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28749U - 防冲距调整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防冲距调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28749U
CN212428749U CN202020431823.0U CN202020431823U CN212428749U CN 212428749 U CN212428749 U CN 212428749U CN 202020431823 U CN202020431823 U CN 202020431823U CN 212428749 U CN212428749 U CN 2124287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m wheel
polished rod
lifting screw
clamping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3182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红星
王卫军
袁小军
张�浩
李军
李玉婧
王长明
林旭
陈述
江龙
王宁升
翟学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3182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287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287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287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冲距调整装置,包括:用于夹持光杆的光杆夹、光杆升降机构以及固定在抽油机上的悬绳器组件,其中,光杆升降机构包括升降螺杆、蜗轮以及具有传动外齿的第一传动件;蜗轮设置在悬绳器组件上,蜗轮具有中心通孔,升降螺杆穿设在中心通孔中、并和中心通孔螺纹旋合,光杆夹固定在升降螺杆上;第一传动件的传动外齿与蜗轮的轮齿啮合且带动蜗轮转动,以使升降螺杆在蜗轮的带动下沿轴向移动,并带动光杆夹升降。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方便,耗时较短且效率高。

Description

防冲距调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冲距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油田的生产过程中,抽油机光杆在工作过程时容易由于自重、受到油管内液体和惯性力的反作用力等原因,而产生一定程度的伸缩,因此需要经常调整防冲距,以避免光杆在下行过程中导致的活塞撞击固定凡尔。
目前石油行业中使用的防冲距调整一般通过临时光杆夹实现。具体的,先将第一光杆夹和光杆坐在井口的套管上,并用临时光杆夹夹设在光杆的位于第一光杆夹上方的位置处,并使光杆通过临时光杆夹固定。使用专用工具调整第一光杆夹到光杆的目标位置处,并将第一光杆夹紧在光杆的该目标位置处。使光杆通过第一光杆夹固定,并使用专用工具将临时光杆夹去除即可完成防冲距的调整。
然而,在上述方案中,防冲距的调整操作较为繁琐,且操作时间长、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冲距调整装置,操作简单、方便,耗时较短且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冲距调整装置,包括:光杆夹、光杆升降机构以及固定在抽油机上的悬绳器组件,其中,光杆升降机构包括升降螺杆、蜗轮以及具有传动外齿的第一传动件;蜗轮设置在悬绳器组件上,蜗轮具有中心通孔,升降螺杆穿设在中心通孔中、并和中心通孔螺纹旋合,光杆夹固定在升降螺杆上;第一传动件的传动外齿与蜗轮的轮齿啮合且带动蜗轮转动,以使升降螺杆在蜗轮的带动下沿轴向移动,并带动光杆夹升降。
通过驱动第一传动件转动,第一传动件通过传动外齿与蜗轮轮齿的啮合而带动蜗轮转动,蜗轮的转动又转化为升降螺杆的升降,由于光杆夹固定在升降组件上,因此光杆夹夹持着光杆在升降螺杆的带动下升降,即可以调整防冲距。防冲距的调整仅通过驱动第一传动件转动即可实现,无需向现有技术那样反复拆卸光杆夹,也无须将光杆夹和光杆放置到井口上的过程,因此调整装置操作简单、方便,耗时较短且效率高。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螺杆设有供所述光杆穿过的光杆穿过孔。
这样光杆可以沿升降螺杆的轴向贯穿升降螺杆、并朝向井筒伸出。还便于光杆在周向上受到升降螺杆的限位。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悬绳器组件包括悬绳器本体,悬绳器本体上设有安装座,升降螺杆穿设在所述安装座上。
这样设置,使光杆穿过悬绳器组件,而朝向井筒的方向伸出,便于悬绳器本体可以限制光杆的周向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蜗轮的轴向端部可旋转地承载在安装座中,且蜗轮和安装座在蜗轮的轴向上相对固定,蜗轮的轮齿露出至悬绳器本体外部。
