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74658U - 一种楼道电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楼道电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74658U
CN212374658U CN202020747965.8U CN202020747965U CN212374658U CN 212374658 U CN212374658 U CN 212374658U CN 202020747965 U CN202020747965 U CN 202020747965U CN 212374658 U CN212374658 U CN 2123746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rail
connecting rod
pedal
driving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4796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慧挺
魏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74796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746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746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746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领域,一种楼道电梯,包括轨道车架,以及设置在轨道车架上的踏板机构和扶手机构;所述踏板机构包括通过转轴铰接在轨道车架上的踏板,以及驱动所述踏板沿转轴相对轨道车架收拢和翻出的复位部件和踏板驱动装置;所述扶手机构包括活动设置在轨道车架上的扶手连杆,以及处于壳体外侧的扶手;扶手连杆的一端部伸出于壳体外侧与所述扶手相连接;所述踏板驱动装置还能驱动所述扶手连杆活动,以使所述扶手相对于壳体升降。该楼道电梯中的踏板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扶手连杆相对轨道车架活动,从而可使扶手相对于壳体升降;并实现扶手与踏板的联动。

Description

一种楼道电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楼道电梯。
背景技术
“老龄化”压力在未来几十年内将成为困扰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将“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写入到十二五规划中,足见国家对养老事业的重视。然而,我国在八九十年代及之后修建的多层住宅(5~9层),由于未安装电梯,使得多层住宅的垂直交通问题成为困扰城市老龄化人口正常生活的最为关键的问题。全国各地政府正在努力尝试、寻找解决此问题的良方,尤其广州、上海、北京等地在试点老旧多层住宅加装箱体电梯的方案,但是试点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发现老旧多层住宅加装箱体电梯并不是解决此问题的理想方案,所以无法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现各方都在寻找、探索更为合理、有效的方式来解决多层住宅“爬楼难”问题,楼道电梯并应运而生。
检索到专利号为“CN200710071436.X”,名称为“一种楼道电梯”的发明专利,其结构为:以各段楼道为一个单元,分别安装有一架能够独立运行的楼道电梯,所述楼道电梯安装在楼道内侧面,所述楼道电梯包括引楼道坡度方向设置的梯架,所述梯架上设有上轨道、下轨道、轨道车、牵引装置、封闭装置和控制系统。接力式的工作方式,大大提升设备的工作效率,电梯采用封闭装置,降低了故障率,也使外观整洁美观。
