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14986U - 一种可移动的连续式悬链斗卸船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移动的连续式悬链斗卸船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14986U
CN212314986U CN202020095295.6U CN202020095295U CN212314986U CN 212314986 U CN212314986 U CN 212314986U CN 202020095295 U CN202020095295 U CN 202020095295U CN 212314986 U CN212314986 U CN 2123149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olley
cantilever beam
belt
chain
belt convey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9529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君
赵昊
熊光宝
霍同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Wuhan Heav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Wuhan Heav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Wuhan Heav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Wuhan Heav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9529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149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149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149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ip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可移动的连续式悬链斗卸船机,其中链斗机构(2)安装在横移台车(3)上,悬臂梁(5)包括悬臂梁主梁(501)和悬臂梁斜拉梁(502),在悬臂梁(5)与升降机构(6)连接,立柱支撑装置(7)的前立柱(701)设置有正向台车行走轨(702),立柱支撑装置(7)的前立柱(701)设置有反向台车行走轨(704),悬臂梁主梁(501)的正向行走台车(505)与正向台车行走轨(702)贴合配合,悬臂梁斜拉梁(502)的反向行走台车(506)与反向台车行走轨(704)接触贴合,配重系统(705)与升降机构(6)连接,物料转运系统(4)与悬臂梁(5)连接。可沿港口码头前后移动,机动灵活性增较强。

Description

一种可移动的连续式悬链斗卸船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卸船机,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可移动的连续式悬链斗卸船机,属于港口卸船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悬链斗卸船机是被广泛应用于港口码头的散装物料卸船设备,用于卸载煤炭、矿石砂料、散粮、化肥等大宗散装物料。卸船机以链条为牵引构件,以链斗为承载兼取料构件,链斗按一定节距固定在链条上,呈封闭形状,在料层中靠部分链斗重力取料,取料段呈自由悬垂状。
