范围值结合使用时,也会产生积水。该宽度不宜过窄,过窄小于1mm无法有效形成有效的存水导引水的功能。因此导液槽31的宽度设置为1mm至3mm,例如设置为1mm、1.5mm、2mm、3mm。可以理解的是,该导液槽31的宽度和深度可结合使用,也可单独设置为上述的参数范围。
且/或,导液槽31设有出液缺口311,蒸汽发生器100还包括温控器90,温控器90设于壳体10,并位于出液缺口311的下方。
通过导液槽31设置一出液缺口311,水会更多的在该出液缺口311处向下流出,然后将温控器90设置在该出液缺口311的下方,如此防止温控器90处的壳体10温度过高,避免温控器90过多跳断。从而保证了产品的持续工作时间,也提高温控器90的使用寿命。
结合参照图2,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导液槽3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槽侧壁和连接两槽侧壁的槽底壁,远离进液口11设置的槽侧壁凸设有挡水板313。
在导液槽31凸设挡水板313,可以使得进液口11的水射入至挡水板313后,流入至导液槽31中,使得产品更加便于使用,提高导液槽31的使用效率。
结合参照图9,进一步地,进液口11设于壳体10的侧壁,并正对挡水板313设置。进液口11正对挡水板313,进液口11喷射的水流可更多的被挡水板313挡入至导液槽31内,进一步提升导液槽31的使用效率。
进一步地,进液口11的面积S的范围值为:0<S≤5.5mm2。进液口11的形状可为圆形、方形或其他形状。其面积小于等于5.5mm2,可保证射入的水流的速度,进而使得进液口11的水可喷射至导液槽31内。
结合参照图2和图5,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壳体10内设有聚液板50,聚液板50沿加热件30的周向延伸,并与加热件30的下端的外表面之间形成聚液槽51。
聚液板50设置在壳体10内的下表面,并围合加热件30的下端从而形成聚液槽51,聚液槽51位于下端,导液槽31位于上端,上端的导液槽31的水经由加热件30的外表面加热蒸发了绝大部分,少部分未蒸发的水可在流入至聚液槽51内,使得该部分水能够尽可能的靠近加热件30,使其能够被快速蒸发成气态。
进一步地,聚液槽51的宽度W2范围为:2mm≤W2≤8mm。聚液槽51的宽度指的是聚液板50朝向加热件30的表面与加热件30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值。该宽度不宜过宽,超过8mm使其占用的空间较多,同时在与深度范围值结合使用时,也会产生积水。该宽度不宜过窄,过窄小于2mm无法有效形成有效的存水功能。因此导液槽31的宽度设置为2mm至8mm,例如设置为2mm、3mm、4mm、5mm、6mm、8mm。
且/或,聚液槽51的深度H2范围为:2mm≤H2≤10mm。聚液槽51的深度指的其槽口至槽底壁的深度,一般聚液板50的高度会比加热件30矮,该聚液槽51的深度也可指聚液板50的高度。该深度不宜过深,超过10mm容易产生积水。也不宜过浅,过浅存水量过少,过浅低于2mm无法形成有效的存水的功能。因此聚液槽51的深度设置为2mm至8mm,例如设置为2mm、3mm、4mm、5mm、6mm、8mm、10mm。
可以理解的是,该聚液槽51的宽度和深度可结合使用,也可单独设置为上述的参数范围。该聚液槽51还可以为在底座19的上表面凹设形成,而不设置聚液板50。
结合参照图2,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加热件30的外侧壁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导流筋33;
或者,加热件30的外侧壁设有至少两导流筋33,两导流筋33之间形成导流通道;
或者,加热件30的外侧壁设有至少两导流筋33,两导流筋33之间形成导流通道,导流通道呈螺旋状环绕于加热件30的外侧壁。
导流筋33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增大加热件30的发热面积,提高发热效率。另一方面可以起到导引水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降低加热件30表面形成水垢。导液槽31的水流出后,与导流筋33接触,被导流筋33导引至下端的聚液槽51内。上述三种导流筋33延伸设置实施例,可为本申请导流筋33的三种可选方案。
结合参照图2字图6以及图9,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加热件30形成具有开口的筒状设置,加热件30将加热腔15分为主加热腔151和辅助加热腔153,主加热腔151形成于加热件30外,辅助加热腔153形成于加热件30内。
如此设置,当外部水流经由该加热件30时,在加热件30的上端可有三种流动方向。第一种,水先经由加热件30的外表面向下流动,在主加热腔151内汽化后,被汽化的气体再进入到辅助加热腔153内,被加热件30的内表面继续加热干燥后,自出气口13排出。
第二种,水先经由加热件30的内表面向下流动,在辅助加热腔153内汽化后,被汽化的气体再进入到主加热腔151内,被加热件30的外表面继续加热干燥后,自出气口13排出。
