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18766U - 一种发动机用抗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用抗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18766U
CN212318766U CN202020475343.4U CN202020475343U CN212318766U CN 212318766 U CN212318766 U CN 212318766U CN 202020475343 U CN202020475343 U CN 202020475343U CN 212318766 U CN212318766 U CN 2123187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ar
cylinder opening
gasket
main body
eng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7534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鸿浩
冯心凭
朱鸿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Nanyou Petro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Nanyou Petro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Nanyou Petro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Nanyou Petro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7534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187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187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187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ket Se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动机用抗磨装置,包括垫片主体、设置在垫片主体上的外缸口、以及与外缸口配合的内缸口;其中,内缸口由相互配合的外层和中间层形成夹层型结构,外层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防磨条,外层上位于防磨条之间设有窄缝。本实用新型采用相互配合的外层和中间层形成夹层型结构有效提高了垫片的形变能力,在发动机产生局部的、多方向的振动力时,有效缓解振动对垫片形变的影响,提高垫片的抗磨能力。在外层上设置防磨条既可以加强结构的连接强度,同时也可以提高抗磨能力。与此同时,防磨条之间设有窄缝进一步地提高了形变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用抗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发动机用抗磨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Engine)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常见的燃油发动机以油体为燃料,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油体储备装置与发动机燃油室通过缸口连接,在连接处为了加强连接强度并防止渗漏,往往设有垫片装置。由于发动机运行时振动剧烈,会产生纵向和横向的振动力,对垫片装置的抗磨强度和形变能力有很高的要求。现有的垫片装置,抗磨强度差,形变能力有限,连接强度不够,容易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出现渗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抗磨强度高、形变能力强、连接牢固的发动机用抗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动机用抗磨装置,包括垫片主体、设置在垫片主体上的外缸口、以及与外缸口配合的内缸口;其中,所述内缸口由相互配合的外层和中间层形成夹层型结构,所述外层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防磨条,所述外层上位于防磨条之间设有窄缝。
为了进一步地提高形变能力、缓解振动带来的形变压力,所述防磨条与中间层之间形成缓冲腔室。
为了提高结构的稳定性,所述防磨条为半圆型环状体结构,所述外缸口设有与防磨条配合的安装槽。
为了提高连接的稳定性,所述内缸口的周向外缘为齿型结构,所述外缸口设有与齿形结构配合的连接槽。
为了获得牢固的垫片结构,所述外缸口与垫片主体一体成型连接。
为了散去热量、减少因为热量产生的形变应力,所述垫片主体上设有多个均匀间隔分布的散热槽。
为了方便安装,所述垫片主体上设有多个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相互配合的外层和中间层形成夹层型结构有效提高了垫片的形变能力,在发动机产生局部的、多方向的振动力时,有效缓解振动对垫片形变的影响,提高垫片的抗磨能力。在外层上设置防磨条既可以加强结构的连接强度,同时也可以提高抗磨能力。与此同时,防磨条之间设有窄缝进一步地提高了形变能力。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垫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垫片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外缸口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内缸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内缸口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垫片主体、11散热槽、12安装孔、2外缸口、21安装槽、22连接槽、3内缸口、31外层、32中间层、33齿型结构、311防磨条、312窄缝、4缓冲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及说明,应当理解下面的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易于理解,并不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用抗磨装置,包括垫片主体1、设置在垫片主体1上的外缸口2、以及与外缸口2配合的内缸口3;其中,内缸口3由相互配合的外层31和中间层32形成夹层型结构,外层31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防磨条311,外层31上位于防磨条311之间设有窄缝312。为了获得牢固的垫片结构,外缸口2与垫片主体1一体成型连接。为了散去热量、减少因为热量产生的形变应力,垫片主体1上设有多个均匀间隔分布的散热槽11。为了方便安装,垫片主体1上设有多个安装孔12。