这样设置,蜗轮只能转动,无法轴向移动,因此升降螺杆可以通过与涡轮的中心通孔的螺纹配合而产生轴向的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传动件为蜗杆或外齿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轴承和中空的壳体,壳体与悬绳器组件相对固定,第一传动件具有沿轴向凸起的轴向凸出部,轴向凸出部通过轴承可转动地支撑在壳体中。
这样设置使第一传动件可转动地支撑在壳体中,等效于将第一传动件可转动地固定在悬绳器组件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卡紧拨块,第一传动件的轴向凸出部周向上设有多个沿第一传动件轴向延伸的第一卡紧槽,卡紧拨块可与第一卡紧槽卡合以限制第一传动件的沿第一方向的转动,或自第一卡紧槽脱离;和/ 或
轴向凸出部上还设有多个沿第一传动件轴向延伸的第二卡紧槽,卡紧拨块可与第二卡紧槽卡合以限制第一传动件的沿第二方向的转动,或自第二卡紧槽脱离。
这样设置,在卡紧拨块与第一卡紧槽或第二卡紧槽卡合时,第一传动件无法转动,调整装置处于锁紧状态;在卡紧拨块自第一卡紧槽或第二卡紧槽脱离时,调整装置可以进行调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轴向凸出部上同时设有第一卡紧槽和第二卡紧槽时,第一传动件为锥齿轮,以使锥齿轮在转动时沿其轴向窜动,并带动第一卡紧槽或第二卡紧槽移动到与卡紧拨块对应的位置处。
这样可以在第一传动件沿不同方向转动时,都能通过卡紧拨块与相应的第一卡紧槽和第二卡紧槽的配合实现锁死。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卡紧拨块通过弹性件固定在壳体上,弹性件的弹性力方向朝向轴向凸出部。
这样在调整装置不进行调整时,卡紧拨块能够在弹性力的作用下抵接到第一卡紧槽或第二卡紧槽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露出在壳体外部、且用于带动第一传动件转动的手柄,手柄固定在第一传动件的背离蜗轮的端部上。
设置手柄便于操作人员手动驱动第一传动件。
本实用新型的防冲距调整装置,包括:用于夹持光杆的光杆夹、光杆升降机构以及固定在抽油机上的悬绳器组件,其中,光杆升降机构包括升降螺杆、蜗轮以及具有传动外齿的第一传动件;蜗轮设置在悬绳器组件上,蜗轮具有中心通孔,升降螺杆穿设在中心通孔中、并和中心通孔螺纹旋合,光杆夹固定在升降螺杆上;第一传动件的传动外齿与蜗轮的轮齿啮合且带动蜗轮转动,以使升降螺杆在蜗轮的带动下沿轴向移动,并带动光杆夹升降。通过驱动第一传动件转动,第一传动件通过传动外齿与蜗轮轮齿的啮合而带动蜗轮转动,蜗轮的转动又转化为升降螺杆的升降,由于光杆夹固定在升降组件上,因此光杆夹夹着光杆在升降螺杆的带动下升降,即可以调整防冲距。防冲距的调整仅通过驱动第一传动件转动即可实现,无需向现有技术那样反复拆卸光杆夹,也无须将整个光杆夹和光杆放置到井口上的过程,因此调整装置操作简单、方便,耗时较短且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冲距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冲距调整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冲距调整装置中光杆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冲距调整装置中另一角度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部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冲距调整装置中另一角度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冲距调整装置轴向凸出部和顶紧拨块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冲距调整装置中手柄壳和手柄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防冲距调整装置;10-光杆;1-光杆夹;11-第一部分;12-第二部分; 13-螺栓;14-光杆通道;2-光杆升降机构;21-升降螺杆;211-光杆穿过孔;212- 固定盘;22-蜗轮;221-轮齿;23-第一传动件;231-传动外齿;232-轴向凸出部;233-轴承;24-中心通孔;3-悬绳器组件;31-悬绳器本体;32-悬挂件;311- 安装座;312-贯通孔;313-拧紧螺母;314-压力轴承;321-扩颈部;322-装配阶梯孔;323-阶梯面;324-肩部;325-避让开口;326-第一开口;5-壳体;6- 卡紧拨块;61-第一卡紧槽;611-前槽壁;612-后槽壁;60-手柄;62-第二卡紧槽;63-轴承端盖;64-手柄壳;65-安装臂;66-容置腔;67-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防冲距,就是抽油机光杆10在下行过程中为了防止活塞撞击固定凡尔而上提的距离。当发生碰泵时,应调大防冲距。当发生上挂或者活塞脱出时,应调小防冲距。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冲距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冲距调整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冲距调整装置100,包括:光杆夹1、光杆升降机构2以及固定在抽油机上的悬绳器组件3,其中,光杆升降机构2包括升降螺杆21、蜗轮22以及具有传动外齿231的第一传动件23;蜗轮22设置在悬绳器组件3上,蜗轮22具有中心通孔24,升降螺杆21穿设在中心通孔24中、并和中心通孔24螺纹旋合,光杆夹1固定在升降螺杆 21上;第一传动件23的传动外齿231与蜗轮22的轮齿啮合且带动蜗轮22 转动,以使升降螺杆21在蜗轮22的带动下沿轴向移动,并带动光杆夹1升降。