第三种,水在加热件30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同时向下流动,在主加热腔151内和辅助加热腔153同时被汽化后,自出气口13排出。
主加热腔151和辅助加热腔153的设置,使得该加热件30能够被充分利用,提升加热件30的加热效率。
当然,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1可以只设置一个加热腔15,加热件30为实体结构。
进一步地,壳体10的内壁面还设有挡气板70,挡气板70环绕出气口13设置,挡气板70的下端抵接于加热件30的上端面,挡气板70还设有连通加热腔15和辅助加热腔153的过气口71。
如此设置,主要是采用第一种流动方式时做的进一步优化结构。水从进液口11喷入至加热件30的上端(若设置导液槽31则喷入至导液槽31内)。在加热件30的上端被挡气板70所阻挡而不能进入到辅助加热腔153内,水在加热件30的外表面流动至加热件30的下端的过程中被汽化,汽化后的气体经由过气口71进入到辅助加热腔153内,在辅助加热腔153内继续被加热干燥,从出气口13排出。挡气板70的设置可防止水进入到辅助加热腔153内,保证辅助加热腔153的温度。采用了两个腔室,做到了水被汽化主要发生在主加热腔151内,二次干燥在辅助加热腔153内,主加热腔151和辅助加热腔153两两分离,使得促成了水的即时完全汽化以及让最后出来的蒸汽足够干燥。
可以理解的是,但该挡气板70与导液槽31相配合时,挡气板70位于导液槽31的挡水板313的内侧。或者,该挡气板70和挡水板313可集成为一个板,同时兼具二者的功能。
进一步地,壳体10的内壁面设有出气筒131,出气筒131一端环绕出气口13设置,另一端自加热件30的开口伸入至辅助加热腔153内。
通过出气筒131的设置,使得从主加热腔151进入的气体可先在辅助加热腔153加热干燥后再通过出气筒131的下端进入到出气筒131内。防止从主加热腔151进入的气体未经辅助加热腔153加热就经由出气口13流出。该出气筒131的下端可选设置为位于过气口71的下方,进一步使得从主加热腔151进入的气体经辅助加热腔153充分加热。该出气筒131的筒口所形成的面积可大于等于出气口13的面积。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壳体10包括上壳17和底座19,上壳17可拆卸连接于底座19,并与底座19围合形成加热腔15,加热件30设于底座19的上表面,进液口11和出气口13位于上壳17的上半部分。
底座19作为承载件,主要用于承载上壳17,并与上壳17围合形成加热腔15。该上壳17与底座19可拆卸连接,可方便二者的拆装维护,进一步可方便拆装清洗加热腔15的内壁。二者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可为螺栓或卡扣连接。本申请的上壳17和底座19均可使用刚性材料,例如使用金属材料,铝材、钢材或合金材料(例如铝合金材料)等等。
进一步地,在可拆卸连接的过程中,为了使得加热腔15与外部的空间隔绝防水。参照图7和图9,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上壳17的下端凸设有环形设置的第一安装筋171和第二安装筋173,第一安装筋171位于第二安装筋173的外侧,第一安装筋171和第二安装筋173与底座19抵接并围合形成防水空间,防水空间内设有密封件18。
通过第一安装筋171和第二安装筋173所围合形成的防水空间可实现初步防水。例如当有加热腔15内的水经由下端第二安装筋173与底座19之间的间隙流出后,可经由防水空间初步防水。当然,进一步设置密封件18,可防止水经由第一安装筋171与底座19之间的间隙溢出。该密封件18可为塑胶或硅胶等软性材质,填充满整个防水空间。可为整体的环形胶条状,也可为颗粒填充。该防水空间的上腔壁和下腔壁可以设置定位凹槽(未标示),密封件18可以设置定位凸起181。定位凹槽插入到定位凸起181中,起到固定密封件18的作用。同时定位凸起181和定位凹槽的配合也可使得防水空间的上下腔壁与密封件18之间的抵接更加紧密,进一步提升防水效果。
结合参照图7,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底座19的上表面凹设有环形设置的让位槽191,第二安装筋173的下端安装于让位槽191内。
环形的让位槽191的设置,可以使得第二安装筋173的安放更加稳固,进而使得第二安装筋173与底座19的配合更加紧密。同时防止加热件30处产生的热量进入到防水空间内,进而防止热量过高使得密封件18结构老化。并且,该让位槽191的设置,也可进一步防止液体外流,增加液体外流的难度,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
进一步地,让位槽191的深度范围W3范围为:1mm≤W3≤3.5mm。让位槽191的宽度超过1mm,即可有效防止热量过高。小于3.5mm即可有效减小装配空间。例如设置为1mm、1.5mm、2mm、2.5mm、3mm、3.5mm等等。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熨烫设备,该熨烫设备包括蒸汽发生器100,该蒸汽发生器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熨烫设备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熨烫设备可为挂烫机或电熨斗。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加热腔,所述壳体还设有连通所述加热腔的进液口和出气口;和
