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47053U - 车辆和眼镜 - Google Patents

车辆和眼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47053U
CN212447053U CN202020627083.8U CN202020627083U CN212447053U CN 212447053 U CN212447053 U CN 212447053U CN 202020627083 U CN202020627083 U CN 202020627083U CN 212447053 U CN212447053 U CN 2124470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inductance
crystal assembly
assembly
indu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2708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苗
秦红波
杨道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2062708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470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470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470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Eyegla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和一种眼镜。车辆包括:风挡玻璃;电感液晶组件,设置在风挡玻璃上,电感液晶组件上设置有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被配置为适于测量电感液晶组件上的光照强度;控制装置,与电感液晶组件相连接,控制装置根据光照强度控制电感液晶组件改变透明度。光电传感器实时获取照射至电感液晶组件上的光线强度,并将获取到的光线强度转换为对应的电线号以传输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接收到的电信号判断出当前光线强度是否影响驾驶员的正常驾驶,在判断出当前光线强度超出驾驶员肉眼所能承受的正常光线强度范围时,改变该区域的透光度,从而削减照射至用户肉眼的光线强度。

Description

车辆和眼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透光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和一种眼镜。
背景技术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员会受到外部光线的影响,在白天驾驶员会受到强光照射的影响,夜间驾驶过程中驾驶员会受到对象车辆车灯的影响,从而增加驾驶员视觉疲劳度,影响安全驾驶。
对此,现有的车辆中,针对防强光这一问题,一般采用调节遮阳板或智能大灯的方法,调节遮阳板需要用户亲自操作并且遮挡范围较小,智能大灯则是被动防光,用户无法保证对象的车辆都可以智能控制大灯避让自身车辆,因此,现有的车辆都无法主动阻隔光线。
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可自动识别并自动阻隔强光的车辆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在于,提出一种眼镜。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风挡玻璃;电感液晶组件,设置在风挡玻璃上,电感液晶组件上设置有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被配置为适于测量电感液晶组件上的光照强度;控制装置,与电感液晶组件相连接,控制装置根据光照强度控制电感液晶组件改变透明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车辆包括风挡玻璃,风挡玻璃上设置有电感液晶组件,电感液晶组件可以在电控下改善自身的透光度,电感液晶组件上还设置有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被配置为测量风挡玻璃外侧(车辆行驶方向)上的光线,并根据光线强度生成对应的电信号。控制装置分别与电感液晶组件和光电传感器相连接,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光照强度控制电感液晶组件对应改变自身的透明度。具体工作过程中,车辆正常行进,光电传感器实时获取照射至电感液晶组件(风挡玻璃)上的光线强度,并将获取到的光线强度转换为对应的电线号以传输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接收到的电信号判断出当前光线强度是否影响驾驶员的正常驾驶,在判断出当前光线强度超出驾驶员肉眼所能承受的正常光线强度范围时,控制与被照射区域相对应的电感液晶组件工作,以改变该区域的透光度,从而削减照射至用户肉眼的光线强度,进而实现车辆风挡玻璃针对强光的智能化过滤和自动化过滤,从自身车辆出发主动屏蔽强光,提升驾驶安全性,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针对现有车辆行驶过程中所面临的强光干扰场景:例如,当车辆在白天行驶,且强烈的太阳光照射至前风挡玻璃的右上角时,控制器通过光电传感器检测出该区域(右上角)的光线强度超出了用户所能承受的正常范围,从而控制与该区域对应的电感液晶组件降低自身的透光度,进而减小射入用户肉眼的光线量,解决太阳光照射影响用户驾驶的技术问题;当车辆在夜间行驶,且对向行驶的车辆的远光灯照射至车辆的左下角时,控制器通过光电传感器检测出该区域对应的光线强度超出用户所能承受范围,从而控制与该区域对应的电感液晶组件降低自身的透光度,进而减小射入用户肉眼的光线量,解决对向远光灯照射影响用户驾驶的技术问题。