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10173U - 一种自动净化空气调节温湿度及制氧送风一体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净化空气调节温湿度及制氧送风一体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310173U CN209310173U CN201820972813.0U CN201820972813U CN209310173U CN 209310173 U CN209310173 U CN 209310173U CN 201820972813 U CN201820972813 U CN 201820972813U CN 209310173 U CN209310173 U CN 20931017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oxygen
- self
- machine
- conditioning tempera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MYMOFIZGZYHOMD-UHFFFAOYSA-N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O MYMOFIZGZYHOMD-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0926 purg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0889 atomis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10000000214 Mouth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Chemical compound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796 beau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595 mi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 oxygen ion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4 chronic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20 controlled atmosphe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49 f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68 loa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oxygen atom Chemical group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213 purified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9058 respiratory gaseous ex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83 surviv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792 wa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4—Free-cooling system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净化空气调节温湿度及制氧送风一体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排风装置和一号蒸发器,所述一号蒸发器位于排风装置一侧且排风装置出风端贯穿机体上端,所述排风装置下方设有净化装置,所述净化装置由前置滤网、过滤布和活性炭装置组成,所述净化装置下方设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下方设有冷热交换器,所述冷热交换器一侧从左至右依次设有二号蒸发器、风机、高压雾化加湿装置和制氧机组,所述机体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内侧设置有中央控制处理器,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一体式结构,在实际使用时更为节能环保、静音性更强、空气更为清新,有利于身体健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化空气调节温湿度及制氧送风机,具体为一种自动净化空气调节温湿度及制氧送风一体机。
背景技术
室内制冷或制热,往往让人觉得空气窒闷,干燥,引发多种空调病。长此以往,需要额外增加空气净化,制氧加湿装置来减轻身体的不适感,要保持整套房子恒温恒湿和空气净化这样的状态,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且多台设备购置成本高,资源室内噪音大,使用功率高比较耗电,到处布线也会影响室内的美观,不适合普及,而便携式的小加湿器,加湿量范围一般在200-500ml/h之间,基本只适合加湿器周边2米范围内形成一定的湿润环境,不能满足在制热过程中整个房间均匀加湿的需要。鉴于这样的形势,亟需一种可以替代制冷或制暖设备及空气净化,加湿为一体的装置。
