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79216U - 滚动试验设备 - Google Patents

滚动试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79216U
CN212379216U CN202020774804.8U CN202020774804U CN212379216U CN 212379216 U CN212379216 U CN 212379216U CN 202020774804 U CN202020774804 U CN 202020774804U CN 212379216 U CN212379216 U CN 2123792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carrying
fixed
test apparatus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7480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建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ya Technology Dongt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ya Technology Dongt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ya Technology Dongt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ya Technology Dongt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7480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792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792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792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滚动试验设备,系于一装载有复数配重件之载台上以分离方式布设两基准件以于该两基准件之间置放目标物,且将一滚轮装置及一运输装置均以可位移之方式架设于该载台上,俾于进行试验作业时,可藉由该运输装置将该配重件取放于该滚轮装置上,以自动化进行试验作业之前置步骤。

Description

滚动试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滚动试验设备,特别是指一种用于检测一目标物所能承受多少滚压负载的滚动试验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半导体厂房中,运送原物料之作业频繁,因而推车进入厂房之次数极多,故厂房之地板需承载一定的滚压负载,否则地板容易碎裂,导致推车于运送过程中晃动,造成推车内之原物料受损。
因此,如何确保地板之质量能承受高滚压负载,实已成为目前业界亟待克服之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习知技术之缺失,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滚动试验设备,系包括:载台;复数基准件,系分离布设于该载台上以定义出一供置放目标物之容置区;滚轮装置,系以可位移之方式架设于该载台上并位于该容置区之上方;以及运输装置,系以可位移之方式架设于该载台上,以将至少一配重件取放于该滚轮装置上。
前述之滚动试验设备中,该载台系设有用于置放该配重件之置放架,以令该运输装置将该配重件运输至该滚轮装置及该置放架上。
前述之滚动试验设备中,该基准件系为板体。
前述之滚动试验设备中,该基准件之构造系同于该目标物之构造。
前述之滚动试验设备中,该滚轮装置系包含一承载箱、一设于该承载箱下方之承载座、及一设于该承载座下方之滚轮,以令该滚轮能滚压该容置区中之目标物。例如,该运输装置系将该配重件置放于该承载座上,且令该配重件与该滚轮系分别位于该承载座之不同侧。或者,该承载箱系配置有复数导引杆,使该承载座藉由该复数导引杆连接一位于该承载箱上方之承载板,该滚轮装置复包含一位移该承载座之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系包含复数接合于该导引杆上端之中间圆形法兰直线轴承、设于该导引杆下端之圆形法兰直线轴承及一作动该承载座之油压或气压缸,其中,该中间圆形法兰直线轴承及设于该导引杆下端之圆形法兰直线轴承分别固定于该承载箱之上盖板及下盖板,且该油压或气压缸系固定于该承载箱之隔板中,使该油压或气压缸之推杆端部穿过该承载箱以连接该承载板,俾供升降该承载座,使该滚轮接近或远离该目标物。亦或,该滚轮装置更包含一承载板,其用于承载该配重件,以令该承载板与该滚轮系分别位于该承载座之不同侧,该滚轮系位于该承载座之下侧,且该承载板系位于该承载座之上侧,该承载板藉由复数导引杆设于该承载座之上侧,且该复数导引杆系上、下穿过该承载箱,以令该导引杆之上端藉由轴承座连接固定于该承载板,且该导引杆之下端藉由另一轴承座固定于该承载座上。