目前,内河港口悬链斗式连续卸船机多以“定机移船”作业方式为主,即卸船机固定在码头上不动,在卸料过程中通过移船系统牵引驳船移沿着码头作直线运动,进行卸船和清舱作业。采用该种“定机移船”的作业方式,为适应移船的需要,需要在水域中以一定间距排列设置若干个墩柱,因此这种作业方式适用于水位差变化较小且水域较宽的港口;此外,固定式悬链斗卸船机因整机安装在码头墩柱上,其机动灵活性能差。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货物运输需求量在不断增大,为了节省运输成本,水运船型越来越趋于大型化。为了提高散货卸船效率,可采用多台卸船机对同一驳船共同卸料,若采用固定式悬链斗卸船机时,则可能会因码头布置、船型限制、港口水位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不能满足多台固定式卸船机对同一条驳船进行卸船作业。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一种适应高水位差作业的悬链式卸船机》(申请号为:201910271494.X)公开了一种适应高水位差作业的悬链式卸船机,在该项发明专利申请中,物料转运结构包括多重皮带输送机,导致卸船机转运点数量多,当物料从一段皮带机转运至下一段皮带机时易产生物料损坏和粉尘污染;且每段皮带机转料点空间小,安装、检修难度大,每增加一处转运点,装机功率也会相应增加;同时,转运点数量越多,码头的布置会更加复杂,基础承载要求也会相应提高,因此,该种结构也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固定式悬链斗卸船机机动灵活性能差、不能满多台卸船机对同一驳船同时进行卸船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移动式的悬链斗连续卸船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可移动的连续式悬链斗卸船机,包括链斗机构、横移台车、物料转运系统、悬臂梁、升降机构、立柱支撑装置和大车行走机构,所述的立柱支撑装置与大车行走机构通过法兰和高强螺栓连接,所述链斗机构安装在横移台车上,所述的悬臂梁包括悬臂梁主梁和悬臂梁斜拉梁,所述的悬臂梁斜拉梁设置在悬臂梁主梁上,悬臂梁主梁上表面设置有横移台车行走轨,所述的横移台车设置在横移台车行走轨上并与其滑动配合,在悬臂梁的重心处设置有提升滑轮组Ⅰ,所述的提升滑轮组Ⅰ通过钢丝绳与升降机构连接,悬臂梁主梁的端部设置有正向行走台车,悬臂梁斜拉梁的端部设置有反向行走台车,所述的立柱支撑装置包括前立柱、配重系统和后立柱,所述的前立柱和后立柱通过撑杆连接在一起,前立柱和后立柱的顶部设置顶部平台,前立柱的海侧面设置有正向台车行走轨,前立柱的陆侧面设置有反向台车行走轨,所述的正向行走台车与正向台车行走轨贴合配合,正向行走台车可沿正向台车行走轨上下运动,所述的反向行走台车与反向台车行走轨接触贴合,反向行走台车可沿反向台车行走轨上下运动,所述的配重系统位于后立柱后方,配重系统与升降机构连接,所述的物料转运系统与悬臂梁连接,链斗机构的出料处对应物料转运系统的进料口。
所述的链斗机构包括链斗机构传动装置、链条、导杆及支撑和上链轮,所述的导杆及支撑安装在悬臂梁的悬臂梁主梁下方,所述的链斗机构传动装置安装在悬臂梁的悬臂梁主梁上,链条上均间隔固定有若干个链斗,所述的上链轮设置在悬臂梁的悬臂梁主梁上,链斗机构传动装置与上链轮连接,导杆及支撑底部固定有下链轮和导向轮,链条绕过上链轮、下链轮和导向轮。
所述的横移台车包括横移台车传动装置和台车架,所述台车架的四角布置有车轮组,所述的横移台车传动装置与车轮组连接。
所述的物料转运系统包括第一道皮带机、长度可调的伸缩溜筒装置和第二道皮带机,所述的第一道皮带机悬挂在悬臂梁下方,第一道皮带机包括前吊架、输送皮带、皮带托辊组、第一道皮带机架、后吊架和第一道皮带机传动装置,皮带托辊组安装在第一道皮带机架上,输送皮带通过皮带托辊组绕第一道皮带机架环绕一周,第一道皮带机传动装置安装在第一道皮带机的尾部,第一道皮带机传动装置上方设置有头部护罩,第一道皮带机的头部通过前吊架与悬臂梁主梁前端铰接,第一道皮带机尾部通过后吊架与悬臂梁主梁后端铰接,第一道皮带机的尾部与伸缩溜筒装置连接,所述的伸缩溜筒装置出口与第二道皮带机入口连接,所述的第二道皮带机上安装有齿轮齿条机构,第二道皮带机的落料口与地面转运站的皮带输送机之间设置有伸缩头。
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升降驱动装置总成、扁担梁、钢丝绳、提升滑轮组Ⅱ和提升滑轮组Ⅲ,所述的提升滑轮组Ⅱ、提升滑轮组Ⅲ和升降驱动装置总成安装在立柱支撑装置上的立柱顶部平台上,所述的扁担梁安装在悬臂梁的悬臂梁斜拉梁中部平台上,所述的钢丝绳绕过提升滑轮组Ⅰ、扁担梁、提升滑轮组Ⅱ、提升滑轮组Ⅲ、升降驱动装置总成与立柱支撑装置中的配重系统连接。
所述的大车行走机构包括海侧门架梁和陆侧门架梁,海侧门架梁靠近码头边沿,陆侧门架梁背离码头边沿,海侧门架梁和陆侧门架梁之间通过主梁连接在一起,海侧门架梁和陆侧门架梁均设置有前后两对共四套大车行走车轮组,大车行走车轮组通过平衡梁分别与海侧门架梁和陆侧门架梁铰接。
