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31075U - 空调器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室内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431075U CN212431075U CN202020827594.4U CN202020827594U CN212431075U CN 212431075 U CN212431075 U CN 212431075U CN 202020827594 U CN202020827594 U CN 202020827594U CN 212431075 U CN212431075 U CN 21243107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indoor unit
- airflow
- air conditioner
- main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3570 ai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2
- 239000012080 ambient ai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85 electric he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9000012621 metal-organic framewor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3795 desor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CURLTUGMZLYLDI-UHFFFAOYSA-N Carbon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O CURLTUGMZLYLD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WSFSSNUMVMOOMR-UHFFFAOYSA-N Formaldehyde Chemical compound O=C WSFSSNUMVMOOM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6395 saturated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MFLKDEMTKSVIBK-UHFFFAOYSA-N zinc;2-methylimidazol-3-ide Chemical compound [Zn+2].CC1=NC=C[N-]1.CC1=NC=C[N-]1 MFLKDEMTKSVIB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994 acti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1569 carbon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2092 carbon di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91 dehum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00 scaveng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LXBGSDVWAMZHDD-UHFFFAOYSA-N 2-methyl-1h-imidazole Chemical compound CC1=NC=CN1 LXBGSDVWAMZHD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894006 Bacte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13 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889 atomi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500 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WSFSSNUMVMOOMR-NJFSPNSNSA-N methanone Chemical compound O=[14CH2] WSFSSNUMVMOOMR-NJFSPNSN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692 water ato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153 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154 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8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01 zin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NWONKYPBYAMBJT-UHFFFAOYSA-L zinc sulfate Chemical compound [Zn+2].