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49398U - 空调器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49398U
CN214949398U CN202121308289.5U CN202121308289U CN214949398U CN 214949398 U CN214949398 U CN 214949398U CN 202121308289 U CN202121308289 U CN 202121308289U CN 214949398 U CN214949398 U CN 2149493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armful gas
air outlet
indoo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0828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凤娇
李云蹊
唐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0828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493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493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493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机壳、第一风道件、第一风机、有害气体净化装置、第二风道件、第二风机和有害气体排放管,第一风道件设置有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一进风口与室内进风口相连通,第一出风口选择性地与室内出风口连通,第二风道件设置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三出风口,第二进风口选择性地与第二出风口相连通,第二风机设置于第二风道件内,有害气体排放管设置于机壳内,有害气体排放管与第三出风口相连通。空调器室内机通过设置选择性打开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使得空气可以选择性地通过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从而可以去除室内的有害气体,并且第二风机可以加速有害气体的排放。

Description

空调器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空调行业中,温度调节是基本功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室内空气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由于室内在使用空调器室内机时,通常是处于封闭状态,室内没有人的情况下,二氧化碳浓度一般在500到700PPM左右,随着时间的变化,若用户在室内频繁活动,而且通风换气不及时时,会造成室内二氧化碳含量不断积累,二氧化碳浓度会逐渐上升。根据统计,当二氧化碳浓度处于1000-2000PPM,人们会感觉空气浑浊,并开始觉得昏昏欲睡,危害人体健康,城市中室外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通常在400-500PPM。根据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二氧化碳的浓度更好控制在600PPM以下,这和室外二氧化碳值几乎差不多。
相关技术中,空调器降低二氧化碳浓度的有效方法是引入新风装置,但是,带有新风装置的空调器室内机降低二氧化碳浓度的主要原理是向室内引入新风从稀释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在室内空间一定的情况下,二氧化碳的量仍处于逐渐上升的趋势,无法有效地降低二氧化碳的整体浓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通过设置选择性打开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使得空气可以选择性地通过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并且第二风机可以加速有害气体的排放。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设置有室内进风口和室内出风口;第一风道件,所述第一风道件设置于所述机壳内,所述第一风道件设置有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室内进风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选择性地与所述室内出风口连通;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件内;有害气体净化装置,所述有害气体净化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件且与所述第一风机间隔开;第二风道件,所述第二风道件设置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三出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二出风口相连通;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二风道件内;有害气体排放管,所述有害气体排放管设置于所述机壳内,所述有害气体排放管与所述第三出风口相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空调器室内机设置有可以与室内出风口选择性连通的第一出风口,和与有害气体排放管选择性连通的第二出风口,这样使得第一风道件内的空气选择性地通过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从而使得空调器室内机可以选择性地去除室内的有害气体,这样不仅可以提升空调器室内机的功能性,也可以保障用户的身体健康。