还包括有地面转运站,物料转运系统的落料口与地面转运站进料口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的卸船机可沿港口码头前后移动,机动灵活性增较强;且可沿同一行走轨单排并列多台设备,且多台卸船机可对同一驳船同时卸船,提高卸料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中的物料转运系统包括第一道皮带机、长度可调的伸缩溜筒装置和第二道皮带机,第一道皮带机的尾部与伸缩溜筒装置连接,伸缩溜筒装置出口与第二道皮带机入口连接;即第一道皮带输送机与第二道皮带输送机采用伸缩溜筒落料布置,物料转运系统采用一种分段、带伸缩溜筒的皮带机,可适应驳船水位高低的变化;第二道皮带机的落料口与地面转运站的皮带输送机之间设置有伸缩头,可对物料地面转运站的两条皮带输送机进行切换,当其中一条皮带机出现故障或检修时,可切换至另一条皮带机完成物料输送,不影响卸船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链斗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横移台车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物料转运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悬臂梁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立柱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大车行走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大车行走机构侧视图。
图中:驳船1,链斗机构2,横移台车3,物料转运系统4,悬臂梁5,升降机构6,立柱支撑装置7,大车行走机构8,地面转运站9,码头10,链斗机构传动装置201,链条202,链斗203,下链轮204,导向轮205,导杆及支撑206,上链轮207,横移台车传动装置301,台车架302,车轮组303,第一道皮带机41,伸缩溜筒装置42,第二道皮带机43,伸缩头44,前吊架411,输送皮带412,皮带托辊组413,第一道皮带机架414,后吊架415,第一道皮带机传动装置416,头部护罩417,悬臂梁主梁501,悬臂梁斜拉梁502,提升滑轮组Ⅰ503,横移台车行走轨504,正向行走台车505,反向行走台车506,升降驱动装置总成601,扁担梁602,钢丝绳603,提升滑轮组Ⅱ604,提升滑轮组Ⅲ605,前立柱701,正向台车行走轨702,立柱顶部平台703,反向台车行走轨704,配重系统705,后立柱706,海侧门架梁801,主梁802,陆侧门架梁803,平衡梁804,大车行走车轮组80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至图2,一种可移动的连续式悬链斗卸船机,包括链斗机构2、横移台车3、物料转运系统4、悬臂梁5、升降机构6、立柱支撑装置7和大车行走机构8,所述的立柱支撑装置7与大车行走机构8通过法兰和高强螺栓连接,所述链斗机构2安装在横移台车3上。
参见图1至图2、图6、图8,所述的悬臂梁5包括悬臂梁主梁501和悬臂梁斜拉梁502,所述的悬臂梁斜拉梁502设置在悬臂梁主梁501上;所述悬臂梁5为桁梁混合钢结构,呈平放的“L”形;所述的悬臂梁主梁501呈平面框架箱形结构,悬臂梁主梁501位于下方;悬臂梁斜拉梁502位于上端,由桁杆、撑杆等拼接而成;悬臂梁主梁501与悬臂梁斜拉梁502组成一个三角形结构,可以提高悬臂梁5的稳定性。悬臂梁主梁501的端部设置有正向行走台车505,悬臂梁斜拉梁502的端部设置有反向行走台车506;悬臂梁主梁501上表面设置有横移台车行走轨504,所述的横移台车3设置在横移台车行走轨504上并与其滑动配合,横移台车3带动链斗机构2一起沿悬臂梁5上的横移台车行走轨504前后移动,以完成驳船1宽度方向的全断面卸船作业,提高驳船1宽度方向的清舱效果。所述的立柱支撑装置7为链斗机构2、横移台车3、物料转运系统4、悬臂梁5和升降机构6等部套的支承结构,支承上述各机构。所述的立柱支撑装置7包括前立柱701、配重系统705和后立柱706,前立柱701、后立柱706内部均为箱形梁结构,可承受较大的压力和弯矩;前立柱701和后立柱706通过撑杆连接在一起,撑杆包括斜支撑与横支撑,前立柱701、后立柱706、横支撑、斜支撑连接成若干三角形结构,可提高卸船机立柱支撑装置7的稳定性。前立柱701和后立柱706的顶部设置顶部平台3,所述前立柱701的海侧面设置有正向台车行走轨702,前立柱701的陆侧面设置有反向台车行走轨704。