[O-]S([O-])(=O)=O NWONKYPBYAMBJT-UHFFFAOYSA-L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具有用于与室外环境连通的换气口以及位于换气口内侧的气流交换通道;气流交换装置,设置于气流交换通道内,配置成促使室外环境空气从换气口流入气流交换通道;和空气处理装置,设置于气流交换通道内,其包括由MOF材料制成的主体部。由MOF材料制成的主体部能吸附水分等多种特定物质成分,在气流交换装置的作用下,室外环境空气在流经主体部表面和/或内部时,能使主体部上吸附并富集大量的水分,从而可使主体部成为空调器室内机的供水单元。利用气流交换装置和空气处理装置相互配合,可使空调器室内机自动富集来自室外环境空气的水分,简化了操作过程,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增强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空气调节技术,特别是涉及空调器室内机。
背景技术
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均是影响人体舒适度的重要因素。作为室内空气调节设备,为营造良好的空气环境,空调器室内机不仅需要调节室内空气的温度参数,还需要调节室内空气的湿度参数。
现有技术中,当室内环境空气需要加湿时,部分空调器室内机需要启动雾化装置将液态水雾化以产生雾化水,并使雾化水随送风气流吹送至室内环境,从而提高室内环境空气的湿度,这不仅需要在空调器室内机中安装雾化装置,还需要用户为雾化装置添加液态水,操作复杂,自动化程度低,用户体验较差。
因此,如何提高空调器室内机的自动化程度使得空调器室内机自动集水,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空调器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高空调器室内机的自动化程度,使其能够自动集水。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降低空调器室内机运行过程中的能耗。
本实用新型又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简化空调器室内机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又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高空调器室内机对室内环境空气的净化效果。
本实用新型再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简化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逻辑。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具有用于与室外环境连通的换气口以及位于换气口内侧的气流交换通道;气流交换装置,设置于气流交换通道内,配置成促使室外环境空气从换气口流入气流交换通道;和空气处理装置,设置于气流交换通道内,其包括由MOF材料制成的主体部,主体部配置成吸附流经其表面和/或内部的气流中的特定物质成分。
可选地,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电加热部,设置于主体部上,配置成受控启动以加热主体部,使得主体部所吸附的特定物质成分从主体部脱附;气流交换装置还配置成促使室内环境空气流入气流交换通道并从换气口吹送出,以带走从主体部脱附的特定物质成分。
可选地,气流交换装置为轴流风机。
可选地,壳体还具有回风口、出风口以及位于回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的空气处理通道;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气流循环装置,设置于空气处理通道内,配置成促使室内环境空气从回风口流入空气处理通道形成处理气流,处理气流经处理后从出风口吹送出。
可选地,空调器室内机为立式柜机,且回风口位于壳体下方,出风口位于壳体上方;换气口与回风口相对设置,气流交换通道设置于回风口与换气口之间。
可选地,空气处理装置位于空气处理通道与气流交换通道的公共区段内。
可选地,气流循环装置配置成促使处理气流流经空气处理装置;且空气处理装置位于气流循环装置的上游。
可选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换热器,设置于空气处理通道内,且位于气流循环装置的下游,配置成与流经其的处理气流换热。
可选地,壳体包括:机壳本体,具有连接口;和换气管,从连接口插接至机壳本体;换气管具有位于机壳本体外的第一延伸部以及位于机壳本体内的第二延伸部;且换气口设置于第一延伸部的外端;空气处理装置与第二延伸部的管口相对设置。