前述之滚动试验设备中,复包括一用于位移该滚轮装置之位移装置,使该滚轮装置移动于该基准件及该目标物上。例如,该位移装置系包含一用以架设该滚轮装置之轨道组件及一推拉该滚轮装置之作动组件。进一步,该轨道组件系具有两片藉由两架体前、后固设于该载台上之框体、及四条固设于该框体上之导轨,其中,两条导轨朝上固定于该框体之上端面,另两条导轨朝外固定于该框体之下方处,且该作动组件系为滚珠螺杆组,其螺杆藉由一螺帽固定座接合该滚轮装置,且该螺杆之其中一端部藉由一轴承座固接该载台,而另一端部藉由另一轴承座接合一固定于该载台上之动力源,以令该动力源作动该螺杆转动,使该螺帽固定座带动该滚轮装置一并直线位移。
前述之滚动试验设备中,该运输装置系包含一以可位移方式设于该载台上之支撑组件、以及至少一以可位移方式设于该支撑组件上之取放组件,该取放组件系包含夹持件及一用以作动该夹持件之动力部,以令该取放组件用于取放该配重件,且使该取放组件配合该支撑组件位移,以移动该配重件至该滚轮装置上。例如,该支撑组件系为龙门型框架结构,其具有两组立设于该载台前、后侧之支撑杆及跨设于该两组支撑杆之间的横梁,且该支撑杆从侧边固定于一固定板上,该动力部固定于一齿轮组外壳之一端,该齿轮组外壳之另一端固定于该固定板上,且该载台之侧面上配置一用以导引该支撑组件位移之轨道,该轨道啮合该动力部之齿轮组,以藉由该动力部转动其齿轮组而使该齿轮组沿该轨道滚动,以直线往复位移该支撑杆,使该运输装置于夹取该配重件后能在该轨道上直线位移。进一步,该夹持件系配置有复数滑块,且该支撑组件设有接合该滑块之滑轨。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之滚动试验设备,主要藉由该运输装置将该配重件取放于该滚轮装置上,以自动化进行试验作业之前置步骤,且藉由将该些基准件分离布设于该载台上以定义出该容置区,供置放如地板之目标物,再将该滚轮装置以可位移之方式架设于该载台上并位于该容置区之上方,故于进行试验作业中,只需令该配置有该配重件之滚轮装置滚压该容置区中之目标物,以试验该目标物是否能承受该滚轮装置之滚压,因而本实用新型之滚动试验设备能有效检验该目标物之承受力,以避免因该目标物之不良而造成应用端之损失。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列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衍生而获得其他的附图。所述附图包括:
图1A为本实用新型之滚动试验设备之前视立体示意图。
图1B为图1A之后视立体示意图。
图1C为图1A之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1D为图1A之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1E为图1B之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1F为图1A之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之滚动试验设备于前置步骤时之立体示意图。
图2B为图2A于进行前置作业前之前视平面示意图。
图3A至3C为本实用新型之滚动试验设备之试验过程之前视平面示意图。
附图标注:1-滚动试验设备 10-载台 10a,10b-置放架 11-基准件 11a,9a-顶表面 12-滚轮装置 12a-承载箱 120-承载座 121-滚轮 122-配重件 123-升降机构 123a-油压或气压缸 123b-中间圆形法兰直线轴承 124-滑块 125-承载板 125a-导引杆 125b-轴承座 125c-轴承座 126-隔板 1260-穿孔 13-运输装置 13a-支撑组件 13b-取放组件13c-动力部 130-支撑杆 130a-固定板 131-横梁 132-轨道 133-齿轮组 134-夹持件135-动力部 136-滑块 137-滑轨 14-动力装置 15-位移装置 15a-轨道组件 15b-作动组件 15c-动力源 150-框体 151-导轨 152-螺杆 152a-轴承座 152b-轴承座 153-螺帽固定座 154-架体 8-指示表 9-目标物 A-容置区 F-目标压力 S-承载面 X,Y,Z-箭头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代表性的,并且是用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并且不应当被解释成仅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垂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皆为“至少包含”的意思。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的连接,或一体成型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不意图限制示例性实施例。