公开号为CN204665482U的专利方案中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机,能将室外的新鲜空气引入到室内,提高室内空气新鲜度,能同时主动净化两个相邻房间的空气,使两个房间形成循环换气式净化,能克服了传统空气净化机的回风与出风的短路效应,大幅度提高了净化能力。但是该方案中使用的室内制冷或制热的机器,不能够满足过滤空气中杂质,制冷,制热、保持空气中水分自然循环和产生负氧离子的问题,而且温度不可以保持四季恒温,空气自然清新。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自动净化空气调节温湿度及制氧送风一体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净化空气调节温湿度及制氧送风一体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净化空气调节温湿度及制氧送风一体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排风装置和一号蒸发器,所述一号蒸发器位于排风装置一侧且排风装置出风端贯穿机体上端,所述排风装置下方设有净化装置,所述净化装置由前置滤网、过滤布和活性炭装置组成,所述净化装置下方设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下方设有冷热交换器,所述冷热交换器一侧从左至右依次设有二号蒸发器、风机、高压雾化加湿装置和制氧机组,所述机体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一端表面设置有显示屏与按键,所述控制面板内侧设置有中央控制处理器,所述按键位于显示屏四周且按键设置有若干组,所述机体一侧设有送风管,所述机体另一侧设有回风管,所述净化装置、冷凝器、冷热交换器、二号蒸发器、风机、高压雾化加湿装置和制氧机组之间管道连接且均与机体内部螺丝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机体一侧表面设置有室内送风口与散热口,所述散热口位于室内送风口下方,所述室内送风口与二号蒸发器、风机、高压雾化加湿装置和制氧机组横向对齐,所述送风管一端与室内送风口管道连接,所述送风管另一端管道连接装饰材料板,且经收边条盖住内部贯通结构,所述装饰材料板表面设置有微孔。
优选的,所述机体另一侧表面设置有室内回风口、室外新风口和室外进风口,所述室外进风口位于室内回风口和室外新风口下方,所述室外新风口位于室内回风口一侧,所述净化装置与室内回风口和室外新风口横向对齐且回风管一端与室内回风口管道连接,所述回风管另一端与装饰材料板一侧管道连接,所述回风管下端管道连接辅助散热管且辅助散热管另一端与室外进风口管道连接。
优选的,所述排风装置、一号蒸发器、冷凝器、冷热交换器、二号蒸发器、风机、高压雾化加湿装置和制氧机组均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微孔均匀平铺于装饰材料板一端表面。
优选的,所述机体内侧连接有隔音层且隔音层具体为隔音棉填充层。
优选的,所述机体一侧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下端连接有转轴,所述盖板通过转轴与机体活动连接,所述机体上端一侧连接有卡扣且卡扣与盖板可拆卸式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一体式制成,能够有效对空气有害物质进行过滤,对进入装置的空气有效净化,有效的保持了空气的清新性,同时,起到良好的节能环保作用,可以替代传统中多台设备的功效,同时,多种电子模块共用一个电源模组,不重复布线,有利于室内美观。
本实用新型无论在制热还是制冷过程中,都是在设备内部完成了制热或制冷,也完成了加湿及制氧,并且在机体内侧设置了隔音棉填充的隔音层,因此在室内不会产生噪音,增强了使用时的静音效果。
本实用新型受益于一体式结构室外机体,进入室内的空气,都为过滤后的大自然的空气,在回风和送风之间有新鲜空气补充进来,突破了传统装置只净化室内空气,也节省用电,同时可以和装饰材料板搭配使用,避免传统的挂机、空调、加热设备的安装,提升了使用的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体机与装饰材料板材两个不同端口的连接,一个是送净化后的制冷/制热的新鲜氧气,另一个是将空气中的废气,通过回风管排除,其中极少部分是通过散热管道,辅助压缩机经行散热,目的是废气也能有效利用,节约压缩机用电,最后排出;另外大部分有与新风一样经过过滤净化,进入本机再一次循环。
本实用新型与装饰材料板的结合,并在装饰材料板上分布均匀的微孔,因此室内制冷、制热、温湿度、氧气是均匀的发散出来,而不是传统的一个出风口,因此不会造成空调病及慢性病,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功能更多,兼具空气净化、制氧、加湿多重价值,其通过控制面板,可以自动调节温度、湿度、风力及制氧强弱,并且可以远程遥控开关及切换功能,使用更为智能,可四季使用,一个天然的氧吧,隔音效果好,增强了人类生存居住环境私密空间,舒适度更强。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体一侧经转轴活动连接盖板,经盖板可对该一体机进行开启,从而在一定使用时长后便于对其内部进行清理及检修维护,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予以排除,提升使效果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排风装置、3一号蒸发器、4净化装置、5冷凝器、6冷热交换器、7二号蒸发器、8风机、9高压雾化加湿装置、10制氧机组、11送风管、12装饰材料板、13微孔、14回风管、15控制面板、16显示屏、17按键、18室内送风口、19散热口、20室内回风口、21室外新风口、22室外进风口、23辅助散热管、24隔音层、25盖板、26转轴、27卡扣、28中央控制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净化空气调节温湿度及制氧送风一体机,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排风装置2和一号蒸发器3,所述一号蒸发器3位于排风装置2一侧且排风装置2出风端贯穿机体1上端,所述排风装置2下方设有净化装置4,所述净化装置4由前置滤网、过滤布和活性炭装置组成,所述净化装置4下方设有冷凝器5,所述冷凝器5下方设有冷热交换器6,所述冷热交换器6一侧从左至右依次设有二号蒸发器7、风机8、高压雾化加湿装置9和制氧机组10,所述机体1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控制面板15,所述控制面板15一端表面设置有显示屏16与按键17,所述控制面板15内侧设置有中央控制处理器28,所述按键17位于显示屏16四周且按键17设置有若干组,所述机体1一侧设有送风管11,所述机体1另一侧设有回风管14,所述净化装置4、冷凝器5、冷热交换器6、二号蒸发器7、风机8、高压雾化加湿装置9和制氧机组10之间管道连接且均与机体1内部螺丝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机体1一侧表面设置有室内送风口18与散