以上述专利文本记载的技术方案为基础,现有的楼道电梯踏板翻出和收进两种状态,翻出时是供用户站立使用,而收进时则可使楼道电梯在空载运行,如此则不会产生碰撞造成损伤。楼道电梯的踏板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驱动电机通过齿轮直接带动踏板。二是收进靠复位弹簧的弹力,翻出靠驱动电机通过钢索、链条等软性条拉动。第一种技术方案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216400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本记载的《用于楼道电梯的轨道车结构》。该方案由于是由驱动电机通过齿轮直接带动踏板,因此驱动电机、齿轮和踏板均处于刚性连接的状态,误动外力强制将踏板翻出和收进时,都容易造成驱动电机及相关部件损坏。第二种技术方案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224561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本记载的《一种楼道电梯的踏板收放结构》,第二种方案是对于第一种方案的改进,该方案在误动外力强制将踏板翻出时,由于驱动电机与踏板转轴受力件之间的距离反而缩短,且通过一软性条相连,所以驱动电机不会受到外力强制作用,仅是软性条处于宽松状态,不会对相关部件造成损坏。
但第二种方案的局限在于,当有误动外力强制将踏板收进时,误动外力会强制作用于踏板转轴受力件、软性条和驱动电机,容易造成相关部件损坏。
同时,现有封闭型楼道电梯的扶手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177038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文本中记载的一种用于楼道电梯的扶手装置;该方案中的扶手本体固定在轨道车上,且离壳体尚有几厘米的距离,以便于手拿捏。
但目前扶手不可调节的方案至少有以下不足之处:
1,由于扶手本体固定设置;乘载装置自动运行时,扶手还是容易被人特别是小孩误碰而造成手指卡入损伤;
2,如公告号为CN201770385U的专利附图所示,扶手本体需要设置成与壳体平行并略高于壳体,鉴于扶手需要一定的高度,所以楼道电梯的壳体高度也不能做得太低,占用楼道的空间还较多;
3,在2的基础上,用户乘坐楼道电梯往下时,此时手持的扶手本体下半段相对较低和较为倾斜,此时用户的手腕姿势非常不舒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楼道电梯,该楼道电梯中的踏板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扶手连杆相对轨道车架活动,从而可使扶手相对于壳体升降;并实现扶手与踏板的联动。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楼道电梯,包括轨道车架,以及设置在轨道车架上的踏板机构和扶手机构;所述踏板机构包括通过转轴铰接在轨道车架上的踏板,以及驱动所述踏板沿转轴相对轨道车架收拢和翻出的复位部件和踏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机构包括活动设置在轨道车架上的扶手连杆,以及处于壳体外侧的扶手;扶手连杆的一端部伸出于壳体外侧与所述扶手相连接;所述踏板驱动装置还能驱动所述扶手连杆活动,以使所述扶手相对于壳体升降;所述踏板相对轨道车架收拢时,扶手相对壳体处于最低位;踏板相对轨道车架翻出时,扶手相对壳体处于最高位。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涉及一种楼道电梯,该楼道电梯包括轨道车架,以及设置在轨道车架上的踏板机构和扶手机构。踏板机构中的踏板通过转轴铰接在轨道车架上,复位部件能够驱动踏板沿转轴相对轨道车架收拢,踏板驱动装置能够驱动踏板沿转轴相对轨道车架翻出。在平时未使用状态或者是电梯空载运行状态时,踏板在复位部件的作用下保持相对轨道车架收拢状态。在用户需要乘坐时,踏板驱动装置运行带动踏板相对轨道车架翻出(同时克服复位部件所提供的复位力),供用户站立。在此基础之上,轨道车架上活动设有扶手连杆,该活动设置可以是滑动设置、铰接设置等方案,扶手连杆的一端部伸出于壳体外侧并与所述扶手相连接。踏板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扶手连杆相对轨道车架活动,从而可使扶手相对于壳体升降。
基于上述结构,该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只需踏板驱动装置中的单个驱动电机及控制部件,就可将扶手和踏板的动作都完成,相较于如果扶手和踏板分别采用驱动电机及控制部件,成本降低,故障率减小。
2.由于踏板驱动装置同步驱动扶手和踏板,故扶手和踏板的动作联动;当楼道电梯运行使用时,踏板机构中的踏板处于翻出状态,扶手处于最高位,此时用户可乘坐在踏板上并手持扶手;当楼道电梯未运行或空载运行时,踏板处于收拢状态时,扶手处于最低位。
3.扶手伸出后离开壳体的高度,可以大于现有扶手离开壳体的高度,所以壳体的高度可以相对降低,从而减少占用楼道的空间。
4.楼道电梯空载运行时,扶手可以贴近于壳体运行,从而可以降低扶手被人误碰的机会。
