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29615U - 配重件生产装置 - Google Patents

配重件生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29615U
CN212329615U CN202022129580.8U CN202022129580U CN212329615U CN 212329615 U CN212329615 U CN 212329615U CN 202022129580 U CN202022129580 U CN 202022129580U CN 212329615 U CN212329615 U CN 2123296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nterweight
weight
lifting
guide
lower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2958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柴元军
尹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12958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296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296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296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配重件生产装置,包括机架、配重件成型装置、脱模器和配重件搬运装置;配重件成型装置包括压机和配重件模具;压机将配重件模具的上模具压向下模具以将原料压模成配重件,下模具置于机架的电动导轨上;脱模器用于将配重件从下模具脱模;配重件搬运装置包括用于从下模具抓取配重件的升降抓臂和用于传输配重件的传输装置;实现了配重件生产自动化,提供了配重件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配重件生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生产装置,特别是配重件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配重件是用于增加物件自身重量来保持平衡的重物。以往配重件通过人工生产,效率慢,不能适应工业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配重件生产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配重件生产装置,包括:机架;
配重件成型装置,所述配重件成型装置包括压机和配重件模具;所述配重件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与所述压机连接,所述压机将所述上模具压向所述下模具以将原料压模成配重件,所述机架设有电动导轨,所述下模具置于所述电动导轨上;
用于将配重件从所述下模具脱模的脱模器,所述脱模器位于所述电动导轨的下方;以及
配重件搬运装置,所述配重件搬运装置包括用于从所述下模具抓取配重件的升降抓臂和用于传输配重件的传输装置。
进一步,所述下模具包括模具外壳和底板;所述模具外壳设有配重件成型腔;所述底板位于所述配重件成型腔中,且能相对于所述模具外壳沿垂直方向上下运动。
进一步,所述配重件成型腔的腔壁设有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导向凸件,所述底板的外边沿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凸件位于所述导向槽中,所述底板沿所述导向凸件运动。
进一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有凸台,所述底板设有贯穿所述凸台的通孔,所述通孔中插有立杆。
进一步,所述脱模器包括支架、第一升降驱动器和活动板;所述支架设有至少一根导向杆;所述第一升降驱动器位于所述支架内;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设有多根长度相等的脱模杆,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位于所述第一升降驱动器的上方;所述第一升降驱动器驱动所述活动板沿所述导向杆做升降运动。
进一步,所述导向杆的最高端低于所述支架的最高端;所述升降驱动器能驱动所述活动板上升至所述导向杆的最高端位置。
进一步,所述升降抓臂包括第二升降驱动器和用于抓取配重件的抓取器,所述第二升降驱动器驱动所述抓取器沿垂直方向上下运动。
进一步,所述传输装置包括水平传输带,所述水平传输带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条传动链条、驱动两条所述传动链条转动的电机和位于两条所述传动链条上的承托板,所述升降抓臂能从两条所述传动链条间穿过。
进一步,所述传输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水平传输带传输方向末端的配重件升降机构;所述配重件升降机构包括导杆、承载台和承载台升降部;所述导杆沿垂直方向延伸;所述承载台与所述导杆滑动连接,所述承载台与所述承载台升降部固定连接,所述承载台升降部驱动承载台沿所述导杆沿垂直方向上下运动。