并且,空调器室内机排放有害气体时,第二风机可以加速有害气体的排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通道件,所述通道件设置有第三进风口和第四出风口,所述第三进风口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二出风口相连通,所述第二风道件设置于所述通道件内,所述有害气体排放管与所述第四出风口相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出风口处设置有可运动的挡板;或所述第三进风口处设置有可运动的挡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出风口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三进风口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出风口与至少两个所述第三进风口一一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通道件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二进风口凸出的弧形导风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风机为离心风机,所述第二进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二风道件的底部,所述第三出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二风道件的后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出风口处设置有可转动的导风板;或所述室内出风口处设置有可转动的导风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风机为离心风机,所述第二风道件在所述第一风机的轴向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进风口,每个所述第一进风口均对应设置有所述有害气体净化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杂质净化装置,所述杂质净化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在所述室内进风口进风时,所述有害气体净化装置位于所述杂质净化装置的下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新风管,所述新风管设置于所述机壳且与所述第一进风口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局部爆炸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导风板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导风板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风道的侧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风道件配合在通道件内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
100、空调器室内机;
10、机壳;11、室内进风口;12、室内出风口;
20、第一风道件;21、第一进风口;22、第一出风口;23、第二出风口;24、第一风道壳;25、第二风道壳;
31、第一风机;32、有害气体净化装置;33、有害气体排放管;34、导风板;36、杂质净化装置;37、新风管;
41、第二风道件;42、第二进风口;43、第三出风口;44、第二风机;45、通道件;46、第三进风口;47、第四出风口;48、弧形导风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00,该空调器室内机100可以为柜式室内机。
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00,包括:机壳10、第一风道件20、第一风机31、有害气体净化装置32、第二风道件41、第二风机44和有害气体排放管33。机壳10设置有室内进风口11和室内出风口12,室内的空气可以通过室内进风口11进入到空调器室内机100,然后通过空调器室内机100的热交换或净化后,再通过室内出风口12排放到室内,从而可以实现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室内送风。
如图2和图6所示,第一风道件20设置于机壳10内,机壳10可以起到保护作用,避免第一风道件20与外物触碰而受到损坏。其中,第一风道件20设置有第一进风口21、第一出风口22和第二出风口23,第一进风口21与室内进风口11连通,第一出风口22选择性地与室内出风口12连通。
如图3和图6所示,第一风机31设置于第一风道件20内,第一风道件20可以用于固定第一风机31,避免第一风机31晃动,从而影响第一风机31的正常工作,经过第一风道件20的空气可以经过第一风机31,在第一风机31的驱动下实现送风。
如图2-图5所示,有害气体净化装置32可以吸附和净化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也可以将所吸附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排出室外,避免有害气体过多影响用户的身体健康。将有害气体净化装置32设置于第一风道件20,第一风道件20也可以用于固定有害气体净化装置32,避免有害气体净化装置32晃动,从而影响有害气体净化装置32的正常工作。有害气体可以为二氧化碳,也可以为其他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其中,有害气体净化装置32与第一风机31间隔开设置,这样可以避免有害气体净化装置32的设置影响第一风机31的设置,而且可以使得空气在第一风机31的作用下经过有害气体净化装置32。
参照图3、图6和图7所示,第二风道件41设置有第二进风口42和第三出风口43,第二进风口42选择性地与第二出风口23相连通,第二风机44设置于第二风道件41内。也就是说,从第二风道件41的第二出风口23排放的有害气体可以选择性地通过第二进风口42进入到第二风道件41内,当有害气体进入到第二风道件41内时,第二风机44可以提升有害气体的排放速度,从而避免有害气体在第一风道件20和第二风道件41内蓄积。
如图3、图6和图7所示,有害气体排放管33设置于机壳10内,有害气体排放管33与第三出风口43相连通。也就是说,在空调器室内机100使用时,可以选择性的排放有害气体净化装置32蓄积的有害气体,具体地,有害气体经过第二风机44的加速后通过第三出风口43进入到有害气体排放管33内,从而可以提升有害气体排放速度。如此,使得有害气体净化装置32蓄积的有害气体可以被排放到外界,使得有害气体净化装置32可以继续吸附有害气体,有利于有害气体净化装置32的长期使用。