通过驱动第一传动件23转动,第一传动件23通过传动外齿231与蜗轮 22轮齿的啮合而带动蜗轮22转动,蜗轮22的转动又转化为升降螺杆21的升降,由于光杆夹1固定在升降螺杆21上,因此光杆夹1夹持着光杆10在升降螺杆21的带动下升降,即可以调整防冲距。防冲距的调整仅通过驱动第一传动件23转动即可实现,无需向现有技术那样反复拆卸光杆夹,也无须将整个光杆夹和光杆放置到井口上的过程,因此调整装置操作简单、方便,耗时较短且效率高。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冲距调整装置中光杆夹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的,参照图3,光杆夹1用于夹持光杆10。光杆夹1可以包括第一部分 11和第二部分12,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在一个端部铰接,在另一个端部通过螺栓13等紧固件可拆卸连接。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在彼此相对的表面上均具有下凹部分,以共同限定出可容纳光杆10的光杆通道14。可以理解的是,光杆通道14内部可以设有凸出部,以便于增大光杆夹1和光杆 10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光杆10脱落。
本申请实施例中,光杆升降机构2包括升降螺杆21、蜗轮22以及具有传动外齿231的第一传动件23。其中,参照图1、图2,升降螺杆21是外周面具有外螺纹的杆状件,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升降螺杆21设有供光杆 10穿过的光杆穿过孔211。这样光杆10可以沿升降螺杆21的轴向贯穿升降螺杆21、并朝向井筒伸出。还便于光杆10在周向上受到升降螺杆21的限位。可以理解的是,光杆10的长度大于升降螺杆21,以便使光杆10的工作端部露出升降螺杆21。另外,可选的,光杆夹1固定在升降螺杆21上,例如,在升降螺杆21的背离井筒的端部还设有固定盘212,固定盘212与光杆夹1 固定在一起,这样升降螺杆21就可以与光杆夹1联动。这里,固定盘212可以与升降螺杆21一体形成,也可以分体形成。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冲距调整装置中另一角度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A部件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冲距调整装置中另一角度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中,参照图4、图5所示,蜗轮22具有中心通孔24,升降螺杆21穿设在中心通孔24中、并和中心通孔24螺纹旋合。
具体的,蜗轮22的一端具有轮齿,蜗轮22的另一端为支承端,支承在悬绳器组件3上。
蜗轮22的中心开设有中心通孔24,中心通孔24内设有内螺纹,该内螺纹与升降螺杆21的外螺纹相匹配,这样升降螺杆21可以螺纹旋合在中心通孔24中。
可选的,第一传动件23的传动外齿231与蜗轮22的轮齿啮合且带动蜗轮22转动,以使升降螺杆21在蜗轮22的带动下沿轴向移动,并带动光杆夹 1升降。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传动件23为蜗杆或外齿轮。本实施例以第一传动件23为齿轮为例来进行说明。
参照图6所示,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悬绳器组件3包括悬绳器本体31,悬绳器本体31上设有安装座311,升降螺杆21穿设在安装座311上。
这样设置,使光杆10穿过悬绳器组件3,而朝向井筒的方向伸出,便于悬绳器本体31可以限制光杆10的周向移动。
具体的,在悬绳器本体31的一个端面,例如上端面上下凹而形成凹槽,凹槽的侧壁和凹槽的底壁共同限定出安装座311。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蜗轮22的轴向端部可旋转地承载在安装座311中,且蜗轮22和安装座311在蜗轮22的轴向上相对固定,蜗轮22的轮齿露出至悬绳器本体31外部。
这样设置,蜗轮22只能转动,无法轴向移动,因此升降螺杆21可以通过与涡轮的中心通孔24的螺纹配合而产生轴向的移动。
具体的,蜗轮22的背离轮齿的一端承载在上述安装座311中,且可以相对于安装座311转动。进一步的,在蜗轮22和安装座311之间还可以设置有压力轴承314,以用于缓冲蜗轮22沿轴向受到的轴向力。此处,压力轴承314 外径和安装座311内侧壁相匹配,压力轴承314内径与升降螺杆21外径匹配。以便套设在升降螺杆21外周面上。