作为优选,所述扶手连杆的一端铰接在轨道车架上,踏板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扶手连杆沿其铰接端转动,以使扶手相对于壳体升降。
作为优选,所述扶手处于最低位时,扶手轴向与壳体上端面基本平行;扶手处于最高位时的轴向倾斜角度小于扶手处于最低位的轴向倾斜角度。上述技术方案中,扶手连杆采用铰接的方式连接在轨道车架上,驱动部件驱动所述扶手连杆沿其铰接端转动;采用铰接方式连接实现升降相比于滑动升降的方式的优势在于,扶手的轴向倾斜角度随着扶手的高度位置变化而产生变化。
如背景技术中记载,现有方案中扶手本体与壳体基本平行,此状态下扶手本体较为倾斜,用户乘坐楼道电梯往下时,此时手持的扶手本体下半段相对较低和较为倾斜,此时用户的手腕姿势非常不舒服。而在此方案下,扶手处于最低位时,扶手轴向与壳体上端面基本平行;扶手处于最高位时的轴向倾斜角度小于扶手处于最低位的轴向倾斜角度。楼道电梯运行,由于扶手处于最高位,此时扶手轴向倾斜角度较小,即扶手下半段抬升明显。用户乘坐楼道电梯往下时,用于手持扶手下半段抬升明显,故此时用户手持更为方便,姿势更自然。
作为优选,所述踏板驱动装置包括驱动部件,驱动部件输出端上直接或间接连接有主动连杆,扶手连杆通过重力架设在主动连杆上;所述驱动部件驱动主动连杆相对轨道车架运动,带动所述扶手连杆及其连接的扶手升降。该技术方案中,驱动部件的输出端连接主动连杆,而扶手连杆通过重力架设在主动连杆上;也就是说,驱动部件是驱动主动连杆升降,而扶手连杆及其连接的扶手仅仅是架设、搁置在主动连杆上;随着主动连杆升降从而被动式进行升降。在此方案下,一方面可通过驱动部件实现控制扶手连杆及其连接的扶手升降,另一方面当在外力作用下,扶手连杆及其连接的扶手也可自行升降。在楼道电梯空载运行时,如有异物卡入扶手与壳体之间,扶手可在运行过程中抬升。因此,此结构不会造成手指卡入损伤的问题,安全性更高。
作为优选,所述主动连杆与所述扶手连杆同轴铰接设置,主动连杆上设有限位挡块,扶手连杆能够架设在主动连杆的限位挡块上,所述轨道车架上设有限制所述扶手连杆抬升高度的限位挡片。该技术方案中,扶手连杆能够架设在主动连杆的限位挡块上,以此实现扶手连杆及其扶手随着主动连杆升降从而被动式进行升降。在没有外力情况下扶手连杆及其扶手随着主动连杆升降从而被动式进行升降,但在外力下,扶手连杆及其扶手也可脱离主动连杆升降自行升降;而在轨道车架上设置限位挡片,通过限位挡片限制所述扶手连杆抬升高度,可避免外力强制掰动扶手,使扶手抬高过高。
作为优选,所述踏板驱动装置的驱动部件通过牵拉组件与所述踏板相连接,驱动部件驱动牵拉组件沿牵引方向产生位移以使所述踏板相对转轴转动;所述牵拉组件包括弹簧,以及与其相连接的牵拉带,弹簧能够沿牵引方向提供形变长度。该技术方案中,踏板驱动装置中的驱动部件通过牵拉组件带动踏板,驱动部件驱动牵拉组件沿牵引方向产生位移以使所述踏板相对转轴转动。在正常使用收放时,复位部件和踏板驱动装置如上述方案正常运行。
当踏板受到外力强制翻出时(原状态为收拢状态),此时踏板的转动并不会对牵拉带产生牵引力,如背景技术中记载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踏板的牵引受力端(本案指牵拉组件的末端与所述踏板连接端)的距离变小,此时牵拉带处于松弛状态,故外力强制翻出并不会对踏板驱动装置产生损坏。当踏板受到外力强制收拢时(原状态为翻出状态),此时踏板的转动会对牵拉带产生牵引力,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踏板的牵引受力端(本案指牵拉组件的末端与所述踏板连接端)的距离变大,现有方案在此情况下会使驱动部件受力损坏,而本方案的牵拉组件还包括弹簧,弹簧能够沿牵引方向提供形变长度。因此该情况下,外力强制收拢只会导致弹簧的形变,而不会使踏板驱动装置损坏。当外力撤去后,弹簧恢复即可。
综合上述分析,本发明创造涉及的楼道电梯上的踏板机构在误动外力强制作用下,无论是收进和翻出都不会损坏。
作为优选,所述弹簧为卷簧,卷簧的活动端或牵拉带的端部与所述踏板相连接;驱动部件驱动牵拉组件相对卷簧径向运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弹簧选用为卷簧,牵拉组件的牵引方向是相对卷簧径向,通过卷簧的收卷实现对于整个牵拉组件的长度调节。
作为优选,所述转轴上连接固定有转轴受力件,转轴受力件与踏板处于相对转轴两侧;所述卷簧的活动端或牵拉带的端部与所述转轴受力件相连接。该技术方案中,转轴受力件与踏板处于相对转轴两侧,使用时牵引组件的牵引端连接转轴受力件,驱动转轴受力件及踏板相对转轴产生杠杆运动,通过杠杆可在转轴受力件在较小的转矩情况下使踏板能够实现较大转矩,从而实现踏板在收拢状态和翻出状态之间调节。