所述的正向行走台车505与正向台车行走轨702贴合配合,正向行走台车505可沿正向台车行走轨702上下运动,所述反向行走台车506与反向台车行走轨704接触贴合,反向行走台车506可沿反向台车行走轨704上下运动,即供悬臂梁5的正向行走台车505、反向行走台车506上下升降用;正向行走台车505和反向行走台车506可产生一对力偶矩,用以平衡横移台车3和链斗机构2工作时对悬臂梁5产生的弯矩,使悬臂梁5保持平衡。在悬臂梁5的重心处设置有提升滑轮组Ⅰ503,所述的提升滑轮组Ⅰ503通过钢丝绳与升降机构6连接,以便在升降机构6的带动下悬臂梁5可沿前立柱701上下运动。所述的配重系统705位于后立柱后方,配重系统705与升降机构6连接,具体的,配重系统705通过升降机构6的钢丝绳603与升降驱动装置总成606连接;当悬臂梁5上升时,配重系统705中的配重块随同配重框一同下落;反之,当悬臂梁5下降时,配重系统705中的配重块随同配重框一同上升,以保持悬臂梁5升降的平稳性。所述的物料转运系统4与悬臂梁5连接,链斗机构2的出料处对应物料转运系统4的进料口。本申请中可以由一个横移台车3和链斗机构2形成单排链斗,也可根据卸船效率采用双排链斗,即在悬臂梁5上设置两套横移台车3和链斗机构2,两套横移台车3和链斗机构2都沿悬臂梁5的同一套横移台车行走轨504前后移动。
参见图1至图3,所述的链斗机构2包括链斗机构传动装置201、链条202、导杆及支撑206和上链轮207,所述的导杆及支撑206安装在悬臂梁5的悬臂梁主梁501下方,所述的链斗机构传动装置201安装在悬臂梁5的悬臂梁主梁501上,所述的上链轮207设置在悬臂梁5的悬臂梁主梁501上。链条202上均间隔节距固定有若干个链斗203,链斗203的两端固定在链条202上,呈封闭环状。链斗机构传动装置201与上链轮207连接,取料段呈自由悬垂状;导杆及支撑206底部固定有下链轮204和导向轮205,保证链条202呈悬垂状,链条202绕过上链轮207、下链轮204和导向轮205,链条202通过导向轮205进行改向。链斗机构2的传动方式为链条传动,下链轮204和导向轮205与链条202采用链传动方式,链条202通过传动装置201进行逆时针提升运动,传动装置201上的电机带动减速机再带动上链轮207旋转,上链轮207带动链条202旋转,链条202转动带动链斗203悬垂时挖取物料,上升近顶端后翻转将物料倾倒在物料转运系统4上第一道皮带机41上,完成从驳船1到物料转运系统4的卸料过程。
参见图1、图4,所述的横移台车3包括横移台车传动装置301和台车架302,台车架302为框形结构车架,所述台车架302的四角布置有车轮组303;所述的横移台车传动装置301与车轮组303连接,车轮组303的运动由横移台车传动装置301驱动完成。所述所述横移台车传动装置301为“三合一”驱动装置,以减小传动装置所占空间;横移台车传动装置301与车轮采用开式连接,结构紧凑,方便拆卸和检修。本发申请中横移台车3牵引链斗机构2沿悬臂梁的横向移动,实现灵活调整链斗机构2的工作位置。
参见图1、图5,所述的物料转运系统4包括第一道皮带机41、长度可调的伸缩溜筒装置42和第二道皮带机43。所述的第一道皮带机41悬挂在悬臂梁5下方,可以随悬臂梁5一同升降,以适应驳船1水位的变化。第一道皮带机41包括前吊架411、输送皮带412、皮带托辊组413、第一道皮带机架414、后吊架415和第一道皮带机传动装置416,皮带托辊组413安装在第一道皮带机架414上,输送皮带412通过皮带托辊组413绕第一道皮带机架414环绕一周,第一道皮带机传动装置416安装在第一道皮带机41的尾部,输送皮带412的转动由第一道皮带机传动装置416驱动完成;第一道皮带机传动装置416上方设置有头部护罩417,第一道皮带机传动装置416安装在第一道皮带机41的尾部,由头部护罩417封闭保护其电机、减速机不受粉尘污染和损坏。第一道皮带机41的头部通过前吊架411与悬臂梁主梁501前端铰接,第一道皮带机41尾部通过后吊架415与悬臂梁主梁501后端铰接,链斗机构2的链条202顶端对应第一道皮带机41首部的进料口,第一道皮带机41的尾部与伸缩溜筒装置42连接,可适应驳船水位高低的变化。伸缩溜筒装置42为全封闭式结构,伸缩溜筒装置42中设置缓冲装置和吸尘装置,即采用负压布袋缓冲和收尘方式,可抑制落料时产生的粉尘,环保性能优越;第一道皮带机41输送的物料经伸缩溜筒装置42可下落至第二道皮带机43,伸缩溜筒装置42的长度可调,以适应悬臂梁5和第一道皮带机41的高度变化。所述的伸缩溜筒装置42出口与第二道皮带机43入口连接,所述的第二道皮带机43上安装有齿轮齿条机构,齿轮齿条机构以便调节第二道皮带机43落料点位置;第二道皮带机43的落料口与地面转运站9的皮带输送机之间设置有伸缩头44。地面转运站9一般设置两套皮带输送机,当其中一套发生故障时另一套可备用,第二道皮带机43上的落料口与伸缩头44配合,启动第二道皮带机43上的齿轮齿条机构可将落料口与相应伸缩头44对应配合。