进一步,两条所述传动链条的两端均通过联动件联动;所述联动件包括联动杆和位于所述联动杆两端的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传动链条配合;所述电机驱动所述传动链条一端的所述联动件转动。
上述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原料导入下模具中,压机驱动上模具压向下模具,将原料压模成配重件,压机连同上模具复位。下模具与成型的配重件沿电动导轨传输至脱模器的上方;脱模器将配重件从所述下模具脱模。升降抓臂将脱模的配重件从下模具抓起并放置到传输装置上。传输装置将配重件传输至存储区域。实现了配重件生产自动化,提供了配重件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配重件生产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图1中的脱模器与下模具的连接结构图;
图3是下模具的俯视图;
图4是图1中的配重件搬运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配重件生产装置,包括机架1、配重件成型装置2、脱模器20和配重件搬运装置3。
其中,配重件成型装置2包括压机11和配重件模具;配重件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具12和下模具10,上模具12与压机11连接,压机11将上模具12压向下模具10以将原料压模成配重件,机架1设有电动导轨14,下模具10置于电动导轨14上;
脱模器20用于将配重件从下模具10脱模,脱模器20位于电动导轨14的下方;
配重件搬运装置3包括用于从下模具10抓取配重件的升降抓臂310和用于传输配重件的传输装置。
在该实施例中,将原料倒入下模具10中,压机11驱动上模具12压向下模具10,将原料压模成配重件,压机11连同上模具12复位。下模具10与成型的配重件沿电动导轨14传输至脱模器20的上方;脱模器20将配重件从下模具10脱模。升降抓臂310将脱模的配重件从下模具10抓起并放置到传输装置上。传输装置将配重件传输至存储区域。实现了配重件生产自动化,提供了配重件生产效率。
进一步,配重件生产装置还包括用于向下模具10倒入原料的加料设备,加料设备位于下模具10的一侧,加料设备包括原料存储桶和驱动原料存储桶绕轴转动的油缸顶杆。油缸顶杆将原料存储桶顶起,使原料存储桶绕轴转动,原料存储桶中的原料在重力作用下倒入下模具10中。
进一步,电动导轨14上设有多个下模具10。一个下模具10中的原料被压机11压成型后,该下模具10被电动导轨14驱动至脱模器20的上方;下一个下模具10被电动导轨14驱动至压机11的下方。
参照图2,进一步,脱模器20包括支架210、第一升降驱动器220和活动板230;支架210设有至少一根导向杆250;第一升降驱动器220位于支架210内;活动板230的上表面设有多根长度相等的脱模杆240,导向杆250穿过活动板230,活动板230位于第一升降驱动器220的上方;第一升降驱动器220驱动活动板230沿导向杆250做升降运动。脱模器20将配重件顶起使配重件脱离下模具10;在此过程中,第一升降驱动器220驱动活动板230沿导向杆250上升,使活动板230上的多根长度相等的脱模杆240支撑配重件并将配重件顶起。然后第一升降驱动器220驱动活动板230沿导向杆250下降,使活动板230复位。通过脱模器20顶起配重件,此大大减少了配重件脱模的难度,提高了配重件的生产效率。
进一步,导向杆250的最高端低于支架210的最高端,且第一升降驱动器220能驱动活动板230上升至导向杆250的最高端位置,这使活动板230不会脱离支架210。导向杆250有两根,两根导向杆250位于活动板230的两侧,使活动板230升降过程更平稳。脱模杆240有四根,四根脱模杆240围绕活动板230的中心均匀设置。这使四根脱模杆240对模具体中的配重件的支撑力更均匀。具体地,升降驱动器为油缸顶杆或液压顶杆。另外,由于配重件重量大,脱模杆240由硬质合金材料制成,提高脱模杆240的耐久度。
另外,脱模器20的上方承托部分电动导轨14的板设有供脱模杆240通过的孔。
参照图2和图3,进一步,下模具10包括模具外壳110和底板120;模具外壳110设有配重件成型腔160;底板120位于配重件成型腔160中,且能相对于模具外壳110沿垂直方向上下运动。具体地,配重件成型腔160的腔壁设有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导向凸件142,底板120的外边沿设有导向槽141;导向凸件142位于导向槽141中,底板120沿导向凸件142运动。脱模器20的四根脱模杆240顶在底板120的下表面,使底板120相对于模具外壳110沿垂直方向向上运动,直至配重件完全脱离出配重件成型腔160。然后在脱模器20的作用下,底板120复位以继续下一轮的配重件压模工序。通过导向凸件142与导向槽141的配合,使底板120在升降过程中不会偏移。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实施例中,要形成的配重件为扁平的圆柱状,则相应地,配重件成型腔160为圆柱形。在其他实施例中,配重件成型腔160的形状由实际生产的配重件形状决定。
进一步,底板120的上表面设有凸台130,底板120设有贯穿凸台130的通孔131,通孔131中插有立杆150。使成型的配重件对应凸台130的位置形成凹槽,对应立杆150的位置形成穿孔。
