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63586U - 车窗密封性测试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车窗密封性测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63586U
CN212363586U CN202021100111.7U CN202021100111U CN212363586U CN 212363586 U CN212363586 U CN 212363586U CN 202021100111 U CN202021100111 U CN 202021100111U CN 212363586 U CN212363586 U CN 2123635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pressing
driving
opening
vehicle wind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0011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庞世红
李海建
黄小楼
石琳
刘海涛
宋欣
刘佳平
苗维
赵记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Building Material Test and Certifica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Building Material Test and Certifica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Building Material Test and Certifica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Building Material Test and Certifica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0011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635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635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635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窗密封性测试系统,涉及密封性检测技术领域。车窗密封性测试系统包括:箱体,箱体的顶部设置为开口,开口的端部处于一个平面内并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凸出开口的端部预设高度;压持装置,压持装置设置在箱体上方,用于将待测试部件压在箱体开口的密封圈上,使待测试部件与箱体形成密封空间;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设置在箱体的侧壁上,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压持装置连接,用于驱动压持装置将待测试部件压在开口上;充气装置,充气装置一端连接气源另一端连通箱体内部,充气装置设置有压力表,充气装置用于向密封空间中施加预设压力的气体。车窗密封性测试系统可以实现对列车车窗密封性的检测。

Description

车窗密封性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性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窗密封性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轨道车辆技术的发展,列车的速度在不断提升,高铁列车已经可以达到300km/h以上的速度,为人们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
然而,列车突入隧道时会在车头前产生压缩波并以声速向出口传播,压缩波到达隧道出口时,又以膨胀波的形式反向传播。随着列车尾部进入隧道,在隧道入口又会产生膨胀波并以声速沿隧道向出口传播,到达隧道出口时以压缩波的形式反向传播。当车头进入隧道产生的压缩波在出口处反射回来的膨胀波与列车尾部进入隧道所产生的膨胀波在列车所在位置相遇时,就会产生叠加的效应,此时车外环状空间形成最大负压状态;当反射的压缩波在列车所在位置相遇时环状空间形成最大正压状态。隧道内的压力波动通过车体缝隙传入车内,冲击司乘人员耳膜,造成耳鸣、耳痛等症状,影响乘坐舒适度。所以,随着列车速度的不断提高,这种压力波动幅度会随之增大,造成的不良反应也会加剧,严重者会恶心、呕吐。
因此,列车的车窗密封性对车内的压力变化有很大的影响,所以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对车窗密封性进行检测的系统或者装置,保证安装到列车上的车窗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窗密封性测试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窗密封性测试系统,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为开口,所述开口的端部处于一个平面内并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凸出所述开口的端部预设高度;
压持装置,所述压持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上方,用于将待测试部件压在所述箱体开口的密封圈上,使所述待测试部件与所述箱体形成密封空间;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侧壁上,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所述压持装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压持装置将待测试部件压在所述开口上;
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一端连接气源另一端连通所述箱体内部,所述充气装置设置有压力表,所述充气装置用于向所述密封空间中施加预设压力的气体。