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有所指,否则这里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一项”还意图包括复数。还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和/或“包含”规定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而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图1A、1B、1C、1D、1E及1F为本实用新型之滚动试验设备1之示意图。如图1A至1F所示,所述之滚动试验设备1系包括:一载台10、两个分离布设于该载台10上之基准件11、一配置于该载台10上之滚轮装置12以及一配置于该载台10上之运输装置13。
所述之载台10系呈矩形机台轮廓,其于下侧配置有一承载面S,以承载一目标物9(如图2A所示之地板)。
于本实施例中,该载台10系为框架结构,其大致由复数梁杆所组成,以呈矩形桌体。例如,该滚动试验设备1系将沿该载台10之短边之方向定义为前、后方向(如箭头方向X),且将沿该载台10之长边之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如箭头方向Y),而将沿该载台10之高度方向定义为上、下方向(如箭头方向Z)。应可理解地,该方位系用于说明本实施例之配置,并无特别限制。
再者,该载台10之上侧框架系设有复数用以置放复数配重件122之置放架10a,10b,且于其中一旁侧系配置该滚轮装置12,而于另一旁侧系配置该运输装置13。例如,该配重件122系为板块,其可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或其它适当形状,且该配重件122之重量可分为40至60公斤或90至120公斤等多种不同规格。具体地,该些置放架10a,10b所置放之配重件122之规格(重量)互不相同,即其中一置放架10a置放重量为40至60公斤之配重件122,且另一置放架10b置放重量为90至120公斤之配重件122。
又,该滚动试验设备1可于该载台10下侧配置一动力装置14,该动力装置14例如包含一组液压系统及其它相关配备,以提供该运输装置13运动所需之动力。
另外,该滚动试验设备1可配置一用以位移该滚轮装置12之位移装置15,使该滚轮装置12沿该载台10之左、右方向(如箭头方向Y)移动于该承载面S之上方。具体地,该位移装置15系包含一用以架设该滚轮装置12之轨道组件15a及一推拉该滚轮装置12之作动组件15b。例如,该轨道组件15a系具有两片藉由两架体154(如图1A及1B所示之设于左、右两侧之板块)前、后固设于该载台10上之框体150、及四条固设于该框体150上之导轨151,其中,两条导轨151朝上固定于该框体150之上端面,另两条导轨151朝外固定于该框体150之下方处,且该作动组件15b系为滚珠螺杆组,其螺杆152藉由一螺帽固定座153(如图1C所示)接合该滚轮装置12,且该螺杆152之其中一端部藉由一轴承座152a(如图1A所示)固接该载台10,而另一端部藉由另一轴承座152b接合一固定于该载台10上之动力源15c(如图1A所示之伺服马达),以令该动力源15c作动该螺杆152转动,使该螺帽固定座153带动该滚轮装置12一并直线位移。
所述之基准件11系将其两者之间的间隔区域定义为一供置放该目标物9之容置区A。
于本实施例中,该基准件11系为板体。例如,该基准件11系为地板,其构造系同于该目标物9之构造。具体地,于进行试验作业时,该些基准件11之顶表面11a系齐平该目标物9之顶表面9a,如图2B所示。
再者,该载台10之承载面S上可配置朝前、后方向之镂空处,如图1A及1B所示,以利于取放该基准件11与该目标物9。
所述之滚轮装置12系以可位移之方式架设于该载台10上并对应位于该些基准件11及该容置区A之上方。
于本实施例中,该滚轮装置12系仿照推车结构,如图1B所示,其包含一承载箱12a、一设于该承载箱12a下方之承载座120、及一设于该承载座120上之滚轮121。具体地,该承载座120系为矩形板块,其中央处系配置该滚轮121,且该滚轮121系为单一滚向(如箭头方向Y)形式。
再者,该承载箱12a系为矩形箱体,其内设有隔板126,如图1D所示,且该承载箱12a之左、右侧贯通以供该位移装置15之轨道组件15a之框体150穿过,且该承载箱12a之上侧内壁与前、后侧内壁上系设有复数可滑动地嵌卡该导轨151之滑块124(如图1C所示),并使该作动组件15b之螺杆152穿过该隔板126之穿孔1260及该螺帽固定座153固接于该承载箱12a之隔板126之中间处上,故当该螺杆152转动时,该螺帽固定座153能朝左、右方向(如箭头方向Y)直线移动,以令该承载箱12a配合该轨道组件15a直线进退位移,使该承载座120及其上之滚轮121能一并朝左、右方向(如箭头方向Y)直线移动。进一步,藉由该位移装置15于左、右两侧分别配置该轴承座152a,152b,以限制该承载箱12a之移动范围,因而能避免该承载座120过度位移。