作为优选,所述牵拉组件还包括一端铰接在轨道车架上的转换架或转换连杆,转换架或转换连杆与主动连杆相连接实现联动;所述弹簧安装在转换架/转换连杆与主动连杆之间,或是转换架/转换连杆与踏板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复位部件为复位扭簧,复位扭簧套设在转轴上,复位扭簧的形变端抵靠在踏板或转轴受力件上。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部件为伸缩杆,伸缩杆的输出方向为卷簧的径向方向。该技术方案中,伸缩杆可以是电动伸缩杆、气动伸缩杆或液压伸缩杆,伸缩杆轴向运动方向为卷簧的径向方向,伸缩杆进行伸缩时,驱动牵拉组件沿牵引方向产生位移以使所述踏板相对转轴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创造涉及的楼道电梯整体图。
图2为第一种结构的楼道电梯在运行状态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种结构的楼道电梯在停机状态或空载运行状态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种结构的楼道电梯在运行状态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一种结构下,楼道电梯在运行状态时的轨道车架立体图。
图6为第一种结构下,楼道电梯在运行状态时的轨道车架后视图。
图7为第一种结构下,楼道电梯在停机状态或空载运行状态时的轨道车架立体图。
图8为第一种结构下,楼道电梯在停机状态或空载运行状态时的轨道车架后视图。
图9为第二种结构下,楼道电梯在运行状态时的轨道车架立体图。
图10为第二种结构下,楼道电梯在停机状态或空载运行状态时的轨道车架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10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楼道电梯,包括轨道车架1,以及设置在轨道车架1上的踏板机构和扶手机构。所述踏板机构包括通过转轴21铰接在轨道车架1上的踏板2,以及驱动所述踏板2沿转轴21相对轨道车架1收拢和翻出的复位部件3和踏板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复位部件3为复位扭簧,复位扭簧套设在转轴21上,复位扭簧的形变端抵靠在踏板2上。上述技术方案涉及一种楼道电梯,该楼道电梯包括轨道车架1,以及设置在轨道车架1上的踏板机构和扶手机构。踏板机构中的踏板2通过转轴21铰接在轨道车架1上,复位部件3能够驱动踏板2沿转轴21相对轨道车架收拢,踏板驱动装置能够驱动踏板2沿转轴21相对轨道车架翻出。在平时未使用状态或者是电梯空载运行状态时,踏板2在复位部件3的作用下保持相对轨道车架1收拢状态。在用户需要乘坐时,踏板驱动装置运行带动踏板2相对轨道车架1翻出(同时克服复位部件3所提供的复位力),供用户站立。
在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踏板驱动装置的驱动部件4通过牵拉组件与所述踏板2相连接,驱动部件4驱动牵拉组件沿牵引方向产生位移以使所述踏板2相对转轴21转动。该方案中的驱动部件4为伸缩杆,伸缩杆可以是电动伸缩杆、气动伸缩杆或液压伸缩杆。
所述牵拉组件包括弹簧5,以及与其相连接的牵拉带6,弹簧5能够沿牵引方向提供形变长度。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弹簧5为卷簧,牵拉带6是软性带,仅在拉伸绷紧状态才能传递受力,如在本实施方案中采用链条;链条安装在链条支架61上,卷簧的活动端或牵拉带6的端部与所述踏板2相连接。驱动部件4驱动牵拉组件相对卷簧径向运动,如上所述驱动部件4为伸缩杆,伸缩杆的输出方向为卷簧的径向方向,弹簧5选用为卷簧,牵拉组件的牵引方向是相对卷簧径向,通过卷簧的收卷实现对于整个牵拉组件的长度调节。伸缩杆进行伸缩时,驱动牵拉组件沿牵引方向产生位移以使所述踏板2相对转轴21转动。
所述转轴21上连接固定有转轴受力件22,转轴受力件22与踏板2处于相对转轴21两侧。所述卷簧的活动端或牵拉带6的端部与所述转轴受力件22相连接。该技术方案中,转轴受力件22与踏板2处于相对转轴21两侧,使用时牵引组件的牵引端连接转轴受力件22,驱动转轴受力件22及踏板2相对转轴21产生杠杆运动,通过杠杆可在转轴受力件22在较小的转矩情况下使踏板2能够实现较大转矩,从而实现踏板2在收拢状态和翻出状态之间调节。另外,上述方案中的复位扭簧的形变端还抵靠在转轴受力件22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踏板驱动装置中的驱动部件4通过牵拉组件带动踏板2,驱动部件4驱动牵拉组件沿牵引方向产生位移以使所述踏板2相对转轴21转动。在正常使用收放时,复位部件3和踏板驱动装置如上述方案正常运行。