参见图1、图7,所述的升降机构6主要用以带动链斗机构2、横移台车3、物料转运系统4中的第一道皮带机41沿立柱轨道作上下往复运动,便于调整挖掘深度,升降机构6包括升降驱动装置总成601、扁担梁602、钢丝绳603、提升滑轮组Ⅱ604和提升滑轮组Ⅲ605。所述的提升滑轮组Ⅱ604、提升滑轮组Ⅲ605和升降驱动装置总成606安装在立柱支撑装置7上的立柱顶部平台703上,所述的扁担梁602安装在悬臂梁5的悬臂梁斜拉梁502中部平台上,所述的钢丝绳603绕过提升滑轮组Ⅰ503、扁担梁602、提升滑轮组Ⅱ604、提升滑轮组Ⅲ605、升降驱动装置总成601与立柱支撑装置7中的配重系统705连接。
参见图1、图9、图10,所述的悬链斗卸船机固定在大车行走机构8上,大车行走机构8可沿码头10上布置的行走轨沿码头方向移动,进而实现卸船机沿驳船1长度方向的卸船作业,保证清舱效果。所述的大车行走机构8包括海侧门架梁801和陆侧门架梁803,海侧门架梁801靠近码头边沿,陆侧门架梁803背离码头边沿,海侧门架梁801和陆侧门架梁803之间通过主梁802连接在一起。海侧门架梁801和陆侧门架梁803均设置有前后两对共四套大车行走车轮组805,大车行走车轮组805通过平衡梁804分别与海侧门架梁801、陆侧门架梁803铰接,保证所有大车行走车轮组805的车轮能与码头10上的卸船机行走轨接触,提高卸船机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参见图1至图2,本卸船机还包括有地面转运站9,物料转运系统4的落料口与地面转运站9进料口对应。同时,本卸船机在布置型式上,地面转运站9架设在前立柱701和后立柱706中间,可减小物料转运系统4长度和码头占地面积,缩减项目建设成本。
参见图1-图10,本移动式悬链斗卸船机中的链斗机构2、横移台车3、物料转运系统4、悬臂梁5、升降机构6和立柱支撑装置7等部套均设置在大车行走机构8上,从而采用定船移机作业方式,实现卸船机可沿港口码头移动。定船移机作业方式可保证卸船过程中驳船1不受水流、风浪等影响,提高卸船工作的稳定性;并能满足多台卸船机设备可对同一驳船同时卸船,互不干涉,其机动灵活性强,提高卸船效率。工作时散料货物的驳船1靠岸后,将驳船1固定在码头边,在卸料工作时通过移动卸船机进行卸船作业;本卸船机以链条202为牵引构件,以链斗203为承载兼取料构件,在料层中靠重力自行取料,链斗机构2转动时链斗203悬垂挖取物料,在上升近顶端后翻转将物料倾倒在物料转运系统4上的第一道皮带机41,物料再经过伸缩溜筒装置42、第二道皮带机43、伸缩头44转运至地面转运站9上,进而完成整套卸料流程。升降机构6可带动链斗机构2、横移台车3、物料转运系统4中的第一道皮带机41沿立柱轨道作上下往复运动,便于调整挖掘深度,以适应驳船的水位变化。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上述结构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可移动的连续式悬链斗卸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链斗机构(2)、横移台车(3)、物料转运系统(4)、悬臂梁(5)、升降机构(6)、立柱支撑装置(7)和大车行走机构(8),所述的立柱支撑装置(7)与大车行走机构(8)通过法兰和高强螺栓连接,所述链斗机构(2)安装在横移台车(3)上,所述的悬臂梁(5)包括悬臂梁主梁(501)和悬臂梁斜拉梁(502),所述的悬臂梁斜拉梁(502)设置在悬臂梁主梁(501)上,悬臂梁主梁(501)上表面设置有横移台车行走轨(504),所述的横移台车(3)设置在横移台车行走轨(504)上并与其滑动配合,在悬臂梁(5)的重心处设置有提升滑轮组Ⅰ(503),所述的提升滑轮组Ⅰ(503)通过钢丝绳与升降机构(6)连接,悬臂梁主梁(501)的端部设置有正向行走台车(505),悬臂梁斜拉梁(502)的端部设置有反向行走台车(506),所述的立柱支撑装置(7)包括前立柱(701)、配重系统(705)和后立柱(706),所述的前立柱(701)和后立柱(706)通过撑杆连接在一起,前立柱(701)和后立柱(706)的顶部设置顶部平台(703),前立柱(701)的海侧面设置有正向台车行走轨(702),前立柱(701)的陆侧面设置有反向台车行走轨(704),所述的正向行走台车(505)与正向台车行走轨(702)贴合配合,正向行走台车(505)可沿正向台车行走轨(702)上下运动,所述的反向行走台车(506)与反向台车行走轨(704)接触贴合,反向行走台车(506)可沿反向台车行走轨(704)上下运动,所述的配重系统(705)位于后立柱后方,配重系统(705)与升降机构(6)连接,所述的物料转运系统(4)