也就是说,空调器室内机100在使用时,可以选择性的控制开启第一出风口22还是第二出风口23,即可以控制空调器室内机100空气的排放位置。当第一出风口22处于开启状态时,第一风道件20吸入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一出风口22进入到室内出风口12,实现室内送风;当第二出风口23处于开启状态时,在第一风机31的作用下,第一风道件20吸入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二出风口23进入到第二风道件41,然后在第二风机44的作用下,通过第三出风口43进入到有害气体排放管33内,最后排放到室外,即可以实现有害气体排放。
由此,空调器室内机100设置有可以与室内出风口12选择性连通的第一出风口22,和与有害气体排放管33选择性连通的第二出风口23,这样使得第一风道件20内的空气选择性地通过第一出风口22和第二出风口23,从而使得空调器室内机100可以选择性地去除室内的有害气体,这样不仅可以提升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功能性,也可以保障用户的身体健康。并且,空调器室内机100排放有害气体时,第二风机44可以加速有害气体的排放。
如图3和图7所示,空调器室内机100还包括:通道件45,通道件45设置有第三进风口46和第四出风口47,第三进风口46选择性地与第二出风口23相连通,第二风道件41设置于通道件45内,有害气体排放管33与第四出风口47相连通。也就是说,通道件45可以在第一风道件20外侧形成一个小的风道,并且将第二风道件41放置在通道件45内,使得进入到通道件45内的有害气体可以被第二风道件41内的第二风机44抽取并通过有害气体排放管33排放到室外。其中,第二风道件41的第三出风口43直接与通道件45的第四出风口47相连通,也就是说,第二风机44加速的有害气体可以通过第三出风口43进入到第四出风口47后,通过有害气体排放管33排放至室外。
并且,第二出风口23处设置有可运动的挡板。也就是说,挡板可以选择性的控制第二出风口23的开启或者关闭。具体地,当挡板遮挡在第二出风口23处时,第二出风口23与室外不连通,此时空调器室内机100只能往室内排放空气。当挡板未遮挡在第二出风口23处时,第二出风口23与室外连通,此时空调器室内机100可以往室外排放空气。当然,还可以在第三进风口46处设置有可运动的挡板,如此同样可以实现气体的选择性排放。挡板的运动方式可以为平移,也可以为转动。
参照图3所示,第二出风口23可以为至少两个,第三进风口46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二出风口23与至少两个第三进风口46一一对应。也就是说,在通道件45的一侧设置至少两个第三进风口46,以及在第一风道件20上设置至少两个第二出风口23,使得第一风道件20内的有害气体可以快速进入到通道件45内,即可以提升有害气体的排放速度。并且,至少两个第二出风口23与至少两个第三进风口46一一对应设置,可以进一步地提升有害气体的排放速度。
参照图6和图7所示,通道件45设置有朝向第二进风口42凸出的弧形导风部48。其中,弧形导风部48朝向第二风道件41设置,即通道件45朝向内部凹陷形成弧形导风部48。通过设置弧形导风部48可以方便有害气体进入到第二风道件41内,使得有害气体可以更快的进入到第二风道件41内,从而可以提升有害气体的排放效率。此外,弧形导风部48还与第一风道件20的外侧贴合设置,如此设置可以方便通道件45的布置,而且可以合理利用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内部空间。
参照图3和图7所示,第二风机44可以为离心风机,第二进风口42设置于第二风道件41的底部,第三出风口43设置于第二风道件41的后部。其中,离心风机可以将有害气体从第二风道件41的第二进风口42吸入后利用离心力将有害气体从圆周方向上的第三出风口43甩出去,如此可以提升送风距离,可以提升有害气体的排出效率。
参照图4和图5所示,第一出风口22处设置有可转动的导风板34,或者室内出风口12处设置有可转动的导风板34。也就是说,在第一出风口22处或者室内出风口12处设置导风板34,这样使得导风板34可以控制空调器室内机100能否向室内排放空气。即,当导风板34遮挡第一出风口22或室内出风口12处时,空调器室内机100抽取的空气不能往室内排,此时空气由第二出风口23排放至室外。当导风板34没有遮挡第一出风口22或室内出风口12时,空调器室内机100抽取的空气不能往室外排,此时空气由第一出风口22和室内出风口12排放至室内。而且,导风板34还可以起到导风作用,可以控制出风角度,引导空气向一定的方向流动。
可选地,参照图4和图5所示,第一风机31可以为离心风机,第一风道件20在第一风机31的轴向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进风口21,每个第一进风口21均对应设置有有害气体净化装置32。其中,第一风机31可以为离心风机,这样第一风机31可以产生离心力,将室内或室外的空气吸入到空调器室内机100内,提升空调器室内机100的进风效率。并且,第一风道件20在第一风机31的轴向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进风口21,并且每个第一进风口21处均对应设置有有害气体净化装置32,这样就可以在空调器室内机100内形成有两个空气通道,而且两个空气通道的组成结构相同,均可以实现空调器室内机100的不同模式,从而可以加快空气的净化和有害气体的吸附或排出的速度。此外,在第一风道件20两侧均设置有第一进风口21,使得空调器室内机100两侧均可以从室内抽取空气,从而可以平衡空调器室内机100两侧的气压,使得室内气体流动更加频繁,避免单侧抽取空气造成的室内空气环境的不平衡。
当然,如图2-图5所示,空调器室内机100还包括:杂质净化装置36,杂质净化装置36设置于第一进风口21,在室内进风口11进风时,有害气体净化装置32位于杂质净化装置36的下游。也就是说,在空调器室内机100内还设置有杂质净化装置36,杂质净化装置36可以吸附空气中的微小颗粒,从而可以避免固体杂质和一些有害物质进入到室内,危害用户的身体健康。并且,将杂质净化装置36设置于第一进风口21,在室内进风口11进风时,有害气体净化装置32位于杂质净化装置36的下游,也就是说,在室内进风口11进风时,空气会先经过杂质净化装置36,杂质净化装置36可以先净化固体杂质和一些有害物质,避免固体杂质和一些有害物质通过有害气体净化装置32直接进入到室内,危害用户的身体健康,而且一些杂质可能会附着在有害气体净化装置32的表面,影响有害气体净化装置32的正常工作。其中,杂质净化装置36可以为HEPA(高效空气过滤器)滤网。
如图6所示,空调器室内机100还包括:新风管37,新风管37设置于机壳10内,并且新风管37与第一进风口21相连通。也就是说,新风管37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进风口21,另一端通向室外,这样室外的新风可以通过新风管37进入到空调器室内机100中,并且经过有害气体净化装置32和杂质净化装置36的过滤后通过第一进风口21进入到第一风道件20内,从而使得空调器室内机100吹出的新风内不含有或很少含有有害气体,进而可以很好的实现室内空气的更新。