当踏板2受到外力强制翻出时原状态为收拢状态,此时踏板2的转动并不会对牵拉带6产生牵引力,如背景技术中记载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踏板2的牵引受力端(本案指牵拉组件的末端与所述踏板2连接端)的距离变小,此时牵拉带6处于松弛状态,故外力强制翻出并不会对踏板驱动装置产生损坏。当踏板2受到外力强制收拢时原状态为翻出状态,此时踏板2的转动会对牵拉带6产生牵引力,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踏板2的牵引受力端(本案指牵拉组件的末端与所述踏板2连接端)的距离变大,现有方案在此情况下会使驱动部件4受力损坏,而本方案的牵拉组件还包括弹簧5,弹簧5能够沿牵引方向提供形变长度。因此该情况下,外力强制收拢只会导致弹簧5的形变,而不会使踏板驱动装置损坏。当外力撤去后,弹簧5恢复即可。
综合上述分析,本发明创造涉及的楼道电梯上的踏板机构在误动外力强制作用下,无论是收进和翻出都不会损坏。
在此基础之上,该楼道电梯中,所述扶手机构包括活动设置在轨道车架1上的扶手连杆7,以及处于壳体10外侧的扶手8。扶手连杆7的一端部伸出于壳体10外侧与所述扶手8相连接。上述方案中的踏板驱动装置还能驱动所述扶手连杆7活动,以使所述扶手8相对于壳体10升降。所述踏板2相对轨道车架1收拢时,扶手8相对壳体10处于最低位。踏板2相对轨道车架1翻出时,扶手8相对壳体10处于最高位。
该方案中,轨道车架1上活动设有扶手连杆7,该活动设置可以是滑动设置、铰接设置等方案,扶手连杆7的一端部伸出于壳体10外侧并与所述扶手8相连接。踏板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扶手连杆7相对轨道车架1活动,从而可使扶手8相对于壳体10升降。
基于上述结构,该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只需踏板驱动装置中的单个驱动电机及控制部件,就可将扶手8和踏板2的动作都完成,
相较于如果扶手8和踏板2分别采用驱动电机及控制部件,成本降低,故障率减小。
2.由于踏板驱动装置同步驱动扶手8和踏板2,故扶手8和踏板2的动作联动。当楼道电梯运行使用时,踏板机构中的踏板2处于翻出状态,扶手8处于最高位,此时用户可乘坐在踏板2上并手持扶手8。当楼道电梯未运行或空载运行时,踏板2处于收拢状态时,扶手8处于最低位。
3.扶手8伸出后离开壳体的高度,可以大于现有扶手8离开壳体的高度,所以壳体的高度可以相对降低,从而减少占用楼道的空间。
4.楼道电梯空载运行时,扶手8可以贴近于壳体运行,从而可以降低扶手8被人误碰的机会。
在上述踏板机构和扶手机构联动的基础上,所述踏板驱动装置的驱动部件4输出端上直接或间接连接有主动连杆9,扶手连杆7通过重力架设在主动连杆9上。所述驱动部件4驱动主动连杆9相对轨道车架1运动,带动所述扶手连杆7及其连接的扶手8升降。该技术方案中,驱动部件4的输出端连接主动连杆9,而扶手连杆7通过重力架设在主动连杆9上。也就是说,驱动部件4是驱动主动连杆9升降,而扶手连杆7及其连接的扶手8仅仅是架设、搁置在主动连杆9上。随着主动连杆9升降从而被动式进行升降。在此方案下,一方面可通过驱动部件4实现控制扶手连杆7及其连接的扶手8升降,另一方面当在外力作用下,扶手连杆7及其连接的扶手8也可自行升降。在楼道电梯空载运行时,如有异物卡入扶手8与壳体之间,扶手8可在运行过程中抬升。因此,此结构不会造成手指卡入损伤的问题,安全性更高。
在如图所示的实施方案中,驱动部件4输出端上直接主动连杆9,所述牵拉组件还包括一端铰接在轨道车架1上的转换架11或转换连杆12,转换架11或转换连杆12与主动连杆9相连接实现联动,弹簧5及其弹簧支架51安装在转换架11/转换连杆12与主动连杆9之间。当然,除了图中所示方案,弹簧5及其弹簧支架51也可是安装在转换架11/转换连杆12与踏板2之间。
所述扶手连杆7的一端铰接在轨道车架1上,踏板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扶手连杆7沿其铰接端转动,以使扶手8相对于壳体10升降。所述扶手8处于最低位时,扶手8轴向与壳体10上端面基本平行。扶手8处于最高位时的轴向倾斜角度小于扶手8处于最低位的轴向倾斜角度。上述技术方案中,扶手连杆7采用铰接的方式连接在轨道车架1上,驱动部件4驱动所述扶手连杆7沿其铰接端转动。采用铰接方式连接实现升降相比于滑动升降的方式的优势在于,扶手8的轴向倾斜角度随着扶手8的高度位置变化而产生变化。
