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97134U - 一种液压油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压油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97134U
CN212297134U CN202020970229.9U CN202020970229U CN212297134U CN 212297134 U CN212297134 U CN 212297134U CN 202020970229 U CN202020970229 U CN 202020970229U CN 212297134 U CN212297134 U CN 2122971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oil pipe
hydraulic oil
water tank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7022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青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usco Safety Equipment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usco Safety Equipment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usco Safety Equipment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usco Safety Equipment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7022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971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971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971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ly Devices, Intensifiers, Converters, And Tele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压油管,包括:油管本体、第一散热管、第一水箱和控制器,油管本体内部设置有第一散热管,第一散热管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一铜管,油管本体两侧均连接有油管接头;油管本体的内侧表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第一散热管一端与第一循环管一端连通,第一循环管另一端伸出至油管本体外与第一水箱连通,第一水箱与第二循环管一端连通,第二循环管另一端伸入油管本体内与第一散热管另一端连通;控制器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和第一循环泵连接。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液压油管,解决现有技术中液压油管长时间使用液压油的温度会很高,液压油管上大多没有散热装置,长时间处于较高温度下会影响液压油管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液压油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油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压油管。
背景技术
目前,液压油管长时间使用液压油的温度会很高,液压油管上大多没有散热装置,长时间处于较高温度下会影响液压油管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油管,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液压油管长时间使用液压油的温度会很高,液压油管上大多没有散热装置,长时间处于较高温度下会影响液压油管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压油管,包括:油管本体、第一散热管、第一水箱和控制器,
所述油管本体内部设置有所述第一散热管,所述第一散热管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一铜管,所述第一铜管与所述油管本体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支撑杆,所述油管本体两侧均连接有油管接头;
所述油管本体的内侧表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散热管一端与第一循环管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循环管另一端伸出至所述油管本体外与所述第一水箱连通,所述第一循环管上设置有第一循环泵,所述第一水箱与第二循环管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循环管另一端伸入所述油管本体内与所述第一散热管另一端连通;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一循环泵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油管本体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二铜管,所述第二铜管外套设有第二散热管,所述第二铜管与所述第二散热管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散热管一端与第三循环管一端连通,所述第三循环管另一端与第二水箱连通,所述第三循环管上设置有第二循环泵,所述第二水箱与第四循环管一端连通,所述第四循环管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散热管另一端连通,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二循环泵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水箱和所述第二水箱内均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搅拌轴和搅拌叶,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一水箱外表面,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伸入所述第一水箱内与所述搅拌轴连接,所述搅拌轴上均匀设置有所述搅拌叶,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机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搅拌叶选用十字搅拌叶。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油管本体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三铜管,所述第三铜管外套设有第三散热管,所述第三铜管与所述第三散热管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散热管一端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引风机,所述第三散热管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排风机,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引风机和所述排风机连接。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压油管,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油管本体内液压油的温度,并将油管本体内液压油的温度信息传输给控制器,当温度传感器采集到油管本体内液压油的温度大于预设的温度时,控制器控制第一循环泵运作,第一散热管内水与油管本体内液压油换热,对液压油进行降温,避免液压油处于较高温度,提高油管本体使用寿命,设计合理,适于生产和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实施例1中公开的一种液压油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实施例1中公开的一种液压油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实施例1中公开的一种液压油管中油管本体处的剖视图;
图4显示为实施例2中公开的一种液压油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为实施例2中公开的一种液压油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显示为实施例2中公开的一种液压油管中油管本体处的剖视图;
图7显示为实施例3中公开的一种液压油管中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显示为实施例4中公开的一种液压油管中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具体说明如下:1.油管本体;2.第一散热管;3.第一支撑杆;4.第一循环管;5.第二循环管;6.第一循环泵;7.第一水箱;8.油管接头;9.第一铜管;10.温度传感器;11.第二支撑杆;12.第三循环管;13.第四循环管;14.第二循环泵;15.第二水箱;16.第二散热管;17.第三散热管;18.第三支撑杆;19.进风口;20.引风机;21.出风口;22.排风机;23.电机;24.搅拌轴;25.搅拌叶;26.第二铜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8。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一种液压油管,如图1-3所示,包括:油管本体1、第一散热管2、第一水箱7和控制器,油管本体1内部设置有第一散热管2,第一散热管2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一铜管9,第一铜管9与油管本体1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支撑杆3,油管本体1两侧均连接有油管接头8;油管本体1的内侧表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0,第一散热管2一端与第一循环管4一端连通,第一循环管4另一端伸出至油管本体1外与第一水箱7连通,第一循环管4上设置有第一循环泵6,第一水箱7与第二循环管5一端连通,第二循环管5另一端伸入油管本体1内与第一散热管2另一端连通;控制器分别与温度传感器10和第一循环泵6连接,通过温度传感器10采集油管本体1内液压油的温度,并将油管本体1内液压油的温度信息传输给控制器,当温度传感器10采集到油管本体1内液压油的温度大于预设的温度时,控制器控制第一循环泵6运作,第一散热管2内水与油管本体1内液压油换热,对液压油进行降温,其中控制器型号为STM8S105k4t6c,温度传感器10型号为DS18B20。