进一步可选的,在安装座311的底壁上形成有贯通孔312,升降螺杆21 可先经过安装座311、再经过贯通孔312而穿过悬绳器本体31。
另外,参照图6所示,为了防止升降螺杆21和悬绳器主体松脱,还可以在升降螺杆21的位于悬绳器本体31下部的部分上设有拧紧螺母313。
本申请实施例中,悬绳器组件3还包括悬挂件32(也称为毛辫子),悬挂件32和悬绳器本体31连接,并且悬挂件32还与抽油机的游梁固定。在悬挂件32的端部设有局部扩颈部321,在悬绳器本体31上与之对应地设有装配阶梯孔322,阶梯面323与扩颈部321的肩部324配合,从而将悬绳器本体31悬挂在悬挂件32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避免蜗轮22向上窜动,还可以在安装座311上方设置用于止挡的结构,例如,本实施例的防冲距调整装置100还包括壳体 5,壳体5可以罩设在蜗轮22的上方,用于对蜗轮22进行遮挡。壳体5可以固定在悬绳器本体31上。
图6所示的是将壳体5的一个端面(前端面)切去后的结构,壳体5的完整结构参照图1所示。壳体5在靠近蜗轮22的表面上设有开口结构,以供蜗轮22的轮齿进入壳体5内。壳体5在背离蜗轮22的表面上设有避让开口 325,以供升降螺杆21穿设。
参照图2,壳体5在靠近第一传动件23的侧面上还开设有第一开口326。第一开口326可供第一传动件23穿过。
参照图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传动件23具有沿轴向凸起的轴向凸出部232,轴向凸出部232通过轴承233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5中。轴承233的外圈可以支撑在壳体5上,轴承233的内圈可以套接在轴向凸出部232上。这样设置使第一传动件23可转动地支撑在壳体5中,等效于将第一传动件23可转动地固定在悬绳器组件3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防冲距调整装置100还包括轴承端盖63,轴承端盖63可以固定在壳体5上,并盖设在第一开口326上,且使轴向凸出部 232的部分结构露出。
本申请实施例中,参照图4、图5所示,可选的,防冲距调整装置100 还包括卡紧拨块6,卡紧拨块6沿第一传动23件的径向方向延伸,且可向靠近或远离轴向凸出部232的方向移动,第一传动件23的轴向凸出部232周向上设有多个沿第一传动件23轴向延伸的第一卡紧槽61,卡紧拨块6可与第一卡紧槽61卡合以限制第一传动件23的沿第一方向、例如逆时针方向的转动,或自第一卡紧槽61脱离;和/或
轴向凸出部232上还设有多个沿第一传动件23轴向延伸的第二卡紧槽 62,卡紧拨块6可与第二卡紧槽62卡合以限制第一传动件23的沿第二方向的转动,或自第二卡紧槽62脱离。
这样设置,在卡紧拨块6与第一卡紧槽61或第二卡紧槽62卡合时,第一传动件23无法转动,调整装置处于锁紧状态;在卡紧拨块6自第一卡紧槽 61或第二卡紧槽62脱离时,调整装置可以进行调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轴向凸出部232上同时设有第一卡紧槽61和第二卡紧槽62时,第一传动件23为锥齿轮,锥齿轮在转动时沿其轴向窜动,并带动第一卡紧槽61或第二卡紧槽62移动到与卡紧拨块6对应的位置处。
这样可以在第一传动件23沿不同方向转动时,都能通过卡紧拨块6与相应的第一卡紧槽61和第二卡紧槽62的配合实现锁死。
下面参照图5、图7,以与第一卡紧槽61的卡合为例来说明卡紧拨块6 和第一卡紧槽之间的配合时,限制第一传动件23逆时针转动的原理。卡紧拨块6的用于和卡紧槽配合的端部呈楔状,以便于伸入第一卡紧槽61中,第一卡紧槽61具有两个侧面的槽壁,设第一卡紧槽61逆时针方向CCW转动时,第一卡紧槽61的两个侧面的槽壁中,先与卡紧拨块6接触的槽壁为前槽壁 611,后与卡紧拨块6接触的槽壁为后槽壁612,则前槽壁611可以沿着轴向凸出部232的径向延伸,而后槽壁612相对于轴向凸出部232径向朝后倾斜一定的角度。这样第一传动件23想要向逆时针旋转时,卡紧拨块6抵接在前槽壁611上,并与第一卡紧槽61卡合,第一传动件23无法逆时针转动,第一传动件23想要向顺时针旋转时,卡紧拨块6抵接在后槽壁612上,后槽壁 612向后倾斜,卡紧拨块6易于从第一卡紧槽61滑出。
参照图4、图5第二卡紧槽62与第一卡紧槽61相邻设置,且位于轴向凸出部232的靠近壳体5的一侧。轴向凸出部232的设置有第一卡紧槽61和第二卡紧槽62的部分通过轴承端盖63自壳体5中露出。第二卡紧槽62的设置方式和第一卡紧槽61正好相反,因此其可以限制第一传动件23朝向第二方向,例如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其配合原理与第一卡紧槽61正好相反,此处不再赘述。
参照图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露出在壳体5外部、且用于带动第一传动件23转动的手柄60,手柄60固定在第一传动件23的背离蜗轮22的端部上。设置手柄60便于操作人员手动驱动第一传动件23。