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车辆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风挡玻璃被划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中均设置有电感液晶组件。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电感液晶组件做出了进一步限定,风挡玻璃上设置有多个电感液晶组件,多个电感液晶组件设置在风挡玻璃的不同区域上,且保证多个电感液晶组件之间不存在重合区域。正常情况下,照射至风挡玻璃上的光线集中在部分区域上,通过将风挡玻璃划分为多个区域并对应设置多个电感液晶组件,可以提升光线阻隔的精准性,保证除被强光照射区域以外的区域透光度不改变,从而降低对驾驶员驾驶视野能见度的影响,进而实现优化车辆结构,提升驾驶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电感液晶组件包括:电感液晶层,设置于风挡玻璃上,光电传感器设置于电感液晶层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电感液晶组件的结构做出了具体限定。电感液晶组件包括电感液晶层。电感液晶层与风挡玻璃同步设置,外部光线穿过风挡玻璃和电感液晶层后才能射入驾驶室内部,其中电感液晶层内充有大量液晶。液晶在通电的作用下会沿着统一的方向排布,从而改变自身结构的透光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电感液晶组件还包括:供电部,与电感液晶层相连接,控制装置与供电部相连接,控制装置控制供电部工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电感液晶组件的结构做出了具体限定,电感液晶组件包括供电部。工作过程中,控制装置控制供电部通电,供电部在电感液晶层内形成电磁场,液晶在电磁场的作用下由自由运动状态改变为有规律的同一排列状态,从而使光线可以较为容易的穿过电感液晶层,进而通过控制供电部的工作状态来改变电感液晶组件的透光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风挡玻璃为夹层玻璃,电感液晶层设置于夹层玻璃的夹层中,
在该技术方案中,限定了一种电感液晶层的形态和设置方式。其中,风挡玻璃为夹层玻璃,电感液晶层填充在风挡玻璃的其中一个夹层中,其余夹层中填充有粘合玻璃的胶质层,光线在穿过夹层玻璃的过程中穿过电感液晶层,并受到电感液晶层的过滤。从而实现了电感液晶层在夹层玻璃上的定位安装。通过将电感液晶层设置在风挡玻璃内部可以通过风挡玻璃保护电感液晶组件,保证电感液晶组件可以稳定工作。进而实现优化电感液晶层和风挡玻璃的装配结构,提升产品结构稳定性与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电感液晶层贴设于风挡玻璃的表面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该技术方案还限定了另一种电感液晶层的形态和设置方式。其中,电感液晶层可以为贴膜的形式贴覆在风挡玻璃朝向驾驶室一侧的表面上。通过将电感液晶层设置为贴膜的形式,一方面可以降低电感液晶层的装配难度和装配自由度,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维护和更换难度,使电感液晶层在出现故障时,用户可直接通过更换电感液晶层来实现维护。进而实现了优化电感液晶组件结构,降低电感液晶组件的装配难度和维护难度,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眼镜,眼镜包括:镜架;镜片,设置于镜架上;电感液晶组件,设置在镜架上,电感液晶组件上设置有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被配置为适于测量电感液晶组件上的光照强度;控制装置,与电感液晶组件相链接,控制装置根据光照强度控制电感液晶组件改变透明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眼镜包括镜架和镜片,一方面用于定位安装镜片,另一方面用于保护镜片不被破坏。镜片上设置有电感液晶组件,电感液晶组件可以在电控下改善自身的透光度,电感液晶组件上还设置有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被配置为测量镜片外侧(用户视野方向)上的光线,并根据光线强度生成对应的电信号。控制装置分别与电感液晶组件和光电传感器相连接,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光照强度控制电感液晶组件对应改变自身的透明度。具体工作过程中,用户佩戴该眼镜驾驶车辆,光电传感器实时获取照射至电感液晶组件(镜片)上的光线强度,并将获取到的光线强度转换为对应的电线号以传输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接收到的电信号判断出当前光线强度是否影响驾驶员的正常驾驶,在判断出当前光线强度超出驾驶员肉眼所能承受的正常光线强度范围时,控制电感液晶组件工作,以改变透光度,从而削减照射至用户肉眼的光线强度,进而实现眼镜针对强光的智能化过滤和自动化过滤,从自身出发主动屏蔽强光,提升驾驶安全性,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电感液晶组件包括:电感液晶层,设置于镜片上,光电传感器设置于电感液晶层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电感液晶组件的结构做出了具体限定。电感液晶组件包括电感液晶层。电感液晶层与镜片同步设置,外部光线穿过镜片和电感液晶层后才能射入用户眼球,其中电感液晶层内充有大量液晶。液晶在通电状态下会沿着统一的方向排布,从而改变自身结构的透光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电感液晶组件包括:供电部,与电感液晶层相连接,控制装置与供电部相连接,控制装置控制供电部工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电感液晶组件的结构做出了具体限定,电感液晶组件包括供电部。