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提供一种液压油管,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特征基本相同,其主要区别特征在于:如图4-6所示,油管本体1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二铜管26,第二铜管26外套设有第二散热管16,第二铜管26与第二散热管16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二支撑杆11,第二散热管16一端与第三循环管12一端连通,第三循环管12另一端与第二水箱15连通,第三循环管12上设置有第二循环泵14,第二水箱15与第四循环管13一端连通,第四循环管13另一端与第二散热管16另一端连通,控制器与第二循环泵14连接,温度传感器10采集到油管本体1内液压油的温度大于预设的温度时,控制器控制第一循环泵6和第二循环泵14一起运作,第一散热管2内水与油管本体1内液压油换热,第二散热管16内水与油管本体1内液压油换热,对液压油进行降温。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提供一种液压油管,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特征基本相同,其主要区别特征在于:如图7所示,第一水箱7和第二水箱15内均设置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电机23、搅拌轴24和搅拌叶25,电机23安装于第一水箱7外表面,电机23的输出端伸入第一水箱7内与搅拌轴24连接,搅拌轴24上均匀设置有搅拌叶25,控制器与电机23连接,搅拌叶25选用十字搅拌叶,在温度传感器10采集到油管本体1内液压油的温度大于预设的温度时,控制器控制第一循环泵6和第二循环泵14一起运作,第一散热管2内水与油管本体1内液压油换热,第二散热管16内水与油管本体1内液压油换热,第一循环泵6和第二循环泵14一起运作的同时,控制器控制电机23运作,电机23带动搅拌轴24转动,搅拌轴24带动搅拌叶25转动,将第一水箱7和第二水箱15内水搅匀,便于对油管本体1内液压油进行降温。
实施例4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提供一种液压油管,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特征基本相同,其主要区别特征在于:如图8所示,油管本体1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三铜管,第三铜管外套设有第三散热管17,第三铜管与第三散热管17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三支撑杆18,第三散热管17一端设置有进风口19,进风口19处设置有引风机20,第三散热管17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21,出风口21处设置有排风机22,控制器分别与引风机20和排风机22连接,在温度传感器10采集到油管本体1内液压油的温度大于预设的温度时,控制器控制第一循环泵6、引风机20和排风机22运作,第一散热管2内水与油管本体1内液压油换热,第二散热管16内空气与油管本体1内液压油换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压油管,解决现有技术中液压油管长时间使用液压油的温度会很高,液压油管上大多没有散热装置,长时间处于较高温度下会影响液压油管的使用寿命的问题,设计合理,适于生产和推广应用。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5)

1.一种液压油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管本体、第一散热管、第一水箱和控制器,
所述油管本体内部设置有所述第一散热管,所述第一散热管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一铜管,所述第一铜管与所述油管本体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支撑杆,所述油管本体两侧均连接有油管接头;
所述油管本体的内侧表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散热管一端与第一循环管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循环管另一端伸出至所述油管本体外与所述第一水箱连通,所述第一循环管上设置有第一循环泵,所述第一水箱与第二循环管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循环管另一端伸入所述油管本体内与所述第一散热管另一端连通;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一循环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本体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二铜管,所述第二铜管外套设有第二散热管,所述第二铜管与所述第二散热管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散热管一端与第三循环管一端连通,所述第三循环管另一端与第二水箱连通,所述第三循环管上设置有第二循环泵,所述第二水箱与第四循环管一端连通,所述第四循环管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散热管另一端连通,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二循环泵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压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箱和所述第二水箱内均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搅拌轴和搅拌叶,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一水箱外表面,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伸入所述第一水箱内与所述搅拌轴连接,所述搅拌轴上均匀设置有所述搅拌叶,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机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压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选用十字搅拌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本体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三铜管,所述第三铜管外套设有第三散热管,所述第三铜管与所述第三散热管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散热管一端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引风机,所述第三散热管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排风机,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引风机和所述排风机连接。
CN202020970229.9U 2020-06-01 2020-06-01 一种液压油管 Active CN2122971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70229.9U CN212297134U (zh) 2020-06-01 2020-06-01 一种液压油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70229.9U CN212297134U (zh) 2020-06-01 2020-06-01 一种液压油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97134U true CN212297134U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39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70229.9U Active CN212297134U (zh) 2020-06-01 2020-06-01 一种液压油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971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297134U (zh) 一种液压油管
CN208520159U (zh) 一种纸面石膏板加工用干燥装置
CN203403006U (zh) 一种用于玻璃钢化炉的内循环强制对流加热装置
CN212928265U (zh) 一种炉用耐高温风机
CN207557834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计算机机箱
CN2661975Y (zh) 一种热风循环风机
CN219674860U (zh) 环保余热取暖热交换系统
CN209989870U (zh) 一种静音节能的空气制水机空气流通结构
CN205261803U (zh) 生物气体压缩空冷器
CN216716356U (zh)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联合装置
CN221055213U (zh) 一种空调节能用快速冷却结构
CN204987925U (zh) 一种同轴双风机冷却塔
CN220817880U (zh) 一种供暖用热泵
CN215062501U (zh) 一种用于控制水冷式中央空调散热风扇装置
CN212006262U (zh) 热风炉新型恒温系统
CN220016032U (zh) 一种减速器的风冷装置
CN220083699U (zh) 一种井式炉冷却装置
CN217209536U (zh) 一种电磁加热采暖装置
CN207145302U (zh) 空气能加热的高温风机
CN219492624U (zh) 一种高温窑炉用高温循环风机
CN209876268U (zh) 一种管件散热结构
CN2906433Y (zh) 风冷中央空调机组低噪音排风装置
CN218915613U (zh) 一种高温烘箱
CN211284463U (zh) 一种汽车配件制造用高温加热装置
CN201828121U (zh) 一种热风循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