具体地,所述箱体为壳体结构,所述箱体的开口的一周设置有边沿,所述边沿的顶部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密封圈的部分容置在所述容置槽中。
具体地,所述压持装置为框体,形状与所述箱体的开口形状相对应。
具体地,所述压持装置的相对两侧设置有连接部;
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相对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压持装置两侧的连接部活动连接。
具体地,所述连接部为轴体,所述轴体通过支撑体与所述压持装置的侧边相平行的设置;
其中,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所述轴体通过挂钩连接,或,设置在所述箱体一侧的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所述轴体通过挂钩连接,另一侧的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所述轴体转动连接。
具体地,所述压持装置设置所述连接部的相对两侧分别为第一侧和第二侧,设置在所述压持装置第一侧的所述连接部的数量为2或3个,并间隔的设置在所述压持装置的第一侧,设置在所述压持装置第二侧的连接部的数量和分布方式与第一侧的相同;
所述驱动装置的数量与所述连接部的数量相同,并一一与所述连接部对应连接。
具体地,所述箱体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连接L形支撑板的一侧板,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L形支撑板的另一侧板上。
具体地,所述充气装置包括管体、三通阀以及稳压设备,所述管体的一端与气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箱体内部连通,所述压力表、所述三通阀以及所述稳压设备依次串接在所述管体中。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窗密封性测试系统,还包括: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充气装置连接。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窗密封性测试系统,还包括:
架体,所述架体的顶部与所述箱体的底部连接,所述架体的底部设置有滚轮。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窗密封性测试系统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窗密封性测试系统,其具有开口的箱体和位于开口上方的压持装置,压持装置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能够将待测试部件即带有车窗的部分车体框架压在箱体的开口上方,使待测试部件与箱体形成密封空间,即模拟列车的密封环境,并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窗密封性测试系统还设置有与箱体内部连通的充气装置,进而充气装置可以在密封空间中施加用于测试密封性所需压力的气体,之后可以根据压力表的显示,记录密封空间压力值的变化,最后便可以利用时间常数法或等效泄露孔面积法,根据上述获得的时间和压力数据,评价车窗的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窗密封性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窗密封性测试系统未连接充气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窗密封性测试系统未连接充气装置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窗密封性测试系统未连接充气装置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窗密封性测试系统的箱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窗密封性测试系统的压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窗密封性测试系统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窗密封性测试系统的箱体与架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8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1-箱体,11-开口,12-边沿,121-容置槽,2-密封圈,3-压持装置,31-连接部,32-支撑体,4-驱动装置,5-充气装置,51-压力表,52-管体,53-三通阀,54-稳压设备,6-挂钩,7-L形支撑板,8-架体,9-滚轮,10-待测试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窗密封测试系统,其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置为开口11,所述开口11的端部处于一个平面内并设置有密封圈2,所述密封圈2凸出所述开口11的端部预设高度;
压持装置3,所述压持装置3设置在所述箱体1上方,用于将待测试部件10压在所述箱体1开口11的密封圈2上,使所述待测试部件10与所述箱体1形成密封空间;
驱动装置4,所述驱动装置4设置在所述箱体1的侧壁上,所述驱动装置4的驱动端与所述压持装置3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压持装置3将待测试部件10压在所述开口11上;
充气装置5,所述充气装置5一端连接气源另一端连通所述箱体1内部,所述充气装置5设置有压力表51,所述充气装置5用于向所述密封空间中施加预设压力的气体。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为了表述方便,如图1所示,以车窗密封测试系统正常放置的状态来对应的描述顶部和底部以及侧边。