可选地,气流交换装置设置于换气管内,并位于连接口处。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室内机,其壳体上设置有用于与室外环境连通的换气口以及位于换气口内侧的气流交换通道。气流交换装置能促使室外环境空气从换气口流入气流交换通道,并流经空气处理装置。由于MOF材料是一种优良的吸附材料,由MOF材料制成的主体部能吸附水分等多种特定物质成分,在气流交换装置的作用下,室外环境空气在流经主体部表面和/或内部时,能使主体部上吸附并富集大量的特定物质成分,例如水分,从而可使主体部成为空调器室内机的供水单元。利用气流交换装置和空气处理装置相互配合,可使空调器室内机自动富集来自室外环境空气的水分,从而无需用户向空调器室内机添加液态水,简化了操作过程,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增强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室内机,空气处理装置包括主体部和设置于主体部上的电加热部,其中,电加热部配置成受控启动以加热主体部,使得主体部所吸附的特定物质成分从主体部脱附,从而可使主体部上富集的特定物质成分随处理气流流入室内环境,以增大室内环境空气中特定位置成分的含量。利用主体部和电加热部相互配合,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室内机中无需设置雾化装置,也无需为雾化装置设置水源,即可将室外环境空气中的水分转移至室内环境,能够以精简的结构实现加湿的目的,减少或避免了雾化过程的能耗。当空调器室内机按照制冷模式和除湿模式运行时,可以利用主体部吸附处理气流中的水分,从而可避免在制冷过程中为使水分冷凝而降低空调器室内机的换热器温度,这也有利于降低空调器室内机运行过程中的能耗。
又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室内机,室外环境空气可以经由换气口流入壳体、并流入室内环境。利用MOF材料制成的主体部能吸附多种物质成分,从而可以仅设置主体部即可吸收来自室外环境空气和室内环境空气中的多种有害物质成分,以向室内环境输送洁净新风或洁净气流,这既有利于提高空调器室内机的空气处理能力,又可以进一步简化空调器室内机的结构、节约制造成本。
又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室内机,其气流交换装置为轴流风机,既能使室外环境空气从换气口流入气流交换通道,又能使室内环境空气流入气流交换通道并从换气口吹送出,以带走从主体部脱附的特定物质成分,从而可将主体部吸附的特定物质成分中的有害物质成分排至室外环境,减少或避免有害物质成分再次进入室内环境的几率,这有利于提高空调器室内机对室内环境空气的净化效果,提高室内环境的空气质量。
再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室内机,仅需要控制电加热部、气流交换装置、气流循环装置的启停状态即可在多种运行模式之间灵活切换,简化了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逻辑。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0的示意图。
空调器室内机10和室外机可以通过压缩制冷系统进行有效的配合运转,以完成空调器的制冷和制热循环,从而实现对室内环境空气的冷热调节。
空调器室内机10可以为立式柜机,例如方形柜机或者圆形柜机,也可以为壁挂机,但不限于此。
本实施例以立式柜机进行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实施例的基础上应当完全有能力针对其他室内机机型进行拓展,故,在此不再一一举例。
空调器室内机10一般性地可包括:壳体、气流交换装置140以及空气处理装置130,还可以进一步地包括:气流循环装置120、换热器150、支撑件160、接水盘170和冷凝水管180。
其中,壳体具有换气口191、回风口111、出风口112、位于换气口191内侧的气流交换通道114以及位于回风口111和出风口112之间的空气处理通道115。
壳体包括机壳本体110和换气管190。其中,机壳本体110具有连接口。换气管190从连接口插接至机壳本体110,从而形成完整的壳体。且换气口191设置于换气管190的远离机壳本体110的端部。
机壳本体110大致可以呈长方体形状、圆柱体形状或者其他任意形状。本实施例中,机壳本体110为长方体形状。机壳本体110可以由六块面板构成,六块面板可以包括:前面板、背板、两个侧板、顶板和底板。
室内环境空气可以通过回风口111进入壳体内部。空调器室内机10将壳体内部的气流通过出风口112吹送至室内环境。
回风口111和出风口112均可以设置于机壳本体110上。回风口111位于壳体下方,出风口112位于壳体上方,即,回风口111位于机壳本体110下方,出风口112位于机壳本体110上方。其中,“上”和“下”是相对于空调器室内机10的实际使用状态而言的。“上方”和“下方”是相对而言的,回风口111位于出风口112的下方。回风口111和出风口112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于机壳本体110的前面板、背板、或者侧板上的任意位置。本实施例中,回风口111和出风口112均可以设置于前面板上。
空气处理通道115可以指回风口111至出风口112之间的气流流动通道,由下至上延伸设置。气流在回风口111与出风口112之间的流动路径即为空气处理通道115。机壳本体110的位于回风口111与出风口112之间的壁面限定出空气处理通道115。
气流循环装置120设置于空气处理通道115内,配置成促使室内环境空气从回风口111流入空气处理通道115形成处理气流,处理气流经处理后从出风口112吹送出。
也就是说,气流循环装置120可以用于形成送风气流。气流循环装置120可以为送风风机,例如,贯流风机、离心风机、离子风发生装置等风机中的一个或多个。“经处理”中的“处理”可以指对处理气流中的特定物质成分进行吸附处理,也可以指使处理气流携带上特定物质成分,还可以指对处理气流的温度、含氧量、含菌量等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处理。