加热件,所述加热件设于所述加热腔内,所述进液口进入的至少部分液体经由所述加热件的壁面加热后向下流动至加热件的底部;
所述加热件设有导液槽,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导液槽相对设置,所述导液槽设有出液缺口;所述蒸汽发生器还包括温控器,所述温控器设于所述壳体,并位于所述出液缺口的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壳体的上半部分,所述加热件的一端邻近所述进液口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槽呈环形设置;
且/或,所述导液槽的深度H1范围为:1mm≤H1≤3mm;
且/或,所述导液槽的宽度W1范围为:1mm≤W1≤3mm;
且/或,所述导液槽位于所述加热件的上端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槽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槽侧壁和连接两所述槽侧壁的槽底壁,远离所述进液口设置的槽侧壁凸设有挡水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设于所述壳体的侧壁,并正对所述挡水板设置;
且/或,所述进液口的面积S的范围值为:0<S≤5.5mm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聚液板,所述聚液板沿所述加热件的周向延伸,并与所述加热件的下端的外表面之间形成聚液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液槽的宽度W2范围为:2mm≤W2≤8mm;
且/或,所述聚液槽的深度H2范围为:2mm≤H2≤10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的外侧壁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导流筋。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的外侧壁设有至少两导流筋,两所述导流筋之间形成导流通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通道呈螺旋状环绕于所述加热件的外侧壁。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形成具有开口的筒状设置,所述加热件将所述加热腔分为主加热腔和辅助加热腔,所述主加热腔形成于所述加热件外,所述辅助加热腔形成于所述加热件内。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还设有挡气板,所述挡气板环绕所述出气口设置,所述挡气板的下端抵接于所述加热件的上端面,所述挡气板还设有连通加热腔和辅助加热腔的过气口。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设有出气筒,所述出气筒一端环绕所述出气口设置,另一端自所述加热件的开口伸入至所述辅助加热腔内。
14.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底座,所述上壳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底座,并与所述底座围合形成所述加热腔,所述加热件设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上壳的上半部分。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的下端凸设有环形设置的第一安装筋和第二安装筋,所述第一安装筋位于所述第二安装筋的外侧,所述第一安装筋和所述第二安装筋与所述底座抵接并围合形成防水空间,所述防水空间内设有密封件。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凹设有环形设置的让位槽,所述第二安装筋的下端安装于所述让位槽内。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槽的深度W3范围为:1mm≤W3≤3.5mm。
18.一种熨烫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所述的蒸汽发生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648393.XA CN110553239B (zh) | 2019-07-17 | 2019-07-17 | 蒸汽发生器和熨烫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648393.XA CN110553239B (zh) | 2019-07-17 | 2019-07-17 | 蒸汽发生器和熨烫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553239A CN110553239A (zh) | 2019-12-10 |