如图1和图5所示,箱体1可以采用金属板体焊接制造,其结构尺寸可以根据待测试的车窗和承载该车窗的部分车体框架的尺寸进行设置,例如可以将箱体1设置为长方形箱体1,容积设置为0.3立方米,内腔的长宽高分别可以是1600mm、950mm、200mm。上述的尺寸仅是优选的示例,不是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限定。此外,为了保证箱体1的密封性,制作箱体1时的各个连接点、接口和焊缝可以涂覆真空树脂。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将箱体1的开口11端部设置在一平面,以及密封圈2需要高出开口11端面预设高度(可以根据测试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密封圈2、密封带),以保证待测试部件10能够与箱体1的开口11一周完全接触,在压持装置3的压持下能够实现良好的密封。
如图1和图6所示,压持装置3的形状需要能够与箱体1的开口11相适配,以便能够在驱动装置4的驱动下对待测试部件10施加合适的压力,压持装置3优选的采用型材焊接制造。
如图1和图7所示,驱动装置4可以是气缸、液压缸、电机等能够驱动压持装置3向下压持待测试部件10的装置,且无论气缸、液压缸还是电机,他们的安装、控制以及使用原理,均是技术人员所掌握的技术,例如气缸和液压缸可以通过钩体、环套等结构与压持装置3连接,而电机可以通过丝杠和螺母的方式与压持装置3连接。驱动装置4与压持装置3的连接可以是活动的,也可以是固定的,只要能够保证在驱动装置4的驱动下,压持装置3能够在箱体1的开口11上方运动即可,例如可以是沿竖直方向的往复运动,也可以仅对压持装置3施加压力即驱动压持装置3向下运动。
如图1所示,充气装置5需要连接气源以及与箱体1连通,并与箱体1连接的位置密封处理,例如可以采用快速插接头的连接方式连接。充气装置5的压力表51能够检测充气装置5为箱体1和待测试部件10形成的密封空间充气的压力,以及随时间变化检测压力的变化。其中,充气装置5需要具有稳压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设置稳压装置或者通过设置阀体而实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窗密封性测试系统的使用方式:
首先,将压持装置3抬离箱体1的开口11,或者使用驱动装置4驱动压持装置3原理箱体1的开口11;然后,将装有车窗的车体框架即待测试部件10扣放在箱体1的开口11上,并将压持装置3压在待测试部件10上,使用驱动装置4对压持装置3施压,使待测试部件10压持密封圈2与箱体1的开口11完全密封,形成密封空间;之后,使用充气装置5为密封空间施加测试所需的压力气体,监控压力表51数值随时间的变化并记录;最后,可以根据获得的数据利用现有的评测方法判断车窗的玻璃和窗框之间的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窗密封性测试系统,其具有开口11的箱体1和位于开口11上方的压持装置3,压持装置3在驱动装置4的驱动下,能够将待测试部件10即带有车窗的部分车体框架压在箱体1的开口11上方,使待测试部件10与箱体1形成密封空间,即模拟列车的密封环境,并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窗密封性测试系统还设置有与箱体1内部连通的充气装置5,进而充气装置5可以在密封空间中施加用于测试密封性所需压力的气体,之后可以根据压力表51的显示,记录密封空间压力值的变化,最后便可以利用时间常数法或等效泄露孔面积法,根据上述获得的时间和压力数据,评价车窗的密封性能。
如图1-图3和图5所示,在具体实施中,其中所述箱体1为壳体结构,所述箱体1的开口11的一周设置有边沿12,所述边沿12的顶部设置有容置槽121,所述密封圈2的部分容置在所述容置槽121中。
具体地,箱体1可以采用板体焊接而成,外形可以呈长方形,省去箱体1顶部的板体以形成箱体1的开口11,此种结构便于箱体1的制造,同时形状适合与待测试部件10适配。但是此种结构的箱体1的开口11边沿12较薄,所以为了设置密封圈2,可以在开口11的一周设置边沿12,可以是通过板体的翻边形成,也可以是通过焊接支撑条来形成围设开口11一周的边沿12。需要注意的是,边沿12的顶端需要与开口11的端部平齐并位于同一平面。
此时,可以在边沿12的顶部设置容置槽121,该容置槽121可以根据密封圈2的截面形状而设定,例如可以是矩形的容置槽121,圆弧形的容置槽121。
如图6所示,在具体实施中,其中所述压持装置3为框体,形状与所述箱体1的开口11形状相对应。
具体地,可以通过使用型材例如方钢焊接形成与箱体1开口11形状相同尺寸也相同的框体,此种结构可以对应的将待测试部件10压在箱体1的开口11上,当压持装置3收到驱动装置4的驱动力时,框体结构的压持装置3能够与箱体1的开口11之间形成对应的挤压结构,进而使待测试部件10与开口11之间紧紧的压持并密封。
如图1-图4和图6所示,在具体实施中,其中所述压持装置3的相对两侧设置有连接部31;所述驱动装置4设置在所述箱体1相对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压持装置3两侧的连接部31活动连接。
具体地,如上所述在压持装置3相对的两侧设置连接部31,并将驱动装置4设置在箱体1相对的两侧,这样可以实现对压持装置3相对两侧施加压力的效果,使压持装置3受力更均匀,压在待测试部件10上的力更均匀,提高待测试部件10与箱体1之间的密封效果,此时的驱动装置4与压持装置3之间的活动连接可以是可分离的连接,或者可转动的连接。
此外,还可以在压持装置3的四个侧边都设置连接部31,同时在箱体1的四个侧壁均连接驱动装置4,通过驱动装置4对压持装置3四个方向施加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31为轴体,所述轴体通过支撑体32与所述压持装置3的侧边相平行的设置;其中,所述驱动装置4的驱动端与所述轴体通过挂钩6连接,或,设置在所述箱体1一侧的所述驱动装置4的驱动端与所述轴体通过挂钩6连接,另一侧的所述驱动装置4的驱动端与所述轴体转动连接。
具体地,如图6所示支撑体32可以是凸出压持装置3侧边的连接爪,轴体可以穿设在连接爪的通孔中,轴体可以是一根与压持装置3侧边等长的轴,也可以根据驱动装置4的数量设置多个分段式的轴体。
当连接部31设置为轴体之后,驱动装置4的驱动端与轴体的连接方式,优选的有如上所述的两种,将箱体1两侧的驱动装置4驱动端与轴体连接的结构均设置为挂钩6时,可以将挂钩6与驱动装置4的驱动端设置为转动连接,则在需要通过驱动装置4给压持装置3施加压持力时,可以将挂钩6挂在压持装置3的轴体上,反之在需要解除对压持装置3施加的压力时,可以使驱动装置4向上方伸出驱动端,并在重力的作用下,使挂钩6翻转与轴体脱离。当箱体1一侧的驱动装置4的驱动端与轴体为挂钩6连接,另一侧为转动连接时,例如另一侧为环套转动连接在轴体上,则在需要通过驱动装置4给压持装置3施加压持力时,可以将挂钩6挂在压持装置3的轴体上,反之在需要解除对压持装置3施加的压力时,可以使驱动装置4向上方伸出驱动端,并在重力的作用下,使挂钩6翻转与轴体脱离,此时转动连接的一侧可以使压持装置3相对与箱体1的开口11转动,进而无需将压持装置3移走,便可以将待测试部件10扣在箱体1的开口11上,或者从开口11上移走。