又,该滚轮装置12复包含至少一设于该承载座120上之承载板125,其用于承载该配重件122,以令该承载板125与该滚轮121系分别位于该承载座120之不同侧,使该配重件122提供所需之目标压力F(如图2B所示)予该滚轮121(或该承载座120)。例如,该滚轮121系位于该承载座120之下侧,且该承载板125系位于该承载座120(或该承载箱12a)之上侧。具体地,该承载板125可藉由复数(如四根)导引杆125a(如图1C所示)设于该承载座120之上侧,且该些导引杆125a系上、下穿过该承载箱12a,以令该导引杆125a之上端藉由轴承座125b(如图2B所示)连接固定于该承载板125,且该导引杆125a之下端亦藉由轴承座125c(如图2B所示)固定于该承载座120上。因此,可藉由使用不同重量之配重件122及增减该配重件122之数量,以调整该目标压力F之大小。
另外,该滚轮装置12复包含一用以位移该承载座120之升降机构123,如图1C所示,以沿上、下方向(如箭头方向Z)升降该承载座120,使该滚轮121接近或远离该些基准件11。例如,该升降机构123系包含复数接合于该导引杆125a上端之中间圆形法兰直线轴承123b,该导引杆125a下端之圆形法兰直线轴承(图未示)及一作动该承载座120之油压或气压缸123a,其中,该中间圆形法兰直线轴承123b及该导引杆125a下端之圆形法兰直线轴承分别固定于承载箱12a之上盖板及下盖板,该油压或气压缸123a系固定于该承载箱12a之隔板126中位于该穿孔1260之上方处(如图1D所示),使该油压或气压缸123a之推杆上端部穿过该承载箱12a以连接该承载板125,如第2B图所示。具体地,藉由该动力装置14之液压系统提供该油压或气压缸123a所需之动力,以令该油压或气压缸123a升降该承载板125及其上之配重件122,且藉由该导引杆122a与该中间圆形法兰直线轴承123b之配合一并升降该承载座120及其上之滚轮121,使该滚轮121能接触(如图3A至3C所示)或分离(如图2B所示)该些基准件11之顶表面11a与该目标物9之顶表面9a。
所述之运输装置13系以可位移之方式架设于该载台10上,以将至少一配重件122取放于该滚轮装置12上之承载板125上。
于本实施例中,该运输装置13系包含一以可位移方式设于该载台10上之支撑组件13a、及至少一以可位移方式设于该支撑组件13a上之取放组件13b,以令该取放组件13b用于取放该配重件122,且使该取放组件13b配合该支撑组件13a位移,以移取该配重件122至该滚轮装置12之承载板125上。
再者,该支撑组件13a系为龙门型框架结构,如图1A及1B所示,其具有两组立设于该载台10前、后侧之支撑杆130及跨设于该些支撑杆130间的横梁131,且该支撑组件13a之位移路径系涵盖该置放架10a及该承载板125的上方处。较佳地,如图1B及1E所示,该支撑杆130从侧边固定于固定板130a上,一动力部13c(如马达或驱动电机)固定于一齿轮组133外壳之一端,该齿轮组133外壳之另一端固定于该固定板130a上,且该载台10之侧面上可配置一用以导引该支撑组件13a位移之轨道132,如齿条之直线轨道结构,其啮合该动力部13c之齿轮组133,以藉由该动力部13c转动其齿轮组133而使该齿轮组133沿该轨道132滚动以直线往复位移(如箭头方向Y)该支撑杆130,因而该运输装置13于夹取该配重件122后可在该轨道132上稳定直线位移。应可理解地,有关该支撑组件13a之种类繁多,并无特别限制。
又,如图1A及1B所示,该取放组件13b系包含一夹持件134及一用以作动该夹持件134之动力部135。例如,于该夹持件134之两端设有夹爪(图未示),由汽压缸或油压缸控制该夹爪,其可依需求调整宽度以夹取不同宽度的配重件122,且该动力部135系为汽压缸或油压缸,其由该动力装置14作动,以藉由该动力部135作动该夹持件134作上、下运动。具体地,如第1F图所示,该夹持件134之相对两杆端系配置有复数滑块136,以接合设于该支撑杆130内侧之滑轨137,故当该动力部135下推或上拉该夹持件134时,该夹持件134藉由该滑块136能沿该滑轨137直线上、下移动,令该夹持件134靠近或远离该配重件122。
请一并参阅图2A及2B,于该滚动试验设备1进行试验作业时,先将复数如地板之目标物9置放于该容置区A上,使该目标物9与该两基准件11排成一排且相邻抵靠该两基准件11,且将该滚轮装置12藉由该位移装置15移动至邻靠该置放架10b上。接着,藉由该运输装置13将该置放架10a,10b上之配重件122夹取至该滚轮装置12之承载板125上,其中,该置放架10a上之配重件122之一片重量约90~120公斤(kg),该置放架10b上之配重件122之一片重量约40~60公斤(kg),且依需求调整该配重件122之数量(至少250公斤),以提供一目标压力F予该滚轮121。之后,请一并参阅图3A至3C,藉由该升降机构123降下该承载座120,使该滚轮121接触左侧之基准件11(如图3A所示),再藉由该位移装置15朝右方推动该承载箱12a,以带动该承载座120朝右方直线滚动,使该滚轮121滚压该目标物9(如图3B所示),以试验该目标物9是否能承受该目标压力F。待该滚轮121滚到右侧之基准件11(如图3C所示)后,藉由该位移装置15朝左方拉动该承载箱12a,以带动该承载座120朝左方直线滚动,使该滚轮121再一次滚压该目标物9(如图3B所示)。待该滚轮121滚到左侧之基准件11(如图3A所示)后,即完成该目标物9之滚压测试一次,须依前述步骤进行多次之来回滚压试验,且依据标准规范需进行至少1万次之来回滚压试验。
若该滚轮121未压坏该目标物9或未刮损该目标物9之顶表面9a,则代表该目标物9能承受该目标压力F,故该目标物9之测试结果为合格,即该目标物9之质量良好;相反地,若该滚轮121压坏该目标物9或刮损该目标物9之顶表面9a,则代表该目标物9无法承受该目标压力F,故该目标物9之测试结果为不合格,即该目标物9之质量不良。