参照图4,进一步,配重件搬运装置3的升降抓臂310包括第二升降驱动器311和用于抓取配重件的抓取器312,第二升降驱动器311驱动抓取器312沿垂直方向上下运动。传输装置包括水平传输带320,水平传输带320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条传动链条321、驱动两条传动链条321转动的电机322和位于两条传动链条321上的承托板323,升降抓臂310能从两条传动链条321间穿过。传输装置还包括位于水平传输带320传输方向末端的配重件升降机构330;配重件升降机构330包括导杆331、承载台333和承载台升降部332;导杆331沿垂直方向延伸;承载台333与导杆331滑动连接,承载台333与承载台升降部332固定连接,承载台升降部332驱动承载台333沿导杆331沿垂直方向上下运动。
升降抓臂310的第二升降驱动器311驱动抓取器312下降至配重件的位置,将配重件抓起;第二升降驱动器311驱动抓取器312从两条传动链条321之间穿过并上升至传动链条321的上方,此时承托板323位于第二升降驱动器311的后侧。水平传输带320的电机322驱动两条传动链条321转动,使其上的承托板323向前运动至配重件的下方,抓取器312将配重件放至承托板323上。电机322再次启动并驱动两条传动链条321再次转动,使承托板323运输至传动链条321的末端。此时配重件升降机构330上升至传动链条321的末端的水平高度,承托板323传输到配重件升降机构330上。配重件升降机构330将承托板323及其上的配重件垂直向下运输至人体腰部高度且靠近配重件放置位置的地方;方便工人将配重件搬运至配重件放置位置;使搬运配重件的工序变得更快捷方便,省时省力。
进一步,抓取器312为吸盘,吸盘通过气管与气缸连接。通过吸盘的吸力将配重件抓取。在其他实施例中,由于通常配种件是钢铁材料制成,抓取器312也可以是通电产生磁力且不通电无磁力的电磁铁。
另外,第二升降驱动器311可以是升降丝杆。
进一步,两条传动链条321的两端均通过联动件联动;联动件包括联动杆和位于联动杆两端的齿轮,齿轮与传动链条321配合;电机322驱动传动链条321一端的联动件转动。通过联动件使一个电机322即可驱动两条平行的传动链条321同步转动,节约能源;另外两条平行的传动链条321同步转动使传输承托板323更平稳。
进一步,水平传输带320和配重件升降机构330构成一组配重件传输路径;配重件传输路径有多组。多组配重件传输路径能对多个配重件同时进行传输,提供搬运效率。
进一步,在其他实施例中,升降抓臂310与横向电动导轨(图中无示出)连接并能沿横向电动导轨在多组配重件传输路径开端的上方运动。多组配重件传输路径包括至少一组用于传输配重件合格品的第一传输路径和至少一组用于传输配重件失败品的第二传输路径。在进入搬运配重件搬运工序前,能设有配重件工序。在配重件工序中,通过配重件质量检测仪器对配种件进行检测,将配重件区分为配重件合格品或配重件失败品。升降抓臂310将配重件抓起。根据配重件质量检测仪器的检测结果,若该配重件为合格品,升降抓臂310将该配重件放置到用于传输配重件合格品的第一传输路径上;若该配重件为失败品,升降抓臂310将该配重件放置到用于传输配重件失败品的第二传输路径上。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配重件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配重件成型装置,所述配重件成型装置包括压机和配重件模具;
所述配重件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与所述压机连接,所述压机将所述上模具压向所述下模具以将原料压模成配重件,所述机架设有电动导轨,所述下模具置于所述电动导轨上;
用于将配重件从所述下模具脱模的脱模器,所述脱模器位于所述电动导轨的下方;以及
配重件搬运装置,所述配重件搬运装置包括用于从所述下模具抓取配重件的升降抓臂和用于传输配重件的传输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重件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包括模具外壳和底板;所述模具外壳设有配重件成型腔;所述底板位于所述配重件成型腔中,且能相对于所述模具外壳沿垂直方向上下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重件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件成型腔的腔壁设有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导向凸件,所述底板的外边沿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凸件位于所述导向槽中,所述底板沿所述导向凸件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重件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有凸台,所述底板设有贯穿所述凸台的通孔,所述通孔中插有立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重件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器包括支架、第一升降驱动器和活动板;所述支架设有至少一根导向杆;所述第一升降驱动器位于所述支架内;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设有多根长度相等的脱模杆,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