如背景技术中记载,现有方案中扶手8本体与壳体基本平行,此状态下扶手8本体较为倾斜,用户乘坐楼道电梯往下时,此时手持的扶手8本体下半段相对较低和较为倾斜,此时用户的手腕姿势非常不舒服。而在此方案下,扶手8处于最低位时,扶手8轴向与壳体10上端面基本平行。扶手8处于最高位时的轴向倾斜角度小于扶手8处于最低位的轴向倾斜角度。楼道电梯运行,由于扶手8处于最高位,此时扶手8轴向倾斜角度较小,即扶手8下半段抬升明显。用户乘坐楼道电梯往下时,用于手持扶手8下半段抬升明显,故此时用户手持更为方便,姿势更自然。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主动连杆9与所述扶手连杆7同轴铰接设置,主动连杆9上设有限位挡块91,扶手连杆7能够架设在主动连杆9的限位挡块91上,所述轨道车架1上设有限制所述扶手连杆7抬升高度的限位挡片13。该技术方案中,扶手连杆7能够架设在主动连杆9的限位挡块91上,以此实现扶手连杆7及其扶手8随着主动连杆9升降从而被动式进行升降。在没有外力情况下扶手连杆7及其扶手8随着主动连杆9升降从而被动式进行升降,但在外力下,扶手连杆7及其扶手8也可脱离主动连杆9升降自行升降。而在轨道车架1上设置限位挡片13,通过限位挡片13限制所述扶手连杆7抬升高度,可避免外力强制掰动扶手8,使扶手8抬高过高。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楼道电梯,包括轨道车架(1),以及设置在轨道车架(1)上的踏板机构和扶手机构;所述踏板机构包括通过转轴(21)铰接在轨道车架(1)上的踏板(2),以及驱动所述踏板(2)沿转轴(21)相对轨道车架(1)收拢和翻出的复位部件(3)和踏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机构包括活动设置在轨道车架(1)上的扶手连杆(7),以及处于壳体(10)外侧的扶手(8);扶手连杆(7)的一端部伸出于壳体(10)外侧与所述扶手(8)相连接;所述踏板驱动装置还能驱动所述扶手连杆(7)活动,以使所述扶手(8)相对于壳体(10)升降;所述踏板(2)相对轨道车架(1)收拢时,扶手(8)相对壳体(10)处于最低位;踏板(2)相对轨道车架(1)翻出时,扶手(8)相对壳体(10)处于最高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道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连杆(7)的一端铰接在轨道车架(1)上,踏板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扶手连杆(7)沿其铰接端转动,以使扶手(8)相对于壳体(10)升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楼道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8)处于最低位时,扶手(8)轴向与壳体(10)上端面基本平行;扶手(8)处于最高位时的轴向倾斜角度小于扶手(8)处于最低位的轴向倾斜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楼道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驱动装置包括驱动部件(4),驱动部件(4)输出端上直接或间接连接有主动连杆(9),扶手连杆(7)通过重力架设在主动连杆(9)上;所述驱动部件(4)驱动主动连杆(9)相对轨道车架(1)运动,带动所述扶手连杆(7)及其连接的扶手(8)升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楼道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连杆(9)与所述扶手连杆(7)同轴铰接设置,主动连杆(9)上设有限位挡块(91),扶手连杆(7)能够架设在主动连杆(9)的限位挡块(91)上,所述轨道车架(1)上设有限制所述扶手连杆(7)抬升高度的限位挡片(1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楼道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驱动装置的驱动部件(4)通过牵拉组件与所述踏板(2)相连接,驱动部件(4)驱动牵拉组件沿牵引方向产生位移以使所述踏板(2)相对转轴(21)转动;所述牵拉组件包括弹簧(5),以及与其相连接的牵拉带(6),弹簧(5)能够沿牵引方向提供形变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楼道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5)为卷簧,卷簧的活动端或牵拉带(6)的端部与所述踏板(2)相连接;驱动部件(4)驱动牵拉组件相对卷簧径向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楼道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1)上连接固定有转轴受力件(22),转轴受力件