较佳地,可于该目标物9之下侧正中央处配置一指示表8,以确认该目标物9所受之目标压力F(如图3A至3C所示)。
另一方面,若无该配重件122之配置,则该滚动试验设备1系用于检测该目标物9单纯对于该承载座120及该滚轮121之移动负载。
应可理解地,使用者可操控一人机操控界面(图未示),以操控该滚动试验设备1进行该试验作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之滚动试验设备1主要藉由该运输装置13将该配重件122取放于该滚轮装置12上,以自动化进行试验作业之前置步骤,且藉由将该些基准件11分离布设于该载台10上以定义出该容置区A,供置放如地板之目标物9,再将该滚轮装置12以可位移之方式架设于该载台10上并位于该容置区A之上方,故于进行试验作业中,令该滚轮装置12之滚轮121滚压该容置区A中之目标物9,以试验该目标物9是否能承受该滚轮装置12(可选择性包含该配重件122之重量)之滚压负载(如目标压力F),因而该滚动试验设备1能有效检验该目标物9可承受之滚压负载,以当该目标物9应用于半导体厂房之地板时,能避免因该目标物9之不良而造成应用端(如习知利用推车运送半导体原物料)之损失。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及技术内容作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滚动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试验设备包括:
载台;
复数基准件,分离布设于所述载台上以定义出一供置放目标物之容置区;
滚轮装置,其以可位移之方式架设于所述载台上并位于所述容置区之上方;以及
运输装置,其以可位移之方式架设于所述载台上,以将至少一配重件取放于所述滚轮装置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台设有用于置放所述配重件之置放架,以令所述运输装置将所述配重件运输至所述滚轮装置及所述置放架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件为板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件之构造是同于所述目标物之构造。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装置包含一承载箱、一设于所述承载箱下方之承载座、及一设于所述承载座下方之滚轮,以令所述滚轮能滚压所述容置区中之目标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滚动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装置是将所述配重件置放于所述承载座上,且令所述配重件与所述滚轮分别位于所述承载座之不同侧。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滚动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箱配置有复数导引杆,使所述承载座藉由所述复数导引杆连接一位于所述承载箱上方之承载板,所述滚轮装置更包含一位移所述承载座之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含复数接合于所述导引杆上端之中间圆形法兰直线轴承、设于所述导引杆下端之圆形法兰直线轴承及一作动所述承载座之油压或气压缸,其中,所述中间圆形法兰直线轴承及设于所述导引杆下端之圆形法兰直线轴承分别固定于所述承载箱之上盖板及下盖板,且所述油压或气压缸固定于所述承载箱之隔板中,使所述油压或气压缸之推杆端部穿过所述承载箱以连接所述承载板,以俾供升降所述承载座,使所述滚轮接近或远离所述目标物。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滚动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装置更包含一承载板,其用于承载所述配重件,以令所述承载板与所述滚轮分别位于所述承载座之不同侧,所述滚轮位于所述承载座之下侧,且所述承载板位于所述承载座之上侧,所述承载板藉由复数导引杆设于所述承载座之上侧,且所述复数导引杆为上、下穿过所述承载箱,以令所述导引杆之上端藉由轴承座连接固定于所述承载板,且所述导引杆之下端藉由另一轴承座固定于所述承载座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试验设备还包括一用于位移所述滚轮装置之位移装置,使所述滚轮装置移动于所述基准件及所述目标物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滚动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装置包含一用以架设所述滚轮装置之轨道组件及一推拉所述滚轮装置之作动组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滚动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组件具有两片藉由两架体前、后固设于所述载台上之框体、及四条固设于所述框体上之导轨,其中,两条导轨朝上固定于所述框体之上端面,另两条导轨朝外固定于所述框体之下方处,且所述作动组件为滚珠螺杆组,其螺杆藉由一螺帽固定座接合所述滚轮装置,且所述螺杆之其中一端部藉由一轴承座固接所述载台,而另一端部藉由另一轴承座接合一固定于所述载台上之动力源,以令所述动力源作动所述螺杆转动,使所述螺帽固定座带动所述滚轮装置一并直线位移。