工作过程中,控制装置控制供电部通电,供电部在电感液晶层内形成电磁场,液晶在电磁场的作用下由自由运动状态改变为有规律的同一排列状态,从而使光线可以较为容易的穿过电感液晶层,进而通过控制供电部的工作状态来改变电感液晶组件的透光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电感液晶层贴设于所述镜片的表面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该技术方案限定了电感液晶层的形态和设置方式。电感液晶层可以为贴膜的形式贴覆在镜片的表面上。通过将电感液晶层设置为贴膜的形式,一方面可以降低电感液晶层的装配难度和装配自由度,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维护和更换难度,使电感液晶层在出现故障时,用户可直接通过更换电感液晶层来实现维护。进而实现了优化电感液晶组件结构,降低电感液晶组件的装配难度和维护难度,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车辆,10风挡玻璃,102胶质层,122光电传感器,124电感液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车辆1,和眼镜。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车辆1,车辆1包括:风挡玻璃10;电感液晶组件,设置在风挡玻璃10上,电感液晶组件上设置有光电传感器122,光电传感器122被配置为适于测量电感液晶组件上的光照强度;控制装置,与电感液晶组件相连接,控制装置根据光照强度控制电感液晶组件改变透明度。
在该实施例中,车辆1包括风挡玻璃10,风挡玻璃10上设置有电感液晶组件,电感液晶组件可以在电控下改善自身的透光度,电感液晶组件上还设置有光电传感器122,光电传感器122被配置为测量风挡玻璃10外侧(车辆1行驶方向)上的光线,并根据光线强度生成对应的电信号。控制装置分别与电感液晶组件和光电传感器122相连接,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光照强度控制电感液晶组件对应改变自身的透明度。具体工作过程中,车辆1正常行进,光电传感器122实时获取照射至电感液晶组件(风挡玻璃10)上的光线强度,并将获取到的光线强度转换为对应的电线号以传输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接收到的电信号判断出当前光线强度是否影响驾驶员的正常驾驶,在判断出当前光线强度超出驾驶员肉眼所能承受的正常光线强度范围时,控制与被照射区域相对应的电感液晶组件工作,以改变该区域的透光度,从而削减照射至用户肉眼的光线强度,进而实现车辆1风挡玻璃10针对强光的智能化过滤和自动化过滤,从自身车辆1出发主动屏蔽强光,提升驾驶安全性,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针对现有车辆1行驶过程中所面临的强光干扰场景:例如,当车辆1在白天行驶,且强烈的太阳光照射至前风挡玻璃10的右上角时,控制器通过光电传感器122检测出该区域(右上角)的光线强度超出了用户所能承受的正常范围,从而控制与该区域对应的电感液晶组件降低自身的透光度,进而减小射入用户肉眼的光线量,解决太阳光照射影响用户驾驶的技术问题;当车辆1在夜间行驶,且对向行驶的车辆1的远光灯照射至车辆1的左下角时,控制器通过光电传感器122检测出该区域对应的光线强度超出用户所能承受范围,从而控制与该区域对应的电感液晶组件降低自身的透光度,进而减小射入用户肉眼的光线量,解决对向远光灯照射影响用户驾驶的技术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风挡玻璃10被划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中均设置有电感液晶组件。
在该实施例中,对电感液晶组件做出了进一步限定,风挡玻璃10上设置有多个电感液晶组件,多个电感液晶组件设置在风挡玻璃10的不同区域上,且保证多个电感液晶组件之间不存在重合区域。正常情况下,照射至风挡玻璃10上的光线集中在部分区域上,通过将风挡玻璃10划分为多个区域并对应设置多个电感液晶组件,可以提升光线阻隔的精准性,保证除被强光照射区域以外的区域透光度不改变,从而降低对驾驶员驾驶视野能见度的影响,进而实现优化车辆1结构,提升驾驶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电感液晶组件包括:电感液晶层124,设置于风挡玻璃10上,光电传感器122设置于电感液晶层124上;
在该实施例中,对电感液晶组件的结构做出了具体限定。电感液晶组件包括电感液晶层124。电感液晶层124与风挡玻璃10同步设置,外部光线穿过风挡玻璃10和电感液晶层124后才能射入驾驶室内部,其中电感液晶层124内充有大量液晶。液晶在通电状态下会沿着统一的方向排布,从而改变自身结构的透光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电感液晶组件还包括:供电部,与电感液晶层124相连接,控制装置与供电部相连接,控制装置控制供电部工作。
在该实施例中,对电感液晶组件的结构做出了具体限定,电感液晶组件包括供电部。工作过程中,控制装置控制供电部通电,供电部在电感液晶层124内形成电磁场,液晶在电磁场的作用下由自由运动状态改变为有规律的同一排列状态,从而使光线可以较为容易的穿过电感液晶层124,进而通过控制供电部的工作状态来改变电感液晶组件的透光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风挡玻璃10为夹层玻璃,电感液晶层124设置于夹层玻璃的夹层中,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一种电感液晶层124的形态和设置方式。其中,风挡玻璃10为夹层玻璃,电感液晶层124填充在风挡玻璃10的其中一个夹层中,其余夹层中填充有用于粘合玻璃的胶质层102,光线在穿过夹层玻璃的过程中穿过电感液晶层124,并受到电感液晶层124的过滤。从而实现了电感液晶层124在夹层玻璃上的定位安装。通过将电感液晶层124设置在风挡玻璃10内部可以通过风挡玻璃10保护电感液晶组件,保证电感液晶组件可以稳定工作。进而实现优化电感液晶层124和风挡玻璃10的装配结构,提升产品结构稳定性与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电感液晶层124贴设于风挡玻璃10的表面上。
