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11943U - 直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直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11943U
CN212411943U CN202020976463.2U CN202020976463U CN212411943U CN 212411943 U CN212411943 U CN 212411943U CN 202020976463 U CN202020976463 U CN 202020976463U CN 212411943 U CN212411943 U CN 2124119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d
base
direct current
leading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7646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to Electronic Ltd
Kunshan Liantao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to Electronic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to Electronic Ltd filed Critical Lanto Electronic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7646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119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119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119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直流继电器,包括继电器本体、设置于所述继电器本体的底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若干个引出脚,所述引出脚中的至少一个上预先设置有电性触点,所述底座与各所述引出脚一体注塑成型。如此设置,减少了底座与各引出脚分别装配的过程,保证继电器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直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流继电器,属于电力保护及控制领域。
背景技术
继电器,作为电力保护及控制部件,能够实现以输入量控制输出量的跳跃式变化。直流继电器,能够广泛用于新能源产业中汽车、太阳能、风能、充电桩、储能系统、工业自动化等行业,用于实现电力保护,自动化控制,测量和通讯等功能。直流继电器,通常保护本体以及底座,底座上设置引出脚。现有的直流继电器,需要通过铆压等方式实现引出脚与底座的连接,利用引出脚结构与底板结构过盈配合达到固定、不松动的效果,对引出脚及底板的零件尺寸要求很严格,因此需要相应的设备、工装等,提升了制造成本。并且,这种组装方式导致底座的尺寸一致性及稳定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简单且连接稳定性高的直流继电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流继电器,包括继电器本体、设置于所述继电器本体的底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若干个引出脚,所述引出脚中的至少一个上预先设置有电性触点,所述底座与各所述引出脚一体注塑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引出脚的数量为四个,间隔注塑于所述底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引出脚包括两个相同结构的第一引出脚、一个第二引出脚以及一个第三引出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引出脚和所述第三引出脚上均预先设置有所述电性触点。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性触点铆接于所述第二引出脚和所述第三引出脚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引出脚具有第一引脚部、第一基体部以及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引脚部由所述第一基体部的中间位置向上突出形成,所述第一连接部由所述第一基体部的一侧向着远离所述第一引脚部的方向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引出脚具有第二引脚部、第二基体部、第二延伸部以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引脚部由所述第二基体部的中间位置向上突出形成,所述第二延伸部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基体部的下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延伸部上,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所述电性触点。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引出脚具有第三引脚部、第三基体部、第三延伸部以及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引脚部由所述第三基体部的中间位置向上突出形成,所述第三延伸部由所述第三基体部向着远离所述第三引脚部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三连接部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三延伸部上,所述第三连接部上设置有所述电性触点。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继电器本体与所述底座卡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继电器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卡接所述底座的卡接块。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直流继电器,在引出脚上预设电性触点,之后将引出脚在模内一体成型出底座,这种一体注塑成型,减少了装配过程以及来料零件的数量,有效提升了底座尺寸的稳定性以及一致性,进而提高直流继电器的产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直流继电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拆分示意图;
图3是图1、图2中引出脚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直流继电器,包括继电器本体1、设置于继电器本体1的底座2以及设置于底座2上的若干个引出脚。继电器本体1与底座2优选为卡接,例如图中所示的,在继电器本体1上设置卡接块101,当底座2安装于继电器本体1时,该卡接块101对底座2进行卡接限位,当然,继电器本体1与底座2也可以选择为过盈配合连接等。引出脚中的至少一个上预先设置有电性触点3,该等电性触点3用于实现与继电器本体1内的电子器件电性连接。底座2与各引出脚一体注塑成型,即将引出脚放置于模具内,通过注塑工艺,形成底座2,并且形成后的底座2与引出脚构成一体结构。这种一体注塑成型,减少了装配制程以及来料零件数量,并且也保证了引出脚与底座2之间的结合强度,从而提升了制程尺寸的稳定性以及一致性,进而保证了直流继电器的产品稳定性。
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引出脚的数量为四个,间隔注塑于底座2上,即将引出脚间隔放置于模具内,通过注塑完成底座2。当然引出脚的数量也可以视继电器本体1的结构而选择为其他,其匹配于具体继电器的需求即可。
如图3所示,引出脚包括两个相同结构的第一引出脚4、一个第二引出脚5以及一个第三引出脚6。优选地,第二引出脚5和第三引出脚6上均预先设置有电性触点3,即先在第二引出脚5和第三引出脚6上设置电性触点3,例如,以铆接的方式设置电性触点3,之后再放在模具内注塑成型底座2,这样,便于保证与继电器本体1内的电子部件实现电性连接。