热口19,所述散热口19位于室内送风口18下方,所述室内送风口18与二号蒸发器7、风机8、高压雾化加湿装置9和制氧机组10横向对齐,所述送风管11一端与室内送风口18管道连接,所述送风管11另一端管道连接装饰材料板12,且经收边条盖住内部贯通结构,所述装饰材料板12表面设置有微孔13,装饰材料板12根据房间的多少而设置,同时,装饰材料板12既可以纯粹做装饰材料板,也能直接连接送风管道,每个房间的装饰材料板可根据需求来接通送风支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机体1另一侧表面设置有室内回风口20、室外新风口21和室外进风口22,所述室外进风口22位于室内回风口20和室外新风口21下方,所述室外新风口21位于室内回风口20一侧,所述净化装置4与室内回风口20和室外新风口21横向对齐且回风管14一端与室内回风口20管道连接,所述回风管14另一端与装饰材料板12一侧管道连接,所述回风管14下端管道连接辅助散热管23且辅助散热管23另一端与室外进风口22管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排风装置2、一号蒸发器3、冷凝器5、冷热交换器6、二号蒸发器7、风机8、高压雾化加湿装置9和制氧机组10均与控制面板15电性连接,排风装置2与一号蒸发器3用于释放机体1在制热过程中产生的冷气,在制冷过程中产生的热气,进行分别排除。
进一步的,所述微孔13均匀平铺于装饰材料板12一端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机体1内侧连接有隔音层24且隔音层24具体为隔音棉填充层。
进一步的,所述机体1一侧设置有盖板25,所述盖板25下端连接有转轴26,所述盖板25通过转轴26与机体1活动连接,所述机体1上端一侧连接有卡扣27且卡扣27与盖板25可拆卸式连接。
具体的,使用时,当接通电源后,启动控制面板15上的制冷模式,中央控制处理器输出制冷指令,空调式制冷启动,风机8开始工作,风机8旋转产生的风能,二号号蒸发器7、交换器6、冷凝器5运行,经过空调制冷后产生低温风力,经过高压雾化加湿装置9,内置部分净化水产生水雾,高压雾化加湿装置9与冷凝水回收装置连接,源源不断产生水源,在高压雾化加湿装置9的一侧设有制氧机10,氧气分子与水雾混合,并在风力的带动下通过室内送风口18进入送风管11,这样产生的制冷雾化负氧离子气流,可以从装饰材料板12的微孔13里,均匀发散在室内空气中,此外在本装置另外一侧则有回风装置,通过回风支风管道把每个房间的空气回收到回风管14,回收的空气经过净化装置过滤后向室外释放极少一部分,大部分仍在内置系统净化,循环使用,能够节约电能,降低马达运转负荷,同时,用过室外新风口21也有新鲜空气补充进来,即使在密闭的空间,还能享受到清新的空气和舒适的温度,当启动控制面板15制热模式,也是同样的原理启动空调制热,风机8、高压雾化加湿装置9、制氧协调工作,当室内达到设置温度后,中央控制处理器将会自动保持各部件运作强度,此外,也可人为调整温度,切换各部件工作强度,具有自动运行模式和自由选择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整个一体机中排风装置2、一号蒸发器3、净化装置4、冷凝器5、冷热交换器6、二号蒸发器7、风机8、高压雾化加湿装置9、制氧机组10属于现有空调设备,加湿器、净化器、制氧装置的常用部件且通过中央控制器对其实现控制,由于匹配的设备的规格需要根据实际房屋面积来设置不同功率的机组,属于现有成熟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其电性连接关系以及具体的电路结构;整个一体机制冷制热的工作原理采用是空调制冷制热方法,属于现有成熟技术,不作详细剖析;此外,收边条也是装饰材料板常用搭配部件,属于成熟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其安装方式。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自动净化空气调节温湿度及制氧送风一体机,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排风装置(2)和一号蒸发器(3),所述一号蒸发器(3)位于排风装置(2)一侧且排风装置(2)出风端贯穿机体(1)上端,所述排风装置(2)下方设有净化装置(4),所述净化装置(4)由前置滤网、过滤布和活性炭装置组成,所述净化装置(4)下方设有冷凝器(5),所述冷凝器(5)下方设有冷热交换器(6),所述冷热交换器(6)一侧从左至右依次设有二号蒸发器(7)、风机(8)、高压雾化加湿装置(9)和制氧机组(10),所述机体(1)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控制面板(15),所述控制面板(15)一端表面设置有显示屏(16)与按键(17),所述控制面板(15)内侧设置有中央控制处理器(28),所述按键(17)位于显示屏(16)四周且按键(17)设置有若干组,所述机体(1)一侧设有送风管(11),所述机体(1)另一侧设有回风管(14),所述净化装置(4)、冷凝器(5)、冷热交换器(6)、二号蒸发器(7)、风机(8)、高压雾化加湿装置(9)和制氧机组(10)之间管道连接且均与机体(1)内部螺丝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净化空气调节温湿度及制氧送风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一侧表面设置有室内送风口(18)与散热口(19),所述散热口(19)位于室内送风口(18)下方,所述室内送风口(18)与二号蒸发器(7)、风机(8)、高压雾化加湿装置(9)和制氧机组(10)横向对齐,所述送风管(11)一端与室内送风口(18)管道连接,所述送风管(11)另一端管道连接装饰材料板(12),且经收边条盖住内部贯通结构,所述装饰材料板(12)表面设置有微孔(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净化空气调节温湿度及制氧送风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另一侧表面设置有室内回风口(20)、室外新风口(21)和室外进风口(22),所述室外进风口(22)位于室内回风口(20)和室外新风口(21)下方,所述室外新风口(21)位于室内回风口(20)一侧,所述净化装置(4)与室内回风口(20)和室外新风口(21)横向对齐且回风管(14)一端与室内回风口(20)管道连接,所述回风管(14)另一端与装饰材料板(12)一侧管道连接,所述回风管(14)下端管道连接辅助散热管(