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装置包含一以可位移方式设于所述载台上之支撑组件、以及至少一以可位移方式设于所述支撑组件上之取放组件,所述取放组件包含夹持件及一用以作动所述夹持件之动力部,以令所述取放组件用于取放所述配重件,且使所述取放组件配合所述支撑组件位移,以移动所述配重件至所述滚轮装置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滚动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为龙门型框架结构,其具有两组立设于所述载台前、后侧之支撑杆及跨设于所述两组支撑杆之间的横梁,且所述支撑杆从侧边固定于一固定板上,所述动力部固定于一齿轮组外壳之一端,所述齿轮组外壳之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且所述载台之侧面上配置一用以导引所述支撑组件位移之轨道,所述轨道啮合所述动力部之齿轮组,以藉由所述动力部转动其齿轮组而使所述齿轮组沿所述轨道滚动,以直线往复位移所述支撑杆,使所述运输装置于夹取所述配重件后能在所述轨道上直线位移。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滚动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配置有复数滑块,且所述支撑组件设有接合所述滑块之滑轨。
CN202020774804.8U 2020-05-11 2020-05-11 滚动试验设备 Active CN2123792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74804.8U CN212379216U (zh) 2020-05-11 2020-05-11 滚动试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74804.8U CN212379216U (zh) 2020-05-11 2020-05-11 滚动试验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79216U true CN212379216U (zh) 2021-01-19

Family

ID=74177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74804.8U Active CN212379216U (zh) 2020-05-11 2020-05-11 滚动试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792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97513B (zh) 一种层叠托盘分层上料装置
EP0862957A1 (en) Loading and unloading apparatus for sheet material and method thereof and pallet used for the apparatus
CN110549025B (zh) 激光切割机全自动上下料工作站及其方法
CN110146502B (zh) 汽车通讯模块的外观检测设备
CN209736645U (zh) 一种机械手上下料装置
CN212379216U (zh) 滚动试验设备
CN215515819U (zh) 缓存机构
CN111537369A (zh) 滚动试验设备
CN218487942U (zh) 一种导轨定位输送装置
CN112238057A (zh) 多工位检测装置
CN116399533A (zh) 振动测试设备
CN213240472U (zh) 一种可伸缩性磁性检测装置
CN113782802B (zh) 一种定位装置及螺杆组装方法
CN114260589A (zh) 用于ic芯片条带的激光打标检测工艺及其设备
KR20230052517A (ko) Pcb기판용 포장수납장치
CN216051197U (zh) 滚动试验设备
CN217824669U (zh) 转子转运小车和自动化装配系统
CN220787227U (zh) 一种上下料机架组合结构
CN219173548U (zh) 晶片卡夹自动下料机
CN215665772U (zh) 一种料盒升降横移装置
CN114295989B (zh) 一种批量ocv测试设备
CN220018886U (zh) 振动测试设备
TWI747278B (zh) 滾動試驗設備
CN216000173U (zh) 一种定位夹紧装置
CN115901506A (zh) 滚动试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