本实施例的气流循环装置120可以为离心风机,其转轴平行于壳体的横向延伸方向。离心风机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其中,“横向”是相对于空调器室内机10的实际使用状态而言的,大致可以为水平方向。气流循环装置120具有吸风端和出风端。气流循环装置120可以包括外壳和设置于外壳内部的动力机构。
换热器150设置于空气处理通道115内,并位于气流循环装置120的下游,配置成与流经其的处理气流换热。其中,“上游”和“下游”是指在处理气流的流动路径上的相对位置关系。换热器150位于气流循环装置120的下游,是指处理气流先流经气流循环装置120,再流经换热器150。换热器150的类型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选择,例如,可以为管翅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或者其他任意类型的换热器。
本实施例中,换热器150可以为管翅式换热器。换热器150可以靠近出风口112设置,例如,可以设置于出风口112的内侧,或者出风口112的内侧下方。气流循环装置120可以设置于换热器150下方、回风口111上方。
气流循环装置120的出风端与换热器150相对设置,即,气流循环装置120的出风端朝向换热器150。
气流循环装置120运行时,其吸风端使得空气处理通道115产生负压,并使得室内环境空气从回风口111进入空气处理通道115、流经换热器150并与换热器150换热后从出风口112吹送至室内环境。
支撑件160用于支撑固定气流循环装置120。支撑件160设置于空气处理通道115内,且连接于空气处理通道115的壁面与气流循环装置120的外壳之间,以将气流循环装置120固定在空气处理通道115内。本实施例中,支撑件160可以为隔板。隔板上可以开设有气孔。支撑件160可以与壳体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焊接、铰接、螺接、粘接等方式连接固定于壳体内部。
本实施例中,支撑件160大致可以将机壳本体110分隔为上、下两部分。换热器150可以设置于机壳本体110的上部,机壳本体110的下部可以用于安装空气处理装置130。气流循环装置120运行时,处理气流依次流经空气处理装置130、气流循环装置120和换热器150。
接水盘170可以设置于机壳本体110的底部。冷凝水管180与接水盘170相接,并配置成将接水盘170内的冷凝水排出。
连接口可以设置于机壳本体110的背板上。连接口可以为任意形状的开口,例如,圆形、方形等。本实施例中,连接口为圆形开口。连接口可以与回风口111相对设置。本实施例中,连接口可以设置于机壳本体110下方。连接口的高度可以与回风口111的高度大致相同,也可以略高于回风口111的高度。
换气管190可以呈管状,且大致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并且换气管190的与连接口相接部位的管外径大小可以与连接口的内径大小相适配,使得换气管190与连接口无缝对接。换气管190可以与机壳本体110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焊接方式或者其他连接方式连接固定于机壳本体110上。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换气管190也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成其他任意形状。
换气管190具有位于机壳本体110外的第一延伸部以及位于机壳本体110内的第二延伸部。第一延伸部可以从连接口的周缘沿垂直于背板的方向向外延伸形成。其中,“向外”是相对于空调器室内机10的实际使用状态而言的,可以为朝向远离背板的方向。
第一延伸部可以为直管段。第一延伸部具有用于与室内环境连通的外端和与机壳本体110连通的内端。其中,内端用于与机壳本体110连通,外端用于形成换气口191。连接口与换气口191相对设置,并且二者的高度相同,这有利于提高气流交换通道114内的气流流动速率。
换气口191设置于第一延伸部的外端。换气口191用于与室外环境连通。由于连接口与回风口111相对设置,换气口191与连接口相对设置,使得换气口191可以与回风口111相对设置。换气口191的高度可以与回风口111的高度大致相同,或者可以略高于回风口111高度。
第二延伸部可以具有喇叭口192。空气处理装置130与第二延伸部的管口相对设置,是指空气处理装置130与第二延伸部的喇叭口192相对设置,这有利于增大室外环境空气与空气处理装置130的接触面积,从而使空气处理装置130均匀地吸附室外环境空气中的特定物质成分,提高吸附效率。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0的示意图。
在一些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空调器室内机10中还可以设置有位于换气口191处和喇叭口192处的过滤网193,用于过滤流经气流交换通道114的气流中的颗粒。
气流交换通道114设置于回风口111与换气口191之间。气流交换通道114可以指换气口191和回风口111之间的气流流动通道。气流在换气口191与回风口111之间的流动路径即为气流交换通道114。壳体的位于换气口191与回风口111之间的壁面限定出气流交换通道114。