在该实施例中,该技术方案还限定了另一种电感液晶层124的形态和设置方式。其中,电感液晶层124可以为贴膜的形式贴覆在风挡玻璃10朝向驾驶室一侧的表面上。通过将电感液晶层124设置为贴膜的形式,一方面可以降低电感液晶层124的装配难度和装配自由度,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维护和更换难度,使电感液晶层124在出现故障时,用户可直接通过更换电感液晶层124来实现维护。进而实现了优化电感液晶组件结构,降低电感液晶组件的装配难度和维护难度,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眼镜,眼镜包括:镜架;镜片,设置于镜架上;电感液晶组件,设置在镜架上,电感液晶组件上设置有光电传感器122,光电传感器122被配置为适于测量电感液晶组件上的光照强度;控制装置,与电感液晶组件相链接,控制装置根据光照强度控制电感液晶组件改变透明度。
在该实施例中,眼镜包括镜架和镜片,一方面用于定位安装镜片,另一方面用于保护镜片不被破坏。镜片上设置有电感液晶组件,电感液晶组件可以在电控下改善自身的透光度,电感液晶组件上还设置有光电传感器122,光电传感器122被配置为测量镜片外侧(用户视野方向)上的光线,并根据光线强度生成对应的电信号。控制装置分别与电感液晶组件和光电传感器122相连接,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光照强度控制电感液晶组件对应改变自身的透明度。具体工作过程中,用户佩戴该眼镜驾驶车辆1,光电传感器122实时获取照射至电感液晶组件(镜片)上的光线强度,并将获取到的光线强度转换为对应的电线号以传输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接收到的电信号判断出当前光线强度是否影响驾驶员的正常驾驶,在判断出当前光线强度超出驾驶员肉眼所能承受的正常光线强度范围时,控制电感液晶组件工作,以改变透光度,从而削减照射至用户肉眼的光线强度,进而实现眼镜针对强光的智能化过滤和自动化过滤,从自身出发主动屏蔽强光,提升驾驶安全性,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电感液晶组件包括:电感液晶层124,设置于镜片上,光电传感器122设置于电感液晶层124上。
在该实施例中,对电感液晶组件的结构做出了具体限定。电感液晶组件包括电感液晶层124。电感液晶层124与镜片同步设置,外部光线穿过镜片和电感液晶层124后才能射入用户眼球,其中电感液晶层124内充有大量液晶。液晶在通电状态下会沿着统一的方向排布,从而改变自身结构的透光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电感液晶组件包括:供电部,与电感液晶层124相连接,控制装置与供电部相连接,控制装置控制供电部工作。
在该实施例中,对电感液晶组件的结构做出了具体限定,电感液晶组件包括供电部。工作过程中,控制装置控制供电部通电,供电部在电感液晶层124内形成电磁场,液晶在电磁场的作用下由自由运动状态改变为有规律的同一排列状态,从而使光线可以较为容易的穿过电感液晶层124,进而通过控制供电部的工作状态来改变电感液晶组件的透光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电感液晶层124贴设于镜片的表面上。
在该实施例中,该技术方案限定了电感液晶层124的形态和设置方式。电感液晶层124可以为贴膜的形式贴覆在镜片的表面上。通过将电感液晶层124设置为贴膜的形式,一方面可以降低电感液晶层124的装配难度和装配自由度,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维护和更换难度,使电感液晶层124在出现故障时,用户可直接通过更换电感液晶层124来实现维护。进而实现了优化电感液晶组件结构,降低电感液晶组件的装配难度和维护难度,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车辆1上的控制装置的控制流程如下:接收每个区域中任一区域的第一光照强度;获取光照强度阈值;基于第一光照强度大于光照强度阈值,生成第一控制信号;根据第一控制信号控制电感液晶组件中的供电部工作,以降低电感液晶层124的透光度;获取任一区域的第二光照强度;基于第二光照强度小于光照强度阈值,生成第二控制信号;根据第二控制信号控制供电部工作,以提升电感液晶层124的透光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挡玻璃;
电感液晶组件,设置在所述风挡玻璃上,所述电感液晶组件上设置有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被配置为适于测量所述电感液晶组件上的光照强度;
控制装置,与所述电感液晶组件相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光照强度控制所述电感液晶组件改变透明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挡玻璃被划分为多个区域,每个所述区域中均设置有所述电感液晶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液晶组件包括:
电感液晶层,设置于所述风挡玻璃上,所述光电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电感液晶层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液晶组件还包括:
供电部,与所述电感液晶层相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供电部相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供电部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挡玻璃为夹层玻璃,所述电感液晶层设置于所述夹层玻璃的夹层中。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液晶层贴设于所述风挡玻璃的表面上。