与悬臂梁(5)连接,链斗机构(2)的出料处对应物料转运系统(4)的进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连续式悬链斗卸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链斗机构(2)包括链斗机构传动装置(201)、链条(202)、导杆及支撑(206)和上链轮(207),所述的导杆及支撑(206)安装在悬臂梁(5)的悬臂梁主梁(501)下方,所述的链斗机构传动装置(201)安装在悬臂梁(5)的悬臂梁主梁(501)上,链条(202)上均间隔固定有若干个链斗(203),所述的上链轮(207)设置在悬臂梁(5)的悬臂梁主梁(501)上,链斗机构传动装置(201)与上链轮(207)连接,导杆及支撑(206)底部固定有下链轮(204)和导向轮(205),链条(202)绕过上链轮(207)、下链轮(204)和导向轮(2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连续式悬链斗卸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移台车(3)包括横移台车传动装置(301)和台车架(302),所述台车架(302)的四角布置有车轮组(303),所述的横移台车传动装置(301)与车轮组(30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连续式悬链斗卸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料转运系统(4)包括第一道皮带机(41)、长度可调的伸缩溜筒装置(42)和第二道皮带机(43),所述的第一道皮带机(41)悬挂在悬臂梁(5)下方,第一道皮带机(41)包括前吊架(411)、输送皮带(412)、皮带托辊组(413)、第一道皮带机架(414)、后吊架(415)和第一道皮带机传动装置(416),皮带托辊组(413)安装在第一道皮带机架(414)上,输送皮带(412)通过皮带托辊组(413)绕第一道皮带机架(414)环绕一周,第一道皮带机传动装置(416)安装在第一道皮带机(41)的尾部,第一道皮带机传动装置(416)上方设置有头部护罩(417),第一道皮带机(41)的头部通过前吊架(411)与悬臂梁主梁(501)前端铰接,第一道皮带机(41)尾部通过后吊架(415)与悬臂梁主梁(501)后端铰接,第一道皮带机(41)的尾部与伸缩溜筒装置(42)连接,所述的伸缩溜筒装置(42)出口与第二道皮带机(43)入口连接,所述的第二道皮带机(43)上安装有齿轮齿条机构,第二道皮带机(43)的落料口与地面转运站(9)的皮带输送机之间设置有伸缩头(4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连续式悬链斗卸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机构(6)包括升降驱动装置总成(601)、扁担梁(602)、钢丝绳(603)、提升滑轮组Ⅱ(604)和提升滑轮组Ⅲ(605),所述的提升滑轮组Ⅱ(604)、提升滑轮组Ⅲ(605)和升降驱动装置总成(601)安装在立柱支撑装置(7)上的立柱顶部平台(703)上,所述的扁担梁(602)安装在悬臂梁(5)的悬臂梁斜拉梁(502)中部平台上,所述的钢丝绳(603)绕过提升滑轮组Ⅰ(503)、扁担梁(602)、提升滑轮组Ⅱ(604)、提升滑轮组Ⅲ(605)、升降驱动装置总成(601)与立柱支撑装置(7)中的配重系统(705)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连续式悬链斗卸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车行走机构(8)包括海侧门架梁(801)和陆侧门架梁(803),海侧门架梁(801)靠近码头边沿,陆侧门架梁(803)背离码头边沿,海侧门架梁(801)和陆侧门架梁(803)之间通过主梁(802)连接在一起,海侧门架梁(801)和陆侧门架梁(803)均设置有前后两对共四套大车行走车轮组(805),大车行走车轮组(805)通过平衡梁(804)分别与海侧门架梁(801)和陆侧门架梁(803)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连续式悬链斗卸船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地面转运站(9),物料转运系统(4)的落料口与地面转运站(9)进料口对应。