气流交换装置140设置于气流交换通道114内,配置成促使室外环境空气从换气口191流入气流交换通道114。且气流交换装置140还配置成促使室内环境空气流入气流交换通道114并从换气口191吹送出,以带走从空气处理装置130的主体部131(将在下文详述)脱附的特定物质成分。
本实施例中,气流交换装置140可以设置于换气管190内,并位于连接口处。气流交换装置140可以为轴流风机,例如,可以为微型轴流风机。气流交换装置140的转轴可以与机壳本体110背板所在平面垂直。气流交换装置140具有预设的正向旋转方向和反向旋转方向。气流交换装置140配置成受控调节旋转方向从而改变气流交换通道114内的气流方向。例如,当气流交换装置140按照预设的正向旋转方向转动时,室外环境空气可以从换气口191流入壳体内部,当气流交换装置140按照预设的反向旋转方向转动时,壳体内部的空气可以从换气口191流入室外环境。
气流交换通道114和空气处理通道115之间具有公共区段。公共区段是指气流交换通道114和空气处理通道115所共有的部分。即,流经气流交换通道114的气流和流经空气处理通道115的气流均会流经公共区段。本实施例中,公共区段可以大致为机壳本体110的位于回风口111与支撑件160之间的区段。
由于空气处理装置130位于气流交换通道114和空气处理通道115之间的公共区段内,因此,气流循环装置120还配置成促使处理气流流经空气处理装置130。也就是说,气流循环装置120和气流交换装置140运行时产生的气流均可以流经空气处理装置130。
空气处理装置130设置于气流交换通道114内,其包括主体部131和电加热部132。本实施例中,空气处理装置130可以位于空气处理通道115与气流交换通道114的公共区段内。且空气处理装置130位于气流循环装置120的上游,即,气流循环装置120设置于空气处理装置130的上方。
空气处理装置130的外形大致可以呈板块状。空气处理装置130还可以沿设定的倾斜角度倾斜设置于气流交换通道114和空气处理通道115的公共区段中,且空气处理装置130的外形可以与公共区段的壁面的外形和/或喇叭口的外形相适配,以使气流交换装置140和气流循环装置120运行所产生的的几乎全部气流均能流经空气处理装置130,这有利于提高空气处理装置130对气流的处理效率。
在一些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主体部131可以包括多个空气处理单元,每一空气处理单元可以用于处理一种特定物质成分。
主体部131由MOF(Metal Organic Framework,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制成,并且主体部131配置成吸附流经其表面和/或内部的处理气流中的特定物质成分。特定物质成分可以为水分、二氧化碳、甲醛等物质成分中的一个或多个。
例如,MOF材料可以为ZIF-8,Zinc 2-methylimidazole MOF,对应的英文名称可以为2-Methylimidazole zinc salt,ZIF 8。CAS No.:59061-53-9,分子式:C8H10N4Zn,分子量:227.600797176361。MOF材料的成分也可以根据实际空气处理需求进行针对性地选取,例如,可以根据待处理的特定物质成分的类型和物理化学性质进行选取。由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各种MOF材料的成分和特性是习知的,故,此处不再一一举例。
主体部131具有三维孔结构,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能够吸附大量的水蒸气、二氧化碳、甲醛等大分子物质成分中的一种或多种。
电加热部132设置于主体部131上,配置成受控启动以加热主体部131,使得主体部131所吸附的特定物质成分从主体部131脱附。电加热部132可以内嵌于主体部131中。例如,电加热部132可以为电加热丝,且缠绕嵌设于主体部131中。又例如,主体部131中可以预留用于安装电加热部132的空腔,电加热部132还可以为电加热块,且嵌设于主体部131内预留出的空腔中。
将电加热部132设置于主体部131上,电加热部132受控启动后可使主体部131与特定物质成分脱附,从而使吸附饱和的主体部131快速恢复吸附能力,以实现循环利用。在该脱附过程中不需要将空气处理装置130取出,也不需要对主体部131进行任何调控,这有利于节省操作工序,简化空调器室内机10的控制逻辑。
本实施例中,电加热部132可以为多个,且多个电加热部132中的一个或多个配置成受控启动,以调节特定物质成分从主体部131脱附的速率。
电加热部132的数量可以根据主体部131的最大吸附能力对应设置,使得多个电加热部132同时运行设定时长后,主体部131所吸附的特定物质成分全部脱附。最大吸附能力是指主体部131吸附达到饱和状态时所吸附的特定物质成分的量。
通过选择性地启动多个电加热部132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调节电加热部132的加热效率,从而调节特定物质成分从主体部131脱附的速率。
当主体部131吸附达到饱和状态后,则几乎无法吸附处理气流中的特定物质成分。本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0,可以在主体部131吸附达到饱和状态或接近于饱和状态时,启动电加热部132对主体部131加热。在一些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空调器室内机10还可以包括用于检测气流中特定物质成分的含量的成分含量传感器。成分含量传感器可以为多个,设置于空气处理通道115和/或气流交换通道114内,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第一传感器设置于空气处理装置130的上游,用于检测气流在流经空气处理装置130之前的特定特质成分的含量。且第二传感器设置于空气处理装置130的下游,用于检测气流在流出空气处理装置130之后的特定物质成分的含量。