(22)与踏板(2)处于相对转轴(21)两侧;所述卷簧的活动端或牵拉带(6)的端部与所述转轴受力件(22)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楼道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组件还包括一端铰接在轨道车架(1)上的转换架(11)或转换连杆(12),转换架(11)或转换连杆(12)与主动连杆(9)相连接实现联动;所述弹簧(5)安装在转换架(11)/转换连杆(12)与主动连杆(9)之间,或是转换架(11)/转换连杆(12)与踏板(2)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楼道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部件(3)为复位扭簧,复位扭簧套设在转轴(21)上,复位扭簧的形变端抵靠在踏板(2)或转轴受力件(22)上。
CN202020747965.8U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楼道电梯 Active CN2123746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47965.8U CN212374658U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楼道电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47965.8U CN212374658U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楼道电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74658U true CN212374658U (zh) 2021-01-19

Family

ID=74176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47965.8U Active CN212374658U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楼道电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746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20219A (zh) * 2020-05-08 2020-09-04 龚慧挺 一种封闭式楼道电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20219A (zh) * 2020-05-08 2020-09-04 龚慧挺 一种封闭式楼道电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74658U (zh) 一种楼道电梯
CN203127961U (zh) 楼道电动升降装置
CN212374662U (zh) 一种封闭式楼道电梯
CN110126742B (zh) 滑行式辅助老年人上车装置
CN200964068Y (zh) 一种吸盘式固定装置
CN212374660U (zh) 一种楼道电梯及其踏板机构
CN108186217B (zh) 自驾上下楼轮椅
CN212374659U (zh) 一种楼道电梯及其扶手机构
CN108433897A (zh) 设有后轮升降机构的全地型载人机器人及上下台阶方法
CN210027221U (zh) 一种滑行式辅助老年人上车装置
CN111620219A (zh) 一种封闭式楼道电梯
CN208709773U (zh) 扫地机器人
CN110240046B (zh) 一种悬挂式爬楼机
CN201040064Y (zh) 多功能电动爬楼助残车
CN115095121A (zh) 一种建筑施工具有保护功能的工作平台
CN209835352U (zh) 一种楼道升降系统及楼道升降机
CN211023896U (zh) 老年科辅助行走装置
CN212374661U (zh) 一种楼道电梯上的安全扶手
CN219680464U (zh) 一种无障碍升降坐便器
CN2340661Y (zh) 爬梯车
CN111658379B (zh) 一种助老站立组件及可折叠家用助老站立装置
CN219184597U (zh) 爬坡轮椅
CN216069814U (zh) 一种移动疫苗接种车车载伸缩踏板
CN220955927U (zh) 一种风机免爬器踏板机构
CN213697551U (zh) 伸缩式无障碍通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