如图3~5所示,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结构的稳定性,防磨条311为半圆型环状体结构,外缸口2设有与防磨条311配合的安装槽21。为了提高连接的稳定性,内缸口3的周向外缘为齿型结构33,外缸口2设有与齿形结构33配合的连接槽22。
如图6所示,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地提高形变能力、缓解振动带来的形变压力,防磨条311与中间层32之间形成缓冲腔室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采用相互配合的外层31和中间层32形成夹层型结构有效提高了垫片的形变能力,在发动机产生局部的、多方向的振动力时,有效缓解振动对垫片形变的影响,提高垫片的抗磨能力。在外层31上设置防磨条311既可以加强结构的连接强度,同时也可以提高抗磨能力。与此同时,防磨条311之间设有窄缝312进一步地提高了形变能力。外层31与中间层32在防磨条311处设有缓冲腔室4,当发动机产生横向力时,外层31沿径向发生微小位置的变化,缓冲腔室4可以提供位置变形空间,之后将形变力传递至窄缝312,进一步地形变力,提高垫片的抗磨强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实施例来描述的,但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制,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如对于本领域的专业人士是容易想到的,这样的变化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发动机用抗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垫片主体(1)、设置在垫片主体(1)上的外缸口(2)、以及与外缸口(2)配合的内缸口(3);其中,所述内缸口(3)由相互配合的外层(31)和中间层(32)形成夹层型结构,所述外层(31)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防磨条(311),所述外层(31)上位于防磨条(311)之间设有窄缝(3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用抗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条(311)与中间层(32)之间形成缓冲腔室(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用抗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条(311)为半圆型环状体结构,所述外缸口(2)设有与防磨条(311)配合的安装槽(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用抗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缸口(3)的周向外缘为齿形结构(33),所述外缸口(2)设有与齿形结构(33)配合的连接槽(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用抗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缸口(2)与垫片主体(1)一体成型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用抗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主体(1)上设有多个均匀间隔分布的散热槽(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用抗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主体(1)上设有多个安装孔(12)。
CN202020475343.4U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发动机用抗磨装置 Active CN2123187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75343.4U CN212318766U (zh)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发动机用抗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75343.4U CN212318766U (zh)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发动机用抗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18766U true CN212318766U (zh) 2021-01-08

Family

ID=74019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75343.4U Active CN212318766U (zh) 2020-04-03 2020-04-03 一种发动机用抗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187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222575A (en) Shaft seal device
CN102537360A (zh) 装配式半露骨架高压密封圈
CN212318766U (zh) 一种发动机用抗磨装置
CN202228677U (zh) 一种高压旋转组合密封圈
CN215334124U (zh) 挤压油膜阻尼器和航空发动机
CN211174365U (zh) 一种降低缸套s变形的气缸体结构
JP6890548B2 (ja) シリンダブロックとシリンダヘッドとの密封構造
CN108501680B (zh) 一种悬置液封结构
CN215950365U (zh) 密封垫
CN220395842U (zh) 一种柴油机缸套
CN209908625U (zh) 一种柴油机发动机用油底壳密封垫
CN217130288U (zh) 一种油封盖、湿式双离合变速器及汽车
CN207673397U (zh) 一种发动机油底壳垫
CN220210109U (zh) 一种新型电机机座
CN216812775U (zh) 一种耐用型园林机械汽油机用花键垫
CN218913734U (zh) 一种耐磨性好的高压油封
CN209856263U (zh) 一种用于预充油式离合器液压系统的卡扣式油杯盖结构
CN201293045Y (zh) 农机轴承防尘盖
CN219549339U (zh) 一种曲轴
CN215634974U (zh) 一种双唇骨架油封
CN209278084U (zh) 一种制冷压缩机用分体式曲轴箱
CN210829529U (zh) 一种气缸密封垫
CN211550483U (zh) 一种具有良好密封结构的行星减速机
CN215059482U (zh) 一种新型活塞头密封圈
CN216642618U (zh) 一种适用于倍力气缸的倍力中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