7.一种眼镜,其特征在于,包括:
镜架;
镜片,设置于所述镜架上;
电感液晶组件,设置在镜架上,所述电感液晶组件上设置有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被配置为适于测量所述电感液晶组件上的光照强度;
控制装置,与所述电感液晶组件相链接,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光照强度控制所述电感液晶组件改变透明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液晶组件包括:
电感液晶层,设置于所述镜片上,所述光电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电感液晶层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液晶组件包括:
供电部,与所述电感液晶层相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供电部相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供电部工作。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液晶层贴设于所述镜片的表面上。
CN202020627083.8U 2020-04-23 2020-04-23 车辆和眼镜 Active CN2124470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27083.8U CN212447053U (zh) 2020-04-23 2020-04-23 车辆和眼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27083.8U CN212447053U (zh) 2020-04-23 2020-04-23 车辆和眼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47053U true CN212447053U (zh) 2021-02-02

Family

ID=74468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27083.8U Active CN212447053U (zh) 2020-04-23 2020-04-23 车辆和眼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470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32155A (zh) * 2021-10-29 2022-03-04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驾驶安全防护方法及相关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32155A (zh) * 2021-10-29 2022-03-04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驾驶安全防护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132155B (zh) * 2021-10-29 2023-10-20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驾驶安全防护方法及相关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28634A (zh) 一种分区灰度调节防眩光汽车遮阳板
CN107685614A (zh) 一种汽车遮阳玻璃及其遮阳方法
CN100500461C (zh) 一种汽车防眩方法及其装置
CN212447053U (zh) 车辆和眼镜
CN109263446B (zh) 一种智能挡风玻璃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407451B (zh) 日夜两用防眩液晶眼镜
US6056397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glare while driving
CN111580292A (zh) 车辆、车辆控制方法、眼镜、眼镜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WO1988008995A1 (en) Anti-glare eyeglasses
CN209486412U (zh) 一种变光镜片及自动变光驾驶镜
CN109835149A (zh) 一种防眩夹层玻璃
CN211844048U (zh) 一种车用遮阳板系统及车辆
US11884213B2 (en) Anti-glare apparatus and mirror having lens assembly with controlled optical axis direction
CN205468446U (zh) 用于辅助驾驶的装置及车辆
CN104407450B (zh) 一种防眩液晶眼镜的设计方法与装置
CN108608837A (zh) 车辆玻璃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车辆
CN109606081A (zh) 一种智能车灯玻璃控制系统及其控制系统
CN2765808Y (zh) 车辆防眩装置
CN104407449B (zh) 一种防眩液晶会车镜的设计方法与装置
CN201097023Y (zh) 一种防强光眩目的眼镜
CN210309868U (zh) 一种不影响驾驶员视野的汽车挡风玻璃防炫目装置
WO2003005942A1 (en) A device for minimising glare
CN206297383U (zh) 智能驾驶员防强光防眩护眼镜
CN109828386A (zh) 一种变光镜片及自动变光驾驶镜
CN103676200A (zh) 一种防炫目眼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