若第一传感器的检测值和第二传感器的检测值之间的差值小于设定阈值,则表示此时主体部131几乎无法吸附特定物质成分,需要启动电加热部132对主体部131加热。也就是说,电加热部132可以配置成在第一传感器的检测值和第二传感器的检测值之间的差值小于设定阈值的情况下受控启动。
当特定物质成分为水分时,特定物质成分的脱附过程还可以提高室内环境空气的湿度。通过调控电加热部132的启动数量可以调节空气处理装置130的加湿速率。
利用MOF材料制成的主体部131能吸附多种物质成分,从而可以仅设置主体部131即可吸收来自室内环境空气和室外环境空气中的多种有害物质成分,以向室内环境输送洁净新风或洁净气流,这既有利于提高空调器室内机10的空气处理能力,又可以简化空调器室内机10的结构、节约制造成本。
由于气流交换装置140为轴流风机,既能使室外环境空气从换气口191流入气流交换通道114,又能使室内环境空气流入气流交换通道114并从换气口191吹送出,以带走从主体部131脱附的特定物质成分,从而可将主体部131吸附的特定物质成分中的有害物质成分排至室外环境,减少或避免有害物质成分再次进入室内环境的几率,这有利于提高空调器室内机10对室内环境空气的净化效果,提高室内环境的空气质量。例如,例如,空调器室内机10的运行模式中可以预设有用于对主体部131加热以实现脱附的脱附模式。空调器室内机10接收到脱附模式的启动信号后,电加热部132开启,气流交换装置140启动,并促使室内环境空气从回风口111流入气流交换通道114形成气流,该气流先流经空气处理装置130(主体部131所吸附的特定物质成分从主体部131脱附,并随处理气流离开空气处理装置130),然后从换气口191吹送至室外环境,从而可避免脱附过程产生的有害物质成分对室内环境空气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由MOF材料制成的主体部131吸附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在空调器室内机10使用过程中,能减少空气处理装置130的更换次数,甚至无需进行更换,从而可延长空调器室内机10的整体工作寿命。
本实施例以特定物质成分为水分的情况进行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实施例具体方案的基础上应当完全有能力针对其他特定物质成分进行拓展。
由于MOF材料是一种优良的吸附材料,由MOF材料制成的主体部131能吸附水分等多种特定物质成分,在气流交换装置140的作用下,室外环境空气在流经主体部131表面和/或内部时,能使主体部131上吸附并富集大量的特定物质成分,例如水分,从而可使主体部131成为空调器室内机10的供水单元。利用气流交换装置140和空气处理装置130相互配合,可使空调器室内机10自动富集来自室外环境空气的水分,从而无需用户向空调器室内机10添加液态水,简化了操作过程,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增强了用户体验。
电加热部132配置成受控启动以加热主体部131,使得主体部131所吸附的特定物质成分从主体部131脱附,从而可使主体部131上富集的特定物质成分随处理气流流入室内环境,以增大室内环境空气中特定位置成分的含量。利用主体部131和电加热部132相互配合,本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0中无需设置雾化装置,也无需为雾化装置设置水源,即可将室外环境空气中的特定物质成分转移至室内环境,能够以精简的结构实现加湿的目的,减少或避免了雾化过程的能耗。
现有技术中的部分空调器,通过调控室内机换热器的温度来调节湿度参数。例如,当室内空气需要降温除湿时,需将室内机换热器的温度调节至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以下,使得换热气流在与室内机换热器换热的过程中,换热气流中的水分在换热器表面冷凝,才能实现降温除湿功能。
然而,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往往低于人体舒适温度,若要使空调器既制冷又除湿,需使空调器按照低于人体舒适温度的目标温度运行,控制逻辑复杂,调试过程困难,室内机的出风温度会明显低于用户设定的舒适温度,这不仅会导致空调器的能耗增大,还会导致用户的舒适度降低。
本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0,当按照制冷模式和/或除湿模式运行时,可以利用主体部131吸附处理气流中的水分,从而可避免在制冷过程中为使水分冷凝而降低空调器室内机10的换热器150温度,这也有利于降低空调器室内机10运行过程中的能耗,同时提高人体舒适度。
由于空气处理装置130设置于气流循环装置120的上游,换热器150设置于气流循环装置120的下游。气流循环装置120运行时可以使室内环境空气从回风口111流入空气处理通道115形成处理气流,并使处理气流先流经空气处理装置130形成干燥气流,再使干燥气流流经换热器150,可减少或避免换热器150表面形成冷凝水,从而可以提高换热器150的换热效率,这在一定程度也可提高空调器室内机10的节能降耗效果。
通过对气流循环装置120、气流交换装置140和电加热部132的启停状态进行调控,可以调节流经空气处理装置130的气流方向,并且可以切换空气处理装置130的吸脱附状态,使得空调器室内机10实现不同功能。