同样,上述实施例的杂质净化装置36不仅可以净化室内空气,而且在空调器室内机100从室外抽取新风时,可以将室外空气内的固体杂质吸附在杂质净化装置36上,从而使得空调器室内机100吹出的新风内不含有或少含有固体杂质,从而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健康。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00中,第一进风口21可以通过新风管37与室外连通,第一进风口21还可以通过净化通道上的室内进风口11与室内连通。其中,在新风管37内设置有第一挡风件,第一挡风件用于控制新风管37的开闭,在净化通道内设置有第二挡风件,第二挡风件用于控制净化风道的开闭。由此,当第一挡风件可以控制新风管37打开,同时第二挡风件可以控制净化风道打开。参见图4所示,此时室外新风能够通过新风管37进入至风道件20内,或者,室内风能够通过净化风道净化后也可以进入至风道件20内,风道件20将室外新风或净化后的室内风输送至室内,从而可以实现新风功能或净化功能。当然,第一挡风件和第二挡风件还可以同时开启,从而使得空调器室内机100在运行时,室内出风口12可以同时吹出室外新风和净化后的室内风,这样可以实现新风功能和净化功能。
此外,如图6所示,有害气体排放管33至少部分位于新风管37的上方。其中,因为有害气体排放管33排出的有害气体需要经过加热才能排放,即有害气体排放管33排出的有害气体的热度比较高,因此,当有害气体排放到外界后会向上飘,只有将有害气体排放管33至少部分设置在新风管37的上方,这样使得新风管37抽取的新风不会是有害气体排放管33排出的有害气体,从而可以提升空调器室内机100排放的新风的新鲜度,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可选地,有害气体净化装置32可以包括:有害气体吸附装置和有害气体脱附装置,有害气体脱附装置设置于有害气体吸附装置,而且有害气体脱附装置选择性加热有害气体吸附装置,有害气体吸附装置为用于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的有害气体吸附装置。其中,有害气体吸附装置可以为过滤网,有害气体脱附装置可以为加热件。也就是说,当空调器室内机100为有害气体净化装置32吸收有害气体模式时,有害气体脱附装置不工作,此时有害气体吸附装置具有吸收有害气体的功能;当空调器室内机100为有害气体净化装置32将吸附的有害气体排出室外模式时,有害气体脱附装置工作,即有害气体脱附装置加热有害气体吸附装置,使得有害气体吸附装置上所吸附的有害气体可以随着室内的空气一起排放到室外。此外,有害气体吸附装置不仅可以为用于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的有害气体吸附装置,而且还可以为吸收和释放其他有害气体的有害气体吸附装置。
如图3所示,第一风道件20包括:第一风道壳24和第二风道壳25,第一风道壳24和第二风道壳25相对设置,并且在第一风道壳24和第二风道壳25内部形成有风道,第一风机31设置于风道内,第一风道壳24和第二风道壳25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第一进风口21,第一风道壳24设置有第一出风口22,并且第二风道壳25设置有第二出风口23。也就是说,第一风道件20由相对设置的第一风道壳24和第二风道壳25对接而成,第一风道壳24和第二风道壳25之间形成有风道,并且将第一风机31设置于风道内,这样使得从第一进风口21进入到第一风道件20内的空气可以被第一风机31加速,再通过第一出风口22或第二出风口23排出空调器室内机100。其中,通道件45设置于第一风道壳24和第二风道壳25的上方,并且通道件45的弧形导风部48与第一风道壳24和第二风道壳25的外侧贴合。
下面结合图4-图6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工作模式。
室内空气净化模式:如图4所示,第一风机31由室内抽取空气,室内的空气通过室内进风口11进入到空调器室内机100,此时导风板34打开第一出风口22,挡板闭合第二出风口23,第一出风口22和室内出风口12与室内连通。即,空气从室内抽取,并穿过有害气体净化装置32和杂质净化装置36进入到第一风道件20内,最后由室内出风口12排放至室内。该模式下为有害气体吸附模式,即无需向室外排放有害气体,而是收集室内的有害气体。
新风模式:如图4所示,第一风机31通过新风管37由室外抽取空气,室外的空气通过室内进风口11进入到空调器室内机100中,同样,导风板34打开第一出风口22,挡板闭合第二出风口23,第一出风口22或者室内出风口12与室内连通。即,空气从室外抽取,并穿过有害气体净化装置32和杂质净化装置36进入到第一风道件20内,最后由室内出风口12排放至室内,此时空调器室内机100出风口吹出的风为外界的新风。该模式下为有害气体吸附模式,即无需向室外排放有害气体,而是收集从室外抽取的空气内的有害气体。
排放有害气体模式:如图5所示,第一风机31由室内抽取空气,室内的空气通过室内进风口11进入到空调器室内机100,导风板34关闭第一出风口22,挡板打开第二出风口23,第一出风口22或者室内出风口12与室内不连通,有害气体通过第二出风口23进入到通道件45内,再通过第二进风口42进入到第二风道件41内,通过第二风机44加速,使得有害气体可以加速从通道件45的第四出风口47进入到有害气体排放管33内,有害气体排放管33与室外连通。即,空气从室内抽取,并由穿过有害气体净化装置32和杂质净化装置36后进入到第一风道件20内,以及空调器室内机100收集的有害气体也会进入到第一风道件20内,然后进入通道件45和第二风道件41,最后由有害气体排放管33排放至室外。如此设置,可以将空调器室内机100收集的有害气体排放到室外,从而可以实现室内有害气体浓度的降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设置有室内进风口和室内出风口;
第一风道件,所述第一风道件设置于所述机壳内,所述第一风道件设置有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室内进风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选择性地与所述室内出风口连通;
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件内;
有害气体净化装置,所述有害气体净化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件且与所述第一风机间隔开;
第二风道件,所述第二风道件设置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三出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二出风口相连通;
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二风道件内;