另外,在轴承端盖63外侧还设有手柄壳64,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冲距调整装置中手柄壳和手柄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参照图4、图8 所示,手柄壳64内部具有容置腔66,在手柄壳64固定在轴承端盖63上时,容置腔66正好罩设在第一传动件23的轴向凸出部232的端部。手柄壳64上设有两个凸出的安装臂65,安装臂65上设有安装通孔,手柄60和卡紧拨块 6分别通过两个安装臂65而安装。手柄壳64可以与壳体5一体形成。且卡紧拨块沿着第一传动件23的轴向延伸,且在弹性件67的作用下,始终与轴向凸出部232接触。
例如,卡紧拨块6自安装臂65进入到容置腔66中,且端部的楔状部与第一卡紧槽61配合。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卡紧拨块6通过弹性件67 而固定在手柄壳体64上,弹性件67的弹性力方向朝向轴向凸出部232。
这样在调整装置不进行调整时,卡紧拨块6能够在弹性力的作用下抵接到第一卡紧槽61或第二卡紧槽62内。
下面介绍本实施例防冲距调整装置100的工作过程:
逆时针转动手柄60,第一卡紧槽61将卡紧拨块6顶起,解除对第一传动件23的锁紧状态;然后继续逆时针转动手柄,第一传动件23也逆时针旋转,并沿轴向远离蜗轮22,但保持与蜗轮22的啮合状态,蜗轮22在第一传动件23的带动下也逆时针旋转,这样螺纹旋合在蜗轮22的中心通孔24内的升降螺杆21下降,并带动光杆夹1和光杆10向下移动,即增大了防冲距,此时第二卡紧槽62处于与卡紧拨块6相卡合的状态,防止第一传动件23的顺时针旋转。
顺时针转动手柄60时,第二卡紧槽62将卡紧拨块6顶起,解除对第一传动件23的锁紧状态;然后继续顺时针转动手柄,第一传动件23也顺时针旋转,并沿轴向靠近蜗轮22,但保持与蜗轮22的啮合状态,蜗轮22在第一传动件23的带动下也顺时针旋转,这样螺纹旋合在蜗轮22的中心通孔24内的升降螺杆21上升,并带动光杆夹1和光杆10向上移动,即减小了了防冲距。此时第一卡紧槽61处于与卡紧拨块6相卡合的状态,防止第一传动件 23的逆时针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防冲距调整装置100,包括:用于夹持光杆10的光杆夹1、光杆升降机构2以及固定在抽油机上的悬绳器组件3,其中,光杆升降机构2 包括升降螺杆21、蜗轮22以及具有传动外齿231的第一传动件23;蜗轮22 设置在悬绳器组件3上,蜗轮22具有中心通孔24,升降螺杆21穿设在中心通孔24中、并和中心通孔螺纹旋合,光杆夹1固定在升降螺杆21上;第一传动件23的传动外齿231与蜗轮22的轮齿啮合且带动蜗轮22转动,以使升降螺杆21在蜗轮22的带动下沿轴向移动,并带动光杆夹1升降。通过驱动第一传动件23转动,第一传动件23通过传动外齿231与蜗轮22轮齿的啮合而带动蜗轮22转动,蜗轮22的转动又转化为升降螺杆21的升降,由于光杆夹 1固定在升降组件上,因此光杆夹1持着光杆10在升降螺杆21的带动下升降,即可以调整防冲距。防冲距的调整仅通过驱动第一传动件23转动即可实现,无需向现有技术那样反复拆卸光杆夹1,也无须将整个光杆夹1和光杆 10放置到井口上的过程,因此调整装置操作简单、方便,耗时较短且效率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冲距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杆升降机构、用于夹持光杆的光杆夹、以及固定在抽油机上的悬绳器组件,其中,所述光杆升降机构包括升降螺杆、蜗轮以及具有传动外齿的第一传动件;所述蜗轮设置在所述悬绳器组件上,所述蜗轮具有中心通孔,所述升降螺杆穿设在所述中心通孔中,并和所述中心通孔螺纹旋合,所述光杆夹固定在所述升降螺杆上;所述第一传动件的传动外齿与所述蜗轮的轮齿啮合且带动所述蜗轮转动,以使所述升降螺杆在所述蜗轮的带动下沿自身轴向移动,并带动所述光杆夹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冲距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螺杆设有供所述光杆穿过的光杆穿过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冲距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绳器组件包括悬绳器本体,所述悬绳器本体上设有安装座,所述升降螺杆穿设在所述安装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冲距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的轴向端部可旋转地承载在所述安装座上,且所述蜗轮和所述安装座在所述蜗轮的轴向上相对固定,所述蜗轮的轮齿露出至所述悬绳器本体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防冲距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为蜗杆或外齿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冲距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承和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悬绳器组件相对固定,所述第一传动件具有沿轴向凸起的轴向凸出部,所述轴向凸出部通过所述轴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冲距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紧拨块,所述卡紧拨块沿所述第一传动件的径向方向延伸,且可向靠近或远离所述轴向凸出部的方向移动,