例如,在气流循环装置120启动、而电加热部132和气流交换装置140均停机的状态下,气流循环装置120促使形成的处理气流可以先流经空气处理装置130,再流经换热器150,然后从出风口112吹送至室内环境。在气流流动过程中,处理气流在流经空气处理装置130时,所携带的特定物质成分被空气处理装置130吸附。处理气流流经空气处理装置130后,可以得到净化,或者可以降低湿度,从而可使空调器室内机10实现净化室内空气功能或者除湿功能。
又如,在气流循环装置120和电加热部132均停机、而气流交换装置140启动且按照预设的正向旋转方向运行的状态下,气流交换装置140可以促使室外环境空气从换气口191进入气流交换通道114,流经空气处理装置130,并从回风口111或出风口112吹送至室内环境。在气流流动过程中,进入气流交换通道114的气流在流经空气处理装置130时,所携带的特定物质成分被空气处理装置130吸附。气流流经空气处理装置130后,可以得到净化,或者可以降低湿度,从而可使空调器室内机10中自动富集水分。在气流循环装置120和气流交换装置140均启动而电加热部132停机的情况下,还可以使空调器室内机10从室外环境向室内环境引入洁净新风。
再如,在气流循环装置120停机、电加热部132启动、气流交换装置140启动且按照预设的反向旋转方向运行的状态下,气流交换装置140可以促使室内环境空气从回风口111进入气流交换通道114,流经空气处理装置130,并从换气口191吹送至室外环境。在气流流动过程中,进入气流交换通道114的气流在流经空气处理装置130时可以携带上脱附的特定物质成分,从而可使空调器室内机10中积存的有害物质成分或者水分排至室外环境,实现空气处理装置130的再生利用。
本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0,仅需要控制电加热部132、气流交换装置140、气流循环装置120的启停状态,即可在多种运行模式之间灵活切换,简化了空调器室内机10的控制逻辑。
本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0,其壳体上设置有用于与室外环境连通的换气口191以及位于换气口191内侧的气流交换通道114。气流交换装置140能促使室外环境空气从换气口191流入气流交换通道114,并流经空气处理装置130。由于MOF材料是一种优良的吸附材料,由MOF材料制成的主体部131能吸附水分等多种特定物质成分,在气流交换装置140的作用下,室外环境空气在流经主体部131表面和/或内部时,能使主体部131上吸附并富集大量的特定物质成分,例如水分,从而可使主体部131成为空调器室内机10的供水单元。利用气流交换装置140和空气处理装置130相互配合,可使空调器室内机10自动富集来自室外环境空气的水分,从而无需用户向空调器室内机10添加液态水,简化了操作过程,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增强了用户体验。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
壳体,具有用于与室外环境连通的换气口以及位于所述换气口内侧的气流交换通道;
气流交换装置,设置于所述气流交换通道内,配置成促使室外环境空气从所述换气口流入所述气流交换通道;和
空气处理装置,设置于所述气流交换通道内,其包括由MOF材料制成的主体部(132),所述主体部配置成吸附流经其表面和/或内部的气流中的特定物质成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
电加热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上,配置成受控启动以加热所述主体部,使得所述主体部所吸附的所述特定物质成分从所述主体部脱附;
所述气流交换装置还配置成促使室内环境空气流入所述气流交换通道并从所述换气口吹送出,以带走从所述主体部脱附的所述特定物质成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流交换装置为轴流风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还具有回风口、出风口以及位于所述回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的空气处理通道;
所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
气流循环装置,设置于所述空气处理通道内,配置成促使室内环境空气从所述回风口流入所述空气处理通道形成处理气流,所述处理气流经处理后从所述出风口吹送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器室内机为立式柜机,且所述回风口位于所述壳体下方,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上方;
所述换气口与所述回风口相对设置,所述气流交换通道设置于所述回风口与所述换气口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位于所述空气处理通道与所述气流交换通道的公共区段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流循环装置配置成促使所述处理气流流经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且