CN110553239B true CN110553239B (zh) | 2022-01-25 |
Family
ID=68735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648393.XA Active CN110553239B (zh) | 2019-07-17 | 2019-07-17 | 蒸汽发生器和熨烫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55323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321860B (zh) * | 2020-09-30 | 2024-04-16 |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蒸汽发生器和蒸汽拖把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9101758U1 (de) * | 1991-02-15 | 1992-03-12 | Heß, Hans Peter, 4830 Gütersloh | Rieselverdampfer, insbesondere als Luftbefeuchter für lüftungstechnische Anlagen |
US20120328271A1 (en) * | 2011-06-24 | 2012-12-27 | Yuan Kwang-Tong | Steam generator |
EP2997306A1 (de) * | 2013-05-14 | 2016-03-23 | Alfred Kärcher GmbH & Co. KG | Dampferzeuger |
CN203605203U (zh) * | 2013-10-12 | 2014-05-21 | 群耀光电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加热芯及蒸汽发生器 |
CN105737125B (zh) * | 2015-12-14 | 2018-03-23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系统及家用电器 |
-
2019
- 2019-07-17 CN CN201910648393.XA patent/CN110553239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553239A (zh) | 2019-12-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306187B1 (en) | Steam hea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se in steam mop | |
CN212005623U (zh) | 蒸汽发生器和烹饪器具 | |
CN110553239B (zh) | 蒸汽发生器和熨烫设备 | |
CN210975290U (zh) | 一种出汽稳定的蒸汽发生器 | |
CN106402823A (zh) | 一种发热锅组件 | |
CN210485668U (zh) | 蒸汽发生器和熨烫设备 | |
CN110089930B (zh) | 一种立体即热环流蒸汽分离器及系统 | |
CN114321860B (zh) | 蒸汽发生器和蒸汽拖把 | |
CN210801110U (zh) | 基于变功率加热管的蒸汽发生器 | |
CN214484268U (zh) | 蒸汽发生器和烹饪器具 | |
CN211471896U (zh) | 一种过热蒸汽刷 | |
CN210128485U (zh) | 液体加湿装置和取暖器 | |
CN216304249U (zh) | 蒸汽产生装置及电熨斗 | |
CN108486842B (zh) | 蒸汽发生器及挂烫机 | |
CN215294860U (zh) | 蒸汽发生器及加热设备 | |
CN209909869U (zh) | 蒸汽发生器、挂烫机以及洗衣机 | |
CN218781279U (zh) | 过热加热件以及过热式蒸汽发生装置 | |
CN107083664B (zh) | 蒸汽发生器及挂烫机 | |
CN212456785U (zh) | 蒸汽发生器 | |
CN218721390U (zh) | 蒸汽发生器及具有蒸汽发生器的设备 | |
CN203654037U (zh) | 一种挂烫机用发热锅 | |
CN218781266U (zh) | 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及挂烫机 | |
CN114251639B (zh) | 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装置和蒸汽器具 | |
CN217899826U (zh) | 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及清洁设备 | |
CN217082496U (zh) | 蒸汽发热锅以及挂烫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