位于所述升降驱动器的上方;所述升降驱动器驱动所述活动板沿所述导向杆做升降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重件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的最高端低于所述支架的最高端;所述第一升降驱动器能驱动所述活动板上升至所述导向杆的最高端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重件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抓臂包括第二升降驱动器和用于抓取配重件的抓取器,所述第二升降驱动器驱动所述抓取器沿垂直方向上下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重件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装置包括水平传输带,所述水平传输带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条传动链条、驱动两条所述传动链条转动的电机和位于两条所述传动链条上的承托板,所述升降抓臂能从两条所述传动链条间穿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重件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水平传输带传输方向末端的配重件升降机构;所述配重件升降机构包括导杆、承载台和承载台升降部;所述导杆沿垂直方向延伸;所述承载台与所述导杆滑动连接,所述承载台与所述承载台升降部固定连接,所述承载台升降部驱动承载台沿所述导杆沿垂直方向上下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重件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条所述传动链条的两端均通过联动件联动;所述联动件包括联动杆和位于所述联动杆两端的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传动链条配合;所述电机驱动所述传动链条一端的所述联动件转动。
CN202022129580.8U 2020-09-24 2020-09-24 配重件生产装置 Active CN2123296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29580.8U CN212329615U (zh) 2020-09-24 2020-09-24 配重件生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29580.8U CN212329615U (zh) 2020-09-24 2020-09-24 配重件生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29615U true CN212329615U (zh) 2021-01-12

Family

ID=74071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29580.8U Active CN212329615U (zh) 2020-09-24 2020-09-24 配重件生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296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739692U (zh) 一种用于料盘的自动上下料装置
CN110712341A (zh) 一种带勺杯盖注塑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
CN212329615U (zh) 配重件生产装置
CN112077277A (zh) 配重件生产装置
CN210619570U (zh) 一种托盘堆垛转运装置
CN108928525B (zh) 用于手电筒的包装设备及包装工艺
CN213201124U (zh) 配重件搬运装置
CN214025925U (zh) 自动裁切设备
CN212374371U (zh) 送料装置
CN213111453U (zh) 自动化供料机用堆垛机构
CN211417849U (zh) 一种适用于注塑件的打包设备
CN211768845U (zh) 一种硅胶硫化机上下料搬运装置
CN211920122U (zh) 一种自动排坯机的码料装置
CN110154313B (zh) 一种橡胶嵌件自动化入模装置
CN211221295U (zh) 一种混凝土预制件脱模下料装置
CN218024203U (zh) 一种耐火陶瓷塑形压机的出料装置
CN220377010U (zh) 纸塑产品用的热压设备
CN219844990U (zh) 一种食品自动脱模装置
CN217650815U (zh) 返板升降机
CN211137906U (zh) 注塑成型用自动上盘输送设备
CN215176956U (zh) 一种自动抓取锂电池材料匣钵的装置
CN218402588U (zh) 一种快速上料机构
CN213095911U (zh) 脱模设备
CN219664932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外板冲压成型模具
CN214773778U (zh) 一种注塑卡盘生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