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位于所述气流循环装置的上游。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空气处理通道内,且位于所述气流循环装置的下游,配置成与流经其的所述处理气流换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
机壳本体,具有连接口;和
换气管,从所述连接口插接至所述机壳本体;所述换气管具有位于所述机壳本体外的第一延伸部以及位于所述机壳本体内的第二延伸部;且
所述换气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外端;
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管口相对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流交换装置设置于所述换气管内,并位于所述连接口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827594.4U CN212431075U (zh) | 2020-05-18 | 2020-05-18 | 空调器室内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827594.4U CN212431075U (zh) | 2020-05-18 | 2020-05-18 | 空调器室内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431075U true CN212431075U (zh) | 2021-01-29 |
Family
ID=74286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827594.4U Active CN212431075U (zh) | 2020-05-18 | 2020-05-18 | 空调器室内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43107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079995A1 (ja) * | 2021-11-08 | 2023-05-11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
2020
- 2020-05-18 CN CN202020827594.4U patent/CN21243107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079995A1 (ja) * | 2021-11-08 | 2023-05-11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283805B (zh) | 空气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 |
EP4027071A1 (en) |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 |
CN108518761A (zh) | 空调器 | |
JP3559421B2 (ja) | 加湿装置 | |
CN210485979U (zh) | 一种可进行混风调节的热交换新风除湿机 | |
CN217082836U (zh) | 一种空气调湿装置 | |
CN212431075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JPH06257805A (ja) | 加湿機能付空気調和機 | |
CN110701717B (zh) | 一种新风装置及其换新风空调室内机 | |
CN209310173U (zh) | 一种自动净化空气调节温湿度及制氧送风一体机 | |
CN113685904A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JP3023361B1 (ja) | 熱交換型換気装置 | |
CN213272899U (zh) | 空气处理模块及空调室内机 | |
CN212431076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211925957U (zh) | 一种新风冷暖除湿一体机 | |
CN113739299A (zh) | 自然冷源利用装置、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216868674U (zh) | 一种空气调节设备 | |
CN113685903A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205481427U (zh) | 一种被动式低能耗绿色建筑专用柜式新风空调一体设备 | |
CN218721994U (zh) | 一种除湿加湿一体装置 | |
CN221076680U (zh) | 一种室内生态环境系统 | |
CN220892411U (zh) | 除湿装置 | |
CN214949398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221055150U (zh) | 一种双向流管道式新风净化除湿设备 | |
CN219955637U (zh) | 一种室内新风处理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