如图3中所示,第一引出脚4具有第一引脚部401、第一基体部402以及第一连接部403,三者可以一体成型,或者是分体式,采用焊接等方式实现连接。第一引脚部401由第一基体部402的中间位置向上突出形成,即第一引脚部401的宽度尺寸小于第一基体部402的宽度尺寸,在第一引脚部401与第一基体部402之间形成台阶。第一连接部403由第一基体部402的一侧向着远离第一引脚部401的方向延伸,从而便于与继电器本体1内的电子部件实现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下,第二引出脚5具有第二引脚部501、第二基体部502、第二延伸部503以及第二连接部504,四者可以为一体成型,或者为分体式,采用焊接等方式相连。第二引脚部501由第二基体部502的中间位置向上突出形成,类似地,第二引脚部501的宽度尺寸小于第二基体部502的宽度尺寸,在第二引脚部501与第二基体部502之间形成台阶。第二延伸部503垂直设置于第二基体部502的下部,第二连接部504垂直设置于第二延伸部503上,即第二连接部504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引脚部501的相反,第二连接部504上设置有电性触点3。
进一步地,第三引出脚6具有第三引脚部601、第三基体部602、第三延伸部603以及第三连接部604,类似地,各部分可以为一体成型,或者为分体式,采用焊接等方式相连。第三引脚部601由第三基体部602的中间位置向上突出形成,其亦与前述第一引出脚4和第二引出脚5的对应部分类似。第三延伸部603由第三基体部602向着远离第三引脚部601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三连接部604垂直设置于第三延伸部603上,第三连接部604上设置有电性触点3。
第一引脚部401、第二引脚部501、第三引脚部601的结构设计,能够便于实现与继电器本体1的相应电子部件电性连接,并且这种结构,便于在模具内定位,从而实现便于注塑的效果。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对本说明书的理解应该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为基础,例如对“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性的描述,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继电器本体(1)、设置于所述继电器本体(1)的底座(2)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2)上的若干个引出脚,所述引出脚中的至少一个上预先设置有电性触点(3),所述底座(2)与各所述引出脚一体注塑成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脚的数量为四个,间隔注塑于所述底座(2)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脚包括两个相同结构的第一引出脚(4)、一个第二引出脚(5)以及一个第三引出脚(6)。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出脚(5)和所述第三引出脚(6)上均预先设置有所述电性触点(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性触点(3)铆接于所述第二引出脚(5)和所述第三引出脚(6)上。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出脚(4)具有第一引脚部(401)、第一基体部(402)以及第一连接部(403),所述第一引脚部(401)由所述第一基体部(402)的中间位置向上突出形成,所述第一连接部(403)由所述第一基体部(402)的一侧向着远离所述第一引脚部(401)的方向延伸。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出脚(5)具有第二引脚部(501)、第二基体部(502)、第二延伸部(503)以及第二连接部(504),所述第二引脚部(501)由所述第二基体部(502)的中间位置向上突出形成,所述第二延伸部(503)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基体部(502)的下部,所述第二连接部(504)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延伸部(503)上,所述第二连接部(504)上设置有所述电性触点(3)。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引出脚(6)具有第三引脚部(601)、第三基体部(602)、第三延伸部(603)以及第三连接部(604),所述第三引脚部(601)由所述第三基体部(602)的中间位置向上突出形成,所述第三延伸部(603)由所述第三基体部(602)向着远离所述第三引脚部(601)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三连接部(604)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三延伸部(603)上,所述第三连接部(604)上设置有所述电性触点(3)。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本体(1)与所述底座(2)卡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本体(1)上设置有用于卡接所述底座(2)的卡接块(101)。
CN202020976463.2U 2020-06-02 2020-06-02 直流继电器 Active CN2124119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76463.2U CN212411943U (zh) 2020-06-02 2020-06-02 直流继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76463.2U CN212411943U (zh) 2020-06-02 2020-06-02 直流继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11943U true CN212411943U (zh) 2021-01-26

Family

ID=74408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76463.2U Active CN212411943U (zh) 2020-06-02 2020-06-02 直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1194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55255A (zh) * 2021-03-18 2021-10-26 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型继电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55255A (zh) * 2021-03-18 2021-10-26 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型继电器
CN113555255B (zh) * 2021-03-18 2024-02-20 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型继电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411943U (zh) 直流继电器
CN211295460U (zh) 一种连接器
CN105281541A (zh) 电力电子转换器副边功率电路一体式铜排
CN210272511U (zh) 一种电池模组汇流排
CN108233733B (zh) 一种逆变器用集成式直流母排接线座总成
CN213125777U (zh) 一种新型的嵌件注塑胶盖
CN205303725U (zh) 一种铜排网络结构
CN213692270U (zh) 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底座、防护组件以及电池模组
CN204348630U (zh) 一种汽车继电器安装总成
CN210133022U (zh) 车载充电机内部安装结构和车载充电机
CN110379626B (zh) 一种用于并联igbt的电容及其制造工艺、应用方法
CN112531602A (zh) 一种线束端子与接线座的连接结构和连接方法
CN210578188U (zh) 一种塑封定子及电机
CN204668209U (zh) 一种无外伸引脚贴片式硅胶弹性按键
CN103015815B (zh) 闭锁器及闭锁器的制作方法
CN216580089U (zh) 蓄电池托盘
CN204834954U (zh) 一种电源取电端子
CN111129893A (zh) 一种车载充电机用过大电流的连接装置
CN209881659U (zh) 一种双电机逆变器用直流母排支架总成
CN219477185U (zh) 一种dcdc新能源车载电源连接器
CN217788751U (zh) 一种下塑胶板、顶盖组件、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20306486U (zh) 一种车载滤波组件
CN212436070U (zh) 一种电子产品内置钣金件的塑胶组件
CN217642993U (zh) 一种用于助力转向电机绕线和导电片连接结构
CN220067256U (zh) 电机控制器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