23)且辅助散热管(23)另一端与室外进风口(22)管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净化空气调节温湿度及制氧送风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装置(2)、一号蒸发器(3)、冷凝器(5)、冷热交换器(6)、二号蒸发器(7)、风机(8)、高压雾化加湿装置(9)和制氧机组(10)均与控制面板(15)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净化空气调节温湿度及制氧送风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13)均匀平铺于装饰材料板(12)一端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净化空气调节温湿度及制氧送风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内侧连接有隔音层(24)且隔音层(24)具体为隔音棉填充层。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净化空气调节温湿度及制氧送风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一侧设置有盖板(25),所述盖板(25)下端连接有转轴(26),所述盖板(25)通过转轴(26)与机体(1)活动连接,所述机体(1)上端一侧连接有卡扣(27)且卡扣(27)与盖板(25)可拆卸式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972813.0U CN209310173U (zh) | 2018-06-24 | 2018-06-24 | 一种自动净化空气调节温湿度及制氧送风一体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972813.0U CN209310173U (zh) | 2018-06-24 | 2018-06-24 | 一种自动净化空气调节温湿度及制氧送风一体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310173U true CN209310173U (zh) | 2019-08-27 |
Family
ID=67669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972813.0U Active CN209310173U (zh) | 2018-06-24 | 2018-06-24 | 一种自动净化空气调节温湿度及制氧送风一体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31017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413776A (zh) * | 2020-11-04 | 2021-02-26 | 张先民 | 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高效通风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
-
2018
- 2018-06-24 CN CN201820972813.0U patent/CN20931017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413776A (zh) * | 2020-11-04 | 2021-02-26 | 张先民 | 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高效通风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747155U (zh) |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 |
CN107143945B (zh) | 一种联控温度和co2的多风道恒湿新风机及其工作方法 | |
CN205717553U (zh) | 一种具有深度除湿功能的空气调节机组 | |
CN204648564U (zh) | 一种水媒介舒适空调 | |
WO2021143132A1 (zh) | 一种吊顶式新风空调室内机 | |
CN104676751B (zh) | 一种对室内空气净化制冷的方法及转阀式空调器 | |
CN209279429U (zh) | 双蒸发器新风除湿机组 | |
CN105737302A (zh) | 基于干空气能的中央空调 | |
CN209310173U (zh) | 一种自动净化空气调节温湿度及制氧送风一体机 | |
CN107896466B (zh) | 数据中心用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蒸发冷却供冷系统 | |
CN108592275A (zh) | 一种自动净化空气调节温湿度及制氧送风一体机 | |
CN206113170U (zh) | 一种双冷源带除湿功能的全新风机组 | |
CN107352513A (zh) | 一种多功能开放式家用制氧机 | |
CN209726414U (zh) | 户式恒温恒湿恒氧型新风机组 | |
CN211204346U (zh) | 一种更利于居住者身心健康的新风系统 | |
CN104296262B (zh) | 一种用于卫生间的换气除湿全热回收式冷暖风一体机 | |
CN208253835U (zh) | 一种结合层式送风的蒸发冷却通风空调系统 | |
CN207622186U (zh) | 一种节能环保的厂房降温设备 | |
CN207299283U (zh) | 空气处理装置、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外机 | |
CN107355920B (zh) | 一种能量回收型智能全新风处理机组 | |
CN206347666U (zh) | 一种节能型自取新风净化空调系统 | |
CN104374026A (zh) | 多功能蔬菜恒温生长空气源热泵烘干机 | |
CN106918076A (zh) | 壁挂式纳米水离子加湿空调机 | |
CN104676784B (zh) | 一种对室内空气净化制冷的方法及转轮式空调器 | |
CN106907817A (zh) | 一种室内冰鲜食品专用的可加湿空气的空调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