所述第一传动件的轴向凸出部周向上设有多个沿所述第一传动件轴向延伸的第一卡紧槽,所述卡紧拨块可与所述第一卡紧槽卡合以限制所述第一传动件的沿第一方向的转动,或自所述第一卡紧槽脱离;和/或
所述轴向凸出部上还设有多个沿所述第一传动件轴向延伸的第二卡紧槽,所述卡紧拨块可与所述第二卡紧槽卡合以限制所述第一传动件的沿第二方向的转动,或自所述第二卡紧槽脱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冲距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凸出部上同时设有所述第一卡紧槽和第二卡紧槽时,所述第一传动件为锥齿轮,所述锥齿轮在转动时沿其轴向窜动,并带动所述第一卡紧槽或第二卡紧槽移动到与所述卡紧拨块对应的位置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冲距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拨块通过弹性件与所述壳体相对固定,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力方向朝向轴向凸出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冲距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露出在所述壳体外部、且用于带动所述第一传动件转动的手柄,所述手柄固定在所述第一传动件的背离所述蜗轮的端部上。
CN202020431823.0U 2020-03-30 2020-03-30 防冲距调整装置 Active CN2124287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31823.0U CN212428749U (zh) 2020-03-30 2020-03-30 防冲距调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31823.0U CN212428749U (zh) 2020-03-30 2020-03-30 防冲距调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28749U true CN212428749U (zh) 2021-01-29

Family

ID=74291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31823.0U Active CN212428749U (zh) 2020-03-30 2020-03-30 防冲距调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287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82029B (zh) 包括固定环的棘轮扳手
KR101381868B1 (ko) 볼밸브용 볼가공용 래핑장치
EP3345728B1 (en) Hand-held tool and clamping device thereof
KR101643374B1 (ko) 클램프 장치
US3596525A (en) Portable tool attachment
US7832495B2 (en) Tool reten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701882A (zh) 电动切削工具
CN212428749U (zh) 防冲距调整装置
CN212239232U (zh) 一种拉紧夹具
CN210697444U (zh) 一种清洁工具
US4590826A (en) Combination stud driving tool and torque limiting device
JP2021070113A (ja) ナット締め装置
CN212665494U (zh) 一种用于锻造链轮加工的夹具
EP3030382B1 (en) Apparatus for tightening threaded fasteners
CN1753649A (zh) 外科器械
CN111761480B (zh) 一种快速夹紧装置及具有快速夹紧装置的角磨机
KR101759303B1 (ko) 전동 공구의 클램프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동 공구
KR20190100752A (ko) 절삭형 공구장치
CN212682529U (zh) 一种具有阻挡机构的钻孔机
CN210451917U (zh) 电动葫芦箱体液压镗孔夹具
CN111283603B (zh) 驱动工具
KR200488958Y1 (ko) 라쳇핸들 지그
CN214980093U (zh) 一种抛光机
JP3207776B2 (ja) ボルトの把持・離脱装置
JP2020015621A (ja) ジャッキ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