如图1-图4和图6所示,在具体实施中,其中所述压持装置3设置所述连接部31的相对两侧分别为第一侧和第二侧,设置在所述压持装置3第一侧的所述连接部31的数量为2或3个,并间隔的设置在所述压持装置3的第一侧,设置在所述压持装置3第二侧的连接部31的数量和分布方式与第一侧的相同;所述驱动装置4的数量与所述连接部31的数量相同,并一一与所述连接部31对应连接。
具体地,连接部31的数量需要与驱动装置4的数量适配,并且可以根据施加压力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驱动装置4的数量。
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需要用到气源,所以为了节省成本,驱动装置4可以选用气缸。
如图1、图2和图8所示,在具体实施中,其中所述箱体1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连接L形支撑板7的一侧板,所述驱动装置4安装在所述L形支撑板7的另一侧板上。
具体地,如图8所示L形支撑板7可以设置加强筋以增加强度。L形支撑板7与箱体1之间可以通过焊接连接,并可以在连接驱动装置4的一侧板上设置通孔,和螺纹孔,通过螺纹孔固定驱动装置4,通过用于供驱动装置4的驱动端通过。
在具体实施中,其中所述充气装置5还包括管体52、三通阀53以及稳压设备54,所述管体52的一端与气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箱体1内部连通,所述压力表51、所述三通阀53以及所述稳压设备54依次串接在所述管体52中。
具体地,三通阀53用于实现对箱体1中施加压力气体和排出压力气体,三通阀53可以是电动的三通阀53也可以是手动三通阀53。稳压设备54为能够调节所述密封空间的所需压力值,然后在进行密封性测试时,可以在充气完毕后,通过稳压设备54调节到所需要的压力值,然后关闭三通阀53,之后通过压力表51的显示记录密封空间的压力值变化。
在具体实施中,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窗密封性测试系统,还包括:控制单元(图中未示出),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驱动装置4和所述充气装置5连接。
具体地,控制单元可以是单片机或者电脑等装置,可以在控制单元中预先存储用于控制驱动装置4和充气装置5的程序,该控制程序为技术人员所掌握。
如图1-图3和图8所示,在具体实施中,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窗密封性测试系统,还包括:架体8,所述架体8的顶部与所述箱体1的底部连接,所述架体8的底部设置有滚轮9。
具体地,可以将滚轮9设置为万向轮,并且选用带有刹车的万向轮。这样通过架体8和滚轮9的设置,可以便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窗密封性测试系统的移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车窗密封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为开口,所述开口的端部处于一个平面内并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凸出所述开口的端部预设高度;
压持装置,所述压持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上方,用于将待测试部件压在所述箱体开口的密封圈上,使所述待测试部件与所述箱体形成密封空间;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侧壁上,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所述压持装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压持装置将待测试部件压在所述开口上;
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一端连接气源另一端连通所述箱体内部,所述充气装置设置有压力表,所述充气装置用于向所述密封空间中施加预设压力的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密封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为壳体结构,所述箱体的开口的一周设置有边沿,所述边沿的顶部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密封圈的部分容置在所述容置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密封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持装置为框体,形状与所述箱体的开口形状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密封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持装置的相对两侧设置有连接部;
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相对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压持装置两侧的连接部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窗密封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为轴体,所述轴体通过支撑体与所述压持装置的侧边相平行的设置;