有害气体排放管,所述有害气体排放管设置于所述机壳内,所述有害气体排放管与所述第三出风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通道件,所述通道件设置有第三进风口和第四出风口,所述第三进风口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二出风口相连通,所述第二风道件设置于所述通道件内,所述有害气体排放管与第四出风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处设置有可运动的挡板;或
所述第三进风口处设置有可运动的挡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口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三进风口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出风口与至少两个所述第三进风口一一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件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二进风口凸出的弧形导风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机为离心风机,所述第二进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二风道件的底部,所述第三出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二风道件的后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处设置有可转动的导风板;或
所述室内出风口处设置有可转动的导风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为离心风机,所述第二风道件在所述第一风机的轴向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进风口,每个所述第一进风口均对应设置有所述有害气体净化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杂质净化装置,所述杂质净化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在所述室内进风口进风时,所述有害气体净化装置位于所述杂质净化装置的下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新风管,所述新风管设置于所述机壳且与所述第一进风口相连通。
CN202121308289.5U 2021-06-09 2021-06-09 空调器室内机 Active CN2149493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08289.5U CN214949398U (zh) 2021-06-09 2021-06-09 空调器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08289.5U CN214949398U (zh) 2021-06-09 2021-06-09 空调器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49398U true CN214949398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53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08289.5U Active CN214949398U (zh) 2021-06-09 2021-06-09 空调器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493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02396B (zh) 一种双循环式新风系统和新风机
CN107435964B (zh) 一种防止油烟逃逸的风幕系统
KR101967279B1 (ko) 실내 공기청정 환기시스템
CN100383464C (zh) 通风系统
US7591720B2 (en) Ventilating system
CN106440029A (zh) 具有智能自动控制功能的新风空气净化系统
CN204513596U (zh) 室内和室外空气双净化空气净化装置
KR20210096596A (ko) 프레쉬에어 어셈블리를 구비하는 에어컨 실내기
CN205448084U (zh) 一种能调节空气温湿度的等离子体新风系统
CN105318417A (zh) 全能空调系统
CN107084466A (zh) 新风换气机
CN204787019U (zh) 通风设备
KR100587359B1 (ko) 공기청정장치 일체형 환기시스템
KR100587315B1 (ko) 환기시스템
CN212431075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3272899U (zh) 空气处理模块及空调室内机
CN105276722A (zh) 全能新风与空调系统
WO2012013132A1 (zh) 含环形风机的空气集流罩式吸油烟机或空调吸油烟机
CN214949398U (zh) 空调器室内机
KR20000056583A (ko) 공기 조화기
CN215001910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4949397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1476117U (zh) 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KR20180136627A (ko)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KR100587314B1 (ko) 환기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1 Haixin Road, Nancun Town, Pingdu City,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151, Zhuzhou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HISENSE (SHANDONG) AIR-CONDITION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