CN202020095295.6U 2020-01-16 2020-01-16 一种可移动的连续式悬链斗卸船机 Active CN2123149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95295.6U CN212314986U (zh) 2020-01-16 2020-01-16 一种可移动的连续式悬链斗卸船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95295.6U CN212314986U (zh) 2020-01-16 2020-01-16 一种可移动的连续式悬链斗卸船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14986U true CN212314986U (zh) 2021-01-08

Family

ID=74030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95295.6U Active CN212314986U (zh) 2020-01-16 2020-01-16 一种可移动的连续式悬链斗卸船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1498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10061A (zh) * 2020-01-16 2020-07-14 中国电建集团武汉重工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可移动的连续式悬链斗卸船机
CN111410061B (zh) * 2020-01-16 2024-05-28 中国电建集团武汉重工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可移动的连续式悬链斗卸船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10061A (zh) * 2020-01-16 2020-07-14 中国电建集团武汉重工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可移动的连续式悬链斗卸船机
CN111410061B (zh) * 2020-01-16 2024-05-28 中国电建集团武汉重工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可移动的连续式悬链斗卸船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83867B (zh) 用于尾矿排放的自由卸料旋转移置输送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10642152A (zh) 一种大跨度散料输送系统
CN109098138B (zh) 料斗集沙式铁路轨道除沙车
CN110255226B (zh) 一种门架式链斗卸船机
CN105645057A (zh) 一种预制件生产运输系统
CN212314986U (zh) 一种可移动的连续式悬链斗卸船机
CN110053992A (zh) 一种新型的移动龙门式链斗卸船机
CN111606080A (zh) 新型直线往复式高效智能环保型连续链斗卸船机
CN212768216U (zh) 一种浮动带式输送机
CN110540139B (zh) 龙门式双向抓斗装卸船机
CN111410061A (zh) 一种可移动的连续式悬链斗卸船机
CN111410061B (zh) 一种可移动的连续式悬链斗卸船机
CN106986194A (zh) 一种轮胎式移动堆料装置
CN2913289Y (zh) 移动式悬链斗卸船机
CN204802677U (zh) 门式斗轮取料装车机
SK278014B6 (en) Rail transport device for loose material
CN111646248A (zh) 一种可移动式堆料输送机
CN110759007A (zh) 一种抛石整平船
CN201254385Y (zh) 带式输送机维修用的运辊装置
CN211169007U (zh) 一种双空气斜槽臂架系统的弧形轨道式装船机
CN205526360U (zh) 一种预制件运输装置
CN212608174U (zh) 一种履带行走式刮板取料输送机
CN210456696U (zh) 一种门架式链斗卸船机
CN220787452U (zh) 一种升降导杆式连续链斗卸船机机型结构
US5232327A (en) Ship loader or unload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