其中,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所述轴体通过挂钩连接,或,设置在所述箱体一侧的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所述轴体通过挂钩连接,另一侧的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所述轴体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窗密封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持装置设置所述连接部的相对两侧分别为第一侧和第二侧,设置在所述压持装置第一侧的所述连接部的数量为2或3个,并间隔的设置在所述压持装置的第一侧,设置在所述压持装置第二侧的连接部的数量和分布方式与第一侧的相同;
所述驱动装置的数量与所述连接部的数量相同,并一一与所述连接部对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密封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连接L形支撑板的一侧板,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L形支撑板的另一侧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密封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气装置还包括管体、三通阀以及稳压设备,所述管体的一端与气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箱体内部连通,所述压力表、所述三通阀以及所述稳压设备依次串接在所述管体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密封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充气装置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密封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架体,所述架体的顶部与所述箱体的底部连接,所述架体的底部设置有滚轮。
CN202021100111.7U 2020-06-15 2020-06-15 车窗密封性测试系统 Active CN2123635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00111.7U CN212363586U (zh) 2020-06-15 2020-06-15 车窗密封性测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00111.7U CN212363586U (zh) 2020-06-15 2020-06-15 车窗密封性测试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63586U true CN212363586U (zh) 2021-01-15

Family

ID=74153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00111.7U Active CN212363586U (zh) 2020-06-15 2020-06-15 车窗密封性测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6358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13022A (zh) * 2022-04-25 2022-07-29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风洞内试验模型动态特性测量的加卸载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13022A (zh) * 2022-04-25 2022-07-29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风洞内试验模型动态特性测量的加卸载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49880A (zh) 车窗密封性测试系统
CN201034798Y (zh) 制动管气密性试验台
CN212363586U (zh) 车窗密封性测试系统
CN106768669B (zh) 汽车胎压检测器的气密性测试装置
CN110441009A (zh) 一种汽车减速器壳体气密检测装置
CA2092028A1 (en) Package leak detection
CN211855744U (zh) 一种动态气密性试验装置
CN108731887A (zh) 密封检测装置以及电池包的密封检测方法
CN201983914U (zh) 轨道车辆的车体气密疲劳试验装置
WO2016058507A1 (zh) 气密试验车体与气密试验台箱体连接装置
CN110361145B (zh) 一种歪量法气密性检测设备
CN209927476U (zh) 一种高速动车组门窗抗风压和疲劳试验机
CN216669559U (zh) 一种动态轮压测试疏散平台板装置
CN211401559U (zh) 一种汽车线束生产用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04893830U (zh) 一种汽车空气弹簧安装检测工装
CN210774739U (zh) 移动式列车制动试验装置
CN215262294U (zh) 一种汽车外后视镜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20772473U (zh) 一种起动用铅蓄电池用的气密检测装置
CN209727393U (zh) 外壳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14066425U (zh) 一种气密性试验工装
CN116539668B (zh) 一种钢轨铝热焊接质量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15448317U (zh) 一种汽车线束测试零部件气密性设备
CN214200497U (zh) 一种压力容器密封检验装置
CN217980704U (zh) 焊缝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03551226U (zh) 一种轮胎气密性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